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最新版)目录一、废矿物油的定义与分类二、废矿物油的产生来源三、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四、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的环保要求五、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正文一、废矿物油的定义与分类废矿物油是指从机械、设备、汽车等中产生的失去原有性能的润滑油,它属于危险废物,编码为 HW08。
废矿物油可分为工业废矿物油和汽车废矿物油两大类。
二、废矿物油的产生来源废矿物油的产生来源主要分为以下两种:1.工业废矿物油:来自机械、设备等工业领域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油。
2.汽车废矿物油:来自汽车发动机、齿轮箱、刹车系统等汽车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油。
三、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主要包括再生利用、焚烧处置和填埋处置。
应根据废油的含油率、粘度、倾点(凝点)、闪点、色度等指标合理选择利用和处置方式。
1.再生利用:通过过滤、加温、蒸馏等方法对废矿物油进行处理,以达到再生利用的目的。
再生后的废矿物油可作为润滑油、燃料油等使用。
2.焚烧处置:将废矿物油进行高温焚烧,将其转化为热能和废气。
焚烧处置方法适用于含油率较高的废矿物油。
3.填埋处置:将废矿物油与其他固体废物混合后进行填埋。
填埋处置方法适用于含油率较低的废矿物油。
四、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的环保要求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过程应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污染控制技术规范,防止废矿物油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人体健康。
五、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废矿物油产生量的逐年增加,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目背景及市场需求分析废矿物油是指由于生产或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含有高浓度有害物质的废弃物。
废矿物油的处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也浪费了丰富的资源。
因此,开展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1.废矿物油资源丰富由于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矿物油的使用量逐年增加。
随着设备老化、使用、废弃等原因,废矿物油的产量也在相应增加。
2.环保压力增大废矿物油的处理方式多样,但传统处理方法存在不足,如焚烧、填埋等方式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难以达到环保要求。
3.资源回收利用需求废矿物油中有一定含量的可再生材料,如石脑油可以回收再利用,为资源再生提供了机会。
二、可行性分析1.技术可行性通过研究国内外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发现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存在可行性。
目前,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开始了废矿物油的再生利用工作,技术成熟度高。
2.市场可行性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相关政策的支持,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具有广阔的市场需求。
该项目能够有效解决废矿物油的处理难题,提供可再生材料,与国家的环保政策相契合。
3.经济可行性三、项目实施方案1.建设规模与内容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量,初步确定项目规模为年处理废矿物油10万吨。
项目内容主要包括废矿物油的收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再生利用等环节。
2.投资估算根据项目规模和技术设备的选择,初步估计总投资为5000万元。
其中,设备投资占60%左右,建设工程和环保设施占30%,其他费用占10%。
3.盈利模式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的盈利主要来自于销售回收的石脑油等可再生材料。
在销售收入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再生材料加工和废物处理业务获得一定的附加值。
四、项目风险及可行性研究1.技术风险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涉及多个环节的技术问题,如收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
需要引进先进的设备和技术,确保项目运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市场风险3.环境风险废矿物油处理涉及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需要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减少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废矿物润滑油再生综合利用

废矿物润滑油再生综合利用摘要:在资源消耗如此之快的当今,废物回收再利用的理念,已经广泛渗透于各个行业,并且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
为了资源的利用程度能够达到最大化,应继续在废矿物油的再生综合利用方面,按照经济、可行、环保的理念来完善,这对于废矿物油再生利用效率提升,以及资源利用的最大化,都能够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
