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语义学论文
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浅析

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浅析形态语义学是一门研究形态结构及其语义功能的学科,它将语言形态与语义相结合,揭示了形态构词结构与语义内涵之间的密切关系。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基于形态语义学的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传达产品的含义和情感,增强产品的吸引力与辨识度。
本文将从形态构词结构、词义对称性和词类制约原则三个方面对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进行浅析。
首先,基于形态构词结构的原则。
形态构词结构是指通过添加、删除、替换或重组词素形成新的词语或产生不同词义。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形态构词结构可以被运用到品牌命名、产品标语、口号等方面。
一个好的品牌名称或标语建立在形态结构的有机融合与合理运用基础上,能够直观而有效地传达产品的核心信息和品牌形象。
例如,苹果公司的品牌名称“Apple”就是一个富有形态构词特点的例子,它的简洁、易于记忆与拼写,同时含有丰富的意象和情感,与该公司打造的时尚、创新、易用的产品形象相一致。
其次,基于词义对称性的原则。
词义对称性是指在形态构词过程中,新形成的词语应该与原有词语保持一致或呈现一定的对称性。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通过对词义对称性的运用,可以增强产品的辨识度、留下深刻印象,并提升产品的价值感和故事感。
例如,Netflix公司的产品名称“Netflix”即是一个利用词义对称性的设计,它由“net”(网络)和“flix”(影视)两个词素组成,组合成了一个新的有趣、容易记忆的词,同时直观地表达了该公司提供在线影视的核心业务。
最后,基于词类制约原则的原则。
词类制约是指词素在构词过程中扮演特定的词类作用,不同的词类也具有不同的语义功能。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运用词类制约原则可以帮助设计师选择合适的词素,以达到更准确地传达产品意义的效果。
例如,一个产品的名称中如果使用了动词词素,往往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产品所具备的功能与特点;而使用名词词素则能够更好地突出产品的实体属性与品质;使用形容词词素则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产品的外观与感受等。
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浅析

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浅析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日益提高,文创产品设计已不再仅仅停留在功能性上,更加注重美学和文化内涵。
而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形态语义学是一种重要的设计理论,它从形态和语义的角度出发,探讨了形态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为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本文将从形态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对文创产品设计原则进行浅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作用。
一、形态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形态语义学是一种研究形式和意义之间关系的学科,它强调了事物的外形与内涵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形态语义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1. 形式美和意义美的统一形态语义学认为,形式美与意义美并不是相对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
一个产品的形式美不仅仅是在造型上的美感体现,更应该是其内涵和文化意义的展现。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形式美和意义美应当统一起来,使得产品既具有美感,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
2. 形式的象征性形态语义学认为,形式是可以具有象征意义的,即形式可以通过抽象和具体的符号来表达一定的意义。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形式的象征性来传达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使得产品更加具有观赏性和文化性。
3. 民族文化的融入形态语义学注重产品的形式与意义,而民族文化常常是形式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民族文化的融入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通过形式的表现来展现民族文化的韵味和特点,使得产品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底蕴。
在形态语义学的指导下,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以便在实际设计中加以运用。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应该注重形式与意义的统一。
产品的形式美和文化内涵应该相互贯通,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设计师在设计产品时,应该既注重产品的外观表现,又要注重产品所要传达的意义,使得产品的形式与意义达到统一的效果。
在文创产品的设计中,应该注重民族文化的融合。
设计师可以通过产品的形式和图案等方面来融合民族文化元素,使得产品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也更有利于产品的市场推广。
论产品形态语义的主观性2400(论文模板)

