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篇视网膜病
眼科学14 视网膜病

第十四章视网膜病第一节概述位置:眼球壁内层生理功能:1.接受光刺激并转换成视觉神经冲动2.视功能(光、形、色)所在地视功能最关键的所在,眼球其他构造均为它服务。
视乳头(视盘)视神经,约1.5mm×1.75mm大小,境界清楚的橙红色略呈竖椭圆形的盘状结构,是视网膜上视觉神经纤维汇集组成.中央有一小凹陷区称视杯或杯凹。
黄斑( macula lutea ):眼球最后极,直径约2mm(中心凹fovea):无血管区视觉最敏锐眼底镜:视乳头颞侧约3mm,色较暗,中心凹光反射一、视网膜解剖结构特点1、神经外胚层发育而来:为大脑向眼球内延续,结构复杂,代谢旺盛。
视泡凹陷视杯内层—神经上皮层外层—色素上皮层内外层存在潜在间隙,视网膜脱离发生在此2、视网膜(retina)组织学(10层)网膜感觉层:1)内界膜2)神经纤维层3)神经节细胞层4)内丛状层5)内核层6)外丛状层7)外核层8)外界膜9)视锥、视杆层10)视网膜色素上皮层3、视网膜血供内层:视网膜血管系统外层:脉络膜血管系统黄斑中心凹:脉络膜血管二、视网膜病变表现特点视网膜血管( retinal vessel ):体内唯一可以用肉眼直视的血管(一)视网膜血管改变1.管径变化:管径比例,粗细不均。
2.视网膜动脉硬化(“铜丝”、“银丝”样)改变,出现动静脉交叉压迫征3.血管被鞘和白线状4.异常血管:可出现侧支血管、动静脉短路(交通)、脉络膜-视网膜血管吻合及视盘或视网膜新生血管。
(二)血—视网膜屏障破坏的表现1、视网膜水肿:①细胞内水肿——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其供应区神经上皮缺血、缺氧、肿胀。
②细胞外水肿——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损害,血管渗漏造成神经上皮细胞之间水肿。
2、视网膜渗出:Ⅰ、硬性渗出---边界清晰的黄白色小点视网膜神经上皮水肿被吸收后留下的脂质沉着,变性巨噬细胞沉着,最终可被吸收。
Ⅱ、软性渗出---棉绒斑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局部视网膜缺血神经纤维层坏死--毛细血管重新开放--恢复视盘上方数处棉绒斑,后极部硬性累及渗出黄斑区3、视网膜出血:1)深层出血——局限于内层,小红点,暗,糖尿病。
眼科学: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

多发生于青年男性 [主要特征]
反复玻璃体出血 视网膜新生血管
好发于儿童,多男性, 单眼发病
[临床表现]
1.白瞳症、斜视 2.视网膜毛细血管、静
脉扭曲和扩张 3.可见胆固醇结晶 4.广泛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5.继发性青光眼
[ 鉴别诊断 ]
视网膜母细胞瘤 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1.圆孔
2.马蹄孔
3.视网膜瓣 4.巨大裂孔
5.锯齿缘截离
1.发病时闪光感、眼前黑影 2.视力减退、视野缺损、 3.视网膜脱离区灰色隆起 4.裂孔 5.眼压降低
1、查清所有裂孔 2、巩膜冷凝、视网膜光凝 3、巩膜外加压 4、玻璃体切除+眼内填充
1. 尽早手术治疗,单纯性 RRD 手术成功率可达 90%
四、近视性黄斑变性
六、黄斑视网膜前膜
Epiretinal membrance, ERM
Stargardt 病
Best 病
[概念]
视网膜色素上皮与神经细胞层分离
[分类]
1. 孔源性(原发性)
2. 牵拉性(继发性) 3. 渗出性(继发性)
[病因]
多见于高度近视、眼外伤
老年人、无晶状体眼、 IOL眼 裂孔类型
[病因] 黄斑区脉络膜毛细血管高渗透性和RPE损害 后极部浆液性视网膜脱离
[临床表现] 1. 视力下降 2. 视物变暗、变形、变小
Amsler 表检查
3. 黄斑水肿(1-3PD大小) 中心凹光反射消失 出现黄白渗出点
4. FAG: 黄斑部有1或多个 渗漏点
1.无特效药物,自限性 (病程可长至3-6个月)
病变严重程度
散瞳眼底检查所见
无明显视网膜病变(1) 无异常
视网膜病-教学课件

• 临床表现:
1、视力瞬间失明:光感、手动。
2、瞳孔开大,直接对光反应迟缓
3、眼底检查:后极部视网膜灰白色弥漫
性
水肿,动脉细,少见视网
膜出血
视乳头:色淡、边界模糊,轻度水肿,
黄 斑呈樱桃红色
治疗
分秒必争,积极抢救视力,视网膜完全缺血90分钟 造成不可逆损害。
• 血管扩张剂: 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舌下含硝酸甘油片。 球后注射:妥拉苏林25mg-12.5mg qd 烟酸100mg tid 金纳多、胞二磷胆碱
导致血栓形成。
2、相关的血管病:高血压、动脉硬化、DR。高血 脂血液黏度增加,血流缓慢,血液动力学发生改 变。
3、远视:小视盘 4、炎症:视网膜血管炎
• 临床表现: 1、非缺血型:视力下降不显著,有点状、火
焰状出血,视盘轻度水肿,各分支静脉迂 曲较轻。
