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祥版中级无机化学答案前七章

合集下载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答案已打印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答案已打印

第一章、酸碱理论1.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是路易斯酸,哪些是路易斯碱?BH4-,PH3,BeCl2,CO2,CO,Hg(NO3)2,SnCl2解答:路易斯酸BeCl2,CO2,CO,Hg(NO3)2,SnCl2路易斯碱PH3,CO,SnCl22.写出下列物种的共轭酸和共轭碱:NH2,NH2,H2O,HI,HSO4-解答:共轭酸共轭碱NH3:NH4+ NH2-NH2-:NH3NH2-H2O:H3O+OH-HI:I-HSO4-:H2SO4SO42-3.下列各对中哪一个酸性较强?并说明理由。

(a) [Fe(H2O)6]3+和[Fe(H2O)6]2+ (b) [Al(H2O)6]3+和[Ga(H2O)6]3+(c) Si(OH)4 和Ge(OH)4 (d) HClO3和HClO4(e) H2CrO4 和HMnO4 (f) H3PO4和H2SO4解答:(a) [Fe(H2O)6]3+和[Fe(H2O)6]2+路易斯酸性:前者,中心离子电荷高,吸引电子能力大质子酸性:前者,中心离子电荷高,对O的极化能力大,H+易离解;(b)[Al(H2O)6]3+和[Ga(H2O)6]3+路易斯酸性: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d轨道能量低质子酸性: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对O的极化能力大,H+易离解;(c) Si(OH)4 和Ge(OH)4路易斯酸性: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d轨道能量低质子酸性:前者,中心离子半径小,对O的极化能力大,H+易离解;(d) HClO3和HClO4 (e) H2CrO4 和HMnO4 (f) H3PO4和H2SO4均为后者,非羟基氧原子多,酸性越强。

4.应用Pauling规则,(1) 判断H3PO4(pKa=2.12)、H3PO3(pKa=1.80)和H3PO2(pKa=2.0)的结构;(2) 粗略估计H3PO4、H2PO4-和HPO42-的pKa值。

解答:(1)根据pKa值判断,应有相同非羟基氧原子。

(2)H3PO4:一个非羟基氧原子,pKa值约为2;H2PO4-pKa值增加5,约为7;HPO42-pKa约为12。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北师大版本无机化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北师大版本第一章物质的结构 (2)第二章分子结构 (11)第三章晶体结构 (17)第4章酸碱平衡 (22)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 (32)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 (49)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 (57)第八章水溶液 (71)第9章配合物 (75)第十章沉淀平衡 (78)第十一至三十章元素化学 (85)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朱文祥版中级无机化学答案前七章7页

朱文祥版中级无机化学答案前七章7页

第一章3排除下列各酸在醋酸中的酸强度次序,并指出其中那些是超酸? 4指出下列物质在液氨中的酸碱行为? 5指出在100%硫酸中的酸碱行为? 8方程式10、什么是硬软酸原理?试从化学键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12粗略估计下述各酸的pKa 值: 第三章26、谱项之间的电子跃迁需遵循什么样的规则?28、说明无水CuSO 4、Cu(H 2O)62+和Cu(NH 3)42+的颜色差异,并指出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 29、指出Mn(H 2O)62+和Fe (H 2O )63+的颜色有何特征?说明原因 30、MnO 4-中Mn 为d0组态,为什么他能有很深的颜色?说明颜色来源34、CrO 42-离子是d0配合物,但它能呈现颜色,1解释显色原因,2预言他的跃迁能量比Mn 4-高还是低?第四章6试解释二茂铁鎓离子是一种强氧化剂;二茂钴在合适的溶剂中是一中强还原剂;二茂镍易跟NO 气体反应生成7 CO 是一种很不活泼的化合物,试定性解释为什么他能跟过渡态金属原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跟金属结合的原子为什么是C 而不是O ?8举例说明什么叫做协同成键作用?16如果钒的羰基化合物符合EAN 规则,那么它的最简单化合物的分子式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它实际上又是不稳定的?17已知Mn2(CO)10只观测到2044~1980cm-1范围内的伸缩振动带,而Co2(CO)8观察到2071~2022cm-1的振动带以及另外两个1860cm-1和1858cm-1的振动带,试画出Mn2(CO)10和Co2(CO)8的合理的结构式?22试分析对比蔡斯盐中,乙烯与Pt2+的成键方式与金属羰基化合物中CO 与金属原子的成键方式的相同与区别点。

