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至第九章)

《药理学》章节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至第九章)第四章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一、选择题A型题:1. 患者长期服用口服避孕药后失效,可能是因为:A.同时服用肝药酶诱导剂B.同时服用肝药酶抑制剂C.产生耐受性D.产生耐药性E.首关消除改变2. 安慰剂是一种:A.可以增加疗效的药物B.阳性对照药C.口服制剂D.使病人在精神上得到鼓励和安慰的药物E.不具有药理活性的剂型3. 药物滥用是指:A.医生用药不当B.未掌握药物适应症C.大量长期使用某种药物D.无病情根据的长期自我用药E.采用不恰当的剂量4、药物的配伍禁忌是指:A.吸收后和血浆蛋白结合B.体外配伍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C.肝药酶活性的抑制D.两种药物在体内产生拮抗作用E.以上都不是5、长期应用某药后需要增加剂量才能奏效,这种现象称为:A.耐药性B.耐受性C.成瘾性D.习惯性E.适应性6、利用药物协同作用的目的是:A.增加药物在肝脏的代谢B.增加药物在受体水平的拮抗C.增加药物的吸收D.增加药物的排泄E.增加药物的疗效7、遗传异常主要表现在:A.对药物肾脏排泄的异常B.对药物体内转化的异常C.对药物体内分布的异常D.对药物胃肠吸收的异常E.对药物引起的效应异常8、影响药动学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包括:A.肝脏生物转化B.吸收C.血浆蛋白结合D.排泄E.生理性拮抗B型题:问题 9~11A.耐受性B.耐药性C.成瘾性D.习惯性E.快速耐受性9、短时间内反复应用数次药效递减直至消失:10、病原体及肿瘤细胞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11、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发生严重的生理功能紊乱:C型题:问题 12~15A.肝药酶抑制B.遗传异常影响效应C.两者均有D.两者均无12、维拉帕米:13、伯氨喹:14、异烟肼:15、西米替丁:X型题:16、联合应用两种以上药物的目的在于:A.减少单味药用量B.减少不良反应C.增强疗效D.延缓耐药性发生E.改变遗传异常表现的快及慢代谢型17、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发生改变,包括:A.耐药性B.耐受性C.依赖性D.药物慢代谢型E.快速耐受18、舌下给药的特点是:A.可避免肝肠循环B.可避免胃酸破坏C.吸收极慢D.可避免首过效应E.吸收较迅速19、联合用药可发生的作用包括:A.拮抗作用B.配伍禁忌C.协同作用D.个体差异E.药剂当量20、影响药代动力学的因素有:A.胃肠吸收B.血浆蛋白结合C.干扰神经递质的转运D.肾脏排泄E.肝脏生物转化二、名词解释1、耐受性2、成瘾性3、配伍禁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A. 2E. 3 D. 4 B. 5 B. 6 E. 7 E. 8 E. 9 E.10 B.11 C.12 D.13 B14 C.15 A.16 ABC.17 BCE.18 BCDE.19 ABC.20 ABDE二、名词解释1、耐受性: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强度减弱,增加剂量才可保持药效不减。
兽医药理学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中多联合用药。联合用药时既要充分考虑药 物的协同作用,提高疗效,又要考虑药物之间的 拮抗作用及不良反应,还应注意避免配伍禁忌。
一般用药首先考虑对因治疗,但也要重视对症治 疗。如急症需先用药缓解症状,慢性病多使用针 对致病因子的药物。
兽药管理
1、新兽药及兽药新制剂研制管理 2、兽药注册管理 3、兽药生产管理 4、兽药经营管理 5、兽药使用管理
液体剂型——注射剂、溶液剂、搽剂等 固体剂型——散剂、片剂、颗粒剂、丸剂等 半固体剂型——软膏剂、糊剂等 气体剂型——气雾剂、喷雾剂等
药物剂型不同,可影响药物作用的性质、大小、快 慢和部位:
改变药物作用的性质 剂型不同,给药途径不同,如硫 酸镁内服为泻下作用,注射为抗惊厥作用。
③ 消化液分泌及其pH改变 如抗酸药氢氧化镁或氢氧化 铝减少弱酸性药物,增加弱碱性药物的吸收。
④ 离子络合作用 如二价或三价金属离子(如钙、镁、 铁、铝、铋等)与四环素类抗生素在消化道形成难溶 性络合物而使吸收减少。
⑤ 肠道菌丛的改变 内服广谱抗生素,可抑制或杀灭肠 道菌丛,影响药物的代谢和吸收。如抗生素治疗可使 洋地黄在肠道的生物转化减少,吸收增加。
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等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如 四环素类+磺胺类。
