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

合集下载

飞天壁画欣赏评述

飞天壁画欣赏评述

飞天壁画欣赏评述篇一:飞天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重要代表,主要流行于汉代至唐代时期。

这些壁画以其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在欣赏飞天壁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创造力,也可以领略到古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飞天壁画的艺术价值非常高。

飞天壁画采用工笔重彩画法,线条流畅、色彩艳丽,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飞天壁画的构图严谨、精致,人物形象生动,充分展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家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平。

飞天壁画的主题和表现形式也充分表达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审美观念和思想内涵,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飞天壁画的历史价值也非常突出。

飞天壁画主要流行于汉代至唐代时期,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壁画的保存和传承,反映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也为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除了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外,飞天壁画还具有非常高的文化价值。

飞天壁画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民族精神。

这些壁画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和历史内涵,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历史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意义。

飞天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欣赏这些壁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创造力,也可以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篇二:飞天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中的重要代表,主要流行于汉代至唐代时期。

这些壁画以土窟、砖窟、木板、石柱等形式存在,主要描绘了佛教故事和神话传说等内容。

在飞天壁画中,常常出现以飞舞的仙女、飞鹤、祥云等元素,营造出一种神秘、唯美的氛围。

欣赏飞天壁画,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更能够领略到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飞天壁画所描绘的内容,涵盖了中国古代对于自然、社会、宗教、哲学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大气敦煌飞天文化知识普及ppt模板

大气敦煌飞天文化知识普及ppt模板
敦煌
FLYING IN DUNHUANG IS A 敦煌
文化
MOGAO CAVES 文化
飞天 文化
FLYING IN DUNHUANG
敦煌飞天是敦煌莫高窟的名片,是敦煌艺术的标志。只要看到优美的飞天,人们就会想到敦煌 莫高窟艺术。 敦煌莫高窟492个洞窟中,几乎窟窟画有飞天

FLYING IN DUNHUANG IS A 敦煌 MOGAO CAVES 文化
壹 艺术价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贰 艺术价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叁 艺术价值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FLYING IN DUNHUANG IS A 敦煌 MOGAO CAVES 文化
敦煌飞天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 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壹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
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贰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
历史文化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 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根 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为了最终演示发布的良好效果,请尽量言简 意赅的阐述观点;根据需要可酌情增减文字

浅析敦煌“飞天”形象的舞蹈创作特色

浅析敦煌“飞天”形象的舞蹈创作特色

艺术大观Art Panorama222浅析敦煌“飞天”形象的舞蹈创作特色门大成(合肥演艺股份有限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1)摘要:敦煌舞是一种独具风格的舞蹈样式,它大多取材于敦煌壁画,研究敦煌舞对于我们了解民族文化,提高审美能力以及创编舞蹈都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因此,论文旨在以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和敦煌舞中的飞天作品为对象,深入研究敦煌舞的创作,尤其是其创新之处,由此来不断提升舞蹈编创素养和培养较高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敦煌舞;飞天形象;审美创新一、关于敦煌舞及“飞天”形象的概述敦煌石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敦煌石窟包含了莫高窟、榆林石窟、东千佛洞、西千佛洞在内中国古代各时期佛教题材的艺术珍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前秦时期,历经了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朝代的兴建,现已形成规模宏大、内容丰富的佛教石窟艺术。

1961年,敦煌莫高窟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敦煌莫高窟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它集中展示了古代人民创作的丰富的舞蹈形象。

在这些舞蹈形象中,既有展现当时社会风貌社会习俗的舞乐场面和舞蹈形象,又有佛教经典中描述的故事场景,还有包含天地人三界的舞蹈艺术形象。

丰富地创作了诸如西域乐舞、民间宴饮和嫁娶舞乐、飞天、伎乐等等独特而又优美的舞蹈艺术形象。

为我们了解古代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提供了翔实的依据,同时也对舞蹈历史的研究和相关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更是多姿多彩,神采飞扬,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和不凡的创造力。

“飞天”一词源于佛经,但是关于飞天的形象,佛经中并没有予以生动形象地描述。

为了表示对佛的崇敬与供养,古人创造出了“飞天形象”。

因此,敦煌石窟中的“飞天形象”主要肩负着礼拜供奉、散花施香、歌舞伎乐等职责。

敦煌飞天形象各异,千姿百态,而且数量众多。

有曲腿飞天、释迦说法图飞天、抱琵琶飞天、僧衣飞天等。

敦煌莫高窟大学生演讲稿(3篇)

