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辅机教学
船舶辅机教学大纲

《船舶辅机》教学大纲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船舶辅机》是轮机管理/商贸英语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
《船舶辅机》的任务是阐述为船舶动力装置和船舶正常营运以及船员生活服务的各种辅机机械,包括船用泵和其它机舱辅机(空气压缩机、海水淡化装置以及辅助锅炉等),甲板机械、制冷装置、空气调节装置、防污染设备等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性质等基本理论;介绍正确使用和管理它们的基本知识,并通过拆装实习、航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训练学生操纵、管理、保养、维修这些机械设备的基本技能。
学完本课程后,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柴油机推进的一般海洋运输船舶主要机舱辅机、液压甲板机械、制冷装置、空调装置、防止海洋污染装置等主要型式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使用管理;判断工况和分析故障的基本方法;经过拆装实习、设备操作训练和航行实习后,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主要有:熟练操纵主要常用辅机的起停,进行日常运行的当班检查和养护,能拆装常用船用泵、空压机、检查测量和更换备件,会调整各装置或系统的运行参数,判断工况是否正常并能排除一般故障。
二、课时分配本课程教学总时数为140课时,具体分配可参照下表:序号课题名称教学时数小计讲课实验现场教学机动1 绪论船用泵概述2 22 往复泵8 83 回转泵8 84 离心泵与旋涡泵、喷射泵16 14 25 辅锅炉与废气锅炉18 16 26 液压甲板机械30 26 2 27 制冷装置22 20 28 空气调节装置10 109 空气压缩机8 810 海水淡化装置8 811 防止海洋污染设备10 10总计140 130 6 2 2三、课程内容(一)绪论:船用泵概述《船舶辅机》课程的任务、特点和学习方法;船用泵的功用分类;泵的性质参数;排量、压头(全压力)、转速、效率、功率、允许吸上真空度。
(二)往复泵往复泵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排量及其不均匀性;性能的特点和特征曲线;空气室,结构要点和管理要点。
重点:弄清容积式泵的一般性能特点和往复泵由于活塞不等速运动引起的特殊性能。
1210013#《船舶辅机》教学大纲2012

《船舶辅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船舶辅机2、英文名称:Marine Auxiliary Machinery3、课程号:12100131/12100132二、学时总学时120 学时其中:授课108 学时实验12 学时三、考核方式考试四、适用专业轮机工程专业五、课程简介《船舶辅机》是轮机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课程介绍了除主机、电气、发电原动机之外的所有船舶辅助机械。
主要内容有船用泵、甲板机械、制冷与空调装置、船舶辅助锅炉与废气锅炉、海水淡化装置和空压机等。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作为轮机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深入和全面的掌握远洋柴油机客、货船各种船舶辅助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特点、典型系统运行要求和常见故障分析处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实际管理技能。
