鱼类血液学指标研究的进展
程辉辉 实验报告1:鱼类采血技术

实验报告1:鱼类采血技术学号No.:2014308110001 姓名Name:程辉辉日期Date:2015.3.7 摘要:血液的生理生化特性是动物对生存环境的适应性反映,也是动物长期进化的结果,因此鱼类的采血技术和一些常规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是鱼类相关实验研究中的基础。
在鱼类血液相关指标的测定过程中,不同的取血方法对后续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影响很大。
本实验主要学习鱼类尾动脉采血技术和一些基础血液学操作如红比容的测定、血细胞的计数以及血液涂片的观察和血液渗透压的测定。
本实验主要通过采集鲫鱼血液,测定其红细胞比容和血浆渗透压以了解血液组成特性和物理特性,计数其红细胞数目以了解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观察血涂片以了解血细胞形态。
关键词:鱼类;采血;红细胞比容;血涂片;血细胞计数;血浆渗透压【前言】血液作为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行使运输功能为身体各个细胞输送养分带走代谢废物外,对机体还具有体内防御、免疫、体液调节以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作用。
因此鱼类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是对鱼类生理机能最直观的反应,鱼类血液生理实验也成为了鱼类研究中最常规和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鱼类的血液由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其中红细胞数量最多。
作为机体自稳态系统,鱼类血液中的血细胞数目和形态一般保持着相对稳定的状态。
一旦平衡被打破,必定引起血液中的血细胞数目和形态等发生变化。
因此,血细胞数量和形态的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机体生理或者病理状态的变化。
在血液学研究中,在宏观上,可通过血细胞比容的测定衡量血液细胞组成的变化;在微观上,可通过血细胞计数来衡量血液细胞数目的变化,并通过血涂片以观察其形态的改变。
此外,血浆蛋白浓度和血浆的渗透压是衡量机体生理状态的重要指标。
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各自在维持渗透压平衡和组织液平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材料与方法】选取均重200g左右的鲫鱼,尾动脉采血6ml左右,分装于肝素钠抗凝管1、2和一个未抗凝的采血管3中,抗凝管1作为血浆管,抗凝管2作为全血管,采血管3作为血清管。
饲料中添加怀山药与怀菊花对黄河鲤幼鱼生长及血液理化指标的影响

收 稿 日期 :2009-04—1O 基金项 目:河南省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 目 (0324030026) 作者简介 :乔志刚 (1964一),男 。教授 。E—mail:hnsddsyy@126.COr n 通信作者 :李学军 (1967一),男 ,教授 。E—mail:xjli67@126.corn
之首 ,也是河南 省重要 养殖种 类 。本 试验 中 ,作者选
试 验设对 照组 (基 础饲 料 )、怀 山药 组 和怀 菊
择黄河鲤为试验对象 ,探讨了怀山药、怀菊花对黄河 花组 ,每个处理 组 设 3个 平行 ,每 个 平行 放 5O尾
鲤幼鱼 生长及血 液理化 指标 的影 响 ,旨在为怀 山药 、 试 验鱼 ,分别 随机放人 9个水 泥池 中 (3.6 m×2.7
少 的无 机 盐 和微 量 元 素 J,历 代 医学 家 曾称 其 为 质量分数为 2%的剂量加入基础饲料中,混匀后制
“理虚 之 要 药 ”、 “滋 补 药 品 中 的上 品 ”。怀 菊 花 粒 。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的成 分主要有 挥发油 、黄 1.2.2 试验方法 驯养结束后停喂 24 h,挑选体
生 长及 血液 理 化指 标 的影 响
乔志 刚,张英英 ,李 学军 ,郭 向辉
