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吐物处置讲解学习
呕吐、腹泻物处理流程培训

呕吐物、腹泻物处理流程上级要求学校所有教职员工都要掌握呕吐物、腹泻物的处置流程。
(请班主任再次教育学生呕吐物一定要吐到黄色垃圾袋中)一,学生出现呕吐二,任课老师需要以下操作(一)要求学生佩戴好口罩,带好本堂课及下节课的学习用具,打开前后门,避开呕吐物,撤出教室在楼道等候。
(二)(最好让靠近窗户的同学打开窗户,老师给呕吐学生一个黄色的垃圾袋)(三)给保洁师傅打电话,说明情况让保洁师傅过来消毒。
给班主任打电话,说明学生情况,并告诉班主任带其他学生到哪个备用教室去上课了。
(四)给校医打电话,说明学生情况,让校医将学生带到隔离室等待。
(五)任课老师将在楼道等候的学生带到备用教室去上课。
(六)三,班主任需要以下操作(七)(一)联系家长说明情况,让家长接走学生及时就医。
(八)(二)通知下一科任课老师到备用教室去上课。
四,校医带学生去隔离室五,五,保洁进行消毒保洁进行呕吐物、腹泻物处置的具体要求(一)做好个人防护:依次戴好帽子、口罩、手套、鞋套,放好警戒牌,打开窗户加强通风。
(二)使用8.4消毒液的原液或10000mg/L的8.4消毒液喷洒在呕吐物上,用报纸或纸巾覆盖在呕吐物上,作用时间30—60分钟。
(四)消毒作用后,将覆盖物包裹的呕吐物放入黄色的垃圾袋中,地面上剩下的少量呕吐物用沾有5000mg/L的8.4消毒液的方巾从呕吐物溢出最外边缘向内开始擦拭,建议擦两遍,处理后的方巾放入黄色垃圾袋中。
用消毒液消毒双手后去除手套,摘下其他防护用品一并放入黄色垃圾袋中扎紧袋口,外层再包裹一层黄色垃圾袋,按医疗垃圾处理(放在教学楼后面的黄色垃圾桶中),操作完毕用碘伏消毒棉片擦拭消毒双手后,用流动水冲洗。
(五)以呕吐物为中心由外向内2米范围内用5000mg/L的8.4消毒液进行擦拭,作用30后再用清水擦拭。
(以呕吐物为中心2米范围以外的地面、墙面、桌椅用1000mg/L的8.4消毒液擦拭,作用30后再用清水擦拭)(六)墩布、抹布用5000mg/L的8.4消毒液浸泡30分钟,30分钟后再用清水清洗干净,挂放通风晾干,处理完后注意用碘伏消毒棉片擦拭消毒双手后,用流动水冲洗。
幼儿园呕吐物消毒处理方法及流程

幼儿园呕吐物消毒处理方法及流程
一、消毒流程
1.对呕吐物进行清理
清理呕吐物的第一步是用小垃圾袋将其收集起来,并盖上。
确保收集完毕后,将盖子裹准确盖住,以防止污染其他物体。
2.让呕吐物曝晒
将垃圾袋放置在一处通风处,让呕吐物暴露在太阳下曝晒,尽可能确保曝晒时间为2-4小时。
3.采用有效和特征性的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冲洗
使用有效的和特征性的消毒剂对呕吐物进行冲洗,最低要求的浓度是最小残留量的1:300。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考虑在冲洗过程中使用压力清洗器以提高冲洗效果。
4.扔掉曝晒过的垃圾袋
曝晒结束后,可以扔掉曝晒过的垃圾袋,或者把垃圾袋搬运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地。
二、正确消毒处理注意事项
1.正确使用消毒剂
使用有效的和特征性的消毒剂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说明书使用和操作消毒剂,避免不合理的用量或使用方法。
(2)衡量消毒剂的浓度,至少为最小残留量的1:300。
(3)做好安全防护。
2.正确使用曝晒
(1)曝晒过程应尽可能在室外进行,以避免造成污染,并尽量保持在2-4小时的时间窗口内。
(2)应使用封闭式容器装满水,保证曝晒过程消毒效果最佳。
3.注意安全
在处理呕吐物时,应该注意安全,穿戴专用防护服和口罩,以防过敏或不适。
清洁呕吐物时,应避免接触到脸部和口部,并用干毛巾和作业服清除手部污染物。
总之,在小儿园呕吐物消毒处理中,要正确使用消毒剂、正确使用曝晒,注意安全防护,以确保正确的消毒处理流程,最大限度的预防病毒传播,保护小儿园孩子们的安全。
呕吐物处理方法及流程

呕吐物处理方法及流程呕吐物是人体内消化系统排出的一种生物废物,处理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正确的呕吐物处理方法及流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呕吐物处理的相关知识和具体操作流程,以便广大读者在面对这一情况时能够正确处理。
首先,当有人呕吐时,应立即将其移至通风良好的地方,避免呕吐物的气味扩散。
接着,应给患者提供适当的容器,让其将呕吐物吐入其中。
在这一过程中,应尽量避免呕吐物溅及周围环境,以免造成二次污染。
处理呕吐物的第一步是戴上一次性手套,以保护自己的安全和卫生。
