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气道管理
急诊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气道管理是急诊医师的基本技能,是维持急危重症患者生命体征的重要手段。
虽然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在 2013 年推出了我国的《困难气道管理指南》,但对于急诊患者,存在病种、病情、治疗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别,无法有效指导急诊临床实践。
中国急诊气道管理协作组结合急诊气道管理的特点,提出「优先维持通气与氧合,快速评估再干预,强化降阶梯预案,简便、有效、最小创伤」为原则的急诊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协助急诊医师及相关从业人员掌握规范、高效的气道管理流程,提高急诊气道管理的质量。
急诊气道特点急诊气道最主要的特点是紧急和不可预见性。
下列因素均增加了急诊人工气道建立的难度:(1)在紧急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评估患者。
(2)病情多变,突发事件多,常常需要非计划性紧急建立人工气道。
(3)急诊患者病情危重,氧储备能力差,对人工气道建立时限要求高,且经常存在不能配合、生命体征不平稳、气道分泌物多、容易呕吐误吸等情况。
(4)目前国内急诊所配备的气道管理工具相对单一和陈旧,遇到困难气道时手段有限。
(5)急诊从业人员气道管理经验参差不齐。
因此,急诊医学科必须结合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标准化的气道管理规范,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气道管理水平。
基本概念 1. 急诊困难气道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急诊医师,在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或者两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
2. 困难气管插管(1)困难喉镜显露直接喉镜经过2次努力后仍不能看到声带的任何部分(喉镜显露分级Ⅲ~Ⅳ级)。
(2)困难气管插管无论存在或不存在气道病理改变,需要2次以上尝试气管插管。
3. 紧急气道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论是否合并困难气管插管,均属紧急气道。
患者极易陷入缺氧状态。
急诊气道管理的临床决策流程急诊气道管理可分为两个步骤。
第一步:确保通气与氧合,同时初步评估气道情况。
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
同时按「CHANNEL 原则」初步评估患者气道情况。
第二步:明确气道情况,建立人工气道。
急诊气道管理的临床决策

RSI--post intubation management 插管后管理
固定
牙垫 气管导管 深度 吸引
设定呼吸机模式 镇静镇痛 胸部X线确认
常见错误
• 插管开始时负压接吸痰管 • 喉镜开始进得太深,怎么什么都看不见 • 以牙为支点用力挑喉镜(省劲了,不过
牙没了) • 没垫牙垫,就撤喉镜(非RSI下,可能咬
镇静药 咪唑安定 0.1mg/kg 丙泊酚 2-2.5mg/kg 依托咪酯 0.3mg/kg 肌松药 维库溴铵 0.1mg/kg 阿曲库铵 0.5mg/kg
RSI--positioning with protection嗅物位
枕后垫放7-10cm的垫枕 颈部前屈 操作者使头往后仰
目的:使口轴线、喉轴线、咽轴线尽 量处在同一水平线
管) • 不重视气囊压力监测
注意事项
• 插管困难或不成功时:切忌反复盲目插管 暴露不清,调整头位或喉镜位置 氧合下降至90%以下要及时通气 • 发现呼呼意料的困难插管:及时呼叫帮忙
• 通气比插管更重要
•
困难气道的处理
球囊面罩 有经验的医师 声门上气道 可视化设备 有创气道
球囊面罩
• 一个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病人,末梢氧合 85%,予球囊面罩给氧,氧合维持正常
喉镜显露分级
• Ⅰ级 可显露会厌和声门 • Ⅱ级 可显露会厌和部分声门 • Ⅲ级 仅能看见会厌 • Ⅳ级 看不到会厌
RSI--placement with proof判断位置
直视下导管进入声门 压胸部时,导管口有气流 听诊 透明导管,吸气时管壁清亮,呼气
时可见明显的白雾样变化 金标准:呼末二氧化碳
同时应备好大一号和小一号的导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急诊气道管理PPT