文章针对废矿物油再生综合利用展开讨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废矿物油;再生;综合;利用废矿物油的产生来源非常广泛,废矿物油主要来源于以下行业:①原油和天然气开采;②精炼石油产品制造;③涂料、油墨、颜料及相关产品制造;④专用化学品制造;⑤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⑥非特定行业。
废矿物油再生工艺成熟合理可行。
废矿物油再生后的产品可用于船用柴油调和油、润滑油调合油、沥青产品、橡胶操作油。
废矿物油的处理工艺主要有蒸馏-溶剂精制、蒸馏-加氢精制型、催化裂解膜分离、分子蒸馏等。
一、我国废矿物油的产生现状从2001-2014年,我国润滑油消费量年均增长率约为4.4%,显著高于全球同期润滑油消费量。
同时,我国润滑油市场占世界润滑油市场的比重逐年提高,我国润滑油消费量将居世界第一。
其中,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我国润滑油消费持续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针对使用企业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废矿物油,一部分以液态或者半固态的废油或含油污泥等形式存在,另一部分则进入废水处理系统或环境。
二、废矿物油再生综合利用的意义(一)节省国家资源由于我国的人口数量在不断的上升,社会上对于资源的需求,正在不断的增加,通过大力推广废矿物油再生综合利用,能够大幅度减少国家不可再生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循环利用。
例如,废矿物润滑油的传统操作,在于抛弃或者是不作为,之前由于技术和科研力度不足,因此在废矿物润滑油的回收再利用方面,并没有办法取得理想的成绩。
但是,现如今的很多设备与科技手段,都能够创造出较高的价值,通过对废矿物润滑油进行再生操作,能完全按照综合利用的理念来执行,这样就能够促使国家的资源获得科学节省,确保在日后工作的发展中,奠定坚实的基础,环境效益非常显著。
废矿物油循环处置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废矿物油循环处置再生利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废矿物油是指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等过程中产生的不再具备原有功能的矿物油。
这些废矿物油中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如果随意丢弃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开展废矿物油循环、处置、再生利用项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报告将从项目的背景、目标、方法、技术、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
一、项目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我国废矿物油产生量逐年增加,并且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废矿物油中的有害物质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的污染,同时也对人体健康带来潜在威胁。
因此,开展废矿物油循环、处置、再生利用项目能够有效减少环境污染,并改善人民生活环境。
二、项目目标1.建立一套完善的废矿物油收集、运输、储存的体系;2.研发出高效可行的废矿物油循环处理技术;3.实现废矿物油的再生利用,减少环境污染;4.提高矿物油再生利用率,降低资源浪费。
三、项目方法1.废矿物油收集与运输:建立废矿物油收集点,定期进行收集;通过合适的运输工具将废矿物油运输到专门处理厂。
2.废矿物油储存:选取适当的容器和存储条件,确保废矿物油的安全存放。
3.废矿物油处理技术研发:选取合适的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生物处理等,研发出高效可行的废矿物油处理技术。
4.废矿物油再生利用:经过处理的废矿物油可以用于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能源利用等方面,实现废矿物油的再生利用。
四、项目技术1.废矿物油的物理处理:采用过滤、蒸馏等物理方法,去除废矿物油中的杂质。
2.废矿物油的化学处理:采用化学溶剂、酸碱中和等方法,将废矿物油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离、转化。
3.废矿物油的生物处理:利用微生物等生物技术,分解废矿物油中的有害物质,将其转化为无害物质。
4.废矿物油的再生利用技术:开发利用废矿物油生产工业润滑油、航空油、柴油等再生产品的技术。
五、经济效益1.废矿物油循环、处置、再生利用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废物处置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带来经济效益。
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

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摘要:一、废矿物油概述二、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三、废矿物油利用与处置技术要求四、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五、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正文: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废矿物油的产生量也日益增加。
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其中含有多种毒性物质,若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废矿物油的回收与再生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废矿物油概述废矿物油是指在生产、使用和储存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其理化性质发生变化,不再适用于原来用途的矿物油。
