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科学测量(温度的测量)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测量温度(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测量温度(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和目标科学测量是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小学科学中,温度的测量是一个基本的实验任务,学生通过测量温度可以了解温度的概念、认识常见物体的温度差异,以及体验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步骤,培养科学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温度测量的基本原理,掌握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方法和技巧,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温度问题。

二、教学内容和步骤1. 温度的概念和性质(15分钟)a. 向学生简要介绍温度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思考温度与物体热量的关系。

b. 提示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不同温度对生活的影响。

2. 温度计的种类和使用方法(20分钟)a. 呈现不同种类的温度计,如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等。

简要介绍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b.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温度计,注意观察刻度、保持垂直以及读取温度的方法。

3. 实地测量温度(30分钟)a. 将学生带到室内和室外环境,让他们观察不同物体和场景的温度差异。

b. 学生自行使用温度计对所选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温度数据。

c. 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测量结果,了解不同物体的温度差异原因。

4. 温度变化的探究(30分钟)a.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究温度变化的原因,如加热、冷却等。

b. 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物体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情况。

c. 帮助学生总结温度变化规律,加深对温度概念的理解。

5. 实际应用:温度的日常生活问题(25分钟)a. 提出一些与温度相关的日常生活问题,例如如何决定天气冷热、如何控制室内温度等。

b.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讨论其合理性。

c. 确认正确解答方案,并对学生的思维过程给予评价和指导。

6. 总结与拓展(20分钟)a. 针对本课程的学习内容,向学生进行知识点总结,梳理知识脉络。

b. 提问学生,让他们回顾、巩固所学,以及探索更多与温度相关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和评价本教学设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导入、实践探究和讨论引导等,旨在提供多样化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4科学测量3

1.4科学测量3

不同点
⒉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 ,最小刻度 为0.1℃(常用温度计的量程大于体温计, 最小刻度值一般是1℃)
⒊ 玻璃管与玻璃泡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 导致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但每次使 用前,必须甩一甩。 ⒋体温计上有一面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将 水银柱放在三棱形玻璃上,只有转动到观 察的最佳角度时才能准确读数
液体热胀冷缩
2.实验室常用的是水银温度计,它的下 玻璃泡 端是______,上面连着一根内径很细的 玻璃管 ______,当温度稍有变化时,细管内水 银面的______就会有变化。 位置
3.温度计上的字母“℃”表示这个温度 计采用______温标,它的低温点是 摄氏 一个标准 冰水混合物 ______大气压下 ______ 的温度定为0 一个标准 沸水 摄氏度,高温点是 ______ 大气压下 ______的温度定为100度。 0.1 4.体温计的最小刻度是______℃,测量 35 42 范围从______℃到______℃。
讨论:甲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8.50C, 测量后体温计不作任何处理,又给正常的 乙同学测量,测得体温也为38.50C,已知这 天气温:250C。问: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1、没有消毒 2、乙同学测量错误,体温计测量完后再 次测量时,应用力甩一下,使水银回位。
观察: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构造区别吗?
第四节 科学测量 -温度的测量
三、温度的测量
1、温度: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temperature)
越冷温度越低。
越热温度越高。
2、温度的测量: 实验:温度的感觉; 实验现象: 两个手指感觉到的水温不一样。
说明: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要准确测量温度,需要使用测量工具—— 温度计。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

《温度的测量》教学设计作者:谢杰妹戚雪淑来源:《中学物理·初中》2013年第08期1教材分析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达到:“使用基本的工具和仪器进行观察与测量,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遵守安全操作的规则;能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资料;具有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

”足见,观察、实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以及基本技能学习的必要性。

故而,本节教学应该注重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加强学生温度计使用的技能训练。

本节是浙教版七上《科学》(2012版)第一章《科学入门》第四节《科学测量》第三课时的内容,是继长度、体积的测量学习之后又一个必须掌握的基本测量项目,为学生成功迈向科学探究积淀了又一技能基础,积极服务于后续内容的学习(如熔点、沸点、溶解度的测定)。

