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PLC控制系统组成初步
plc控制系统的组成

plc 控制系统的组成
plc 控制系统
PLC 控制系统,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专为工业生产设计的一种数字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它采用一类可编程的存
储器,用于其内部存储程序,执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与算术
操作等面向用户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式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
或生产过程。
是工业控制的核心部分。
plc 控制系统的组成
(1)CPU 模块
CPU 模块主要山微处理器(CPU 芯片)和存储器组成。
在PLC 控制系统中,CPU 模块相当于人的大脑和心脏,它不断地采集输入信号,执行用
户程序,刷新系统的输出;存储器用来存储程序和数据。
第2章 PLC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2h

2.2.2 PLC的工作原理—建立I/O映像区
I/O映象区的大小与系统控 制的规模有关 输入点总有输入映象区的某一 位与之相对应 PLC工作时,将采集到的输入信号状态存放在输入映象区 对应的位上;将运算的结果存放到输出映象区对应的位上 。PLC在执行用户程序时所需“输入继电器”、“输出继 电器”的数据取用于I/O映象区,而不直接与外部设备发 生关系 。
③ PLC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
④ PLC对输入采样、输出刷新的集中处理方式
⑤ 用户程序中语句的安排
输入输出延迟时间——最短响应时间
输入/输出 刷新时间
一个扫描周期
执行指令
一个扫描周期
执行指令
输入 端子 输入延迟时间 输入滤波 电路输出
CPU读输入
输出 端子 最短I/O响应时间
输出延迟时间
最短响应时间=输入延迟时间+一个扫描周期+输出延迟时间
输入采样阶段
程序执行阶段
输出刷新阶段
输入、输出延迟响应
是指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外部输入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至它控制的有 关外部输出信号发生变化的时刻之间的时间间隔,几十毫秒。
① 输入电路滤波时间,它由RC滤波电路的时间常数决定。 改变时间常数可调整输入延迟时间。 ② 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它与输出电路的输出方式有关。 继电器输出方式的滞后时间为10ms左右;双向晶闸管输出 方式,在接通负载时滞后时间约为1ms,切断负载时滞后时 间小于10ms;晶体管输出方式的滞后时间小于1ms。
(3)可电擦除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EEPROM) 它是非易失性的,但是可以用编程装置 对它编程.兼有ROM的非易失性和RAM的随 机存取优点,但是将信息写入它所需的时间 比RAM长得多。EEPROM用来存放用户程序 和需长期保存的重要数据。
PLC原理及应用(2012年第2章)

2.1 PLC的硬件结构 2.1.1 PLC的物理结构
根据硬件结构的不同,PLC主要可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 1.整体式可编程序控制器 小型PLC一般采用整体式结构,它的体积小、价格低。 整体式可编程序控制器将CPU模块、I/O模块和电源装在一个箱 型机壳内(见图2一l),称为基本单元。 2.模块式可编程序控制器 大、中型PLC一般采用模块式结构,它由机架和模块组成(见 图2-2)。
2.1.3 I/O(输入/输出)模块
各I/0点的通断状态用发光二极管显示,外部接线一般接在模块面板的 接线端子上。 PLC的输入输出信号类型可以是开关量、模拟量。输入输出接口单元包含 两部分:一部分是与被控设备相接的接口电路,另一部分是输入和输出的映 像寄存器。
输入单元接受来自用户设备的各种控制信号,如限位开关、操作按钮、
2.2.3 PLC的工作原理
PLC的工作原理
• PLC的运行方式 – 形象理解PLC的工作方式
PLC的工作原理
• PLC对输入/输出的处理原则 • 输入映像寄存器的数据取决于输入端子板上各输入 点在上一刷新期间的接通和断开状态。 • 程序执行结果取决于用户所编程序和输入/输出映 像寄存器的内容及其他各元件映像寄存器的内容。 • 输出映像寄存器的数据取决于输出指令的执行结果。 • 输出锁存器中的数据,由上一次输出刷新期间输出 映像寄存器中的数据决定。 • 输出端子的接通和断开状态,由输出锁存器决定。
图2-13
CPU单元与扩展模块的连接方法
