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护理 PPT课件

病情观察
瞳孔的观察: • 正常瞳孔直径为2mm~5mm 双侧等大等圆,对光
反射灵敏; • 双侧瞳孔进行性扩大 ,常见于颅内压增高; • 双侧瞳孔忽大忽小,且伴有“二慢一高”(呼吸
慢、脉搏慢、血压高),可为脑疝的早期症状。
病情观察
生命体征的观察:体温一般2-4h 测量1次 , 心电监护。
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应让 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 以免分泌物或呕吐物误入气管 而窒息。
病情观察
• 压眶实:昏迷病人先做压眶实验(即压迫眶上切 迹,观察面部及肢体反应),然后观察瞳孔大小及 对光反应 。
• 如压眶时有痛觉反应、瞳孔大小对称、对光反应存 在则为浅昏迷;
• 如压眶反应消失而瞳孔对光反应存在为中度昏迷 ; • 如压眶反应消失而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为深昏
迷。
病情观察
观察昏迷病人的瞳孔变化 对确定昏迷的病因、损害部位 病变程度、抢救治疗和预后 判断帮助极大, 是昏迷的重要观察指标。
• 病毒学检查:发病早期应收集大便、咽分泌物和 脑脊液等作病毒学检查。
实验室和其他检查
• 血液检查:周围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病 毒分离和组织培养是诊断本病唯一可靠的方法。
• 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发现脑水肿,脑钙化灶等。 • 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阵发性高波幅
慢波或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与病情呈平行关系。
• 意识模糊:意识模糊病人表现对时间、地点、 人物的定向能力发生障碍,思维混乱,语言 表达无连贯性,应答错误,可有错觉、幻觉、 兴奋躁动、精神错乱、谵语等表现。
意识障碍判断
• 昏睡:病人处于沉睡状态,仅能被压眼眶、用力 摇动身体等较强的刺激唤醒。一旦刺激停止,立 刻又进入沉睡状态。醒后回答问题困难。
病毒性脑炎小儿患儿护理查房

病毒性脑炎的治疗 主要包括抗病毒治 疗、对症治疗和支
持治疗。
病毒性脑炎的症状 包括发热、头痛、 呕吐、意识障碍、
癫痫发作等。
病毒性脑炎的病因
01
病毒感染:多种病毒可引起病毒性脑炎,如肠道病毒、疱疹病毒等
02
免疫反应: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导致脑部炎症
03
传播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血液等途径传播
呕吐
原因:病毒性 脑炎导致颅内 压升高,引起 呕吐
01
护理措施:保 持患儿卧床休 息,头偏向一 侧,防止误吸
03
治疗:遵医嘱 给予止吐药物, 如胃复安等
05
02
症状:频繁呕 吐,可能伴有 头痛、头晕等 症状
04
观察:密切观 察患儿呕吐物 颜色、性状、 量,并记录
脑脊液检查
1 脑脊液常规检查:包括细胞计数、蛋白质含量、葡萄糖含量等 2 脑脊液生化检查:包括乳酸、乳酸脱氢酶、谷氨酸等 3 脑脊液免疫学检查:包括IgG、IgM、IgA等 4 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 5 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包括细胞形态、细胞数量等
04
易感人群:婴幼儿、老年人、免疫力低下者等群体易感
病毒性脑炎的传播途径
呼吸道传播:通过 飞沫传播,如咳嗽、 打喷嚏等
接触传播:通过直 接接触感染者的体 液、分泌物等传播
消化道传播:通过 食物、水等途径传 播
垂直传播:通过母 婴传播,如胎盘、 产道等途径传播
发热
发热原因:病毒感染
发热特点:持续高热,体温波动较大
密切观察患 儿呼吸频率、 深度和节律, 及时发现异
常情况
指导家长正 确使用吸痰 器,避免损 伤呼吸道黏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病因】 80%以上是由肠道病毒(如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引起,其次 为虫媒病毒、腺病毒病毒性脑炎 2.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辅助检查】 1.脑脊液检查 2.脑电图 3.病毒学检查 4.血常规
【治疗原则】 1.对症支持治疗 降温、止惊、降颅内压,改善脑微循环等。 2.抗病毒治疗 选用阿昔洛韦等。 3.康复治疗 有后遗症者早行针灸、按摩、功能锻炼等。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护理问题】 1.体温过高 2.急性意识障碍 3.躯体移动障碍 4.潜在并发症 脑疝。
【护理措施】 1.维持正常体温 2.昏迷的护理 3.促进功能恢复 (1)加强生活护理 (2)恢复肢体功能 (3)遵医嘱给予促脑代谢的药物 4.观察病情
病毒性脑炎、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健康教育】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急性病毒性脑膜炎护理常规
【概念】
本病是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是散发性病毒性脑炎最常见的类型。
其临床表现为高热、抽搐、头痛、意识及人格改变,注意力分散,反应迟钝,表情呆滞,木僵,缄默或动作增多,行为冲动,智能障碍。
神经症状可见偏瘫,共济失调,脑膜刺激征,嗜睡,昏迷,去皮质状态,癫痫,颅压升高,脑疝等。
【护理评估】
1、病情评估
(1)生命体征,注意发热程度。
(2)头痛、呕吐症状。
(3)精神状态及意识变化。
(4)有无癫痫发作及意识变化。
2、心理状况。
3、自立能力。
【护理措施】
1、按神经内科病人护理一般护理常规执行。
2、按上述评估中所列各项观察病情。
3、卧床休息,做好基础护理。
恢复期病人应协助肢体功能锻炼。
4、保持室内安静、温度适宜。
5、高热者,按高热患者护理指南执行。
6、精神失常者,要加强安全护理,防止自伤或伤人。
7、意识障碍者,按意识障碍病人护理指南执行。
8、癫痫发作者,按医嘱及时给药,尽快控制发作,并按癫痫病人护理要点执行。
9、瘫痪者,按瘫痪病人病人护理指南执行。
10、按医嘱给予高热量、清淡、易消化的饮食。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饮食。
11、按医嘱执行药物治疗。
12、做好心理护理,加强与病人交流,讲解有关本病的基本知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健康指导】
