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合集下载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概述1.1 危机与公共危机1.2 公共危机管理的意义与挑战1.3 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1.4 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历程第二章:公共危机管理体系2.1 危机管理体系的构建2.2 危机管理组织结构与职能2.3 危机管理预案的制定与实施2.4 危机管理资源的整合与利用第三章:公共危机识别与预警3.1 危机识别的重要性3.2 危机预警机制的建立3.3 危机监测与信息收集3.4 危机预警信号的分析与处理第四章:公共危机应对策略4.1 危机应急响应的启动4.2 舆论引导与沟通策略4.3 资源调配与力量部署4.4 危机应对的法律依据与措施第五章:公共危机恢复与重建5.1 危机过后的形势评估5.2 危机恢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5.3 危机应对经验的总结与反思5.4 危机管理能力的提升与持续改进第六章:公共危机心理干预6.1 危机心理的影响与干预必要性6.2 危机心理干预的原则与方法6.3 危机心理干预的实施步骤与注意事项6.4 危机心理干预的案例分析第七章:公共危机中的媒体沟通7.1 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角色与影响7.2 危机沟通的原则与策略7.3 危机中的媒体关系管理7.4 危机沟通案例分析与启示第八章:公共危机中的社会力量参与8.1 社会力量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8.2 志愿者组织的动员与监管8.3 企业社会责任与危机管理8.4 公众参与危机管理的途径与方法第九章:国际视角下的公共危机管理9.1 国际危机管理与合作机制9.2 我国参与国际危机管理的策略与实践9.3 跨国危机管理案例分析9.4 全球性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第十章:公共危机管理的模拟演练与评估10.1 危机演练的目的与意义10.2 危机演练的策划与实施10.3 危机演练的评估与反馈10.4 危机管理培训与教育的重要性第十一章:网络时代的公共危机管理11.1 网络危机的特点与挑战11.2 网络危机的监测与应对11.3 网络谣言的辨识与处理11.4 社交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应用第十二章:公共卫生危机管理12.1 公共卫生危机的类型与影响12.2 公共卫生危机的管理流程12.3 疫情信息的公开与传播12.4 公共卫生危机应对的国际经验第十三章:生态环境危机管理13.1 生态环境危机的成因与影响13.2 生态环境危机的管理策略13.3 生态环境修复与可持续发展13.4 生态环境危机应对案例分析第十四章:经济金融危机管理14.1 经济金融危机的特点与影响14.2 经济金融危机的预防与预警14.3 危机应对的政策措施与实施14.4 经济金融危机管理的国际协作第十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的创新与发展15.1 危机管理技术创新的应用15.2 数据驱动的危机管理与决策15.3 危机管理中的大数据与15.4 未来公共危机管理的趋势与挑战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框架,包括危机与公共危机的定义、公共危机管理的目标与原则等。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三、今后一段时期仍是公共危机频发期
1、对自然的认识滞后于技术手段的发展。 2、多元化的社会中存在诸多矛盾难以短时间解决。 3、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 4、人口基数巨大。 5、资源相对匮乏。 6、内外部的敌对势力依然会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四、危机管理理论的发展
1、国外理论界对危机理论的研究
危机是一种情景,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严重威胁,在改 变决策之间可获得的反应时间非常有限,其发生也出乎决策主 体的意料。(赫尔曼)
危机是一个会引起潜在负面影响的具有不确定性的大事件,这 种事件及后果可能对组织、人员、产品、服务、资产、和声誉 造成巨大的损害。(巴顿)
危机的中文解析: 危险与机遇并存。事物发展的转折点。 可以使事物大幅变好或大幅变坏的关键时刻。
危机应对更多的是一种管理实践,而不是一种纯理 论性的研讨。
应该准备些什么? 1、建立危机管理预案 2、建立危机应急反应机构 3、完成相应的立法程序 4、教育民众普及应对灾害的意识与常识 5、必要的物资准备与演练 6、提高社会组织化程度
从苏城空难看危机应对准备的必要性
第三节 危机识别与事先的风险评估
2、整理分析能力依赖于对事物本质的把握
三、鉴别公众知觉 1、民众如何看待这种事情?人们到底想要什么? 2、公众的感觉往往是引起群体事件的根源。 3、引导公众知觉,恢复理性与认识真正利益所在。
8月6日上午,大冶市部分社会闲散人员强行推倒黄石市委、市政 府大院自动门及围墙栅栏后,曾因犯流氓罪于1993年被判刑半年、 因盗窃罪于1994年被判刑二年半的范志武,冲入院内实施打砸行 为,随后又伙同曹茂贵、程冲等人将一辆别克君威小汽车掀翻并 打砸。同一天上午,黄运勇、曹祥松等人伙同他人闯入市政府院 内,分别实施打砸行为,造成国家机关工作不能正常进行,财产 损失严重。 8月5日凌晨1时许,卢苇未经公安机关许可,将煽动大冶市民到 黄石非法游行示威的《通知》擅自在互联网上发布,致使大冶部 分社会闲散人员在网上获悉《通知》的内容后,前往黄石市委、 市政府及武黄高速公路黄石收费站等处非法示威,并实施了打砸 黄石市政府财物和堵塞交通的行为。

