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口延误分析 (vissim)

合集下载

【推荐】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几种常用方法的比较

【推荐】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几种常用方法的比较

专 业 推 荐↓精 品 文 档(Transportation Science&Engineering)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几种常用方法的比较3姚裔虎 赵跃萍(武汉理工大学交通学院 武汉 430063)摘要:延误是评价交叉口服务水平和车辆通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文中引入停车延误和控制延误的概念,分别采用现场调查法、HCM2000算法以及仿真方法对停车延误和控制延误进行了分析计算,并以武汉市小东门交叉口信号控制方案设计为例,应用V ISSIM4.10仿真软件对其延误进行了仿真计算分析,通过与点样本法、HCM2000算法的计算结果比较,表明V ISSIM软件在信控交叉口延误计算分析中具有较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可以作为交叉口延误分析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关键词: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V ISSIM仿真中图法分类号:U491DOI:10.3963/j.issn.100622823.2009.04.0200 引 言信号交叉口延误是由于交叉口处信号控制引起交通流间断而损失的车辆行驶时间,包括排队延误、停车延误、控制延误、引道延误等[1].用于评价信号交叉口服务水平的延误主要是平均停车延误和平均控制延误.平均停车延误实际应用中易于测定,已被研究人员广泛接受,有许多研究用平均停车延误方法来评价信号交叉口的服务水平.但是进入交叉口的部分车辆还要经历减速延误和加速延误,这是由于交叉口的实际交通流是周期性中断的,每次交通流被迫减速、停止,然后再次启动、加速,这些都引起车辆运行时间的损失.为了全面评价信号交叉口的运行效率,1997年美国的通行能力手册引入了控制延误.控制延误是停车延误和加减速引起的损失时间之和[2].一般而言,控制延误往往易于用数学模型来描述,而停车延误则易于观测和度量[3].本文将分别运用点样本法、HCM2000法(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和V ISSIM4.1微观仿真软件计算武汉市小东门交叉口的延误,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1 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的主要方法1.1 调查方法交叉口延误的调查方法主要有点样本法和抽样追踪法2种,考虑到点样本法容错性较好,在本文的分析中采用点样本法.在交叉口处,按15s 预定的时间间隔清点停在停车线后的车数,同时清点经过停车后通过停车线的车辆数(停驶数)和不经停车通过停车线的车辆数(不停驶数).连续不间断的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取得所需样本量或交叉口引道上交通显著地改变时为止.为保证调查精度,必须有足够的样本数,根据二项分布来确定需要调查的最小样本数为N=(1-p)x2pd2(1)式中:N为最小样本数;p为交叉口引道处停驶车辆百分比;x2为在所求置信度下x2值,一般情况下,置信度为90%时,相应的x2=2.7;d为停驶车辆百分率估计值的允许误差,范围是0.01~0.1,通常取0.1或0.05.交叉口点本样法延误调查,可得出以下数据总延误=总停驶数×抽样时间间隔(2)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停车)延误=总延误/停车数(3)每一入口车辆的平均(停车)延误=总延误/入口交通量(4)停驶车辆百分比=停车数/总入口车数×100%(5)停车百分比的容许误差=(1-p )x 2pN(6)1.2 模型估算方法本文应用HCM2000延误计算模型.d =d 1P F +d 2+d 3(7)式中:d 为各车道每车平均信控延误,s/pcu ;d 1为均匀延误,即车辆均匀到达所产生的延误;P F 为均匀延误的调整参数;d 2为随机附加延误,即车辆随机到达并引起超饱和周期所产生的附加延误;d 3为初始排队附加延误,即在延误分析期初停有上一时段留下积余车辆的初始排队使后续车辆经受的附加延误.引道每车延误和整个交叉口的每车延误为d A =∑id iv i/∑ip i(8)d I =∑AdAv A /∑AvA(9)式中:d A 为引道A 的延误;d i 为引道A 中车道组i 的延误;v i 为车道组i 的调整流率;d I 为交叉口I 的每车延误;v A 为引道A 的调整流率.考虑调查初始时交叉口就存在车辆排队对延误的影响,所以模型中增加延误d 2考虑了交叉口过饱和情况下的增加延误,但假定车道组在分析期起点没有初始排队,如果存在初始排队则需要计算d 3,否则d 3等于0.1.3 仿真方法利用德国P TV 公司研发的V ISSIM 软件进行仿真研究计算.V ISSIM 系统核心仿真模型采用德国Karlsruhe 大学Wiedemann 教授建立在驾驶员反映行为之上的“心理2物理学跟车模型”[425].