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计划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案

●新课导入:本章主要讲述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梯的结构布置、受力特点、内力计算方法、截面设计要点以及构造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梁板结构的类型及受力特点,熟悉掌握单向板楼盖的内力计算、截面设计要点以及配筋构造要求,了解板式楼梯的计算及构造要求。
●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设计:1.第一节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结构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的结构形式及受力特点2.单向板和双向板的区分2.第二节现浇整体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的设计1.单向板的受力特点2.计算单位的确定3.计算跨度的简化4.内力计算5.构造要求●教学小结与拓展:通过本次课学习,理解并掌握现浇混凝土楼板的基本构造和单向板的受力特点,一般的构造要求。
●布置作业或思考题:课后习题:课堂提问,课后思考题16-1.16-3说明: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法、多媒体1、某教学楼中的电气照明工程属于( B )。
A、建设工程B、单位工程C、单项工程D、分部工程2、某教学楼工程属于( C )。
A、建设工程B、单位工程C、单项工程D、分部工程3、在工程建设的程序中,经历了( B )多次性计价。
A、估算、概算、修正概算、预算、决算、结算B、估算、概算、修正概算、预算、结算、决算C、概算、修正概算、估算、预算、结算、决算D、估算、预算、修正概算、概算、结算、决算4、按广西现行建筑工程定额的规定,以下应计算建筑面积的为( A )。
A、附墙烟囱B、操作平台C、装饰性幕墙D、无永久性顶盖的架空走廊5、按2013《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规定,下列不计算建筑面积的是( B )。
A、自动扶梯B、阳台C、建筑物内的管道井D、建筑物的门厅6、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的项目编码,应采用( C )阿拉伯数字A、9B、10C、12D、87、在竣工验收阶段,应编制( D )。
A、承包价格B、竣工结算C、合同价调整D、竣工决算8、预算定额中的材料单价是指材料从其来源地到达( D )的价格。
A、工地B、施工操作地点C、工地仓库D、工地仓库后经保管出库时9、根据建标【2013】44号文规定,下列不属于分部分项工程费的是( C )。
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适用对象:11造价(1)、(2)班高职工程造价专业学生二、教学目的:《建筑力学与结构》是建筑经济管理、工程造价、村镇建设、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使学生了解必要的力学基础知识,掌握建筑结构的基本概念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让学生能计算基本建筑结构的力学,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建筑工程实践中较为简单的结构问题;在培养学生的力学理论与工程应用的基础上,为学习其他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培养学生严谨、科学的思想方法和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三、教学要求: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具有对一般结构进行受力分析、内力分析和绘制内力图的能力;对构件进行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计算的能力;了解材料的主要力学性能并有测试强度指标和构件应力应变初步能力;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能熟练掌握和运用国家建筑结构各类规范对各种建筑结构的基本构件进行设计,并具有制和识读结构施工图的能力,能和解决施工和工程质量有关的结构问题。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一)教学内容第0章绪论1、教学内容:1.1建筑结构的基本概论1.2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2. 教学目的及要求:2.1让学生理解建筑的基本名词、基本理论2.2让学生理解建筑结构的历史和发展趋势3. 教学重点:3.1混凝土的优点和缺点3.2砌体结构的优点和缺点3.3钢结构的优点和缺点4. 教学难点:建筑结构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的两个方面:①理论方面②材料方面③结构方面5. 主要教学环节的组织:课堂讲解和实际生活情况说明。
第一章建筑力学预备知识1、教学内容:1.1 力的概念1.2 静力学公理1.3约束与约束反力1.4物体的受力分析与受力图1.5力的合成与分解1.6力矩与力偶1.7平面力系的平衡1.8变形固体基本概念2.教学目的及要求:2.1让学生对力有一个清晰的概念和理解力是什么!能熟练的画出约束与约束反力,能通过平面力系计算基本的力学问题3. 教学重点:3.1 理解力的性质和投影、力矩的计算、力偶的概念受力图的画法和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3.2 理解力的概念、变形固体极其假设、强度、刚度、稳定性的概念。
最新 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教学计划教案

浙江大学教务处《建筑力学与结构》课程标准教案课程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总学时数:40课程类型:必修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建筑工程学分: 2修(制)订人:修(制)订日期:审核人:批准人:一、课题的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授课时间为 40学时,理论课时30学时,实践课时10学时。
