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印刷电路板的应用及发展(FPC)
fpc排线

fpc排线FPC排线摘要:本文将介绍FPC排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即柔性印刷电路板。
首先,我们将了解FPC排线的基本概念和结构。
然后,将介绍FPC排线的应用领域和优势。
最后,我们将讨论FPC排线的制造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引言FPC排线是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由柔性基材和导电薄膜组成。
它通常用于连接各种电子设备的不同部件,如LCD屏幕、键盘、摄像头、触摸屏等。
相比于传统的刚性印刷电路板,FPC排线具有更好的弯曲和折叠性能,因此在许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二、基本结构FPC排线通常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基材、导电层和保护层。
基材是FPC排线的基础,它通常由聚酰亚胺(PI)或聚酰胺(PA)等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柔性和耐高温特性。
导电层通常使用铜箔或铜薄膜制成,被镀覆在基材的表面上,并通过化学蚀刻或机械加工的方式形成所需的导线图案。
保护层用于保护导电层免受外部环境的损害,通常由聚酰亚胺(PI)或聚乙烯醇(PVA)等材料制成。
三、应用领域和优势FPC排线在许多电子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应用领域:1. 移动设备:FPC排线通常用于连接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不同组件,如屏幕、摄像头和电池。
由于FPC排线的柔性特性,可以轻松折叠和弯曲,适应移动设备的紧凑设计。
2. 汽车电子:FPC排线在汽车电子中也很常见,用于连接汽车仪表盘、导航系统、后视镜等部件。
由于FPC排线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能够稳定工作。
3. 医疗设备:FPC排线在医疗设备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如心电图机、医疗监护仪等。
由于FPC排线具有优异的柔性特性和抗氧化性能,能够适应复杂的医疗环境。
相比于传统的刚性印刷电路板,FPC排线具有以下优势:1. 柔性:FPC排线可以轻松折叠和弯曲,适应各种复杂的设备布局和设计需求。
2. 轻薄:FPC排线相对于刚性印刷电路板更薄更轻,能够节省设备的空间和重量。
3. 可靠性:FPC排线具有良好的抗振动和抗冲击性能,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仍能可靠工作。
FPC是什么

FPC是什么FPC是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简称,又称软性线路板、柔性印刷电路板,挠性线路板,简称软板或FPC,具有配线密度高、重量轻、厚度薄的特点.主要使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PDA、数码相机、LCM等很多产品.FPC软性印制电路是以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的一种具有高度可靠性,绝佳的可挠性印刷电路。
产品特点:1.可自由弯曲、折叠、卷绕,可在三维空间随意移动及伸缩。
2.散热性能好,可利用F-PC缩小体积。
3.实现轻量化、小型化、薄型化,从而达到元件装置和导线连接一体化。
FPC应用领域MP3、MP4播放器、便携式CD播放机、家用VCD、DVD 、数码照相机、手机及手机电池、医疗、汽车及航天领域FPC成为环氧覆铜板重要品种具有柔性功能、以环氧树脂为基材的挠性覆铜板(FPC),由于拥有特殊的功能而使用越来越广泛,正在成为环氧树脂基覆铜板的一个重要品种。
但我国起步较晚有待迎头赶上。
环氧挠性印制线路板自实现工业生产以来,至今已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迈入了真正工业化的大生产,直至80年代后期,由于一类新的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问世及应用,挠性印制电路板使FPC出现了无粘接剂型的FPC(一般将其称为“二层型FPC”)。
进入90年代世界上开发出与高密度电路相对应的感光性覆盖膜,使得FPC在设计方面有了较大的转变。