在使用V ISSIM 进行仿真过程中,需要根据车辆的位置、速度和加减速率采取不同的运行状态:(1)当车辆遇到信号控制或车辆排队时减速行驶;(2)车辆必须在车辆排队队尾或交叉口停车线前停止;(3)当排队消散或信号变为绿灯时,车辆加速再次达到正常运行速度;(4)车辆在无信号2 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方法的比较1)点样本法的各个样本是相互独立的,某个样本的错误或遗漏对总的结果几乎没有影响.由于选择观测时间间隔避免了与信号周期的同步,使得各种停车运行状态的样本均可观测到,可以得到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和停驶车辆百分比等统计量.但是点样本法无法获得延误时间的分布特征.从式(4)可以看出:点样本法认为在统计时刻停留在停车线后面的车辆已完全停车了调查间隔值;在调查间隔区段内停车,而在统计时刻前起动加速驶离的车辆的停车延误则忽略不计.由此可见点样本法适用于停车延误较大的信号控制交叉口.一般应是信号周期较长,或者信号相位阶段较多的信控交叉口.该类交叉口由于有效红灯时间较长.绿信比较低,致使车辆因红灯停车延误较大.同时当交叉口停驶车辆百分比很高时,由于排队车辆较多,要在调查间隔时刻瞬间统计出停车排队车辆数,几乎是不可能的,致使点样本法很难适用,精确度不高.2)模型估算法运动方便,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小,精确度较高.不足在于它是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之上通过数学模型计算延误,缺乏考虑众多相关因素影响的能力,有时难以充分反映实际情况.HCM2000延误模型是针对美国城市交叉口交通流特征建立的,而我国城市交叉口与美国城市交叉口有很大差异.首先,交通方式要复杂得多.美国城市交叉口交通方式主要是机动化的,且以小汽车为主,而在我国城市交叉口,各种交通方式混杂,包括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且相互干扰,增加了交叉口的延误.其次,美国公民闯红灯者少,而在我国,城市交叉口闯红灯的现象比较普遍,干扰车辆的正常运行,增加了交叉口的延误.3)V ISSIM 通过模拟,再现路段交通流的运行情况,直观地反映车流的密集程度、拥挤状况、排队状况等,能模拟路段上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交叉口处等待过街和正在过街的非机动车及行人交通流.因此V ISSIM 不仅能描述信控交叉口车辆的延误,也能计算行人和非机动车的延误.但V ISSIM 需根据实际交通流情况,调整跟驰模型的参数或车辆动力特性参数等,从而确保其延误3 案例分析3.1 基础数据以武汉市的小东门信号控制交叉口(武珞路与中山路相交)为研究对象,如图1所示,采用四相位定时信号控制.表1为交叉口的小时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流量调查数据,表2为信号交叉口的相位分配情况.图1 小东门交叉口表1 小东门交叉口小时交通流量调查数据表方向编号 机动车/pcu 非机动车/辆 左直右总量左直右总量行人/人东21040039310033575164274648南30886833215085088234372510西692004627314082200322484北391107616216295192289433600表2 信号交叉口相位分配表s相位绿灯时间黄灯时间全红时间周 期北左直3632南左直3232东左直2232西左直25321353.2 结果分析定义排队计数器,按东、南、西、北的顺序,在该交叉口的各进口道停车线附近设置4组排队计数器.其中排队开始车速的上限值为5.0km/h、排队消散车速的下限值为10.0km/h ,车辆间的最大车头空距12m ,最大排队长度500m ;仿真时间0~3600s ,仿真计数间隔400s.通过V ISSIM 运行,可以得到延误输出文件,由于仿真的随机因素,一次仿真的结果具有不稳定性.所以,进行了3次独立的仿真,保证仿真结果的统计稳定性.再使用点样本法和HCM2000法计算延误,得到结果,见图2和表3.表3 延误结果分析表项 目东西南北V ISSIM 与点样本法误差/%9.1411.3418.3014.07V ISSIM 与HCM2000误差/%8.336.949.348.32 从图2和表3的结果分析数据可知:1)点样本法基于现场数据调查,其计算所得到的是停车延误,故计算结果小于HCM2000法计点样本法停车延误得到的控制延误值.由图2可知,点样本法停车延误与HCM2000控制延误曲线有相似性,所以点样本法停车延误可以乘以一定的转换系数,通过适当修正得到控制延误.2)由于南进口道的停车百分比较大,在点样本法实际调查中不能准确的在15s 的时间间隔内统计出停车车辆数,所以在南进口道,点样本法在计算停车延误时与V ISSIM 仿真有较大的偏差,其他进口道的点样本法停车延误与V ISSIM 仿真的停车延误误差不大.3)V ISSIM 仿真得到的控制延误数据与HCM2000法计算的延误在允许范围内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主要是因为HCM 延误模型是针对美国城市交叉口交通流特征建立的,而我国的交叉口交通流特性与美国的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不能直接利用HCM 延误模型分析我国城市交叉口由图2可见,HCM2000延误模型计算曲线与V ISSIM仿真延误曲线变化趋势相似,可以近似认为两者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可以适当修正HCM2000模型使之适合我国混合交通流条件下的信号交叉口的延误计算.4)V ISSIM4.1仿真软件提供了一个虚拟的平台,通过详细地描述交通主体的行为,设定相应参数来反应实际交通状况,因此利用V ISSIM仿真软件得到的交叉口延误数据准确度比较高.4 结束语本文着重论述了交叉口延误的点样本法、HCM2000算法以及模拟仿真的计算方法.