拮抗作用(Antagonism)
是指两药合用的效应小于单药效应的代数和。如 青霉素+四环素类
药效学相互作用机理
①作用于相同的受体 如毛果芸香碱与阿托品作用于 M-受体
②作用于相同的生理系统或组织细胞 如催眠药、镇 静药、镇痛药、麻醉药等都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有 协同作用
个体差异
给予同种动物不同个体相同的药物,有少数个体可 能 特 别 敏 感 , 称 高 敏 性 ( hypersensitivity ) ; 另 有少数个体可能不敏感,称耐受性(tolerance)。 人体之间的差异性,在最敏感与最不敏感之间约相 差点10倍剂量。
药理学课件 药理学-影响药物作用因素

复方新诺明
骨髓巨幼红细胞症
肾毒性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增强肾毒性
N-M拮抗药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增强N-M阻滞、延长窒 息时间
补钾剂
保钾利尿药
高钾血症
拮抗作用(antagonism)
➢ 指两药联合所产生的效应小于单独应用其中一 种药物的效应。
生理性拮抗
➢分类:
生化性拮抗 药理性拮抗
化学性拮抗
15
生理性拮抗
氧化、分解失效
➢ 维生素C注射液在pH值>6以上易被氧化,故不宜与 碱性的氨茶碱、谷氨酸钠等注射液合用;
➢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羧苄西林混合于静脉滴注液中, 可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氨基与羧苄西林的β-内酰胺 环之间发生化学性相互作用而灭活。
例: 以高渗葡萄糖注射液稀释20%磺胺嘧啶钠静滴
治疗流行性脑膜炎,溶解度下降,析出结晶可造成 血管栓塞死亡。
Pharmacokinetic interaction
ADME过程
吸收 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代谢 metabolism
排泄 excretion
28
(1)影响药物的吸收
Drug A
PH、胃排空、肠运动、复合物形成
Drug B
Drug A
吸收
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 药物因素 • 病人本身的因素 • 联合用药
个体差异:因人而异的药物反应。 个体差异在量方面表现为有些病人对某种药 物特别敏感,等量的药物可以引起和一般病 人性质相似但强度更大的药理效应和毒性, 称为高敏性。与此相反,对药物敏感性低的, 称为耐受性。
《药理学》4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四、病理状态
病理状态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肝功能不全,可使 在肝脏生物转化的药物代谢减慢,持续时间延长, 相反,对可的松等需在肝内活化的药物则作用减弱; 肾功能不全可影响自肾排泄药物的清除率,半衰期 延长,易引起蓄积中毒。另外,应该注意患者有无 潜在性疾病影响药物疗效,例如氢氯噻嗪加重糖尿 病、水杨酸类诱发潜在性溃疡等。
四、用药时间和次数
何时用药应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特点而定。一般来说,饭前服药吸收 较好,起效较快;饭后服药吸收较差,起效较慢,有刺激性的药物如 水杨酸类,宜饭后服用,可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针对治疗目的不同, 也应有相应的选择,如催眠药应睡前服,降糖药胰岛素应餐前给药。 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均有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在昼夜 24 小时内, 同一种药物、剂量,在不同时间服用,其疗效和毒性可能相差很大。 如洋地黄治疗心功能不全,夜间用药的敏感性比白天高数倍;哌唑嗪 治疗高血压患者,上午可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而下午和晚上较少有这 种现象;糖皮质激素早晨一次给药对肾上腺皮质分泌的抑制作用比其 他时间给药要小;硝酸甘油抗心绞痛的作用是早上强下午弱,故早晨 给药更有效。这种研究昼夜节律对药物作用和体内过程的影响的科学 称为时辰药理学。
药理学(第二版)
单元四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目录
Contents
1 药物方面的因素 2 机体方面的因素
01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剂量
剂量(dose)是指用药的分 量。剂量不同,药物效应也就 不同,剂量的大小决定药物在 体内浓度的高低,在一定范围 内药物的作用随剂量增加而递 增,但超过一定的范围则可引 起中毒,甚至死亡。