23在乙烯中用金属锂处理Co2(CO)8时得到一个化学式为的同的红色晶体,并放出CO,该晶体的红外光谱出现3个不同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2080~2000,1850和1600cm-1请据此推出他的最合理的结构式。

第五章5.4 在硼烷结构中,含有哪几种键型?请写出它们的结构简式。

中级无机化学1-5章年习题答案

中级无机化学1-5章年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1.4.解:〔1〕H 2O 22C〔2〕S 2O 32- 3v C 〔3〕N 2O (N -N -O 方式) v C ∞〔4〕Hg 2Cl 2h D ∞〔5〕H 2C=C=CH 2 2d D 〔6〕UOF 4 C 5v 〔7〕BF 4-d T 〔8〕SClF 54v C〔9〕反-Pt(NH 3)2Cl 22h D〔10〕PtCl 3(C 2H 4)- 2v C1.B(CH 3)3和BCl 3相比,哪一个的Lewis 酸性强,为什么?一般来说,CH 3为推电子基团,Cl 为吸电子基团,因此的Lewis 酸性强。

〔BCl 3易水解;B(CH 3)3不溶于水,在空气中易燃〕2.BH 3和BF 3都可和(CH 3)2NPF 2生成加合物,在一种加合物中,B 原子和N 相连,另一种则和P 相连,绘出两种结构式,并说明形成两种结构的原因。

PFFH 3CH 3PF F H 3CH 3B BH 3F 3(该题可参考史启桢等翻译的"无机化学",作者Shriver 等,由高教社出版, 其中关于热力学酸度参数的部分,p.190-191; 或者该书的英文原版第5章的相关内容)3. 无水AlCl 3可作为傅-克烷基化反应的催化剂, 而吸水后则失效, 原因何在? 配位饱和〔6配位〕,失去Lewis 酸性4. 吸水后失效 的AlCl 3有什么方法可以脱水?因为Al 3+是典型的硬酸,与氧的亲合力很强,因此实验室不能在HCl ,NH 4Cl ,SOCl 2等气氛下加热脱水。

〔只能加强热生成 Al 2O 3后,用高温下用加C 和Cl 2用复原氯化法制备,这就不是脱水方法了〕。

第二章2.1 解:Ni 2+ d 8组态Pt 2+ d 8组态 第四周期〔分裂能小〕第六周期〔分裂能大〕P Ni ClP ClClCl P Ptrans cis四面体构型 平面四方形构型〔两种构型〕 只有一种结构 〔P 代表PPh 3〕2.2 解 〔1〕MA 2B 4〔2〕MA 3B 3M A ABB M ABA BM ABAB M A AA Btrans cis fac(面式) mer(经式) D 4h C 2v C 3v C 2v μ=0 μ≠0 μ≠0 μ≠0μfac >μmer2.3 Co(en)2Cl 2+D 2hC 2 光活异构体 C 2Co(en)2(NH 3)Cl 2+33Htrans cisCo(en)(NH3)2Cl2+3Cl333NHNH33trans(1) trans(2)cis2.4 Co(en)33+Ru(bipy)32+手性分子D3D3PtCl(dien)+dienHNCH2CH2CH2NH2NH2CH2基本上为平面分子,无手性2.5 (1) 分别用BaCl2溶液滴入,有白色沉液出现的为[Co(NH3)5Br]SO4,或分别加入AgNO3溶液,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Co(NH3)5SO4]Br。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无机化学》习题解析和答案

1、教材《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第4版。

2、参考书《无机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5月第3版。

《无机化学》邵学俊等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年4月第2版。

《无机化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校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第3版。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徐家宁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第1版。

