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三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作业3

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作业3

江苏开放大学形成性考核作业学号姓名课程代码110036课程名称机械制造基础(专)评阅教师第 3 次任务共 4 次任务江苏开放大学《机械制造基础》形成性考核作业3一、选择题(将正确选项填入表格对应题号下,每题2分,共20分)1、编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生产计划和进行成本核算最基本的单元是( )。

A.工步 B.工位 C.工序 D.走刀2、以下那种定位方式是绝对不允许的?()。

A.完全定位 B.过定位 C.不完全定位 D.欠定位3、平面磨削采用电磁吸盘安装工件,限制了工件的()个自由度。

A.3 B.4 C.5 D.64、工程上常讲的“一面两销”一般限制了工件的( )个自由度。

A.3 B.4 C.5 D.65、零件加工时,粗基准面一般为()。

A.工件的毛坯面 B.工件的不加工表面C.工件的已加工表面 D.工件的待加工表面6、工艺过程指的是()。

A.从原材料到成品的过程 B.直接改变零件形状、尺寸和性能的过程C.所有切削加工过程 D.毛坯制造过程和切削加工过程的统称7、加工车床床身时,一般粗基准为()。

A.导轨面 B.底面 C.侧面 D.端面8、车削细长轴,由于工件刚度很低,工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变形,加工出的工件会呈()。

A.马鞍形 B.腰鼓形C.马鞍形或腰鼓形 D.以上都不是9、车削短而粗的光轴,由于工件刚度很高,工件的变形比机床、夹具、刀具的变形小到可以忽略不计,这时加工出的工件会呈()。

A.马鞍形 B.腰鼓形C.马鞍形或腰鼓形 D.以上都不是10、误差复映系数ε定量反映了毛坯误差经加工后减小的程度,因此ε的值总是()。

A.ε>1 B.0<ε<1C.ε< 0 D.以上都不是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工艺过程是指生产过程中,直接改变生产对象(形状)、尺寸、相对位置及性质的过程。

2、当加工表面、切削刀具和切削用量中的转速和进给量均不变时,所完成的那部分(工序),称为一个工步。

电大机考机械制造基础整理后答案3

电大机考机械制造基础整理后答案3

单选题:金属材料在外载荷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A )。

强度在金属材料的机械性能指标中,“σs”是指(A )。

屈服强度对称循环应力的疲劳强度用(B )表示。

σb有些金属在固态下随着温度的变化其晶体结构还会发生转变,这种转变称为(C )。

同素异构转变在铁碳合金中,莱氏体是由(A )所构成的机械混合物。

奥氏体和渗碳体热处理时,一般都要使金属常温组织经加热变成(C )组织。

奥氏体采用低碳合金钢做重要的轴类零件需要通过热处理来获得优秀的材料性能,因此通常需要对零件毛坯进行(A ),以细化晶粒,并获得良好的加工性能。

加工中间进行(),在加工中需要安排对重要表面的()和最后(A )。

退火、调质、渗碳、表面淬火渗碳零件必须选择(A )制造。

低碳钢或低碳合金钢为了改善轴类零件的综合机械性能,通常对轴进行(C )热处理。

调质Q235AF中的235表示(A )。

屈服强度大于等于235MPa(B )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承受压力、要求耐磨和减震的零件。

灰铸铁(A )在工业上应用于制造力学性能要求较高,且截面尺寸变化较大的重要零件。

孕育铸铁在铸造生产的各种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是(A )。

砂型铸造合金液体的浇注温度越高,合金的流动性(A )。

越好铸件缩孔常产生的部位是(D )。

最后凝固区属于气体保护焊的是(C )。

氩弧焊零件材料选择的一般原则(B )。

首先应满足零件的使用性能要求,其次要考虑材料加工工艺性及经济性选择金属材料的原则,首先应满足(A )。

零件使用性能要求孔与轴采用基孔制配合时,孔的下偏差为(C )。

0孔与轴采用基轴制配合时,轴的上偏差为(C )。

1切削时刀具上切屑流过的那个表面是( A)。

前刀面D)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摩擦,并配合前角改变切削刃的强度与锋利程度。

后角刀具前角是在(C )中测量,是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正交平面刀具后角是在(C )中测量,是后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