然后,用纸巾或抹布将呕吐物上的固体颗粒清除干净,并放入塑料袋中。
接着,用肥皂和热水彻底清洗呕吐物残留的地方,确保彻底清除呕吐物的污染。
处理呕吐物的容器应该是一次性的,使用后应立即密封并丢弃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同时,应及时清洗和消毒使用过的容器,以防止细菌滋生和传播。
在清洁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呕吐物,以免感染疾病。
另外,对于呕吐物污染的地面或物品,应使用含氯消毒剂对其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同时,要保持清洁工作的连续性,直至确认所有呕吐物污染的地方都已得到有效处理。
在处理呕吐物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避免直接接触呕吐物,戴好手套和口罩,并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
同时,要及时清洗双手和更换所穿的衣物,以防止细菌传播和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正确的呕吐物处理方法及流程对于保护环境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面对呕吐物时,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确保呕吐物得到安全、彻底的处理。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呕吐物处置流程培训

学校呕吐/腹泻物处置流程培训崇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滕东蓉二0二一年三月Are you kidding me?!呕吐/腹泻物的处置也值得耽搁一下午来培训?!自2014年至2020年,各类学校的特殊上榜方式…………除了新闻,还有市长信箱、投诉、微博曝光等等热门方式源头:诺如病毒!一、诺如相关知识•诺如病毒是什么?•全球急性胃肠炎的暴发疫情的主要致病原!•学校聚集性疫情和暴发疫情的常见罪魁祸首!•诺如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和快速传播能力!•引起的胃肠道症状,易被家长误解为食物中毒,也能是食物中毒!•一旦扩散,难于控制,破十常见,破百也易!•临床特征•潜伏期:短,12-48小时 短时间内病例迅速增多•表现:学生儿童主要为呕吐,可伴腹泻、腹痛、恶心等症状 成人:腹泻为主•传染源•病人:至症状完全消失后72小时(隔离期限)一、诺如相关知识•传播途径•人传人:通过粪口途径(包括摄入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环境而传播(不洗手/不规范洗手)•经食物或水或餐用具(与人传人的事件定性可不同)一、诺如相关知识•易感人群•所有人!•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社区/村庄等集体单位或场所发生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二、学校最容易引起诺如疫情扩散的原因①首例病例易忽视 带病上班/上课教职员工/学生家长说:“就是吃了冷东西了/吃多了/经常肠胃不好/昨天吃路边摊了”②呕吐物处置不及时、不规范学生未及时疏散 、喊学生自己处置、未及时处置呕吐物、公共场所呕吐物发现不及时或无人处置③学校职责分工明确,缺乏统筹协调各环节不同人负责,效率不一④疫情发生后重视度不够措施不上,依然如故 不是保健老师一个人的事!不只是班主任的事!整个教职工群体!!⑤健康教育未跟上,导致社会舆论怎么办?!三、日常准备工作•物资放置:•设置专用整理箱存放物资并进行标记。
其中含氯消毒剂(如泡腾片、消毒粉、漂白粉)要严格按产品说明书安全存放。
学校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流程、呕吐物处置规范流程

学校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流程、呕吐物处
置规范流程
XX市XX学校急性传染病防控工作流程
呕吐物处置规范流程
在学校里,呕吐物的处理需要遵循以下规范流程:
1.班级处理呕吐物需要准备手套、口罩、84消毒液、抹布2块、垃圾袋2个。
清理呕吐物需要使用一块毛巾,另一块毛巾搭配消毒液擦拭呕吐物周边区域2米范围区域,均为一次性使用。
2.如果呕吐在垃圾袋或残存盘中,那么最好。
如果呕吐在地面或桌面上,需要进行规范处理。
首先,倾倒84消毒液原液进行消毒。
