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挨打的原因
宝玉挨打的故事

宝玉挨打的故事【原创版3篇】目录(篇1)1.宝玉挨打的故事的背景和情节2.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过程3.宝玉挨打的影响和意义4.宝玉挨打的启示和教育意义正文(篇1)在中国文学史上,有一篇名为《红楼梦》的经典小说,其中有一个情节,即贾宝玉挨打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在小说中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在文学和教育中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宝玉挨打的原因和过程贾宝玉挨打的原因是因为他违抗了父亲贾政的命令,与婢女金钏调情,并导致她跳井自杀。
这一事件引起了贾政的愤怒,他认为贾宝玉的行为败坏了家族的名声,违反了封建礼教的规范。
于是,他下令对贾宝玉进行严厉的惩罚。
二、宝玉挨打的影响和意义贾宝玉挨打对小说情节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它揭示了封建礼教对人的束缚和压迫,以及个人自由和幸福的丧失。
其次,它也反映了封建社会中父权制度的残酷和无情,以及家庭对个人的控制和支配。
三、宝玉挨打的启示和教育意义贾宝玉挨打的故事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教育意义。
首先,它提醒我们要尊重女性,维护女性的权益和尊严。
其次,它也告诫我们要尊重生命,珍视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最后,它还呼吁我们要追求自由和平等,反对封建礼教和父权制度的压迫和控制。
总之,贾宝玉挨打的故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情节,它揭示了封建社会中许多深刻的矛盾和问题。
目录(篇2)1.宝玉挨打的故事的概括2.宝玉挨打的原因3.宝玉挨打的经过4.宝玉挨打的影响5.故事的意义正文(篇2)一、宝玉挨打的故事的概括《红楼梦》中,宝玉挨打是小说情节的高潮之一。
这次事件源于贾政对宝玉的失望和不满,他认为宝玉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于风花雪月之中。
贾母为宝玉求情,但贾政仍然怒火中烧,下令责打宝玉。
在这次事件中,宝钗、黛玉等姐妹都前来探望宝玉,展现了姐妹之间的深厚情谊。
二、宝玉挨打的原因贾政对宝玉的失望主要源于以下几点:首先,他认为宝玉不思进取,整日沉迷于风花雪月之中;其次,贾政认为宝玉对待家族大事缺乏责任感;第三,贾政认为宝玉与官场格格不入;最后,贾政认为宝玉的行为有悖于家族传统。
宝玉挨打的故事

宝玉挨打的故事【最新版2篇】目录(篇1)1.宝玉的背景和性格特点2.宝玉挨打的原因3.宝玉挨打的过程4.宝玉挨打后的影响5.故事的启示正文(篇1)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他是一个生性活泼、不拘小节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
然而,他的这种性格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
宝玉挨打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在贾母面前撒谎,这让贾母非常生气。
此外,他还因为在学堂里与同学打架,被老师责罚。
这两件事情加起来,让宝玉遭受了贾母的严厉责打。
宝玉挨打的过程非常惨烈,他被贾母用拐杖打得皮开肉绽,躺在床上动弹不得。
这一幕让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到非常心疼,但是没有人敢上前阻止。
宝玉挨打后,他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并且下定决心要改正。
他也开始更加理解贾母的苦心,对她更加孝顺。
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我们做什么事情,都要谨慎行事,不能因为一时的冲动而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情。
目录(篇2)1.宝玉的背景和性格特点2.宝玉挨打的原因3.宝玉挨打的过程4.宝玉挨打后的影响5.故事的启示正文(篇2)《宝玉挨打的故事》讲述了贾宝玉因为误闯禁地,误看禁书,受到贾政严厉责打的经历。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他出生于一个权贵家庭,自幼性格古怪,不喜世俗,偏爱与女子为伍。
