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高中思想政治《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优质教学课件

认 识 受 到 各 种 条 件 的 限 制 ————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还受到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 素 质等条件限制。
探究二 : 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为什么早期人 类 对月球的正确认识如此匮乏?
认 识 受 到 各 种 条 件 的 限 制 ————
从主体来看受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 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 理素质等条件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 化 性,使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 过程 。
最近几年研究人员获得的最大发现,是在月 球上的陨石坑里和广大的平原上的冰及岩石里发现 了水……
探究四:人类还能了解月球、宇宙里更多的谜团吗?
这些谜团人类能解决吗?
2 、认识具有无限
性
认识的对象 ( 物质 世 界)
———— 无 限 变 化
认识的主体(人 —— 世代延
类)
续
人类 认识
认识的基础(实 —— 不断发
第六 课历 程
求索真理 的
观点一:月亮是相当久远以前的史前人类造出来的 观点二:月球是地球的伴星和卫星,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 体
观点三:月球是一颗寂静荒凉的星球,没有空气、昼夜温 差极大、辐射强烈、月表凹凸不平且布满了大大小小的撞 ft坑
观探点究四一::月你球认原 本 为是哪地些球认的识一是部 分 正,确由的于?地为球什运 动 么和
月球的复杂多 变
材料一:月球上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早期的天文 学家在观察月球时,以为发暗的地区都有海水覆盖,因此把 它们称为“海 ”。而月球的背面绝大部分不能从地球看见, 在没有探测器的年具代体,实月践球的背面一直是个未知的世界立。场观
6.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4.认识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方法论要求: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 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真理之所以为真理,只是因为它是和谬误以及虚伪对立 的。 —— 车尔尼雪夫斯基
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 —— 泰戈尔
10.从对DDT认识的发展中,我们可以 得到什么哲学认识论的启示?
• (1)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们对一个事物 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 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人们对事物的认识 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4分)
• (2)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通过实 践的检验,人们可不断纠正错误的认识,从而获 得真理性的认识。(4分)
③”每一循环的内容……高一级的程度“,说明认识在实 践中不断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
小 结 1.真理的含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 客观性、唯一性 特征 条件性、具体性
3.主观的差别性
真 4.真理和谬误:区别、联系、要求 方法论
理
(1)追求真理不是一帆 风顺的过程(反复性)
问:人类探测火星的过程说明了什么?
火星地表
火星基地概念图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1、认识具有反复性 (追求真理不是一帆风顺的)
(1)含义: 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对事物的
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 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原因:
①从认识的主体来看,认识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还受到 不同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 的限制。
最新6.2.2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为什么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如此强调 求真务实精神?
⑴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 基础。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 我们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理论依据。
⑵求真务实,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⑶面对21世纪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社会 变化,我们党和国家要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做到,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不断解放思想,开 拓进取,与时俱进。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6
螺旋式上升的过 程
方 法 论 要 求
理 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在实践中
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主体和客体
等条件的限制,需要多次反复才能获得正确认识。
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随认识对象、主体、实践的
不断发展而发展,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 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 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 行动的依据。
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 符合。
与时俱进,就是我们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所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事求是的内在要求和前 提,实事求是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目标和归宿。
特点
客观物质性 主观能动性 社会历史性
主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义 认识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
认 识 论
主客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观相符
高中政治必修4课时作业25:6.2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练习题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告诫我们说,一种崭新的真理惯常的命运是:始于异端,终于迷信。
”赫胥黎的这句名言揭示了()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②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③真理起源于谬误之中④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真理A.②④B.①④C.①② D.①②③2.歌德说:“我们对于真理必须经常反复地说,因为错误也有人在反复宣传,并且不是有个别人,而是有大批人的反复宣传。
”这说明()A.真理和谬误往往相伴而行B.少数人的意见才是真理C.真理与谬误是相互融合的关系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3.“谎言重复千遍便成了真理”的说法()A.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有用性B.是正确的,看到了真理的上升性C.是错误的,真理面前人人平等D.是错误的,否认了真理的客观性4.在牛顿经典力学问世后的200多年时间里,许多科学家认为,整个宇宙都要服从这一“永恒定律”。
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现牛顿的运动定律只有在宏观低速的情况下才是正确的,牛顿力学的“永恒定律”神话被打破。
这启示我们()A.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B.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有多个真理性认识C.对同一事物的判断因人的主观性而产生差异D.真理适用于任何已知和确定的历史条件和范围5.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研究发现,环形RNA分子是人体细胞的基因表达程序中一个非常普遍的特征,这一发现大大颠覆了人们对经典基因表达模式的理解。
上述材料表明() ①思维能正确反映客观存在②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③真理总是包含着谬误而存在④实践永远是正确的、客观的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6.改革开放以来,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等,表明我们党对发展观、公平观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主要表明()A.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有明确的界限B.真理是标志客观与主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具有条件性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真理不止一个D.真理都是具体的,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7.(2016·海南高考)1859年,一位英格兰农场主来到了澳大利亚,放养了从欧洲带来的24只兔子以供打猎。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课件)

下雨真好
下雨糟透了
人的主观因素会影响人们的意识, 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 每个人的人事结构和认识水平不同, 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 的认识。
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 的结论能够被称为真理。
1、真理的含义: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 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 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 确反映。
宙探测器探测火星的活动一 直没有停止。2004年,人类
近距离拍摄到火星的表面有
许多类似月球表面的坑洞,并 观测到火星表面的气温,气压 等现象.