利用V ISSIM4.10软件建立仿真平台,并运用这3种方法分别对武汉市小东门交叉口的延误进行了计算.通过实例运用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到,V ISSIM 仿真软件在信控交叉口延误计算的结果与点样本法、HCM2000延误计算结果吻合较好,具有较好的精准度和实用性.参考文献[1]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2]邵长桥.平面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交通工程系,2002.[3]陈绍宽,郭谨一,王 漩,等.信号交叉口延误计算方法的比较[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29(3):77280.[4]罗美清,隽志才.V ISSIM在交叉口交通设计与运行分析中的应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4,28(2):2322235.[5]王玉鹏.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延误分析[J].物流科技,2006(4).25228.[6]Fu L P.A f uzzy queuing model for real2time adaptiveprediction of incident delay for A TMS/A TIS[J].Transportation Planning and Technology,2004, 33(2):19223.[7]Blue V J,Adler J L.Cellular automata microsimula2tion for modeling bi2directional pedestrian walkways [J].Transportation Research,2001,35(3):2932 312.[8]Cheng T C E,Allam S.A review of stochastic mod2elling of delay and capacity at unsignalized priority in2 tersec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2 search,1992,60(3):2472259.Comparison of Analysis Met hods ofIntersection Delay Under Singnal ControlYao Yihu Zhao Yueping(S chool of T rans portation,W uhan U ni versit y of Technolog y,W uhan430063)AbstractThe t raffic delay is an important index to evaluate t he service levels and t he operation efficiency at t he signalized intersection.Based on presenting t he stopped delay and control delay,t his paper em2 p hatically analyses t he delay calculation of spot sample met hod,HCM2000algorit hm and t he simula2 tion met hod.Finally t his paper taking t he example of Wuhan Xiaodongmen intersection to calculate t he intersection delay by simulation software named V ISSIM4.10.According to t he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of V ISSIM simulation wit h spot sample met hod and HCM2000algorit hm,t he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t his software in calculation of delay at signal2cont rolled intersection have been proved. So t he V ISSIM simulation met hod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way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 he t raffic delay at t he signalized intersection.K ey w ords:signalized intersection;delay analyse;V ISSIM simulation。