由于新应用领域的开辟,它的产品形态的概念又发生了不小的变化,其中把它扩展到包括TAB、COB用基板的更大范围。
在90年代的后半期所兴起的高密度FPC开始进入规模化的工业生产。
它的电路图形急剧向更加微细程度发展,高密度FPC的市场需求量也在迅速增长。
FPC也可以称为:柔性线路板PCB称为硬板最常有的材料如:美资: 杜邦 ROGERS 日资:有泽 TORAY 信越京瓷台资: 台虹宏仁律胜四维新杨佳胜国产:九江华弘PCB/FPC常用单位的互换关系1inch(英寸) = 25.4mm(毫米) = 1000mils(千分之一英寸);1m(米) = 3.28foot(英尺); 1foot(英尺) = 12 inch(英寸);1mils(千分之一英寸) = 25.4um(微米) = 1000uinch(微英寸);1M2(平方米) = 10.7638 SF(平方英尺);1SF(英尺) = 144 square inch(平方英寸);1OZ(盈司) = 35um(微米);1OZ(盈司) = 1.38mils(千分之一英寸);1Lt(公升) = 1dm3(立方分米); 1Lt(公升) = 61.026 cubic inch(立方英寸);1Kg(公斤) = 1000g(克); 1LB(英镑) = 453.92g(克);1Kg(公斤) = 1000g(克); 1Kg(公斤) = 2.20LB(英镑);1Kg(公斤)= 9.8N (牛顿); 1m(米) = 10dm(分米) =100cm( 厘米) = 1000mm(毫米)1mm (毫米)= 1000um(微米); 1um(微米)= 1000 nm(纳米);1Gal(加仑) = 4.546 Lt(公升) 英制; 1Gal(加仑) = 3.785Lt(公升)美制;1PSI(磅/平方英寸)= 0.006895Mpa(兆帕斯卡); 1Pa(帕斯卡)= 1N/m2(牛顿/平方米);1bar(巴) = 0.101Mpa(兆帕斯卡); 1克 = 5 克拉.1、Access Hole 露出孔(穿露孔,露底孔) (FPC、软板相关术语)常指软板外表的保护层 Coverlay(须先冲切出的穿露孔),用以贴合在软板线路表面做为防焊膜的用途。
中国柔性线路板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

中国柔性线路板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预测柔性电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又称“软板”,行业内俗称FPC。
从产业链来看,我国FPC行业产业链分为三部分:产业链上游主体为电子元器件、FCCL、电磁屏蔽膜、覆盖膜等原材料供应商、SMT工序外协加工提供商及镭射钻孔机、电镀机和曝光机等设备供应商,产业链中游主体为FPC生产商,产业链下游主体为显示模组、触摸模组等电子产品模组零部件制造商和终端电子产品生产商。
1、柔性线路板市场规模随着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汽车电子、可折叠智能手机、可穿戴智能设备、太阳能电池、一次性电子产品、医疗信息化等市场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柔性线路板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空间,柔性线路板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近几年,我国柔性线路板市场容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从2012年的1194.12亿元增长到了2019年的1303亿元。
近几年我国柔性线路板市场规模情况如下图所示:2、柔性线路板需求量《2020-2026年中国柔性线路板行业发展现状调研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柔性线路板市场需求量8513.6万平方米,到2019年增长到了10100.8万平方米。
近几年我国柔性线路板市场需求情况如下图所示:3、柔性线路板产量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柔性线路板行业产量8690.7万平方米,到2019年增长到了11056.6万平方米,近几年我国柔性线路板行业产量情况如下图所示:4、柔性线路板价格走势近几年,我国柔性线路板产品市场价格整体呈现下降态势,从2012年的1402.6元/平方米下降到2019年的1290元/平方米。
其中,2016年柔性线路板产品价格1258.5元/平方米成为近年低点。