敦煌莫高窟大学生演讲稿(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大家介绍一个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文化瑰宝的地方——敦煌莫高窟。

敦煌,位于我国甘肃省敦煌市,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枢纽。

莫高窟,又称千佛洞,坐落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的鸣沙山东麓,是我国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等历代的兴建,现存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今天,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敦煌莫高窟。

一、莫高窟的历史渊源莫高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366年。

据传说,当时有一个名叫乐尊的僧人,在鸣沙山看见金光闪烁,于是发愿在此开窟修行。

从此,莫高窟便开始了它的历史。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莫高窟经历了多次的战争、破坏和修复。

尤其是在唐玄宗时期,莫高窟达到了鼎盛,洞窟数量、壁画和彩塑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二、莫高窟的艺术价值莫高窟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壁画:莫高窟的壁画内容丰富,技艺精湛,涵盖了佛教故事、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山水风景等各个方面。

其中,以佛教故事最为突出,如《鹿王本生》、《五百强盗成佛》等。

2.彩塑:莫高窟的彩塑形象生动,形态各异,既有慈眉善目的菩萨,也有威严庄重的佛祖。

这些彩塑不仅展现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反映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3.建筑:莫高窟的建筑风格独特,既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韵味,又有印度、中亚等地的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风格相互交融,形成了莫高窟独特的艺术风格。

三、莫高窟的保护与传承莫高窟的保护工作一直是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保护这一世界文化遗产,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1.加强立法: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保护莫高窟的责任和义务。

2.科技保护: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莫高窟进行修复和保护,延长其使用寿命。

3.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形式,提高公众对莫高窟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论文

敦煌壁画中飞天的艺术展现容摘要:敦煌壁画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窟共有石窟552个,有历代壁画五万多平方米,是我国也是世界壁画最多的石窟群,容非常丰富。

敦煌壁画是敦煌艺术的主要组成部分,规模巨大,技艺精湛。

敦煌壁画的容丰富多彩,它和别的艺术一样,是描写神的形象、神的活动、神与神的关系、神与人的关系以寄托人们善良的愿望,安抚人们心灵的艺术。

因此,壁画的风格,具有与世俗绘画不同的特征。

但是,任何艺术都源于现实生活,任何艺术都有它的民族传统;因而它们的形式多出于共同的艺术语言和表现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风格。

著名的敦煌壁画有九色鹿救人、释迦牟尼传记、萨锤那舍身饲虎等著名的壁画故事。

飞天是敦煌艺术的标志。

敦煌地区约5OO多个石窟中,都绘有大量的飞天形象。

飞天,是佛教中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化身。

乾闼婆,意译为天歌神、紧那罗,意译为天乐神。

原是古印度神话中的娱乐神和歌舞神,是一对夫妻,后被佛教吸收为天龙八部众神之一。

乾闼婆的任务是在佛国里散发香气,为佛献花、供宝,栖身于花丛,飞翔于天宫。

紧那罗的任务是在佛国里奏乐、歌舞,但不能飞翔于云霄。

后来,乾闼婆和紧那罗相混合,男女不分,职能不分,合为一体,变为飞天。

现在,把早期在天宫奏乐的叫“天宫伎乐”,把后来持乐器歌舞的称“飞天伎乐”。

关键词:舞蹈飞天壁画第一:北时期飞天所画的围已扩大到说法图中和佛龛两侧。

飞天形象虽然还保留着西域飞天的特点,但已发生了变化,逐渐向敦煌飞天转变。

如北226窟北壁后部说法图西侧上方的一身散花飞天,脸型由椭圆变为长条但丰满,鼻丰嘴小,五官匀称,身材修长,衣裙飘曳,横空飞翔,豪迈大方,势如飞鹤,鲜花飘香,姿势优美,动感特强。

隋代飞天正处在融合、探索、创新时期。

主要表现在体型不同,身材修长,比例适度,腰姿柔软,绰约多姿。

脸型有的清秀,有的丰圆。

服饰不同,有上身半裸的,有穿大袖长袍的,有穿短衬长袍的。

飞态不同,有单飞的,有群飞的,有上飞的,下飞的,逆风飞的,顺风飞的……如隋代大窟之一第427窟是画飞天最多的洞窟,计108身。

莫高窟飞天之美探究

莫高窟飞天之美探究

2018·06飞天其实也是空中飞神的演变,在名称的变化当中最后择飞天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专有艺术词汇。