《无机化学习题精解》竺际舜主编,科学出版社,2001年9月第1版《无机化学》电子教案绪论(2学时)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8学时)第二章分子结构(8学时)第三章晶体结构(4学时)第四章配合物(4学时)第五章化学热力学基础(8学时)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4学时)第七章化学动力学基础(6学时)第八章水溶液(4学时)第九章酸碱平衡(6学时)第十章沉淀溶解平衡(4学时)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8学时)第十二章配位平衡(4学时)第十三章氢和稀有气体(2学时)第十四章卤素(6学时)第十五章氧族元素(5学时)第十六章氮、磷、砷(5学时)第十七章碳、硅、硼(6学时)第十八章非金属元素小结(4学时)第十九章金属通论(2学时)第二十章s区元素(4学时)第二十一章p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二章ds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三章d区元素(一)第四周期d区元素(6学时)第二十四章d区元素(二)第五、六周期d区金属(4学时)第二十五章核化学(2学时)1 .化学的研究对象什么是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的一门自然科学。

(太宽泛)●化学研究的是化学物质(chemicals) 。

●化学研究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与变化。

●化学是研究分子层次以及以超分子为代表的分子以上层次的化学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科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分子和超分子层次的化学物种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的自然科学。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中级无机化学习题答案。

子原氧基羟非同相有应断判值aKp据根)1( 答解7为约5加增值aKp-4OP2H 2为约值aKp 子原氧基羟非个一4OP3H 2 。

21为约aKp-24OPH案答考参题习后课章一第碱斯易路是些哪酸斯易路是些哪中物合化列下.1 2lCnS 2)3ON(gH OC 2OC 2lCeB 3HP -4HB2lCnS 2)3ON(gH OC 2OC 2lCeB 酸斯易路答解2lCnS OC 3HP 碱斯易路碱轭共和酸轭共的种物列下出写.2-4OSH IH O2H 2HN 2HN碱轭共酸轭共答解-2HN +4HN 3HN-2HN 3HN -2HN -HO +O3H O2H-I IH -24OS 4OS2H -4OSH。

由理明说并强较性酸个一哪中对各列下.3+3]6)O2H(aG[和+3]6)O2H(lA[ )b( +2]6)O2H(eF[和+3]6)O2H(eF[ )a( 4OlCH和3OlCH )d( 4)HO(eG和4)HO(iS )c( 4OS2H和4OP3H )f( 4OnMH和4OrC2H )e(+2]6)O2H(eF[和+3]6)O2H(eF[ )a( 答解大力能子电引吸高荷电子离心中者前性酸斯易路解离易+H 大力能化极的O对高荷电子离心中者前性酸子质+3]6)O2H(aG[和+3]6)O2H(lA[)b(低量能道轨d 小径半子离心中者前性酸斯易路解离易+H 大力能化极的O对小径半子离心中者前性酸子质4)HO(eG和4)HO(iS )c(低量能道轨d 小径半子离心中者前性酸斯易路解离易+H 大力能化极的O对小径半子离心中者前性酸子质4OS2H和4OP3H )f( 4OnMH和4OrC2H )e( 4OlCH和3OlCH )d( 。

强越性酸多子原氧基羟非者后为均则规gniluaP 用应.4构结的)0.2=aKp(2OP3H 和)08.1=aKp(3OP3H、)21.2=aKp(4OP3H断判)1( 。