(河南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 院,河南 新乡 453o07)
摘 要 :在黄河鲤 Cyprinus carpio基础饲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 2%的怀山药与怀菊花 ,在室外水泥池中饲养
42 d后 ,测定其生长性能及 血液理 化指标 ,研究怀 山药 、怀菊 花对黄河鲤 生长 及血液生理 生化指标 的影
响。结果 表 明:怀菊 花 能 显 著 提 高黄 河 鲤 的增 重 率 、特定 生 长 率 (P <0.05),分别 比对 照组 提 高
斑点叉尾鮰血液学指标及血细胞特点分析

斑点叉尾 血液学指标及血细胞特点分析
孙翰昌ꎬ 杨 帆ꎬ 郭玉阳
( 重庆文理学院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ꎬ重庆永川 402160)
摘要:拟测定斑点叉尾 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及细胞形态ꎮ 结果表明ꎬ细胞形态丰富ꎬ包含原红细胞、早幼红细 胞、晚幼红细胞、红细胞、原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血栓细胞、淋巴细胞等ꎬ但未检测到嗜碱性粒 细胞ꎻ谷丙转氨酶活性为(9. 60 ± 1. 52) U / Lꎬ血糖浓度为(0. 15 ± 0. 08) mmol / Lꎬ血清总蛋白浓度为(35. 16 ± 5. 01) g / Lꎬ 总胆固醇浓度为(5. 37 ± 0. 77) mmol / Lꎬ白蛋白浓度为(10. 92 ± 2. 27) g / Lꎬ碱性磷酸酶活性为(19. 60 ± 4. 45) U / Lꎬ肌 酐浓度为(37. 54 ± 2. 05) μmol / Lꎬ尿素浓度为(1. 26 ± 0. 20) mmol / Lꎬ总胆红素浓度为(25. 86 ± 8. 77) μmol / Lꎮ 研究 结果可作为斑点叉尾 正常血液生化指标ꎮ 关键词:斑点叉尾 ꎻ血液指标ꎻ血细胞ꎻ代谢 中图分类号: S917. 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 - 1302(2019)04 - 0128 - 03
— 128 —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年第 47 卷第 4 期
孙翰昌ꎬ杨 帆ꎬ郭玉阳. 斑点叉尾 血液学指标及血细胞特点分析[ J] . 江苏农业科学ꎬ2019ꎬ47(4) :128 - 131. doi:10. 15889 / j. issn. 1002 - 1302. 2019. 04. 031
收稿日期:2017 - 10 - 10 基金项目: 重 庆 市 农 业 科 技 成 果 转 化 资 金 ( 编 号: cstc2014jcsf -
两种鲫鱼血液红细胞测定与分析

室水 族箱 中暂养 。实验 时 , 种 鱼 随 机挑 选 健 康 活 每
泼的 3 尾 , 中普 安 鲫 鱼 体 长 范 围 为 7 9 0 其 . 4~ 1 .2c 体重为 1 . 3 . ; 海鲫 鱼体 长范 围 13 m, 9 2~ 8 2g 草
数量大于普安鲫 鱼 。综合分析可知 , 2种鱼所处地理 环境不 同 , 是造 成其血液 红细胞 的形态 、 大小 和数量存 在差异 的根 本原
因 。本研 究结果可为 2 种鲫鱼 血液生理 、 血细胞及其免疫 学 、 遗传育种提供基础资料。
关 键 词 : 安 鲫 鱼 ; 海鲫 鱼 ; 细 胞 普 草 红
123 红细 胞 计 数 : 采 全 血 经 0 6 % 生 理 盐 水 .. 所 .5 20倍 稀释后 , N u anr 数 板 于显微 镜 下按 文 0 以 ebre计
献 所述 方法测 定红 细胞数 量 。 1 3 数 据 处理 分 析 数 据 采 用 E cl 件 进 行 统 . xe 软 计 处理 。对所 得结 果 进 行统 计 处 理 , 得 平 均值 和 求 标 准差 。两种 鱼 问相应指 标用 t 检验 检测 差异性 。
1 材 料 与 方 法