常用扩展模块的种类
模块类型 型号 输入/输出点数 8点输入(24VDC) EM221 8点输入(120/230VAC) 16点输入(24VDC) 30 30 70 4/输入 模块消耗电流(mA) +5DC +24VDC 4/输入
PLC系统的基本构成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软件组成

PLC系统的基本构成硬件组成及工作原理软件组成1. PLC的硬件结构可编程控制器主要由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RAM、ROM)、输入输出单元(I/O)、电源和编程器等几组成。
PLC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图1 PLC硬件结构2. 中央控制处理单元(CPU)可编程控制器中常用的CPU主要采用通用微处理器、单片机和双极型位片式微处理器三种类型。
通用微处理器有8080、8086、80286、80386等;单片机有8031、8096等;位片式微处理器的AM2900、AM2903等。
FX2可编程控制器使用的微处理器是16位的8096单片机。
3. 存储器可编程控制器配有两种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
系统存储器:存放系统管理程序。
用户存储器:存放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
4. 输入接口电路PLC通过输入单元可实现将不同输入电路的电平进行转换,转换成PLC所需的标准电平供PLC进行处理。
接到PLC输入接口的输入器件是:各种开关、按钮、传感器等。
各种PLC的输入电路大都相同,PLC输入电路中有光耦合器隔离,并设有RC滤波器,用以消除输入触点的抖动和外部噪声干扰。
PLC输入电路通常有三种类型:直流(12∽24)V输入、交流(100∽120)V输入与交流(200∽240)V输入和交直流(12∽24)V输入图2 直流输入模块图3 交、直流输入模块图4 交流输入模块5. 输出接口电路PLC的输出有三种形式,即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
如图所示:图5 场效应晶体管输出方式(直流输出)图6 可控硅输出方式(交流输出)图7 继电器输出方式(交直流输出)输出端子有两种接法:一种是输出各自独立,无公共点:各输出端子各自形成独立回路。
一种为每4∽8个输出点构成一组,共有一个公共点:在输出共用一个公共端子时,必须用同一电压类型和同一电压等级,但不同的公共点组可使用不同电压类型和等级的负载,且各输出公共点之间是相互隔离的。
plc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PLC控制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
一、系统结构
PLC控制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电源模块:提供系统所需的电能。
2. 中央处理单元(CPU):进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和顺序控制等,实现各种数据操作。
3. 输入输出模块:实现外部信号的采集和输出,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换。
4. 存储器:存储用户程序和数据。
5. 通信接口:实现PLC与外部设备的通信。
二、工作原理
PLC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输入-处理-输出”的过程。
首先,通过输入模块采集外部设备的信号,这些信号可以是开关状态、传感器读数等。
然后,这些信号被送到CPU进行处理。
在CPU中,根据预先编写好的程序,对这些信号进行逻辑运算、算术运算等处理。
处理完成后,输出模块将这些结果输出到外部设备,如马达、灯泡等。
三、控制功能实现
PLC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主要由用户程序实现。
用户程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编写,包括各种逻辑运算、算术运算、顺序控制等。
通过输入模块采集的信号,可以触发用户程序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样,PLC控制系统就可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精确控制。
四、控制性能分析
PLC控制系统的控制性能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 硬件性能:包括CPU的处理能力、存储器的容量、输入输出模块的精度等。
2. 软件设计:包括用户程序的编写、程序结构的合理性、运算速度等。