中级无机化学_朱文祥_配位催化作用

中级无机化学_朱文祥_配位催化作用

1 配位催化反应中的基本反应原理
配位不饱和 氧化加成反应 插入反应 消去反应 氧化偶联反应
1.1 配位不饱和

如果两种物质A和B能够同溶液中配合物 所含的金属原子M发生作用,那么在M上一 定有配位空缺来接受A和B的配位,则M或此 配合物是配位不饱和的。
配位不饱和是进一步配位反应活性的基础。
氧化加成:配位不饱和的金属配合物将一 氧化加成 个中性分子XY分解还原为两个负离子X-,Y-, 并分别加到可用的配位位置上,中心金属同 时被氧化,此过程为~。 通式:LyMn + XY = LyMn+2(X)(Y) 氧化加成后,中心金属的氧化数、配位 数均增大。
(2)氧化加成反应的条件
1)M上有非键的电子密度 2)配合物上有两个配位空缺 3)M上可以有相隔两个单位的氧化态变化
配位不饱和的几种途径
(1)多相反应中,金属、金属氧化物或卤化物等表 面上的原子必定是配位不饱和的 (2)溶液中,配位空缺会被溶剂分子S占据, 但反应中可被作用分子取代。
S M S
M-S键合弱
L1 L2 +A+B L4 L3
A M B L1 L2
L4 L3
(3)通过配体的离解来获得配位空缺 1)由配体的热分解或光化分解
配位催化过程
(1)金属配合物催化剂和反应底物结合 (2)在配位内界进行反应。 (3)反应底物从金属上解离下来,催化剂得
以再生。
Wilkinson催化剂催化氢甲酰化
2 催化剂的配位活化机理
(1)通过σ-π配位使含有重键或孤对电子的反应分子活化 (2)通过配位使反应分子极化,有利于邻位插入反应的进行 (3)通过在金属上的配位,使中性分子活化 (4)通过配位引发自由基,促进反应分子环化聚合 (5)通过配位可将对称禁阻的协同反应变为对称性允许的分 步反应

中级无机化学第七章-PPT文档资料

中级无机化学第七章-PPT文档资料
(2) 冠醚分子本身是具有确定的大环结构,它不像 一般的开链配体那样只是在形成螯合物时才成环,因 此,可以预料,当形成冠醚配合物后,大环的结构效 应将会使得冠醚配合物具有比相应开链配体形成的配 合物更为稳定的性质。
(3) 由于冠醚类的大环配体都具有一定的空腔结 构,在生成配合物时,如果金属离子的大小刚好与配 体的腔径相匹配(称为立体匹配),就能形成稳定的配 合物。因此冠醚对金属离子的配位作用常具有相当好 的(立体)选择性。
2 O 118171O61514O1312
2,3,11,12-二苯并-1,4,7,10,13,16-六氧杂十八环-2,11-二烯
这种命名很明确,但太冗长,很不方便。为此,Pedersen设 计了一种既形象又简便的命名方法 (现在已被国际社会所广泛使
用)。如上述化合物,命名为二苯并-18-冠(C)-6。
7.1.1 冠醚(Crown ethers)
冠醚是具有大的环状结构的多元醚化合物。第一个冠醚是 Pedersen在1967年一次实验中偶然发现的。
(J.A.C.A.,1967, 89:2495;7017)。
OH
OH+Cl O Cl
O OO
OH HO
O OO O OO
以此为开端,Pedersen相继合成了49种大环多元醚。 目前这类化合物已经合成了数百种。
上述第四个,即在n>m时,括号中数字的排列顺序是由大 到小。m=1, n=2,命名该穴醚叫 C[3,2,2],而不叫 C[2,2,3]。 又如 m=0, n=1命名为 C[2,1,1], 而不叫 C[1,1,2]。
冠 醚 和 穴 醚 总 称 为 大 环 多 元 醚 或 大 环 聚 醚 (macrocyclic polyethers)。
穴醚C[2,2,2]与Na+的配 合物的结构如左图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3排除下列各酸在醋酸中的酸强度次序,并指出其中那些是超酸?4指出下列物质在液氨中的酸碱行为?
5指出在100%硫酸中的酸碱行为?
8方程式
10、什么是硬软酸原理?试从化学键角度解释这种现象。