第1章:导论

第1章:导论

一、公共危机的含义:由于突发事件引起严重威胁与危害社会公共利益和安全,并引发社会混乱和公众恐慌,需要运用公共权力、公共政策和资源,紧急应对和处理的危险境况和非常事态。

对社会而言,公共危机有很大的危害性和广泛的影响。

二、公共危机管理的含义:以政府为主导的危机管理主体,以公共危机为目标。

通过危机控制、应急管理、危机评估、恢复补偿等措施,来减少危机损失,避免危机扩大和升级,使社会恢复正常秩序的一整套管理体系。

三、公共危机的特征:(简答)①公共威胁性:公共危机的影响具有社会性。

它不是对特定的个体产生威胁,而是常常挑战着正常的社会运行秩序,对公共利益、安全构成威胁,是一种非均衡状态。

②不确定性:危机的时间、规模、地点、影响,在其得到完全的暴露之前,很难用定量的方法准确评估出来。

尤其是在开放的环境下,由于多种变量的参与和干扰,如果应对不当,危机的程度、影响还会不断加深,危机发展的方向也会随时演化变动。

③紧急性:正是因为危机的突发与破坏力量,人类社会必须在有限的时间、有限的人力、有限的应对资源的基础上,对危机做出迅速处置。

对脆弱的人类社会或某一组织、个体而言,这种处置与其他事务相比都显得更为急切。

④跨界性、扩散性。

(连带效应):危机不是固守在我们所划定的分类范围或边界之内,在开放性、流动性越来越强的现代社会,危机容易从一个领域漫延到另一个领域,从一个地区扩散到另一个地区,甚至跨距离长程传播,形成跨界危机。

因此所造成的危害涉及周边国家和地区,在解决方式上需要通过跨区域协调治理。

⑤政治化:无论如何,公共危机都考验着政府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政权的兴衰。

⑥媒体化:任何组织发生了重大的危机事件,必定逃不过媒体的关注。

媒体将报道散播后,危机将成为社会议论之议题,且导致危机威胁升高,让危机处理者倍感困难与压力。

⑦突发性:危机事件的发生虽有原因可查,也有一定的征兆,但每次危机事件暴发的时间、地点、规模、影响都难以让人掌握,其发生都出乎人的意料,总是突然降临。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肖鹏军版

《公共危机管理导论》教学大纲  肖鹏军版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中文名称:公共危机管理导论课程英文名称:建议最低学分:建议开设时间:二、课程性质《公共危机管理》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国际政治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是以《政治学原理》、《管理学原理》和《公共管理导论》为基础的专业课程,也是帮助学生了解当代公共管理最新发展,即非常规管理的专业课程,有助于提高理论水平、分析问题能力和追踪当今公共管理前沿水平的课程。