3. 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环境因素对PLC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总的来说,PLC控制系统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工业自动化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第2章西门子S7-300400PLC的系统结构

• (3)系统的总功耗在机柜的额定范围内。
PLC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及应用 西安邮电大学
• 三个重要参数:功率、供电或接地。
• 供电或接地:接地和屏蔽技术是系统抗干扰的重要手段 。S7-300PLC系统中,有几个不同标记的“接地”,需 要区别处理。 • M是系统参考电位,一般情况下,它是通过一条跨接线 接地的。也许在一些系统中不需要M接地,这时应把跨 接线拆下。 • 2.6 其他模块
PLC原理及应用 西安邮电大学
• 解:从表2-12可知,所有信号模板和功能模板从背板总 线吸取的电流为: • 25×2+80+100+60+60=350mA; • 没有超过CPU314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1200 mA; • 所有模板从电源吸取的电流为: • 1000+25×2+120+250+200+135=1755 mA; • 所有模板的功耗为: • 8+3.5×2+4.9+4.5+1.3+3=28.7 W; • 通过以上计算可知,所有模板从背板总线吸取的电流为 0.35A, 没有超过CPU314所能提供的最大电流1.2A。所 有模板从电源吸取的电流为1.755A,在考虑裕量的基础 上,应选择PS307 5A的电源模板。因为PS307 5A的功 耗为18W,所以系统的总功耗为28.7W+18W=46.7W, 在考虑机架的大小时,要考虑到该功耗的散热问题。
模板 CPU模板 数字量输入模 板 数字量输出模 板 数字量输出模 板 模拟量输入模 板 模拟量输出模 板 规格 CPU314 16×24V 16×24V 16×继电器输 出 2AI 2A0 数量 1 2 1 1 1 1 25 80 100 60 60 从背板总线吸收的电流 mA 从电源吸收的电流 mA 1000 25 120 250 200 135 功耗 W 8 3.5 4.9 4.5 1.3 3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

PLC组成及工作原理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用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数字计算机。
它由多个组件组成,每一个组件都有特定的功能,以实现对工业过程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PLC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PLC的组成1. 中央处理器(CPU):中央处理器是PLC的核心部件,负责执行程序和处理输入输出信号。
它包含一个或者多个微处理器和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和数据。
2. 输入模块:输入模块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设备(如传感器、开关)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供CPU处理。
输入模块通常具有多个输入通道,每一个通道可以连接一个外部设备。
3. 输出模块:输出模块用于将CPU处理后的数字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以控制外部设备(如机电、阀门)。
输出模块通常具有多个输出通道,每一个通道可以连接一个外部设备。
4. 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PLC的程序和数据。
它分为可编程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储器(RAM)。
ROM存储器中存储了PLC的操作系统和用户程序,而RAM存储器用于存储用户数据。
5.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用于PLC与其他设备(如计算机、HMI人机界面)之间的数据交换。
它可以通过串行通信或者以太网连接进行数据传输。
6. 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为PLC提供电源,确保其正常运行。
它通常具有过载保护和电源故障检测功能。