为今后胜任远洋船舶轮机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内容:(内容包括章节内容和学时分配)第一章船用泵(课堂讲学22学时,实验2学时)1.1船用泵分类和基本参数,往复泵原理、结构、特性、管理和常见故障分析(4学时)1.2齿轮泵原理(内、外啮合式)性能、管理要求、故障分析(4学时)1.3螺杆泵原理、性能与管理要求(2学时)1.4离心泵原理与基本理论(4学时)1.5离心泵结构、汽蚀、引水离心泵工况调节、常见故障分析(4学时)1.6旋涡泵原理、性能、管理要求(2学时,实验2学时)1.7喷射泵原理、性能、管理要求,水环泵原理、性能与管理要求(2学时)第二章船舶辅助管系(课堂讲学4学时)2.1船舶辅助管系的基本知识,舱底水、压载水、消防和日用海淡水系统(2学时)2.2船用风机分类、原理和特点,机舱通风系统组成和管理(2学时)第三章液压甲板机械(课堂讲学34学时,实验4学时)3.1液压甲板机械简介,液压传动装置组成与原理(1学时)3.2液压控制阀(压力、方向、流量控制阀)原理、性能、应用、管理要求、故障分析(4学时)3.3液压泵(叶片泵、轴向柱塞泵)结构、原理、特点和管理,辅助液压元件(4学时)3.4液压马达基本参数,活塞连杆式、内曲线式和叶片式液压马达原理、性能、管理要求、常见故障分析(4学时,实验2学时)3.5船舶转向原理与舵机基本参数,海船规范要求,液压舵机的基本组成(2学时)3.6推舵机构、操舵系统与反馈机构,舵机液压系统(泵控与阀控)(4学时)3.7液压舵机的管理与常见故障分析(1学时,实验2学时)3.8船舶起货机的种类、组成与要求,起货机的液压系统类型(开式、闭式),典型起货机(4学时)3.9系泊设备(锚机、自动绞缆机)的原理、特点,管理要求(2学时)3.10液压甲板机械的管理要求、液压油的使用技术(2学时)第四章船舶制冷与空调(课堂讲学30学时,实验4学时)4.1船舶制冷技术应用、冷藏条件、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原理(2学时)4.2制冷循环、工况分析、制冷剂、载冷剂和冷冻机油(6学时)4.3制冷压缩机(活塞式、螺杆式)、冷凝器、蒸发器介绍(3学时,实验2学时)4.3制冷装置的自动控制元件功用、结构、原理及调试(5学时)4.4辅助设备、船舶伙食冷库组成(2学时)4.5船舶制冷装置试验、基本操作、管理、故障分析(4学时,实验2学时)4.6船舶空调要求与湿空气、船舶空调系统类型、船舶空调装置的组成和设备(4学时)4.7船舶空调装置的自动控制、日常维护与常见故障分析(4学时)第五章船舶辅助锅炉(课堂讲学10学时,实验1学时)5.1船舶辅助锅炉简介、种类、性能,废气锅炉种类与辅助锅炉的联系、调节(3学时)5.2辅助锅炉燃油设备及系统、汽水系统(4学时)5.3船舶辅助锅炉水处理、管理、故障处理与检验(3学时,实验1学时)第六章船舶海水淡化装置(课堂讲学5学时,实验1学时)6.1船舶海水淡化装置的应用、种类、原理、特点(4学时)6.2船舶海水淡化装置管理、常见故障分析(1学时,实验1学时)第七章船舶空气压缩机(课堂讲学4学时)7.1船舶空气压缩机的应用、原理、结构、管理要求、常见故障分析(4学时)要求:船用泵:熟悉流量、扬程、功率、效率、允许吸上真空度、气蚀余量等参数;掌握各种所列泵的工作和结构特点;掌握叶轮式泵比转数的意义和特性曲线的应用;能对船用泵的性能进行对比;掌握工况调节与串、并联使用,船用泵日常管理与维修技术;能分析船用泵不能输送液体或流量不足、发生气蚀、异响、过载等故障的原因与处理方法。
船舶辅机教学大纲

《船舶辅机》教学大纲(轮机工程技术专业适用)一、课程的性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和任务和任务《船舶辅机》是船舶动力装置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各种船舶辅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典型结构、使用和维护管理要点,以及常见故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
二、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各种船舶辅机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典型结构,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从事船舶辅机安装、使用、维护、管理的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知识。