机械制造基础-第3章锻压

机械制造基础-第3章锻压
作业答案:4.轴承座
单件小批生产 ----手工两箱分模造型
加工余量:上面>侧面>底面 模样放收缩率1%
大批生产 ----机器两箱分模造型 (共用同一个铸造工艺图)
上 下
作业答案:5.支撑台
表示圆周面不需要 加工,即相对来说不重要, 因此将铸件横卧下来,造 型最简单。
上 下
单件小批生产 ----手工两箱分模造型
凸模
凹 模
SHANGHAI UNIVERSITY
上海大学机自学院
2.弯曲---是利用弯曲模使工件轴线弯成一定 角度和曲率的工序。 自由弯曲 ① 弯曲方法 校正弯曲
② 弯曲件废品类型
自由弯曲 校正弯曲
外层开裂---当外侧拉应力超过板料抗拉强度时, 将在外侧转角处出现裂纹。 故应限制板料的最大弯曲变形程度(即最小弯曲 半径),一般 r min ≥t(板厚);同时注意毛坯 下料方向,最好使板料流线方向与弯曲线垂直。
SHANGHAI UNIVERSITY
例1:
例2:
SHANGHAI UNIVERS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TY
上海大学机自学院
3.3 板料冲压
板料冲压→在冲床上用冲模使板料产生分离 或变形而获得制件的加工方法。又叫冷冲压。 冲压的优点是生产率高、成本低;成品的形 状复杂、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且刚度大、 强度高、重量轻,无需切削加工即可使用。因此 在汽车、拖拉机、电机、电器、仪表仪器、轻工 和日用品及国防工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常用的冲压材料有低碳钢、高塑性合金钢、 铝和铝合金、铜和铜合金等金属板料、带料与卷 料,还可加工纸板、塑料板、胶木板、纤维板等 非金属板料。
放收缩率1% 余量:上面>侧面>下面
作业答案:5.支撑台

上海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作业(三)及答案

上海电大《机械制造基础》形考作业(三)及答案

《机械技术基础》形考作业(三)答案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1、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为主动件时,(c)死点位置。

A.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B.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C.不存在D.曲柄与机架共线时为2、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为主动件时,(b)死点位置.A.不存在B.曲柄与连杆共线时为C.摇杆与连杆共线时为D.任意位置3、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b)为机架,一定会得到曲柄摇杆机构.A.最长杆B.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C.最短杆D.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4、对于铰链四杆机构,当满足杆长之和的条件时,若取(c)为机架,将得到双曲柄机构。

A.最长杆B.与最短杆相邻的构件C.最短杆D.与最短杆相对的构件5、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各杆长度分别为a=350,b=600,c=200,d=700;当取c 杆为机架时,它为何种具体类型(a)?A.双曲柄机构B.双摇杆机构C.曲柄摇杆机构D.都可以6、在双曲柄机构中,已知三杆长度为a=80mm,b=150mm,c=120mm,则d 杆长度为(d).A.<110mm B.≤190mmC.≥190mm D.110mm≤d≤190mm7、平面四杆机构无急回特性时(c),行程速比系数(c)A.压力角α=0 ,k=1 B.传动角β=0,k<1C.极位夹角θ=0,k=1 D.传动角β=0 ,k>18、曲柄摇杆机构中,曲柄为主动件,则传动角是(b)。

A.摇杆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的夹角B.连杆与摇杆之间所夹锐角C.连杆与曲柄之间所夹锐角D.杆与机架之间所夹锐角9、为保证平面四杆机构良好的传力性能,(b)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

A.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夹角D.啮合角10、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的(d)所决定的。

A.压力角B.滚子C.形状D.轮廓曲线11、凸轮轮廓与从动件之间的可动连接是(c)A.移动副B.转动副C.高副D.低副12、凸轮机构中,基圆半径是指凸轮转动中心到(c)半径。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形状和位置精度设计