三、课程目的公共危机管理是当今转型期的中国面临的挑战之一,是政府现代管理体系构建中的新内容。

本课程通过《公共危机管理》课程的教学,结合当今中外社会发展的最新实践,使学生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则,掌握公共危机管理的时代社会背景及其在当今时代发展过程,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理论基础与运行机制,以及在当代中国尤其是2003 年SARS 事件以来中国公共危机管理的社会实践与探索。

在此基础上,通过梳理公共危机管理的理念与实践,促使学生了解当今进行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危机预防、应对措施与善后处理机制,公众的参与程度与媒体沟通等,培育学生的危机管理意识和当最坏的情况发生时应发突发事件的素质与能力,提高学生的相关理论水平问题分析辨别能力,对将来有志于从事公务员职业和公共管理职业的学生有极大的帮助。

四、课程简介本课程在内容上通过危机与危机管理等概念的界定与分析入手,讲授危机与风险的异同与识别、危机与危机管理的基本概念、大致分类、主要特点与重要影响;当今危机管理研究综述与最新发展趋势;公共危机与环境、公共危机处理与公共关系、公共危机与媒体应对;危机管理中的法律问题、国际经验与借鉴;政府危机处理的目标、特点、难点、预案制定、处理程序、处理机制与信息策略;政府危机管理的政治责任、组织架构、制度分析、管理机制、信息沟通、领导力等;转型期中国面临的公共危机及其影响;中国政府现代危机管理体系的时间序列、组织行为、决策过程、体系与机构等的建构等。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教案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概述1.1 危机与公共危机1.2 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与特征1.3 公共危机管理的重要性1.4 公共危机管理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二章:公共危机类型与级别划分2.1 公共危机的类型2.2 公共危机的级别划分2.3 我国面临的公共危机现状及挑战2.4 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公共危机事件第三章: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构建3.1 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基本构成3.2 危机预防与预警机制3.3 危机应对与处置机制3.4 危机过后重建与恢复机制3.5 案例分析:我国某地公共危机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第四章:公共危机管理主体与责任4.1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4.2 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4.3 企业与社会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4.4 公民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责任与义务4.5 案例分析:某地政府与企业共同应对公共危机第五章:公共危机管理策略与方法5.1 公共危机沟通与信息发布5.2 媒体与网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5.3 公共危机心理干预与抚慰5.4 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制度建设5.5 案例分析:某地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策略与方法第六章:公共危机管理的国际合作与交流6.1 全球化背景下的公共危机管理6.2 国际组织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6.3 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模式与机制6.4 我国参与国际公共危机管理的实践与挑战6.5 案例分析:国际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与合作第七章:公共危机管理的伦理与道德考量7.1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伦理问题7.2 危机决策的道德原则与方法7.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公平与公正7.4 危机中对人权与自由的保护7.5 案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伦理争议与解决第八章:公共危机管理的法律与政策依据8.1 公共危机管理法律体系的基本构成8.2 公共危机管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8.3 危机状态下的法律适用与司法审查8.4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法律责任与追究8.5 案例分析:公共危机管理法律纠纷的处理第九章:公共危机管理的科技创新与应用9.1 科技创新在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作用9.2 危机管理与科技发展的关系9.3 公共危机管理中的信息技术应用9.4 新媒体在公共危机传播中的作用9.5 案例分析:科技创新助力公共危机管理第十章:公共危机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新时代公共危机管理面临的挑战10.2 公共危机管理的发展趋势10.3 面向未来的公共危机管理策略10.4 公共危机管理人才培养与教育10.5 案例分析:未来公共危机管理的创新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公共危机的类型与级别划分解析:公共危机的类型繁多,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

