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两国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 引言中韩两国作为地理上相邻的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合作。
分析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有助于了解双方之间的贸易情况,并为进一步拓展贸易关系提供参考。
2. 中韩农产品贸易概况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快速增长。
韩国对中国的农产品需求主要集中在水果、蔬菜、海鲜等方面,而中国向韩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包括谷物、豆类、肉类等。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超过200亿美元,其中中国对韩国的农产品出口额约为100亿美元,韩国对中国的农产品进口额约为100亿美元。
3. 中韩农产品贸易形势分析(1)贸易结构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互补性。
中国拥有较大的农业产能,可以为韩国提供大量的农产品供应。
而韩国在农产品加工和技术方面具有优势,可以为中国提供高品质的加工农产品。
双方通过农产品贸易实现了互利共赢。
(2)贸易竞争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由于中国农产品的价格相对较低,韩国在某些农产品领域面临竞争压力。
中国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方面也面临一定的质疑。
(3)贸易政策中韩两国的贸易政策对农产品贸易产生了影响。
例如,双方的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促进了农产品贸易的增长。
两国的贸易壁垒和关税也对农产品贸易造成了一定的限制。
4. 展望中韩两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较大的潜力和空间。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多样化,对农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双方可以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贸易合作,优化贸易结构,提高贸易品质和安全性,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实现共同发展。
中韩两国农产品贸易关系密切,通过分析两国农产品贸易形势,可以看到双方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
中韩两国应继续加强合作,促进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
中韩贸易结构以及比较优势的实证学习分析

中韩贸易构造与比较优势的实证剖析纲要:最近几年来,中韩双边贸易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趋屡次,国际竞争日趋强烈,贸易构造不均衡问题更为突显。
依据最近几年来中韩两国贸易的有关数据,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定量剖析方法,对中韩两国的贸易构造进行客观评论,并对两国贸易构造的优化以及贸易可连续发展提出建议。
重点词:中韩贸易;贸易构造;构造优化前言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贸易向来保持强烈的增添势头,双边贸易额年均增添24.45%,中国对韩国入口和出口分别增添了51倍和34倍,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和进口根源国。
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额2742.48亿美元,同比增添7%,韩国对中国的出口额已达1458.69亿美元,是建交当年的55倍,同比昨年增添8.6%,占韩国出口比重的26.1%。
但是,在中韩双边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两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日趋屡次,国际竞争日趋强烈,贸易构造不均衡问题更为突显。
中韩贸易构造作为两国贸易情况的直接表现,不单反应了两国间的经贸关系、贸易条件及贸易利益的分配,也反应了两国贸易生产模式以及各自在国际分工中所处地位等情况。
本文依据最近几年来中韩两国贸易的有关数据,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定量剖析方法,对中韩两国的贸易构造进行客观评论,为两国将来贸易合作的发展战略、贸易决议和贸易构造调整供给了依照,对促进中韩贸易可连续发展极具理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中韩贸易的现状及特色(一)中韩贸易现状从贸易额来看,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中韩双边贸易额为2742.48亿美元,同比增添7%。