废矿物油的主要来源包括机械、动力、交通运输、化工等行业。
二、废矿物油回收与再生利用技术导则1.废矿物油的收集:废矿物油应进行分类收集,确保所收集的废矿物油具有较高的纯度和可再生利用性。
2.废矿物油的运输:运输过程中应采取密封措施,防止废矿物油泄漏,对环境造成污染。
3.废矿物油的再生利用:再生利用技术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根据废矿物油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再生利用方法。
4.废矿物油的焚烧处置:焚烧处置应满足相应的环保标准,防止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
5.废矿物油的填埋处置:填埋处置应选择合适的填埋材料,确保废矿物油不会渗漏,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三、废矿物油利用与处置技术要求1.根据废矿物油的含油率、粘度、倾点(凝点)、闪点、色度等指标,合理选择利用和处置方式。
2.废矿物油的再生利用应满足相应的产品质量标准。
3.焚烧处置应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确保对大气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4.填埋处置应满足相应的环境保护要求,防止对土壤和地下水环境造成污染。
四、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可以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
废矿物油经过再生处理后,可以作为燃料油、工业油、润滑油等产品的原料。
五、废矿物油回收利用污染控制技术规范为了防止废矿物油回收利用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应制定相应的污染控制技术规范。
《废矿物油类润滑油处理处置方法》

废矿物油类润滑油处理处置方法1. 废矿物油类润滑油的问题废矿物油类润滑油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问题。
由于矿物油类润滑油的化学成分复杂,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有害物质,如果随意排放或处理不当,将对地下水、土壤和大气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危害。
2. 处置方法概述针对废矿物油类润滑油的处理和处置,主要有再生利用、再精炼和焚烧处理等方法。
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根据润滑油的性质和废弃情况,综合考虑经济、技术和环保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
3. 再生利用再生利用是一种环保、资源节约的处理方式,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废矿物油类润滑油进行再生处理,得到清洁的燃料或再生润滑油。
这种方法能有效减少润滑油的消耗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但需要对设备和工艺进行改进和提高,以确保再生润滑油的质量和稳定性。
4. 再精炼再精炼是将废矿物油类润滑油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去除杂质、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得到清洁的润滑油产品。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润滑油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对原油的开采和消耗,对资源和环境具有积极作用。
然而,再精炼方法的设备和工艺要求较高,成本和投入也比较大。
5. 焚烧处理焚烧处理是将废矿物油类润滑油进行高温燃烧,以分解和清除其中的有害物质。
这种方法不仅能有效处理废弃润滑油,还能获取热能用于能源生产,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但需要严格控制废气排放,以避免二次污染。
6. 个人观点和总结在废矿物油类润滑油的处理和处置过程中,我认为应优先考虑再生利用和再精炼等资源化利用的方法,以最大程度实现废旧润滑油的资源化利用。
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设备更新,提高处理方法的效率和可行性。
在处理废矿物油类润滑油的过程中,需要与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形成合力,共同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本文对废矿物油类润滑油处理处置方法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谢阅读!废矿物油类润滑油处理处置方法废矿物油类润滑油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弃物,处理和处置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问题。
废矿物油再生工艺流程

废矿物油再生工艺流程废矿物油再生是一种将废弃的矿物油经过一系列工艺处理后再利用的环保技术。
废矿物油通常是指废机油、废润滑油、废变压器油等。
废矿物油再生工艺流程是指将废矿物油经过脱水、脱酸、脱胶等处理步骤,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污染物,使其回收再利用的过程。
一、废矿物油收集与储存废矿物油的收集是废矿物油再生工艺流程的第一步。
废矿物油通常来自于汽车修理厂、工业企业等,在收集过程中需要保证油品的纯净度和质量,并将其储存于专门的容器中,以便后续的处理。
二、废矿物油预处理废矿物油在进入再生工艺流程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主要包括过滤和脱水两个步骤。
过滤是指通过滤网或滤芯将废矿物油中的固体颗粒物和杂质去除,以减少对后续设备的损坏。