古代人们给予艺术一定的神力,艺术的表达中常寄予人们的愿望和渴求,强大的意愿使这种洞窟壁画的内涵更加丰富,给观者震撼的心理冲击。

飞天壁画就多遍布于墓室壁画当中,象征了希望墓室主人能够脱离苦海羽化而登仙的美好祝愿。

一、造型美(一)时代变化敦煌飞天在历史的长河中受朝代更替、政权变更、中西文化交融等诸多历史因素的影响一直在不断发展变化。

不同时代的飞天都有着不同的风格,体现出了非常浓烈的时代特征。

飞天是从十六国北凉到北魏这个时期开始兴起,在西魏到隋朝开始不断地发展完善,兴盛时期是初唐到晚唐,从五代到元代开始逐渐转入衰微。

(二)造型变化早期:敦煌飞天,由于受印度和西域飞天的影响,因而具有浓烈的西域风格。

敦煌莫高窟的第285窟(图1)中西域飞天的主要特点是:头有圆光,脸型呈椭圆状,直鼻大眼,面相宽厚结实,半裸上身,下身穿羊肠裙,腰部有束带自然垂落,小腿和足部裸露;一腿微曲,一腿后蹬,双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双腿与身躯呈“V ”字形,身体转折略显僵硬,不够轻盈。

此时的画工们多以模仿为主,因此,这一时期的飞天总体上姿态较拙,缺乏流动感。

发展时期:西魏的飞天出现了成群结队及左右两侧上下组合的造型模式。

人物样貌眉清目秀,神态上也更加传神,身体的弯曲程度更甚,转折较流畅,腰部与腿部之间的转折已经出现了从“V ”字形向“U ”字形转变的趋势。

隋朝的飞天种类和造型都比较丰富,且比例更准确动态感也较以往更强,四肢舒展,动作不再像以往般僵硬,反而显得有舞蹈般的韵律美,有翱翔天宫的轻盈之态。

飞天的周围和裙子上出现了更多的云朵装饰纹样。

这一阶段的飞天总体已经开始向中原飞天靠近了。

兴盛时期(唐朝):唐朝可以说是飞天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是盛唐,飞天已经基本中国化了。

通过观察第275窟(图2)可以发现,其呈现出向相反方向飞翔的模式,人物采用直鼻大眼、大嘴大耳、头束圆髻的造型,通过仔细观察甚至可以看出眉间有白毫。

浅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语义——以飞天为例的设计实践

浅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语义——以飞天为例的设计实践

Fashion Color人文赵子微Zhao Ziwei苏州大学 江苏 苏州 215000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00A Brief Analysis of Color Semantics in Dunhuang Murals—Design Practice with Apsaras as an Example浅析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语义——以飞天为例的设计实践摘 要:本文是基于现存敦煌壁画中的艺术表达,结合多学科的色彩语义认知,对敦煌壁画中的色彩语义进行多维度探究。

敦煌壁画中的色彩构成和配色规律产生出极具代表性的色彩语义,对丰满中国艺术设计在国际的传播内容上有着重要意义。

最后文章基于理论研究,提炼出优秀的色彩表达来帮助敦煌壁画在商业模式和媒体系统中更广泛传播和应用。

关键词:敦煌壁画;色彩语义;飞天Abstract: Based on the artistic expression in the existing Dunhuang frescoe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lor semantic cognition to explore the color semantics in Dunhuang frescoes in multiple dimensions. The color composition and color matching rule in Dunhuang frescoes produce very representative color meaning,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nrich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content of Chinese art design. Finally,based on theoretical research, the paper extracts excellent color expression to help the wider dissemin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Dunhuang murals in business models and media systems.Keywords :Dunhuang Mural;color semantics;apsaras 一、绪论(一)研究目的与意义国内外就色彩语义的分析,多是基于西方文化的背景和认知,对于中国本土的色彩语义表达,也大多受写意山水或黑白水墨的刻板印象影响,在风格上略显单薄。

莫高窟壁画中飞天形象演变及研究

莫高窟壁画中飞天形象演变及研究

一、飞天形象的由来在众多的莫高窟壁画中,有许多描绘飞天形象的壁画。

什么是飞天?简单来说,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就是飞翔在天空中并手捧各种鲜花、乐器等的仙人。