信号交叉口延误调查与模型分析

信号交叉口延误调查与模型分析

信号交叉口延误调查与模型分析摘要车辆在信号交叉口的延误是评价交叉口服务水平和车辆通行效率的一个重要指标,研究信号交叉口延误分析模型将非常有意义。

本文着重对信号交叉口延误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分析模型主要分为Webster信号交叉口延误计算模型、美国HCM延误模型以及VISSIM仿真模型,通过比较分析,表明VISSIM软件在信控交叉口延误计算分析中具有较好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可以作为交叉口延误分析评价的有效方法之一。

经过延误调查方法比较分析,建立与城市交叉口延误相符合的延误分析模型,为城市信号交叉口和道路系统的分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信号交叉口;延误;HCM延误模型;VISSIM仿真模型。

AbstractDelays at signalized intersections vehicle is an important index for the intersection of service and vehicle traffic efficiency,so Signal Intersection Delay Analysis Model will be very meaningful.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intersection of signal delay model comparative analysis, analysis model is divided into Webster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delay model, the United States HCM delay model and simulation model VISSIM。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it showed VISSIM software has better accuracy and effectiveness of control in the letter intersection delay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method of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intersection delays.After delays comparative analysis survey methods, establish and urban intersection delay model consistent delay,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urban signalized intersection and the road system.引言信号交叉口是我国城市道路主要的交叉口形式,信号交叉口的延误计算是交通流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是评价交叉口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分析

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分析

交通工程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分析魏子凯,梁梦凯(石河子大学机械电气工程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0)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和车辆保有量的增加,城市交通负荷也随之急剧增长,现有交通信号 与交通需求不能很好地。

为了缓解交通延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文章以石河路一东二路交叉口为例,利用交通VISSIM交叉口建立微观道路交通化分析。

结,优化后交叉口排队长度、车辆延误等指标降低,能够有效缓解交通拥堵、提全性。

关键词:VISSIM;交叉口;信号配时;Webster算法中图分类号:U49..5+1文献标识码:A DOI:1013282/ki.wccst.2021.02.047文章编号::673-4874(2021))2-0174-030引言国发展化进程推进,私家车的了四倍多,交通需求与道路设断产生尖而交叉口道路的重要也,某些交叉口路段通行能力,由此导致了交通拥题严重。

因此,对交叉口的交通状况分析,对信号灯化,可以定程度上提高道路通行能力*3-4+,误,车畅通。

VISSIM为德国PTV开发的一种基驶行为的微观交通真软统,被广泛地交通状况5。

本文以石河路一东二路交叉口为例,利用Vissim交通微交叉口进行仿真,利用Webster:化信号,通度、车误等指标评估改善效果。

1交叉口基本状况石河路学路向四车道的城市道路,方向为东西向,从东至西了路一东二路交叉口、石河学新区、石河学、石河学北校区以及区,交通需求较大,交通作,、上下学高的行人流、车道路通行能力生的。

交叉口为主干道 路与东二路相交形成的交叉口。

交叉口西进口为112m的双向四车道道路,道路两停车位,道路中央为黄色双实线,未设立央分隔栏。

道路两侧基称,35m的非机动车道、-2m人行道,设2m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隔离带。