收 稿 日期 : 0 1—1 2 2 1 0— 6 基金项 目: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 目[ 黔科合 N Y字 (0 9)0 0 20 37 ]; 贵州省科 学技术 基金项 目[ 黔科合 J (0 1 2 2 ] 贵州大学 大学 字 2 1)23 ; 生创新型实验[ 贵大 创 字 (0 10 1 2 1 )7 ] 作者简介 : 周其椿 ( 9 7 ) 男 , 州石阡人 , 18 一 , 贵 硕士研究 生 , 主要从 事 鱼 类 种 质 资 源 研 究 工 作 。E—ma : hu qc u@ 1 3 cr i zo .i n 6 .o l h n 通 讯 作 者 :安 苗 ( 9 O ) 副 教授 , 士 生 导 师 , 事 鱼 类 种 质 资 17 一 , 硕 从 源 鉴 定 与 评 价 研 究 。E — i gum@ 13 cr ma :za l 6 .o n
11-酮基睾酮在鲟鱼性腺发育中的功能及研究进展

/ 2020年第5期96北京市鲟鱼、鲑鳟鱼创新团队专栏文/胡红霞1,2 常贝贝1,2 王巍2 吴立新1鲟鱼是现存最古老的鱼类之一,也是大型的经济鱼类,无论是其肉制品还是鱼子酱均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研究发现,雄激素11-酮基睾酮(11-KT )在雌性鲟鱼性腺发育早期(卵黄生成前期)血清中含量较低,但到卵黄开始沉积时期浓度升高直至雌鱼血清中11-KT 浓度不低于雄鱼,这与11-KT 在绝大多数脊椎动物中的研究结果不同。
那么,作为雄激素的11-KT 在雌性鲟鱼性腺发育中究竟有怎样的作用就非常值得探究。
一、鱼类雄激素的种类、来源及主要作用雄激素与脊椎动物生殖系统的发育、分化、成熟和维持密切相关,并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是脊椎动物精子发生的主要调节激素。
天然雄激素是一类含有19个碳原子的甾体化合物,主要有睾酮(testosterone, T )、雄烯二酮(androstenedione, ADSD )、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 DHT )等。
其中睾酮分泌量最大,活性最高。
在雄鱼中雄激素主要是睾酮(T )和11-酮基睾酮(11-KT ),而后者是对精巢发育起作用的主要雄性激素。
和哺乳类一样,鱼类雄激素的来源主要是精巢的间质(leydig )细胞,其合成是以胆固醇为原料,首先转变为孕烯醇酮(pregnenolone ),然后由不同的酶进一步催化形成各种激素。
二、11-酮基睾酮(11-KT )的合成及主要功能11-KT 是由T 转化而来,其过程经历两次酶促反应。
T 在11β-羟化酶(11β-hydroxylase )作用下转化为11-β羟基睾酮,然后在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2(11β-HSD2)作用下,去羟基转化为11-KT 。
11-KT 的合成途径见图1所示。
用鲤鱼的精巢组织在体外培养时,孕烯醇酮和雄烯二酮主要转变成11β-羟雄烯二酮(11β-hydroxyandrostenedione, 11β-OH-AD),而检测鱼体内的雄激素主要是11-KT 。
鱼类神经和血液循环

有机体的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就是兴奋性,是细胞所共有的,以神经细胞和肌肉细胞兴奋性最高。
在各种动物组织中,一般是神经、肌肉或某些腺体表现出较高的兴奋性,故习惯上将这些细胞称为可兴奋细胞,由它们构成的组织称可兴奋组织生物电现象的产生机制(膜离子理论)Hodgkin和Huxley膜离子理论有三个要点:1、各种电位变化都是发生在细胞膜的两侧。
2、各种带电离子的浓度在细胞内液和外液中显著不同(膜内有较多的K+和带负电的大分子有机物,膜外有较多的Na+和Cl—)。
3、细胞膜在不同情况下,对某些离子的通透性有明显改变(细胞膜分子结构液体镶嵌模型认为:镶嵌于脂质双分子层中的各种蛋白质通道,分别对某种离子有选择性通透,而且这种通透能力在各种生理条件下是可变的)。
细胞生物电现象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静息电位、动作电位、损伤电位刺激引起兴奋的条件:1一定的强度. 2一定的持续时间3一定的时间-强度变率(缺一不可)强度-时间曲线:以刚能引起肌肉收缩的刺激作为兴奋的指标进行测试,找出能引起兴奋的最短的持续时间,故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个阈刺激,它包含着密切相关的强度和时间两方面的特征,缩短刺激时间则必须增加刺激强度,降低刺激强度则必须延长刺激时间。
因此,强度-时间曲线实际上就是阈值曲线阈强度:要想引起组织兴奋,必须使刺激达到一定的强度并维持一定的时间,刚好能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