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会发展吗?为什么?
解析:答案是肯定的,人类对火星的认识还
会继续发展,因为人的认识能力在不断发展,作 为认识主体的人,是世代延续的,社会实践也是 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所以,人的认识能力是随 着社会实践而发展的,随着认识工具的不断丰富 和发展的,从而对火星获得越来越多的认识。
认识: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真理
谬误
真理: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 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 律的正确反映。与客观对象相符合的 认识。
2、真理的基本属性——客观性
客观性:真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但在内 容上它是客观的,所以客观性是真理的基 本属性。
问:为什么说真理是客观的?
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因为它所反应的内容即 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是不依赖人的意识。二是, 因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就是在实践本身是客 观物质的活动。
失败和挫折?
【提示】(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 件的限制,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次性完成,需要多 次反复才能成功。 (2)正确对待挫折,要有迎难而上、不怕失败的 精神,善于从失败和挫折中寻找原因,吸取教训, 继续前进。
三、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第六课认识论复习课(2020)

例题赏析: 材料一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将法制教 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 知识课程”的要求,2016年7月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颁 发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大刚提出。开展青少年法 治教育,要以宪法为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 育的各个阶段。 材料二 某中学在帮助学生掌握法律基本知识的同时,积 极开展模拟家庭.法治情景剧展演.法治社会调查等活动,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陶冶法治情感。养成规划意 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 从认识角度,说明在法治教育中为什么要引导青少年学以 致用。
参考答案: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分) 只有学以到致用,才能提升青少年 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和认识,陶冶法 治情感。(1分)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分) 只有学以到致用,才能用所学的法 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养成尊法守 法的习惯。(1分)
典型题例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一个从忽视到初步认识,再到 提升为社会价值目标的发展过程。新中国成立初期,受 物质匮乏等历史条件的影响,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 系时强调“人定胜天”,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和生态 环境的矛盾不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处于起步阶段。近年 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日益 严峻,为此,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 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列入 新发展理念,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章, 再到“建设美丽中国”写入宪法。
(2020•江苏合格性考试)中国科学院国 家天文台2019年11月28日宣布,其研究团 队依托郭守敬望远镜发现了一个迄今为 止质量最大的恒星级黑洞。这表明(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之一 B.认识是实践的目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

《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教学设计作者:毛雄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8年第08期1.内容本课时教学内容如下:2.解析从教学内容来看,真理的特征,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本课时的主要内容。
在求索真理的历程教学板块中,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与前面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相联系,同时又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要求和落脚点所在。
所以,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本课时的核心内容。
对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的学习属于方法论,需要先理解真理的特征,通过对真理本身内涵的理解,才能进一步理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以及如何追求真理这一方法论。
所以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真理的特征,而关键是理解真理的含义。
1.目标理解真理的含义;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体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解析(1)理解真理的含义是指理解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的基本属性是客观性;真理与谬误相伴而行;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2)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是指通过对真理和谬误相互转化知识,理解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条件,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体验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是指通过对真理特征的理解,能够结合人物生活事例,体验他人追求真理的过程,体会追求真理需要有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
困难一是理解真理的含义,学生可能会根据生活经验主观地认为真理是什么,缺乏科学性。
解决方法:采用探讨、追问方法,列出对真理含义界定的不同看法,然后逐一引导学生否定片面的观点,接近对真理含义的认识。
困难二是理解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学生对真理有适用范围、真理和谬误会相互转化缺乏辩证的思维能力和方法,理解起来难度较大。
解决方法:第一,运用感性的、形象的事例说明抽象的道理。
第二,引导学生自己列举社会生活或学习生活中的事例,从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来说明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
根据教学需要,采用电子白板教学,在教学设计中,主要采用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尼尔·舍特曼发现准晶体的事例为教学素材,帮助学生理解真理的含义、特征以及追求真理的过程。
2017-2018学年下学期高二政治必修4每日一题: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2018年4月13日)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高考频度:★★★★★难易程度:★★★★☆2017年9月25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静止轨道气象卫星“风云四号”正式交付使用。
风云四号卫星将大幅度提高我国天气预报、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监测和空间天气监测预警能力,并广泛应用于多领域。
