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设计(模板1)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

太阳导学案(优秀模板4套)太阳导学案套1《太阳》一课我的导学案设计如下。
在尝试的过程中有收获也有疑惑。
同学们,和太阳有关的神话故事、传说故事有很多,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太阳的科普短文。
这是一篇说明文,它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为我们介绍了很多和太阳相关的知识。
请你根据下面的自学提示先自己学习,遇到不懂得地方也可以查工具书或者问老师同学,然后我们再集体交流。
第一课时导学案整体感知部分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尤其是下面的词语要注意。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疾病凝成2、课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什么?从介绍内容上看课文可分为几个大的部分?默读课文思考问题课文的1-3自然段介绍了太阳的哪些特点?找出相关的句子读一读并思考一下,这用了什么样的说明方法?词语盘点在练习本上抄写下面的词语,争取默写上来。
其实箭法摄氏度抵得上估计鸟兽生存繁殖蔬菜麻烦比较杀菌预防治疗寸草不生日夜不停提示:“区”的笔顺见黑板第二课时导学案1、回顾一下上节课学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2、默读课文思考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叫什么句子?有什么用?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太阳和人类的关系密切?联系课文内容或生活实际说一下对“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的理解。
3、日积月累背诵课文最后一段以上是我在太阳一课中设计的导学案。
结合以前的实践我将导学案分为两课时,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一节课的时间内有明确的目标,并且按照这样的目标进行自主学习。
如果将两课时的目标合而为一那么学生一堂课中不可能全部学完,也不可能有所消化,即便是交流也浅尝辄止,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这样做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操作起来都行之有效,从整体感知到词语积累到精度感悟到片断积累最后是目标检测,这样做设计的目的是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困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
导学案模板1

be used to后接名词或动名词,表示“习惯于……..
I am used to________ hot food我习惯于吃热的食品
组内小展示
III.句型used to的用法
1.例句:Mario used to be short./ He used to wear glasses.“主语+used to+动词原形+其它”。
()1。Last year ,Mike was on the school team and hesports clothes.
A .weared B.was used to wear
ed to wearing ed to wear
()2.Amy used to be very shortshe.
超化镇矿区学校“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九年级英语(学科)导学案设计
课题
Unit2Section A1a~2c
主备人
张玉芳
复备人
孙红丽
课型
新授
上课时间
审核人
任向青
学习
目标
1.学会用句型used to谈论过去曾经做过或喜欢的事
2.掌握描述人的性格的形容词,shy ,serious, outgoing等
3.重点短语:used to wait a minute play the piano be interested in on the swim team
2.谈论你熟悉的人的过去并完成填空
My friend _______ used to be. He used to wear
and havehair.
对学群学
I.People sure change.人确实在变
优秀导学案模板

优秀导学案模板
导学案模板如下:
主题:(主题名称)
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明确学生要达到的具体目标)
知识点:(列举本节课要教授的重要知识点)
教学内容:(详细描述本节课要讲授的内容和步骤)
教学活动:(列举具体的课堂活动或教学方法)
教学流程:(列出详细的教学步骤和时间安排)
学习方式:(规定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个人学习、小组合作、讨论等)
教学资源:(说明需要使用的教学资源和材料)
评价方式:(明确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
自主学习任务:(告知学生课后的自主学习任务)
补充说明:(对教师的准备工作、教学关键点、注意事项等进行补充说明)
教学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建议)。
导学案设计模板