2、缺血型:视力0.1左右,各象限视网膜有明 显的出血、静脉扩张、棉绒斑,CME和NV。
视网膜新生血管
• 视网膜大面积毛细血管闭塞,慢性缺血, 血管内皮因子的释放有关。
• 新生血管起子视盘、视网膜小静脉,沿视 网膜表面生长,深入玻璃体,并含有数量 不等的纤维组织,称新生血管膜,从而引 起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离,如DR、 静脉阻塞等。
(二)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
• 色素改变 RPE代谢障碍而发生萎缩、变性、死亡、增生等。 眼底:色素脱失、色素紊乱、骨细胞状沉着等
治疗
• 干性AMD:尚无特效治疗,无预防措施
湿性AMD:经FFA、IGC显示CNV,在中心凹外200 um可激光治疗,但复发。
近年手术切除CNC,光动力疗法(PPT), 810nm激光经瞳孔热疗(TTT),黄斑转位手术、 放疗等均有报告,但疗效尚待评价。
视网膜视路疾病ppt课件

1.轻 有些R增厚或硬性渗出,但远离黄斑中心。 2.中 R增厚或硬性渗出趋向,但没有累及中心。 3.重 视网膜增厚或硬性渗出,累及黄斑中心。
25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
26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
27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
28
【其他眼部表现】
1.屈光不正:血糖↑时,有偏近视趋向。 2.虹膜睫状体炎:青少年型糖尿病多见。 3.糖尿病性白内障。 4.虹膜新生血管及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5.眼球运动神经麻痹等。
生和眼压变化。眼压升高即用药物、分 次透巩膜睫状体光凝,以控制眼压。
19
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P)
【病因机制】
视网膜毛细血管周细胞减少、基底膜增 厚,毛细血管腔减少,毛细血管内屏障 (血视网膜屏障)失代偿。
20
【临床表现】
1.微A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 2.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循环异(IRMA),
51
3.自身免疫性疾病:
如系统性红斑狼疮、Wegener肉芽肿、 Behcet病、干燥综合症、结节病。
4.约1/3至半数病例查不出病因。
52
【临床表现】
1.症状
(1)视力急剧下降,甚至无光感,多数 患者1~3个月视力恢复正常。还表现为 色觉异常或仅有视野损害。
(2)闪光感,眼球转动时疼痛。 (3)运动或热水浴后视力↓,称Uhthoff征。 (4)儿童半数双眼患病,发病急,预后好。
*视神经结构特点: *关于视神经疾病:
49
一、视神经炎
【概念】视神经炎,泛指视神经的炎性脱 髓鞘、感染、非特异性炎症等疾病。 分为视乳头炎及球后视神经炎。
【病因】 1.炎性脱髓鞘:引起机体的自身免疫反 映,产生自身抗体攻击视神经的髓鞘, 导致髓鞘脱失而致视觉障碍。
视网膜疾病课件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
该科室拥有一支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专业团队,在视网膜疾病的诊疗和研究方 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可优先考虑就诊。
THANKS
网络资源推荐
视网膜疾病专业网站
该网站提供了丰富的视网膜疾病知识 ,包括疾病介绍、诊疗指南、病例分 享等,还有在线咨询功能,方便患者 获取专业意见。
医学论坛
在医学论坛上可以找到许多关于视网 膜疾病的讨论和经验分享,与其他患 者或专业人士交流心得,提高对疾病 的认知。
专业机构与专家推荐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
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病因,使用抗炎药、抗血管 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免疫抑制剂等药 物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
针对视功能障碍的患者,进行视觉训 练、佩戴助视器等康复治疗,提高生 活质量。
激光治疗
通过激光凝固病变组织,封闭渗漏的 血管,减轻水肿等作用,控制病变发 展。
康复治疗
对于严重出血、视网膜脱落等严重病 变,需进行手术治疗,如玻璃体切除 术等。
目前已经对视网膜疾病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并发展出了多种诊断方法,如眼底镜检查、光学 相干断层扫描(OCT)等。
视网膜疾病的病因研究