■ 平行度
■ 线对线平行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 平行于基准线,位于给定方 向上的两平行面之间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距离为公 差值0.1且在给定方向上平行 于基准轴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 线对线平行度
▲如公差值前加注Φ,公差带 是直径为公差值t且平行于基准 线的圆柱内的区域
被测轴线必须位于直径为公 差值0.03且平行于基准轴线 的圆柱面内
■ GB /T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 号和图样表示法》
■ GB/T 1184-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 ■ GB/T 4249-1996《公差原则》 ■GB/T 1667l-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最大实体要求,最
小实体要求和可逆要求》 ■ GB 1958-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检测规定》
3.2 形状和位置公差
3.2.1 基本概念
■形状和位置误差的研究对象是机械零件的几何要素
△概念:几何要素是构成零件几何特征的点、线、面 的统称
△从不同角度对几何要素的分类
1.按存在的状态分类 ■实际要素:零件上实际存在的要素,通常用测量得到的
要素来代替。 ■理想要素:仅具有几何学意义的要素,即几何的点、线、
(0.03×0.05) ,且平行于基准要素的四棱柱的 区域。
A
■ 垂直度
■ 线对线垂直度
▲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 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 线对面垂直度 ▲在给定方向上,公差带是距离为公差 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的区域
■ 线对面垂直度 ▲如公差值前加注Φ,则公差带是 直径为公差值t且垂直于基准面的 圆柱面内的区域
距离为t的两平行面。
2、测量方法Βιβλιοθήκη 不同 测量圆跳动时,零件绕基准轴线回转,零件和指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第三章习题与答案3-1铸造生产具有哪些优点和缺点?答:由于铸造成形是由液态凝结成固态的过程,故铸造生产具有以下特点。

1)成形方便铸造成形方法对工件的尺寸形状几乎没有任何限制,铸件的尺寸可大可小,可获得形状复杂的机械零件。

因此,形状复杂或大型机械零件一般采用铸造方法初步成形。

在各种批量的生产中,铸造都是重要的成形方法。

2)适应性强铸件的材料可以是各种金属材料,也可以是高分子材料和陶瓷材料。

3)成本较低由于铸造成形方便,铸件毛坯与零件形状相近,能节省金属材料和切削加工工时;铸造原材料来源广泛,可以利用废料、废件等,节约国家资源;铸造设备通常比较简单,价格低廉。

因此,铸件的成本较低。

4)铸件的组织性能较差一般条件下,铸件晶粒粗大(铸态组织),化学成分不均,因此,受力不大或承受静载荷的机械零件,如箱体、床身、支架等常用铸件毛坯。

3-2金属的铸造性能包括哪些方面?答:金属在铸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能统称为金属的铸造性能,主要是指流动性、收缩性、偏析和吸气性等。

3-3试述砂型铸造的工艺过程。

答:根据零件图的形状和尺寸,设计制造模样和芯盒;制备型砂和芯砂;用模样制造砂型;用芯盒制造型芯;把烘干的型芯装入砂型并合型;熔炼合金并将金属液浇入铸型;凝固后落砂、清理;检验合格便获得铸件。

3-4为了保证铸件质量,在设计和制造模样及芯盒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1)选择分型面:分型面是铸型组之间的接合面,一般情况下,也就是模样的分模面。

选择分型面时,应考虑铸件上的主要工作面、大平面、整个铸件的加工基准面等的合理安置。

例如铸件的主要工作面应放在下型或朝下、朝侧面。

因为铸造时,铸件上表面容易产生气孔、夹渣等缺陷,而铸件下面的质量较好。

2)起模斜度:为了使模样容易从铸型中取出或型芯自芯盒脱出,在平行于起模方向的模样上或芯盒壁上应有一定的斜度,一般模样斜度为1°~3°,金属模样斜度为0.5°~1°。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

机械制造基础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机械制造基础习题集和答案】txt>机械工程材料一.名词解释题强度:是指金属材料抵抗塑形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塑形:金属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

硬度:金属材料抵抗其他更硬物体压入表面的能力。

韧性:金属材料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能力。

合金: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元素,或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同素异构性:同一金属在不同温度下具有不同晶格类型的现象。