1、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本病的防治及急救知识。
2、指导病人及家属掌握语言训练、肢体运动和功能锻炼的方法。
病毒性脑炎护理查房PPT

遵医嘱按时服药,不要随意 停药或减量。
合理饮食,保证营养均衡。
适当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
保持良好心态,积极面对疾 病。
对医护人员的建议和要求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并处理异 常情况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制度,防止交叉感 染
做好心理护理,缓 解患者及家属的紧 张情绪
加强健康教育,提 高患者及家属的自 我保健意识
影像学检查:CT 或MRI检查可见脑 实质损害表现
病程与预后
病程: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
预后:良好、一般、较差
护理评估与诊断
患者一般情况评估
患者基本信息:姓 名、性别、年龄、 职业等
病史摘要:简要介 绍患者病史及就诊 经过
临床表现:描述患 者症状、体征及辅 助检查结果
诊断依据:根据患 者临床表现及辅助 检查结果进行诊断
诊断依据: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
护理措施与实施
基础护理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 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压 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 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排泄护理:保持大小便通畅,及时更换 尿布或尿不湿等物品
添加项标题
护理效果持续改进:通过不断改进和优化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 促进患者康复。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标准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方法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结果 护理问题解决效果评价总结
护理措施改进建议
针对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强化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 加强医护沟通,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注重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焦虑情绪
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整理版ppt
12
诊断与鉴别诊断
一)诊断: 1、起病急、常有病毒感染史。
2、出现发热、头痛、嗜睡、昏迷、惊厥以及进行性加重的神经 精神症状。 3、脑脊液的变化:外观清亮,白细胞数轻度升高(可在 30 ̄500×10的6次方/L),早期以中性粒细胞为主,后期以淋巴 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4、脑脊液分离到病毒可确诊。 5、血清中和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 以上。 6、血清补体结合试验滴定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相差4倍或4倍以 上。 7、血凝抑制试验,恢复期的滴定度较急性期高出或低于4倍以 上。 8、免疫荧光抗体检查阳性。 9、脑电图示不同程度弥漫性或局限性慢波。
3.影像学检查:头颅CT可发现脑水肿,脑软 化灶等低密度区,MRI可见颞叶、额叶或顶 叶稍低或稍高信号; MRI优于EEG、CT--中国 医学影像学杂志
4.脑电图检查:表现为弥漫性慢波、阵发性高 波幅慢波或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与病情呈平
行关系。 52.%脑的组并织发活症检;:为阳诊性整断率理版的仅ppt金为标33准%,一但56没%必,要并。有 11
大多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占94.29%;美国-急 性VE发病人数仅次于SAH。
男女比例:1.3:1
全年均可发病,故又称散发性脑炎。多流行 于夏秋季,以7-9月最多。
整理版ppt
3
病因
文献报导:有100多种病毒可引起
肠道病毒(EV):80%
虫媒病毒
传染病病毒
单纯疱疹病毒(HSV):散发
病毒性脑炎(VE)
Viral Encephalitis
整理版ppt
1
学习目标
低年资护士掌握VE的临床表现及护理要 点;
高年资护士掌握实验室检查及相关检查 的表现。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2 】病毒性脑炎【护理评估】1.评估有无呼吸道沾染,消化道沾染史.2.留意不雅察精力状况.患儿有无头痛.吐逆.惊厥.脑膜刺激等.3.懂得试验室检讨成果如血常规.脑脊液检讨等.4.评估家长对疾病的懂得程度及护理常识.控制程度.评估家长心理状况及患儿有无焦炙或恐怖.[护理问题]1.体温高与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有关.2.头痛吐逆与颅内压增高有关3.焦炙与预后有关【护理措施】1.监测体温实时赐与降温处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颖.准时通风.如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可运用物理降温办法或药物降温办法,下降大脑耗氧量.2.饮食护理保证热量供应,对晕厥或吞咽艰苦的患儿尽早赐与鼻饲或静脉养分,保持电解质和养分须要.3. 卧床时代协助患儿洗漱.进食.排尿.排便及做好小我卫生,保持瘫痪肢体位于功效地位,病情稳固后,及早进行肢体被动或自动功效锤炼.4.保持呼吸道通行晕厥患者要准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同时应增强患儿的安全治理.5.病情不雅察亲密不雅察患儿性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发明问题实时处理.【健康指点】1 .保持室内空气新颖,天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避免直吹和对流风.2 . 留意气象变化,实时增减衣服,预防沾染.3 .保证歇息和睡眠,少看电视少看书,留意劳逸联合.4 .高热时实时物理降温(温水摖浴)或物理降温,保持皮肤,衣服.床褥干净湿润.5 .赐与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留意饮食调配,促进食欲,保证营要摄入,吐逆轻者应少量多餐,吐逆轻微者暂禁食.6 .躁动患儿需增强防护,家眷24小时留陪.7 .晕厥者应取侧卧位,头倾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行,准时翻身,预防褥疮产生.8 .有后遗症者,早期赐与响应的功效练习和康复指点,留意保持肢体的功效位.。