பைடு நூலகம்
二、药物剂型
药物的剂型可影响药物的体内过程。主要表现在吸收和消 除两方面,同一药物的不同剂型,吸收速度往往不同。口 服时,液体制剂比固体制剂吸收快,即使是固体制剂,胶 囊剂吸收 > 片剂 > 丸剂;肌内注射时,水溶液吸收 > 混 悬剂 > 油剂。控释制剂和缓释制剂可使药物缓慢释放,吸 收时间较长,延长有效血药浓度时间,减少用药次数;而 且可使治疗指数较低的药物血药浓度保持平衡,避免过高 过低的峰谷现象,减少不良反应。如把药物接上靶向载体, 能使药物导向分布到靶器官,可提高疗效。
药理学影响药效的因素

对半衰期短的药物,给药次数要相应增加,对半衰期长的药物, 给药次数要相应减少;若病人肝、肾功能受损,药物的半衰期 延长,给药的时间间隔应该适当调整,以免发生蓄积中毒。
编辑ppt
4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二、联合用药及药物相互作用 (一)配伍禁忌 /cms/xs/G5RF8LYCCziD.html
编辑ppt
8
(一)年龄
1、儿童:与成人体液和脂肪含量不同。 ①体液总量占体重70%,而到1岁时降至57%,与成人相近; ②处于生长发育期,皮质激素对生长、中枢抑制药对智力有影响; ③血浆蛋白含量低,对药物结合少,进入组织的药量增多; ④肝功能发育不完善,对经肝消除的药物敏感,如灰婴综合症; ⑤血脑屏障发育不完善,对吗啡特别敏感,易致呼吸中枢抑制; ⑥肾功能发育不完善,对某些药物排泄缓慢,t1/2较成人长。
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及合理用药原则
编辑ppt
1
第一节 药物方面的因素
一、药物制剂和给药途径
1、药物的剂量和剂型
不同剂量或浓度作用强度的差别: 巴比妥、乙醇
不同剂量因器官选择性表现不同的药理作用: 阿托品
不同剂型(厂家或批号)都可能引起疗效上的差异: 安体舒通微晶胶囊
这种现象常用F(生物利用度)来表示: 制剂的F不同,药理作用就会产生差别,F与药物颗粒 大小、晶型、填充剂的紧密度、赋形剂的差异等有关。
(3)生化性拮抗:如肝药酶诱导剂使一些经药酶代谢 的药物效应降低。
(4)化学性拮抗:如鱼精蛋白对抗肝素过量引起的出 血等。
编辑ppt
6
(三)影响药动学
1、吸收 2、血浆蛋白结合率(PPBR) 3、生物转化 4、肾排泄编辑ppt7来自第二节 患者方面的因素
药理学真题模拟与解析: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一、A型题(单项选择题) 1.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是 A.给药时间B.遗传因素 C.年龄和性别D.病理状态 E.以上都是答案[E] 2.引起药物个体差异的常见原因之一是 A.药物本身的效价 B.药物本身的效能 C.患者的药酶活性的高低 D.药物的化学结构 E.药物的分子量大小答案[C] 3.下列哪种酶缺乏通常与遗传因素有关 A.6一磷酸葡萄糖脱氢酶B.胆碱酯酶 C.单胺氧化酶 C.谷一丙转氨酶 D.儿茶酚胺氧位甲基转移酶答案[A] 4.在临床上做到合理用药,需了解 A.药物作用与副作用 B.药物的毒性与安全范围 C.药物的效价与效能 D.药物的t1/2与消除途径 E.以上都需要答案[E] 5.某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其作用大于各药单独作用的代数和,这种作用叫做 A.增强作用B.相加作用 C.协同作用D.互补作用 E.拮抗作用答案[A] 6.对同一药物来讲,下列描述中错误的是 A.在一定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 B.对不同个体,用量相同,作用不一定相同 C.用于妇女时,效应可能与男人有别 D.成人应用时,年龄越大,用量应越大 E.小儿应用时,可根据其体重计算用量答案[D] 7.麻黄碱短期内用药数次后效应降低,称为 A.习惯性B.快速耐受性 C.成瘾性D.抗药性 E.以上都不对答案[B] 8.安慰剂是 A.治疗用的主要药剂 B.治疗用的辅助药剂 C.用作参考比较的标准治疗药剂 D.不含活性药物的制剂 E.是色香味均佳,令患者高兴的药剂答案[D] 9.反复用药物后,人体对药物的敏感性降低是因为 A.习惯性B.成瘾性 C.依赖性D.耐受性 E.抗药性答案[D] 10.先天性遗传异常对药代动力学影响主要表现在 A.口服吸收速度不同 B.药物体内生物转化异常 C.药物体内分布差异 D.肾排泄速度异常 E.以上都不对答案[B] 11.对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用药物时需着重考虑患者 A.对药物的转运能力 B.对药物的吸收能力 C.对药物的排泄能力 D.对药物的转化能力 E.以上都不对答案[D] 12.关于撤药症状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重复给药时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 B.长期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增强 C.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产生依赖性 D.长期用药后出现中毒症状 E.长期用药后突然停药时出现的症状答案[E] 1 2 下页。
