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
扩张性心肌病护理常规可修改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
扩张性心肌病护理常规
按内科及循环系统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既往有无其他疾病。
2、评估患者是否有气急、呼吸困难、水肿、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
3、评估患者心腔扩大程度、有无心律失常等发生。
4、评估患者对活动的耐受程度和对疾病的认知程度,评估有无焦虑情绪等。
【护理措施】
1、注意休息,限制体力活动,降低心肌耗氧量。
并发心力衰竭和严重心律失常者,绝对卧床休息。
2、给予低盐、富含优质蛋白、丰富维生素的清淡饮食。
3、对于有气促、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4、密切观察患者有无气促、呼吸困难、水肿、肝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及严重心律失常并发症,严防猝死的发生。
5、遵医嘱给药,注意药物的作用与不良反应。
慎用洋地黄,以免中毒。
6、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
7、做好心理护理,保持情绪稳定。
【健康指导】
1、注意劳逸结合,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剧烈活动;戒除烟、酒等。
2、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呼吸道感染。
3、遵医嘱坚持服药,定期复查。
扩心病护理措施

扩心病护理措施
一、心理护理
1. 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2.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感受,耐心倾听其诉求。
3. 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二、饮食护理
1. 给予低盐、低脂、高蛋白、高纤维易消化食物。
2. 控制液体摄入量,避免过饱。
3. 保持排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三、生活护理
1. 适当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劳累。
2. 预防感冒,避免感染。
3. 保持适当的体重,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
四、病情监测
1. 定期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
2. 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呼吸困难、水肿等。
3. 及时发现并处理病情恶化的情况。
五、药物治疗
1. 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药物,包括剂量、用法等。
2. 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3. 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用药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六、环境调整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温度和湿度适宜。
2. 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定期更换床单、被套等物品。
3. 提供安全的环境,消除安全隐患。
七、预防感染
1.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洗脸、洗澡等。
2. 避免与感染患者接触,如感冒、肺炎等。
3. 加强免疫力,适当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八、康复训练
1.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
2. 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护理
【观察要点】
1、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的变化。
2、并发症观察:
(1)注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征象: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呼吸困难、肝肿大、水肿。
(2)注意血栓栓塞症状。
3、用药观察:
(1)心肌病变时对洋地黄类药物敏感,应用剂量宜较小,并注意观察毒性反应。
(2)应用利尿剂期间必须注意电解质平衡。
(3)有使用抑制心率的药物或电转复快速型心律失常时,应警惕同时存在病窦综合征的可能。
(4)在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期间,应定期复查心电图。
(5)有使用抗凝药期间,应注意出血表现,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
4、疗效观察。
【护理措施】
1、应保持良好心境,避免劳累,可根据心功能情况安排休息与活动。
2、补充营养,饮食要易消化、低热量、低盐、高维生素和纤维素,少量多餐,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
3、保暖,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
4、为患者安置半卧位,并给予低流量吸氧,注意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血栓栓塞、晕厥等征象,并给予对症护理,同时备好抢救药品和用物。
【健康教育】
1、定期到医院复查,保护或改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如出现心慌、气促、胸闷不适、乏力等表现,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女性患者不宜妊娠。
一旦出现心功能不全,应予较长时间的休息,低盐饮食。
3、如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平卧时加重,大汗淋漓,可能为严重心功能不全,应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向医疗急救中心打电话求助或以最安全、平稳、快速的交通工具送往附近医院。
如何护理扩张型心肌病

如何护理扩张型心肌病
1. 了解扩张型心肌病
-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病变,心肌松弛和扩张,导致心腔
变大。