(常用的兴奋性指标有两种:阈强度和时值。
)基强度:要使组织发生兴奋,刺激强度有一个最低限制,刺激强度低于这一强度,无论刺激时程延长多久都不能使组织兴奋。
时值:当刺激强度为基强度的2倍时,刚能引起反应所需的最短刺激持续时间就是时值。
阈刺激:达到这一临界强度的刺激才是有效刺激动作电位实际上是膜受刺激后在原有的静息电位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的快速而可逆的倒转和复原。
产生原理:膜受刺激后,细胞膜Na+通道打开,Na内流,从静息电位内负外正开始去极化。
富马酸亚铁对虹鳟幼鱼生长性能、血液生化指标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

张利民
2*
王际英
2
李宝山
2
马晶晶
2
蒋锦坤
1, 2张德瑞1 ,2姜柯 君1, 2
( 1.上海海洋 大学水产 与生命学院 , 上海 2 01 3 06 ; 2.山 东省海洋 水产研究所 , 烟台 2 64 006 )
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富马酸亚铁对虹鳟幼鱼生长性能 � 血液生化指标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 响 � 选择初始体重为 ( 8 9.2 0.2) g 的虹鳟幼鱼 3 60 尾 , 随机分成 6 组 , 每组 3 个重复, 每个重 摘 20� 40� 8 0� 160� 48 0 m g/ kg( 以铁计 ) 的试验饲料, 复 20 尾鱼 , 分别饲喂添加富马酸亚铁 0� 各组分 别为 D0� D20� D40� D8 0� D160 和 D48 0 组, D0 组为对照组 �各组铁实测含量分别为 62.6 � 7 9.5� 99.6 � 13 9.3 � 215. 2� 538 .4 mg / kg, 试验期 60 d� 结果 表明: 1) 饲料中不同铁水平对虹鳟幼鱼生 长性能无显著影响 ( P > 0.05) �2) 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量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 ; 各组 血细胞比容无显著差异 ( P > 0.05) �3 ) 各组全鱼 � 脊椎骨和肌肉铁含量随着饲料中铁水平的升 高而升高, 肝脏铁含量呈现先上升后平稳的趋势 ; 各组全鱼锌含量无显著差异 ( P > 0.05) , D0 组 D0 和 D20 组肝脏锌含量显 著高于其他各 脊椎骨和肌肉锌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 组 ( P < 0.05) , 组 ( P < 0.05) ; 全鱼铜含量随饲料铁含量的升高而升高 , 各组脊椎骨铜含量无显著差异 ( P > 0. 05) , D0 组肌肉铜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各组 ( P < 0.05) � 4) D0 组血清溶菌酶 活性显著低于 D20� D40� D8 0 和 D160 组 ( P < 0.05) , 但与 D48 0 组无显著差 异 ( P > 0.05 ) ; 过氧化氢酶活性呈现先 , D40 � 上升后下降趋势 组最高 由此可见 , 本试验 条件下 , 以富马酸亚铁 作为铁源 , 通过折线模 型分析发现 , 以血红蛋白含 量和肝脏 铁含量为 评价指标 的虹鳟幼 鱼对饲料 中铁需要 量分别为 99.8 和 100.4 mg/ kg� 关键词: 虹鳟 ; 富马酸亚铁 ; 血液生化指标 ; 微量元素 76 + 4 062 67 X( 2012) 040 72910 中图分类号: S963 .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 铁是 维持机 体正常 生理功 能, 保证 血红蛋 白 ( Hb ) � 肌红蛋 白� 细胞色 素和 很多 酶系 统正常 功 能的必需 微量元素 � 铁 还参与氧 的运输 � DN A 合
美洲红点鲑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流变学性质的研究

=1 / ct1 0 x Hb H t3。
应 变 量 进 行 逐 步 回 归 分 析 ,找 出影 响 全 血 粘 度 (1 ) 主要 因子 。 以上 所有 统 计 分析 都 使用 软件 1b 的