二、PLC的工作原理PLC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输入、处理和输出三个步骤。
1. 输入阶段:输入模块接收来自外部设备的信号,并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传输给中央处理器(CPU)进行处理。
输入信号可以是开关状态、传感器信号等。
2. 处理阶段:CPU根据预先编写的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逻辑计算和处理。
程序可以通过梯形图、指令列表或者其他编程语言编写。
CPU根据程序的逻辑判断结果,执行相应的控制操作。
3. 输出阶段:CPU将处理后的结果转换为数字信号,并通过输出模块发送给外部设备。
输出信号可以控制机电的启停、阀门的开关等。
外部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信号进行相应的动作。
PLC第2章-PLC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解析

第2章 PLC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2-3 交流输入单元电路原理图
第2章 PLC结构和工作原理
(2)开关量输出单元
开关量输出单元,用来将PLC的CPU单元输出的标准 电平转换成外部过程所需要的电平信号,并以此来驱 动外部过程的执行机构、指示灯和负载。输出单元也 分汇点和隔点两种形式。开关量输出接口单元的种类 很多,下面介绍常用的开关量输出接口单元的电路结 构类型和基本原理图。
a、继电器输出。继电器输出电路如图2-4所示。 输出负载的电源,可以是直流,也可以是交流,视负 载类型决定。电源一般由外部电路提供。继电器输出 电路抗干扰能力强,负载能力大(工作电流可达2~ 5A),但信号响应时间长一些(8~10ms)。
第2章 PLC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2-4 继电器输出电路图
第2章 PLC结构和工作原理
内部电路根据PLC的指令,通过I/O的地址总线选通使被选通 的某点输入信号经过I/O数据总线进入用户程序的数据存储区, 供CPU做逻辑运算使用,信号电源一般由PLC单元提供,有 些单元是由外部提供。直流输入信号的电压一般在12~24V, 也有的单元要求24V标准电压。从图2-2(a)中可以看出, 由于输入信号的光电隔离电路和LED发光二极管是双向的, 所以对输入信号的正、负极无要求,对于汇点输入方式的单 元将电源的正极或负极接到COM端,另一端接信号。图2-2 (b)是端子接线图。
b、晶闸管输出。晶闸管输出电路如图2-5所示。晶闸 管电路用于功率放大,RC吸收干扰与浪涌电流,VAR 压敏电阻吸收过大的浪涌电流。从图4-12可以看出, 晶闸管输出一定用交流负载,故电源也是交流电源, 电流由外部电路提供。一般来说,晶闸管输出响应时 间短(通点1~2ms断点8~10ms),负载能力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喷雾干燥塔工艺分析
2 燃烧系统
燃烧系统通过供油泵、油包和溢油门提供具备一定 缓冲能力的稳压供油系统。增压泵和溢油门保证了油枪 的雾化压力。油枪供油回路和回油回路采用了两只电磁 阀串联的方式保证了油枪燃油回路的动作可靠。在油枪 的回油回路中接入了一只电磁调节阀用于调节燃油量, 以控制干燥塔的出口温度。
4、熄火保护功能 点火过程中和正常运行中因火检、断油等导致熄火时,系统
能自动保护设备安全,并恢复到点火准备状态。 5、系统安全保护功能
系统出口超温保护:出口温度超过规定的故障限值5秒,打 开“紧急排放门”;出口温度超过规定故障限值1分钟,执行 “自动停机”以保证系统安全。 6、状态监测和自动报警功能
2、请根据喷雾干燥塔工艺流程要求拟定控制系统 的I/O清单?
对某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的分析
1、自动启动功能 由触摸屏单键按安全顺序启动系统主体设备。能实现按送风
机、引风机、供油泵、助燃风机的顺序启动系统,并给出启动指 示和下一步的工作指示。
2、安全自动停机功能 通过操作机柜停机按钮自动停止系统按下停机按钮,并保持2
在控制系统中,安全保护系统属于监督层。 安全保护系统一般由报警和保护两部分组成。 报警起预警作用,不操作被保护设备。 保护作用直接操作被保护设备,使其启动或停止。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4 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监控的参数和动作: 1、主回路过载——主设备过电流,停系统,报 警; 2、火焰状态——熄火保护,停系统,报警; 3、空气进塔温度——报警,停系统; 4、空气出塔温度——报警,停系统; 5、塔内负压——报警,停系统; 6、排烟温度——报警,停系统;
主要用于把液态原料制备成固体粉末原料的设备。 在很多行业作为原料制备或成品制备的系统设备。
第一节 喷雾干燥塔工艺分析
1 概述