5、柔性线路板应用领域目前,我国柔性线路板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消费电子、汽车电子、网络通信等领域。
从FPC终端应用领域而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对FPC的消费量占比超过70%,汽车电子等其他领域对FPC的需求仍处于低位。
FPC软板简介

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简介以俱挠性之基材製成之印刷电路板,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可做3D 立体组装及动态挠曲等优点 2. 基本材料 2.1.铜箔基材COPPER CLAD LAMINATE 由铜箔+胶+基材组合而成,现亦有无胶基材亦即仅铜箔+基材,其价格较高,在目前应用上较少除非特殊需求铜箔Copper Foil 在材料上区分為压延铜(ROLLED ANNEAL Copper Foil)及电解铜(ELECTRO DEPOSITED Copper Foil)两种在特性上来说压延铜之机械特性较佳,有挠折性要求时大部分均选用压延铜厚度上则区分為1/2oz1oz 2oz 等三种一般均使用1oz 基材Substrate 在材料上区分為PI (Polymide ) Film 及PET (Polyester) Pilm 两种 PI 之价格较高但其耐燃性较佳PET价格较低但不耐热因此若有焊接需求时大部分均选用 PI 材质厚度上则区分為1mil 2mil 两种2.1.3. 胶Adhesive 胶一般有Acrylic 胶及Expoxy 胶两种最常使用Expoxy 胶,厚度上由0.4~1mil 均有,一般使用1mil 胶厚。
2.2.覆盖膜Coverlay覆盖膜由基材+胶组合而成,其基材亦区分為PI 与PET 两种,视铜箔基材之材质选用搭配之覆盖膜。
覆盖膜之胶亦与铜箔基材之胶相同厚度则由0.5~1.4mil 2.3.补强材料Stiffener 软板上局部区域為了焊接零件或增加补强以便安装而另外压合上去之硬质材料2.3.1. 补强胶片区分為PI 及PET 两种材质2.3.2. FR4 為Expoxy 材质2.3.3. 树脂板一般称尿素板补强材料一般均以感压胶(PRESSURE SENSITIVE ADHESIVE)与软板贴合,但PI 补强胶片则均使用热熔胶(Thermosetting)压合印刷油墨印刷油墨一般区分為防焊油墨(Solder Mask 色) 文字油墨(Legen 白色黑色) 银浆油墨(Silver Ink 银色)三种而油墨种类又分為UV 硬化型(UV Cure)及热烘烤型(Thermal Post Cure)二种表面处理背胶(双面胶) 胶系一般有Acrylic 胶及Silicone 胶等而双面胶又区分為有基材(Substrate)胶及无基材胶2.5.1. 防銹处理於裸铜面上抗氧化剂 2.5.2. 鍚铅印刷於裸铜面上以鍚膏印刷方式再过迴焊炉2.5.3. 电镀电镀锡/铅(Sn/Pb) 镍/金(Ni/Au) 2.5.4. 化学沉积以化学药液沉积方式进行锡/铅镍/金表面处理 3. 常用单位mil: 线宽/距之量测单位1mil= 10-3 inch= 25.4x10-3 mm= 0.0254 mm : 镀层厚度之量测单位=10-6 inch 4. 软板製程 4.1.一般流程4.2.钻孔NC Drilling 双面板為使上下线路导通以镀通孔方式先钻孔以利后续镀铜 4.2.1. 钻孔程式编码铜箔基材钻孔程式B40 NNN RR 400(300) 铜箔基材品料号末三码版别程式格式(4000/3000) 覆盖膜钻孔程式 B45 NNN RR 40T(30B) 覆盖膜品料号末三码版别 40/30 程式格式 T 上CVL B 下CVL 加强片钻孔程式 B46 NNN RR 4#A 加强片品料号末三码版别 4 程式格式 # 离型纸方向印刷识别标记 ½ 贴加强片标记 S 贴CVL 标记 C 电测套Pin 孔(E) 供整板电测套Pin 用4.4.5. 底片版面设计标记 冲型套Pin 孔(G) 供冲型套Pin 用 印刷对位标记 印刷套Pin 孔(P):供印刷套Pin 用 假贴合套Pin 孔(K):供假贴合套Pin 用 AOI 套Pin 孔(D):线路上同曝光套Pin 孔供AOI 套Pin 用 冲孔辅助孔(H):供底片或线路冲孔之準备孔 曝光套Pin 孔(D):底片经冲孔后供曝光套Pin 用 孔铜切片检查不可孔破 4.4.压膜/ 曝光Dry Film Lamination/Exposure 4.4.1. 乾膜Dry Film 為一抵抗蚀刻药液之介质藉由曝光将影像转移显影后有曝光之位置将留下而於蚀刻时可保护铜面不被蚀刻液侵蚀形成线路4.4.2. 底片底片為一透明胶片我们所使用之曝光底片為一负片(看得到黑色部分為我们所不要之位置透明部分為我们要留下之位置),底片有药膜面及非药膜面药膜面错误会造成曝光时光散射而造成影像转移时无法达到我们所要之线宽尺寸造成良率降低底片药膜乾膜曝光之乾膜基材4.4.3. 