论产品形态语义的主观性姓名***摘要: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以及审美情趣的提高要求产品提供更多的物质以外的功能;形态本身抽象的外在表现形式和主观性内涵给予欣赏者想象的余地和自我装饰的空间;设计者的理念和欣赏者的视知觉理解力存在一定的落差。
关键词:形式追随功能;主观;精神功能;视知觉理解力;落差;还原在设计经过形式追随功能的洗礼后,人们发现销售已取代制造成了现实中的最大问题,产品的使用者——人便成了设计界和企业界需要研究的首要对象。
市场的竞争已从产量的竞争让位给了想象力的竞争;产品的说服力不仅在于产品的功能本身,而更在于它已成为消费者社会需求的标识(身份、地位、个人奋斗等)。
产品的形态作为产品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它融入了设计者的主观性意念和独创性的新奇。
一、消费者对非物质功能的追求墨子曾经说过:“食必长饱,然后求美;衣必长暖,然后求丽;居必长安,然后求乐。
为可长,行可久,先质而后文。
”人们在解决了自己的生存问题后,必然会追求更高的品位。
沙利文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思想在当时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是这种设计缺少对人的情感和承受力的关心,已经很难满足人们的情感诉求。
设计应该摆脱功能唯一的局限性,根据人的爱好而追求更多的品质。
它随着人类文化水平和审美情趣的提高,它应该摆脱消费者被动接受的模式,满足消费者更多的精神功能和社会功能要求,它要求更多的内容,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
而形态语义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人们不再满足于产品的物质功能,越来越注重产品的精神功能,即产品形态的多样化、差异化给人带来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消费者更愿意自己的产品被赋予一种主观性的内涵,为世人普遍所理解。
它要求消费者在视觉感知的时候,能参与其中设计理念的解读。
车子从二轮车到三轮车再到四轮车以及空中飞的,你用什么工具,人们就能大致猜到你是从事哪一行的,你的收入和身份大致都能被看穿。
开着宝马或者劳斯莱斯的人,周围的人们潜意识里都知道他有钱,知道他是有地位的人,这是一种不需要语言表达而在大家内心产生共鸣的必然。
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浅析

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浅析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文创产品设计已经成为了各大企业和设计师们关注的热点。
而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作为设计的新理论和方法,正逐渐成为了设计界和文创产业的研究热点。
形态语义学是一门关注形态结构和语义意义相结合的学科,其理论和方法对于文创产品设计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就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进行浅析,希望能够为设计师们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提供一些借鉴和启发。
一、形态语义学基础形态语义学是一门跨学科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形体和语义的结合关系。
形态是指物体的外在形状和结构,而语义则是指物体的内在含义和符号象征。
形态语义学通过研究形体和语义的关系,探索物体的形态如何表达和传达其内在的意义和情感,从而为设计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操作手段。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形态语义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对于设计师们发掘文化内涵、塑造产品形象以及提升产品附加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1. 形态与语义的融合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的核心是形态与语义的融合。
文创产品的形态设计应该与其所要表达的语义意义相结合,使得产品的外在形态能够完美地表达其内在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
在设计一款传统文化主题的茶具产品时,设计师可以通过对茶文化的深入挖掘,将茶的“汉白玉”、“龙井瓶”等传统器物形态特征与茶文化的“礼仪”、“传统”等语义意义相融合,创造出兼具传统文化内涵和现代时尚气息的茶具产品。
2. 形态的符号象征形态语义学认为形态具有一定的符号象征意义,设计师可以通过巧妙地利用产品的形态特征和结构构造,来传达产品所要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寓意。
在文创产品设计中,设计师们可以通过对产品形态的精心设计和构思,将产品的形态特征转化为一种特定文化的符号象征,使得产品能够更加直观地呈现和传达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和情感情感。
3. 形态的文化共鸣基于形态语义学的文创产品设计原则强调产品形态与当代文化之间的共鸣。
解读汽车造型中的形态语义

The theory based On the semantics.First chapter elaborates this topic’s scientit'k basis,theory significance,application value and research background.Second chapter summarizes file history of cal-body design.Third chapter elaborates the concept of semantics and recapitul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t"styfing from that point.Forth elaborates the basic semantics of cal"styling.Fifth chapter elaborates market semantics of car styling.Sixth chapter elaborates emotional semantics of car styling.
