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必修3专题八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8世纪末-19世纪初)
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分校
张晓华 余红兵
课件导航
教学目标
课堂小结
教学要点
课堂练习
教学过程
备用资源
课标要求
(1)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 景及影响。
(2)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 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列举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音乐作品,理解这些音乐作 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
重点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和代表作 。
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理解 这一时期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浪漫主义内涵。
教学要点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一、心灵的激荡
1、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 2、浪漫主义文学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浪漫主义诗人雪莱
雪莱
雪莱与拜伦的诗风迥然不 同。雪莱将人类的未来寄托于 普遍的爱,他的诗中充满了幻 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 乐观主义精神。1819年,雪莱 还写了最著名的诗篇《西风 颂》,以及《云》、《致云 雀》等脍炙人口的抒情诗。 其 中,《西风颂》是雪莱的代表 作。
济慈(1795~1821)
走近历史
浪漫主义文学艺术成就 (自由式的交谈和讨论)
(涉及哪些领域?你知道哪些人物或作品?有何特点?)
文学
代表人物
音乐
美术
作品
特点
走近历史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代 英国 拜伦、雪莱、济慈
表
人 法国 雨果
物
及 代
俄国 普希金
表
作 德国 霍夫曼、海涅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悲惨世界》 《悲惨世界》 特色: 特色:现实与浪漫相结合 《巴黎圣母院》 巴黎圣母院》 雨果 思考:结合《巴黎圣母院》 思考:结合《巴黎圣母院》的内容说说你对美 与丑的看法? 与丑的看法?
2、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
(1)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强调抒发个人情感, 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强调抒发个人情感, 积极追寻理想世界 (2)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英法两国成就最高 各国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英国:拜伦、 英国:拜伦、雪莱和济慈 法国:雨果 法国: 俄国: 俄国:普希金 德国:霍夫曼、 德国:霍夫曼、海涅
(1)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哈罗德游记》 《恰尔德 哈罗德游记》 唐璜》 《唐璜》
(2)特色: 特色:
拜伦 塑造一批“拜伦式英雄” 塑造一批“拜伦式英雄”
雪莱的《西风颂》 雪莱的《西风颂》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西风呵,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 ——《西风颂》节选 《西风颂》
自 由 引 导 人 民 德 拉 克 洛 瓦 ( 法
思考:你如何理解《自由引导人民》内涵的? 思考:你如何理解《自由引导人民》内涵的?
)
2、浪漫主义美术的艺术特色: 浪漫主义美术的艺术特色:
(1)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的完整和统一, 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的完整和统一, 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2)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辉煌 强调色彩的作用,使得画面丰富多彩、 瑰丽
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8.1⼯业⾰命时代的浪漫情怀8.1 ⼯业⾰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程标准】让学⽣明确之所以会出现“⼯业⾰命时代的浪漫情怀”,本质问题是⼯业⾰命所带来的弊端在思想⽂化领域的反映。
浪漫主义者不满所谓的理性王国,⽽钻进了浪漫情怀的圈⼦,回避现实,和批判现实主义⽂学⼤不相同。