0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0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评估公共危机必需斟酌所有的变量;
公共危机办理导论
21世纪公共办理系列教材
复习思虑题
1. 公共危机的识别与评估有什么主要传染感动? 2. 公共危机的识别与评估的根底事理有哪些? 3. 公共危机的识别与评估的根底方式有几种? 4. 公共危机的识别与评估理当正视什么问题?
公共危机办理导论
21世纪公共办理系列教材
预警 培训 演习 影响分解 企图 妙技要求 审计 影响分解 企图 妙技要求 审计
公共危机办理导论
21世纪公共办理系列教材
2.3 公共危机办理的模式
旗 子 暗 号 侦 测 阶
准 备 及 预 防 阶 段


恢进

复修

阶阶

段段



米特罗夫和皮尔森的五阶段模式
公共危机办理导论
21世纪公共办理系列教材
2.3 公共危机办理的模式
凡是的划分方式:
1、监测、预警阶段 2、预控、预防阶段 3、应急措置阶段 4、评估、恢复阶段
公共危机办理导论
21世纪公共办理系列教材
2.4 公共危机办理的原那么与理念
遵循“生命第一”的原那么,建立“以工本钱” 的理念;
遵循“第一时候”的原那么,建立“效力优先” 的理念;
21世纪公共办理系列教材
4.1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内在、功能和传染 感动
公共危机预警系统是为了能在危机来一时
尽早地发现,所创立的一套能感应危机光降的 旗子暗号,并能判定这些旗子暗号与危机之间 关系的系统。
公共危机办理导论
21世纪公共办理系列教材
4.1 公共危机预警机制的内在、功能和传染 感动
从手段上划分
国家内部或外界环境发生变化; 基本价值的威胁; 卷入军事敌对行动的可能性极大; 对威胁作出反映的时间有限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

公共危机管理概论嘿,各位小伙伴儿们,今儿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但又让人心里头沉甸甸的话题——公共危机管理。

别瞅着这名字挺高大上,其实说白了,就是咱们大伙儿怎么一块儿对付那些突如其来的“大麻烦”。

你想啊,生活嘛,总有那么些时候,像是晴空万里突然来场暴雨,或是平静海面下藏着暗流涌动。

公共危机,就是那让人措手不及的“不速之客”,可能是天灾,比如地震、洪水;也可能是人祸,比如疫情、恐怖袭击。

这时候,咱们得像个大家庭一样,手挽手,心连心,共同面对。

首先,得有个“明白人”站出来,就像是村里的老村长,或者公司里的大Boss,他们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第一时间察觉到不对劲儿。

这叫做“未雨绸缪”,意思是得提前做好准备,别等雨下大了才想起来找伞。

他们得迅速组织起人马,制定个“作战计划”,告诉大伙儿该干啥,不该干啥。

接下来,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时候了。

每个人都不能当旁观者,得积极行动起来。

有的负责搜集信息,像侦探一样,把现场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有的负责安抚人心,像心理咨询师一样,给大伙儿加油打气,让大家别乱了阵脚;还有的负责实际行动,比如救援队,他们就像超人一样,冲在最前线,救人于水火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沟通特别重要。

