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最新整理)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案基本信息1. 课题名称:《临安春雨初霁》2. 学科领域:高中语文3. 教材版本:统编版4. 课型:选择性必修下册5.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诗歌内容,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6. 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临安春雨初霁》;(2)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3)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2)学会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理解诗人的创作动机;(3)掌握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忧虑;(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提高人文素养;(3)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爱民生的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象分析;(2)诗人的情感抒发;(3)古典诗词鉴赏方法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意象转化为诗人的情感;(2)如何评价诗人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诗人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默读诗歌,理解诗歌大意;(2)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分享。
4. 诗歌解析:(1)分析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抒发;(2)讲解诗歌的艺术特色和鉴赏方法。
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五、课后作业1. 背诵《临安春雨初霁》;2. 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诗人的情感抒发;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诗歌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社会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2.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从诗人的生活背景出发,思考诗人的创作动机和情感表达。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简编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简编第一章: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1.1 诗歌背景介绍: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临安的景色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 作者简介:陆游(1125-1210),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
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被誉为“南宋诗坛第一人”。
第二章:诗歌内容解析2.1 诗歌结构分析:临安春雨初霁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韵律优美。
2.2 词语解析:解释诗歌中的一些重点词语,如“临安”、“春雨”、“初霁”等,帮助学生理解诗歌意境。
2.3 诗句赏析:分析每句诗句的意义和艺术特点,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第三章:诗歌主题与情感表达3.1 诗歌主题: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2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描绘春雨初霁的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祖国的热爱。
第四章:诗歌创作背景与时代背景4.1 诗歌创作背景:陆游生活在南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动荡时期,国家和人民遭受了很大的苦难。
4.2 时代背景:南宋时期,中国面临着金朝的侵略和内部的腐败,国家和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第五章:诗歌的审美价值与教育意义5.1 诗歌的审美价值:临安春雨初霁以其优美的诗句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诗歌的审美价值。
5.2 诗歌的教育意义:通过学习这首诗歌,学生可以感受到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
第六章: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6.1 教学目标:了解陆游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分析并欣赏《临安春雨初霁》的意境和韵律。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爱国情怀。
6.2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作者简介和诗歌内容。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诗句解析和主题探讨。
欣赏法:让学生反复朗读诗歌,体会其韵律美。
写作指导法:鼓励学生创作以春天为题材的诗歌。
第七章:教学内容与步骤7.1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高中语文】《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
3.比较阅读,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学习重难点】1.体会把握诗人的情感。
2.探究《书愤》与《临安春雨初霁》这两首诗在风格上的差异。
【学习方法】诵读、讨论【课时安排】1学时【学习过程】一、导入“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那是时刻盼望着杀敌报国、收复中原,有着终生不渝之爱国情怀的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是善于从生活情景中发现诗材,热爱生活的陆游;“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那是深藏爱情悲痛,一生忠贞的陆游。
家国情怀,民族担当,我们看到了陆游的坚定如山,热情奔放,也看到了陆游的闲情雅致,今天,我们来细细品味别样的陆游。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尚书右丞陆佃之孙,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
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宰臣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四川制置使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
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
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
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⑴语言构建与运用:理解全诗,能用准确的语言描述诗句的意思。
⑵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思想情感。
⑶审美鉴赏与创造,有感情地诵读本诗,赏析古典诗词的意蕴之美。
⑷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陆游壮志难酬、无路清缕的悲愤情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掌握这首诗的艺术特色,进而了解陆游创作的风格和特点。