《建筑力学与结构》本课程是作为从事土木建筑工程专业人员所必修的一门专业课。
本课程包括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抗震基本知识等内容。
通过学习,应能了解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掌握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结构基本构件的计算方法,理解结构构件的构造要求,能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并能处理建筑施工中的一般结构问题。
二、知识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要求:(1)理论联系实际;(2)注意同力学课程的联系与区别;(3)注意培养自己的综合分析问题能力;(4)要重视各种构造措施;三、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四、课程内容第一章建筑结构设计基本原理(一)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熟悉结构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建筑结构的功能要求;了解极限状态和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的基本概念;掌握荷载的分类和荷载效应相关知识;理解并熟练掌握结构的可靠度和可靠指标的概念。
(二)讲授内容1.第一节建筑结构组成和分类2.第二节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3.第三节结构上的荷载和荷载效应4.第四节结构构件的抗力和材料强度5.第五节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6. 第六节耐久性规定(三)重点、难点1.建筑结构组成和分类(重点)2.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重点)3.结构上的荷载和荷载效应(难点)4.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难点)(四)教学建议在多媒体投影教学,理论结合实践操作,加强印象。
建筑力学与结构 整体设计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筑力学与结构》教学整体设计子项目编号:06230430207建筑工程系《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领域教学设计一,学习领域基本信息学习领域名称:建筑力学与结构学习领域类别:学习性学习领域学习领域编码:2007010005学时:220适应专业:建筑工程技术二、学习单元的划分1.学习基础分析本学习领域立足于学生整体素质和实际能力的培养,对学习领域内容的选择标准作了根本性改革,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学习领域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学习领域内容和学习领域教学,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来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经过行业、企业专家的分析,本学习领域最终确定了以下学习项目:结构材料认识;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应用;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设计;梁板结构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计算;单层工业厂房设计简介;钢筋混凝土多层及高层结构房屋设计简介;砌体结构房屋设计。
这些项目将主要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其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工作任务不是每个建筑工程项目都完全具有的,而是根据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选择相应的工作任务。
例如:某些建筑物采用的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有些建筑物则采用的是钢结构,还有一些建筑物既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又有钢结构。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案去指导施工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通过以上学习领域内容的训练学习和证书考试,以工作任务为中心,将不同类型的知识综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知识和技能,以便有效地完成建筑施工岗位上相应的工作任务。
本学习领域要求打破纯粹讲述的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学与教的行为。
本学习领域确定的是以建筑力学与结构典型任务作为载体的设计思路,情境中的教学单元设计的典型性既要有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普遍应用的含义,又有能最为有效地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达到本学习领域目标,同时还要兼顾学生获取“双证书”的要求,当然,也要考虑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建筑力学与结构 第4版 教案 项目4确定结构计算简图

学情分
析
基础
1.掌握了六种常见的约束。
2,掌握了荷载分析。
3,掌握了计算简图的确欠缺。
教学重点
1.计算简图的简化原则。
2.计算简图的确立。
教学难点
L体系的简化和支座的简化。
2.内部约束的分析。
教学活动安排
课前
教学
环节
教学内容
探原理,解问题(15min)
1.受力分析图的概念。
2.受力分析图的绘制方
L讲解受力图的概念。
2.引导学生总结受力分析图绘制
L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
2.完成任务,整理思路。
讲授法讨论法任务驱动法
L掌握受力分析图绘制方法。
法。