⑤急诊从业人员气道管理经验参差不齐。
2.基本概念
2.1急诊困难气道
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急诊医师,在面罩通气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或者两 者兼有的一种临床情况。
2.2困难气管插管
• 困难喉镜显露 直接喉镜经过2次努力后仍不能看到声带的任何部分。
• 困难气管插管 无论存在或不存在气道病理改变,需要2次以上尝试气管
插管。
2.3紧急气道
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论是否合并困难气管插管,均属紧急气道。 患者极易陷入缺氧状态。
3.急诊气道管理的临床决策流程
第一步: 确保通气与氧合,同时初步评估气道情况。保证患者
生命安全为首要目标。同时按“CHANNEL原则”初步评 估患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道情况。 第二步:
此PPT下载后可任意修改编辑增删页面
急诊气道管理
有医术,有医道。术可暂行一时,道则流芳千古。
友情提示
感谢您不吸烟
手机调成静音
欢迎随时提问
1.急诊气道特点
①在紧急情况下,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 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评估患者。
②病情多变,突发事件多,常常需要非计划性紧急建立人 工气道。
③急诊患者病情危重,氧储备能力差,对人工气道建立时 限要求高,且经常存在不能配合、生命体征不平稳、气 道分泌物多、容易呕吐误吸等情况。
3.1 CHANNEL原则
3.1.3A(artificial airway,人工气道)
对于尚能维持通气氧合的患者,仍需根据病情判断是否需要建立 人工气道。人工气道包括无创气道和有创气道。
无创气道包括经口/经鼻气管插管、声门上技术(喉罩等) 等。 有创气道包括气管切开、环甲膜穿刺/切开等。其中气管插管是建立 人工气道的主要方法。气管插管的适应证:不能保护或维持气道;不 能有效通气或不能维持基本氧合;根据经验判断患者可能出现上述情 况。气管插管的禁忌证:在致命性呼吸衰竭的情况下,无绝对禁忌证。 相对禁忌证有喉水肿、急性咽峡(喉)炎、气管黏膜下血肿、气管离 断、严重凝血功能障碍。
急诊气道管理共识修改2

01
PART ONE
急诊气道管理的临床决策流程
3.1 CHANNEL原则
• C:崩溃气道(crash airway) • H:低氧血症(hypoxia) • A: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 • N:颈部活动度(neck mobility) • N:狭窄(narrow) • E:评估(evaluation) • L:外观(look externally)
2.2无论存在或不存在气道病理改 变,需要多次尝试气管插管。
2.3 紧急气道,只要存在困难面罩 通气,无论是否合并困难气管插 管,均属紧急气道。病人极易陷 入缺氧状态。
三、急诊气道管理的临床决策流程
两个步骤
Step 1
确保通气与氧合,同时初步评估 气道情 况。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为 首要目标。同时按“CHANNEL 原则”初步评估患者气道情况。
急诊气道管理共识
Emergency airway management consensus
重症医学科
气道管理的重要性
急诊的一个病例:{患者男,42岁,因烧伤后致呼吸困难伴神志模糊2小时余来诊。 入室体查:P126次/分 R34次/分 BP 124/68mmHg SPO2:88%,嗜睡状,呼吸急促, 全身大面积Ⅱ---Ⅲ度烧伤,面积约98%,大部分皮肤呈皮革样改变,可从气道吸 出较多黑色的物质。该病人该如何处理,下一步?导管内吸氧?面罩吸氧?气管插
急诊气道管理的临床决策流程
• 3.1.1 C (crash airway,崩溃气道) 崩溃气道是指患者处于深度昏迷、濒临死亡、循环崩 溃时,不能保证基本的通气氧合。此时需按紧急气道 处理。
急诊气道管理的临床决策流程
• 3.1.2 H (hypoxia,低氧血症) 急诊气道管理首先需要纠正低氧血症。对于自主呼吸节 律尚稳定的患者,可以给予鼻导管或面罩进行氧疗;若 自主呼吸不稳定或通气氧合情况仍不正常,需给予球囊 面罩通气。 以上方法不能纠正低氧血症时,可判断为紧急气道。
气道工作总结

气道工作总结
气道工作是医务人员在急救和护理工作中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在急救现
场或医疗机构,对气道的畅通与否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气道工作的总结和提高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对气道的评估是气道工作的第一步。