底片编码原则C01 –T TRA - NNNNN REV. MM/DD/YY MM/DD/YY=月/日/年 =底片版别NNNNN= 品料号TRA 线路底片T=正面线路 B=背面线路C01=底片代码4.4.4. 底片版面设计 Tooling Hole 镀铜面铜厚度 夹板是否夹紧 微蚀是否清洁无滚轮痕水痕压折痕镀铜注意事项 断针检查4.3.黑孔/镀铜Black Hole/Cu Plating 於钻孔后以黑孔方式於孔壁绝缘位置以碳粉附著而能导电再以镀铜方式於孔壁上形成孔铜达到上、下线路导通之目的其大致方式為先以整孔剂使孔壁带正电荷经黑孔使带负电微粒之碳粉附著於表面再以微蚀将铜面上之碳粉剥离仅留孔壁绝缘位置上有一层碳粉经镀铜后形成孔铜整孔黑孔微蚀镀铜黑孔注意事项 对位孔须位於版内 钻针寿命 钻孔程式档名,版别 板数量 砌板厚度(上砌板 0.8mm 下砌板 1.5mm) 尺寸迭板方向打Pin 方向 0-无, 1-上, 2-下, 3-双面A 加强片A 背胶钻孔程式B47 NNN RR 4#A 背胶品料号末三码版别 4 程式格式# 离型纸方向0-无, 1-上, 2-下, 3-双面A 加强片A 4.2.2. 钻孔程式版面设计对位孔位於版面四角其中左下角為2 孔(方向孔) 其餘3 个角均為1 孔共5 孔此五孔為钻孔时寻边用亦為曝光及AOI 之套Pin 孔以及方向辨别用断针检查孔位於左下角之方向孔上方為每一孔径钻针所钻之最后一孔有断针造成漏钻时即会减少该孔径之孔切片检查孔於板中边料位置先钻四角1.0mm 孔做為割下试片之依据再於内部以该料号最小孔径钻四孔做為镀铜后之切片检查用4.2.3. 钻孔注意事项贴背胶标记 A 或BA线宽量测区供线宽量测之标準区其所标示之尺寸10mil4.6mil 等為底片之设计尺寸為底片进料检验之尺寸蚀刻后之规格中心值则依转站单上所标示品DateCode 标记做為生週期之控制以8888 数字标记顺序為週/年工单编号标示框W/N[ ] 做為工单编号填写用备註8888 数字表示方式如下 最小线宽/线距标记W/G 供蚀刻条件设定 底片编号标记做為底片复本之管制為以8888 数字标记 300MMXY 轴各一⎽版面尺寸标记双面板裁切乾膜时须切不可残留乾膜屑 压膜不可偏位 压膜滚轮须平整及清洁 压膜须平整不可有气泡 乾膜不可皱折 4.4.6. 压膜注意事项曝光台面之清洁压膜/曝光后之基材经显影将须保留之线路位置乾膜留下以保护铜面不被蚀刻液蚀刻蚀刻后形成线路再经剥膜将乾膜剥除曝光显影蚀刻剥膜4.5.1. D.E.S.注意事项 吸真空是否足够时间牛顿环是否出现 曝光能量21 阶测试须在7~9 阶间 曝光对位须準确不可有孔破偏位之情形 底片工令号是否正确 底片寿命是否在使用期限内 底片须清洁不可有刮伤,异物,缺口,凸出,针点等情形 底片药膜面须正确(接触乾膜方向) 4.4.7. 曝光注意事项放板方向位置单面板收料速度左右不可偏摆显影是否完全剥膜是否完全是否有烘乾线宽量测线路检验4.6.微蚀微蚀為一表面处理工站藉由微蚀液将铜面进行轻微蚀刻以将氧化层蚀刻去除再上抗氧化剂防止氧化不良品是否区隔 防呆装置是否开啟 整板电测时,电镀线是否切断 检查码是否正确 测试档名是否正确 测试点数是否正确 导通阻抗、绝缘阻抗、高压电压等条件是否正确 背胶/加强片方向4.13. 电测以整板或冲型后单pcs 进行电测,一般仅测Open/Short/绝缘阻抗成品若有电阻/电容则须以ICT 整板电测时,区分為完全测试及仅测短路(开路以目检手指或Pad 是否镀上锡铅判别)两种 4.13.1. 整板短路测试原理当线路為简单排线时可藉由电镀线设计方式进行整板电测以节省电测时间,其原理為利用排线单、双跳线拉出电镀线,当任一相邻线路短路时,即可测出,而断线时则手指无法镀上锡铅,如图所示虚线表示成型边 4.13.2. 电测注意事项 毛边 压痕 手指偏位 烘烤后密著性测试以3M 600 胶带测试4.12. 冲型一般均以钢模(Hard Die)冲软板外型,其精度较佳,刀模(Steel Rule Die)一般用於製样用,或是一般背胶、PI/PET 加强片、等精度要求不高之配件冲型用亦或是分条用。
FPC柔性电路板

FPC百科名片fpc按键FPC:柔性电路板(柔性PCB): 简称"软板", 又称"柔性线路板", 也称"软性线路板、挠性线路板"或"软性电路板、挠性电路板", 英文是"FPC PCB"或"FPCB,Flexible and Rigid-Flex".目录展开编辑本段FPC构造按照导电铜箔的层数划分,分为单层板、双层板、多层板、双面板等。
单层板的结构:这种结构的柔性板是最简单结构的柔性板。
通常基材+透明胶+铜箔是一套买来的原材料,保护膜+透明胶是另一种买来的原材料。
首先,铜箔要进行刻蚀等工艺处理来得到需要的电路,保护膜要进行钻孔以露出相应的焊盘。
清洗之后再用滚压法把两者结合起来。
然后再在露出的焊盘部分电镀金或锡等进行保护。
这样,大板就做好了。
一般还要冲压成相应形状的小电路板。
