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吴非_作文3000字_读书笔记_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吴非《致青年教师》(一)做个有胸襟的教师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1、教师无法抑制自己的激动或伤感,那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当着学生的面哭泣吧。
让学生看看,老师和自己的母亲、父亲一样,和普通人一样,也有悲伤,甚至会感到绝望。
2、在学生面前,我们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感情。
我们教育孩子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
我不在乎学生说老师多愁善感,但我在意自己教出的学生能不能成为情感健全的真人。
3、不要忍,就让你的眼泪流下来,当着学生的面流下来。
我宁愿他们面对你的眼泪感到惊愕或尴尬,也不愿意他们那样木然地面对人间的一切。
4、青少年能被感动,除了天赋善良,更需要在无比丰富的现实生活中一点点地获得良知,而家长和一些教师却只在意他们的考试成绩,没有意识到教育的欠缺。
5、作为指引者的教师,应当引导他去关注,孕育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阅读的经历,他的阅读如果是有效的,能孕育人文情怀的,他的情感就能被唤醒,也就一定会有感动。
我们要有什么样的志趣1、原谅他们,不是所有的水都要流向一条河的,也不是所有的河都向着大海的。
你能做的,就是珍惜自己的“热爱”。
2、不是每个人都愿意飞翔的,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徜徉在理性思考的乐园中的。
我们没有权力要求所有的人和自己持一样的生活观。
坚持自己的追求,尊重别人的选择,在一个文明社会里,这是知识分子应当具备的素养。
3、当然,作为教师,我们的生活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会有影响,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生活志趣,关注教师应当具备的情感与情趣。
因为我们的学生时时都在看着我们。
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为了你的学生,你应该首先做一个有胸襟的教师。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
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
良师之心境,如长空般高远。
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有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心灵,建造精神家园。
人生中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告别讲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经验倾囊相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对大家在教学中可能忽视的一些细节进行叮嘱,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师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放弃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于这个民族,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学生的事。
第一文档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1、《珍视我们的专业》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这或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有不同的阐释。
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
(p16) 感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教师是最需要读书的职业之一,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教育匮乏、苍白的状态,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把阳光散布在别人心里;读书,能够使教师思考人生,改变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层次,才能赋予课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赋予课堂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不用再谈“职业倦怠”。
2、《不能疏忽的教育细节》校园里有些事,在教育圈之外的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的人去关注,但对教育者来说,如果不关注细节的作用,也很难为人师表。
(p74)感悟:关注细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们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应该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
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表现出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展现一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
3、《这样的学生可爱吗》应当说,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经过良好的教育,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有教养的公民;我们应当珍视他们身上的那些值得爱的禀赋,不要轻易地让它们丢失。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范文(精选7篇)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范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最近,有幸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一书。
以往,总是觉得这种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太深奥,看得很累但收获甚少。
可是,翻开《致青年教师》一书,会发现它的目录很新颖,都是一些拉家常的话,不禁让我有兴趣继续深入阅读。
于是,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浮现在眼前,这些案例都是曾经或者现在正发生在我身边的。
捧着这本书,就好似在与一位资深的老教师促膝而谈,让我一下子就把整本书看完了。
吴非老师主要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六个方面,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阐述了青年教师应该具备的理想和素养。
作为一名踏上工作岗位不久的新教师,我边读边对照自己的教育过程,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发现和吴老师还是有很大的距离。
吴老师提出的观点,展示的事例,让我牢牢记住在心间。
读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这篇文章,我不禁想起了高一时候的语文老师。
他是一名大学刚刚毕业、长相阳光、性格温柔的男老师,他从不向同学们发脾气,即便大家认为他“好欺负”,在他课上行为放肆:有人吃东西,有人睡觉,有人换座位,有人坐地上听课,老师也从来不发脾气,只是默默叹气。
直到有一天,老师终于爆发了,他居然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流泪了,我们都震惊了,一位男老师居然会对着学生流泪。
老师说,他把对我们的放纵当成了放松,对我们很无奈。
那天老师倒出了他的所想所思,后来我们的语文课堂焕然一新,再也不是从前的杂乱无章。
这件事至今让我记忆犹新,这不正是吴老师所说的:不要在学生面前掩饰自己的情感,不要担心在学生面前流泪,如果这一切有利于他们人性的苏醒。