Vissim交叉口仿真报告

Vissim交叉口仿真报告

VISSIM交叉口仿真报告目录1. VISSIM简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定义路网属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物理路网.................................................................................................................. 错误!未定义书签。

准备底图的创建流程...................................................................................... 错误!未定义书签。

添加路段(Links).......................................................................................... 错误!未定义书签。

连接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定义交通属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VISSIM仿真的公交流量比与交叉口人均延误时间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市北京东路-龙蟠中路交叉口为例

基于VISSIM仿真的公交流量比与交叉口人均延误时间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市北京东路-龙蟠中路交叉口为例

基于ⅥS SI M仿真的公交流量比与交叉口人均延误时问关系的研究以南京市北京东路—龙蟠中路交又口为例羊钊李铁柱过秀成东南大学,交通学院,南京210096摘要:根据信号交叉口已知的车道设置情况和交叉口控制务件可以判断进口道总人均延误值是否最小。

该值与进口道交通量反公交比例有关,其结论可以用于指导上游路段的交通控制.以交叉口人均延误最小化为目标,假定交叉口信号配时、入口车道数,入口车道通行能力等条件不变。

采用ⅥssI M仿真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车道设置条件和交叉口控制条件不变时,随着入口交通量的增大(饱和度从O.5增加至1),最佳公交流量比例逐步上升.关键词:信号交叉口;人均延误;公交比例;模拟仿真中图分类号:U491.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747(2010)04—0126一07 St udy of t he R el at i onshi p be t w ee n B us Per cent ageV I SSI M Si m ul at i onY A N G Z ha o LI T i e-zhu G U0X i u-chengT r anspor t at i on C ol l ege,Sou t hea st U ni t e r si t y,N anj i ng210096,C hi naA bst r a c t:B a se d on t h e kn ow n t r af f i c1ane s et t l em e nt and t r af f i c co nt r01m e t hods at as i gnal i ze d i n t e r se c t i on,i t can be j ud ged w het her t h e aver age de l8y t i m e i s t h e1eas t ac cor di ng t o t h e gi ven t r af f i c v01um e an d bu s per c ent age.T h e r es u l t can be us ed t o gui de t r af f i c co nt r01i n t h e upp er a pp r oac he s.W i t h an obj ect i ve of m i ni m i z i ng t h e aver age del ay t i m e an d s u ppo s i n g t he s i gnal t i m i ng,t h e num ber of t r af f i c1an es an d t h ei r cap aci t i es si蛐1at i on w as ca r r i ed w i t h V I S SI M.The r es ul t s how ed t hat w i t h t he i ncr e as e unc hange d,a nd a收稿日期:2009.11.17.作者简介;羊钊(1988一)。