教材首先明确温度的定义,然后以“温度的感觉”实验来引出借助测量工具——温度计,以更精确地判断温度高低是很有必要的。

接着,结合图片介绍了温度计的结构,阐述了其工作原理,说明了关于摄氏温度的规定。

在呈现了不同类别的液体温度计之后,又以图片为情境创设问题“想一想为什么一定要这样做”,促使学生在讨论中掌握液体温度计的规范使用。

为了强化学生的体验,教材还设置了“观察不同的温度计”、“测量水温”、“观察体温计”等活动。

最后,仍是通过图片,介绍了电子温度计、金属温度计等多种温度计,拓宽了视野。

图片、活动的穿插,丰富了教材,也增强了学生的体验,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

但个人认为,课堂活动的安排和设置还是稍欠妥,某些环节稍作改进,或稍作调整。

比如,对温度计的结构,可由学生观察实物发现得出。

关于温度计的原理,可增设“手捂玻璃泡”的实验强化学生对“液体热胀冷缩”的理解。

至于温度计的使用,考虑到科学测量的通用性,我们可以把起点抬高,让学生先讨论注意事项,再呈现图片引导归纳出正确的操作步骤。

随后,把“测量水温”活动提上来,让学生马上动手巩固技能。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4.3 温度的测量ppt课件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4.3 温度的测量ppt课件

夯实基础·巩固练
7.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时,为防止胀破玻璃管,必 须注意( C ) A.温度计的长度 B.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低温度 C.温度计所能测量的最高温度 D.温度计的最小刻度
夯实基础·巩固练
8.体温计的准确程度比一般温度计高,这是因为( C ) A.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 曲的玻璃管 B.体温计内装的是水银 C.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玻璃管又很细 D.体温计的测量范围小,最小刻度大
探究培优·拓展练
【点拨】(1)从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水柱高度随温度升高 而下降。(2)从表中数据发现温度从17 ℃上升到27 ℃只 变化了10 ℃,水柱高度已从30.2 cm下降到4.2 cm,快 接近于0了,所以温度的测量范围较小。
此页为防盗标记页(下载后可删)
教师课堂用语在学科专业方面重在进行“引”与“导”,通过点拨、搭桥等方式让学生豁然开朗,得出结论,而不是和盘托 出,灌输告知。一般可分为:启发类、赏识类、表扬类、提醒类、劝诫类、鼓励类、反思类。
一、启发类
1. 集体力量是强大的,你们小组合作了吗?你能将这个原理应用于生活吗?你的探究目标制定好了吗? 2. 自学结束,请带着疑问与同伴交流。 3. 学习要善于观察,你从这道题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4. 请把你的想法与同伴交流一下,好吗? 5. 你说的办法很好,还有其他办法吗?看谁想出的解法多? 二、赏识类
C.35 ℃
D.15 ℃
夯实基础·巩固练
4.观察图中温度计甲和温度计乙(只画出一部分),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可直接测沸水的温度 B.都可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两支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一样 D.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夯实基础·巩固练
【点拨】由图可知,甲为体温计,乙为普通温度计。体温计 的测量范围为35~42 ℃,不能放入沸水中。体温计由于有一 段很细的弯曲管子,使水银膨胀时可以通过而遇冷收缩时不 能通过,所以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但普通温度计不可以。 体温计的最小刻度为0.1 ℃,普通温度计的最小刻度为1 ℃。 但两者都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工作的。 【答案】D

1.4《科学测量》

1.4《科学测量》

练习
科学教科书一张纸的厚 度应该如何测量?若某学生 在书内共测量100页书的厚度 得0.44cm,则每张纸的厚度 是多少?
方法二、夹长法
测量硬币的直径
使用工具: 测量示意图: 表格及数据: 问题讨论:
方法三、替代法
用“替代法”(或化曲为直)测量曲线长度
方法四、轮转法 测量曲线长度
曲线长=硬币周长X硬币转 过的圈数
①累积法 ②夹长法 ③替代法 ④轮转法
2、会认:认清刻度尺的单位、零刻度
线、量程、分度值.
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单位
3、会放:
错的
3、会放:零刻度线或某一数值刻度线对齐待
测物的起始端,使刻度尺有刻度的 边贴紧待测物体,与所测长度平行, 不能倾斜。
4、会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5、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78cm
6、会记: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
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2.78cm
会选:根据需要选择 会认: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会放: …对齐待测物的起始端,
…边贴 紧待测物体,平行测量。 会看:视线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会读:孤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会记:准确值,估读值,单位。
注意:
1.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 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2.减小误差的办法: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
3.误差不是错误
下列物体中,长度最接近40厘米
的是( B )
A、钢笔的长度 B、热水瓶的高度 C、铅笔盒的长度 D、墨水瓶的高度
方法一、累积法
1、测单张纸的厚度 2、测量细铜丝的直径
注意:测出的一张纸(或细铜丝)的精确度要 尽量和刻度尺本身的精确度保持一致。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上册第1章科学入门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习题课件新版浙教版