在急救现场或医疗机构,医务人员
需要迅速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包括有无阻塞、有无分泌物、有无呼吸困难等。
只有准确评估了患者的气道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后续的处理和护理。
其次,保持气道的通畅是气道工作的核心。
当发现患者气道受阻或有分泌物时,医务人员需要迅速采取措施,包括清除口腔分泌物、采取头部仰置或侧卧位等,以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气道吸引或气管插管等操作,这就需要医务人员熟练掌握相应的技能和操作方法。
最后,对气道的监测是气道工作的持续性工作。
在急救或护理过程中,医务人
员需要不断监测患者的气道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同时,对于一些需要长期卧床或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也需要进行定期的气道评估和护理,以预防气道相关的并发症。
总之,气道工作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通过对气道的及时评估、保持通畅和持续监测,可以有效地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医务人员需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技能水平,以更好地完成气道工作。
协和急诊气道管理共识

处理严重低氧血症患者时可建立有效的气道,便于后续处
理。安全性方面,喉罩合并的胃内容物的误吸并不比气管 插管的患者高。但喉罩的长久稳定性不如气管插管,置管 后注意固定。并且清醒患者有强烈的不适,往往难以耐受。
(3)其他辅助插管技术 包括探条、管芯、气管食管联合导管等 技术。
3.3.2 有创气道技术
(1)环甲膜穿刺/切开 环甲膜穿刺/切开是一种快速建立确定性 气道的临时方法。常用于以下情况:异物阻塞,喉上外伤, 上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热损伤或腐蚀性损伤,血管神经性 水肿,上呼吸道出血,会厌炎和假膜性喉炎(导致急性喉 梗阻)或其它经口插管失败的紧急情况。该技术对外科技 巧要求不高,更适合急诊使用。禁忌证:解剖标志无法识 别;凝血功能障碍(相对的);喉气管断裂并且远端气管收 缩至纵隔;未满 8 岁的儿童;喉部病变(狭窄、癌症、感染 等所有与之相关的);对技术不熟练(相对的)。
如条件允许,可评估咽部结构分级:即改良的Mallampati 分级 (图 3),咽部结构分级愈高预示喉镜显露愈困难,Ⅲ~Ⅳ级提示 困难气道。
3.1.7 L (look externally,外观)
快速的观察患者有无特别的外观特征,以确定是否有气管插管、 或通气的困难,如颈部粗短、过度肥胖、下颌短小、尖牙过长、 外伤畸形等一些会导致特殊面部结构改变。
3.1.4 N (neck mobility,颈部活动度)
常规气管插管需要调整体位至嗅物位,以便于增加插管成功率。 但需要关注患者有无合并颈部疾患,包括颈部活动受限、颈部损 伤、颈部制动,体位配合困难等,此时应用直接喉镜插管难以充 分暴露视野,增加气管插管难度。目前建议改用可视喉镜、支气 管镜等其他可视化的插管技术。
影像学方法用于进一步判断气管插管深度。插管后胸部正位 X 线 片可以用来评估气管导管插入的深度。支气管镜直视下可以明确 导管位置。超声检查定位气管内导管是一种较新的方法,可直接 判断气管插管是否在气管内,通过间接征象可判断是否存在支气 管内插管。
急诊常见气道管理

04
气道护理:保 持气道清洁, 避免感染加重
急诊气道管理的 注意事项
4
保持气道通畅
01
及时清除气道异物, 防止气道阻塞
02
03
密切观察患者呼吸 情况,及时发现并
处理气道问题
04
保持气道通畅是急 诊气道管理的首要
任务
正确使用呼吸机, 确保呼吸机参数设
置合理
防止气道损伤
01
保持气道通畅:避免气道阻塞, 确保呼吸顺畅
C
B
正确使用呼吸机:正确操作 呼吸机,避免气道损伤
D
预防交叉感染:加强病房管 理,减少患者间的交叉感染
THANKS
汇报人
03
避免过度刺激:在气道管理过程 中,避免过度刺激患者,以免引 起气道损伤
02
正确使用气道管理工具:如气管 插管、喉罩等,确保操作正确
04
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在气道管理 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 有异常及时调整操作
预防气道感染
保持气道清洁:定期清洁气 道,避免细菌滋生
A
加强气道护理:定期检查气 道,及时处理气道分泌物
保持气道通畅: 及时清除气道分 泌物,保持气道
通畅
气道保护:使用 气道保护装置, 如气管插管、气