脱水是指利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废矿物油中的水分去除,以保证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三、废矿物油分馏废矿物油分馏是指将废矿物油按照不同的沸点区间进行分离,以得到不同级别的油品。
在废矿物油再生工艺流程中,通常采用真空蒸馏的方法进行分馏,通过控制不同温度下的蒸馏操作,将废矿物油中的轻质烃类和重质烃类分离出来,并分别回收利用。
四、废矿物油脱酸废矿物油中常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对环境和设备都有一定的腐蚀性。
因此,在废矿物油再生工艺流程中,需要进行脱酸处理。
脱酸通常采用碱洗的方式,将废矿物油与碱性溶液进行反应,使酸性物质与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水,从而达到脱酸的目的。
五、废矿物油脱胶废矿物油中常含有胶质物质,会导致油品的粘度增加、流动性变差。
因此,在废矿物油再生工艺流程中,需要进行脱胶处理。
脱胶可以通过添加脱胶剂或进行高温处理来实现,将胶质物质与脱胶剂或高温下的溶剂进行反应,使其分解或溶解,并与废矿物油分离。
六、废矿物油再生废矿物油再生是指将经过预处理、分馏、脱酸和脱胶等步骤处理后的废矿物油进行再生利用。
在再生过程中,可以根据油品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如脱色、脱臭等。
最终得到的再生油品可以用作润滑油、燃料油或基础油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完整版

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史召霞人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废矿物油。
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其中含有多种毒性物质。
然而,废油其实并不废,其中变质的部分只有百分之几,是一种宝贵资源,将其综合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局面、解决油品供不应求的瓶颈问题,对于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废矿物油的来源废矿物油的产生来源主要为以下2种: 1、机械、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如各类润滑油、液压油等,主要来自机动车维修行业、机械加工制造业等。
2、油类产品仓储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
如加油站的油罐,隔油池的底泥,炼油厂含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油泥等。
二、废矿物油的危害废矿物油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编号为HW08。
废矿物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有C15-C36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烯烃、苯系物、酚类等。
其中的各种成分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作用。
因此一旦大量进入外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另外,废矿物油还会破坏生物的正常生活环境,具有造成生物机能障碍的物理作用。
例如废矿物油污染土壤后由于其粘稠性较大,除了堵塞土壤孔隙及破坏土质外,还能粘在植物根部形成一层粘膜,妨碍根部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植物根部腐烂,缺乏营养而大面积死亡。
当土壤孔隙较大时,石油废水还可以渗透到土壤深层,甚至污染浅层地下水。
三、废矿油的处置现状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年增强,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将废矿物油直接排放的为数不多,主要还是将产生的废矿物油转移给其他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但目前国内具有相应环保资质的企业不多,有近2/3的废矿物油被转移至无资质回收企业进行再提炼,这些废矿物油再加工企业的提炼工艺绝大多数为国家强制淘汰的落后工艺,这种“小炼油”企业基本没有任何污染防治措施,其简单落后的加工过程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废矿物油资源再生综合利用技术
史召霞
人们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废矿物油。
废矿物油属于危险废物,其中含有多种毒性物质。
然而,废油其实并不废,其中变质的部分只有百分之几,是一种宝贵资源,将其综合利用,对于缓解我国资源紧缺的局面、解决油品供不应求的瓶颈问题,对于提高现有资源利用率、保护生态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废矿物油的来源
废矿物油的产生来源主要为以下2种: 1、机械、动力、运输等设备的更换油及清洗油,如各类润滑油、液压油等,主要来自机动车维修行业、机械加工制造业等。
2、油类产品仓储过程中产生的沉积物。
如加油站的油罐,隔油池的底泥,炼油厂含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油泥等。
二、废矿物油的危害
废矿物油已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编号为HW08。
废矿物油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有C15-C36的烷烃、多环芳烃(PAHs)、烯烃、苯系物、酚类等。
其中的各种成分对人体都有一定的毒性和危害作用。
因此一旦大量进入外环境,将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
另外,废矿物油还会破坏生物的正常生活环境,具有造成生物机能障碍的物理作用。
例如废矿物油污染土壤后由于其粘稠性较大,除了堵塞土壤孔隙及破坏土质外,还能粘在植物根部形成一层粘膜,妨碍根部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造成植物根部腐烂,缺乏营
养而大面积死亡。