通过对大量患者的临床研究,已经发现了一些与视网膜疾病发病相关的基因和环境因素, 如遗传因素、高血压、糖尿病等。
视网膜疾病的治疗方法
目前已经发展出多种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但仍需根据患者的 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控制慢性疾病
如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会对视网膜造成损 害,应积极控制慢性疾病的发展。
避免眼部受伤
视网膜病

视网膜脱离(RD) retinal detachment
分类---原发性(裂孔性)牵拉性及渗出性 (继发性)三类 病因---渗出性RD见于原田、葡萄膜炎、后 巩膜炎等 牵拉性RD指因增生性膜牵拉引起RD。常见 于糖网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等视网膜缺血 引起的新生血管膜的牵拉或眼球穿通伤引 起眼内纤维组织增殖牵拉。
治疗 原则是手术封闭裂孔(光/冷凝)。 再根据视网膜脱离的情况,选择巩膜外 垫压术、环扎术。 复杂病例选择玻璃体手术,气体、硅油 玻璃体腔内填充术,使视网膜复位。
视网膜手术(巩膜外环扎)
视网膜手术(巩膜外加压)
玻璃体切割手术
视网膜色素变性(RP) retinitis pigmentosa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黄斑樱桃红)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黄斑樱桃红)
治疗 急救 降眼压:压迫眼球、前房穿刺、口服乙 酰唑胺 吸氧:95% O2及CO2 混合气体 扩张血管:亚硝酸异戊酯/硝酸甘油含片 其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 治疗原发病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branch retinal artery occlusion
视网膜色素变性的视野改变
少数病例无骨细胞样改变,但周边视网 膜和色素上皮萎缩。 FFA---班驳状强荧光,大面积强烈透见 荧光 ERG、EOG波形变小或消失,暗适应延 长 治疗---营养素及抗氧化剂---VitA、E 治疗白内障
视网膜裂孔
裂孔主要发生在视网膜周边部(80%)和 在变性的基础上发生。 表现---飞蚊症、闪光感、眼前黑影遮挡 与网脱相对应,累及黄斑时视力明显下 降,眼压偏低。 检查时视网膜变为蓝灰色,不透明, 隆起呈波浪状起伏,其上有暗红色视网 膜血管,玻璃体有后脱离、液化,含烟 尘样棕色颗粒,散瞳后可在周边找到视 网膜裂孔。
视网膜病概述课件

病例总结:经验教训、注意事项等
05
视网膜病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病研究的新进展
4
3
药物研发:新型药物在视网膜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生物信息学:生物信息学在视网膜病研究中的应用
2
1
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技术在视网膜病研究中的应用
干细胞治疗:干细胞移植在视网膜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视网膜病研究的挑战和机遇
1
激光治疗:使用激光对病变部位进行照射,以减轻病变程度
2
手术治疗:根据病情,进行玻璃体切割术、视网膜剥离术等手术
3
基因治疗:针对遗传性视网膜病,使用基因疗法进行治疗
4
视网膜病的预后和预防
预后:视网膜病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
治疗:根据病情和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预后:视网膜病的预后取决于病因、病程和治疗方法
3
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病,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4
视网膜肿瘤:视网膜肿瘤是一种常见的视网膜病,可能导致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病例讨论和总结
病例介绍:患者基本信息、病史、症状等
01
诊断过程:检查方法、诊断依据等
02
治疗方案: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03
预后评估:病情发展、治疗效果等
01
视网膜是眼睛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接收光线并转化为电信号
02
视网膜病的分类
视网膜血管疾病:如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动脉阻塞等