管切开等
气道湿化:使用 湿化器,保持气 道湿润,减少气
道刺激
气道监测:定期 监测气道压力、 氧饱和度等指标,
确保气道安全
急诊常见气道管 理问题
2
气道梗阻
气道梗阻的原因: 异物、肿瘤、炎
症等
气道梗阻的症状: 呼吸困难、咳嗽、
营养支持:根据患 者情况,给予适当 的营养支持,促进
康复
控制出血:使用止 血带、压迫止血等 方法控制出血,防
气道管理血气分析机械通气

气道管理血气分析机械通气气道管理:气道管理是指在临床上对病人进行标准的护理措施,以保持气道通畅,防止气道闭塞和维持呼吸功能的一系列行为。
气道管理常用于急诊抢救、手术前后、重症监护室等场合,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病人尤为重要。
气道管理的目的是使病人保持正常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防止气道积液、分泌物、异物等导致气道堵塞,保证病人的呼吸顺畅。
气道管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气道通畅的评估:对于呼吸困难患者,首先要进行气道通畅的评估,包括清除口腔和鼻腔分泌物、观察口腔、鼻腔有无结构异常等。
2.呼吸机辅助通气:对于严重呼吸衰竭的病人,可以进行呼吸机辅助通气,包括有创通气和无创通气两种方式。
有创通气即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管进行通气,无创通气即通过面罩或鼻罩进行通气,避免了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的创伤和并发症。
3.气道保持:保持气道的通畅是气道管理的核心,可以通过头位、体位、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吸痰、引流等方式进行。
常用的吸痰方法有口腔吸痰、鼻咽吸痰和气管吸痰。
4.咳嗽和排痰训练:对于存在咳嗽困难和痰液排出困难的病人,可以进行咳嗽和排痰训练,包括刺激咳嗽反射、物理疗法和药物辅助等。
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指通过分析血液中氧气、二氧化碳、酸碱平衡等物质的含量和浓度来评估呼吸和代谢功能的检查方法。
血气分析常用于评估呼吸系统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效果、评估代谢性酸碱失衡等。
常规的血气分析项目包括: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碳酸氢盐(HCO3-)、血酸碱值(pH值)、氧合度(SaO2)等。
通过血气分析可以判断病人的氧合状态、通气状态和酸碱平衡,有助于准确诊断和治疗,指导临床护理措施的制定。
机械通气:机械通气是通过机械装置将氧气和气体输送到呼吸病人的肺部,辅助呼吸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
机械通气可以提供正常的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保证病人的呼吸功能。
常见的机械通气方式包括:控制通气、辅助通气、压力支持通气和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喉镜评估
■ 喉镜显露分级 喉镜显露分级Ⅰ~Ⅱ级提示应用喉镜气管插管容
易,Ⅲ级提示困难,Ⅳ提示极度困难。Ⅲ~Ⅳ级提 示困难气道。
困难气道
概念
面罩通气困难 紧急气道
气管插管困难 困难喉镜显露 困难气管插管
急诊气道管理的临床决策流程
Step1
• 确保通气与氧合(首要目标) • 同时初步评估气道情况(
、循环崩溃时,不能保证基本的通气氧合。此 时需按紧急气道处理。
CHANNEL 原则
■ H (hypoxia,低氧血症) 急诊气道管理首先需要纠正低氧血症。
对于自主呼吸节律尚稳定的患者,可以给予鼻导管 或面罩进行氧疗; 若自主呼吸不稳定或通气氧合情况仍不正常,需给 予球囊面罩通气。
以上方法不能纠正低氧血症时,可判断为紧急气 道。
• 困难气道:接受过系统培训的急诊医师,在面罩 通气或气管插管时遇到了困难,或者两者兼有的 一种临床情况。
困难气道包括紧急气道与非紧急气道
既不能插管也不能氧合 (Can't Intubation, Can't Oxygenation. CICO)”
困难气道
• 困难面罩通气:面罩通气难以维持病人氧合。(面罩通 气3~4级)。
• 困难喉镜显露:直接喉镜经过多次努力后仍不能看到声带 的任何部分(喉镜显露分级Ⅲ~Ⅳ级)。
• 困难气管插管:无论存在或不存在气道病理改变,需要2次 以上尝试气管插管(直接喉镜)。
面罩通气分级
分级 定义 1 级 通气顺畅
2 级 轻微受阻
3 级 显著受阻
描述
仰卧嗅物位,单手扣面罩即可获得良好通气
置入口咽/鼻咽通气道单手扣面罩;或单人双手托下颌扣紧面罩,即 可获得良好通气*。