调质处理:指淬火及高温回火的热处理工艺。

淬硬性:钢淬火时的硬化能力。

回火稳定性:钢在回火时抵抗硬度下降的能力。

二.判断正误1、细化晶粒虽能提高金属的强度,但增大了金属的脆性。

(╳)2、结构钢的淬透性,随钢中碳含量的增大而增大。

(╳)3、普通低合金结构钢不能通过热化处理进行强化。

(√ )4、置换固溶体必是无限固溶体。

(╳)5、单晶体必有各向异性。

(√ )6、普通钢和优质钢是按其强度等级来区分的。

(╳)7、过热钢经再结晶退火后能显著细化晶粒。

(╳)8、奥氏体耐热钢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

(╳)9、马氏体的晶体结构和铁素体的相同。

(√ )10、弹簧钢的最终热处理应是淬火+低温回火。

(╳)11、凡单相固溶体均能进行形变强化。

(√ )12、陶瓷组织中的气相能起到一定的强化作用。

(╳)13、高速钢淬火后经回火可进一步提高其硬度。

(√ )14、马氏体的强度和硬度总是大于珠光体的。

(╳)15、纯铁在室温下的晶体结构为面心立方晶格。

(╳)16、马氏体的硬度主要取决于淬火时的冷却速度。

(╳)17、所谓白口铸铁是指碳全部以石墨形式存在的铸铁。

(╳)18、白口铸铁铁水凝固时不会发生共析转变。

(╳)19、铸件可用再结晶退火细化晶粒。

(√ )20、冷热加工所形成的纤维组织都能使金属出现各向异性。

(√ )21、奥氏体的塑性比铁素体的高。

(√ )22、白口铸铁在室温下的相组成都为铁素体和渗碳体。

(√ )23、过共析钢的平衡组织中没有铁素体相。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三章压力加工

机械制造基础课件—第三章压力加工
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总是高于单晶体。 晶粒越细小,变形抗力越大,但能提高金属的 塑性。
4
3.1.2 塑性变形对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金属在常温下经过塑性变形后,内部组织和性能将发生变化: ①晶粒沿变形方向伸长,性能趋于各向异性; ②晶粒破碎,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 ; ③产生内应力 。
金属发生冷塑性变形时,随着 变形量的增加,强度和硬度提 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的现象称为 加工硬化,又称冷变形强化。
拔长时的锻造比为:Y拔= A0/A =L/L0 镦粗时的锻造比为:Y镦= A/A0 =H0/H
纤维组织的稳定性很高,不能用热处理的方法消除,只有经过压力 加工使金属变形,才能改变其方向和形状。
为了获得具有最好力学性能的零件,在设计和制造零件时,都应使 零件在工作中产生的最大正应力方向与纤维方向重合,最大切应力方向 与纤维方向垂直。并使纤维沿零件轮廓分布而不被切断。
20
3.避免加强筋、凸台、工字形截面或空间曲线形表面 4.合理采用组合结构
21
3.3 模锻
模锻是在高强度金属锻模上预先制出与锻件形状一致的 模膛,使坯料在模膛内受压变形,由于模膛对金属坯料流动的 限制,因而锻造终了时能得到和模膛形状相符的锻件。
与自由锻相比,模锻的优点是:操作简便,生产率高;可 以锻造形状较复杂的锻件;锻件的尺寸精确、表面较光洁,因 而机械加工余量小,材料利用率高,成本较低;而且可使锻件 的金属纤维组织分布更加合理,进一步提高了零件的使用寿 命。
1)长轴类模锻件 常用的工步 有拔长、滚压、弯曲、预锻和终锻 等。
2)盘类模锻件 常用镦粗、终 锻等工序。 (4)确定修整工序
包括切边、冲孔、热处理、清 理、校正等。
30
3. 模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课程名称:__机械制造基础考试形式:闭卷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 9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一填空题(每空1分,合计20分)1.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称为塑性。

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表示。

2. ____________是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冲击力的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3. 当零件所受的应力低于某一值时,即使循环周次无穷多也不发生断裂,称此应力值为____________。

4. 珠光体是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机械混合物。

5. 固态合金中的相,按其晶格结构的基本属性来分,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6. 整体热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_________。

8. 铸件断面上各个部分及晶粒晶界之间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

可通过工艺来改变。

9. 合理选择零件材料,必须全面分析及综合考虑。

一般遵循三个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降低切削热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喷注切削液,可以降温。

除了冷却作用外,其实切削液还可以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二选择(每题2分,合计30分)1. 金属中点缺陷越多,它的()。

A. 强度、硬度越低B. 强度提高、硬度降低C. 强度、硬度越高D. 强度降低、硬度提高2. 钢材淬火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韧性B.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C. 提高冲击韧性D. 减低硬度3. 有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比强度高B. 减震性好C. 疲劳强度低D. 比模量高4. 管套类零件最适于哪种铸造方式()。