当土壤孔隙较大时,石油废水还可以渗透到土壤深层,甚至污染浅层地下水。
三、废矿油的处置现状
近几年,人们的环保意识逐年增强,因此,在实际的生产生活中,将废矿物油直接排放的为数不多,主要还是将产生的废矿物油转移给其他单位进行回收处置。
但目前国内具有相应环保资质的企业不多,有近2/3的废矿物油被转移至无资质回收企业进行再提炼,这些废矿物油再加工企业的提炼工艺绝大多数为国家强制淘汰的落后工艺,这种“小炼油”企业基本没有任何污染防治措施,其简单落后的加工过程造成了环境的严重污染和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废矿物油的处置及再利用技术
目前我国废油的主要去向是①焚烧或直接废弃,流入下水道、河流、荒地等;②经脱重金属后直接利用,作为燃料或者做沥青稀释剂、高硫燃料的掺和原料等;③简单清洁处理(过滤)后继续替代使用,这是假冒伪劣润滑油的主要来源之一;④再生(再精炼)。
传统的废润滑油回收再生技术为蒸馏-硫酸-白土精制工艺,其最大的缺点是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容易污染环境。
目前国外许多石油公司都在研究和开发新的废油回收技术,国内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
目前为止主要的再生工艺有:酸-白土精制型、蒸馏-萃取-白土精制型、蒸馏-溶剂精制-加氢精制型、脱金属-固定床加氢精制型和蒸馏-加氢精制型、催化裂解、高温深度热裂解、膜分离、分子蒸馏等。
(1)酸-白土精制型用硫酸对废润滑油进行精制,排出酸渣后,
再用白土进行精制,具有投资少、适应性强和可处理小批量废油的优点,但废油再生后形成难以处理的酸渣、废白土、废水和大量的酸性气体二氧化硫,危害员工的身体健康、腐蚀设备、污染环境。
(2)蒸馏-萃取-白土精制型是先用蒸馏法将废油中的氢组分除去,然后再用溶剂和白土进行精制,其特点是无酸精制,不存在酸渣处理问题,但是用乙醇做溶剂,萃取能力弱,所以此工艺应用并不广泛。
(3)蒸馏-溶剂精制-加氢精制型是先将废油中的水分和氢组分通过常压蒸馏除去,然后进行第一次丙烷抽提以除去油泥、氧化物和一部分添加剂。
脱去丙烷的油先经过减压蒸馏,再进行丙烷抽提以除去残留添加剂。
最后全部润滑油馏分送去加氢精制。
该工艺的特点是不会形成二次污染,且对废油原料的适应性和再生油质量均优于其它工艺,但是由于反应过程中用到氢气致使该工艺危险性提高、投资大、操作条件苛刻、对操作人员要求高。
(4)脱金属-固定床加氢精制型是先将废油加热使其在反应器中和硫酸铵或硫酸氢铵水溶液接触反应,生成能沉淀的金属化合物,沉淀分层后金属化合物停留在水相中,过滤水层除去沉淀物,滤液循环利用。
油层闪蒸分出汽油层和水层,闪蒸后的油用吸附的方法除去极性化合物,再经加氢处理进一步除去残余的极性化合物和不饱和的物质。
该工艺的特点是系统中的水可以循环利用,反应条件缓和,可防止裂化反应发生,但是仍存在加氢工艺的缺点危险性大、操作条件苛刻等。
(5)蒸馏-加氢精制型是将废油加热蒸馏,分出润滑油成分和残渣,然后馏分在一系列的钼镍催化剂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加氢处理。
该工艺的特点是没有废物处理问题,收率高,产品质量好,但对原料质量要求高,当原料中金属含量较高时需要进行复杂的预处理(脱金属、吸附等)。
(6)废油催化裂解技术是在反应器中加入催化剂加热升温,使废润滑油先裂解成混合物,再通过精馏分离、脱色等过程,最终得到合格的柴油产品。
本方法的优点是投资少、易操作,但是反应温度高约350~450℃,裂解过程会产生部分不凝性气体,目前该气体的处理方法只有焚烧,焚烧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也只能经过活性炭吸附后直接排放,排放的尾气中仍含有大量无法吸收处理的有毒有害气体,造成二次环境污染。
就目前国内采用催化裂解工艺的生产厂家而言,没有一家符合国家环保安全规范要求的正规生产企业,设备简陋、安全系数低。
(7)废矿物油深度热裂解工艺是通过一个高温反应系统,将废矿物油中的燃料油全部汽化,从而使得废矿物油中的芳烃及多环芳烃得到浓缩生成沥青。
汽化的燃料油进入分馏塔在塔内经过分馏,塔顶油气经冷却后分离为瓦斯气和燃料油,瓦斯气经过脱液后进入加热炉作为加热炉燃料,燃料油送出装置进入储罐。
该项目的优点是高温热裂解后剩余的渣油直接用来生产沥青,没有固废产生,缺点是工艺复杂、反应温度高400℃以上,并且反应原料中废矿物油的比例最高只有30%、其它70%为清船油泥,根据我们在镇江地区进行的调查清船
油泥的收购价格就要达到4500元/吨,而得到的产品沥青的价格也就在4500元左右、改性沥青的价格在6000元/吨左右。
(8)目前膜分离废油再生工艺技术主要来自于香港正昌集团的振动膜技术和深圳森科妍科技有限公司的纳滤膜技术。
该两种膜分离技术虽然工艺简单、操作温度低、运行成本低,但是就国内的使用情况看,该技术不成熟、应用范围小、投资非常大(10000万吨的规模,投资至少1000万以上),膜的使用寿命短、更换成本高,工艺的核心部件振动膜或者纳滤膜为其公司垄断销售,国内还没有找到其他的代理产品。
(9)分子蒸馏再生基础油工艺主要是靠不同物质分子运动平均自由程的差别实现分离。
当废润滑油沿加热板流动并被加热,轻、重分子会逸出液面而进入气相,由于轻、重分子的自由程不同,因此,分子从液面逸出后移动距离不同,则轻分子达到冷凝板被冷凝排出,而重分子达不到冷凝板沿混合液排出。
这样,可将基础油从废润滑油中分离出来,再通过脱色、过滤等手段进行精制,生产出合格再生基础油。
该工艺技术先进成熟、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国内应用的厂家比较多、环保安全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是国家重点扶持项目技术。
关键的问题就是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最后一级分子蒸馏堵塞,为了防止此状况的发生,我们采用先进的控制手段,优化控制系统,增加装置的检测点,选择高精度的检测仪表等,来提高装装置的自动化水平和运行的稳定性。
对废矿油进行有效再生利用,不仅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而且可缓
解资源的消耗。
同时,现在的废矿油大都由个体业者进行回收、再生,因此处理分散,难以管理,除了个体业简陋的生产工艺对环境产生的污染外,很多不合格的再生油品也以次充好进入市场,这也是伪劣油品来源之一。
因此,建立较大规模的废矿油集中再生利用设施,不仅可以避免分散处理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而且由于规模化而可获得更好的环境效益,降低再生成本,提高再生产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