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秦士录 邓弼》阅读答案及翻译
2022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案22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理解和翻译含解析新人教版

练案二十二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理解和翻译一、对点练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裴潾,本河东闻喜人。
笃学,善隶书。
以荫仕。
元和初,累迁左补阙。
于是两河用兵,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检稽出纳。
有曹进玉者,尤恃恩倨甚。
使者过,至加捽辱,宰相李吉甫奏罢之。
会伐蔡,复以中人领使。
潾谏曰:“凡驿,有官专尸之,畿内以京兆尹,道有观察使、刺史相监临,台又御史为之使,以察过阙。
犹有不职,则宜明科条督责之,谁不惕惧?若复以宫闱臣领之,则内人而及外事,职分乱矣。
夫事不善,诫于初;体有非,不必大。
方开太平,澄本正末,宜塞侵官之原、出位之渐。
”帝虽不用,而嘉其忠,擢起居舍人。
帝喜方士,而柳泌为帝治丹剂,求长年。
帝御剂,中躁病渴。
潾谏,帝怒,贬江陵令。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三》,有改动)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于是两河用兵,宪宗任宦人为馆驿使,检稽出纳。
(2)方开太平,澄本正末,宜塞侵官之原、出位之渐。
二、仿真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2~5题。
(高)叡幼孤,聪慧夙成,特为神武所爱,养于宫中。
叡读《孝经》,至“资于事父”,辄流涕歔欷。
十岁丧母,神武亲送至领军府。
为发哀,举声殒绝,三日水浆不入口。
居丧长斋,骨立,杖而后起。
神武崩,哭泣呕血。
及壮,将婚,貌有戚容。
励之勤学,常夜久方罢。
文宣受禅,进爵为王。
天保六年,诏叡领兵监筑长城。
于时六月,叡途中屏盖扇,亲与军人同劳苦。
定州先常藏冰,长史宋钦道以叡冒热,遣倍道送冰,正遇炎盛,咸谓一时之要。
叡对之叹曰:“三军皆饮温水,吾何义独进寒冰!”遂至销液,竟不一尝,兵人感悦。
八年,除都督、北朔州刺史。
叡抚慰新迁,量置烽戍,备有条法,大为兵人所安。
无水处祷而掘井,泉源涌出,至今号曰赵郡王泉。
叡后因侍宴,帝从容谓常山王演等曰:“由来亦有如此长史不?”孝昭帝临崩,预受顾托,奉迎武成于邺,拜尚书令。
河清三年,周师及突厥至并州。
武成戎服,将以宫人避之,叡叩马谏,乃止。
宋濂《宋文宪公全集- 秦有尊卢沙者》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翻译译文

宋濂《宋文宪公全集| 秦有尊卢沙者》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翻译译文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
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翩翩然南。
至楚境,关吏絷①之。
尊卢沙曰:“慎勿禁我,我来为楚王师。
”关吏送诸朝。
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②,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
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③。
瑕客之,问之如大夫。
尊卢沙愈怒,欲辞去。
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
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为坛而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王尚得奠枕⑤而寝耶?”楚王起问计。
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
”王曰:“然。
”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
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
尊卢沙瞠目视,不对。
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王怒,囚之三年,劓⑦而纵之。
【注】①絷(zhí):拘捕。
②敝邑:自己国家的谦称。
③上卿瑕:一个名字叫瑕的高级官员。
④趣:催促。
⑤奠枕:稳稳地安放枕头。
⑥有如日:古代发誓用语。
⑦劓(yì):割鼻。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姑闻师楚之意师:当……的老师B.翩翩然南南:向南走C.闻晋约诸侯图楚图:考虑D.居三月居:过了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醒能述以文者B.大夫置之馆辍耕之垄上C.瑕恐获罪于王皆以美于徐公D.使尊卢沙为卿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10.下面对文本内容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尊卢沙是秦国人,害怕秦人嘲笑他夸夸其谈,所以他离开秦国去了南方的楚国。
B.尊卢沙不论是面对楚国把守边关的官吏,还是面对大夫上卿,都故意虚张声势。
C.尊卢沙发誓能够使楚国强大,能帮助楚国免遭敌国涂炭,于是楚王任命他为卿。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 专项强化练(十六) 文言短文翻译.doc