A. 离心铸造B. 砂型铸造C. 熔模铸造D. 金属模铸造5. 下列焊接方式中,适合金属铝焊接的是()。

A. 电弧焊B. 摩擦焊C. 电阻焊D. 氩弧焊6. 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切削温度升高()。

A. 工件材料强度低B. 增大进给量C. 减低切削速度D. 增大刀具前角7. 下列加工方式中,加工效率最低的是()。

A. 刨削B. 车削C. 铣削D. 拉削8. 下列夹具的组成部分中,导向元件是()。

A. 压板B. V型块C. 钻套D. 心轴9. 多个自主企业由网络或合作协议联系起来的动态联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这种先进制造系统称之为动态联盟,又可称之为()。

A. 并行工程B. 制造资源规划C. 敏捷制造D. 精益生产10.下列哪些材料不能作为制造车刀的材料()。

A. 高速钢B. 硬质合金C. 陶瓷D. 优质碳素结构钢11.切削过程中会产生的切削热,有关切削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切削热来源于工件与刀具的摩擦B. 切削热来源于已加工表面的变形C. 切削热来源于机床主轴与轴承的摩擦D. 切削热来源于切屑与刀具的摩擦12.下面不属于机床主要组成部分的是()。

A. 进给箱B. 三爪卡盘C. 尾座D. 溜板箱13.下面加工方法,属于范成法加工的是()。

A. 车螺纹B. 铣齿轮 C .攻螺纹 D. 插齿14.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以及安装使用不当。

A. 工作环境恶劣B. 加工工艺不当C. 工作载荷过大D. 经济性不合理。

15.切削加工铸铁或黄铜等脆性材料时,切屑形状多为()。

A. 带状B. 挤裂状C. 单元状D. 崩碎状三简答(每题5分合计40分)1. 简述晶体的结晶过程。

2. 简述零件壁厚对铸造工艺的影响。

3. 简述热处理的基本原理。

4. 细长轴的车削加工中,如何装夹?5. 合金元素对钢的力学性能有什么影响?6. 简述并行工程的核心思想。

7. 说出外圆加工的三种方式。

8. 什么是粉末冶金?四分析论述(每题10分合计10分)1.试分析图示各零件的结构工艺性,画图给出改进方案。

(a) (b) (c)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2010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课程名称:__机械制造基础考试形式:闭卷学习中心:_________ 考试时间: 90分钟姓名:_____________ 学号:一填空题(每空1分,合计20分)1. 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而不断裂的能力称为塑性。

用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表示。

答案:延伸率,断面收缩率解析:塑性考察材料的可变形能力,因此用材料变形量进行描述,即延伸率和断面收缩率2. ____________是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材料抵抗冲击力的作用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答案:冲击韧性解析:材料力学特性中有关冲击韧性的定义。

3. 当零件所受的应力低于某一值时,即使循环周次无穷多也不发生断裂,称此应力值为____________。

答案:疲劳极限解析:材料力学特性中,有关疲劳极限的测量方法。

4. 珠光体是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的机械混合物。

答案:铁素体,渗碳体解析:铁素体和渗碳体构成了珠光体。

5. 固态合金中的相,按其晶格结构的基本属性来分,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两大类。

答案:固溶体,化合物解析:合金元素加入基体金属后,一部分原子形成固溶体,另一部分合金可以和碳或基体金属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特殊化合物。

6. 整体热处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退火,正火,淬火,回火解析:整体热处理按加热温度、保温时间,以及冷却速度的不同,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四种。

7. 不锈钢中的主要合金元素是_________。

答案:铬解析:铬一方面可以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氧化,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极电位,避免电化学腐蚀。

8. 铸件断面上各个部分及晶粒晶界之间的化学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之为___________。

可通过工艺来改变。

答案:偏析解析:偏析是相变不同步引起的,因此金属组织不均匀。

9. 合理选择零件材料,必须全面分析及综合考虑。

一般遵循三个原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使用性能,工艺性能,经济性能解析:选择材料首先要能满足使用要求,然后考虑材料是否能被合理加工,同时要尽量降低成本。

10. 降低切削热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喷注切削液,可以降温。

除了冷却作用外,其实切削液还可以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清洗,润滑,防锈解析:切削液的四个作用。