在印度的传说中,有许多关于飞天形象的故事,而与其有所不同的是,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画风受到了当时印度、西域以及中原文化等地域多元文化的影响,是这些元素融合之后的一种艺术形象产物。

其艺术形象结合了“天人合一”和“羽化成仙”的典故寓意。

飞天擅长使用各种乐器,神姿轻灵而曼妙,在壁画中往往裙带飘逸,没有翅膀却可以在天空中飞翔,是中国版的“天使”。

飞天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种类:第一类是供养飞天,是专门献宝和散花的歌舞伎。

第二类是伎乐飞天,在壁画中又称伎乐天。

这些飞天形象一边飞舞,一边手持各种乐器演奏。

①二、不同时期飞天形象的演变特点及造像研究我们在壁画中所看到的飞天形象按时期划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北魏、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初唐和盛唐)、五代及宋、西夏、元。

本文就依次按照不同时期的飞天形象演变进行造型和色彩等方面的分析。

(一)不同时期的飞天造型1.北凉北魏时期北凉北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第275窟、272窟、254窟和260窟。

这四组洞窟内,都绘有飞天的形象。

其中第275窟中的飞天造像,由于受到了当时中原地区的绘画风格及儒家思想的影响,给当时的洞窟壁画增添了一些趣味性。

到了北魏时期,我们所看到的飞天形象在造型上有了些许的变化。

比如,飞天身上的飘带有所加长,这样可以给我们的视觉感受上带来一些流动的视觉效果,从而减少生硬感。

如我们在第260窟中所看到的,飞天形象的身体呈现出“V”字造型,上身半裸,下身有飘带环绕。

2.西魏时期西魏时期的代表洞窟有第248窟、第249窟、第285窟。

这一时期的飞天形象大致有十二种类型,他们有的手持各种乐器,有的双手合十在空中飞舞,有的手持莲花。

在第248窟中,飞天的形象全部使用了当时的中原式画风。

所谓的中原式画风的特点就是重视线描的刻画,在画面中没有了之前西域式的那种厚重的晕染特点,而体现出另一种特色———眉清目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敦煌莫高窟飞天艺术的价值》摘要: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佛教一大旅游的艺术圣地,飞天形象是敦煌莫高窟一道绝美的景致,在敦煌莫高窟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几乎它里面的每个洞穴都有飞天壁画,人们不由被轻衣飞舞,体态俏丽的飞神所吸引,驻足欣赏它的美。

敦煌飞天,又是中西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从十六朝就已经开始,有着渊源的历史。

敦煌莫高窟的飞天凭着浪漫主义色彩和神秘的佛教文化,独特美学意蕴和艺术美感,让无数中外友人所神往。

关键词:飞天艺术文化背景历史价值美学价值欣赏价值保护与传承On the value of Flying Art inDunhuang Mogao GrottoesSynopsis: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s one of the most sacred places in the tourism of Chinese Buddhism. The flying image is a beautiful view of Mogao Grottoes in Dunhuang, which occupie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position in Mogao Grottoes of Dunhuang. Almost every cave inside it has a flying mural, people can not be seen by the light clothing, the body of the beautiful fly attracted, stop to appreciate its beauty. Flying in Dunhuang, but also from the birth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from the sixteen dynasties has begun to have a history of origin.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flying with the romantic color and mysterious Buddhist culture, unique aesthetic implication and artistic beauty, so many Chinese and foreign friends fascinated.Key words: flying art , cultural background, historical value, aesthetic value, appreciation value,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目录引言正文1.敦煌壁画中飞天形象的出现和发展2.飞天形象的价值体现2.1历史价值2.2美学价值2.2.1人物形象之美2.2.2服饰之美2.2.3装饰效果之美3.飞天形象的保护与传承总结语参考文献致谢1.敦煌画中飞天形象的出现和发展1.飞天一词的来源浅析敦煌莫高窟的飞天艺术的价值,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飞天,飞天在哪里引用。

其实,飞天一词并不是中国创造的,它诞生在印度,而后传入中国。

飞天属于佛家语,指敦煌莫高窟飞天壁画中的空中飞舞的神,梵语称神为“提婆”,而“提婆”有天的意思,故称为飞天。

飞天一词出自《洛阳加蓝记》,文中提到“有金像辇,去地三尺,施宝盖,四面垂金铃七宝珠,飞天伎乐,望之云表。

”2.飞天的形成与发展飞天是敦煌莫高窟壁画的重要部分,它是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复合体。