- 它可能是遗传性的,也可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如高血压、糖尿病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2. 早期识别和诊断
- 扩张型心肌病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仍需密切观察患者。
- 建议定期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和心电图,以监测心脏功能和结
构的变化。
- 如果怀疑患者可能患有扩张型心肌病,建议进行心脏磁共振
成像(MRI)以进一步确认诊断。
3. 药物治疗
- 扩张型心肌病的药物治疗旨在减轻症状、改善心脏功能和预防并发症。
- 常用的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
- 患者应按照医生的建议和处方正确使用药物,并定期复查以调整剂量。
4. 生活方式管理
- 患者应遵循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限制摄入钠、减少饮酒和戒烟。
- 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或游泳,可以帮助维持心脏健康。
- 定期体检和保持健康的体重也是重要的。
5. 心理支持和康复
- 扩张型心肌病可能对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提供心理支持和康复非常重要。
- 患者和家人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参加支持小组,以减轻压力和焦虑。
6. 定期随访和监测
- 患者应定期复诊,进行心脏功能和结构的监测。
- 医生可能会要求进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以评估病情和调整治疗方案。
以上是关于如何护理扩张型心肌病的一些建议,但请记住,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独特的,治疗方案应根据个体情况进行调整。
请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随访和监测。
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措施

扩张性心肌病的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心肌病患者多较年轻,病程长、预后差,故常产生紧张、焦虑心理,在护理中对患者应多关心体贴,帮助其消除悲观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2休息(1)注意保持休息环境安静、整洁和舒适,避免不良刺激。
对失眠者酌情给予镇静药物。
(2)休息无明显症状的早期患者,可从事轻松工作,避免紧张劳累。
心力衰竭患者经药物治疗症状缓解后可轻微活动,护士应根据病情协助患者安排有益的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
合并严重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及阵发性晕厥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以减轻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
3饮食给予低脂、高蛋白和维生素的易消化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
每餐不宜过饱,以免增加心脏负担。
对心功能不全者应予低盐饮食。
应戒除烟酒。
4协助医生做好生活护理与病情观察(1)对长期卧床及水肿患者应注意皮肤清洁干燥,注意翻身和防止压疮。
保持大小便通畅,勿用力、勿屏气(2)密切观察病情,对危重患者应监测血压、心率及心率。
当出现高度房室传导阻时应立即通知医生,并备好抢救用品,药物。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防止猝死。
5对症处理(1)遵医嘱予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精神状态、呼吸、心律、心率、血压和脉搏、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心电图变化。
心电图可有各种心律失常,以室性期前收缩最多见,心房纤维颤动次之。
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右束支传导阻滞常见。
(2)给氧,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持续吸氧,氧流量视病情酌情调节,对心力衰竭者可作动脉血气分析,了解治疗效果。
(3)限制水钠摄入。
对合并水肿和心力衰竭者应准确记录24小时液体摄入量和出量,限制过多摄入液体,每天晨起测量体重。
在利尿治疗期间,应观察患者有无乏力、四肢痉挛及脱水表现,定时复查血电解质浓度,警惕低钾血症,必要时补钾。
对大量胸、腹水者,应穿刺抽液,减轻压迫症状。
(4)预防和控制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心肌病患者心力衰竭加重的一种重要诱因。
故护理中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尤其是季节更换和气温骤变时。
对长期卧床者应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概念】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主要特征是单侧或双侧心腔扩大,室壁变薄、心肌收缩功能障碍可产生充血性心力衰竭为特征。
本病常伴有心律失常,病死率较高。
在我国发病率为13/10万~84/10万。
男性多于女性。
【病因及病理】病因尚不清楚。
除特发性、家族遗传性外,近年来认为持续病毒感染是其重要原因,持续病毒感染对心肌组织的损伤、自身免疫包括细胞、自身抗体或细胞因子等介导的心肌损伤可导致或诱发扩张型心肌病。
本病的病理改变以心腔扩张为主,肉眼可见心室扩张,室壁多变薄,纤维瘢痕形成,且常伴有附壁血栓。
瓣膜、冠状动脉多无改变。
组织学为非特异性心肌细胞肥大、变性,特别是程度不同的纤维化等病变混合存在。
【临床表现】起病缓慢,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逐渐出现活动后气急、心悸、胸闷、乏力甚至端坐呼吸、浮肿和肝肿大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常合并各种心律失常如:期前收缩、心房颤动、传导阻滞,晚期病人常发生室速甚至室颤,可导致猝死。
部分病人可发生脑、心、肾等脏器的栓塞现象。
主要体征为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及左、右心力衰竭的体征。
75%的病人可听到第三或第四心音。
【评估要点】1.一般情况:询问家族史、以往病史、生活方式;了解病人对疾病的认识。
2.专科情况(1)有无心功能不全症状、体征,有无心输出量减少导致的心、脑供血不足的表现,如心绞痛、眩晕、晕厥等。
(2)有无心率突然减慢、血压偏低、频发的房性、室性期前收缩等一系列可致心脏血流动力学发生异常改变的情况。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1)胸部X线检查:心影明显增大,肺常瘀血。