他身上带着一颗神奇的通灵宝玉,寓意着他的命运与众不同。
宝玉挨打的原因有两点。
首先,宝玉误闯了贾府的禁地——梨香院,那里是贾母的秘密基地,平时严禁闲杂人等靠近。
宝玉的好奇心让他忍不住探个究竟,结果触犯了家规。
其次,宝玉误看了禁书《西厢记》,被书中的情爱故事所吸引,禁不住心生向往。
这两件事触动了贾政的神经,他认为宝玉的行为有失身份,不守规矩,决定对其进行严厉惩罚。
挨打过程中,贾政愤怒地责问宝玉,为何闯禁地、看禁书。
宝玉无法回答,只得低头认错。
贾政举起板子,狠狠地打了宝玉几十下,宝玉疼得死去活来,吓得众人纷纷求情。
最后,贾母赶来,才制止了贾政的责打。
浅论宝玉被打一事

浅谈《红楼梦》中宝玉被打一事孙玉琮摘要:《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在世界上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这注定了它将受到众多读者的争议。
本文以“宝玉被打”一事为例,从原因、人物两个角度进行分析,解读《红楼梦》的一个片段,展示作者曹雪芹高超的写作手法、展现一个以小见大的红楼梦。
关键词:红楼梦;宝玉被打;原因;人物性格;一、原因分析(一)宝玉冷淡接待贾雨村贾雨村来拜访时,贾宝玉十分反感,没有给他好脸色。
贾政让他多与官僚应酬,历练与仕途上相关的事情,但宝玉没有兴趣,让贾政不高兴。
这一点已经看出两人矛盾的根本:贾政想让儿子当官,继承他的职务,将家族壮大发展。
而宝玉厌恶官场上的明争暗斗,想过淡泊名利的无忧无虑生活。
两人的矛盾产生。
(二)宝玉与蒋玉菡有所来往蒋玉菡是忠顺府忠顺亲王的戏子,那天正巧蒋玉菡失踪了,忠顺亲王因为宝玉与他有交往,便找到贾政。
贾政认为宝玉在外不守规矩,为家中添乱,生气度进一步上升,其实就是要因为贾政与忠顺府为两个政治集团,平时井水不犯河水,也无大碍。
但是近期贾府气势低沉,忠顺亲王又被皇帝宠爱,这时候出点小矛盾,对整个贾府可能是大灾难。
由于贾宝玉“不愿做这些浑浊之事”,而触犯了父亲眼中的“政治红线”,让两人关系进一步恶化。
(三)贾环的陷害贾环搬弄是非,在贾政身边陷害宝玉,说是他逼死金钏儿。
贾政本来就对宝玉总与女孩玩有些不同意,又听说他想“强奸金钏儿”,使她自杀,一下子就怒了。
叫人去找宝玉回来,大打五十大板。
这是事件的导火索。
表面上看这是偶然的,但从之前章节中可以看出贾环早已对宝玉有了敌意。
因为贾政对待二人态度不同,加上封建思想的礼教制度,让嫡长子与其他孩子地位相差极大,导致兄弟二人的不和睦。
二、人物性格分析(一)贾宝玉金钏儿投井自杀,宝玉“心中五肉催伤,低头一面感叹,此时一心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陨,跟了金钏儿去了”,可以看出他受这件事影响很大,同时又与比恩人对此事漠不关心,以及贾环想用此事来陷害宝玉相比,表现出宝玉对于下人的关心,对于弱者的同情,但这种多愁善感在当时社会只会惹来麻烦。
宝玉挨打的故事

宝玉挨打的故事
【实用版】
目录
1.宝玉挨打的原因
2.宝玉挨打的过程
3.宝玉挨打后的反应
4.故事的启示
正文
宝玉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他生活的大观园是一个诗情画意、繁华富丽的世界。
然而,在这美好的生活中,宝玉却挨了一次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宝玉挨打的原因是因为他在园中游玩时,误入了一间禁闭的房间。
这个房间是大观园中一个不寻常的地方,里面供奉着贾府的祖先牌位,是家族禁忌之地。
宝玉在不知情的情况下闯入,触犯了家族的禁忌,引起了贾政的震怒。
贾政是宝玉的父亲,他对宝玉的教育极其严格,希望宝玉能成为一名才子。
当他得知宝玉闯入了禁闭的房间,他认为这是宝玉不听教诲、纵情声色的表现,于是决定对宝玉实施家法,将他痛打一顿。
宝玉挨打的过程非常惨烈,他被贾政用板子狠狠地打了几十下,背部和臀部被打得皮开肉绽,血流不止。
尽管宝玉疼痛难忍,但他却没有哭泣和求饶,他明白自己犯了错,应该接受惩罚。
挨打后的宝玉并没有因此而消沉,反而更加明白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
他开始更加努力地学习,用心去体会生活的艰辛,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首先,我们要尊重传统,遵守规则,
不要轻易触犯禁忌。
其次,我们要学会承担责任,接受惩罚,并从中吸取教训,不断成长。
最后,我们要珍惜家人,感谢他们的教育和关爱,努力成为他们引以为荣的人。
贾宝玉挨打分析面面观红楼梦

贾宝玉挨打分析面面观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而成。
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为主线,展现了贾宝玉挨打的情节,该情节给了读者深刻的印象,下面将对贾宝玉挨打的原因进行分析。