此中,中方出口911.8亿美元,入口1830.7亿美元,同比分别增添4%和8.6%。
2013年,中韩贸易额占韩外国贸总数的21.29%,此中机电产品、光学医疗设施和化工产品是韩国对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分别出口623.7亿美元、217.9亿美元和185亿美元,共占韩国对中国出口总数的70.4%。
韩国自中国入口排名前三位商品为机电产品、贱金属及制品和化工产品,入口额分别为357.7亿美元、124.8亿美元和63.7亿美元,占韩国自中国入口总数的43.1%、15%和7.7%。
中韩自贸区

中韩自贸区中韩自贸区:加强两国合作的新里程碑引言:中韩自贸区作为中韩两国深化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为经济和贸易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本文将从背景、成立、合作领域、经济效益等方面对中韩自贸区进行全面分析,力求准确全面地解读中韩自贸区的现状与意义。
一、背景:中韩经贸关系始于1992年两国建交,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国的经贸合作规模快速扩大。
2015年,中韩贸易额突破了两国之间1000亿美元的历史纪录,达到了1512亿美元。
然而,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以及两国之间贸易摩擦的不断增加,中韩合作面临一定的困难。
为了促进两国经贸合作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中韩开始探讨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可能性。
经过长时间的磋商和协商,中韩于2015年6月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关于自由贸易区协定的互换书》,正式宣布了中韩自贸区的成立。
二、成立:中韩自贸区的成立对中韩两国经贸合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建立自贸区,两国的商品和服务流动更加便利,贸易壁垒进一步降低,为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自贸区的成立不仅仅是经济层面的合作,更是中韩两国间政治和文化的互动。
两国在签署自贸区协定的同时,还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大韩民国政府关于建立中韩创新合作伙伴关系的协定》,进一步加强了两国在科技创新和文化交流等领域的合作。
三、合作领域:中韩自贸区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投资和贸易便利化等。
在商品贸易方面,中韩自贸区取消了两国之间的多项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了贸易自由化水平,增加了进出口商机。
在服务贸易方面,自贸区开放了金融、教育、文化、电信、旅游等服务行业。
中韩两国的服务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在投资方面,中韩自贸区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更加公平、开放和透明的投资环境。
双方企业可以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和便利条件,促进了投资的互联互通。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自贸区简化了两国之间的贸易手续和程序,提高了通关效率。
中韩农产品产业内贸易实证分析

产品产业内贸易的研究较少。苑涛( 2 0 o 3 ) 对产业内贸易理 论做 了详细评论 , 主要观点有 : 1 . 认为产业内贸易是以产品 差异和规模经济为基础; 2 . 产业 内贸易可分为水平型和垂
Tr a d e b e t we e n Ch i n a an — h u a
相对 于理 论研究 , 我 国学 者更 倾 向于实证研究 , 而且我 国学者产 业 内贸易研 究 以工业 制品 为主要对 象 , 而对 于农
文章编 号 : 1 0 0 5 — 9 1 3 X( 2 0 1 3 ) 0 7 一 O 0 0 3 — 0 3
Emp i r i c a l An a l y s i s o f t h e Ag r i c u l t u r a l l n t r a - i n d u s t r y
一
、
文献综述
国外 学者对产 内贸易 的研究 无论是理论 研究还是 实证
研究都非常成熟, G r u b e l & L l o y d f 1 9 7 5 ) 对产业内贸易提出了
有效 的测量方 法 , 且将 产业 内贸 易分 为同质产 品 的产业 内 贸易 和异 质产 品的产业 内贸易。学者们又将 异质产 品的产 业 内贸 易分 为水 平 差异 产 品 的产业 内贸易 和垂 直差 异产 品 的 产 业 内 贸 易 ,主 要 有 D i x i t & s i f g l i t z ( 1 9 7 7 ) 、 L a n c a s t e r