专项强化练(十六)文言短文翻译(时间:40分钟满分:50分)一、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金濂,字宗瀚,山阳人。
永乐十六年进士,授御史。
宣德初,巡按广东,廉能最。
改按江西、浙江。
捕巨盗不获,坐免。
盗就执,乃复官。
尝言郡县吏贪浊,宜敕按察司、巡按御史察廉能者,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
帝嘉纳之,用荐迁陕西副使。
八年秋拜刑部尚书,侍经筵。
寻改户部尚书,进太子太保。
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
在刑部持法稍深。
及为户部,值兵兴财诎,颇厚敛以足用云。
1.捕巨盗不获,坐免。
盗就执,乃复官。
(3分)译文:2.如洪武间故事,遣使劳赉,则清浊分,循良劝。
(4分)译文:3.濂刚果有才,所至以严办称,然接下多暴怒。
(3分)译文:二、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元褒,字孝整,河南洛阳人也。
年十岁而孤,为诸兄所鞠养。
性友悌,善事诸兄。
及长,宽仁大度,涉猎书史。
开皇二年,拜安州总管。
岁余,徙原州总管。
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宿者而执之,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
商人诣阙讼褒受金纵贼,上遣使穷治之。
使者簿责褒曰:“何故利金而舍盗也?”褒便即引咎,初无异词。
使者与褒俱诣京师,遂坐免官。
其盗寻发于他所。
4.有商人为贼所劫,其人疑同宿者而执之,褒察其色冤而辞正,遂舍之。
(4分)译文:5.使者簿责褒曰:“何故利金而舍盗也?”(3分)译文:6.使者与褒俱诣京师,遂坐免官。
(3分)译文:三、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齐桓公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
”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
桓公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
”桓公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
桓公曰:“何故?”对曰:“疏不能制亲。
”桓公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下。
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面而霸矣。
”7.管仲对曰:“贱不能临贵。
”桓公以为上卿,而国不治。
(4分)译文:8.管仲对曰:“贫不能使富。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5课 模拟考试(含解析)不分版本

高三语文一轮总复习(文言文阅读+翻译)第05课模拟考试(含解析)不分版本第05课模拟考试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陆诜,余杭人。
进士起家,签书北京..所..判官。
范祥城古渭,诜主馈饷,具言:“非中国恃,而劳师屯戍,且生事。
〞既而诸羌果怒争,塞下大扰,经二岁乃定。
提点陕西刑狱。
时铸钱法坏,议者欲变大钱当一,诜言:“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那么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
〞从之。
徙湖南、北转运使,直集英院,进集贤殿修撰、知桂州。
奏言:“邕去桂十八驿,异时经略使未尝行饬武备,臣愿得一往,使群蛮.知省大将号令,因以声震南交。
〞诏可。
自侬徭定后,交人浸骄,守帅常姑息。
诜至部,其使者黎顺宗来,偃蹇如故态。
诜绌其礼,召问折谕,导以所当为,慑伏而去。
诜遂至邕州,集左、右江四十五峒首诣麾下,阅简工丁五万。
补置将吏,更铸印给之,军声益张。
交人滋益恭,遣使入贡。
道除知延州,趣入觐.,帝劳之曰:“卿在岭外,施设无不当者。
鄜延最当敌要,今将何先?〞对曰:“边事难以隃度,未审陛下欲安静邪,将威之也?〞帝曰:“大抵边陲当安静。
昨王素为朕言,惟朝廷与帅臣意如此;至如诸将,无不贪功生事者。
卿谓何如?〞诜曰:“素言是也。
〞谅祚寇庆州,以败还,声言益发人骑,且出嫚辞,复攻围大顺城。
诜谓由积习致然,不稍加折诮,那么国威不立。
乃留止请时服使者及岁赐,而移宥州问故。
帝喜曰:“固知诜能办此。
〞青苗法出,诜言:“蜀峡刀耕火种,民常缺乏。
今省税科折已重,其民轻侈不为储积,脱岁俭不能偿逋,适陷之死地,愿罢四路使者。
〞诏独置成都府一路。
熙宁三年,卒,年五十九。
〔选自《宋史·陆诜》,有删改〕1.对文中画波浪线局部的断句,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那么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B.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那么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C.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那么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D.民间素重小铜钱而贱大铁钱/他日以一当三/犹轻之/今减令均直/大钱必废请以一当二/那么公私所损亡几/而商贾可以通行/兼盗铸者计其直无赢/将必自止2.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北京:“北宋四京〞之一,在今河北大名,另外“三京〞分别是:东京〔今河南开封〕,西京〔今河南洛阳〕,南京〔今河南商丘〕。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新高考地区专用)考向26 翻译句子之词类活用(解析版)