基于VISSIM仿真的驯海路交叉口延误分析及优化设计

基于VISSIM仿真的驯海路交叉口延误分析及优化设计
关键 词 : G I S 技术 ; 城 市规 划 ; 应 用
1前 言 随着观念 的转变 , 社会的发展 , 城市规划领域对规划与管理信 在 国外 , G I S 技 术 和城 市 规 划相 互结 合 的研 究 较 为成 熟 和 系统 , 息 的处理有 了新要求。传统城市规划工作基本是运用 C A D软件技 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 中重要的信息管理 和分析工具 。首先 , 英国等 术辅助工作 。C A D是通过点 、 线、 面将矢量数据存储 , 但属性数据很 欧洲国家城市规划最先使用 G I S技术 , 并且英 国作为较早应用数字 少 , 没有空间数据库 , 不方便属性查询 、 浏览及使用 只能 作绘 图软 城市技术进行发展战略和规划制定的国家之一, 已经初步建立了符 件 。相对于 C A D, G I S 技术能把对象的空间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 合英 国国情 的国家层面的数字城市管理体 系。 根据不同区域和部 门 结合起来 , 弥补了原来城市规划纯图形 、 纯文字的缺陷, 满 足用户对 的需求 , 英 国的数字城市管理体 系形成了基于不同需求层面的各种 空间信息 、 图形 、 空间分析功能 、 可视化表达等的更高规划需求 。 信息管理框架 1 。在 9 0年代中一 2 O 世纪末 , 美 国地方政府城市规划 、 2 . 2 G I S技 术 有利 于 提 高规 划 的科 学 性 、 方便 性
科技创新与应用 l 2 0 1 4 年 第1 1 期
科 技 创 新
浅析 GI S技术在城市规划 中的应用
杨 艳 静 王 林
( 新疆兵团勘测设计 院( 集团) 有限责任公 司, 新疆 乌鲁木 齐 8 3 0 0 0 2 )
摘 要: 简要 介 绍 了 G I S在 国 内外 的发 展 , 分析 了传 统城 市规 划 方法 的 不足 及 G I S 技 术 在城 市规 划 中的优 势 , 着重 论 述 了 G I S在 城 市规划 中的应用 , 主要 包括在城市规划数据采集、 数据库建设、 模型预测 、 分析决策、 规划管理等方面, 指 出在城 市规划 中运用 G I S 技 术 可 以提 高城 市规 划 的质 量 、 便 于城 市 管理 、 合理 高效 为领 导 决 策提供 支持 。 并针 对 G I S 在 城 市规 划 设计 中应 用 的 问题进 行 了探 讨 , 为更加 合 理 、 高效 的城 市规 划提 供 支持 。

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延误分析

基于VISSIM仿真的交叉口延误分析
在交通仿真技术出现之前, 一般采用经验方法和数学分析方法来分析交通现象。然而交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 复杂系统, 系统内要素的状态及其相互作用规律受多维随机因素的影响, 往往难以用经验模型或数学分析模型来 准 确 地 描 述 。 本 文 将 结 合 VISSIM 仿 真 软 件 , 对 一 新 建 交 叉 口 进 行 设 计 和 仿 真 , 分 别 运 用 HCM2000 法 和 VIS- SIM3.70 系统计算交叉口延误, 并对计算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1 VISSIM 仿真系统基本原理
64

61

695
东西向双向左转专用相位, 信号配时周期时长 为 60 秒, 左转专用 12 秒, 东
西 19 秒, 南北 20 秒, 黄灯时间为 3 秒。
在 VISSIM 中的运行结果见图 1。
通过 VISSIM 运行, 可以得到延误输出文件, 由于仿真的随机因素, 一次
仿真的结果具有不稳定性。所以, 对每一个信号配时方案都采用不同的随机
为, 通过设定相应参数来反映实际交通状况, 因此得到延误数据更贴近实际。
表 2 交叉口延误计算结果对比表
因 此 ,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采 用 VISSIM 这 一 交 通 仿 真 软 件 进
行交通仿真, 可为城市或非城市交通路网的规划及规划
延 误 /s
进口道 车道
误差/% 方案的比较、调整提供详细、科学的依据。
VISSIM 是由德国 PTV 公司开发的微观交通流仿真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离散的、随机的、以 1/10 秒为时间步 长的微观仿真软件。车辆的纵向运动采用了德国 Karlsruhe 大学 Wiedemann 教授的 “心理—生理跟驰模型”; 横向 运动 (车道变换) 采用了基本规则 ( Rule- based) 的算法。不同驾驶员行为的模拟分为保守型和冒险型。

基于VISSIM仿真的驯海路交叉口延误分析及优化设计

基于VISSIM仿真的驯海路交叉口延误分析及优化设计

基于VISSIM仿真的驯海路交叉口延误分析及优化设计文章首先详细地介绍了驯海路交叉口的现状并对其拥堵问题进行分析,采用微观交通仿真的方法,开展道路交叉口改善优化的研究。

通过信号交叉口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计算平均延误时间、高峰小时系数等评价指标,从交通组织优化方面提出优化方案,并利用VISSIM交通仿真软件对优化方案进行仿真。