3.雨篷板的受力分析图。
步骤。
练应用,提技能(60min)
1次梁受力分析图绘制。
知识点1约束的概念
探原理,解问题(15min
)
1.自由的概念。
2.约束的概念。
3.自由和约束的关系。
4.昆明机场引桥垮塌事件分析。
1.结合生活案例讲解。
2.发起讨论。
3,发起案例分析汇报。
1.聆听,讨论。
2.观看视频,谈感想。
3.参与讨论。
4.汇报分析成果。
讲授法头脑风暴法
1.明确概念。
2.通过讨论和汇报,锻炼学生的表达沟通能力。
1.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讨论。
2.总结体系受力图绘制和杆件受力图绘制的同异。
教授法任务驱动法
通过分析结构中的各构件的相互作用,养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思维。
练应用,提技能(60min)
1.三角钢架的受力分析。
2.三角托架的受力分析。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

《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建筑力学与结构基础知识》是建筑经济管理、村镇建设、建筑装饰、物业管理等专业的技术基础课。
它主要介绍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 以及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为学习后续课程奠定基础。
2.教学任务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领会必要的力学概念, 掌握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方法, 了解常见结构的内力分布特点;掌握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承载力的计算方法, 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主要构造要求, 能理解建筑工程中的一般结构问题;明确结构施工图的内容, 掌握结构施工图的识读方法, 能识读结构施工图。
3.教学基本要求(1)平面力系和简单静定结构的内力是力学部分的重点, 教学中应讲练结合, 并安排适量的课外练习;(2)构造要求是结构部分的重点, 同时也是难点, 教学中应从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入手, 着重讲清内力分布与构造的关系, 以便学生理解, 切忌死记硬背;(3)抗震构造措施分散安排在相应章节讲授, 教学中应注意与非抗震构造的比较, 以利学生掌握;(4)结构施工图部分是本课程的落脚点, 应结合施工图讲解, 并应使学生识读混合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和钢屋盖施工图各一套;(5)结构标准图是一个重要内容, 各教学班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强教学。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包括两大部分: 即建筑力学和建筑结构基础知识。
在学习建筑力学时, 以数学、物理等课程为基础。
同时, 建筑力学部分的知识又是学习建筑结构部分的重要基础知识, 若前部分力学知识学不好, 将会给后部分的学习带来困难。
另外, 本课程又以《建筑识图与构造》为基础, 并与之相配合, 利用识图和构造知识正确识读结构施工图。
同时又为《建筑工程预算》等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因此, 教学过程应注意各课程之间的衔接和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教学设计 (2)

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教学设计前言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学是建筑学中的重点学科,对于建筑师来说,理解和掌握这两门学科是必须的。
因此,在建筑学专业教学中,教授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
本文旨在介绍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学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1.理解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力学分析方法,能够解决建筑结构中的力学问题;2.熟悉建筑结构的基本构造,了解各种建筑结构的特点和应用范围;3.掌握建筑结构的设计方法和原理,能够进行力学计算和结构分析,设计出满足安全和经济要求的建筑结构。
教学内容基本内容: 1. 建筑力学基本概念 2. 力学分析方法 3. 杆件和框架结构 4. 梁和板结构 5. 建筑刚度和振动 6. 地震力学 7. 建筑结构设计原理和方法扩展内容: 1. 钢结构 2. 钢混凝土结构 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4. 塑性分析及其应用 5. 结构损伤识别与维护教学方法1.讲授2.研讨3.实践4.课程设计教学手段1.PowerPoint演示2.视频案例3.计算机仿真4.实验与模型制作教材1.《结构力学》2.《土木工程结构力学》3.《建筑力学基础》授课进度教学进度视学期长度、考试安排、教学进度情况灵活安排。
教学评估1.平时成绩:包括上课态度、听课情况、课堂参与、作业和小测验等。
2.期中考试:涉及课程中的基本内容和概念。
3.期末考试:包含整个课程的内容,重点考查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建筑力学与建筑结构学是建筑学专业重要的基础学科,对于培养优秀的建筑师而言,这两门课程的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发挥教学的最大效益。
建筑力学结构学习计划与目标

建筑力学结构学习计划与目标一、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建筑力学结构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对建筑力学结构的设计、分析和施工具有深入的理解。