南京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解读汽车造型中的形态语义
l绪论
1.1选题的科学依据
《解读汽车造型中的形态语义》属于设计方法与设计理论领域,课题意义在 于研究汽车造型中的视觉语义,从美学的角度探讨点、线、面等形态元素在汽车 造型设计中的应用。本论文结合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的改型课题,在实践的基 础上总结汽车造型中的语义表达方法、归纳如何将已知的形态语义转化到汽车造 型中的方法以及汽车造型设计创新的方法,目的在于总结与整理出汽车造型的各 种形态语义,从而为本国汽车造型设计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
从形态语义学分析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

从形态语义学分析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摘要】无印良品以简约、实用、高品质的产品设计而闻名,其产品设计特点体现了日本传统美学和简约主义理念。
形态语义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对产品外观形态的语义分析和形态符号的运用,无印良品巧妙地传达出产品的内涵和价值。
形态语义学为无印良品产品设计增添了独特的价值,使其产品更具吸引力和辨识度。
未来,无印良品产品设计将继续秉承简约实用的设计理念,不断探索形态语义学在产品设计中的更多可能性,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和生活品质追求。
形态语义学在无印良品产品设计中的实践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设计质量,也为品牌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内涵和创意灵感。
【关键词】无印良品、形态语义学、产品设计、特点、影响、外观形态、语义分析、形态符号、应用、独特价值、展望1. 引言1.1 介绍无印良品无印良品(MUJI)是一家源自日本的知名零售品牌,以简约、实用和环保的产品设计著称。
无印良品的理念是“没有品牌”的品牌,其产品不以品牌标志为主,更多的是注重产品本身的品质和功能。
无印良品的产品涵盖家居用品、服装、食品等各个领域,深受消费者的喜爱。
无印良品秉承着“简单、自然、实用”的设计理念,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产品风格。
其产品设计注重舒适性和实用性,追求简洁、清晰的形态。
无印良品的设计风格极具日本特色,融合了传统和现代的设计元素,展现出一种恬静和谦逊的美感。
通过深入研究无印良品的产品设计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成功之处,同时也可以探讨形态语义学在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逐步分析无印良品产品设计的独特之处,以及形态语义学对其产品设计的影响和实践应用。
1.2 形态语义学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形态语义学是一门研究物体形态与意义之间关系的学科,在产品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产品外观形态的理解和分析,可以揭示产品所承载的特定文化和意义,从而为消费者提供更加深刻的体验和情感共鸣。
形态语义学论文

形态语义学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老师:刘闻名姓名:柳天学号:1128370025内涵性语意在产品识别中的应用摘要主要探讨消费者对产品内涵层面上的语意认知 ,及其在品牌产品的识别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内涵性意义在感觉、情绪和文化社会价值等不同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认知差异的深入认识 ,帮助设计师运用产品语意的概念方法 ,维护品牌产品的差异化和一致性 ,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产品的策略性开发。
关键词内涵性语意品牌语意识别差异化产品语意学自 1950 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后 ,其把研究语言意义的方法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构想 ,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设计的发展。