传说他们是一对非常恩爱的夫妻,彼此相爱,一个擅长舞蹈,一个擅长唱歌,和谐相处。

而后他们职能混为一体,载歌载舞,乾闼婆和紧那罗合二为一,由面目狰狞的人头马变为体态优美、翩翩起舞的飞仙美女了,成为现在我们所熟识的形象。

正如段文杰在《飞天-乾闼婆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所说的“旧的西域式飞天还盘旋在平棋的岔角里,新的西域式飞天又冲出了洞窟”2.飞天形象的价值体现2.1历史价值说起敦煌壁画的飞天要从十六国开始,它经历了十个朝代,历时千余年,直到元代末年,才消逝。

可见它漫长悠远的历史,飞天也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精心蜕变而来的。

飞天形象除了时间久远,它更是中西合璧的产物。

从初唐到晚唐(618~907年),贯穿整个唐代,大约300年。

唐朝时,敦煌飞天进入成熟时期,艺术形象达到了最高境界。

这时期的敦煌飞天已少有印度、西域飞天的风貌,唐代的飞天是莫高窟艺术的黄金时代。

它结合了佛教与道教,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人文主义色彩,它不长着西方天神的翅膀,没有头上的光环,而是凭借着飘逸的服饰,飞舞的彩带,轻舞妙曼的飞天。

飞天形象也出现在古诗文中,这也是文学和历史的价值融合之美。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步。

霓裳曳广带,漂浮升天行。

”短短几句却生动的描绘了飞天的妙曼和飘飘欲仙的意境美。

2.1美学价值2.2.1人物形象之美敦煌壁画中有许多形态各异,美丽多姿的飞天仕女。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大都是柳叶弯眉,明眸细眼,高鼻,樱桃小嘴。

飞天形象变得世俗化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标准。

它在进行人物创作时还使用了正面律,这样可以使人物更具完整性的显现。

虽然飞天形象的形象形似,然则神不像。

图2是其中的站在莲花之上的两个仕女。

她们也都是典型的飞天形象,放在一起却各有各的特色。

左侧单脚站立的仕女,同右侧的仕女一样同是弯眉,弯的弧度却较右侧的小,眉毛粗细相同,而在眉尾处稍稍上翘,显得她风姿独特,多了亚洲女性的典雅,温婉之美。

饱满的唇,加上圆润的脸,整体上更让人有亲和力,大方,端庄的感觉跃然纸上。

形态上她单脚站立在莲花上,两手拿着彩带,侧着脸在看着什么,想着什么。

又更耐人寻味,想走进她的世界。

创作者这一造型的设定也是别有用心。

单脚站立,加上右手高于左手,搭配微微侧脸,就显得她的高挑,动人。

图1从面貌上,右侧的仕女较左侧的仕女更显阴郁刚性美。

她的两眉之间,距离较近,眉毛两端又尖又细。

双眼向下看,只显得她深邃的眼眸。

上薄,下厚的唇使与众不同,总而观之又恰到好处。

那微弯的身体,半张的手臂,陈郁的表情让人疼爱动容,想要倾听她内心最真实的声音。

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形象最出彩地方不在人物形态的各异,而是透过她们的形象,你可以用心感受到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和独特的味道。