倘若你竭力掩饰,有可能会被学生误认作是冷漠,也有可能会让敏感的学生也去学习克制和忍耐。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一)《致青年教师》是吴非老师的告别讲台之作,他把他30多年的教育经验倾囊相授,对青年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解答,对大家在教学中可能忽视的一些细节进行叮嘱,最主要的是希望青年教师们无论什么情况下都不要放弃教育良知,做一些有益于这个民族,有益于家庭,有益于学生的事。
这本书吴非老师通过“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和“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这几方面结合自己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事情、案例阐述了青年教师应具有的理想和素养。
特别是每一个章节前面短短的几句话对我的感触最大。
现摘录如下: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
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能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
如果上课可以不用课件,尽量不要用。
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陶。
如果所有的教师都依靠电脑上课,我们有可能逐渐失掉母语教育的绝好传统。
你注意到学生作业的书写吗?他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书写的示范。
教师心中没有阳光,学生心灵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然而,一名在辛勤工作的愚蠢的教师,他的破坏作用就大得多。
他不聪明,本不是他个人的不幸,而当他通过辛勤的工作,把一百多个原本可以变得聪明的学生教育得和他一样愚蠢时,教育的不幸就出现了。
因为他越是“辛勤工作”,他的学生越是摆脱不了他。
学生在青少年时代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将决定一生的精神高度。
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
有位理科教师对我说,他上小学时,数学学得一塌糊涂,可是每次作业做错,老。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1、《珍视我们的专业》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这或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有不同的阐释。
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
(p16)感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教师是最需要读书的职业之一,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教育匮乏、苍白的状态,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把阳光散布在别人心里;读书,能够使教师思考人生,改变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层次,才能赋予课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赋予课堂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不用再谈“职业倦怠”。
2、《不能疏忽的教育细节》校园里有些事,在教育圈之外的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的人去关注,但对教育者来说,如果不关注细节的作用,也很难为人师表。
(p74)3、《这样的学生可爱吗》应当说,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经过良好的教育,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有教养的公民;我们应当珍视他们身上的那些值得爱的禀赋,不要轻易地让它们丢失。
无论这样的工作有多艰难,我们必须去做,而且要抱着这样的信念:这件事,如果我们不去做,可能就没有人做了。
(p117)感悟:要树立服务意识因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
服务不仅仅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种奖品和一句赞扬,真正的服务应该在课堂。
比如:你是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了;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了。
4、《做个有胸襟的教师》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
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
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
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
(p9)感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范文(3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呢?是时候写一篇好好记录一下了。
那要怎么写好读书笔记呢?下面是的《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范文(精选3篇),欢送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个冬日的午后,暖暖的阳光散满大地,泡上一杯香茗,悠闲地坐在阳台上惬意的享受着冬日难得的温暖。
耳边传来一位长者语重心长的话语,与我探讨一系列关于教育、教师的问题。
那些话语发自肺腑,诚恳而又不带一丝官腔。
那些问题切合实际也符合我们的特点。
"上面这些是我读了吴非的《致青年教师》后的真实感受。
这次教导叫我在网上买了这本书,自己也顺便捎上了一本,机缘巧合的拜读了这本对我意义深远的书。
说实话在未读之前,我看了书名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抵触。
又是一本教训我们青年教师的书,又是一大通关于教育的理论,看着头就大啊!假期中闲暇时我信手翻开了这本被我束之高阁的书。
一下子我被他的目录吸引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我是来欣赏同行的"。
一个个独特的标题就这样把我带进了这本书里。
通读一遍后真的感觉这本书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如同书中说的就是自己的事一样。
同时也为我们指出了许多误区和错误。
感谢书本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胸襟能够影响学生的气度。
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教育,它的特征是慢。
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课前紧张是正常的。
等等许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问题这本书差不多都为我解答了。
读着这本书我也时常反思我过去的教学生活,记得我刚工作的两年我的教育成绩可以说是极糟的。
现在想想当时的我除了缺教学外我还真的做着愚蠢者的"苦干"。
再想想我现在的教学我更重视学生了,教学过程也流畅了。
这些经过挫折而得到的`经验跟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
过去我要求学生一天背单词,他们背不出就是训,就是罚。
教师《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4篇

教师《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4篇教师《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__。
读完这些饱含心血的文字,仿佛和富有人生阅历的长者进行了一场长谈,他将30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和盘托出,像一位即将的交班的师傅,手把手地在教徒弟,领着我们去去思考和解决一个个即将面对的问题。
怀揣梦想和激情去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
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
