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诸葛亮《诫子书》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初三语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初三语文《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阅读: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笔录,计⽇以还。

天⼤寒,砚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患⽆硕师名⼈与游,尝趋百⾥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弟⼦填其室,未尝稍降辞⾊。

余⽴侍左右,援疑质理,俯⾝倾⽿以请;或遇其叱咄,⾊愈恭,礼愈⾄,不敢出⼀⾔以复;俟其欣悦,则⼜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现代汉语翻译下⾯句⼦。

(3分)俟其欣悦,则⼜请焉。

2、⼈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2分)3、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1、3分 等到他⾼兴了,我才⼜向他请教。

(原句中词语翻译错⼀个扣0.5分,句⼦不通顺扣0.5分,扣完该⼩题分值为⽌)2、2分 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

3、3分 刻苦好学博览群书虚⼼请教 (各1分)】⼆、对⽐阅读:[甲]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笔录,计⽇以还。

天⼤寒,砚冰坚,⼿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

录毕,⾛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深⼭巨⾕中,穷冬烈风,⼤雪深数尺,⾜肤皲裂⽽不知。

⾄舍③,四⽀僵劲不能动,媵⼈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乃和。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注]①怠:懈怠。

②箧:书箱。

③舍:学舍,书馆。

④媵⼈:服侍的⼈。

(⼄)任末①年⼗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读,暗则缚⿇蒿⑥⾃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易⑧之。

临终诫⽈:“夫⼈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

”[注 )①任末:⼈名。

②笈:书箱。

③或:有时。

④庵:茅草⼩屋。

⑤荆:这⾥指荆的枝条。

⑥⿇蒿:⼀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

⑦悦:敬佩。

⑧易:交换。

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2.有同学认为画线词语中有错别字,对加点字的读音也有疑问。

下列判断错误是()下面是四位同学对两幅作品的欣赏,正确的一项是()A.《陋室铭》是泰不华用篆书写就的,其笔画圆润,古朴雅致。

B.《岳阳楼记》是董其昌用行书写就的,字体清丽,笔画平直。

C.《陋室铭》是一幅隶书作品,其朴拙的特点契合读书人安贫乐道的品格。

D.《岳阳楼记》用楷书写就,大气方正,与范仲淹忧乐天下的情怀相契合。

活动四总结活动交流感受8.4月23日,活动总结。

同学们纷纷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

请你从语文老师搜集的词云图中任意选择词语,运用修辞方法写一句话,表达你的感受。

二、情景默写三、诗歌鉴赏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对比阅读阅读《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完成下面小题。

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阅读训练及答案送东阳马生序(节选)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

(1)录毕,走送之:________________(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____________(3)媵人持汤沃灌:________________(4)左佩刀,右备容臭:________________2.下列加粗的词意思完全相同一项是()A.既加冠宋既成列B.益慕圣贤之道杀数人,胡虏益解C.足肤皲裂而不知久而乃和D.卒获有所闻士卒不尽饮3.翻译下面的`句子。

(1)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全文,说说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三条理由。

(各用四个字概括)(1)_____ (2)_____ (3)_____5.本文与《黄生借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两文某些观点仍有其共同之处,请概述。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青海省中考题)12.(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①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跑②尝趋百里外奔赴③左佩刀,右备容臭香袋子④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穿(2)选出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BA.于: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战于长勺B.之:当余之从师也/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C.而:足肤皲裂而不知/起坐而喧哗者D.以:以衾拥覆/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CA.余/幼时/即嗜学B.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C.余因/得遍/观群书D.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5)作者为什么要写同舍生的奢华生活?(6)作者的求学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选择感触最深的两点谈谈你的感受。

【分析】参考译文:我年幼时就爱学习。

因为家中贫穷,无法得到书来看,常向藏书的人家求借,亲手抄录,约定日期送还。

【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送东阳马生...

【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送东阳马生...

【文言文阅读答案】阅读下面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送东阳马生...一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送东阳马生序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

(4分)⑴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⑵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⑶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⑷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小题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⑴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⑵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小题3】本文是作者给马生的赠序,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叙述自己的求学经历的?(2分)【小题4】文中哪句话揭示了宋濂求学不辍的原因?(2分)答案【小题1】(4分)⑴假:借(1分);⑵叩:请教(1分);⑶腰:腰佩,这里用作动词(1分);⑷支:通“肢”,肢体(1分)。

【小题1】(4分)⑴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

(2分)⑵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比不上其他的人。

(2分)【小题1】(2分)⑴学习的刻苦;⑵从师的艰难;⑶求学的艰苦三个方面。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课后习题参考答案一、熟读课文,背诵前两段。

作者写这篇文章,讲述自己的求学经历,赠送同乡后学,主要是想表达什么意思?参考答案:这是一篇劝学之作。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说明了为学之难。

意在强调:要想学业有成,必须克服种种困难,抵制各种享乐和物质诱惑,勤勤恳恳,专心致志。

二、在求学过程中,作者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找出其中的细节,说说最让你感动的地方。