敕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合作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猜猜Ta是谁?大宋是盛产文人的时代,猜一猜图片中的人物及下面诗句的出处.分别是:岳飞《满江红写怀》、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孝祥《六州歌头常怀望断》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提示语猜诗人。
他是历史上最知名的爱国诗人。
他是文学史上诗作最多的诗人。
他一生,都在为国家而忧伤。
他是谁?他就是陆游。
梁启超曾赋诗:诗界T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
集中十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
陆游,用他的一腔爱国热情,用他的一腔深情,在宋代,书写了一篇篇绝世的佳作,至今读来,余味不绝.二、情境任务一:你作为学校文学社的成员,要出一期“走近陆游”的名人专栏,请为专栏设计板块并拟题。
1、佳作赏读(全班诵读)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十一月四日风南大作他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H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
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身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2、我心目中的陆游(小组交流,代表发言)欢迎同学们投稿。
为了进一步了解诗人,请大家认真观看陆游一生的轨迹.他的创作记录着他坎坷的一生。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和艺术表达的美。
重点:1、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2、领会诗文描绘的大自然之美,以及诗句本身的美。
难点:由诗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1、导入:请大家看这幅画:“杏花春雨江南”(展示图片)云霞一般的杏花,烟雾一样的春雨,如果这时我们身处杭州,身处这幅画中,会是怎样的心情呢?一定是很惬意很开心的吧!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古人,就在杏花春雨的杭州,却是一肚子的牢骚和郁闷,为什么会这样呢?下面,我们来一起研究《临安春雨初霁》,答案就在这首诗里。
2、朗诵并释义: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XXX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些年世态情面淡薄得似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富贵?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
深幽大街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纸张短小斜放着,闲时写写草书。
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小泡沫,阵阵茶香飘来。
身着白衣,不要感叹会被风尘之色所弄脏。
我回家仍会身着它赶上清明。
3、知人论世:如果只看诗的字面意思,我们一定是一头雾水,诗人罗嗦了这么一大堆,究竟他想说什么呀?这就需要我们了解XXX 其人,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1.XXX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诗坛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整理出资料,一会儿由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讨论用时2分钟,回答问题2分钟)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是老师的准备的资料,大家参考一下(PPT)知道了XXX是个什么人之后,我们还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就是创作背景。
2.XXX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包括大的时代背景和写这首诗时作者的情形。
请大家看看自己手头的资料和老师幻灯片上的资料,看完后自己再把这首诗默读一遍,思考一下(2分钟)4、深入解读:大家齐读一下首联,3.两小句,XXX一句感慨、一句发问,大家分析一下,他在感慨什么,问什么?(PPT)答案就在这儿:和XXX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
《临安春雨初霁》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诗歌的节奏,背诵自己喜欢的诗。
了解陆游及诗歌的创作背景,体会诗歌意境。
2、通过教师范读,学生齐读,合作探究,品味诗歌语言,理解诗歌情感。
3、学习诗歌以乐景写哀情以及用典的艺术手法,把握诗歌语言,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4、体会诗人客居京华的抑郁惆怅、壮志难酬的焦康和悲愤,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恶;激起对祖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养成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把握诗歌情感,体会诗人情感变化;学习诗歌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诗人以乐景写哀情的艺术手法,体会诗人复杂深沉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陆游生平简介、诗歌创作背景、诗歌朗诵音频等。
设计依据:1、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 版 2020 年修订)》指出:“获得审美体验,认识作品的美学价值,发现作者独特的艺术创造”在阅读鉴赏中,要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手法,理解作者表达的深意。
2、教材内容:本单元为“古诗词诵读”单元,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
教学本文,能够引导学生感受古代官场的黑暗,把握主旨,开阔视野,体会情感。
3、学生情况:学生虽然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对古典诗歌有所了解,对学习方法也有一定的积累,但对于艺术手法还需要进一步加深,因此,设立上述目标。
教学过程【知人论世】人物简介陆游(1125年-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出生于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尚书右丞陆佃的孙子。
生平简介陆游生于北宋末,少年即怀爱国之志。
30岁礼部初试第一,因秦桧排斥未得录用。
秦桧死后,34岁以进士入仕,36岁任京官编修实录,升至宝章阁待制,后遭贬谪。
46岁起任夔州通判,48岁投身军旅抗金。
54岁任江西地方官,再遭罢免。
晚年知严州,后被革职,退居家乡。
《临安春雨初霁》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邀请文学专家或诗人来校进行讲座,让学生有机会直接向专业人士请教,提高对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利用图书馆、博物馆等资源,组织学生参观与南宋文化相关的展览,增加学生对历史文化的直观感受和认识。
4.审美鉴赏与创造:通过对比学习南宋时期其他诗人的作品,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诗人的作品中感悟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诗词的朗读与背诵:要求学生能够准确、流利地朗读《临安春雨初霁》,并背诵全诗,掌握诗的韵律和节奏。
举例:通过拆解诗句,分析诗句之间的联系,探讨诗人在起承转合上的巧妙安排。
(4)文化背景的了解:了解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诗风特点,把握诗人创作的时代背景。
举例:结合教材中的注释和课后阅读,引导学生了解南宋时期的文学发展及其与时代背景的关系。
2.教学难点
(1)诗词意境的深入理解:学生往往难以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对诗词意境的理解停留在表面。
目标:引起学生对《临安春雨初霁》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对春天的雨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古人是如何描绘春雨的?”