2.2.2服饰之美敦煌飞天形象在服饰上以其绚丽多变的色彩,华美别致的款式造型,丰富的装饰图案,让人印象深刻,给人美的享受。

图2是敦煌壁画中非常典型的飞天形象,这一飞天形象采用多种颜色绘画而成。

在色彩运用上充分的体现上了墨色并用,线色并举,色彩烘托的理想效果。

主色调以红色和绿色为主。

按正常的逻辑和颜色的搭配而看,红和绿的搭配会给人以屯的感觉和强烈的视觉冲击。

而这幅图片却给人以和谐之美。

采用橘红和青色相搭配,在追求颜色丰富的同时,仔细考虑了色彩的互补,冷暖色调相互联系,互为衬托。

精彩之处还在与红与绿之中在于飞天舞女腰际的白色系带,它自然的连接与融合红与绿的突兀生硬,生动的表达了多重色彩的和谐共美,达到了1+1>2的效果。

图3这是从色彩的角度看的。

从飞天仕女的服装造型设计上看作者也有独到的想法和设计魅力。

图4 图5在敦煌莫高窟中飞天形象的服饰大多以飘逸的彩带,轻薄的纱衣为特色。

恰如图4和图5中的两个飞天形象。

她们都束着发,带着圆形的装饰品。

圆形的珠宝不多不少,处在恰当的位置上,装点了他们的美。

飞扬,飘逸的彩带实属点睛之笔,我很难想象如果飞天形象中没有彩带这一元素,那这会是怎样的。

他们会一个个变得生硬,不自然,单调而无韵味。

每一个仕女都会手拿着彩带,就好似她们手拿着珍宝。

长长的彩带给仕女们赋予了飘逸,仙气。

营造了蝶舞翩翩,清风拂垂柳的意境。

仿佛她们就在你眼前,为你歌舞。

这彩带的出现是让他们更生动,真实。

在飞天形象服饰中,它把东方的敦煌壁画艺术特有的元素巧妙的应用到了西方时尚的礼服形式中,两者完美配合,即具有西方的时尚元素,同时也具有东方女性的服饰魅力。

图5中飞天仕女的衣裙就独特美丽,她的衣裙分为两个部分,上身斜跨丝带,半露半遮,神秘朦胧,只叫人可望而不可即。

下面的裤裙真是美翻了,分布有规则的圆环点缀着薄薄的纱质面料,裤脚微翻,好似千万朵浪花涌现,腰际的带子系的又好似贝壳,和浪花交相辉映。

图4的仕女上身是带有灯笼袖的短上衣,腰间系一珠宝饰品,下身同样是裤裙。

它的创作的高就高在,肥大的灯笼没有使她变得臃肿反而更显飘逸,腰间的珠宝同饰品很好的链接了上下两部分,下半身的裤裙裤脚是大个大个的卷起花,彼此相互拥簇在一起,是不同于图4的朦胧,则更具厚重的美感。

而从这两幅图片整体上看,服饰上采用许多褶皱的设计,增添了身姿的妙曼,飘逸。

使平面的壁画变得更加立体,仕女的形象更加饱满,生动形象。

从饰品上看,图4的脚腕上的装饰的一片片的扎成的小带的圆环,好似一朵怒放的花儿和她的裤裙搭配在一起,彩带飞舞,不觉已仙气缭绕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

图5的特色是珠宝穿成的彩带,在彩带的尾端是流苏的穗儿,它不是图4彩带的柔美,更多的是飘逸,轻灵的律动感。

珠宝穿的彩带华丽却也不失美感。

图6图6赋予了色彩,别致的发饰和图4,图5较为不同,束起的发,配着高贵的镶有珠宝的发饰,白色的彩带在空中飞舞,身上蓝色和棕色的装饰品高贵,清新脱俗。

我放这个图片并不是以观察她的服饰为主。

当然,这幅图片的服饰很美,因为这幅图片中的仕女手拿腰鼓,专注于演奏。

其实,敦煌莫高窟壁画中飞天仕女大都为天神演奏乐器,载歌载舞。

结合他们的服饰相看,想象她们穿着华美的衣裙,纤长的彩带在空中飞舞,他们随着美妙的音乐翩翩起舞,美轮美奂的景象使你沉醉其中。

2.2.3装饰效果之美图7这幅飞天形象中仕女踩着七彩祥云,身旁三个如意系这彩带飞舞,身下是朵朵莲花。

背景的主体颜色以土黄色为主,上方是几簇绚丽的大花朵。

这多彩的花朵同华丽服装相配。

背景的颜色没有选择五彩缤纷的饰品,选择单一的土黄色,凸显主体飞天仕女的形象,没有喧宾夺主,各显其美。

在壁画饰品的运用上,多选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装饰物。

七彩祥云,如意都吉祥,美好祝福的寓意,大朵流动的云彩也加快了流动的速度。

一朵朵荷花盛开,美丽傲然。

荷花历来被佛教尊为神圣纯洁的花朵,具有色彩艳丽,婀娜多姿的天然美。

《从四十二章经》说:“我为沙门,处于浊世,当如莲花,不为污染。

”同时,它也有吉祥,吉利之意。

佛教的八宝吉祥中,就是以莲花为首。

在图7中,我们可以看到仕女手捧莲花,在民间的吉祥画中,“和合二仙”,便是一人手捧莲花那。

莲花还有美女的象征意义,诗经中也有将荷花比作美女的记载。

图中的飞天仕女,和莲花在一起,莲花不但装点着她和壁画的和谐美,而且也象征着她的圣洁和美丽。

也许这就是最美的锦上添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