处理呕吐物时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带上口罩和手套。
接着,立即用吸水性强的纸或棉布进行覆盖10-15分钟。
停止教学活动,疏散其余学生,呕吐学生送临时隔离室观察。
打开窗户通风。
10-15分钟后,使用废旧抹布清理呕吐物。
在2米范围内由外向内擦拭。
处理后的污物需要进行密封。
3.15分钟后,再次对地面、墙面、物表等用1:50的84消毒液进行再次擦拭。
污染的衣物需要装袋密封带回家处理。
处理呕吐物后需要立即彻底清洁双手。
以上是XX市XX学校的呕吐物处置规范流程。
为了防止传染病的传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这些规范流程,做好自我防护。
幼儿园呕吐物处理方法

幼儿园呕吐物处理第一步:立即驱散幼儿,老师带离其他幼儿至户外或其他独立教室单独活动(该路经路线请保洁阿姨消毒水喷洒消毒,接触户外教玩具后请本班老师进行消毒。
)第二步:班级老师带好防护用品,开窗通风,进行消毒。
清理呕吐物第三步:用报纸遮盖呕吐物,然后用班内配置好的含氯消毒液(5000-10000mg/L)对呕叶物进行喷洒第四步:静置十分钟后用报纸包住呕吐物放入医疗垃圾桶,密封双层垃圾袋后对垃圾袋进行喷洒消毒第五步:用拖把将呕吐物为中心2米范围内的地面横向Z字型拖洗清洁、消毒第六步:作用30分钟后进行清水拖洗。
对周围看上去清洁的物品用消毒液的抹布横向擦拭桌面,作用时间为30分钟。
使用后的拖把再用5000mg/L浓度的消毒水浸泡30分钟。
将密封的呕吐物垃圾袋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第三步:保健医带离幼儿至保健室,该路经路线请保洁阿姨消毒水喷洒消毒。
第四步:病儿接触到的物品和所在班级的日常用品、门把手、桌面等用1000mg/L浓度的消毒水进行消毒,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
第五步:人员离开后关闭门窗,开启紫外线消毒机或消毒灯1小时,进行空气消毒。
第六步:消毒完成后,班级老师回班进行开窗通风,幼儿方可入班。
备注:呕吐物消毒浓度:5000mg/L~10000mg/L所有的清洁物品消毒浓度:5000mg/L~10000mg/L物品表面及教玩具消毒浓度:1000mg/L一、对环境消毒后的抹布和拖把的处理(1)用于环境消毒后的抹布,要用消毒水浸泡消毒30分钟。
使用后的地把,同样需要用消毒水浸泡消毒30分钟。
并且还要擦拭地拖桶把手和桶的周围。
(2)清洁用品消毒30分钟后。
均用清水冲洗晾干即可。
二、对防护用品的处理:作业完毕后,个人防护用品应当用含有效氯1000毫克每升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
一次性个人防护用品。
应作废弃物丢弃。
非一次性防护用品在彻底消毒后可重复使用。
三、所以工作完成后,需要关注的点完成工作后。
使用七步洗手法立即清洗双手。
呕吐物处理方法及流程

呕吐物处理方法及流程呕吐物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卫生工作,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下面将介绍呕吐物处理的方法及流程。
首先,当发现有人呕吐时,应立即采取措施,将呕吐物迅速清理干净。
可以使用一次性手套和纸巾将呕吐物包裹起来,然后将其放入塑料袋中,并进行密封处理。
在清理呕吐物的过程中,要注意避免直接接触呕吐物,以免感染病原体。
接下来,需要对呕吐物残留的场所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首先,用清水将呕吐物残留的地面或物品彻底清洗干净,然后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剂的使用要按照说明书上的稀释比例进行,确保消毒效果。
清洁消毒后,要及时通风干燥,保持环境清新。
除此之外,对于呕吐者本人,要及时进行个人清洁和消毒。
呕吐者应尽快更换干净衣物,进行全身清洁,特别是要注意清洁口腔和手部。
同时,要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在处理呕吐物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包括佩戴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直接接触呕吐物;2. 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避免与日常清洁工具混用,以免传播病原体;3. 对清洁工具进行彻底消毒,保证下次使用时不会造成交叉感染;4. 在处理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将病原体传播给他人。