这表明①实践最终以服从和服务于认识的发展为目的②科技创新可以推动人类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③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④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决定着认识的深度、广度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认识具有反复性(l)含义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住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2)原因①从认识的主体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是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总要受到不同的立场、观点、方法、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生理素质等条件的限制。
②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
2.认识具有无限性(1)含义: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原因:①从认识的对象看,认识的对象是无限的变化着的物质世界。
②从认识的主体看,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
③从认识的基础看,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1)原理: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具有无限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2)方法论:与时俱进、开拓创断、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是我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而认识能力是无限的(1)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这里的“人”是指单个人。
单个人由于受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的制约,在一定时期内对具体事物的认识只能达到一个层次、一个方面、一个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 映,真理是客观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 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我们必须坚持马克 思主义。
• (2)真理是具体有条件的,是主观与客观、 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我们党根 据我国国情和革命与建设的实际,在实践中 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
• 辨题:真理是可以被人为修改的。
• (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 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因此, 人们不能随意修改真理。
• (2)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和社会实践是 不断发展的,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人们对太阳系行星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 展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真理是可以 修改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981年初,经 过十年的研制开发, “哥伦比亚”号终 于建造成功,它是 第一架用于在太空 和地面之间往返运 送宇航员和设备的 航天飞机。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认识具有反复性 (条件的限制)
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实 践——认识——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为什么?)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
• (3)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追求真理是 一个过程,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发展真理。我 们党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 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 2006年8月24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召开的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闭幕大会上,2500位来 自不同国家的天文学代表对四个关于确定 太阳系行星身份的草案进行投票表决后决 定,冥王星失去“行星”地位,被划为 “矮行星”。这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太 阳系九大行星论被修改了。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认识的对象(物质世界) ————无限变化 认识的主体(人类) ——世代延续
认识的基础(实践)——不断发展
人类认 识无限 发展
每个时代、每个人的认识发展的有限性, 构成了整个人类的认识发展的无限性。
3、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1). 认识具有反复性
(2). 认识具有无限性 (3). 认识具有上升性(真 理是不断向前发展的)
• (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要 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 和发展真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我 们不懈的追求和永恒的使命。
从主体来看,会受到主观与客观的限制; 从客体来看,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变化性,使其本质的 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火星,是太阳系第 四颗大行星,从地球 上望去,火星犹如一 个巨大的火球。人类 对这个红色星球充满 了巨大的好奇和无限 的遐思,很早就对火 星进行了观察……
思考:
人类对火星的 认识还会发展吗? 为什么?
人的认识运动不是圆圈 式的循环运动,而是波浪 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
(4)我们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 展真理
①认识运动是一种波浪式的前进或者 螺旋式的上升。
②真理不会停止,已经确定的真理在 不断向前发展。
③我们要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
• 【原理内容】(1)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 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 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 成
• (2)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 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 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 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 过程
• (3)追求真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 波浪式的前进或螺旋式的上升的过程。
• 【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 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写在 自己的旗帜上,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和中国实 际相结合过程中产生的伟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 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 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最新成果。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丰富发展了这个理论体系,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当代中 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 坚持马克思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