【教学⽬标】知识与能⼒:知道19世纪浪漫主义⽂学的代表⼈物拜伦、雪莱、⾬果及代表作,认识浪漫主义⽂学产⽣的时代背景及影响;了解19世纪浪漫主义⾳乐的代表⼈物贝多芬、舒伯特及代表作,理解这些⾳乐作品的时代性、多样性和民族性;知道19世纪浪漫主义绘画代表⼈物德拉克洛⽡,了解其作品《⾃由引导⼈民》产⽣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过程与⽅法:通过⾓⾊体验的⽅法,加深对当时的历史背景、作品内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浪漫主义⽂学艺术作品中获得美的体验,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感受艺术⼤师⽴⾜社会现实、献⾝事业、开拓创新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浪漫主义⽂学艺术出现的历史背景、主要代表⼈物及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浪漫主义⽂学的影响。
【教学难点】:结合丰富的社会历史背景理解这⼀时期的⽂学艺术作品,并进⽽分析其所产⽣的影响。
【教学过程】⼀、内涵、背景1、内涵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于欧洲的⼀种⽂艺思潮,宣扬⼈的情感⾄上,追求个性的张扬。
浪漫主义的“浪漫”在英⽂中游“空想”、“幻想”、“爱情”、“⼩说”等含义;作形容词则为“离奇古怪”、“荒诞不经”。
但不论作名词还是形容词都具有“理想”(idea)的含义,所以浪漫主义⼜可称为理想主义(ldealism)。
2、背景政治上,19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
经济上,18世纪后半期,起源于英国⼯业⾰命,迅速向欧美各国延伸。
世界在剧烈的变⾰与震荡中向前发展。
思想上,启蒙思想家所预⾔的合乎理性的社会在当时失去了实现的可能,于是诞⽣了⼀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
8.1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5张PPT)

三、向着自由前进
1.先驱:法国画家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绘画艺术 推向了高峰。
目录 退出
目录 退出
问题 1 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背景及其特点
(1)兴起背景 ①1789 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推翻了统治法国一千多年的封建专制 制度,开辟了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时期,对 19 世纪的文学产生了巨 大影响。 ②法国大革命胜利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秩序,不像启蒙思想家描 绘的那样美好,资产阶级提倡的“自由、平等、博爱”也没有实现,引 起了人们的失望和强烈不满,于是反映人们对现实不满,进而追求新 理想的浪漫主义文学应运而生。
目录 退出
天津交响乐团曾经在天津音乐厅为观众倾情演绎《皇帝——贝多芬 交响作品音乐会》。本场演出选择了贝多芬不同题材和体裁的音乐 作品,《皇帝》协奏曲是贝多芬所作协奏曲中规模最为庞大的一部, 因其王者风范故得名“皇帝”,整部作品给听众以极端宏伟、华丽的印 象。
目录 退出
(1)贝多芬的音乐成就是什么?(提示:不要答作品) (2)浪漫主义的特点有哪些? 参考答案:(1)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开创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寻求 理想世界。
目录 退出
1-1.鲁迅在回忆 20 世纪初的情形时说:“有人说 G.Byron(拜伦)的诗 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 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 为它( )。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答案:D
目录 退出
二、浪漫乐章
1.摇篮:德国和奥地利。 2.代表人物及作品 (1)贝多芬: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贝多芬一生中写了九部交响曲,其中《第九(合唱)交响曲》是“音乐 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2)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代表作有《小夜曲》《春之信念》 《野玫瑰》等。 (3)小约翰·施特劳斯: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代表作有《蓝色多瑙河》 《春之声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等。 (4)舒曼:是浪漫主义音乐全盛时期德国的代表人物,代表作品有《蝴 蝶》《幻想曲》等。
历史必修Ⅲ人民版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课件(22张)

推进新课
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成就:
领域 国家 代表人物 作品
浪 英国 拜伦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主人公是第一个“拜伦式英雄”;
自漫 主主 学义 习文
学
《唐璜》:是他最具代表性、战斗性,也是最辉煌的作品。
雪莱、济慈
法国 雨果
《巴黎圣母院》:将好心灵。《悲惨世界》:一部现实与浪漫相结合的
习 美术
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将浪漫主义绘