总之,呕吐物处理是一项需要高度重视的卫生工作,正确的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加强对呕吐物处理方法的学习,做到知识在脑中,技能在手中,以便在关键时刻能够正确、迅速地处理呕吐物,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让我们共同学习,共同进步,为创建一个清洁、卫生的生活环境而努力!。
呕吐物的处置培训计划

呕吐物的处置培训计划一、培训目的呕吐物是一种常见的生活场景中不可避免的污染物,正确处理呕吐物的处置对于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至关重要。
因此,制定呕吐物的处置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员工对呕吐物处理的认识和技能,确保在面对呕吐物时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处置,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健康。
二、培训内容1. 呕吐物污染的危害和传播方式了解呕吐物所带来的危害,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和其他病原体的传播途径,引起的健康危害以及可能造成的公共卫生事件。
2. 呕吐物的正确处置方法掌握呕吐物的正确处置方法,包括应急处置和日常清洁两部分内容,学习正确使用防护装备、化学消毒剂等工具,清洁和消毒工作环境,与呕吐物接触后的个人卫生措施等。
3. 应急响应和处理流程了解呕吐物的应急响应和处理流程,包括发现呕吐物后的立即处理措施、通知上级领导和卫生部门、设置警示标识和限制进入等措施。
4. 培训目标通过培训,使员工能够掌握呕吐物的处理方法和流程,增强员工的应急处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确保员工在面对呕吐物时能够迅速、正确地进行处置,有效防止交叉感染,保障员工和顾客的健康。
三、培训方式1. 线下培训通过专业的卫生安全培训机构组织专业讲师为员工进行现场的培训,以案例、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示呕吐物处理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现场演练呕吐物的应急处理流程,提高员工的处理呕吐物的技能和应急处理意识。
2. 在线培训通过内部培训平台或专业的在线学习平台,发布相关的呕吐物处理的培训课件和视频教程,让员工能够在空闲时间通过网络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员工对呕吐物处理的认识和技能水平。
四、培训评估1. 通过考核培训结束后,进行知识和技能方面的考核,评估员工对呕吐物处理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技能水平。
2. 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检查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处理呕吐物的能力和效率,提供实时的反馈和指导。
3. 听取员工关于培训效果和改进意见,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和方法,不断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富小飞
诺如病毒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传染性极强,18个病毒即可致病 。主要的传播途径为:人人传播,食物传 播和经水传播。人人间的传播包括粪口传 播,摄入呕吐物的气溶胶,或者暴露于污 染物;食物传播包括在食品在生长、生产 、处理、运输和准备过程中受污染,引起 暴发的常见食物为草莓和牡蛎。娱乐设施 用水如游泳池池水和饮用水也能传播并且 常引起社区大暴发,主要原因为水被污水 污染或水中余氯浓度下降。
控制措施-消毒
❖对病人呕吐物、大便以及被污染的物品等 及时用消毒剂消毒后方可冲洗,污染物清 理人员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工作;
❖餐具、水杯、被子、毛巾、牙刷、牙杯等 加强消毒;
❖教室、寝室、厕所开展卫生消毒工作,室 内外消毒不能遗漏门窗把手等易接触的区 域。