视网膜神经疾病:如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
视网膜色素病变: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色素沉着症等
视网膜肿瘤:如视网膜母细胞瘤、视网膜神经胶质瘤等
眼科学: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

• 5)其他:可口服阿斯匹林、潘生丁等血 小板抑制剂和活血化瘀中药。如血沉快, 有巨细胞动脉炎,应用激素,以及神经 支持药物等,同时作系统性检查寻找病 因,特别是心血管病,对因治疗,可预 防另一只眼发病,有少部分眼在1-2月后 可能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可行广泛视网 膜光凝术
2. 视网膜增生膜:由于出血、外伤、炎症 及视网膜裂孔形成
(五)视网膜变性改变
1.视网膜色素变性:为遗传性视网膜变性 2.周边视网膜变性:绝大多数视网膜裂孔发生在周边
部视网膜的变性区,是形成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重 要因素。 主要有两种类型: (1)视网膜内变性包括:
A.周边视网膜囊样变性 B.视网膜劈裂,后者指神经上皮层视网膜分为两
(5)凝血病:妊娠、口服避孕药等。 (6)栓子栓塞:可分为心源性栓子(钙化栓子、
赘生物、血栓、心脏黏液瘤脱落物)、颈动 脉或主动脉源性栓子(胆固醇栓子、纤维素 性栓子及钙化栓子)、药物性栓子。
CRAO临床表现
• 一眼视力无痛性突然丧失。
部分患者有先兆,突然单眼出现一过性黑矇,数秒或 数分钟后视力恢复,反复多次发作最后视力突然丧失
第十四章 视网膜病
第一节 概述
• 视网膜来自胚胎的原始杯,属于脑的一 部分,与中枢神经关系密切,视网膜是 视感受器的重要组织,是一层对光敏感 的、精细的膜样结构,由视网膜色素上 皮层(RPE)、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组成, 是形成视功能的基础。
• 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由三类细胞组成:神经元、 神经胶质和血管系统。神经元由三种细胞构成: 第一神经元为视细胞(杆体和锥体),第二神 经元为双极细胞,第三神经元为神经节细胞。
3.视 网
• 视网膜血管系统 ——供应内核层以内的视 网膜(内5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C
A3型题:
某男,65岁,高血压病史20年,突然出现右眼视物模糊1小时,眼部检查:右眼视力:眼前手动,左眼视力:0.6,右眼角膜透明,前房深浅正常,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晶体轻度混浊,眼底检查:视乳头色淡、边缘模糊,动脉、静脉管径均变细,后极部视网膜呈乳白色,黄斑区可见樱桃红斑。
52玻璃膜疣
呈圆形、黄色,位于后极部外层视网膜下,由脂质等代谢产物沉积于Bruch膜内和RPE基底膜之间形成。
53特发性黄斑裂孔
在老年人相对健康的眼,无其他原因发生的黄斑裂孔,称为特发性黄斑裂孔,是玻璃体后皮质收缩、对黄斑的切线或前后牵拉而形成。
54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指在孕36周以下、低出生体重并长时间吸氧的早产儿,未血管化的视网膜发生纤维血管增生、并引起视网膜脱离和失明。
A 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和血管系统
B 上皮细胞、神经元和血管系统
C 神经元、神经胶质和血管系统
D 上皮细胞、神经胶质和神经元
E 内皮细胞、神经胶质和神经元
答案:C
17.视网膜色素变性描述错误的是:
A 属于视锥、视杆营养不良
B 可出现视网膜出血及微动脉瘤
C 晚期形成管状视野
D 眼底骨细胞样色素沉着
E 视盘呈蜡黄色萎缩
问题48~50
A 眼前暗影,视物变形
B 视力下降,但常不低于0.5
C 二者都有
D 二者都无
48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49视网膜脱离
50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答案:48C49A50A
二.名词解释
51Irvine-Gass综合症
白内障术后6~10周出现的黄斑囊样水肿称为Irvine-Gass综合症,大多数在6个月自行消退
60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61双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同时伴有颅内松果体瘤或蝶鞍区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称为三侧性视网膜母细胞瘤
三.填空题
62神经感觉层具有三类细胞:神经元、神经胶质和血管系统。