3.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4.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二、学习计划1.预备知识建筑力学结构是一门涉及建筑工程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和土木工程等诸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学习建筑力学结构必须具备一定的预备知识,如建筑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基础等。
因此,首先要对这些预备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以便为后续学习建筑力学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2.学习内容(1)建筑力学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建筑力学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结构受力分析、力学模型、结构设计原则等内容,对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力学行为进行深入理解。
(2)建筑力学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学习建筑力学结构的设计与计算方法,包括结构的受力计算、稳定性分析、强度和刚度设计等内容,掌握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建筑力学结构的分析与优化学习建筑力学结构的分析与优化方法,包括结构的受力分析、变形分析、振动分析等内容,以及结构的优化设计原则和方法。
(4)建筑力学结构的施工与监测学习建筑力学结构的施工与监测技术,包括结构的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结构的监测与维护等内容,掌握建筑结构施工和监测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3.学习方法(1)理论学习通过课堂学习、教材阅读等途径,系统学习建筑力学结构的理论知识,加强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确保理论学习的深入和全面。
(2)实践训练通过实验课、工程实习等途径,进行建筑力学结构的实践训练,加强对设计、分析和施工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提高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3)课外拓展通过参加学术讲座、学术研讨会等活动,了解建筑力学结构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积极拓展学术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三、学习路径1.预备知识的学习与复习在学习建筑力学结构之前,要对预备知识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包括建筑结构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土木工程基础等,为后续学习建筑力学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5.29-6.1
项目九钢筋混凝土楼盖及其结构
项目十楼梯
2
2
17
6.5-6.8
项目十一砌体结构基础知识
4
1-2012学年第一学期授课计划
(理论教学)
专 业
班 级
课 程
任课教师
日 期
教科书
《建筑力学与结构》
出版社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教辅资料
大 纲
学 期
总学时
68
周课时
4节/周
一、教学对象的基本情况(新班,入学后填写)
1、基础知识参差不齐
2、学习兴趣不高
3、学习惰、松、散
4、学习习惯和方法不好
二、教学目的
5、建立学生学习奖罚制度
五、教学进度(附表)
教研组意见
组长签名: 日期:
教务科意见
科长签名: 日期:
附表:教学进度
周
次
日 期
教学内容(章节)
课时
(节)
实验/实训
演示实验
学生
实验/实训
1.
2.28-3.2
项目一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
4
2.
3.6-3.9
项目一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
4
3.
3.13-3.16
项目二平面汇交力系
8
10
5.1-5.4
项目六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
4
11
4.24-4.27
项目七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8
12
5.1-5.4
项目七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
4
13
5.8-5.11
项目八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4
14
5.15-5.18
项目八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
项目九钢筋混凝土楼盖及其结构
2
2
15
5.22-5.25
项目九钢筋混凝土楼盖及其结构
4
4
3.20-3.23
项目二平面汇交力系
4
5.
3.27-3.30
项目三平面一般力系
4
6
4.3-4.6
项目三平面一般力系
项目四轴向拉(压)杆的应力与压杆稳定
2
2
7
4.10-4.13
项目四轴向拉(压)杆的应力与压杆稳定
4
8.
4.17-4.20
项目五梁的内力、强度和刚度
6
9
4.24-4.27
项目五梁的内力、强度和刚度
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建筑力学基础知识和建筑结构的基本知识,对后续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起到引入作用。
三、本学期重点、难点章节
项目一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
项目二平面汇交力系
项目三平面一般力系
项目五梁的内力、强度和刚度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与措施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上课严格要求
3、提高教学水平
4、教会学生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