急诊气道管理流程:STEP1
接诊患者
崩溃气道
否
常规氧疗 维持通气 氧合正常
否 判断是否需要
常规治疗
建立人工气道
是
否
球囊面罩
维持氧合
面罩分级 1~2级
面罩分级 3~4级
• 评估是否为困难气道 • 颈部活动受限 • 气道狭窄 • 评估 • 外观
紧急气道
CHANNEL 原则
■ C (crash airway,崩溃气道) 崩溃气道是指患者处于深度昏迷、濒临死亡
以上方法无法获得良好通气,需要双人加压辅助通气**,能够维持 SpO ≥90%。
4 级 通气失败 双人加压辅助通气下不能维持 SpO2≥90%。
*良好通气是指排除面罩密封不严、过度漏气等因素,三次面罩正压通气的阻力适 当(气道阻力≤20cmH2O)、胸腹起伏良好、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波形规则。 **双人加压辅助通气是指在嗅物位下置入口咽/鼻咽通气道,由双人四手,用力托 下颌扣面罩并加压通气。
急诊气道特 点
■ 4.目前国内急诊所配备的气道管理工具相对 单一和陈旧,遇到困难气道时手段有限。
■ 5.急诊从业人员气道管理经验参差不齐。
因此,急诊医学科必须结合自己的特点来制定标 准 化的气道管理规范,提高急诊医护人员的气道管 理水平。
紧急气道与困难气道
• 紧急气道:只要存在困难面罩通气,无论是否合 并困难气管插管,均属紧急气道。病人极易陷入 缺氧状态,必须紧急建立气道。
第二部分:操作
球囊面罩通气,气管插管
讲课内容
第一部分:理论
CHANNEL原则,快速诱导气管插管RSI
第二部分:操作
球囊面罩通气,气管插管
2016年
背景
■ 2013年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推出了我国的《困 难气道管理指南》。但对于急诊患者,存在病种 、病情、治疗目的、治疗环境等多方面的差别, 无法有效指导急诊临床实践。
■ 中国急诊气道管理协作组结合急诊气道特色,提 出“优先维持通气与氧合,快速评估再干预,强 化降阶梯预案,简便、有效、最小创伤”为原则 的急诊气道管理专家共识。
急诊气道特点
急诊气道最主要的特点是紧急和不可预见性,下列因素 均增加了急诊人工气道建立的难度: ■1.在紧急情况下,没有时间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 检查和辅助检查来评估患者。 ■2.病情多变,突发事件多,常常需要非计划性建立急诊 气道。 ■3.急诊患者病情危重,氧储备能力差,对气道建立时限 要求高,且经常存在不能配合、生命体征不平稳、气道分 泌物多、容易呕吐误吸等情况。
开放气道
EC手法 单人EC手法 双人EC手法
• 头后仰位(头下不垫枕头) • 嗅物位(头下垫枕头)
体位
Sellick 手法
■ 对于气道自我保护能力不足的患者,尤其合并 饱腹情况下,使用Sellick手法防止返流误吸。
■ 该手法至气管插管完成、气囊充气后停止。在 环状软骨环使用约 20~40N(10N≈1kg)的力 量将其压向椎体即可产生足够的压力封闭食道 防止返流。影响插管或球囊面罩通气,暂停压迫 环状软骨即可。
• 鼻保导持管通/畅储,氧防面止罩误吸
•• 有无创人呼工吸气机 道的气道管理
• 口球咽囊管面,罩喉通罩,气气/有管创插管呼/吸气管机切开
气道管理的目的
保证气道通畅 保证病人氧合
哪些病人需要气道管理?
心肺复苏
急性左心 衰
终末期病 人
误吸 舌后坠 昏迷
呼吸急症
过敏 洗胃
讲课内容
第一部分:理论
CHANNEL原则,快速诱导气管插管RSI
球囊面罩通气
■ 该技术的操作关键是开放气道和密闭。 ■ 球囊面罩通气分为四级,1~2 级可获得良好通气,3~4
级为困难面罩通气 。 ■ 当患者55岁以上、肥胖(BMI>26kg/m2 ),络腮胡,无
牙,鼾症者易出现困难面罩通气 。 ■ 当患者存在误吸和返流风险时应给予环状软骨压迫(
Sellick手法)。
CHANNEL原则)
Step2
• 明确气道情况 • 建立人工气道
பைடு நூலகம்
CHANNEL原则
□ C:崩溃气道(crash airway) □ H:低氧血症(hypoxia) □ A:人工气道(artificial airway) □ N:颈部活动度(neck mobility) □ N:狭窄(narrow) □ E:评估(evaluation) □ L:外观(look externally)
急诊气道管理临床决策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急诊科 周倩云
什么是气道?
• 气道指气体进出人体的通道,也称呼吸道。 • 分为上呼吸道及下呼吸道 • 主要指口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加温
加湿 清除
滤过
什么是人工气道?
• 口咽通气道 • 喉罩 • 气管插管/气管切开
气道管理——急诊医生必备技能
给• 无氧人方工式气道的气道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