S S 00进 行 。 - P S1 . j ,
-
14 生化 指标 测 定 ,
血 粘度 ( b) 血 浆 粘 度 ( P)05ml 于 测 定 和 、. 用
血液 生理 指 标 ;. m 血样 用 E T 1 l 0 D A抗 凝 , 于 测定 用 纤维 蛋 白原 ; , m 血 样 ( 加 抗凝 剂 ) 30 l 不 自然 析 出血 清, 在离 心 后用 于测 定生 化 指标 。
摘要 : 次测定美洲红点鲑血 液生理 、 化指标 , 首 生 同时 测 定 5 5一 ,. 1 1 . - ,3s14 . s1 150 . s 196 s ,1 0s 12 - ,60 - , 1. 7 0一 5
s 12 00 一 切 变率 全 血 粘 度 和 2 0s 1 变 率测 定 血 浆 粘 度 。 并统 计 分 析 生 理 和 生 化 指 标 与 全 血 粘度 ,3 .s l 一 7个 3 一 切 关 系 , 果 表 明影 响全 血 粘 度 主 要 因 子 为 血红 蛋  ̄( b、 细 胞 压 积 ( c 、 清 总 蛋 白fp、 清 白蛋 白(p、 结 l )红 H H t血 ) r)血 A )血 清 胆 固 醇(h) 影 响血 浆 粘 度 的 主要 因子 是 红 细 胞压 积 ( C ) C o, 而 H 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卷第2期2001年6月上海水产大学学报jOURNALOFSHAHGHAInsIiER皿SUNIvERS兀YVd10.No.2JII眦,200I文章编号:1004—7”1(2001)02一0163一03·综述·鱼类血液学指标研究的进展AdVaIKesintllestudyofhaemotologicalindic髂offish周玉,郭文场,杨振国,张凯(解放军军需大学动物科技系,吉林长春130062)ZHOUYu,GU0Wen·chang,YANCZhen—guo,ZHANCKal(幽w口耻眦矿A砌“盛搪榭s删f㈨My^龇妇,7k伽:.rh珊础埘E胁踟竹矿PM,0h,神M130惦2,c^‘nn)关键词:鱼类;血液指标Keywofds:6sh;I|aemoIologicaliIldices中圈分类号:哪17文献标识码:AI札液足动物体内一种极其重要的组织。
正常血液指标值能反映物种的属性和动物的正常生理状态。
,鱼类血液与机体的代谢、营养状况及疾病有着密切的关系,当鱼体受到外界因子的影响而发生生理或病理变化时,必定会在血液指标中反映出来。
冈而,血液指标被广泛地用来评价鱼类的健康状况、营养状况及对环境的适应状况,是蕈要的乍理、病理和毒理学指标[1|。
对鱼类血液学进行研究,不仪在鱼类血液生理的基础理论方面是重要的,而且在龟类的人工养殖、鱼病防治方面也足重要的『“。
1血细胞参数的研究血细胞的某些参数特征可用来判断鱼体健康养状况以及进行环境检测,是一项颇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影响鱼类血细胞参数的因素很多,上要有季节、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水域污染物和研究方法等。
1.1红细胞参数的研究与鱼类红细胞有关的指标值受季节的影响而政,竖【3一“,已由罔内外许多研究者证实,但具体与哪一因素直接相关是各研究者的必趣所在,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许晶成和曹萃禾f8-发现湖泊围养区的青鱼(肘批Ⅲ嘶n岫)、草鱼(c把nopb叫础n测fW)、团又鲂(惭如‰n,抽fm舭)、鲢(^h耐fkf0,】恤hE竹s,,枷f臌)和鳙(A础婶h归M6i如)血红蛋白(Hb)值都高于池塘同种鱼类。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的季节变化与水温【””J或食物【”J无关,可能受鱼类的活动性和代谢适应性的影响㈣。
这与Dewild和H0uson㈣和张贤刚115J分别对虹鳟(№br!。
£r眦o)和尼罗罗非鱼(㈧Ⅻ如,df0廊舢)的研究结果相异,他们的研究显示,在适温范围内McHc、红细胞数(RBc)和Hb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另外,鱼类在饥饿…J、受伤【”1及患病【”一驯时RB(=、Hb和比积(H1)都会降低。
就性成熟的哺乳动物而言,由于性激素的作用,雄性RBc比雌性多。
鱼类与红细胞有关的指标值也存在性别差异,但有些鱼类存在一年周期内的性循环变化,而使雌、雄比较变得复杂。