12粗略估计下述各酸的pKa值:第三章
26、谱项之间的电子跃迁需遵循什么样的规则?
29、指出Mn(H2O)62+和Fe(H2O)63+的颜色有何特征?说明原因
30、MnO4-中Mn为d0组态,为什么他能有很深的颜色?说明颜色来源
34、CrO42-离子是d0配合物,但它能呈现颜色,1解释显色原因,2预言他的跃迁能量比
Mn4-高还是低?
第四章
6试解释二茂铁鎓离子是一种强氧化剂;二茂钴在合适的溶剂中是一中强还原剂;二茂镍易跟NO气体反应生成
7 CO是一种很不活泼的化合物,试定性解释为什么他能跟过渡态金属原子形成稳定的化合物?跟金属结合的原子为什么是C而不是O?
16如果钒的羰基化合物符合EAN规则,那么它的最简单化合物的分子式应该是什么?为什么它实际上又是不稳定的?
17已知Mn2(CO)10只观测到2044~1980cm-1范围内的伸缩振动带,而Co2(CO)8观察到2071~2022cm-1的振动带以及另外两个1860cm-1和1858cm-1的振动带,试画出Mn2(CO)10和Co2(CO)8的合理的结构式?
22试分析对比蔡斯盐中,乙烯与Pt2+的成键方式与金属羰基化合物中CO与金属原子的成键方式的相同与区别点。

23在乙烯中用金属锂处理Co2(CO)8时得到一个化学式为的同的红色晶体,并放出CO,该晶体的红外光谱出现3个不同的羰基伸缩振动吸收峰2080~2000,1850和1600cm-1请据此推出他的最合理的结构式。

第五章
解:
第七章元素与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7
2
答案:Sc :[Ar]3d 4s ;Fe :[Ar]3d
4s
;P :[Ne]3s
3p ;Cs :[Xe]6s
;Eu :[Xe]4f
6s

Pt :[Xe]4f 5d 6s ;Xe :[Kr]4d
5s
5p ;Br :[Ar]3d
4s
4p ;Se :[Ar]3d
4s 4p
3 +
2+ 3+ 3 +
2+ 4+ 4+ 3+ 2.金属离子Al 、Zn 、Ga 、In 、Be 、Th 、Zr 、Sc 与有机芳香配体所形成的
配合物是电致发光材料研究的重要研究对象。

写出这些离子的电子构型。

3+ 2
1 2+
2 10 3+
2 1 3+
2 1 2 答案:Al 2
:[Ne]3s 3p ;Zn 4 2 2
:[Ar]4s
3d 4 2 ;Ga 2
3 :[Ar]4s 4p ;In 2 1
:[Kr]5s
5p
;Be

:[He]2s ;Th
+:[Rn]7s 6d ;Zr
+:[Kr]5s 4d ;Sc
+:[Ar]4s 3d 。

3.请指出下列各组中半径最小的原子或离子:
(a )Li 、Na 、K (b )P 、As 、Bi (c )O +、O 、O -(d )S 、Cl 、Kr
(e )Pd 、Ni 、Cu
答案:(a )Li
原子。

(b )P
原子。

(c )O +离子。

(d )Cl
原子。

(e )Ni
原子。

4.请按原子或离子半径递减的顺序排列下列各组元素。

(a )Cu 、Cu
、Cu ;(b )Ni
、Pd 、Pt
;(c )O 、S
3+ 3+ 3+ 3+ 2- - +
2 -、Se 2+
; 3+
(d )La 、Eu 、Gd +
、Yb 2 +
;(e )Te 、I 、Xe 、Cs 、Ba 、La
答案:(a )Cu > Cu > Cu 。

14 9 1 10 2 6 10 2 5 10
2 4
2 2 2 2 2 2
(b )Pt + > Pd + > Ni 2 +。

(c )Se 2- 3
> S 2- 3 > O -。

3 3 (d )La 2 +

> Eu -
+ >Gd + > Yb +
+。

2+
3 +
(e )Te > I > Xe > Cs > Ba > La 。

5.一般而言,周期表中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而铪的原子半径却比锆的
原子半径略小,请解释原因。

答案:铪紧邻镧系元素。

镧系收缩效应使其有效核电荷增至比同族上一周期的锆的有效
核电荷还略大,因此原子半径比锆的原子半径还小。

6.指出下列原子的基态具有的未成对电子数:Sc 、Ti 、Al 、Sn 、Re 、Te 、Br 、Au 、Lu 。

答案:Sc :1;Ti :2;Al :1;Sn :2;Re :5;Te :2;Br :1;Au :1;Lu :1。

7.
试预测:(a )114
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并指出它将属于哪个周期、哪个族?可能与
哪个已知元素的性质最为相似?(b )第
7
周期最后
1
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多少?
答案:(a )电子排布为[Rn] 5f 6d
7s 7p ,属于第
7
周期、14
族元素,应该与Pb 的性质
最相似。