参考答案:本文中的细节描写很多。

如“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写严冬时节抄书的艰苦,简洁生动,如在目前。

又如“俯身倾耳”,仅用四个字,就写出了作者虚心求教的情态。

再如,对“同舍生”穿着佩戴的描写,用了一连串的动词,颇为传神。

最让我感动的地方是“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作者不攀比物质,一心向学,求学意志坚定,这种精神难能可贵,值得我们学习。

三、课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找出来,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参考答案:四、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

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2.色愈恭,礼愈至.3.媵人持汤.沃灌4.主人日再.食5.父母岁有裘葛之遗.参考答案:1.稍:稍微、略微。

2.至:周到。

3.汤:热水。

4.再:两(次)。

5.遗:给予,赠送。

五、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

我们现在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参考答案:观点一: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值得推广学习。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时代都要发扬。

我们只有尊敬师长,遵从师长的教导,才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观点二: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的表现不值得学习。

尊师不等于怕师。

我们要在尊重老师的基础上同老师成为亲密的朋友,互相信任,互相沟通,同时大胆质疑,合理发问,“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样才能从各个方面提高我们的能力,并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1]2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1]2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一、(四)阅读文言文,完成18—22题。

(17分)[甲] 余幼时即嗜学。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乙] 溥幼嗜学,所念书必手钞,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

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

冬日手皲日沃汤数次,后名念书之斋曰:“七录”1八、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4分)(1)弗之怠()(2)负箧曳屣()(3)四支僵劲不能动()(4)溥幼嗜学()1九、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2)如是者六七始已。

20、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诵节拍。

(2分)余因得遍观群书2一、比较[甲] [乙]两文,具体说说文中主人公在学习上的一路点。

(4分)2二、读了[甲] [乙]两文后,你有什么收获。

(3分)二、{甲}余幼时即嗜学。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乙}匡衡①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②,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邑人大姓③文不识④,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⑤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

”主人感叹,资⑥给以书,遂成大学⑦。

{注释}①匡衡:汉代人。

②不逮:指隔壁烛光透不过来。

逮,及、到。

③大姓:大户人家。

④文不识:人名,姓文名不识。

⑤佣作:做工辛勤劳作。

⑥资:借。

⑦大学:大学问家。

20、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2分)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②礼愈至③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④主人怪问衡2一、下列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 门人门生填其室B 弗之怠或遇其叱咄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C 邻舍有烛而不逮D 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2二、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①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①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23、甲、乙两个文段别离写了哪些事例(故事)?(3分)甲文乙文24、甲、乙两个文段中的主人公可谓都取得了成功。

请从取得成功的原因的角度谈谈你从中取得了如何的启迪。

(3分)三、文言文阅读(共12分)[甲]余幼时即嗜学。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

《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送东阳马生序》阅读理解答案及解析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5分)(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小题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年幼时虽然家贫却勤奋好学,冬天砚墨冰冷坚硬,手指冻僵,但也没有放松抄书。

! ?) Q2 I; _, F) P0 Q8 Y$ fB.成年后,因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与自己交往,作者不惜到百里外向道德声望高的前辈请教。

: [' [+ V6 i& ^3 FC.作者外出拜师求学,不仅路途艰辛,环境恶劣,而且生活艰苦,粗茶淡饭一日也只有两顿。

9 @# T8 L% ]2 OD.作者虽生活贫寒却丝毫不羡慕同学的衣着比自己华美,因为他总能从书中读到有趣的内容。

. D/ @+ K! Z# F4 P `0 g答案【小题1】C【小题2】(1)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

(“借”1分,大意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乙)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
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46.与“以中有足乐者”中“以”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C.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翻译:当我跟随老师学习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寒风凛冽,积雪有几尺深,脚上皮肤冻裂却不知道。
理解:写出宋濂成年之后艰难的求学之路,天气恶劣,长途跋涉,道路险阻,困难重重。
49.《论语·学而》中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教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请结合甲
.乙两文从治学或修身的角度谈谈对此的理解。

【答案】
46.C
47.B
48.B
49.孔子的意思是君子不要求衣食住行方面的舒适,要勤勉做事、谨慎讲话,到有道的那里匡正自己,这样,可以说是好学了。(大意对即可)甲文中宋濂不与同宿舍学生攀比衣着饮食,而在读书中找到了自己的快乐(治学角度)。乙文中诸葛亮告诫儿子淡泊明志,不放纵怠慢、不轻率浮躁而要励精图治、修养自己的品格(修身)他们都是孔子所谓不追求外在物质,注重以实际行动提升自己能力或品格的君子。
A.余立侍左右,询问道理,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
理解:宋濂能成为大学问家,很重要的原因是他善于请教,而且请教时非常的恭敬。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翻译:过分放纵自己就不能振奋精神,偏激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理解:阐释了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修身养性会产生不利的影响,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
A.静以修身

C.不以臣卑鄙
.B.不以千里称也

D.自康乐以来

47.下列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益慕圣贤之道受益匪浅
..
B.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患得患失
..
C.非宁静无以致远无从致书以观
..
D.主人日再食一食或尽栗一石
..
48.翻译文中三处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做出进一步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家,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
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