长久以来 ,许多学者和设计师结合符号论的观点 ,认为产品形态在传达的过程中应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的意义 ,并且结合使用者的界面设计、人机因素等对外延性语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而产品的内涵性语意作为在文脉中不能直接表现的“潜在”关系 ,包含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从现在的产品作为行销系统中的一环来看 ,其在内涵层面上显示出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价值 ,与品牌、广告等一样都与产品识别(Product Identity) 、市场定位、品牌形象、新产品策略息息相关。
因此 ,需要以新的角度来关注产品的内涵性语意的传达与认知。
一、产品语意的构造在产品语意学中 ,外延性意义与符号和指称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关 ,它在产品文脉中是直接表现的“显在”关系 ,即由产品形象直接说明产品内容本身 ,借助形态、构造、特征等元素来表达使用上的目的、操作、功能和可靠性等内容。
而内涵性意义则是与符号和指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
它是一种感性的信息 ,更多地与产品形态的生成相关 ,即由产品形象间接说明产品物质内容以外的方面———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或文化性的象征价值。
例如 ,消费者认为产品有某种现代、前卫的感觉 ,或通过产品感受到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或从中感受到一个高性能的、让人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这种意义只能在欣赏产品形态的时候借助感觉去领悟 ,使产品和消费者的内心情感达到某种一致。
小议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形态与语义

小议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形态与语义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是一种通过图像、颜色、字体等视觉元素来传达信息和情感的艺术形式。
在当代社会中,视觉传达设计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在广告、海报、书籍、网页和移动应用等各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形态与语义是其最基本的两个要素,形态是指作品的外表表现形式,而语义则是指作品所传达的信息和情感。
本文将就这两个要素展开讨论,探究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形态与语义之间的关系。
让我们来看看视觉传达设计作品的形态。
作品的形态包括了图像、颜色、字体、布局等多个方面。
图像是最直观的形态元素,它可以以各种形式出现在设计作品中,如插画、照片、图标等。
图像的选择和使用直接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传达效果。
一幅清晰、精美的图像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强作品的吸引力;而一个不合适的图像则可能会导致作品的传达效果减弱甚至失效。
颜色也是作品形态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颜色可以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和情感上的共鸣,因此在视觉传达设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的颜色对人们产生不同的情绪和联想,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来表达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红色通常代表热情和活力,蓝色则代表冷静和安宁,黄色则代表快乐和轻松,黑色则代表神秘和权威。
在作品设计中,设计师需要根据作品的目的和主题来选择合适的颜色,以达到最佳的传达效果。
除了图像和颜色,字体和布局也是作品形态中至关重要的部分。
字体不仅是文字的表现形式,更是文字所传达的情感和信息的一部分。
不同的字体风格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情感和人格特征。
楷体代表着古典和庄重,宋体代表着稳重和传统,华文行楷代表着神秘和华丽。
在设计作品中,设计师需要根据作品的风格和主题来选择合适的字体,以保证作品的整体效果和传达效果。
作品的形态不仅仅是各个形态元素的简单堆砌,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的和谐和统一。
合理的图像、颜色、字体和布局的搭配,可以使作品呈现出更加完美的形态效果,也更容易传递设计师想要表达的信息和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态语义学专业:设计艺术学指导老师:刘闻名姓名:柳天学号:1128370025内涵性语意在产品识别中的应用摘要主要探讨消费者对产品内涵层面上的语意认知 ,及其在品牌产品的识别中的具体应用。