8、《一个文官之死》导学案编订者:邓洁玫一)预习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主要作品及其作品的主要特点。
2、学习通过小说的三要素分析小说。
3、体悟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和感情变化;能找出切尔维亚科夫打了喷嚏后的心理历程,分析其心理活动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4、探索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
5、认识反复写作手法在文中的作用,学习使用这一写作手法。
二、作者简介:契诃夫(1860——1904),19世纪末,短篇小说巨匠,著名剧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装在套子里的人》、《一个文官的死》、等。
与、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家”。
三、写作背景:小说写于19世纪80年代,当时沙皇政府为了镇压民粹派而实行高压政策,警察和官僚飞扬跋扈,社会非常黑暗。
在沙皇专制统治下,社会等级制度森严,官贵民贱,官官相卫,大官压小官,小官欺小民,官场中强者倨傲专横,弱者唯唯诺诺。
政府暴戾无道,扼杀自由;百姓饱受压制,怨声载道;整个社会气氛令人窒息,人心惶惶。
当时社会黑暗与专制导致人民的恐惧和心理扭曲与压抑。
四、初读作品:1、字词积累:庶务()喷嚏()咳嗽()惶惶不安 ( ) 嘟嘟哝哝()2、小说中死去的文官谁?他的死因是什么?3、概述小说大体故事情节。
(叙述格式:什么人+做了什么事+结果如何)五、研读作品:4、为了一个喷嚏,文官道歉了几次?5、找出文官的神态变化和心理变化的语句。
(在书本中圈划出来)神态变化:心理变化:6、找出将军面对道歉的反应的语句。
(在书本中圈划出来)7、小说结尾写切尔维亚科夫之死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6分)8、“反复道歉”是小说的主体,分析“反复”在文中的作用。
二)探究案1、死因探究: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不管是谁,也不管在什么地方,打喷嚏总归是不犯禁的。
农民固然打喷嚏,警察局长也一样打喷嚏,就连三品文官偶尔也要打喷嚏。
大家都打喷嚏。
”打喷嚏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为何竟会导致一个人的死亡?他是被什么吓死的?2、探索小说主题:(1)从切尔维亚科夫的死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如何?(2)作者对这种社会环境和处在这种环境中的切尔维亚科夫的态度如何?(小说主题)三)检测案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A.踉跄靓妆斗量车载相互谅解B.书箧挈带切骨之仇锲而不舍C.况味粗犷旷日持久框架结构D.数落数说滥竽充数数典忘祖2、下列各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梁朝伟在电影《色•戒》中的表演真可谓出类拔萃,人们透过他的眼神可以穿越时空,窥看人物内心深处存留的关于人性的复杂纷扰的记忆。
导学案设计模板

活动三:同活动一
......
三、课堂小结(宋体五号加粗空两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
四、布置作业(宋体五号加粗空两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分条罗列,使用序号1.2.3.4.
教学反思:(宋体五号加粗顶格)
学生活动单
教师导学案
【学习目标】(宋体五号加粗顶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分条罗列,使用序号1.2.3.4.)
【活动方案】(宋体五号加粗顶格)
课前准备(宋体五号加粗空两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分条罗列,使用序号1.2.3.4.
活动一:(宋体五号加粗空两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分条罗列,一级标题序号1.2.3.4.二级标题序号(1)、(2)、(3)
活动二:同活动一
活动三:同活动一
......
【检测反馈】(宋体五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粗顶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
一、导入(宋体五号加粗空两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
二、活动过程(宋体五号加粗空两格)
预设如下交流点:
活动一:宋体五号加粗空两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分条预设交流点,一级标题序号1.2.3.4.二级标题序号(1)、(2)、(3))
第X单元教学计划(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单元教材分析:(宋体五号加粗顶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起)
单元教学目标:(宋体五号加粗顶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分条罗列,使用序号1.2.3.4.)
单元教学重、难点(宋体五号加粗顶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分条罗列,使用序号1.2.3.4.)
单元课时安排:(宋体五号加粗顶格)
(宋体五号空两格按课题罗列,并在后面标注课时数)
课题(第X课时)(黑体三号加粗居中)
教学内容:(宋体五号加粗顶格)(宋体五号紧跟着教学内容之后)
导学案模板(样板)