王禹偁为谏官,上《御戎十策》,大旨以谓:外任人,内修德,则可以弭之,外则合兵势以重将权,罢小臣诇逻边事,行间谍以离其心,遣保忠等率所部以张犄角,下诏感励边人,取燕蓟旧疆,盖吊晋遗民,非贪其土地。内则省官以宽经费,抑文士以激武夫,信用大臣以资其谋,不贵虚名以戒无益,禁游惰以厚民力。太宗时,禹偁为翰林学士,尝草继迁制,送马五十匹以备濡润,却之。及出守滁州,闽人郑褒徒步来谒,禹偁爱其儒雅,及别,为买一马。或言买马亏价者,太宗曰:“彼能却继迁五十马,顾肯此亏价哉!”禹偁之卒,谏议大夫戚纶诔曰:“事上不回邪,居下不谄佞:见善若已有,疾恶过仇雠。”世以为知言。
3.动词的活用
文言文中,动词如果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就使动词具有了名词的特点。
4.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为“使(让)……”。当形容词后跟宾语时,它就可以表示附加某种特征于宾语所表示的事物上,这种活用方式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译为“使……”。文言文中的有些动词本来是不能带宾语的,如果带上了宾语,那么该动词就作使动用法,且有“使宾语……”的意思。
5.意动用法
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上宾语后,表示主语把宾语当作什么,即名词含有对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成“以……为……”“把……当作……”“对……感到……”。当形容词带上宾语时,它还可以表示主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认为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翻译为“以……为……”“把……当作……”“对……感到……”。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有删改)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2)与闻国政三月,粥羔豚者弗饰贾,男女行者别於涂,涂不拾遗。
文言文小段翻译(三)及答案

文言文小段(三)译文1.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受人馈绢,事觉,上曰:“顺德果能有益于国家,朕与之共有府库耳,何至贪冒如是乎.”犹惜其有功,不之罪,但于殿庭赐绢数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曰:“顺德枉法受财,罪不可赦,奈何复赐之绢?”上曰:“彼有人性,得绢之辱,甚于受刑。
如不知愧,一禽兽耳,杀之何益?”右骁卫大将军长孙顺德接受他人赠送的丝绢,事情被察觉后,唐太宗说:“顺德确实是对国家有益的,我和他共同享有官府仓库的财物,他为什么贪婪到这地步呢?”因为怜惜他有功绩,没有惩罚他,只是在大殿中赏赐他丝绢几十匹。
大理少卿胡演说:“顺德违法接受财物,所犯的罪行不可赦免,怎么还再送他丝绢?”唐太宗说:“(如果)他是有人性的,获得丝绢对他的侮辱,超过了接受刑罚。
如果不知道惭愧,就是一只禽兽罢了,杀了他又有什么益处呢?”2.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
”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秘密派人暗中侦探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宋濂都用实话相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有欺骗我。
"皇帝闲暇时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出那些好的大臣说说。
(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
”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
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
”(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
宋濂《秦士录》