5 小金用甩过的体温计给自己测体温,体温计示数 为36.1 ℃,消毒后没有用力甩几下,就又用这支 体温计先后给爸爸、妈妈测体温,示数分别为 36.5 ℃、36.8 ℃,三次测量的示数正确的是( D ) A.只有36.1 ℃ B.只有36.5 ℃ C.只有36.8 ℃ D.三次都正确
6 如图所示,体温计里有一段很细的弯曲管子,它的作 用是 ( C ) A.阻碍水银受热膨胀 B.阻碍水银遇冷收缩 C.水银受热膨胀能通过它,遇冷收缩通不过它 D.无论膨胀还是收缩,液泡和直管中的水银都能通 过它
2 房间里的一块冰温度由-12 ℃升高到-5 ℃,则我们 说冰的温度升高了____7____℃;若冰的温度由0 ℃降 低10 ℃,则此时冰的温度是___-__1_0__℃。
3 把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 度很可能是( C ) A.75 ℃ B.55 ℃ C.35 ℃ D.15 ℃
答案呈现
1 如图所示分别为家庭用温度计和体温计的一部分,其 中图甲为____体__温__计____(填“家庭用温度计”或“体温 计”),其示数为__3_8_.2__℃__。若用这支 未经甩过的体温计去测量一个正常人 的体温(约37 ℃),则体温计的示数为 __3_8_.2__℃__。若另一支温度计指示的是 当时的气温,则当时的气温为_1_3__℃__, 读作__1_3_摄__氏__度____。
18 陈园测量烧杯中热水温度时,将很少的热水倒入另一烧杯
中,然后像如图所示那样去测量和读数,他这样做被东芳 找出了一些错误,但有一条找得有点问题,请你把它挑出 来( D ) A.不应该倒入另一烧杯,这会使温度降低 B.水倒得太少,温度计玻璃泡不能完全浸没 C.读数时,视线应该与刻度线相平,而不应斜视 D.应该将温度计取出读数,而不应该放在水中读数

1-4科学测量(解析版)

1-4科学测量(解析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第四节科学测量【知识点分析】课堂导入:要准确而严密的解释一些科学现象,往往要对研究对象进行定量描述。

因此,我们必须对研究对象进行测量。

测量是一个把待测量的与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

一.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常用单位是米( m ) 测量较大的距离时一般用千米( km ) ;测量较小的距离时-般用分米( dm )、厘米( cm )和毫米( mm );在研究微观世界时,还会用到微米( μm )和纳米( nm )等单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纳米2.长度的测量工具:直尺、卷尺、米尺、皮尺等。

3.认识刻度尺:(1)零刻度线:测量的起点。

(2)分度值(最小刻度):最小格表示的量。

(3)量程(测量范围) :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

(4)单位:就是该刻度尺标注的单位。

4.使用刻度尺:(1)选取量程、分度值、单位和测量范围合适的刻度尺。

(2)正确放置:有刻度线一端与被测物体紧贴,被测物体与零刻度线对齐,测量端要与刻度尺平行。

(3)正确观察: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4)正确读数:区分大小格的分度值后准确读数,并且需要往后估读一位(分度值后一位)。

(5)正确记录:按照读数的方式,记录读出的数据4.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累积法:当被测物体较小,产生的误差较大的时候,我们可以采用累积法,先测量多个,再除以数目。

(2)平移法:当一个物体的长度无法直接测量时,我们可以采用平移的方法来测物体的长度或高度。

(3)以直代曲法:用曲线与待测物体紧贴,再拉直测量长度(4)滚轮法:利用滚轮的周长和半径关系,滚动的圈数加上角度,乘以周长,即可得到长度。

二.体积的测量1.体积的单位::米3(m3)。

其他单位:分米3(dm3)、厘米3(cm3)、升(L)、毫升( mL )。

单位换算:1米3= 103分米3 (升)= 106厘米3(毫升)。

(完整wor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完整word)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4科学测量第3课时温度的测量同步练习