14
10
2 6
(b )电子排布式为[Rn] 5f 6d 7s 7p ,原子序数为
118。

8.请按照第一电离能递增的顺序排列下列几组原子。

(a )Be 、Mg 、Ca ;(b )Te 、 I 、
Xe ;(c )Ga 、
Ge 、
In
答案:(a )Ca < Mg < Be 。

(b )Te < I < Xe ; 2
2
2
14 10 2 2
(c)In < Ga <Ge。

9.不参考有关数据,请你预测下列各组元素的电负性并按递增的顺序排列。

(a)C、N、O (b)S、Se、Cl (c)Si、Ge、Sn (d)Tl、S、Ge 答案:(a)C < N < O;(b)Se < S < Cl;(c)Sn < Ge < Si;(d)Tl≈Ge < S。

10.不参看有关数据,试推测下列每一对原子中哪一个原子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大的电负性?(a)19和29号元素;(b)37和55号元素;(c)37和38号元素;
解:(a)29号元素。

(b)37号元素。

(c)38号元素。

12.查阅化学物理手册,找出相关数据,指出第1、2、11、12、15、16族和18族元素以下性质的周期性变化趋势:(a)熔点;(b)沸点;(c)氧化物的化学式;(d)氧化物颜色的变化
答案:(a)熔点(℃)的周期性变化趋势
第1族:Li Na K Rb Cs逐渐降低
第2族:Be Mg Ca Sr Ba逐渐降低,但Mg不符合规律
第11族:Cu Ag Au 无明显规律
第12族:Zn Cd Hg 逐渐降低
第15族:N P As Sb Bi 无明显规律
第16族:O S Se Te Po 逐渐升高,但Po降低
第18族:He Ne Ar Kr Xe 逐渐升高
(b)沸点(℃)的周期变化趋势——沸点变化的趋势和熔点变化的趋势相似
第1族:Li Na K Rb Cs 逐渐降低
第2族:Be Mg Ca Sr Ba 无明显规律
第11族:Cu Ag Au 无明显规律
第12族:Zn Cd Hg 逐渐降低
第15族:N P As Sb Bi 无明显规律
第16族:O S Se Te Po 逐渐升高,但Po降低
第18族:He Ne Ar Kr Xe 逐渐升高
(c)重要氧化物的化学式及其颜色——同族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大致相似
第1族:通式M2O,另外Na还有Na2O2,K还有KO2。

第2族:通式MO,Ba有BaO和BaO2两种
第11族:Cu:CuO;Ag:Ag2O;Au:Au2O3
第12族:通式MO
第15族:N:N2O、NO、NO2、N2O3、N2O4、N2O5;P~Bi:M2O3
第16族:O:O3;S:SO2、SO3;Se:SeO2、SeO3;Te:TeO2;Po:PoO2
第18族:He、Ne、Ar、Kr均无氧化物,Xe:XeO3、XeO4
(d)氧化物的颜色——同族元素从上到下氧化物的颜色逐渐加深
第1族:LiO:白色;Na2O:银白色;K2O:灰白色;Rb2O:黄褐色;Cs2O:黄橙色Na2O2:淡黄色;KO2:橙黄色
第2族:BeO、MgO:白色;CaO:灰白色;SrO:白色;BaO:黄白色,BaO2:白色第11族:CuO:黑色;Ag2O:棕黑色;Au2O3:棕色
第12族:Zn:白色;Cd:棕色;Hg:红色
第15族:N:N2O、NO:无色,NO2:红褐色,N2O3:蓝色,N2O4、N2O5无色;
P2O3~Sb2O3:白色;Bi2O3:黄色
第16族:O3:蓝色;SO2、SO3:无色;SeO2:白色;TeO2:白色;PoO2:黄色
第18族:Xe:XeO3:白色,XeO4:黄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