经过学习、实验、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后具备船舶辅机维修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船舶管系、船舶动力装置安装工艺学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1.熟练掌握船用泵的性能参数、各种船用泵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熟悉各种船用泵的常见故障和维修管理要点。
3.理解液压甲板机械的主要组成及维护管理知识。
4.掌握蒸气压缩式制冷的基本理论、各种制冷元件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
5. 掌握船舶锅炉性能参数、锅炉的各个系统的工作原理、运行管理等知识。
6.了解沸腾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运行管理要点。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内容和要求 基 础础 模模 块块(一)船用泵及活塞式空气压缩机 1 1..往复泵往复泵(1)往复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往复泵的正常工作条件 (3)往复泵的结构(4)电动往复泵及其管理 2 2..回转泵回转泵 (1)齿轮泵(2)叶片泵 (3)螺杆泵 (4)水环泵 3 3..叶轮式泵与喷射泵叶轮式泵与喷射泵(1)离心泵的工作原理和特点(2)离心泵的一般构造 (3)离心泵的管理 (4)旋涡泵 (5)喷射泵4 4..船用船用活塞式空压机活塞式空压机活塞式空压机 (1)活塞式空压机的工作原理 (2)活塞式空压机的结构及其实例 (3)空压机的自动控制及管理(二)液压甲板机械 5.液压传动基础液压传动基础(1)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组成 (2)液压泵 (3)液压油马达 (4)液压控制阀(5)液压甲板机械常见的基本回路 6.电动液压操舵装置电动液压操舵装置(1)电动液压操舵装置的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 (2)转舵机构 (3)舵机操纵系统 (4)舵机液压系统实例 (6)液压舵机的管理7.液压液压起货机起货机起货机、、锚机锚机、、系缆机及舱口盖启闭装置系缆机及舱口盖启闭装置 (1)船舶液压起货机(2)舱口盖液压启闭装置 (3)液压锚机 (4)液压系缆机(5)液压油和液压装置的管理(三)船舶制冷和空气调节装置 8.船舶制冷装置船舶制冷装置(1)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况(2)制冷剂和冷冻机油 (3)制冷压缩机(4)压缩制冷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5)船舶制冷装置的自动控制与调节 (6)制冷装置的管理 99.船舶空气调节装置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1)概述(2)船舶空气调节装置 (3)船舶空调系统的自动调节 (4)船舶空调装置的管理 ((四)机舱其他辅机机舱其他辅机 10.10.船舶海水淡化装置船舶海水淡化装置船舶海水淡化装置(1)船用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 (2)船用海水淡化装置实例 (3)船用海水淡化装置的管理 11.船舶辅锅炉船舶辅锅炉与废气锅炉与废气锅炉与废气锅炉 (1)燃油辅助锅炉结构及工作原理(2)辅助锅炉汽水系统及其附件 (3)辅助锅炉的燃烧装置和燃油系统 (4)锅炉水处理(5)辅助锅炉的自动控制与安全保护 (6)辅助锅炉的管理 (7)废气锅炉实 践 性 教 学 模 块基本实践基本实践1 1..离心泵离心泵定速性能的测定定速性能的测定定速性能的测定(1)了解和巩固离心泵的定速特性知识和如何运用这些性能曲线(2)掌握有关离心泵的运行知识及相关仪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离心泵定速特性曲线的测定方法 2.液压舵机实验液压舵机实验(1)伺服油缸舵机控制系统的调试 (2)操舵实验 (3)安全阀的整定 3.制冷装置实验制冷装置实验(1)压缩式制冷装置的基本操作 (2)自动化元件的调试(3)制冷装置各主要状态点的参数检测 (4)蒸发、冷凝现象演示 4.空调装置操作实验(1)集中式空调装置在降温工况(或取暖工况)的操纵 5. 海水淡化装置操作实验(1)了解蒸馏式海水淡化装置的工作原理(2)掌握影响蒸馏式海水淡化产水量和含盐量的因素四、说 明明1.大纲的应用范围和使用方法(1)本大纲适用于船舶动力装置技术专业。