浅谈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设立对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

S NB nin, N a U ag u WA GN
Absr c : h o l me r o c n mi tu tr , e o r e , r e。 e h oo y o ea o n n g me ts s m ewe n C ia ta t T ec mp e  ̄a i f o o c sr cu e r s u c s ma k t tc n lg , p r t n a d ma a e n y t b t e h n W e i e n a dR OK ly go n wokfr r a o f T T e ce t I o Chn - r aF A w l h v o i v mp t v r i tr l r d f a r u - a . ru d r o c e t n o F A. , i h r a ol f ia Koe T i i a ep st ei a e b l ea t eo g il l i c o a a c
Chnasa rc tr o u to tu t e i ' g iu u a pr d c insr cur . l l
Ke o d : T C i a Ko e rc l rl r d , ay i o a t y w r s F A, hn - r aa iu t a a e An lss f mp cs g u t i
一
、
中韩农产 品贸易发展 近况
增长了4 . 据统计 , 1 年韩国对华的农林水产品出 4 %。 7 2 1 0 口额达 l.亿美元, 1 8 同比猛增 4 . 其占韩国农林水产 9 %, 8 品出口总额的比重, 20 年初期 的 5 提高到 1. 从 00 % 6 %。 2 总体来看 , 中韩双边贸易呈现出两个特点 : 一是中韩进出 口贸易额逐年递增, 但农产品贸易所 占比例较小; 二是韩 方在中韩进出口贸易中始终处于较大顺差地位,而中方
韩国农产品关税情况及中韩自贸区谈判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

韩国农产品关税情况及中韩自贸区谈判对农产品贸易的影响分析转自于世界农业2013年第7期摘要:韩国农产品关税水平较高,对农业保护力度较大。
中国—韩国自由贸易区 (简称中韩自贸区)谈判将会使双方的农产品关税水平降低,贸易更加便利、贸易的可预见性增强。
中韩自贸区谈判将对双边农产品贸易产生积极影响,中国的水产品、蔬菜、水果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对韩国的出口会增加,韩国的部分高附加值加工农产品对中国的出口也可能增加。
关键词:自贸区;韩国;农产品;贸易一、近年来中韩农产品贸易情况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中韩农产品贸易稳步发展。
2012年,中国对韩农产品贸易额47.8亿美元,其中出口41.6亿美元,进口6.2亿美元,分别比2011年增加了1.5倍和3.9倍;但低于中国对全球2.9倍和8.5倍的增速(表1)。
从农产品进出口结构看,中国对韩国出口的农产品主要有水产品、蔬菜、油籽、禽肉,2012年分别占中国对韩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5.7%、19.6%、7.7%和4%(合计67%)。
中国从韩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有水产品、食糖、饮料,2012年分别占中国从韩国进口农产品总额的28.5%、26.5%、10.2%(合计65.2%)(表2)。
表2 2012年中国对韩国农产品贸易主要产品单位:万美元,%二、中韩自贸区谈判进展(一)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农业贸易相关内容中韩自贸区可行性研究始于2007年3月,2011年5月结束。
在商务部发布的《中韩自贸区联合研究报告》中,除对中韩各自的农业生产、贸易、多双边农业谈判情况等进行叙述外,还对中韩自贸区对双边农产品贸易的可能影响进行了描述。
韩方单方面引用学术界的研究数据,认为在中韩农产品贸易完全自由化的前提下,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额将增加100亿美元以上,韩国的水果、蔬菜、经济作物、粮食产品、畜产品等生产尤其会受到负面影响。
中方则认为,受多种条件的制约,虽然自贸区会使双边农产品贸易范围扩大,但影响程度有限。
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影响因素分析

进口 贸易差额