通过对内涵性意义在感觉、情绪和文化社会价值等不同方面的具体内容和认知差异的深入认识 ,帮助设计师运用产品语意的概念方法 ,维护品牌产品的差异化和一致性 ,从而更有效地进行产品的策略性开发。
关键词内涵性语意品牌语意识别差异化产品语意学自 1950 年德国乌尔姆设计学院提出后 ,其把研究语言意义的方法应用于产品设计的构想 ,极大地影响了当代设计的发展。
长久以来 ,许多学者和设计师结合符号论的观点 ,认为产品形态在传达的过程中应具有外延和内涵两个层面的意义 ,并且结合使用者的界面设计、人机因素等对外延性语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而产品的内涵性语意作为在文脉中不能直接表现的“潜在”关系 ,包含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
从现在的产品作为行销系统中的一环来看 ,其在内涵层面上显示出心理性、社会性、文化性的象征价值 ,与品牌、广告等一样都与产品识别(Product Identity) 、市场定位、品牌形象、新产品策略息息相关。
因此 ,需要以新的角度来关注产品的内涵性语意的传达与认知。
一、产品语意的构造在产品语意学中 ,外延性意义与符号和指称事物之间的关系有关 ,它在产品文脉中是直接表现的“显在”关系 ,即由产品形象直接说明产品内容本身 ,借助形态、构造、特征等元素来表达使用上的目的、操作、功能和可靠性等内容。
而内涵性意义则是与符号和指称事物所具有的属性、特征之间的关系有关。
它是一种感性的信息 ,更多地与产品形态的生成相关 ,即由产品形象间接说明产品物质内容以外的方面———产品在使用环境中显示出的心理性、社会性或文化性的象征价值。
例如 ,消费者认为产品有某种现代、前卫的感觉 ,或通过产品感受到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或从中感受到一个高性能的、让人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这种意义只能在欣赏产品形态的时候借助感觉去领悟 ,使产品和消费者的内心情感达到某种一致。
由于其内容的广泛和不确定性 ,因此 ,针对其象征价值的不同特性又细分为感觉、情绪(里层)和文化社会价值(深层)两方面。
里层意义的感觉、情绪 ,是消费者对产品造型产生“情感性”的认知结果 ,是对美丑的直接反应与喜爱偏好的直接感受 ,例如产品造型给人某种有趣的感觉。
想象和联想在这种认知的过程中起着激活人们情感的作用。
这与消费者本身的感性、个性及其成长的背景有关 ,一般是“非功利性”取向的。
消费者在与产品的形状、色彩和质感等这些产品语意中最有特性的要素的接触中 ,首先产生情感性的语意认知。
深层意义的文化社会价值观 ,是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的一种更深层的认知结果 ,它是一种受到外界的影响与教育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 ,也可能是一种流行时尚 ,一种文化含义 ,一种固定印象。
这些定型的思考方式往往左右人们对事物的看法。
消费者往往透过造型符号感受到某种文化内涵 ,体会到特定社会的时代感和价值取向 ,其中具有一定的功利内涵。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 ,在商品经济高度发达的社会 ,消费者所认知的这种深层的内涵性语意还体现了商品、经济等外围因素 ,在消费者心中自然形成了对某一品牌产品独具特色的固定看法(即产品中的品牌印象) ,如品牌的一致性和与其他产品区别的差异性。
这两种内涵性意义在消费者的整个语意认知中 ,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
持续相似的语意感觉的塑造和不断强化 ,帮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价值观;而固定的文化、社会、品牌的印象不可避免地影响了消费者对产品的直接情感反应 ,而这种印象也正是通过情感性的反应加以表达。
消费者对于不同内涵性意义的考虑在行为上具体表现为:对不同的产品因不同的感性属性进行分类 ,对不同的产品在某一感性属性的表现进行评价 ,及根据表现对某些产品产生一定的偏爱。
二、产品识别的必要性从具体产品的角度来讲 ,除了其本身所固有的物理属性外 ,还包含有品牌个性、象征价值、使用者印象等感性属性 ,这些信息已经与市场中的产品结合在一起而成为典型商品形态———品牌产品 ,即拥有品牌 ,意义和形象与消费有关的产品。
其中 ,品牌作为激烈竞争的商业社会的产物 ,它虽表现在如名字、包装等具体的物理属性上 ,但是人们感觉到的品牌个性 ,却是一种抽象无形的心理感受 ,更多的是通过有形的产品———造型、功能、材质等来支撑构筑。
消费者对于这些品牌信息差异的识别 ,其实就是通过对产品内涵层面上的语意认知 ,通过对不同的品牌产品产生分类、评价及偏爱而实现的。
因此 ,语意认知与品牌产品的识别密切相关。
产品识别 ,属于非语言性的传达 ,它是多方面感性语意属性和侧面的汇积 ,通过产品内涵性语意认知的差异不断表现出来 ,成为传达给消费者的特定的设计感觉和逻辑 ,并进而引起强烈的购买需求。