(完整版)船舶辅机3章-船舶辅助管系1教案

2012-2013第二学期船舶辅机教案一、授课教案课程名称: 船舶辅机授课教师姓名:程相山职称(或学历): 甲类三管轮授课对象:(轮机专业12年级wp1、2班级学生)授课时数: 4课题名称: 船舶辅机授课类型: 理论授课教材名称及版本: 船舶辅机(船员时任考试培训教材)●本单元或章节的第三章第一节管系的基本知识●教学目的及要求:船舶管系●船舶管系授课主要内容及课时分配 4课时1.船舶管系是联系主、辅机及有关设备的脉络,是专门输送流体的管路、设备以及检查、测控仪表的总称。
2.船舶管系也是保证船舶正常航行、停泊、营运以及船员、旅客正常生活所必须的设施。
维护船舶管系正常运行是轮机管理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3.船舶管系,在船舶日常维护当中,主要是由三管轮来进行的。
其他轮机员,则负责自己管理设备当中的相应管系以及设备。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学生的要求教学重点:动力管系、阀件教学难点:船舶辅助管系采用的教学方法启发法、演示法、逻辑推导法等●教学过程:*导入课题船舶管系的分类主要分为三种:1. 动力管系:包括哪些?2. 船舶辅助管系:包括哪些?3. 特种船舶专用管系:包括哪些?*讲授新课一、管路识别:二、常用阀门在船舶管路当中装有各式各样的阀门,以控制管路中介质的流量和流向,或者切断介质的流动。
(一)截止阀截止阀是一种最普通的阀,用来将管路中的一段与另一端隔开。
船用截止阀按连接形式分为法兰连接、外螺纹连接、内螺纹连接和胶管连接。
截止阀可用于海水、淡水、燃油及温度低于225℃的蒸汽管路。
截止阀按结构可以分为直通式和直角式。
如果截止阀反向安装,工作介质依然可以流通,不过管路阻力较正常流动要大很多。
(二)止回阀止回阀又简称为单向阀,它使介质只能沿一个方向流动而不能倒流,分为升降式和旋转式两种,牵着在船上应用较多。
止回阀不能倒流大型止回阀,不安装弹簧,仅靠重力落座,需要直立安装。
(三)截止止回阀截止止回阀是截止阀和止回阀的组合阀门,具有极致和阻止介质逆向流动的双重作用,一般用于泵的出口管路,以避免逆向流动是压力作用于泵上。
船舶辅机教学讲义

VS
排除
根据诊断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排除故障 。对于一些常见的故障,可以参考相关手 册进行排除;对于复杂的故障,可能需要 专业的技术支持和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04 船舶辅机安全与环保
CHAPTER
船舶辅机的安全操作规程
启动前的检查
在启动船舶辅机前,应进行全面的检查, 确保所有部件正常,无安全隐患。
03 船舶辅机操作技能
CHAPTER
船舶辅机的启动与停车操作
启动操作
在启动船舶辅机之前,应确保所有相关设备和系统都处于正常状态,包括润滑 系统、冷却系统等。启动后,应观察船舶辅机的运行状态,确保一切正常。
停车操作
在停车船舶辅机之前,应先关闭所有负载和相关设备,然后逐渐降低船舶辅机 的转速,最后关闭船舶辅机。停车后,应检查船舶辅机的各部件,确保没有异 常情况。
紧急停机
在必要时,应立即停止船舶辅 机的运行,以避免造成更大的
损失。
人员疏散
在事故可能导致船员受伤或死 亡的情况下,应迅速组织人员
疏散到安全区域。
记录与分析
事故发生后,应对事故进行记 录和分析,找出原因并采取措 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05 船舶辅机教学实验
CHAPTER
船舶辅机实验设备与器材
船舶辅机实验台
用于模拟船舶辅机的工作状态,提供真实的 操作环境。
工具和维修设备
包括各种工具、夹具、维修设备和材料,用 于船舶辅机的拆卸、安装和维修。
传感器和测量仪器
用于监测和测量船舶辅机的性能参数,如温 度、压力、流量等。
安全设备和防护措施
确保实验过程中的安全,包括防护眼镜、手 套、安全鞋等。
船舶辅机实验操作流程
船舶辅机节能减排案例二: 船舶余热回收利用技术
船舶辅机教案

编写负责人系(教研室)主任(签字)(签字)
第1章:液压甲板机械本章答疑时数:0.5