展示一些春雨的图片和古风音乐,让学生初步感受春雨的意境。
简短介绍《临安春雨初霁》的作者陆游及其创作背景,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诗词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目标:让学生了解《临安春雨初霁》的基本结构、韵律和技巧。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熟读、背诵、分析诗歌,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掌握诗词的基本表达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临安春雨初霁》优质课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临安春雨初霁》,使学生掌握诗词的基本韵律、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诗词的结构、语言和情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讨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词中的爱国主义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材分析:《临安春雨初霁》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2.2 学情分析:高中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诗词鉴赏能力,但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意象和情感还需进一步引导和挖掘。
第三章:教学重点、难点3.1 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的基本韵律和意象;(2)分析诗词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3)体会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3.2 教学难点:(1)诗词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解读;(2)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理感受。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以陆游的生平简介引入,激发学生对诗人的兴趣和敬意。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阅读诗词,理解基本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3 课堂讲解:(1)分析诗词的韵律和意象;(2)解读诗词中的修辞手法;(3)探讨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4.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培养合作精神。
4.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4.6 课后作业:(1)背诵诗词;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评价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表现,如参与度、理解程度等。
5.2 同伴评价:互相评价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5.3 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心得体会,给予综合评价。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设疑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词。
6.2 互动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人的学校生活有涯而人的学习经历无涯。随着终身教育概念为人们所接 受如何教会学生学习,以便走出校门的学生能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在工作中自我学习,是 我们所探索的永恒课题,如果本文档资料对你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 As we all know, healthy is very important to everybody.But do you really know how to stay healthy? Here are some useful tips. First, we should do exercise if we have time.For example, we can go to swim in the summer holiday. Or we can take a walk after supper.Doing exercise makes us healthy and strong. Second, we should take more vegetables and fruit and less candies. Stop eating junk food and drinking beers. Last but not least, we should go to bed early and wake up early. We should have enough sleep, or we will get sleepy in the day time. If we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tips above, we will have healthier body. I wish everybody has a strong and healthy body.我们都知道,健康对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但是你知道该如 何保持健康吗? 这里有一些实用的建议。首先,我们应该做运动,如果有时间的话。例如,我们 可以在暑假的时候去游泳,或者晚饭后去散步。做运动让我们的身体更强壮更健康。第二,我 们应该吃更多的蔬菜和水果,少吃糖果。不吃垃圾食品和啤酒。最后,我们应该早睡早起。如 果睡不够,第二天就会很疲倦。如果我们都能按照以上的建议注意自己的健康,我们的身体会 更棒。我希望每个人都有个强壮和健康的身体。