病毒性脑炎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病毒性脑炎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病毒性脑炎是由多种特异性病毒感染所导致的良性、自限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护理常规】1.卧床休息,减少不良刺激。
2.密切观察患者神志、瞳孔、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及肢体活动情况,以及头痛的性质部位及程度,意识状态有无加重,给予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警惕脑水肿、脑疝的发生。
3.吸氧3L/min,根据血氧情况可适当调节氧流量,监测生命体征。
4.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抽血化验,遵医嘱用药及时准确快速给予脱水药(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
5.癫疴发作者,注意观察并记录发作的部位、时间(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间),并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及其他外伤的发生。
6.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分泌物或吸入物,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7.用药护理(1)抗病毒药物:易引起血管痉挛,输注时注意速度要慢,不少于1h。
(2)脱水药物:甘露醇外渗可致组织坏死,大剂量应用可发生急性肾衰竭,注意观察尿量变化,以防水、电解质紊乱。
(3)抗癫疴药物:规范用药,注意观察有无胃肠道反应、肝功能、肾功能损害。
8.对症处理(1)昏迷、意识障碍者,做好眼部、口腔、会阴及皮肤的护理,偏瘫患者按时翻身,预防压疮发生。
(2)高热患者要行物理降温,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热量。
(3)谱妄躁动者加保护性床档,必要时应用约束带。
(4)明显头痛过度烦躁不安者可遵医嘱给予镇静、镇痛药。
9.饮食护理:给予高热量、高蛋白质、高纤维素、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补充足够水分。
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流食。
10.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解除恐惧、焦虑的心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与护理。
【健康教育】1.休息与运动劳逸结合,鼓励患者多活动。
2.饮食指导合理膳食、补充营养,增加机体抵抗力。
3.用药指导根据医嘱按时服药,了解激素及抗癫疴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定时复查血常规及肝功能、肾功能。
4.心理指导树立康复信心,保持乐观积极态度,配合长期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脑炎护理常规
病毒性脑炎
【护理评估】
1.评估有无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史。
2.注意观察精神状态、患儿有无头痛、呕吐、惊厥、脑膜刺激等。
3.了解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
4.评估家长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及护理知识、掌握程度、评估家长心
理状况及患儿有无焦虑或恐惧。
[护理问题]
1.体温高与体温调节中枢不健全有关.
2.头痛呕吐与颅内压增高有关
3.焦虑与预后有关
【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及时给予降温处理、保持病室安静,空气新鲜、定时通风。
如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可应用物理降温方法或药物降温方法,降低大脑耗氧量。
2.饮食护理保证热量供给,对昏迷或吞咽困难的患儿尽早给予鼻饲或静脉营养,维持电解质和营养需要。
3. 卧床期间协助患儿洗漱、进食、排尿、排便及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瘫痪肢体位于功能位置,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肢体被动或主动功能锻炼。
4.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要定时翻身,拍背,防止压疮。
同时应加强患儿的安全管理。
5.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瞳孔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健康指导】
1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分钟,避免直吹和对流风。
2 、注意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服,预防感染。
3 、保证休息和睡眠,少看电视少看书,注意劳逸结合。
4 、高热时及时物理降温(温水摖浴)或物理降温,保持皮肤,衣服、床褥清洁干燥。
5 、给予高热量、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注意饮食调配,增进食欲,保证营要摄入,呕吐轻者应少量多餐,呕吐严重者暂禁食。
6 、躁动患儿需加强防护,家属24小时留陪。
7 、昏迷者应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预防褥疮发生。
8 、有后遗症者,早期给予相应的功能训练和康复指导,注意保持肢体的功能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