二选择(每题2分,合计30分)1. 金属中点缺陷越多,它的()。

A. 强度、硬度越低B. 强度提高、硬度降低C. 强度、硬度越高D. 强度降低、硬度提高答案:C解析: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宏观表现为强度硬度增高。

2. 钢材淬火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韧性B. 提高硬度和耐磨性C. 提高冲击韧性D. 减低硬度答案:B解析:淬火形成马氏体组织,能够改善硬度和耐磨性。

3. 有关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比强度高B. 减震性好C. 疲劳强度低D. 比模量高答案:C解析:复合材料具备上述所有特点。

4. 管套类零件最适于哪种铸造方式()。

A. 离心铸造B. 砂型铸造C. 熔模铸造D. 金属模铸造答案:A解析:离心铸造过程中,是将液态金属浇注到旋转的型腔,因此,容易生成管套类零件。

5. 下列焊接方式中,适合金属铝焊接的是()。

A. 电弧焊B. 摩擦焊C. 电阻焊D. 氩弧焊答案:D解析:铝焊接困难,容易氧化,因此气体保护焊最适合。

6. 下列哪些因素会使切削温度升高()。

A. 工件材料强度低B. 增大进给量C. 减低切削速度D. 增大刀具前角答案:D解析:增大前角使刀具钝化,使切削困难,增加切削温度。

增大进给量会影响表面精度,对切削温度影响不大。

7. 下列加工方式中,加工效率最低的是()。

A. 刨削B. 车削C. 铣削D. 拉削答案:A解析:容易混淆的D,拉削过程看似较慢,但可同时加工多个零件,因此效果很高。

刨削是间断加工,因此,效率较低。

8. 下列夹具的组成部分中,导向元件是()。

A. 压板B. V型块C. 钻套D. 心轴答案:C解析:A是加紧装置,B和D是定位装置,钻套是典型的导向装置。

9. 多个自主企业由网络或合作协议联系起来的动态联盟,能够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形成强大的市场竞争能力。

这种先进制造系统称之为动态联盟,又可称之为()。

A. 并行工程B. 制造资源规划C. 敏捷制造D. 精益生产答案:C解析:敏捷制造就是要快速适应市场的变化。

10.下列哪些材料不能作为制造车刀的材料()。

A. 高速钢B. 硬质合金C. 陶瓷D. 优质碳素结构钢答案:D解析:A、B、C都是常用的刀具材料,D无法加工成刀具。

11.切削过程中会产生的切削热,有关切削热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切削热来源于工件与刀具的摩擦B. 切削热来源于已加工表面的变形C. 切削热来源于机床主轴与轴承的摩擦D. 切削热来源于切屑与刀具的摩擦答案:C解析:一般来说,机床主轴与轴承的摩擦很小,不会产生大量的热。

12.下面不属于机床主要组成部分的是()。

A. 进给箱B. 三爪卡盘C. 尾座D. 溜板箱答案:B解析:B是夹具,不是机床的必要部分。

13.下面加工方法,属于范成法加工的是()。

A. 车螺纹B. 铣齿轮 C .攻螺纹 D. 插齿答案:D解析:插翅是利用范成运动进行齿轮加工的。

14.零件失效的主要原因主要有:设计不合理、选材不当、()、以及安装使用不当。

A. 工作环境恶劣B. 加工工艺不当C. 工作载荷过大D. 经济性不合理。

答案:B解析:零件失效主要从设计、选材、加工和使用几方面进行考虑。

15.切削加工铸铁或黄铜等脆性材料时,切屑形状多为()。

A. 带状B. 挤裂状C. 单元状D. 崩碎状答案:D解析:脆性材料基体连续性不好,因此切屑多为崩碎状。

三简答(每题5分合计40分)1. 简述晶体的结晶过程。

答案:当液体冷却到结晶温度后,一些短程有序的原子团开始变得稳定,成为极细小的晶体,称之为晶核。

随后,液态金属的原子就以它为中心,按一定的几何形状不断地排列起来,形成晶体。

晶体在各个方向生长的速度是不一致的,在长大初期,小晶体保持规则的几何外形,但随着晶核的长大,晶体逐渐形成棱角,由于棱角处散热条件比其它部位好,晶体将沿棱角方向长大,从而形成晶轴,称为一次晶轴;晶轴继续长大,且长出许多小晶轴,二次晶轴、三次晶轴、…,成树枝状,当金属液体消耗完时,就形成晶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