首先,贾宝玉挨打的原因可以追溯到他的成长环境。
贾府作为一个官宦世家,世代为宦官的后代,贾府成员一向享有特权和尊贵待遇。
贾宝玉作为贾府的掌上明珠,一直以来都是格外受宠的。
然而,这种宠溺的成长环境导致了贾宝玉的娇惯和缺乏自律能力,他常常任性妄为,尤其是在书中初露头角的时候。
由于没有自己闯荡社会的机会,贾宝玉缺乏对世界的真正认识和理解,甚至对一些基本的社交礼仪也不了解。
因此,贾宝玉挨打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过于娇生惯养,不懂得尊重他人。
此外,贾宝玉挨打也和他的性格有关。
贾宝玉是一个极富感情和善良的人,他对人对事都抱有积极的态度,但也因此容易被人利用和欺骗。
在他与贾母产生矛盾后,贾宝玉心理受到了极大的刺激和打击,他感到孤独和失落,这时他遇到了薛蟠恶作剧,故意引导他们打架。
贾宝玉在被打的过程中,没有采取任何的反抗和自卫的行动,他会让人觉得软弱和胆小。
然而,通过贾宝玉挨打这一情节,曹雪芹展示了一位内心柔软善良,但却不善于与人相处和应对外界问题的人物形象。
最后,贾宝玉挨打的原因还可以从他和贾府其他成员的关系中找到。
贾宝玉作为宝玉,一直享有贾府中其他成员的特殊待遇,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有一大队人替他搞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贾宝玉逐渐发现贾府的庄园和富贵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那样美好。
尤其是在他和林黛玉之间产生感情之后,他发现自己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与贾府家族存在很大的冲突。
为了保护自己的爱情,贾宝玉选择离开贾府,但他却遭到了贾府成员的打击和困扰,贾宝玉也从一个得到特殊待遇的人变成了被排斥的对象。
这种转变导致了贾宝玉挨打的原因之一综上所述,贾宝玉挨打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成长环境、个人性格和与贾府其他成员的关系。
贾宝玉在过于宠溺的成长环境中,缺乏自律和对他人的尊重,导致了他的娇惯和任性。
概括宝玉挨打的故事始末

概括宝玉挨打的故事始末1. 引言在《红楼梦》这部名著中,宝玉作为一个主要角色,经历了许多曲折的命运。
其中一次宝玉挨打的故事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本文将从宝玉遭遇打击的背景、事件经过、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2. 背景在贾府这个封建家族中,权力斗争、嫉妒心理等问题时常存在。
作为贾府的独子,宝玉拥有尊贵的身份和无尽的权力,这也引起了其他人的嫉妒和不满。
同时,宝玉的性格善良纯真,对别人的恶意并不敏感,这也成为了他遭受欺负的原因之一。
3. 事件经过3.1 宝玉的善良引起他人的欺负宝玉一直以来都对别人保持着善良和友善的态度。
然而,有些人却利用了他的善良,故意为难他。
比如,黛玉通过心机让宝玉误会了宝钗,并逼迫宝钗打了宝玉一巴掌。
3.2 贾母的支持和妥协宝玉受到打击后,向贾母诉说了自己遭受的不公待遇。
贾母作为贾府的主要决策者,决定给予宝玉公正的对待。
然而,出于家族利益的考虑,贾母不得不做出妥协,在处理此事上并未做出太大的改变。
3.3 宝玉的内心挣扎在遭受打击后,宝玉的内心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他开始反思自己是否应该改变自己的性格,是否应该对别人保持警惕。
他的纯真和善良受到了极大的伤害。
3.4 宝玉与黛玉的关系变化黛玉作为宝玉的表妹和亲密朋友,在这件事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她的心机和计谋导致了宝玉的误会和打击。
这次事件之后,宝玉对黛玉的信任和亲近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两人的关系也受到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4. 影响4.1 宝玉的心理阴影宝玉遭受打击后,心理上产生了阴影。
他开始怀疑他人的动机和立场,对待他人也更加谨慎和保护。
这次事件使得宝玉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了一道重要的关卡。
4.2 家族关系的变化这次事件不仅影响了宝玉个人的命运,也影响了整个贾府的家族关系。
通过宝玉挨打事件的发生和处理,贾府的家族纽带得到了更加紧密的结合。
同时,也暴露了贾府家族内部的问题和矛盾。