信息得畅通无阻,不能有“小道消息”满天飞,那只会让人心更乱。

咱们得相信官方渠道,就像信任家里的长辈一样,他们的话儿最靠谱。

同时,也得学会“换位思考”,想想如果这事儿发生在自己身上,会希望别人怎么做。

这样一来,大家就能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了。

当然啦,公共危机过后,还得有个“收拾残局”的过程。

这时候,得有人站出来总结经验教训,就像打完仗后要复盘一样。

看看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得改进。

这样一来,下次再有类似的情况,咱们就能更加从容应对了。

总之啊,公共危机管理这事儿,就像是咱们生活中的一场“大考”。

它考验着咱们的智慧、勇气和团结精神。

但只要咱们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

记住那句话:“风雨之后见彩虹”,咱们一起加油,共渡难关!。

公共危机管理1

公共危机管理1

三、公共危机的分类研究
(一)危机分类的理论综述 自发型危机-诱发型危机(借助外力) 内生型危机-外生型危机 原生型危机-派生型危机 一致性危机-冲突性危机 有形危机——无形危机
三、公共危机的分类研究
(二)公共危机的主要类型分析
1、战争危机 2、恐怖主义危机 3、骚乱和突发群体事件(群体性事件)危机 4、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灾害危机 6、重大事故 7、政治危机 8、经济和金融危机 9、信仰危机和道德危机能否视为公共危机?
学术界 :危机是‚危险与机遇‛ 的辩证统一。
第二,赫尔曼(Hermann)认为:危机就是一种
情境状态,其决策主体的根本目标受到威胁, 在改变决策之间可获得的反映时间很有限,其 发生也出乎决策主体的意料。
第三,1975—1976年在耶路撒冷举行的危机问
题研讨会提出的定义是:危机是和平进程。
第一章公共危机的基本理论
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一方面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另一方 面,发展越快,控制越难,风险越大。近年来,我国连 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汶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舟曲 重大泥石流灾害、洪水灾害、南方雨雪冰冻灾害等)严 重社会安全事件(重庆万州事件、四川汉源事件、云南 孟连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湖南石首事件等)、重大生 产事故(山东淄博列车出轨碰撞事故、山西太钢集团尖 山铁矿排渣厂坍塌事故、山西临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等) 以及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非典事件、甲型h1n1事件 等)。据专家估计,未来10年我国仍然处于突发公共危 机事件的高发期,各种破坏性巨大的突发危机事件不仅 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且会严重影响我 们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如何强化公共安全管理是我 们全社会面临的重大挑战。
二、公共危机的内涵分析
(一)公共危机的概念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3rew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2020/11/27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北川,8级强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 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西南处,国有 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 围最大的一次地震。此次地震重创约50万平方 公里的中国大地!
据民政部报告,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 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 受伤,失踪17923人。这次汶川地震造成的直 接经济损失8452亿元人民币。
n 强调: Ø (1)受到危机影响的既可能是个人,也可能是群体或
组织。 Ø (2)危机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正常的生存秩序和发展进
程受到破坏,严重的威胁到正常的生存与发展,而不 是造成一般的负面影响。 Ø (3)危机通常是与突发事件相联系的,因此,在一定 意义上突发事件成为危机的代名词。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3.公共危机的概念 公共危机是指一个事件突然发生并对公
众正常生活、工作以至生命财产构成威 胁的状态。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4.危机、公共危机、企业危机三者的关系
公共危机与企业危机关注的侧重点不 同,企业危机关注产品的品牌及形象, 而公共危机关注企业拙劣产品的负面外 部效应。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第三节 公共危机的特征
n 1.公共危机的突发性 n 2.公共危机的威胁性 n 3.公共危机的不确定性 n 4.公共危机的紧迫性 n 5.公共危机的破坏性 n 6.公共危机的无序性 n 7.公共危机潜伏的隐蔽性 n 8.公共危机传播的公开性 n 9.公共危机的社会性 n 10.公共危机的扩散性
✓ 最初含义:危机是医学术语,指人频临 死亡,游离于生死之间的那种状态。
✓ 《朗曼现代英语词典》的解释:(1)严 重疾病突然好转或者恶化的转折点; (2)事物发生过程中的一个转折点、不 确定的时间或者状态,非常危险或者困 难的时刻。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危机:是指个人、群体或者组织由于突发事件的出现 ,而受到破坏,严重的地威胁到其正常的生存与发展 状态。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震后的北川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地震灾区惨状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吊瓶男孩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人间处处有真情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唐山十三兄弟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感人瞬间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汶川新貌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第一节 公共危机的内涵 n 1.危机的概念