第一章科学入门建立健康档案--温度的测量一、选择题1 •关于实验室中常用的水银温度计和生活中使用的体温计,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都可以测量人的体温B •都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C •都是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D •刻度范围一样2 • 0 C的水和0C的冰比较()A • 0C的水比0C的冰温度要低B . 0C的水比0C的冰温度要高C .它们的冷热程度是一样的D .无法比较3 .若要测量沸水的温度,下列四支温度计中,应选用()A .测量范围为-20〜110 C的温度计B .测量范围为35〜42 C的温度计C .测量范围为一20〜50 C的温度计D .测量范围为0〜50 C的温度计4 •为了提高液体温度计的灵敏度,下列对温度计结构的改进方法,哪种是最好的()A .改变温度计中的液体颜色B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细一些C .把温度计的管径做得粗一些D .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制作得更小一些5 .用温度计测量物体的温度时,读数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温度计的()A .测量范围B .最小刻度值C .每一小格的距离D .最低测量值6 .手指伸入一杯水中,感觉不冷不热,则这杯水的温度最接近()A . 72 CB . 55C C . 35 CD . 15 C7 .关于体温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一般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C,最小刻度是0.1 CB .用体温计测量口腔温度前应先将体温计放人沸水中煮3分钟消毒C .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所以准确程度高D .用体温计测量同一位同学的口腔和腋下,其数值是不一样的8 .在不同的高度,水的沸点在80 C至U 100 C之间变化。

如图所示,下面哪个摄氏温度计能最准确地测量在不同高度水的沸点()■1帶10750-75D二、填空题9 .物体的 __________________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性质制成的。

如图所示,甲和乙两个温度计所示的读数为:甲:—C,读作__________ ;乙: __ C,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 验 用 温 度 计
常见温度计:
根据温度计内液体不同进行分类:
酒精温度计 水银温度计 煤油温度计
煤油温度计 -30℃~150℃
水银温度计 -38℃~356℃
酒精温度计 -117℃~78℃
为什么在南极用的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而 不是水银温度计?
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25℃, 最低气温达-89.6℃
2、温度计的构造和原理
测量部位
腋窝
正常温度(℃)
36.0-37.4
口腔
直肠
36.7-37.7
36.9-37.9
归纳: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的不同点
常用温度计 最小刻度 刻度范围 结构 读数时 一般为1°C 体温计 0.1°C 35 ~ 42°C 1. 体温计的玻璃泡容积大而内径很细 2. 体温计的玻璃泡上方有一段很细的弯口 不能离开被 测物体 可以离开被测物体
d、摄氏温度的读法和写法
如人的体温是“37℃” 读作“三十七摄氏度”
身体的感觉不冷不热的水温: 35℃
身体感受到的最适外界温度:
22℃
最高气温:7℃,读做
“七摄氏度”
最低气温:-1℃, 读做 “零下1摄氏度”
练3:如图,甲和乙两个温度计所示的读数为: 甲:______℃,读作_________; 乙:______ ℃,读作________
a、构造
由装酒精、煤油或水银的玻璃 泡和液柱组成,外罩玻管上标有 刻度。
刻度
外罩玻管
b、原理
利用液体(水银、酒精、 煤油等)的热胀冷缩的性质。
c、现象
温度升高时,液面上升; 温度降低时,液面下降。
液柱 玻璃泡
温度测量过程中同样需要标准量做比较 温度的标准量 温度的单位
3、温度的单位
摄氏度
符号:℃
摄氏度之间分成10等 分,每一等分就表示 10摄氏度。 记作:10℃ 冰水混 合物
1、观察不同的温度计,熟悉他们的用途、测量 范围和最小刻度,把结果填入表中。 2、用气温计测得当前实验室的气温是 ( ) 3、测量水温(测得结果填入课本)
第4节:科学测量
°C
第4课时
例:如图所示,甲、乙、丙温度计的读 数分别是 , , 。
图丙
偏大 正确
偏小
比一比
观察:常用温度计与体温计。 你能说出它们之间的构造区别吗?
其他温度计
卫星遥感在水资源中的利用 利用光谱分析来寻找外星文明
思考: 1、测量室内气温时,温度计应该怎样放 置才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室内的气温? 2、杯子里的热水经过长时间冷却后,其温 度与室内温度是否相同?
补:某同学有一支温度计,读数不准但刻度是均匀的, 该同学将这支温度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时读数是5℃, 将这支温度计放入沸水中时读数是95℃(气压为1个标 准大气压).他用这支温度计测量当时的气温读数是 32℃,由上述可知,当时实际气温为( ) A.29℃ B.32℃ C.30℃ D.35.5℃
四、体温计
1、构造特点 (1)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 (2)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 的弯管。
四、体温计
⑴测温范围小
35℃~42℃ 每小格为0.1℃
⑵精确度高
⑶可离开人体读数
(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用力下甩,使水银回 到玻璃泡中)
正确答案:37.6℃ 正确答案:39.3℃ 正确答案:38.7℃
瑞典天文学家安 把0摄氏度和100 德斯· 摄尔修斯
100℃
100
908070605040302010
沸腾 的水
0℃
0
3、摄氏温度
a、摄氏温度的表示 b、摄氏温度的规定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
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 文字:摄氏度 字母:℃
c、1摄氏度
在0度和100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份为1℃
第4节:科学测量
°C
第3课 时
西 湖 的 四 季
物体的冷热程度---温度
有不同的冷热感觉
一、实验:感受温度
活动一:触摸大理石和衣服,有冷热差别吗? 活动二:感觉水的温度
结论: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可靠的。
要准确地判断温度,就要选择科学的测量工具
二、温度计
1、温度计的种类
体 温 计
家 庭 气 温 计
活动并归纳操作步骤:正确使用温度计
选 选择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
量程的温度; 放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读数; 读 不能触碰容器壁和容器底;
要等温度计内液柱升降稳定后才能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液面相平. 数值+单位