第2 章:液压泵本章答疑时数:0.5
第3 章:液压控制阀本章答疑时数: 1
第4 章:液压马达本章答疑时数:0.5
第5 章:辅助液压元件本章答疑时数:0.5
第6 章:液压油使用技术本章答疑时数:0.5
第7 章:舵机本章答疑时数: 1.5
第8 章:船舶起货机本章答疑时数:0.5
第9 章:系泊设备本章答疑时数:0.5
第10 章:船舶制冷原理和制冷循环本章答疑时数: 1.5
第11 章:制冷剂、载冷剂、润滑油本章答疑时数:0.5
第12 章:制冷压缩机及制冷系统本章答疑时数: 1
第13 章:船舶制冷装置的管理本章答疑时数: 1
第14 章:船舶空气调节装置本章答疑时数: 1
第15章:船用泵本章答疑时数: 4
第16 章:活塞式空气压缩机本章答疑时数:0.5
第17 章:船舶海水淡化装置本章答疑时数:0.5
第18 章:船舶辅助锅炉本章答疑时数: 2。
船舶辅机教学设计

船舶辅机教学设计一、引言船舶辅机是船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和运行效率。
因此,船舶辅机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船舶辅机教育的内容和方式,提出合理的教学设计。
二、船舶辅机教育的内容船舶辅机教育应包含以下内容:1.船舶辅机的种类船舶辅机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空气压缩机、水泵、油泵、制冷机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辅机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
2.船舶辅机的维护与保养船舶辅机的维护与保养是船舶管理的关键环节,缺乏及时的保养和维护可能导致设备的故障和事故。
教学内容应包含如何对船舶辅机进行检修、保养和维护等方面的知识。
3.船舶辅机的安全操作技能船舶辅机的安全操作技能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学生应该掌握每个船舶辅机的操作要领、注意事项和应急措施等。
三、船舶辅机教育的方式船舶辅机教育的方式应该通过多种手段组合使用,包括以下几类:1.理论教育理论教育是船舶辅机教育的一种基础形式,以传授基本理论知识为主,学生了解各种船舶辅机的结构、工作原理、故障处理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知识。
2.实践教育船舶辅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育。
理论知识是需要在实践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教师应该安排实践环节,让学生参与船舶辅机的检修和保养等实际工作。
3.虚拟仿真教育船舶辅机教育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是一种比较新的教育方式,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逐步掌握船舶辅机的操作技能。
四、船舶辅机教学设计的建议1.设置适当的教学计划船舶辅机的知识需要掌握的范围比较广,需要教师制定一份合理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学有所得,避免在教学中出现信息负担过重的情况。
2.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船舶辅机教育应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应该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3.注重反馈和评估船舶辅机教育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估。
教师应该定期向学生提供学习反馈,让学生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和提高。
五、总结船舶辅机教育对于提高船舶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船舶辅机》教学大纲