•危机
•引发
•公共机
•企业危机
•引发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第二节 公共危机的种类
n 1.按危机产生的诱因分类
Ø (1)外生性危机 Ø (2)内生性危机 Ø (3)内外双生型危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2.按危机发生的层次分类
Ø (1)全球危机 Ø (2)国际危机 Ø (3)国家危机 Ø (4)地区危机 Ø (5)组织危机 Ø (6)个人危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案例反思:新西兰基督城的两次地震:差距何来?
2010年9月4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基督城 发生里氏7.1级地震。地震没有造成人员死亡 ,国内外对其地震减缓措施、特别是建筑物的 防震性能赞誉如潮。2011年2月22日,基督城 发生里氏6.3级地震,造成166人死亡。
对比两次地震后果的差距,我们发现:后者 震源更浅、震中位于城市下方,这无疑是一个 重要的原因。第一次地震发生后,建筑物虽然 没有垮塌,但其坚固性受到破坏。也就是说, 他们相对于地震的脆弱性更大了。前一次地震 发生后,人们应对建筑物进行检修、加固,强 化减缓措施。可能,前一次的平安无事导致了 人们的思想麻痹,忽略了减缓应为一个持续的 过程。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Ø (2)脆弱性
主要是人或事物相对于致灾因子的易损 性,脆弱性包括: 物理脆弱性 社会脆弱性 经济脆弱性 环境脆弱性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Ø (3)风险
是致灾因子与脆弱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公式表示为:
风险=致灾因子×脆弱性
在理论上,风险挑战着社会的承受力,公共利益因此 面临严重的威胁,如果危机管理不力,风险最终超出 社会的承受力,灾害就会发生。
Ø (1)渗透性危机 Ø (2)定期性危机 Ø (3)突发性危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6.按危机造成的不同后果分类
Ø (1)有形损失危机 Ø (2)无形损失危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7.按危机发展速度分类
Ø (1)龙卷风型危机 Ø (2)腹泻型危机 Ø (3)长期投影型危机 Ø (4)文火型危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 论
2020/11/27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学 习内容—— n 公共危机的内涵 n 公共危机的分类 n 公共危机的特征 n 公共危机产生的原因 n 公共危机发展的周期 n 公共危机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案例:汶川大地震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汶川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Ø (1)致灾因子
是一种具有危险性的现象、物质、活动,可 能造成人员伤亡,影响健康,导致财产损失、 生活或服务设施丧失、社会和经济扰动、环境 破坏。致灾因子称为危险源或风险源。
根据诱致风险的因素,将致灾因子分为以下 四类: 自然致灾因子 技术致灾因子 生物致灾因子 人为致灾因子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2.“危机”与“灾害”
n 在国内外学术界,“危机”与“灾害”是经常 互用的两个词汇。为了辨析、区分这两个概念 ,我们必须引进“致灾因子”、“脆弱性”、 和“风险”三个概念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趣味案例:曲突徒薪的故事
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客谓主 人:“更为曲突,远徒其薪,不者且有 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 ,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于是杀牛置 酒,谢其邻人,灼烂者在于上行,余各 以功次坐,而不录言曲突者。人谓主人 曰:“乡使听客言,不弗牛酒,终亡火 患。今论功而请宾,曲突徒薪亡恩泽, 焦头烂额为上客耶?”主人乃寤而请之 。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第四节 公共危机的影响
公共危机发生后,引起一系列的消极后 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社会经济运行中断 3.消费与投资减少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第五节 公共危机的发展周期
n 1.潜伏期 n 2.爆发期 n 3.持续期 n 4.解决期 n 5.善后期
n 危机定义之争
Ø (1)“危机”意味着“危险”还是“危险和 机遇”
“危机”意味着“危险” “危机”意味着“危险+机遇”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Ø (2)危机是“事件”还是“过程”
“危机”是指重大的突发事件与特殊情况 “危机”定义为: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
点发生,对一个组织发展产生扰动的非正常事 件。 “危机”是一系列缺陷、弱点积累的过程 注意:突发事件是危机发展过程中的标志性事 件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3.按危机发生的领域分类
Ø (1)政治性危机 Ø (2)社会性危机 Ø (3)宏观性危机 Ø (4)生产性危机 Ø (5)自然性危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4.按危机中的不同利益主体分类
Ø (1)一致性危机 Ø (2)冲突性危机
第一章公共危机管理导论
n 5.按危机发生的不同方式分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