活动三、P24
作业本AP5—11题
9、给你一只量筒、一只烧杯、一支色笔、足够 的水,利用这些器材,怎样测量一只鸡蛋的 体积(已知量筒较小,鸡蛋放不进去)? 请简要写出测量的主要步骤。
教与学 P12—9题
5、如图所示,量筒的刻度单位是 , 量程是 ,最小刻度是 。左边量筒 内液体体积为 ,小石块的体积为 。
教与学 P10—5题
10、小屹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 较大的矿石的体积,因矿石体积较大,她按如 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求得矿石的体积 为 立方厘米。
教与学 P12—10题
讨论:P18学案
甲同学感冒发烧,体温为38.50C,测量后体温 计不作任何处理,又给正常的乙同学测量,测 得体温也为38.50C,已知这天气温:250C。问: 操作中有哪些错误?
1、没有消毒 2、乙同学测量错误,体温计测量完后再次测量 时,应用力甩一下,使水银回位。
活动四、P25
5、用体温计测出自己的体温,把结果填入课本
练习:学案P18
练2
4、如图所示量筒的测量范围是 ,最小刻 度 ,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 在 ,读数时视线要与 ,图甲 中水的体积 ,物体的体积为 ,本实 验中,水的多少对实验结果是否有影响?
作业本AP4—4题
9、一只量筒内有50毫升水,将一块放入其中, 恰恰有一半浸入水中,量筒的读数变为56毫 升,则这个木块的体积是( ) A、6立方厘米 B、0、6立方分米 C、12立方分米 D、12立方厘米
作业本AP4—9题
11、伟大的发明家爱迪生有一次要求助手阿普顿测量 一只电灯泡的体积,阿普顿对着灯泡量了又算,算 了又量,一个多小时过去了,他满头大汗,仍是“ 只算好了一半”爱迪生附耳告诉他:你往灯泡里注 满水,然后把水 ,不就可以测出灯 泡的容积了吗?阿普顿恍然大悟。若不弄破灯泡, 玻璃体积不计,你还有其他方法吗?请举一例。 。
P18
三、温度的测量
温度计的读数:
.5 ℃
98 ℃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观察量程和分度值。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2、温度计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 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
4、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 与温度计中液柱底上表面平行。
8、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采用仰视读 数,读出液体的体积35毫升,然后倒出部 分液体后,采用俯视读数,读出液体体积 为20毫升,则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 A、大于15毫升 B、小于15毫升 C、等于15毫升 D、都有可能
教与学 P10—8题
3、有甲、乙、丙三种量杯,它们的测量范围和最小刻 度分别是:500毫升、10毫升;100毫升、1毫升;50 毫升、2毫升。现要测量体积约为40立方厘米的石块 体积,应该选择上述量杯中( ) A、甲 B、乙 C、丙 D、三种都可以 教与学 P12—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