4.3 社会对待女性的观念宝钗作为贾府的女儿,在遇到打击事件后,她的行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红楼梦宝玉挨打概括50字

红楼梦宝玉挨打概括50字
红楼梦中,宝玉挨打一事堪称经典情节。
贾政因宝玉荒废学业、与姊妹们亲近,以及与琪官交往等问题,怒不可遏,痛打宝玉。
这场风波背后,揭示了宝玉性格中的叛逆、真性情,以及他在封建礼教束缚下的无奈。
宝玉挨打的原因有多方面。
首先,他厌倦了封建士大夫的功名利禄,对八股文、科举考试等毫无兴趣,这与家族对他的期望相去甚远。
其次,宝玉与姊妹们亲密无间,尤其是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人的感情纠葛,使他备受争议。
最后,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政敌,进一步导致他被教训。
这场风波对宝玉产生了深刻影响。
一方面,他更加深知封建礼教的残酷,对家族的束缚越发反感;另一方面,他意识到自己在家族中的地位岌岌可危,不得不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
与此同时,宝玉的挨打也反映出他性格中的坚韧和不屈,以及对林黛玉等挚友的真挚感情。
宝玉挨打事件深刻地揭示了他在封建社会中的困境,以及他性格中的矛盾与叛逆。
宝玉挨打的故事

宝玉挨打的故事
摘要:
1.宝玉挨打的原因
2.宝玉挨打的过程
3.宝玉挨打后的反应
4.故事的启示
正文:
宝玉挨打的故事是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一个经典情节。
贾宝玉是贾府的公子哥,自小被宠爱备至,性格叛逆,不喜世俗。
然而,他在一次与贾环、贾琏的争执中,失手打伤了贾环,引起了贾母的不满。
贾母一怒之下,将宝玉交给贾政处置。
贾政为了教训宝玉,将他痛打一顿。
宝玉挨打的过程可谓痛苦不堪。
贾政用家法教训宝玉,打了他几十大板。
宝玉疼得死去活来,吓得贾府上下一片惊慌。
贾母闻讯赶来,见到宝玉被打得皮开肉绽,心疼得泪如泉涌。
尽管如此,贾母并没有责怪贾政,反而自责教子无方。
挨打后的宝玉身心受创,然而,他却因此事明白了许多人生道理。
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开始反思过去的行为,并决定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此外,宝玉挨打也让贾府众人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过于溺爱对孩子成长的不良影响。
这个故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首先,我们应该以宝玉为戒,不要过于溺爱孩子,否则容易让孩子养成骄横跋扈的性格。
其次,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父母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最后,当我们犯错时,应该勇于
面对,及时改正,这样才不至于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的来说,宝玉挨打的故事是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情节。
它让我们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及时改正错误的必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宝玉挨打的原因
内容提要:
《红楼梦》中任何一个故事都它的思想性的艺术性。
宝玉挨打,作者用逐层递进法,先写贾政不满于宝玉精神萎靡,次写忠顺府索琪官,接写贾环进谗言,终于激怒贾政,这些都是宝玉挨打的直接原因。
其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社会的阶级性和各种矛盾冲突的激化。
关键词:家法离经叛道矛盾冲突
正文
贾政打宝玉,在贾政的立场看来,是有充分理由的,是非打不可的。
首先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他很不满意;而后宝玉窝藏供应王府的优伶——与王爷争夺男宠,使他遭到王爷的忿怒,认为他教子无方,在官场贵族中大丟其脸;又因贾环诬蔑宝玉要“强奸母婢”,使金钏儿含羞自杀。
分析宝玉挨打的原因,若仅就贾政所得的“报告”而论,两事都有该受惩罚的理由。
但仔细推究,都不是宝玉之罪。
琪官在外面买房子,躲开忠顺王的召唤,宝玉有何罪?宝玉是琪官的好友,知有此事,被忠顺王府长史作为“外调”对象,他本来想替琪官隐瞒,后来被点出证据,只好照实说了,这又有什么大罪?至多受几声呵责,或小打警戒.反正忠顺王府找着了琪官,也不会责怪宝玉隐藏。