画推向高峰,宣告新古典主义绘画的没落。
课堂小结
法国大革命、工业
工
革命的冲击,资本 背 业
本
主义社会秩序引起 人们的不满
景
革 命
课
时表
小 结
抒发个人感情, 追寻理想世界
特代 的
点浪
现
漫
扫荡了封建残余
影情 响怀
文学成就 (代表人物及作品)
音乐成就 (代表人物及作品)
习音
舒曼 地位:浪漫主义全盛时期代表人物。代表作:《幻想曲》。
乐
奥 舒伯 地位:英年早逝,被誉为“歌曲之王”。代表作:歌曲《魔王》成为
地 特 德国艺术歌曲典范,音乐《春之信念》、《野玫瑰》。
利
推进新课 向着自由前进
德拉克洛瓦
自由引导人民
推进新课
历史背景: 拿破仑统治结束以后,在反法联盟刺刀的保护下,
主 和壮美的自然为素材,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学 习
➢
在形式上: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却不拘泥于
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 在技巧上: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
煌瑰丽。
推进新课
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自 主
浪漫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主义情怀(11张PPT) [ 高考]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 8.1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主义情怀(11张PPT) [ 高考]](https://img.taocdn.com/s3/m/d86e6b3552d380eb62946d2e.png)
特点:整个19世纪初期的文学艺术领域弥漫着浪 漫的气息,浪漫主义是这一时期文学艺术领域的 总体特点。
知识链接
浪漫主义 浪漫主义是18世纪末 19世纪初欧洲普遍流行的 一种文艺思潮。它强调理 想,追求自由,反映了资产 阶级上升时期的意识形态。
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
文学艺术是 社会的反映 法 国大革命没有彻 底铲除欧洲的封 建制度,资产阶 级革命仍在曲折 进行之中。面对 启蒙思想的幻灭和法国大革命时期欧洲动荡的社 会现实,文学家们力图从自己的想像中寻找解决 社会矛盾的途径,浪漫主义的文学思潮便应运而 生。
贝多芬(1770—1827)诞生于德国的波恩城。他是一 个承前启后式的人物,即将古典音乐推向新的高峰, 又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30岁以后,贝多芬的 听觉渐渐衰弱直至双耳全部失聪,但他没有气馁,仍 以超人的毅力从事音乐创作与指挥,以此来同命运抗 争。他在与命运抗争过程中留下了大量的不朽乐章, 不愧为音乐史上的一代宗师。
舒伯特(1797—1828)出生于奥地利。他才华超群, 却英年早逝。在其短暂的生命中,创作了大量作品,仅艺 术歌曲就有634首,被誉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的音乐比贝多芬更多地流露出诗人般的气质, 因而也更具浪漫主义的特色。他的音乐更多地展现了对自 然的描绘,如《春之信念》、《野玫瑰》等,他的音乐意 境优美,有着极强的感染力,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舒伯 特被歌德的诗歌《魔王》所触动,并以火热的激情创作了 同名歌曲《魔王》,成为德国艺术歌曲的典范。
1、浪漫主义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
2、浪漫主义音乐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贝多芬:贝多芬一生中写的9部交响曲是其最 辉煌和最有影响力的作品 。
舒伯特:《小夜曲》、《春之信念》、《野 玫瑰》 等。
必修三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2)贝多芬代表作品及特色: 早期 《第三(英雄)交响曲》 作品: 《第五(命运)交响曲》
艺术特色: 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后期 《第六(田园)交响曲》 作品: 《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音乐文学上最伟大的杰作”
艺术特色: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 27
1797——1828 奥地利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以历史的眼光阐释艺术
第一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 一、心灵的激荡(文学) • 二、浪漫乐章 (音乐) • 三、向着自由前进(绘画)
一、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1、浪漫主义的含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欧洲普遍流行的一 种文艺思潮,宣扬了人的情感至上,追求 张扬的个性。
特色:现实与浪漫相结合
小说《悲惨世界》通过描述一个贫穷工人冉·阿让努力向 善却充满不幸的命运,展示了下层人民的深切痛苦。 12
《巴黎圣母院》剧照
爱斯梅哈尔达是 作品中的女主人公, 是欧洲文学史中不 朽的女性形象之一。 她美丽善良正直, 宁死不屈 。卡西莫 多是作品中另外一 位备受奴役与摧残 的底层人物。他奇 丑无比,驼背、跛 足、独眼 。他淳朴 率直,正义勇敢, 知恩图报,爱憎分 明
什么是“拜伦式英雄” ?