泰定⑩初,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 言,袖谒之。阍卒⑾不为通,弼曰:“若不知 关中邓伯翊耶?”连击踣⑿数人,声闻于王。 王令隶人捽⒀入,欲鞭之。弼盛气曰:“公奈 何不礼壮士?…”王曰:“尔自号壮士,解持 矛鼓噪,前登坚城乎?”曰:“能。”“百万 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突围溃 阵,得保首领乎?”曰:“能。”王顾左右曰: “姑试之。”问所须,曰:“铁铠良马各一, 雌雄剑二。”
宋濂
字景濂,号潜溪,浦江人 (今浙江义乌) 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 之首”,学者称太史公。 与高启、刘基并称为“明初诗文 三大家”。
《秦士录》全文
邓弼,字伯翊,秦人也。身长七尺,双 目有紫棱,开合闪闪如电。能以力雄人, 邻牛方斗不可擘①,拳其脊,折仆地;市 门石鼓,十人舁②,弗能举,两手持之行。 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 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 此文重点截取邓弼饮娼楼时强与儒生较文 艺,闯王府陈述见识、比武艺等片断,笔 力遒劲,虎虎有生气,使其超俗的性情, 文武才能,以及不为时所用的愤懑心态, 生动地表现了出来,结末唱叹有情,令人 遐思。
• 宋濂在着力描写邓弼的才艺和武艺,与及 邓弼最终壮志未酬的结局,是否有它意?
–谢谢!
傲慢不敬之姿。 ⑤雅:素来 ⑥四库书:指经、史、子、集四部。
③不我从:不从我的倒装句。 ④箕踞:两腿前伸岔开,手据膝,形如箕状。
两生曰:“有是哉?”遽摘七经数十义扣之,弼 历举传疏⑦,不遗一言。复询历代史,上下三千 年,纚纚如贯珠⑧。弼笑曰:“君等伏乎未也?” 两生相顾惨沮,不敢再有问。弼索酒,被发跳叫 曰:“吾今日压倒老生矣!古者学在养气,今人 一服儒衣,反奄奄欲绝,徒欲驰骋文墨,儿抚一 世豪杰。此何可哉!此何可哉!君等休矣。”两 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下楼,足不得成 步。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⑨。
2019-2020-宋濂《宋文宪公全集- 秦有尊卢沙者》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翻译译文-实用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宋濂《宋文宪公全集| 秦有尊卢沙者》中考初中文言文阅读试题翻译译文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
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翩翩然南。
至楚境,关吏絷①之。
尊卢沙曰:“慎勿禁我,我来为楚王师。
”关吏送诸朝。
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②,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
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③。
瑕客之,问之如大夫。
尊卢沙愈怒,欲辞去。
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④见,未至,使者四三往。
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
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为坛而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王尚得奠枕⑤而寝耶?”楚王起问计。
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
”王曰:“然。
”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
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
尊卢沙瞠目视,不对。
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王怒,囚之三年,劓⑦而纵之。
【注】①絷(zhí):拘捕。
②敝邑:自己国家的谦称。
③上卿瑕:一个名字叫瑕的高级官员。
④趣:催促。
⑤奠枕:稳稳地安放枕头。
⑥有如日:古代发誓用语。
⑦劓(yì):割鼻。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姑闻师楚之意师:当……的老师 B.翩翩然南南:向南走C.闻晋约诸侯图楚图:考虑 D.居三月居:过了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醒能述以文者 B.大夫置之馆辍耕之垄上C.瑕恐获罪于王皆以美于徐公 D.使尊卢沙为卿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10.下面对文本内容的解说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尊卢沙是秦国人,害怕秦人嘲笑他夸夸其谈,所以他离开秦国去了南方的楚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邓弼,秦人也,身长七尺,能以力雄人。
邻牛方斗不可擘,拳其脊,折仆地;市门石鼓,十人舁,弗能举,两手持之行。
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曰:狂生不可近,近则必得奇辱。
一日,独饮娼楼,两书生过其下,急牵入共饮。
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两生不得已,从之。
酒酣,解衣箕踞。
两生雅闻其酒狂,欲起走,弼止之曰:勿走也!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
四库书
令隶人捽入。
弼盛气曰:公奈何不礼壮士?今天下虽号无事,东海岛夷,尚未臣顺;西南诸蛮,虽曰称臣奉贡,而称制与中国等。
诚得如弼者一二辈,驱十万横磨剑伐之,则东西为日所出入,莫非王土矣。
公奈何不礼壮士!王曰:尔自号壮士,百万军中,可刺大将乎?曰:能。
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曰:能。
王曰:姑试之。
阴戒善槊者五十人,驰马出东门外。
暨弼至,众槊并进,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
已而烟尘涨天,但见双剑飞舞,连斫马首堕地。
王抚髀欢曰:诚壮士!诚壮士!乃命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王上章荐诸天子,会丞相与王有隙,格其事不下。
弼叹曰:天生一具铜筋铁肋,不使立勋万里外,乃槁死三尺蒿下,命也,亦时也。
尚何言!遂入王屋山为道士,后十年终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邻牛方斗不可擘擘:分开
B.酒酣,解衣箕踞。
两生雅闻其酒狂雅:向来
C.今日非速君饮,欲少吐胸中不平气耳速:邀请
D.突围溃阵,得保首领乎首领:为首的人,头领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能表明邓弼的才智或勇略的一项是()
①然好使酒,怒视人,人见辄避
②君终不我从,必杀君,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③弼历举传疏,不遗一言。
④德王执法西御史台,弼造书数千言
⑤弼虎吼而奔,人马辟易五十步
⑥乃命勺酒劳弼,弼立饮不拜。
A.①②④ B.①⑤⑥ C.②③⑥ D.③④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邓弼,秦地人,身材高大,力气极大,而且嗜好喝酒,常常借酒使性,羞辱旁人,因此大家看见他就都远远地躲避开。
B.邓弼强拉两位儒生到娼楼喝酒,并与他俩比试学问。
邓弼博通经传,对答如流,让两儒生自愧弗如。
C.邓弼带着文稿,强闯德王府,向德王力陈征服天下的策略,德王感佩,称之为壮士。
D.德王向朝廷举荐邓弼,但丞相与德王不和,便从中作梗阻止。
邓弼因此悲叹自己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于是遁迹山林。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两生素贱其人,力拒之。
弼怒曰:君终不我从,必杀君。
亡命走山泽耳,不能忍君苦也!
(2)两生素负多才艺,闻弼言,大愧。
归,询其所与游,亦未尝见其挟册呻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