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
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
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
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
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
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
“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我们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
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精进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关注细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们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应该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
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表现出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展现一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
我们的事情别总让学生做,因为孩子们是有思考的:自己的事情不是自己做吗?我们会着装整洁、得体、精神,言谈、举止文明,因为孩子们是会观察和欣赏的。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精选4篇)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精选4篇)《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吧。
可是读书笔记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收集整理的《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致青年教师》读书笔记1《致青年教师》是我读过的吴非老师的第三本书,第一本是《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第二本是《不跪着教书》。
吴非老师的书,只看到书名或文章题目便能深深吸引我。
他的文字酣畅中流露出浓厚的真情,淳朴中饱含着一颗真挚热忱的心。
有时是痛快、不留情面的斥责,有时是幽默、深刻的讥讽,更多时候是一位长者在用最朴实的话语表达自己最真实的内心,表达对青年教师的亲切叮嘱与殷切期望,表达对教育的责之切与爱之深。
吴非老师在序中说,教育工作,不过是依据常识并教会学生遵守常识,学会学习并养成好习惯。
吴非老师在文章中也多次提到“常识”这个概念。
阅读整本书,也仿佛是学习、发现和审视教育常识的过程。
“教育是慢的事业,它的特征最像农业和林业。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却难免着急、焦虑、浮躁。
我们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一朵花儿慢慢绽放、一粒谷子缓缓抽穗。
我们巴不得一棵小树苗明天就能长成参天大树,成为栋梁之才。
我们被比作“园丁”却没有园丁的耐心与安详,我们喊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却做着竭泽而渔、毁林开荒的傻事。
工业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模式,商业的浮躁与喧哗在教育中却四处可见,充斥耳目。
教育何时能够真正“慢”下来?“教师和学生,从根本上来说,是人与人的关系。
”如果每一位老师都能够从心底认同这一“常识”,或许,许多不必要的麻烦便都能够消逝了。
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如果能够看到教室里满满坐着的是一个个比我们年幼的人、需要我们帮助与指引的人,那么我们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则可能少一些声嘶力竭,多一些循循善诱,少一些颐指气使,多一些春风化雨。
同时,我们也能够认识到,作为教师的我们需要做的,是教会作为人的学生善良美好的品德和应对生活的常识,为学生补给终身发展的动力,而不仅仅将目光局限于彼此的成绩与分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
1、《珍视我们的专业》
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这或许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并有不同的阐释。
他的"亮度"在于他个人的修炼;如果他有"电源",或是不断充电,他就能一直发光,一直在照耀着学生面前的道路;教师的进德修业应当一直到教育生命的终止。
(p16)
感悟:学会学习,学会读书教师是最需要读书的职业之一,真正的教师一定是读书的爱好者。
读书,能够改变教师教育匮乏、苍白的状态,才能"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才能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读书,能改变教师的精神、气质和品性,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把阳光散布在别人心里;读书,能够使教师思考人生,改变孤独、麻木、灰色的人生状态,才能提升自己的人生层次,才能赋予课堂激情和智慧,才能赋予课堂荡气回肠的艺术魅力,才能不用再谈"职业倦怠"。
2、《不能疏忽的教育细节》
校园里有些事,在教育圈之外的人看来,似乎微不足道,也很少的人去关注,但对教育者来说,如果不关注细节的作用,也很难为人师表。
(p74)
感悟:关注细节"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们行为永远的准则,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考虑孩子们投在我们身上的目光,应该考虑我们该给孩子们展现些什么。
我们应该关注我们言行中的细节:表
现出我们的激情,因为激情不仅会被感染,而且是一位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展现一种好的态度,表现出你的喜爱、关心和尊重,因为态度是会影响的。
3、《这样的学生可爱吗》
应当说,每个孩子都是可爱的,经过良好的教育,他们都有可能成为有教养的公民;我们应当珍视他们身上的那些值得爱的禀赋,不要轻易地让它们丢失。
无论这样的工作有多艰难,我们必须去做,而且要抱着这样的信念:这件事,如果我们不去做,可能就没有人做了。
(p117)
感悟:要树立服务意识因为真正良好的教育一定是具有服务精神的教育。
服务不仅仅是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种奖品和一句赞扬,真正的服务应该在课堂。
比如:你是否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了;课堂上是否关注每一位学生了。
4、《做个有胸襟的教师》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
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
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
教师心胸博大,他的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
(p9) 感悟: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
现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
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5、《炸土豆条是哪里来的》
不要让孩子们离开土地,更不要让他们厌恶体力劳动,因为学会劳动,人才会有一双灵巧的手,人就是在劳动中逐渐站立起来的。
感悟:学生可以离大志,考名校,这无可厚非,但作为教育者,作为家长,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以进名校,不培养动手能力,考进了名校又有何用,高分低能,毫无创新,这样的学生,这样的所谓人才,比比皆是。
中国人的教育观念,是时候需要彻底革新了,让学生对社会多点了解,让学生对生活多点认识,这也是学习,也是教育的外延,我们的教育不应该越来越狭隘!