喷雾干燥塔的基本工作流程: 液态的浆料以高压经喷枪雾化后喷入干燥塔。干燥 塔利用柴油燃烧器的能量将空气加热;热空气在干燥塔 内将雾化后的浆料干燥为超细粒状粉态成品。粉状成品 在塔内利用旋风分离原理从热空气中分离出来,由塔底 部的翻板阀定期排入收集袋中成为合格的原料。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4 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的组成: 1、声光报警 2、设备安全控制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5 其它功能系统
为了完善系统的控制功能,提高系统的操作和控制 性能,一般系统还提供一些辅助的功能。喷雾干燥塔 的主要辅助功能有:
1、单按钮启动——完善顺控功能 2、安全自动停机——完善顺控功能 3、防误操作——完善顺控和安全保护功能 4、工艺参数在线修改——完善模拟量控制功能 5、手/自动操作——完善模拟量控制功能
实现对进口温度、出口温度、塔内负压、排烟温度用曲线图 显示的历史记录查询。 11、设备离线强制启停功能
当设备在检修、调试状态时,通过触摸屏可以对助燃风机、 供油泵、料浆泵、A、B、C喷枪、送风机、排风机和8个除尘 布袋等设备进行强制启停。当系统处在运行状态下时强制启停 无效,以防止误操作。
对某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的分析
第二章 PLC控制系统组成初步
计(
PLC
算
机 控 制 系 统 拓 扑 图
控 制 系 统 拓 扑 图 )
第二章 PLC控制系统组成初步
某 厂 输 煤 系 统 配 置
SIS系 统
主站
1#远程站 翻车机配电室
2#远程站
3#远程站
4#远程站
5、6号转运站间配电室 1~12号原煤仓之间 13~24号原煤仓之间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1 概述 2 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 3 模拟量控制系统 4 安全保护系统 5 其它功能系统
第一节 喷雾干燥塔工艺分析
1 概述
喷雾干燥塔是化工、食品、陶瓷等很多行业都广泛 使用的原料或成品加工设备。该设备一般都作为一套 相对独立的系统进行成套供应。
该系统的组成主要有燃烧、干燥、投料、除尘等几 个主要部分组成。
期性波动。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3 模拟量控制系统
2、空气进塔温度--关乎工艺的关键参数。 通过改变燃烧控制空气进塔温度:本质为燃烧控制 燃烧控制方案: 1)助燃风量与燃料油按比例控制,保证燃烧充分-→调节燃料油流量保证控制进塔温度(热交换器出口温 度) 控制难点: 热交换器存在较大惯性。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2 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
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也称程序开关控制、顺序控 制系统;根据开关(数字)量输入信号状态,通过 逻辑运算(布尔代数)结果确定开关量输出信号状 态。
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主要实现被控对象的自动启 /停操作。在自动控制系统中操作自动的主要部分。
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以连锁控制为主要策略。 连锁指设备的操作许可、禁止等的约束条件。
12、系统正常运行时间累计功能 通过触摸屏主监视画面可以观察系统连续运行时间累计
值;通过工程师维护画面,在通过密码验证后可以清除系统 连续运行时间累计值。 13、模拟图和棒图监视画面
通过触摸屏实现模拟图画面监视和棒图画面监视的切换 功能。 14、指示灯测试功能
按触摸屏的“灯测试”按钮,并保持3秒以上,所有指示 灯点亮15秒。
系统要求气锤按固定的时间间隔对塔外壁进行振 打,8只布袋按固定的时间间隔进行反吹,以确保除 尘效果。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1 概述
按工艺流程,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由燃烧系统控制、 干燥塔出口温度控制、干燥塔负压控制、投料系统控 制、布袋除尘器控制几个子系统组成。
在该控制系统中,浆料压力、干燥塔出口温度和干 燥塔内负压是关键参数。它们中任一参数不合格都会 导致产品不合格。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3 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