造成鱼类雌雄红细胞常数值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性激素的作用,即繁殖和繁殖前、后期差异显著。
雄性RBc、}{b和Hl收稿日期:2000一11.16第一作者:周玉(19田一).男,内蒙占赤峰人,讲师,硕士,从事水产动物养殖和病害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TH:043l一79739lI-66簖B珊,iI:丑n岬69@妇.o蚴上海水产大学学报0卷164均高于雌性№21,…,特别是在繁殖前后差异更显著。
其它与红细胞有关的常数值,如红细胞脆性(Eof)、沉降率(ESR)等也存在着相似的性别差异,并因年龄差异和季节变化而不同-lo,20…。
张丰旺等㈣1对荷苞红鲤(哳.一煳玉)等十种鱼的血涂片中“核影”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其存在的规律性及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另外,农业或工业污水可影响到鱼类红细胞的微核率l”t321和RBcl…,这在遗传毒理学和水环境污染检测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2白细胞参数的研究关于白细胞数的变动研究的很少。
白细胞参数(wBc)也存在着雌、雄差异。
赵明蓟等旧1发现,鲤(c如咖Ⅲ唧幻)和草鱼白细胞数只有在性腺接近成熟或已经成熟时才表现出两性差异。
其他研究者也得出相似的结论¨o’21∞∞j,而鲢的wBc在性未成熟前就存在雌、雄差异l…,说明白细胞数性别差异因鱼的种类不同而表现的不全然相同。
鱼类患病或受到有毒物质感染时,其白细胞数I乜会发生变化。
如患败血症l”o和狂游症…J的鲢以及患赤鳍病的鳗鲡(^斜nfⅡ面P0n掂n)l“。
其白细胞值都明显增多,受“浸螺杀”感染的鲤,其白细胞值随染毒浓度升高和染毒时间加长析增加旧J,据此可以判断受检鱼有无疾病、疾病的轻重和性质等忸”。
白细胞分类计数(DLC)值及白细胞的大小除因龟的种类不同外,也与性别、年龄和健康状况有关㈧】o·”·21,”·…。
另外,饵料也影响鱼类的w_Bc和DLc值[”]。
2鱼类血液指标的研究鱼类的血液学指标值不仅与龟的种类、生活环境和营养有关.还与性别和健康状况有关。
依据血液指标的改变。
所指示的生物机体的功能变化,不仅可以发现环境有毒物质作用的靶器官系统,【乜可为阐明环境有毒物质作用机理提供有力依据-33J。
因此,鱼类的血液学指标可应川于鱼病诊断和环境检测领域Ⅲj。
另外,鱼类的血清指标在遗传育种方面也具有誊要的研究意义”J。
2.1血清无机成分的研究哑液中的铁(№)-要以Hh的形式存在。
困此,}e的变化ⅢHb的变化应该.}l!:·毁的”.术瑞芙12o埘鲢和草鱼m液的研究发现,除血清镁(Mg)的浓度草鱼J封艟高f鲢外,其它无机成分(Na、K、(A、№、cu、cI、P)无显著差肆。
:龄鲤(呦们n删cu掣幻)和了龄鲤的血液尤机成分及雌雄鲤除Na以外的血液无机成分均尤址符差异I…。
尼罗罗非鱼血液尤机成分的含量受儡度的影响小址著f”f,I町患疯狂症的鲢血液P娃并降低的㈨时,其II【【浆K和患螋血症鲢的血清Na、K、cl以及患夏季狂游症的鳗鲡(^Ⅻ“‰廊肿,妇z)的札清cI均牡箸升I岛f“’悖,’7『。
,j外,患腹水症的鲤和赤鳍病的鳗鲡眦清ca旧址偏低c驯,.2.2血液有机成分的研究m糖(u(:1.u)除r受胰岛素和肾卜腺素的控制外,还要受机体的各种渊缸。
因此,札精{l}nd【体总足处于·种动,基、|,撕状态,H很易变化。
湖泊脚养鱼的uGLU、总蛋F{(7rP)、白篮门(AJ.B)、联豢鲺(BUN)都njj艟l岛】二池塘中的同种鱼,而二龄鲤和三龄鲤之间以驶雌雄鲤之问的uGlu等儿J!}!彳J机成分无显著蔗蚌㈤J,尼罗罗非角-的ucLu值在15~35℃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淀粉酶,碱性磷酸酶、行f^J转氰脯(GPr)、胆碱脂酶(AchE)住20℃以下表现较低的活性,在25—35℃活性逐渐升高,而11,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屁著¨“。
团头鲂的uGLu与体长、体泰和水温相关关系显著,TP与体长体重柑关关系显著,5j水温相关关系小显著I】…。
许品诚和曹萃禾【8J研究发现,鱼类血液指标值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肉食性鱼类>草食性或杂食性鱼类>滤食性鱼类。