琪官自己不愿再待在忠顺王府,他是演员,要自立门户,单独在社会上谋生,又有何罪?所以,如果没有“强奸母婢不遂,逼得她羞恨自杀”这一条事关人命的重大案件,如果没有贾环假造的报告,也不至于两罪俱发,使宝玉受此重打。
而金钏儿的死是因为王夫人看到宝玉不讲主仆之礼、喜欢与丫头们厮混,想要给宝玉一个训戒而把她撵出去。
金钏儿觉得从此无脸见人,只好跳井。
贾环却说:“我母亲(赵姨娘)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那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
”贾政对此深信不疑。
贾政之恶,不在于他怒打儿子,而在于他偏听妄信,对重大事情没有调查清楚,就粗暴发怒,动手用刑。
他不但做了自己野蛮性子的俘虏,而且还做了他的劣子贾环的俘虏,他被贾环调唆得昏头昏脑,对他被贾环利用来作为打击宝玉的工具而不自知。
如果宝玉真被打死了,则是贾环成功地假贾政之手以杀宝玉。
而被作为凶具用的贾政却仍不自知,还以为他替封建社会整顿了歪风邪气,有功于世道人心。
当然,宝玉挨打的原因并非那样简单。
宝玉挨了打,或许我们会痛恨贾政性子暴躁,心狠手辣,其实贾政的这种行为自有他的思想根源、社会根源。
他对贾母说:“为儿的教训儿子,也是为了光宗耀祖。
”换句话说,他是在执行封建教育,他自己也成为这一万恶传统的牺牲者而不自知。
为了维护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制度,国有国法,家有家法;为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即使在内部,也要用国法或家法来压制不顺从的分子。
当时的国法还有条文可循,不触犯条文的可免惩罚。
家法则随各封建家庭自立自制,并无明文规定,有时可以比国法更不讲理,更不通人情,即更为野蛮。
一个封建家庭的少数“主子”可以压制多数奴仆,即是凭“主子”们随意订立的“家法”的作用。
家法听起来好象是一本法律,实际上是一套刑具。
而贾政自以为他在执行家
法。
贾政打宝玉,除了偏听妄信之外,还为了自己泄愤。
王夫人提起“打死宝玉事小,倘或老太太一时不自在了,岂不事大?”贾政便冷笑道:“倒休提这话。
我养了这不肖的孽障,已不孝;教训他一番,又有众人护持,不如趁今日一发勒死了,以绝将来之患!”说着,便要绳索来勒死。
这虽是气话,也显得他已无教子成材之意,徒存为己丢丑之恨。
封建社会是由长子嫡孙继承家族大业。
贾政嫡出只有二子,大儿贾珠已死,所剩只有宝玉,可宝玉行为偏僻乖张,不愿意走仕途的老路。
他说:“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他宁肯与地位下贱的丫鬟厮混,也不愿见贾雨村那样势利恶俗的官场中人。
这些离经叛道的异端思想与贾政望子成龙、重整家业的期望是背道而驰的。
贾政认为,儿子“无故寻愁觅恨”、“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于国于家无望”,如此发展下去,不仅会损害家族利益,而且有可能“酿到弑君杀父”的地步,这与宗法社会是相对立的。
同时也是思想正统保守的贾政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他打宝玉时下手极狠。
这是恨铁不成钢,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采取的极端手段,也就是古人所说“棍棒出孝子”的反映。
但宝玉并不因挨打就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他对黛玉说:“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
”可见他是不会改变初衷的。
宝玉挨打,是各种矛盾冲突不可调和的产物。
贾政与宝玉的矛盾的焦点在于价值观念、人生道路的选择、正统与非正统,换句话说,是两种世界观、两种价值取向、两种文化思潮的斗争。
贾政希望宝玉成材,光宗耀祖。
宝玉偏偏拒绝成材。
贾政要的是道德文章、途经济。
宝玉要的是情场、是知己、是得乐且乐得过且过,反正最后化灰化烟。
除贾政与宝玉的父子矛盾外,还有贾环所代表的嫡庶之争。
贾环庶出,处处受到压抑,在今后的家庭利益分配中肯定会占下风。
所以,他和母亲赵姨娘千方百计地构陷宝玉,手段卑鄙。
贾环诬陷宝玉,正反映了大家庭嫡庶之争极端险恶的一面。
贾母与贾政的冲突在于如何管教宝玉。
贾母溺爱孙子,这是一般老人的常情,她并不反对儿子管孙子,只是对贾政痛下杀手的表现难以接受。
事实上,贾母在客观上成了宝玉发展叛逆性格的保护伞。
王夫人与丈夫的矛盾,是贾政往往听信赵姨娘的谗言而不利于嫡党。
所以,她劝阻丈夫主要以贾珠早死说事,以柔克刚,为的是争自己的利益。
这是嫡庶之争在嫡方的表现。
参考书目
《红楼梦》
作者:曹雪芹高鹗出版社:江苏古籍时间: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