3、空气出塔温度---关乎工艺的关键参数。 通过改变进塔的料浆控制空气出塔温度——本 质是投料系统(料压和料枪的数量)控制。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4 安全保护系统
安全保护系统的控制手段和策略与开关量顺序控制 系统一致,但控制系统的层次关系高于开关量顺序控制 和模拟量控制系统。
通过触摸屏上“手/自动切换”操作板,按“自动”按钮2秒 以上将系统切换到“自动”。此时系统能按设定的目标温度自 动调节燃烧调节阀来保证目标温度。 17、自动负压控制功能
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可以通过调节排风机的转速来控制 干燥塔内的负压。
第一节 喷雾干燥塔工艺分析
3 干燥系统
空气
空气
第一节 喷雾干燥塔工艺分析
4 投料系统 根据控制目标自动增/减料枪,保证干燥效果。 建立和保证料浆压力,确保料枪雾化效果。
增/减料枪——塔内负压和温度 料浆压力——溢流阀
第一节 喷雾干燥塔工艺分析
5 除尘系统
在除尘器外壁布置三只气锤,内部设置八个除尘 布袋实现对出塔空气的过滤除尘。
燃烧系统控制兼顾安全和调节两方面的功能。其安 全功能要求实现系统安全点火和熄火保护功能;调节 功能要求能保证干燥塔出口温度的稳定。
干燥塔负压控制通过变频器调节送风机的转速来实 现。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1 概述
按控制特点,喷雾干燥塔控制系统可分为: ➢ 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 ➢ 模拟量闭环控制系统 ➢ 安全保护系统 ➢ 其它功能系统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5 其它功能系统
6、报警系统试验——完善安全保护系统功能 7、设备调试 8、历史数据查询 9、运行时间累计等 系统中的设备存在多个功能系统操作:开关量顺 序控制,模拟量控制,安全保护操作。如何解决多个 系统操作同一对象的问题?
思考题
1、喷雾干燥塔工艺流程可以分成几个子系统?请 根据流程要求列出各子系统涉及到主要设备,并 说明设备启动的顺序。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2 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
喷雾干燥塔中所有设备的启/停操作可以全部纳
入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
设备:
1、供油泵
5、排风机
2、助燃风机
6、电磁阀-4只
3、鼓风机
7、喷枪-3根
4、料浆泵
8、紧急排空门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2 开关量顺序控制系统
9、气锤-3只
11、点火变压器
10、除尘袋反吹阀-8个 12、警铃
指令:
1、点火
2、报警确认
3、手/自动切换开关
4、系统急停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3 模拟量控制系统
模拟量控制系统(MCS)也称自动调节系统,以维 持被控过程参数为要求值,达到保证生产过程在规定工 况下运行的目的。
模拟量控制系统一般采用闭环控制,所以也称模拟 量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CCS)(开关量也有 闭环、开环之分)。
模拟量控制系统有被控对象、检测设备、调节器和 执行机构(控制仪表)等组成。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3 模拟量控制系统
喷雾干燥塔的模拟量控制系统的被控对象有: 1、塔内负压 2、空气进塔温度 3、空气出塔温度
第二节 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分析 3 模拟量控制系统
1、塔内负压相关参数 鼓风机和送风机的平衡送风。系统采取固定排风机 转速,采用变频器控制送风机转速的控制方法。 控制难点: (1)空气经过换热器、干燥塔和除尘器,惯性大; (2)除尘器的反吹会造成干燥塔内地负压出现周
对某喷雾干燥塔控制需求的分析
15、手动温控功能 通过触摸屏上“手/自动切换”操作板,按“手动”按钮2秒
以上将系统切换到“手动”。此时提供“出塔温度手操面板”。 利用该面板通过在触摸屏上按“大火”按钮两秒实现快速升温 功能;按“小火”两秒后系统自动调节到小火;按“中火”两 秒后系统自动调节到正常运行的位置。按“开大”按钮系统自 动连续增加燃烧,按“关小”按钮系统自动连续减少燃烧。 16、自动温控功能
通过触摸屏实现投料、正常运行两种运行方式的切换。在 “投料”运行方式下出口温度的报警值自动按增、撤料枪温度 监视;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出口温度的报警值自动按工艺要 求温度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