(2)心电图:心房颤动、传导阻滞和各种心律失常。
(3)超声心动图:左心室扩张,室间隔、左室后壁运动减弱,提示心肌收缩力下降。
,4.其他心导管检查和心导管造影,心内膜心肌活检、核素显影等。
【处理要点】本病主要是对症治疗,目前治疗原则是针对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体会

5 讨 论
护理人员在对 神经 内科 患者进行护理中要改变传统的观念 , 逐步应用现代医 学 中的心理学 观念和综合 护理知识 , 对 患者从入 院治疗到康 复出院进行全程的跟 踪护理与 监护 。 神经 内科人性化护理措施 的研究 与应用必须 引起广大医务人员的
重视 , 通过一系列有效护理措施 的落实 , 一定 能大大降低 不 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 生率 ,减少住 院时间 ,促进患者早 日康复。
一
顾、 理解和关怀 ,容易产生被人遗弃的不 良心理 。因此 , 在做患者 心理护 理工作 时, 要积极争取家属 的配合 , 加强对患者家属 的卫 生宣传 , 避免 患者受 到来 自外 界的不 良刺激 ,使其树立 战胜疾 病的信 心。
4 加 强 病 房 管 理
在神经 内科 的病房管理 中 ,护理 人员要须严格按照卫生管理制度进行操作 , 为患者提供一个温馨 、 舒适 的环境 , 进而保持 良 好 的心态和情 绪。鉴于神经内科 急诊入院人数多 、 病情复杂 , 为了应对较 为复杂的神经内科病房环境 , 护理人员 要结合医 院现有 的条件积极 制定和实施 行之有效的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可以通过 向患者家属 了解病情 、 介绍需要采取的紧急处理方案 , 并要求 家属做好治疗配合 工作 。 对于病程较长 的患者 一般 对 自身病情 比较熟悉 , 护理人员应热情接待 , 引 导患者配合 医生 的治疗 。
张 璐 高 慧 华 艳 (中国人 民解 放军 第五 一 三 医院 7 3 2 7 5 0)
摘要 : 目的 :通过总结我院l 心内科 3 2例扩 张型0肌病 患者临床 资料 , 探 讨扩张型・  ̄p j t , 病护理方法 。方法 :对我 院0 内科 2 0 1 2 年 1 月 一2 0 1 4年 1月收 治的 3 2 例 I 心 肌病 患者的・ 临 床 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3 2例患者经过入院治疗和精I 心 护理 ,3 0例症状缓解或好转 出院 ,2 例转 院治疗 。结论 :制定合理的护理诊断及护理 对 策 。从 患者用药、 理、健康教育方面开展全方位 的使护理 工作 ,对降低死亡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减 少疾病复发起到 了良好效果 。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简介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疾病,其特征是心脏肌肉的扩大和减弱,导致心脏功能下降。
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的策略,以提供最佳的护理和支持。
病情评估在开始护理之前,进行详细的病情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包括以下方面:- 完整的病史记录,包括患者的症状、既往疾病和药物治疗。
- 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的分析,以评估心脏功能和结构的变化。
- 血液检查,包括心肌肌钙蛋白等指标的测量,以评估心脏损伤程度。
- 评估患者的体征,如心率、血压和呼吸频率。
支持性护理- 给予患者充足的休息和睡眠,以减轻心脏负荷。
- 监测患者的液体摄入和排出情况,保持体液平衡。
- 提供营养均衡的饮食,限制盐和液体摄入,以减轻心脏负荷。
- 监测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呼吸困难的情况。
- 观察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变化,定期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药物治疗- 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患者合适的药物治疗,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和心脏强心剂等。
- 监测患者的药物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整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心理支持-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了解他们的情绪和需求。
-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咨询,帮助患者应对疾病的压力和焦虑。
-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和社交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定期随访- 定期随访患者,监测病情和治疗效果。
- 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 提供健康教育和预防措施,帮助患者预防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上是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护理建议,通过综合的护理和支持,我们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提供最佳的护理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05-06T10:58:30.660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作者:应素君
[导读] 分析比较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应素君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610072
【摘要】目的分析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状况与护理措施。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作为观察对象,对4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2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取一般护理,实验组2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
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