控制措施-食品安全管理
❖加强对食品从业人员的健康管理,急性胃 肠炎患者或隐性感染者须向本单位食品安 全管理人员报告,应暂时调离岗位并隔离 ;
暴发疫情的判断
❖在一次疾病流行中符合以下标准者,可初步 诊断为诺如病毒感染:
(1)潜伏期24~48h; (2)50%以上发生呕吐; (3)病程12~60h; (4)粪便、血常规检查无特殊发现; (5)排除常见细菌、寄生虫及其它病原感染。
诊断标准
❖ (一)疑似病例 ❖ 即急性胃肠炎病例,定义为24 小时内出现排便≥3 次且有
❖ 所有清理工作完毕后,必须彻底洗手。
拖把的使用与分类
❖推荐采取清洁用具颜色编码,红色--卫生盥 洗室,黄色--患者单元,蓝色--公共区域。
❖环境清洁卫生实践,应采取湿式卫生的方 法;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
❖拖把处理: 拖把使用应按照分类、分区域 原则,卫生间、公共走廊、每个教室均应 配有专门拖把,不得混用。
❖将84消毒液与呕吐物混合,用报纸进行覆 盖消毒30分钟。
❖等待30分钟,将报纸(或毛巾)连同呕吐 物一起装入专用垃圾袋;
❖处理完成后将垃圾袋丢入远离教学区的垃 圾桶。
❖1000-2000mg/L(1-2g/L)含氯消毒液 (或84消毒液按说明书配比)清洗及消毒 受染污的地方表面及附近广泛地方(由外向 内,至少消毒从呕吐物/粪便溢出边缘起2 米内的范围),尤其是经常接触的地方,如 门把手,扶手等。
拖把的使用与分类
❖推荐采用微细纤维材料的抹布和地巾(拖 把头),推荐扁平脱卸式地巾(拖把); 不宜使用传统固定式拖把。
❖消毒剂不出现“二次浸泡”现象。
性状改变(呈稀水样便),和/或24 小时内出现呕吐≥2 次 者 ❖ (二)临床诊断病例 ❖ 在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或暴发疫情中,满足疑似病 例定义,且与实验室诊断病例有流行病学关联的病例。 ❖ (三)实验室诊断病例 ❖ 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中,粪便、肛拭子或呕吐物标本 经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或ELISA 抗原检测阳性者。
❖舆情监测:关心家长动态,做好解释工作 ❖沟通与解释:在学校暴发疫情时要做好家
长的解释工作:如实告知情况。在发生第 一例病例时即可告知,使家长关心同学身 体状况。
控制措施-呕吐物消毒
1. 发现教室内(活动室、卫生间、走廊、操场等)有学生呕 吐,第一时间疏散现场所有人员,禁止让学生参与呕吐物 处理。
❖集体单位须加强二次供水监管和卫生学监 测
控制措施-个人卫生
❖加强个人卫生,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 ,持续至少20秒后冲洗干净。勤洗手,不 共用餐具,不饮用生水,开窗通风,做好 个人卫生,增强自我防护意识,消除恐慌 心理。
控制措施-其他
❖集体活动:暂停、推迟校内集体活动。 ❖共用教室:暂停使用、消毒后使用
❖一般市售84消毒液的有效氯含量为40g/L (34g/L~46g/L),每瓶500ml,相当于 含有20g有效氯,每25ml含有1g。
控制措施-呕吐物消毒
❖ 让漂白水在染污的地方表面停留约15至30分钟, 令病毒变成不活跃,然后再以清水清洗,并让表 面自然风干。
❖ 切勿以拖把直接清理呕吐物。
❖ 清洁中使用的拖把、抹布等工具,盛放污染物的 容器都必须用含有效氯5000mg/L 消毒剂溶液浸 泡消毒30min 后彻底冲洗晾干,才可再次使用。
2. 安排人员将呕吐人员带至水龙头旁进行漱口、洗手,并隔 离至单独场所,等待家长接回家中。
3. 安排专门人员(校医、保健老师、保洁员、班主任)着手 对呕吐物进行处理:
❖ 在整个清理呕吐物的过程中,须戴上乳胶手套及口罩。 ❖ 如果呕吐和腹泻发生的附近范围有未覆盖好的食物,应丢
弃所有食物。
控制措施-呕吐物消毒
❖对食堂餐用具、设施设备、生产加工场所 环境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对高风险食品(如贝类)应深度加工,保 证彻底煮熟;
❖备餐各个环节应避免交叉污染。
控制措施-饮水卫生
❖暂停使用被污染的水源或二次供水设施, 通过适当增加投氯量等方式进行消毒;
❖暂停使用出现污染的桶装水、直饮水,并 立即对桶装水机、直饮水机进行消毒处理 。
控制措施-病例管理
❖病例:在其急性期至症状完全消失后 72 小 时应进行隔离。
❖隐性感染者:建议自诺如病毒核酸检测阳 性后 72 小时内进行居家隔离。
❖从事食品操作岗位的病例及隐性感染者: 需连续 2 天粪便或肛拭子诺如病毒核酸检 测阴性后方可上岗。
• 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