它的持续塑造可以改变如今产品的识别对于媒介广告的过分依赖 ,通过造型强化产品自身的竞争能力 ,而产品内涵性语意的运用正是这样一种有效工具。
在当今激烈竞争的市场背景下 ,面对产品不同程度的同质化倾向 ,差异性设计日渐成为竞争的主流 ,因而产品识别也就愈加重要。
三、品牌产品的差异化从产品语意学的角度来看 ,过去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产品的“黑盒化” ,消费者不知如何使用产品 ,甚至不确定它的功用是什么。
这使得设计师开始注重利用形式、借助外延性语意来充分解释产品本身的功能意义———即不同种类产品间的外形识别。
而现在是造型相似的时代 ,由于同类产品缺乏差异 ,因此要求在造型中凸显虚拟的品牌个性———即同类产品外形中的不同品牌的识别 ,而这正是通过产品的内涵性语意来达到的:借助产品外形的识别把品牌识别加以明确化 ,并且使之与相关的竞争产品区隔开来。
通过访谈和市场调查 ,将这些表达结果纳入一个由相对的语意词汇构成的坐标框架中 ,就可以清楚地明确彼此产品形象在市场中的相对位置。
从中一方面可以在众多同类产品的激烈竞争中细分市场 ,有效地找出有差异又符合消费者潜在需求的产品位置 ,帮助设计师与其他领域的人员合作 ,开发出独创性的新产品;另一方面 ,它也可以帮助企业在维护自身产品个性与品牌形象一致的同时 ,尽可能动态地保持与其他品牌产品相对的“差异性”。
而产品内涵性语意词汇的比较和研究 , “策略性”地运用具体设计要素 ,例如:形体和线条的特征、色彩的区分、构造方式和使用方法的差异、材质的不同等等 ,可以协助企业在充斥着全球市场竞争和相关产品的市场上 ,树立独特而真实的产品形象和风格。
四、品牌产品的一致性产品感性形象的一致传达也相当重要。
如果这些信息不统一 ,甚至相互干扰 ,就会使产品的品牌形象模糊 ,甚至产生负面影响。
在认知运作中 ,利用连续的事件来促使消费者不断强化关于品牌产品的某些语意属性和感觉 ,从而产生某种熟识和经验 ,将有助于消费者迅速而正确地理解品牌产品所传达的完整信息 ,并由不同且相关的语意侧面构成品牌产品的感性形象。
因此 ,要在产品设计中利用内涵性语意持续一致地传递品牌概念 ,以创造一种熟悉感和信赖感 ,这对于消费者从感觉上的分类、评价与偏爱直至向实际购买的转化是至关重要的。
这其中包括了品牌个性与产品风格的一致和产品外在表现的持续两方面的内容。
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将这些抽象的品牌概念视觉化 ,把它们转化为各种具体的造型要素 ,例如一类相似的风格或一些固定的细节等 , 并且不断地加以重复强调。
产品应该延续一个统一的视觉形象 ,尽管每次的诉求侧重点不同 ,但使得消费者认知的内涵性信息应该是一致或有延续性的 ,而这些更是建立品牌忠诚度最有形的力量。
例如 , 德国Siemens公司 ,作为世界级的大企业 ,其 16 个商业单元涉及的产品范围很广泛 ,从桌面电话、工作站到电力设备、运输系统 ,所有这些不同种类的产品通过明确化内涵性语意概念———现代的、高性能的 ,而不是艺术的、新奇的 ,使得产品设计和公司品牌牢固地联结在一起 ,每一个设计要素都被用来加强 Siemens的品牌和传递体现在其中的价值。
这其实就是家族产品的思维模式 ,即产品的定位无论是在纵向的延续 ,还是横向的发展 ,都是有语意脉络可寻的。
因此在产品的开发流程上 ,设计师通过和市场行销及设计管理的相关人员间的互动 ,将外观造型、市场定位等 ,以特定的语意词汇构成坐标空间 ,将这些未知的产品形象具体化 ,维持品牌产品形象的“持续性”表现。
多年以来 ,工业设计在设计艺术学、人机学、语意学、市场分析、社会文化等许多领域都作出了富有创新的探索。
如今 ,我们正进入后工业的信息时代 ,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念的融合 ,将是包括工业设计在内的诸多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对于产品语意学的新的关注和思考 ,将会对我们更为有效地开发产品有所启示。
参考文献1 RUNGTAI LIN ,C. Y. LIN ,JOAN WONG. An Applicationof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in Product SemanticsJ . Internation 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Ergonomics,1996 , 18 :194.2 翁注重.谈建构“产品语意认知空间”J . 工业设计 ,1994 , 2 :102.3 DAVID AAKER. A Brand Is More Than a ProductJ . Innovation ,1998 , Summer :38.4 RUTH SOENIUS. Ensurin g Siemens’Identity through Pro duct DesignJ . Innovation ,1998 , Summer :48.5 邱丰顺.品牌创造未来J . 设计 ,1999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