【关键词】扩张型心肌病;心理状况;护理
扩张型心肌病属于临床慢性特发性心肌病之一,该种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主要发病人群为男性群体,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腔扩大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威胁了患者的身心健康[1]。
在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疾病的不了解或疾病带来的痛苦,均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性情绪,例如恐惧、害怕、担心等[2]。
为保证治疗效果,我院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患者采取整体护理干预,现综述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4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012年8月至2015年10月)作为观察对象,对4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实施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实验组)。
实验组2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男女分别为17、6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22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1岁,23例患者年龄均值为(43.51±1.48)岁;心功能分级:3例患者Ⅱ级,6例患者Ⅲ级,14例患者Ⅳ级。
实验组2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男女分别为15、8例,最小患者的年龄为23岁,最大患者的年龄为72岁,23例患者年龄均值为(43.45±1.36)岁;心功能分级:4例患者Ⅱ级,7例患者Ⅲ级,12例患者Ⅳ级。
将实验组和对照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比例、年龄、心功能分级等)进行对比,P>0.05,组间具有良好可比性。
1.2 心理分析及方法
由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疗费用较大,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质量,因此,大部分患者均会存在抑郁、焦虑、烦躁、悲观、恐惧等负性情绪,严重者甚至存在自杀的想法。
因此,对其实施护理干预显得尤为重要。
对照组2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取一般护理,主要是指对患者实施病房环境护理等;实验组23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采取整体护理,通过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达到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治疗依从性的效果。
1.3 观察指标
分析比较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分,分值均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越严重[3])。
1.4 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焦虑及抑郁评分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焦虑及抑郁评分的比较方法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比较结果使用(±S)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比较的焦虑及抑郁评分结果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具有意义(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本研究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如下:
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由于患者的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沟通,以患者为中心,认真倾听患者内心的想法,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多给予患者鼓励、支持,主动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使其正确对待疾病,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4]。
2.建立良好的家庭支持系统:护理人员应主动告知患者家属多给予患者关心、支持及鼓励,多抽出时间陪伴患者,增加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促进病情恢复。
3.饮食指导: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结合患者的病情为患者提供饮食指导,告知患者少食多餐,进食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营养的食物,忌饮浓茶、咖啡,戒烟酒[5]。
参考文献:
[1]吴洪霞.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009-4010.
[2]陈雪梅,袁雯雯.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并发低钾血症的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580-1582.
[3]白瑞娟,秦延平,杨萌等.54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综合护理干预分析[J].中外医疗,2012,31(17):121.
[4]招丽冰.48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护理体会[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1(11):92-93.
[5]陈雪琴.心脏三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伴心力衰竭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668-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