执业药师药理学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一、A1、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的耐受性降低的现象称为A、耐受性B、耐药性C、成瘾性D、习惯性E、快速耐受性2、鱼精蛋白注射液解救肝素过量出血,这种现象称为A、增敏作用B、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D、增强作用E、相加作用3、与丙磺舒联合应用,有增强作用的药物是A、四环素B、氯霉素C、青霉素D、红霉素E、罗红霉素4、弱碱性药物A、在酸性环境中易跨膜转运B、在胃中易于吸收C、酸化尿液时易被重吸收D、酸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E、碱化尿液可加速其排泄5、从药物本身来说,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有A、药品包装B、给药途径C、来源D、价格E、生产厂家6、一般来说,起效速度最快的给药途径是A、吸入给药B、口服给药C、静脉注射D、皮下注射E、贴皮给药7、下列关于老年人用药中,错误的是A、对药物的反应性与成人可有不同B、对某些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C、对某些药物的耐受性较差D、老年人用药剂量一般与成人相同E、老年人对药物的反应与成人不同,反映在药效学和药动学上8、从机体来说,影响药物吸收的因素不包括A、药物脂溶性B、胃肠道pHC、胃肠运动D、吸收面积大小E、吸收部位血流二、B1、A.生理依赖性B.首剂现象C.耐药性D.耐受性E.致敏性<1> 、反复使用吗啡会出现<2> 、哌唑嗪具有<3> 、反复使用某种抗生素,细菌可产生<4> 、反复使用麻黄碱会产生2、A.药理作用协同B.竞争与血浆蛋白结合C.诱导肝药酶加速灭活D.竞争性对抗E.减少吸收<1> 、苯巴比妥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2> 、维生素K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3> 、肝素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4> 、硫酸亚铁与四环素合用可产生<5> 、保泰松与双香豆素合用可产生三、X1、从药物方面说,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包括A、给药剂量B、给药时间C、给药次数D、给药途径E、联合用药2、联合用药的效应可能是A、使作用减弱,出现拮抗作用B、拮抗作用皆对治疗不利C、可能使作用增强,出现协同作用D、协同作用皆对治疗有利E、产生对治疗有利的拮抗或协同作用3、使药物从肾排泻减慢的情况是A、苯巴比妥与氯化铵合用B、阿司匹林与碳酸氢钠合用C、青霉素G与丙磺舒合用D、苯巴比妥与碳酸氢钠合用E、磺胺类药物与碳酸氢钠合用4、碱化尿液可以使以下药物排泄加速A、苯巴比妥B、水杨酸盐C、氨茶碱D、山莨菪碱E、保泰松5、苯巴比妥中毒时,静注碳酸氢钠救治的机理是A、促进苯巴比妥从肾排泄B、促进苯巴比妥从肝排泄C、促进苯巴比妥在体内再分布D、抑制胃肠道对苯巴比妥的吸收E、抑制苯巴比妥与受体结合6、对于缺乏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的病人会诱发溶血性贫血或溶血的是A、磺胺甲噁唑B、对乙酰氨基酚C、磺胺嘧啶D、氯霉素E、阿司匹林7、不同人对同一药物的反应常有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精神因素B、遗传因素C、环境因素D、病理因素E、经济因素8、女性用药应特别注意A、有些药物可使月经增多或孕妇流产B、有些药物可通过胎盘而致畸胎C、有些药物可进入乳汁致乳儿中毒D、有些药物可使女性发生男性化E、女性对药物反应更敏感9、正确选择药物用量的规律正确的是A、老年人用量应该大B、小儿用量应该小C、孕妇体重增加,用量应增大D、营养不良者体重轻,用量应减少E、对药有高敏性者,用量应减少10、肾功能不良时A、经肾排泄的药物半衰期延长B、经肾排泄的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增高C、应避免使用损害肾的药物D、应根据损害程度调整用药量E、应根据损害程度确定给药间隔时间11、对同一药物来说,叙述正确的是A、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剂量越大作用越强B、对于不同个体,相同的剂量可能引起不同的效应C、在不同性别的患者中,药物效应可能不同D、随着患者年龄的增长,用药剂量应相应增加E、小儿应用时,应根据体重计算用药剂量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该题针对“药物因素”知识点进行考核】【答疑编号100294072】2、【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考查重点是药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药理学课件-第四章-影响药效的因素