数据来源 :由 UN C OM T R A D E数据整理而得 。 从表 1 中可 以看 出,从 出 口情况 来看 ,截 至 2 0 0 8年 中国对 日本 的 出 口逐 年增加 ,中 国对 日本 的出 口从 2 0 0 1年 的 4 4 9 .4亿 美 元增 长 至 2 0 0 8 年的 1 1 6 1 .3 亿美元 。但在 2 0 0 9年出现大幅下降 ,降至 9 7 8 .7 亿 美元 ,这主要 是受金 融危 机的影 响。2 0 1 0年 ,中国对 E l 本的出 口出现回 升 ,并 呈现出较稳 定的增长 态势 ,从 1 2 1 0 .4亿美 元增长 至 2 0 1 2年 的 1 5 l 6 .5亿美元 ,但 2 0 1 3年有小幅下降。 从进 口情 况 来 看 ,从 2 0 0 1年 至 2 0 0 8年 ,中 国从 韩 国 的 进 口从 4 2 7 . 9 亿美元增 长至 1 5 0 6亿美元 ,实现了 2 .5 倍 的增长。 中国从 日本 的进 口同样在 2 0 0 9 年 出现下 滑,降至 1 3 0 9 .2亿美元 。2 0 1 0年开始 回 暖 ,截至 2 0 1 2 年, 增长 为 1 7 7 8 .1 亿美 元 ,但在 2 0 1 3年将 为 1 6 2 2 .5 亿美元 。 相较于 出 口,进 口的变化幅 度更 大 ,如 图 1所 示 。这 表 明中 国对 日本虽然 长期处于 贸易逆差 的地 位 ,但 是逆 差优势 正在 发生 变化 。从 2 0 0 2年 开始 ,中国对 日本 开 始 出现 逆 差 ,为 5 O .4亿 美 元 。从 2 0 0 1 年至 2 0 0 8年 ,中国对 日本 的逆差逐 步增 大 ,但 从 2 0 0 9年考 试 ,贸易 逆差逐 渐减少 。截 至 2 0 1 3年 ,贸易逆差 降至 1 2 1 .2亿美 元 。从 2 0 0 5 年到 2 0 0 8年 ,进出 口同比变化都较 为平缓 ,而其他 时间段波 动幅度较
中韩FTA的贸易效应及其对构建中日韩FTA的启示

中韩FTA在监管合作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如双方在食品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的合作,这对于中日韩FTA的构建具有 重要的借鉴意义。
争端解决机制
中韩FTA建立了争端解决机制,为双方在贸易和投资领域的争议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这对于中日韩FTA的构建具有重要 的启示作用,可以为双方在复杂多变的经贸关系中提供稳定和可预期的保障。
促进中韩两国间贸易扩大
中韩FTA的签订使得两国间的贸易规模进一步扩大,双方企业在对方市场的 份额增加,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
促进中韩两国间市场扩大
中韩FTA使得两国间的市场进一步扩大,韩国企业更倾向于进入中国市场,中 国企业也更倾向于进入韩国市场,促进了双方市场的竞争和发展。
02
中韩FTA对中日韩FTA构建的启示
规则制定与利益平衡
总结词
中韩FTA的签署和实施需要制定详细的规 则,并需要在各方利益之间取得平衡。
详细描述
中韩FTA的签署和实施需要制定一系列的 规则和协议,以确保双方的贸易和投资活 动能够顺利进行。这需要双方进行深入的 谈判和协商,并需要在各方利益之间取得 平衡。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可能会产生贸 易摩擦和投资风险。此外,规则的制定还 需要考虑与中日韩FTA的对接问题。
中韩FTA的贸易转移效应
促进中韩两国间贸易转移
中韩FTA使得两国间的贸易转移更加明显,韩国企业更倾向于 从中国进口原料和零部件,加工后再出口到其他国家。
促进中韩两国间投资转移
中韩FTA促进了双方的投资合作,韩国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 利用中国的资源和市场优势,提高了双方的产业合作和互补 性。
中韩FTA的贸易扩大效应
中欧自由贸易区案例
总结词
中欧自由贸易区的案例为中日韩FTA的构建提供了重要 的参考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这一影响因素成为可能。 这一模型的另一大特点
就是所有的分析都是基于产业层面的, 这正好也与
本文的初衷相符。 该模型的基本结构分为三个部分:
( 一) 弹性的确定
进口的需求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在该模型中起
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求得这些值,我们首先假定
M =f(P ,P ,y ) (i,r (i,v)
( 二) 需求和供给函数
*
假 定 Pi,r 是 国 家 r 向 世 界 出 口 商 品 i 的 出 口 价
格 ,P (i,v),r 是 国 家 r 出 口 的 商 品 i 在 国 家 v 的 国 内 价 格,两者有以下联系:
*
*
P(i,v),r =(1+t(i,v),r )Pi,r T = (i,v),r Pi,r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设想提出后, 两国有不少的学者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相关 问题 进 行了 研 究。 