仿真结果表明方案具有可行性。

标签:道路交通;优化;仿真引言交叉口是城市道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路网中最常见、最普遍、最直接的交通拥堵发生源及交通事故多发地点。

对于信号控制的单点平面交叉口来说,信号配时优化对于减少车流的平均延误、停车次数,提高交叉口的通行能力、服务水平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德国PTV 公司开发的VISSIM 仿真软件在国内外应用最为广泛;而且VISSIM 能直观、形象、详细地仿真出车辆、道路、交叉口、信号灯等随时间变化的三维动画状态,能真实、精确地重现交通网络交通运行状况,弥补了在拟定交通控制方案及对方案进行评价时因无法直观观测车辆在道路及交叉口的运行状况而引起的不足。

1 路口现状及分析1.1 路口现状1.2 冲突点与冲突区域分析(1)冲突点:A路右转车辆与B路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A左转车辆与B直行、左转、H直行的车辆形成的冲突点2、3、7;A直行车辆与B直行和H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4、5;H左转车辆与B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6;H直行车辆与B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8;G左转车辆与E左转、C左转、D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9、10、11;G直行车辆与E直行和右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2;D直行车辆与C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3;I左转车辆与C直行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4;E直行车辆和C左转车辆形成的冲突点15。

(2)冲突区域(如图中方框内区域所示):A、B、F、H路口交叉区域Ⅰ。

A路车辆直行左转,B路车辆左转直行右转,H路车辆直行右转,均在此处汇合,且B和H路来向车辆以大型车辆居多,加之桥墩与东西方向呈锐角角度(约75度),H左转车辆转弯半径较大,使其它车辆正常行驶受到干扰,使车速降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1调查交叉口早或晚高峰相关数据 (2)
1.1调查交叉口早或晚高峰相关数据 (2)
2根据实际调查建立仿真模型 (3)
2.1根据实际调查建立仿真模型 (3)
3.交叉口延误情况 (4)
3.1信号配时 (4)
3.2计算延误的结果为 (5)
4对路口重新评价平均延误 (8)
4.1优化信号配时与渠化设计之后的信号配时 (8)
4.2平均延误 (8)
1调查交叉口早或晚高峰相关数据1.1调查交叉口早或晚高峰相关数据
根据小组调研数据所得两个路口6个方向车流量分别为
图1
府前东街-顺通路
东方向直行左转右转
小汽车54015660
公交车34106
北方向
小汽车1805830
公交车2175
南方向
表1
府前西街-新顺南北大街
表2
2根据实际调查建立仿真模型2.1根据实际调查建立仿真模型
图2
3.交叉口延误情况3.1信号配时
Vissim仿真模拟在理想条件下的最大车流量方向延误情况No. 1: Travel time section(s) 1
Time; Delay; Stopd; Stops; #Veh; Pers.; #Pers;
VehC; All;;;;;;
No.:; 1; 1; 1; 1; 1; 1;
600; 72.5 86.4; 0.97; 30; 103.6; 37;
Total; 72.5; 86.4; 0.97; 30; 103.6; 37;
3.2计算延误的结果为
运算结果与vissim仿真情况基本一致
加入行人和非机动车仿真出的结果比计算结果多30秒属于正常情况
No.:; 1; 1; 1; 1; 1; 1;
600; 128.7; 112.5; 1.39; 41; 128.7; 41;
Total; 128.7; 112.5; 1.39; 41; 128.7; 41;
4对路口重新评价平均延误4.1优化信号配时与渠化设计之后的信号配时
4.2平均延误
No. 1: Travel time section(s) 1
Time; Delay; Stopd; Stops; #Veh; Pers.; #Pers;
VehC; All;;;;;;
No.:; 1; 1; 1; 1; 1; 1;
600; 87.0; 62.5; 1.13; 64; 89; 67;
Total; 87.0; 62.5; 1.13; 64; 89; 6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