阵阵茶香飘来。 身着白衣,不要感叹会被风尘之色所玷污。我回家仍会身着它赶上清明。 3、知人论世: 如果只看诗的字面意思,我们一定是一头雾水,诗人罗嗦了这么一大堆,究竟他想说什么 呀? 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陆游其人,以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首先,1.陆游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他在诗坛给我们留下的是怎样的印象? 请同学们讨论一 下,整理出资料,一会儿由小组代表给大家说一说 (讨论用时 2 分钟,回答问题 2 分钟) 同学们说得都很好,这是老师的准备的资料,大家参考一下(PPT) 知道了陆游是个什么人之后,我们还要了解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也就是创作背景。 2.陆游写这首诗的背景是什么?包括大的时代背景和写这首诗时作者的情况。 请大家看看自己手头的资料和老师幻灯片上的资料,看完后自己再把这首诗默读一遍,思 考一下 (2 分钟) 4、深入解读: 大家齐读一下首联,3.两小句,陆游一句感慨、一句发问,大家分析一下,他在感慨什么, 问什么?(PPT) 答案就在这儿: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 诗人一心北征,一雪国耻,可事实是什么?是将军不占空临边,贵族不思北进,厩马肥死 弓断弦啊!作者能不痛苦么?他痛苦极了,但是皇帝不痛苦,给了他一个闲职,他现在呆 在临安,是既无聊又苦闷,一天比一天难熬。 但诗人不幸诗家幸,4.这首诗的名句是哪句?为什么它会成为名句?(PPT)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图片) 美么?诗句比画还要美。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形象而有深致。 另外,我们要注意一个词“一夜”,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 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他的时间很难熬,我们来看看颈联,5.为了打发时间,他做了那些事情?(PPT)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诗句的意思。 3、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自然的美和艺术表达的美。 重点: 1、理解诗句的含义,之美,以及诗句本身的美。 难点: 由诗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1、导入: 请大家看这幅画:“杏花春雨江南” (展示图片) 云霞一般的杏花,烟雾一样的春雨,如果这时我们身处杭州,身处这幅画中,会是怎样的 心情呢?一定是很惬意很开心的吧! 今天我们要认识的这个古人,就在杏花春雨的杭州,却是一肚子的牢骚和郁闷,为什么会 这样呢? 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临安春雨初霁》,答案就在这首诗里。 2、朗诵并释义: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写写草书,喝喝茶,就是这样打发光阴。这里说“闲作草”,是用了一个典故。据说张芝擅 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太花时间,所 以没功夫写。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所以以草书消遣。 “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分茶”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
6.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清茗,我们来看尾联,说说这样的清闲是作者想要的么? (PPT) 这看起来极闲适恬静的境界,背后却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陆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 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等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以作书品茶 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 所以才有了最后两句,诗人已然无法忍受这种不能作为的生活,他说:“素衣莫起风尘叹, 犹及清明可到家。” 回家本非诗人之愿。因京中闲居无聊,志不得伸,故不如回乡躬耕。“犹及清明可到家”实 为激楚之言。偌大一个杭州城,竟然容不得诗人有所作为,悲愤之情见于言外。 5、理解陆游: 除了这首诗,我们还学过陆游的《书愤》、《示 儿》、《卜算子·咏梅》等等,7.大家喜欢陆 游的诗歌么?为什么? (学生们发表意见,2 分钟) “诗界千年靡靡风,兵魂销尽国魂空;集中什九从军乐,亘古男儿一放翁!”放翁就是陆 游。 他的诗歌在思想内容上可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自豪。 同时,在艺术成就上也非常优秀。他的对仗常常能做到工整而不落纤巧,新奇而不致雕琢。 刘克庄甚至说“古人好对偶被放翁用尽”。陆游的功力可见一斑。 6、作业设计: 1、熟记整首诗歌,体会诗句之美,以及诗里的思想感情。 2、阅读陆游的其他作品,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准备: 1、 幻灯片 2、 板书诗题
临安春雨初霁 宋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这些年世态人情淡薄得似纱,可谁让我要骑马客居京城享受这份繁华? 只身于小楼中,听春雨淅淅沥沥了一夜。深幽小巷中明早还会传来卖杏花的声音。 纸张短小斜放着,闲时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望着煮茶时水面冒起的白色小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