其 中,石 峡 、李小 红 和罗 林敏 (2007)等 从 贸 易 关 联 性 的 角 度 对 中 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认为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势在必行;李晓峰、 张巍 (2006) 认为 建 立中 韩 自由 贸 易 区 是 解 决 中 韩 贸 易 摩 擦 的 有 效 途 径 ; 李 秀 敏 (2006)等 用 贸 易 引 力 模 型 对 东 北 亚 国 家 的 贸 易 潜 力 进 行 了 实 证 分 析 ,认 为 韩 国 对 中国的出口还有一定的潜力可以挖掘,而中国对韩国的出口潜力是巨大的,因此建 议 通 过 建 立 自 由 贸 易 协 定 等 方 法 加 强 经 济 合 作 ;刘 翔 峰 (2005)认 为 中 韩 经 济 显 现 出 巨大 的 合作 潜 力,两 国间 建 立自 由 贸易 区 是必 要的 ;韩 国 学 者 李 圭 泽 (2005)认 为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缔结还有一些困难, 并建议采取以城市为中心构筑两国间自由 贸易区;薛敬孝 (2004)等采用 CGE 方 法对 东亚 地 区各 种 可能 的 贸易 合作 安 排的 效 果进 行了 模 拟分 析 ,认为 单 独建 立中 韩 自由 贸 易 区 会 使 中 国 和 韩 国 的 GDP 分 别 增 长 1.76%和 1.15%,出 口 增 长 分 别 为 34.11%和 20.18%,进 口 增 长 分 别 为 37.89%和 19.25%。 他们还测算出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 30 个行业产出的影响。
4
Vol.25 No.5 May.2009
国际贸易
响, 而很少测算自由贸易区对两国间具体行业的进 出口会产生多大的影响;第三,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 规划已经不是中韩两国对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初次尝 试了。 早在 2002 年中国和东盟就签署了《中国与东 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国和东盟进 入了建设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 接着,中国 内 地 又 和 香 港 (2003 年 )、澳 门 (2003 年 )达 成 了 《更 紧 密 经 贸 关 系 安 排 》, 与 巴 基 斯 坦 (2003 年 )、 智 利 (2005 年)、新西兰(2008 年)也分别签订了自 由 贸易 区协议。 而韩国也与智利(2004 年)、新加坡(2006)、 美国(2007 年)、东盟(2007 年)签署了自由贸 易 区协 议。 在这些区域经济合作的大格局下,每个协议的签 订无疑会对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效应产生影响。 因此, 在考察中韩自由贸易区效应时不应只考虑到 中韩贸易自由化后会怎样,而更应该放眼全局,尤其 要关注那些对中韩两国都有重要影响的国家的经贸 合作情况, 譬如同是中韩贸易大国之一的美国于 2007 年与韩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区协议。
参数选定具体的数量值。 在此过程中,假定该模型可
以无限次地复制这些基准值。 一旦模型被校准(给参
数赋值),这个模型就可以被用来模拟一些不可观测
的或非现实的政策对经济体的冲击效应。 因此,可以
用来预测经济对现有政策体系变化的反应。
本 文 以 Francois 和 Hall (2003) 的 GSIM (Global
李晓峰 1,2
口市场,2007 年又成为韩国的第一大进口市场。 由此可见,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双 边经贸合作的进一步加强, 中韩贸易在两国对外贸易中已经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 用。 鉴于中韩经贸关系对两国的重要性,中韩两国也一直致力于寻求进一步巩固和
桂嘉越 1,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国际经济贸易学院 2.国际经贸研究中心 广 东 广 州 510006
在 本 文 中 ,笔 者 根 据 李 荣 林 、 鲁 晓 东 (2006 ) 使 用 的校准方法,首先建立一个简单的局部均衡模型,其
中有大量待确定的参数值。 然后根据经济运行的状
况为该模型选择一个基准解,并将其代入模型中,此
时参数变为未知数,而原来的待求解变为常数,依据
基准解, 通过技术处理可以为该模型所包含的所有
希克斯同质产品的假定,可以推出:
交 叉 价 格 弹 性 N =θ (i,v),(r,s) (i,v),s (Em+Es)
(2)
Σ 需 求 价 格 弹 性 N =θ (i,v),(r,r) (i,v),r Em- θ E (i,v),s s sr
=θ(i,v),r Em-(1-θ(i,v),r )Es
Simulation Model) 模 型 为 基 础 , 构 造 可 计 算 的 局 部
均 衡 模 型 。 该 模 型 脱 胎 于 世 界 银 行 开 发 的 SMART
模型, 但相比而言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现实数据结
合度,而且研究维度可以扩展至无限大,这使得本文
在研究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效应时加入韩美自由贸易
Σ Σ ΣΣ M^ i,r =
M^ (i,v),r =