7
塑造一批“拜伦式英雄”
关于《唐璜》
《唐璜》(1818-1823)是拜伦的代表作,也是欧洲 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全诗共计一万六千行。《唐 璜》通过诗歌的主人公唐璜在欧洲各地的旅行经历,恋 爱和冒险的经历,揭示了当时的时代黑暗、丑恶、虚伪, 向人们展示了当时欧洲社会现实的广阔图景,同时对现 实的不满,也使诗人的诗中充满了讽刺、愤怒和战斗 性。。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历史高中一年级必修3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下列作品中,与此艺术风格相一致的是
A.《拾穗者》
B B.《悲惨世界》
C.《欧也妮·葛朗台》 D.《老人与海》
批判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
现代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
领 代表人物 域 (国别)
文 拜伦(英)
学 雨果(法) 音 贝多芬(德)
代表作品
《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唐璜》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第三、五、六、九交响曲
舒伯特
乐 春之信念》、《野玫瑰》
《自由引导人民》
这种城市的分裂,鲜明
地反映出近代工业社会
改良蒸汽机
两大阶级的对抗和冲突。 ——王斯德《世界通史》
(动荡的法国)
(动荡的欧洲)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1792—1804法兰西第一
共和国
1820—1823西班牙(反对 专制统治)的革命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1804—1815法兰西第一 1821—1829希腊独立战
浪漫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 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思潮,对社会现 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 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文艺思潮。
浪漫主义产生 的时代背景
城市的一边是平静有
序、衣食富足、趣味高
经义迅济速背景发:展,工加业剧革雅 肮 粗了命、 脏 俗灯 混 鄙社推红 乱 陋会动酒、、分资绿贫疾化本,困病另饥四。主一饿伏边、。
《巴黎圣母院》
《悲惨世界》
雨果(1802—1885)
《巴黎圣母院》
在巴黎圣母院住着两个人,学识渊博的副主教克罗德和 丑陋的敲钟人卡西莫多。克罗德看上了美丽的吉普赛姑娘 爱斯梅拉达,并打发人劫持了她。姑娘被年轻英俊的卫队 长孚比斯救出,并爱上了孚比斯。满怀嫉妒的副主教趁他 二人约会之际刺伤军官,并嫁祸于爱斯梅拉达。姑娘即将 被绞死之际,被暗中爱慕她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救出,并 把她安顿在圣母院内避难。克罗德唆使教会把姑娘看作女 巫,法院不顾圣母院享有圣地避难权,决定予以逮捕,姑 娘又一次被送上了绞刑架,而此时孚比斯却正在向国王的 女儿献媚求爱。眼瞅着姑娘被绞死,卡西莫多愤怒地把抚 养他成人的副主教从钟楼顶推了下去,活活摔死,自己则 到公墓里面找到少女的尸体,并自杀在她身旁。很多年后, 人们发现墓地里两具尸体紧紧抱在一起,当人们试图把他 们分开时,尸体顿时化成了两缕青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想方面: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
一 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
经济: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扩展。社会贫富 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 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各国民族民主运动高涨。讴 歌革命,讴歌英雄。 思想:启蒙思想家所宣扬的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反差性。
政治方面:法国大革命震荡了整个欧洲 。讴歌革命,讴歌英雄。
一 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
材料三: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
妒中获得了实现。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 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 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 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结论: 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一定历史时
期的文化又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 政治、经济状况
二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
英国:拜伦、雪莱和济慈 法国:雨果 俄国:普希金 德国:霍夫曼、海涅
二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一)英国:拜伦
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 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代表作品有 《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唐璜》 等,并在他的诗歌里塑造了一批“拜伦 式英雄”。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积极 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 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