63视网膜深层出血为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的出血,位于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表现为小的圆点状出血,色暗红。
64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治疗原则是手术封闭裂孔。
C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D 高血压视网膜病变
E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32为进一步明确诊断,需要做下列辅助检查A
A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B 视野检查
C 视觉诱发电位
D 视网膜电图
E 对比敏感度
33该病例如治疗不当,可能出现的最严重的并发症是D
A 白内障
B 玻璃体积血
C 视网膜脱离
D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E 多见于静脉性损害的疾病
答案:A
4.Coat’s病描述正确的是:
A 常累及双眼
B 具有遗传性
C 自然病程预后较好
D 与系统性血管异常无关
E 常在成年期发病
答案:B
5.下列那项疾病对视力的影响较小
A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B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C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D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E 玻璃体积血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E5期
答案:E
11.按照国际临床分类法,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在第几期应及时进行广泛的视网膜光凝术
A1期
B2期
C3期
D4期
E5期
答案:D
12.Eales’病的临床表现描述错误的是
A 多发生于20~40岁的男性
B 周边部小血管闭塞
C 复发性玻璃体出血
D 视网膜新生血管
Eபைடு நூலகம்仅静脉受累
B 主要位于视网膜外丛状层
C 多表现为边界清晰的黄白色小点和斑块
D 位于黄斑者,可顺Henle纤维排列成星芒状或扇形,或形成较厚的斑块
E 一般不能吸收
答案:E
3视网膜深层出血描述错误的是:
A 多呈线状、条状及火焰状
B 为视网膜深层毛细血管的出血
C 位于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
D 表现为小的园点状出血,色暗红
70试述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
1.视力多有明显下降。眼底的特征是各象限的视网膜静脉扩张、迂曲,视网膜内出血、水肿,视盘水肿。分非缺血型和缺血性。
1)非缺血型:各分支静脉扩张、迂曲较轻,各象限视网膜有点状及火焰状出血,可有轻度的视盘水肿及黄斑水肿,视力下降不显著。荧光造影显示视网膜循环时间延长,毛细血管渗漏,少有无灌注区。2)缺血型:占大多数。各象限明显的出血和水肿,静脉显著扩张,常见棉绒斑。荧光造影显示有广泛的毛细血管无灌注区。发病3~4月内60%以上出现虹膜新生血管。CME和新生血管形成是视力损害的主要原因,视力常在0.1左右。
答案:D
6.以下那项疾病与脉络膜新生血管有关:
AStargardt病
B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C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D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E 非缺血性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答案:B
7.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最多见于:
A 颞上象限
B 颞下象限
C 鼻上象限
D 鼻下象限
E 黄斑
答案:A
8.糖皮质激素在哪项疾病治疗中禁用:
A 半圆盘状
B 火焰状
C 点状
D 大片状
E 黑色隆起
答案:A
26.哪项不符合原发性视网膜脱离临床表现:
A 远视眼易发生
B 几乎都可见裂孔
C 视野可有缺损
D 眼底有青灰色隆起
E 初发时有“飞蚊症”
答案:A
27.出现视物变形的疾病是:
A 玻璃体浑浊
B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C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D 老视
36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早期症状