N P^ + (i,v),(r,r) (i,v),r
N P^ (i,v),(r,s) (i,v),s
v
v
v sr
Σ ΣΣ =
N(i,v),(r,r)[Pr*+T^(i,v),r ]+
N(i,v),(r,s)[P*s +T^(i,v)s ]
v
v sr
M^ N P^ ΣN P^ = + (i,v),r
(i,v),(r,r) (i,v),r
(i,v),(r,s) (i,v),s'
sr
(6)
P^(i,v),r =P^*i,r +T^(i,v),r
(7)
X^ i,r =Ex(i,r)P^i*,r
(8)
其中,符号 ^ 表示变化率。
3. 均衡条件
将方程(6)、(2)和(3)代入方程(8),则有: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在本文中试图运用 2006 年 的关税税率,在考虑韩美自由贸易区的情况下,测算 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两国间具体行业进出口的 影响等相关的看法。
二、模型及其校准方法
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如自由贸易区)静态效应的 估计分为两种:一种是事后估计。 较为典型的就是引 力模型,最早是 Tinbergen 和 Poyhonen 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将其应用到国际贸易领域中来的。 在之后几十 年的发展中,由于研究问题的特殊性,经济学家又从 多角度、多方位丰富和拓展了引力模型。 其中,对贸 易协定影响的估计通常的做法是加入虚拟变量;另 一种是事前估计。 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效应研究就 属于此类。 目前用于事前估计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 就是可计算一般均衡 (CGE)模型。 其虽然是以一般 均衡理论为架构的,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张彬、张澎 (2005)指 出 ,CGE 模 型 的 分 析 结 果 对 假 设 、 参 数 和 数据敏感, 必须进行相应的解释; 李荣林、 鲁晓东 (2006)指 出 ,CGE 模型 的 模 拟 结 果 往 往 只 是 给 出 各 种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 但是政策制定者一般需要 根据具体的产业情况来制定相应的贸易政策。因此, 对于产业层面的研究大多使用着眼于产业分析的局 部均衡模型。
发展双边经贸关系的途径。 早在 2004 年 APEC 会议期间,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 韩国总统卢武铉就对中韩两国启动双边自贸区可行性民间联合研究达成了共识。 2005 年 3 月, 中国国务院发 展研 究 中心 和 韩国 对外 经 济政 策 研究 院在 北 京正 式 签 署了建立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可行性研究备忘录 。 2007 年 3 月,中韩自由贸易区进入 了官产学联合研究阶段。
(9)
令世界总进口等于世界总出口 , 即M^ i,r =X^ i,r ,将
(9)和(8)代入,得:
Σ Ex(i,r)P^i*,r =
N(i,v),(r,r)[Pr*+T^(i,v),r ]
v
ΣΣ +
N(i,v),(r,s)[P^s*+T^(i,v),s ]
v sr
(10)
方 程 (10)是 整 个 GMIS 系 统 的 核 心 方 程 ,通 过
程度的受到韩美自由贸易区贸易转移带来的影响; 如果中韩建立自由贸易区则更有利于两国
比较优势的发挥。
关键词:中韩自由贸易区;韩美自由贸易区;局部均衡;校准
中 图 分 类 号 :F741.2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002-0594(2009)05-0004-05
收 稿 日 期 :2008-12-31
5110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RESEARCH
第 25 卷 第 5 期 2009 年 5 月
中韩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两国贸易影响的实证分析
摘 要:文章以局部均衡为基础,建立校准模型,从产业层面测算了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
两国贸易流量的影响。 模拟的结果表明:如果中韩不建立自由贸易区,那么中韩贸易将会较大
综上 所述 ,笔 者有 以 下几 点思 考 :第 一 ,中 国 自 2001 年 加 入 WTO 后 关 税 一 直 都呈下降趋势,如果在 5 年的过渡期内对贸易区建立效应进行测算,其效应就可能 会被高估。 因此,有必要在过渡期结束后,在中国入世关税调整基本完成的条件下 对中韩自由贸易区的效应再进行测算;第二,在现有的研究中学者们都将注意力放 在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两国总体宏观经济的影响上, 如总出口和总进口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