鱼类在受伤或饥饿状态下,u(:Lu值明显降低““。
鱼类在患病时血液有机成分也会发生改变。
如:患疯狂病的鲢,其TP和uGLu明最降低¨“,而患败血症鲢,其口、ALB明显降低,BuN、肌酸酐(cREA)、磷(P)、谷草转氨酶(GdT)等显著升高,球蛋白(GLB)、GPr、甘油三酯(1B)、AchE的差异不显著”…,水体中农药等化学物质会影响鱼类血清酶含量,从而影响鱼类的正常代谢活动,并造成鱼类死亡】3k…。
由此可见,鱼类血液有机成分不仅可以判别鱼类的健康状况,还町以作为水域污染的检测指标ⅢJ,是鱼病和环保领域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内容。
以上研究结果表明,鱼类血细胞参数不稳定,其数值的变动受一种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影响,这!竺里三竺!苎耋璺兰兰翌堡!苎竺兰垦!竺增加丁进一步研究的难度。
在鱼病研究领域中,还未象哺乳动物那样通过血细胞参数的变化,来准确地诊治鱼病;在环保领域还不能通过鱼类血细胞参数的变化,来准确地检测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
而鱼类血液中的无机成分含量比较稳定,受外界环境及性别影响较小,而鱼类患病时,某些无机成分会出现显著变化。
因此,这些生化指标可作为判断鱼患病与否,以及患病类型和病情轻重的一种简便线索+这为鱼病的诊治提供了新的思路,是鱼病领域非常有意义的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11李懋,黄二春.魏干牛,等淡水鲳六项血液指标的测定艟血细咆结构的显微观察[J]浊木渔业,1992,(3):20一23[2]米瑞荚草鱼、钾和鲢血液学指标的测定[J].淡水渔业,1982,(4):10一16f3J舳krGHe瑚mog【cal越州nm油0nminhw{叫t(蜘倒岫而坩ch)一fc}I卸驴‘f岫恻0b油helc删by咿刊啪嗍…-Ax“Am.1970.185:M~36【4]lImd阿G(=}_4郸B陀lm喇to8酽Ⅲul蝴州lln小㈣I脯em0f埘rIbowtHml(s幽啪9“nb肌mc}I)z【JJFi小H岫丽酷,l帅1,18,l∞一124I5]l刖#KMlllPoH面‘柚Bj出‘哪0fFIs}燃【M]NewYo^:^衄deIr西}慨.197086【6]№l‘IJB,廿veM帅cA。
JIldayc^nu·{y‘dtlleblo耐哪lmlIu日岫0fcaIp趴dIm】I[J]JB“c|l唧1943,148,26I一瑚C7]MocaIthvDH,9…瑚nJP,RrobensMcs呻弛b100dp“孤_I吣0f她Iairlh】w岫n(s幽W笋砌谢Rjc}1.儿J]jF孙BId,1973,5,卜818』汁船诚,静革禾湖}f』围养鱼类血液学指标的钾步研究[JJ水产学报.1989,13(4):346一,船【9]朱心玲,谢哪珠,张明蠖草值血液的研究l儿项血液常数值的J爿年变化[Jj水生生物学报,1985,9(3):2船一2s7.[川林光牛,张㈨卜节胡r鲶血}盘常数值的周年变化[J]动物学撤,1991.37(3):34l一342[1l【沈晓睢,华n}jI*鲂几项血液学指杯的正常值fJJ动物学杂忐,1990,25(1):3—6【12jn:鲢驯,k秀鲋,处空饵料‘J青协的血渡指扫:【Jj动物学杂忠.1981.(4):24—26.【13]Lh㈨1E,Y㈣Ms恤*mdchml殍*lnhHlH,I【山剧ofra甜ⅪwlHml.s一啪胛砌竹i[J](hnPBjoch咖Phy5i.,1.1975,5lA:15l—153.【14】LhI】rIPM^.H…mAIIH一¨¨11K…■鼬rH^ofIhIhe…Ⅵl曲moqI”伽…l血e商tmw咖t,&加g以rd船r【Jj.JFi小H朗Bdcan,1%7.”A:2267—228I』J5I荣皆f刚水蹦刊恺笋岁怍m儿种血液插坛影响的韧步研究f』j淡承滟牡.J991.(2):J5一17116J林比‘P抑ffl血渡的研究[J]曲物’7:{}l,1979,(3):2lo一219【17,々憋,,J松良,战:弁.等.夺¨戟忐下太lJ鲶血液的研究[J】水产科’#.1997,16(6):3—7.【18J杂敷,K一毕1’I鲢疯i蛹目址【敞的研究[Aj中幽水产‘节奎第州玖仝四奎砸代表^会暨学术年会论史榘[cJ1988.200一203【Iq]水瑞父,陶煅舟,l晓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