《船舶辅机》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船舶辅机/Marine Auxiliary Machinery学时/学分:88/5.5 (其中含实验10学时)先修课程:工程材料,机械原理及机械零件,液压技术基础适用专业:轮机工程开课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轮机工程系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船舶辅机为轮机工程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之后,应该系统掌握船舶辅机的工作原理,主要性能、具体结构和典型实例,掌握一定的使用管理知识与操作技能,满足国家海事局的全国船员统一考试。
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现场(包括校实习船)教学为辅, 互相协调进行,力求配合紧密。
为了加强实践环节,除充分利用多媒体软件和学校实验室设备以外,还应该到学校实习船学习或组织学生参观营运中的船舶。
为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和适应今后的英语工作环境,本课程应采用双语教学。
鉴于国家海事局目前还采用中文考试,在《船舶辅机》课程上全部采用双语教学难以保证轮机学生的考试一次性通过率。
因此,在辅机部分内容上采用双语教学。
本课程采用双语教学的主要方法是用英文教材,老师英语授课,英语测试。
本课程必讲双语内容有:往复泵6学时,回转泵6学时,离心泵8学时,舵机8学时,共28学时。
其它内容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采取不同的讲课方式和选择中文/英文教案。
为保证教学效果,并且使学生熟悉海事局统考形式,提高全国统考一次通过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多讲习题。
本课程还安排有“辅机考证强化”的习题讲授内容(42学时)。
为强化双语教学,本课程还有《Marine Oily Handling Devices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配套双语子课程(36学时)。
该两门课的学习内容和学时不包括在本课程中。
(一)教学内容1.船用泵(双语内容)船用泵性能参数;电动往复泵,齿轮泵(外、内啮合式)、叶片泵(单、双作用式)、螺杆泵(单、三螺杆式)、水环泵、离心泵、旋涡泵、喷射泵的工作原理、典型结构、性能特点和管理维修要点;泵的正常工作条件和常见故障的分析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分油机参数设置 (1)如图2-7所示,按 “ENTER”按钮, “Time to discharge P1 60´”显示出来,这里P1 是参数名,60´是设定值, P1中的“1”闪烁。 (2)按“+”按钮,调整 参数名中数据,找到你 要调整的那个参数。此 时参数名中的数据闪烁。 (3)按“ENTER”按钮, 参数名中的数据停止闪 烁,参数值开始闪烁。 (4)按“+”或“-”改变 参数值,再按 “ENTER”,新的参数 值被设定了,同时参数 名中的数字又开始闪烁。
9
Kg/m3 A
Kg/m3 B
C
980
980
960 940
960 940
φ60 φ62 φ65 φ69 φ73 φ75 φ78
920
920
900 I 880 860
900 II 880 860
840 820
840 820
0 20 40 60 80 100 C
o
0 2 4 6 8 10 m3/h
0
20
8
实验二 船用分油机及其系统操作实验
一.分油机简介 燃油分油机KYDH204SD-23型一台,分离量:2000L/h,排渣方式:全部排渣, 功率:4kw,转速;6370rpm。 滑油分油机 ALFA-LAVAL PU600一台。 全自动型分油机。 二. KYDH204SD-23型分油机的起动操作 型分油机的起动操作 (1)分油机分油的工作流程SYSTEM.SWF (1)按分离要求(分水法或分杂法)装配分离筒,即分水法有比重环分杂法用 橡皮环。 (2)选择比重环的大小,选择原则如图1示。 (3)检查各运动部件的灵活性,防止卡死: 检查制动器(加快分油机停止的装置)是否已脱开,检查电动机轴转动是否灵活, 检查摩擦离合器的磨擦片状态是否符合要求。 (4)检查齿轮箱的油位和油质。油位应保持在规定范围内(一般在油镜刻度的 1/2—2/3),油质不好(例如由于水泄漏引起的油质严重乳化)应换新(滑油采 用HH-20号航空润滑油,或SAE40、SAE50号机械油)。