宛如泡沫的生命带到远方; 新的诞生,旧的破灭,浮现于岁月浪花中; 强国青冢,沧海桑田,恰似那逝去的波涛。
二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二)英国:雪莱
雪莱与拜伦的诗风迥然不同。雪莱将人 类的未来寄托于普遍的爱,他的诗中充满 了幻想和憧憬,体现出一种真正的乐观主 义精神。1819年,雪莱还写了最著名的诗 篇《西风颂》,以及《云》、《致云雀》 等脍炙人口的抒情诗。其中,《西风颂》 是雪莱的代表作。
二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一)英国:拜伦
作品: 《恰尔德 · 哈罗德游记》
主要是通过恰尔德和诗人自己的浪漫抒情,表 现了对拿破仑的侵略、英国干涉民族独立运动等 各种暴政的愤怒;对莱茵河、阿尔卑斯山以及意 大利建筑和雕刻美的喜爱和欣赏;对卢梭、伏尔 泰等历史先进人物的尊敬;对反抗压迫争取独立 与自由的各国人民的赞美和鼓动;以及对周围环 境的厌恶和失望,有“抒情史诗”之称。
二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二)英国:雪莱
雪莱诗节选
趁天空还明媚,蔚蓝 趁着花朵鲜艳
趁眼睛看来一切美好 趁夜幕还没降临
呵 趁现在时流还平静 做你的梦吧 且憩息
等醒来再哭泣 ——雪莱《无常》
在芸芸众生的人海里 你敢否与世隔绝 独善其身
任周围的人们闹腾 你却漠不关心 冷落 孤寂
像一朵花在荒凉的沙漠里 不愿向着微风吐馨 ——雪莱《孤独者》
二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一)英国:拜伦 《唐璜》节选
生如白驹过隙, 此身乃是草芥, 任死神随意收割
我对你的爱就是对人类的 恨,
因为爱上了人类便不能专 心爱你。
人生徘徊于两个世界中, 犹如昼夜交替时星辰挂在天空。 现在是什么,我们知道得很少; 将来会怎样,我们知道得更少; 日夜不息,时间的流水滚滚而去,把我们
专题八 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
第一课 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
19世纪初期的文学与艺术
文学艺术风格:浪漫主义
卢梭:浪漫主义之父 特点:非理性的、人文的、个性的、想像的和情感的。
浪漫主义
是指宣扬人的感情至上的一种倾向和态度。 起源于中世纪法语中的Romance(意思是“传奇”或“小 说”)一词 ,“罗曼蒂克”一词也由此音译而来。 18世纪末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揭露现实,强调 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文艺思潮。
他塑造出那些追求个人幸福、爱情、自由的 人物,学
(一)英国:拜伦
作品: 《唐璜》
叙事长诗《唐璜》是拜伦的另一部代表作,全诗 共计一万六千行。通过描述西班牙贵族子弟唐璜的 游历、恋爱及冒险等浪漫故事,揭露了社会中黑暗、 丑恶、虚伪的一面,奏响了为自由、幸福和解放而 斗争的战歌。长诗代表了19世纪英国诗歌的最高成 就。被誉为“讽刺现代社会积弊”的百科全书。
专制统治) ❖ 1830—1848七月王朝 ❖ 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 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
(动荡的欧洲) ❖ 1820—1823西班牙(反对专
制统治)的革命 ❖ 1820—1821意大利革命 ❖ 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 ❖ 1825—1826俄国(要求废除农
奴制)的革命 ❖ 1830法国七月革命 ❖ 1830年比利时革命 ❖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二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三)英国:济慈
我在黑暗中里倾听, 呵!多少次
我几乎爱上了静谧的死亡 我在诗里用尽了好的言辞 求它把我的一息散入空茫 而现在,死更是多么的富丽
二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二)英国:雪莱
《西风颂》节选 请把我尘封的思想散落在宇宙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心声,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火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巴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 哦,西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一 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
经济:18世纪后半期,工业革命迅速向欧美各国扩展。社 会贫富分化加剧,社会矛盾尖锐。
一 浪漫主义出现的背景
(动荡的法国) ❖ 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 ❖ 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 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
仑帝国) ❖ 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封建
二 心灵的激荡——浪漫主义文学
(三)英国:济慈
济慈(1795~1821)英国诗人。济慈 创作的第一首诗是《仿斯塞》。《安狄米 恩》、《夜莺颂》等著作是其代表作。
济慈诗才横溢,可与雪莱、拜伦齐名。 他去世时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却 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 浪漫主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 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