导学案模板(样板) 导学案模板年级:高一时间:第一学期课时:第三课时单元:数学基础知识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主备人:XXX 审核人:XXX课型:导学案研究目标:1.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2.通过探索和交流解决实际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研究惯。
重点:掌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顺序。
难点:如何在混合运算中正确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
课前准备:认真预课本第4-5页的内容,并思考以下问题: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如何计算?2.如何正确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研究过程:一、引入新课我们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的运算方法。
当这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来研究四则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二、揭示目标1.预交流,明确目标,掌握预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组内互评)。
2.分配任务,立体教,独立思考,在相关(如:语段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小组长总结归纳。
3.合作探究,完成任务。
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学生自学状态及参与度(展示交流,先组内互评)。
4.穿插巩固,全面掌握。
小组踊跃展示交流,教师予以肯定,通过讲解深入理解,并用各种形式指导研究(如:朗读)。
5.各学科老师根据上课内容来确定指导方法。
如:语文拓展,此时此刻,看着这些人,你有何感想?练写小练笔等。
三、出示自学提示认真看课本第4-5页的内容,重点看如何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
思考问题:1.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混合在一起时,应该如何计算?2.如何正确计算含有同一级运算的算式?5分钟后比谁学得快、理解的透彻,能够解答以上问题。
)四、自主合作研究1.请自学书本第4-5页例1及例2,研究本课知识,并将例题补充完整,不会的标记下来。
2.计算下列各题,并说说你的计算的顺序。
你有什么收获?或做一做练册上的挑战题等。
72 + 16 - 54 =25 ÷ 5 × 7 =五、展示交流讲解72 + 16 - 54 = 88 - 54 = 3425 ÷ 5 × 7 = 5 × 7 = 35我的发现:加法和减法混合在一个算式里,应该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导学案模板

课题:导学案
小组姓名编写任课教师叶锦良【学习目标】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知识链接】
【自主学习】
1、初读课文,圈出不认识的字词,给课本的生字注音,读一读,写一写。
2、再读课文,标出自然段,想想每段讲什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细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积累好词好句,圈一圈,画一画,读一读。
4、巩固
(1)我会读词语(学习目标1的词语)
(2)我会给下面的生字注音并组词。
县xiàn(县长、县令、县志)设()()参()()
部()()横()()举()()
跨()()击()()坚()()
固()()栏()()案()()
爪()()贵()()
(3)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zhǎo( ) zhòng( ) cháo( )
爪重朝
zhuǎ( ) chóng( ) zhāo( )
【合作探究】
【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1)[修改版]
![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1)[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24a62128ea81c759f57891.png)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导学案设计(1)初中数学教学引导案例设计(修正版)课题: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一、教学设计:1. 学习方式: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部分内容,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用设问形式创设问题情景,设计一系列实践活动,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是白板作图来引导学生操作、观察、探索、交流、发现、思维,使学生经历从现实世界抽象出几何模型和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真正把学生放到主体位置。
2. 教学目标:(1)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利用白板作图,积极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的过程,体会利用操作、归纳获得数学结论的过程。
(2)展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掌握三角形全等的“边边边”、“边角边”、“角边角”、“角角边”的判定方法,运用图片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能用三角形的全等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推理能力,发展有条理地表达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
3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重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是本节课的重点。
运用白板作图,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更重要得是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难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探索过程,特别是创设出问题后,学生面对开放性问题,要做出全面、正确得分析,并对各种情况进行讨论,对初一学生有一定的难度。
根据初一学生年龄、生理及心理特征,还不具备独立系统地推理论证几何问题的能力,思维受到一定的局限,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因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适时点拨、引导,尽可能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到合作探讨中来,使学生在与他人的合作交流中获取新知,并使个性思维得以发展。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怎样才能画一个三角形与他的三角形全等(运用白板作图)?我们知道全等三角形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那麽,反之这六个元素分别对应,这样的两个三角形一定全等.但是,是否一定需要六个条件呢?条件能否尽可能少吗? 对学生分类中出现的问题,予以纠正,对学生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要给予肯定和鼓励,以满足多样化的学生需要,发展学生个性思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学导航(3分钟)
(一)目标展示: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二)新课导入:
1、出示第四页你知道吗?中的图形。
提问:你知道这是用什么拼出来的图形吗?拼出了什么图形?今天我们也用七巧板拼一拼我们认识的一些图形。
2、要想拼出图形,就要先知道图形的特点,谁来说说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有什么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