2. 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抑制胃排空的药物阿托品或阿片类麻醉药可 延缓合并应用时药物的吸收 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可被同时应用的另 一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置换,导致被置 换药物的分布加快、作用部位药物浓度增高, 临床效应或毒性反应增强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1. 新生儿和老人药物代谢和肾脏排泄功能较低 2. 药物效应靶点的敏感性发生改变 3. 老年人的特殊生理因素(如心血管反射减弱)和病理因素(如
药物的制备工艺和原辅料的不同 不同给药途径产生不同的作用和用途
二、药物的相互作用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应用时, 药物间的相互影响及干扰,可改变药物的 药理作用及毒性
1. 药物效应动力学的相互作用
不影响药物在体液中的浓度但改变药理作用: 协同(synergism), 拮抗作用(antagonism)
五、心理因素--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placebo)-一般指由本身没有特殊药理活性的中性物质 如乳糖、淀粉等制成的外形似药物的制剂。广义上讲,还包 括本身没有特殊作用的医疗措施如假手术等。其产生的效应 为安慰剂效应
药理学效应
总
非特异性药 物效应
效
应 非特异性医
疗效应
安慰剂绝对 效应
无治疗
安慰剂
自然恢复
三、遗传因素 遗传多态性
N-乙酰基转移酶(N-acetyltransferase, NAT):参与II相乙酰化反应的 代谢酶, 包括NAT1, NAT2
NAT2 在体内参与了20多种肼类化合物和具有致癌性的芳香胺或杂环 胺类化合物的生物激活或灭活,与一些药物的疗效和毒副作用密切相 关,并与某些癌症的遗传易感性相关
CYP2C19 美芬妥因 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 能 (%)
肾小球滤过率
心脏指数 生活能力
肾血流量 最大呼吸能力
年 龄(岁)
5
二、性别 利多卡因、阿司匹林、利福平、普萘洛尔
在女性体内半衰期较长。 月经周期、孕期、哺乳期。 三、遗传
6
Number of subjects
Extensive metabolizers (EM)
Poor metabolizers (PM)
7
Log10 urinary debrisoquine/4-hydroxydebrisoquine ration
种族(ETHNICITY)
INTRINSIC
EXTRINSIC
Genes
Social Cultural Environment
8
9
四、疾病 主要肝、肾疾病对药物的吸收、分布、
转化、排泄的影响。
10
4. DISEASE(疾病)
肝脏疾病:影响 PK
肝实质损伤 酶活性 降低
肝组织结构紊乱 血 流量改变
11 11
4. DISEASE(疾病)
肾脏疾病:影响 PK 降低肾脏血流量 减少肾排泄12 12来自普萘洛尔血浆浓度(g/L)
h
肝硬化 正常
13
五、安慰剂
药理学 效应
非特异性 药物作用
第四章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1
第二节 机体方面的因素
一、年龄 1、儿童 新生儿肝脏缺乏葡萄糖醛酸转移酶,服用氯霉素 导
致灰婴综合征。 婴幼儿血脑屏障不完善,对吗啡敏感。 四环素与钙结合易沉积于骨骼和牙齿。 代谢率高,对利尿药敏感。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可致耳聋。 激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影响。 2、老人 心、肝、肾、中枢功能减退。
16
安慰剂
安
非特异性 绝对效应 医疗效应
慰
自然恢复 无治疗
剂
总 效 应
14
医生就是药。医生每用一次药,就可能:
产生副作用;
维持药物作用相当时期;
引起毒性反应;
给以正确的病症;
给以应当禁忌的病人;
剂量过大;
剂量过小;
给药间隔时间正确;
给药间隔时间不当;
仅产生安慰剂效应
15
预祝同学们 学好药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