看完整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
联想到现在许多老师没有把教育当成事业,对教学没有理想,没有追求,把完成任务当成目标,工作就是为了挣份儿工资,于是乎,工作处于被动状态,领导推一推,他就动一动,教学没有激情,更没有幸福感,这样的教师教出的学生又会怎样呢?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吴非先生说的多好啊,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就要对得起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同时自己也因精彩课堂而新鲜着、幸福着!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
教育者的胸襟,是学生的天地。
教师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
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
教师心胸博大,学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他所教的学科,就可能成为乐园;他的学生,才会开垦自己的心灵,建造精神家园。
人
生能遇上胸襟辽阔的教师,学生自然"大气",自然能顶天立地。
一般而言,有成就的教师,他当初的劳动和心血必定超过常人,他的努力,在于他肯吃常人不愿吃的苦,和他们的辛勤付出,只盯着他们获得的名利,人就有可能变得偏狭,焦急暴躁,心理阴暗,乃至妒火中烧。
如果教师有这样的心态,他的工作情绪会大受影响,非但不会有什么成就,其庸俗作风还可能传染学生。
一位教师在专业方面能走多远。
两位退休的理科名师说,从学科而言,语文教师的个人发展空间比理科教师大得多;因为他的思想情感体验远多于其他学科,他的想象力更丰富,创造的机会可能更多;如果他有出色的表达能力,他其的作用更大,特别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影响。
进德修业是个人的事,是自觉的追求,对一个劳动者来说,专业素养是他安身立命之本;而对一名现代教师而言,持续的学习将使他保持精神的高尚,支撑自己作为一个文明人的操守。
教师读书笔记摘抄《致青年教师》
△我们中国人经常宣传每一种职业的辛苦,诸般不易,而往往忽略了职业在"进乎技矣"的境界中的幸福与乐趣。
△在和钱理群教授讨论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时,我们不约而同地说到三个关键词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
△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在学生面前,我们没有必要掩饰自己的感情。
我们教育孩子们成为人,我们自己首先必须是情感正常的人。
△他的阅读如果是有效的,能孕育人文情怀的,他的情感就能被唤醒,也就一定会感动。
△言行的底线,是不妨碍他人。
△如果上课可以不用课件,尽量不要用。
教师在黑板上写字,是一种文化熏陶。
如果所有的教师都依靠电脑上课,我们有可能逐渐失掉母语教育的绝好传统。
你注意到学生作业的书写吗?他没有从教师那里得到书写的示范。
△教师可以惩罚学生,但不要戏弄学生。
△如果教师辛苦工作,可是却无法让学生热爱课堂,这位教师的工作就没有什么价值。
△一节语文课后,学生或感动,或激动,或疑惑,或感概,或悲伤,或有不平之气,或有醒悟,或有疑问,等等,都是不错的结果,因为学习中有情感思维活动,这些,都会促进学生的心灵健康发展。
如果学生听了一节语文课,做了作业,却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那是最糟糕的。
△刚刚立足讲台,为什么就要急于报名去参加"赛课"?
△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慢",教育教学是"慢"的艺术。
△教师的工作,很大意义上是留给未来的。
至于我们的劳动价值,可能也得让后人去评说。
为了明天的"不后悔",今天就不要急。
△在学校工作中,最可怕也是最常见的现象是:一个愚蠢的教师在辛勤地工作。
△想"以勤补拙",想到要多流点汗水,想到要多花点时间,可是
这样做不可能使学生的学习得到有效的发展。
△无论如何,教育教学不能"唯分数论",比分数重要的是学生思维品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名教师,心中有使命感,心中有学生,才会很在意学生对他的态度,在意学生的接受度。
△不会学习,是当今学生最大的学习困难。
△有一次我在学生作文后面批了一句"文章中有三个错别字,找出来纠正",那位学生在我的批语后面写的是"我找到了四个"。
△过去的教育强调"不懂就问",然而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多思"。
思考的问题超出了自己的积累领域,可以利用相互切磋的方法,最后才是向教师请教。
△中国古代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这样的教师把学生当做自己的弟弟和儿子!当我悟出这"弟子"的真谛时,我为汉语的魅力而激动。
△教师水平不够,可以慢慢提高;但是教学态度不端正,会影响学生的习惯养成。
△学校管理者要记住:这是教室,不是监舍。
△在你们开始教学生涯时,在你们以一个教育者的胸怀去爱学生时,也要注意,不要在无意间放纵了他们。
△学生在青少年时代读什么书,思考什么样的问题,将决定一生的精神高度。
教育要让学生追求诗意的人生,不仅需要诗,还应当"有琴声,有树,有虹,有梦"。
△语文教育除了教学生能正确使用母语,还应当有更重要的目
标,那就是在创造性地使用母语和发展母语文化的过程中,懂得爱,懂得美。
△多让学生说说话吧。
现在多说说,在说中想,在说中提高表达的水平。
未来社会,未必是"言多必失",而很有可能是"不言即失"。
△我不喜欢所谓的"正式谈话",而喜欢聊天。
你可以学习传教士的虔诚,但是你不要在学生面前扮演圣徒,不要把学生的谈话当做布道。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