40
60
80
100 C
o
图1
10
(5)检查工作水高置水箱的水位,各管路阀件。 (6)开启污油管路上泵前后各阀件,启动油泵;检查油柜(沉淀柜、日用柜或循环 柜等)的油位、油温。 (7)若待分油还需进行加热,还要检查其蒸汽加热系统是否正常,并在投入工作后 察看油料是否加热到所需要的分离温度。 (6)检查控制箱电源是否正常。 (7)第一次起动或在电气设备检修后,应检查电动机转向,绝不可反转(由于分油 机进、出油方向已定,加之分离筒内锁紧装置方向已定等原因)。 (8)对于全自动排渣型分油机,还应检查分油机手动操作是否正常,并调整各时间 继电器,确定各个动作的时间。 2. 分油机正常起动 对半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如KYDH204SD-23型,额定处理量:1800~2000l/h;分离 筒转速:7200r/m;排渣方式:全部排渣,电机功率:4kw,总重:550Kg;南京绿洲 机器厂),起动运行操作按下述过程进行:
图2—6
图2—5 Alfa-laval分油机净油系统元件图
13
当分油机作为分渣装置使用时,因不需要建立水封,所以不用引水封水。当分离 筒密封建立后即可打开进油阀开始分油作业。进油速度应快些,因为不存在燃油 冲破水封区的问题,而且能使燃料中杂质不沉积在分离筒底的转轴附近。 (4)对全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如Alfa-lafa型),其起动、分离排渣、停车等过程 全部由自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操作。分油机的起停可根据日用油柜高低液位信号 自动控制或手动起停。全部排渣或部分排渣时间间隔由预先设置的时间程序进行。 工作中若发生故障,监视报警系统会自动发出声光报警,经过一段时间延时,自 动停止分离工作。 3. 分油机运行中的管理 (1)分油机正常工作过程中,应经常察看各油、水、渣观察孔,以便从观察镜 监视液流情况。通过出水观察孔察看有无“跑油”,或溢流观察孔有否溢流现象。 如有,应及时调整并消除之。排渣口不应有油、水流出,否则说明分离筒密封不 良,须停车检修。 (2)保持适宜的加热温度以降低粘度。各种油进分油机的适宜加热温度,可参照 下表:
5
4.调整时注意空气瓶的压力,当压力达到2.9Mpa时,调整压力继电器主弹簧,使空 压机停车。 3.人为释放主空气瓶内空气使压力下降, 五. 运行管理 1. 倾听空气压缩机的运转声音是否正常。 2. 用手感觉或用测温仪检查电动机的温升是否正常(允许温升值按电气设备说明书 规定)。检查电压、电流值是否正常(电压的波动值不允许超过规定范围,电动机 的电流值按设备说明书的规定)。 3. 检查各压力表的读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一般规定如下: (1)Ⅰ级缸排气压力为0.18~0.24MPa。 (2)Ⅱ级缸排气压力和空气瓶的压力最高不超过空气压缩机铭牌上的额定压力。 4. 检查各温度表的读数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一般规定如下: (1)Ⅱ级缸排气温度不超过160℃(空冷式空压机的排气温度应不超过200。C)。 (2)Ⅱ级缸吸气温度不超过40~45℃。 (3)压缩机曲轴箱的油温不超过60℃。 5. 检查空气压缩机及管路有无漏油、漏水、漏气现象。 6. 中间冷却器和后冷却器每2h排放一次冷凝水。空气瓶每4h(每班)排放一次冷凝 水。 7. 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立即停车,通知检修:(1)空气压缩机或电动机的声响异 常。
15
(8)查看电动机的工作温度是否正常。 (9)查看分离筒运转是否稳定,有无异常振动或噪音,如有应立即停车检查。 4. 分油机正常停车操作 对半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当分油作业完成后不可立即停止电动机转动,应按下列 程序进行操作: (1)关闭加热蒸汽阀和燃料油进分油机的截止阀。 (2)改用轻油冲洗和置换管路中的燃料油,以防停车后燃料油凝固在其中。当 管路中充满轻油时再关闭轻油阀。 (3)开启水封水阀进行置换油,置换完成后关闭水封水阀。 (4)关闭阀V1,打开阀V2,进行自动排渣,再开启置换水阀,重复排渣程序三 次,冲洗分油机。 (5)切断电源,停分油机。 (6)关闭分油机出油阀和各油柜进、出油阀。 对全自动排渣型分油机,只需按下控制箱上的“停车”按钮即可完成全部排渣程 序,并自动切断电动机电源使分油机停车。