37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常导致
38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典型症状
39老年性白内障常导致
答案:35D36E37A38C39B
问题40~44
A 裂孔性视网膜脱离
B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C 牵拉性视网膜脱离
D 盘状视网膜脱离
E 大泡性视网膜脱离
40Vogt-小柳原田病可导致
41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导致
E 黄斑囊样变性
34.为了避免出现最严重的并发症,最有效的治疗措施是E
A 应用血管扩张剂
B 应用止血剂
C 使用抗炎药物
D 使用抗凝药物
E 视网膜光凝
答案:31B32A33D34E
B型题:
问题35~39
A 视力剧降
B 视力渐降
C 周边黑幕遮挡感
D 视物变形
E 夜盲
35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典型症状
69简述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鉴别诊断
应与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发生脉络膜新生血管的其他病变如高度近视、弓形虫病、血管样条纹、药物中毒相鉴别;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有较多出血时应与脉络膜黑色素瘤鉴别。在青壮年发生的黄斑下CNV,多考虑为中心性渗出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多为单眼,病灶较局限。
五.论述题
A 近视者玻璃体后脱离
B 闪辉性玻璃体液化症
C 星状玻璃体病变
D 玻璃体液化
E 飞蚊症
答案:A
21.主要病变部位不在黄斑区的疾病是:
AEales病
BAMD
CStargardt病
DBest病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2.视网膜静脉阻塞后发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最早时间在:
A1个月内
B2个月内
C3个月内
D4个月内
65Stargardt病的病理特征是在RPE水平有脂褐素沉着。
66脉络膜下新生血管是引起视网膜下出血的常见原因。
四.简述题
67简述特发性黄斑裂孔的Gass分期法
共分四期:
1期,为形成前膜,发生中心凹脱离,视力轻度下降,中心凹呈黄色点或有小的黄色环;
2期,黄斑裂孔形成,有中心凹或其周围的全层裂孔,通常小于400um,视力明显下降。
某男,58岁,右眼视力下降1月。右眼视力眼前指数,左眼视力1.0。眼底:玻璃体轻度混浊,视乳头边界不清,轻度隆起,静脉迂曲扩张,呈腊肠状,视网膜大范围片状出血,近视盘的视网膜可见多量片状黄白色渗出,黄斑中心凹亦可见出血渗出。
31此例病人的诊断应首先考虑为B
A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B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71试述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的治疗。
1.降低眼压的措施,入压迫眼球,前房穿刺,球后麻醉,口服乙酰唑胺;
2.其他方法还有吸入95%氧及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每小时10分钟;
3.应用亚硝酸异戊酯或硝酸甘油含片,以及口服阿司匹林等。
4.有巨细胞动脉炎,应用泼尼松对预防另一眼发病有效。
5.应作系统性检查寻找病因,特别是心血管病,对因治疗,预防另一眼发病。
第十四章视网膜病
一.选择题
A1型题:
1.视网膜是一层对光敏感的、精细的膜样结构,其组成为
A.Bruch膜和RPE
BRPE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CBruch膜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D 脉络膜和视网膜神经感觉层
EBruch膜和脉络膜
答案:B
2视网膜硬性渗出描述错误的是:
A 硬性渗出是因为慢性水肿渗出、液体逐渐吸收后,遗留下的脂质沉着所致
42Coats病常导致
43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若使用激素可导致
44视网膜格子状变性伴有玻璃体牵拉时可导致
答案:40D41C42B43E44A
C型题:
问题45~47
A 位于外丛状层和内核层之间
B 位于神经纤维层
C 二者都有
D 二者都无
45视网膜前出血
46视网膜深层出血
47视网膜浅层出血
答案:45D46A47B
答案:E
13.Coats’病临床描述错误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