14
油料名称 加热温度
柴油 40℃
重柴油 40~60℃
滑油(无添加剂) 65~75℃
燃料油 75~95℃
对于含水量多的燃油,第一级分水时加热温度不允许超过85℃,第二级分渣时可 提高到90~95℃。 (3)对于半自动排渣型分油机的排渣操作,应按下述步骤进行: 首先开大旁通调节阀,关闭进油阀,停止进油; 开启置换水阀,将热水引入分离筒内赶走剩油,当净油出口管中无油流出时表明 剩油已尽,即可停止加水;关闭阀V1,打开阀V2,进行自动排渣,再开启置换 水阀,重复排渣程序三次,冲洗分油机。再将分油机密封、进水封水,慢慢开启 进油阀、关小旁通阀,分油机重新开始正常分油作业。 (4)保持最佳分油量。一般多取分油机的额定分油量的50%为最佳分油量;对 润滑系统的滑油,通常取实际分油量为额定分油量的1/3为佳。有些制造厂家在 实验的基础上,绘制了选择最佳分油量的图表以供参考(可在说明书中查到)。 (5)检查齿轮箱的油位和油质,如已变质应予更换。 (6)检查齿轮油泵填料函处的密封是否良好,有无漏油现象。 (7)查看分油机的转速是否正常。
16
三. Alfa-Laval PU100型分油机的起动操作 型分油机的起动操作 1. Alfa-Laval 分油机的结构阿尔拉法分油机结构.swf 2启动前的检查 (1)分油机系统如图2—4所示。待分离的油从沉淀柜通过泵输送,经加热器 到三通调节阀, 然后进入分油机,分离后 的油从分油机出来,经背 压调节阀后进入日用油柜。 检查分油机电源电压及频 率,电压380V,频率50Hz。 (2)检查分油机齿轮箱 滑油,应在观察镜中线以 上(如图2-6所示)。 (3)点动分油机,检查 分油机电机的转向符合图 2-5所示的转向。 图2—4 Alfa-laval分油机净油系统图
6
(2)压力表的读数不在规定范围内,经调整无效。 (3)某一部位气温、水温异常升高。 (4)排气压力突然升高,安全阀失灵。 (5)电动机的滑环、碳刷发生较大火花,电压、电流值突然增大。 (6)空气瓶与其连接管道发生严重振动。 (7)出现严重漏气、漏水现象。 (9)曲柄箱透气孔有大量油气冒出。 8. 运行中禁止事项 (1)在机器上放置工具或其他物品; (2)用手触摸或擦试运转的机件。 (3)拧紧空气压缩机或储气罐上的紧固件。 六. 正常停车 1. 打开卸载阀,使空气压缩机在空负荷下作短时运行。 2. 切断电源,空气压缩机停车。 3. 对属于自动控制的空气压缩机,达到额定压力后,会自动停车。 关闭冷却水进水阀。冬季环境温度低于5℃时,应放净各部位的冷却水,以防 气温 下降后冻裂气缸或管道。但短时停车时,可不放净冷却水。 5. 正常工作过程中的停车,应使空气压缩机处于随时可启动的位置。
7
七. 停机时间较长的维护 切断控制箱电源。 2. 放净各部位冷却水。 3. 用海水作为冷却水的系统,应注意防止海水腐蚀。 4. 放净中间冷却器、后冷却器和空气瓶中的冷凝水。 5. 空气压缩机的滑动面涂润滑油。配套设备上外露加工面涂油防锈。 6. 擦净空气压缩机组各设备的外表面,盖上防护罩。 7. 停车1个月以上的空气压缩机组,应每周清扫防尘罩上的灰尘;每月打开防尘罩一 次,检查有无局部生锈现象,如发现锈迹,应加以清除并涂防锈油,然后盖好防 护罩。
图1-1
3
图1-2
图3 空气压缩机系统图
4
4. 检查注油器内的油位;。 5. 检查空气瓶上的充气阀及空气压缩机的排出截止止回阀是否打开。 6. 打开卸载阀,以便轻载启动。 7. 检查控制箱电源是否正常; 8. ;动盘车2~3转,且无阻滞、撞击现象。 三. 起动操作 1. 接通电源,启动电动机,使空气压缩机在空负荷(即卸载情况)下启动并作短 时间的运行。 2. 检查曲轴连杆机构的润滑油压力和气缸润滑油供油情况应正常。 3. 确认空负荷运行时一切情况正常后,关闭卸载阀,使空气压缩机带负荷运行, 使之达到额定工作压力。观察几分钟,确认各部分工作正常后,空气压缩机就可 以持续正常运行。 四.压力继电器调整 1.按正确程序起动一台船用空气压缩机;并对主空气瓶供气; 2.打开空压机压力继电器外壳(JY-3型); 3.用螺丝刀调整压力继电器主弹簧,调整时用绝缘胶柄起子,调整时起子不要 碰到压力继电器的带电触头,握起子的手不要碰到起子的铁杆部分,防止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