也有不用保护膜而直接在铜箔上印阻焊层的,这样成本会低一些,但电路板的机械强度会变差。
除非强度要求不高但价格需要尽量低的场合,最好是应用贴保护膜的方法。
双层板的结构:当电路的线路太复杂、单层板无法布线或需要铜箔以进行接地屏蔽时,就需要选用双层板甚至多层板。
多层板与单层板最典型的差异是增加了过孔结构以便连结各层铜箔。
一般基材+透明胶+铜箔的第一个加工工艺就是制作过孔。
先在基材和铜箔上钻孔,清洗之后镀上一定厚度的铜,过孔就做好了。
之后的制作工艺和单层板几乎一样。
双面板的结构:双面板的两面都有焊盘,主要用于和其他电路板的连接。
虽然它和单层板结构相似,但制作工艺差别很大。
它的原材料是铜箔,保护膜+透明胶。
先要按焊盘位置要求在保护膜上钻孔,再把铜箔贴上,腐蚀出焊盘和引线后再贴上另一个钻好孔的保护膜即可国宏欣FPC网编辑本段简介1、挠性线路板(挠性印制板)挠性线路板(挠性印制板):英文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缩写FPC,俗称软板。
软性板FPC常识

软性板(FPC)常识柔性印刷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具有许多硬性印刷电路板不具备的优点。
例如它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
利用FPC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
因此,FPC在航天、军事、移动通讯、手提电脑、计算机外设、PDA、数字相机等领域或产品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FPC还具有良好的散热性和可焊性以及易于装连、综合成本较低等优点,软硬结合的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柔性基材在元件承载能力上的略微不足。
柔性印刷线路板有单面、双面和多层板之分。
所采用的基材以聚酰亚胺覆铜板为主。
此种材料耐热性高、尺寸稳定性好,与兼有机械保护和良好电气绝缘性能的覆盖膜通过压制而成最终产品。
双面、多层印制线路板的表层和内层导体通过金属化实现内外层电路的电气连接。
指标名称参数值基材厚度(μm)聚酰亚胺25,35,50聚酯25,50,75,100铜导体厚度(μm)18,35,50,70,105最小线宽线距(mm)0.1/0.1最小孔径(mm)0.3最大单片产品尺寸(mm×mm)350×350抗剥强度(n/mm) 1.0绝缘电阻(MΩ )﹥500绝缘强度(V/mm)﹥1000耐焊性聚酰亚胺260℃ 10秒聚酯243℃ 5秒手机折叠处FPC(AIR GAP)设计说明大家好,因为长期从事手机折叠处FPC的技术应用和营销工作,故对此方面的FPC设计有些许经验,在此与大家讨论一下。
其中涉及的一些技术参数以本公司规范为基准。
众所周知,手机折叠处用的FPC需要非常好的柔韧性,因为信息产业部对折叠手机的翻盖寿命要求是5万次,而目前国内的一线手机厂对此要求是8-10万次。
故FPC是影响折叠手机品质的关键因素。
FPC介绍与应用

FPC的概念
FPC 的定义: FPC是英文Flexible Printed Circuit的简称。 是一种铜质线路(Cu)印制在PI聚酰亚胺 (Polyimide)或PE聚脂(Polyester)薄膜基材 上,粘合胶压合而成。 具有优秀的弯 折性及可靠性,纤薄轻巧、精密 度高,可以有多层线路,并可以在板上贴芯片或 SMT 芯片。 台湾称其为“软性印刷电路板”,简称为“软 板”,其它名称如“可挠性线路板”,“软膜”, “柔板”等。
注:1mil=0.0254mm=25.4μm
Sunday, May 24, 2020
-14-
© Copyright MX Corporation, 2010
FPC的材料组成
FPC 的背胶主要有两大系列,Tesa(德莎)系列和 3M 系列, 这两种系列中每种系列都有几十种以上 的不同型号背胶,例如:
Sunday, May 24, 2020
-11-
© Copyright MX Corporation, 2010
FPC的材料组成
压延铜(RD)和电解铜(EA)区別在于电解铜不耐弯折( 弯折寿命不到1000 次),压延铜弯折性能较好(折叠手 机常用此規格). 另外铜可分为无胶铜与有胶铜,其中无胶铜柔软 性较好,但单价比有胶铜贵约1/3。
主题
1 2 3 4 5
Sunday, May 24, 2020
FPC的定义以及结构、工艺 FPC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 FPC在应用中的问题 FPC在应用中的解决方案 FPC在未来5G通讯的应用
-1-
© Copyright MX Corporation, 2010
FPC的定义以及结构、工艺
Sunday, May 24, 2020
2024年柔性电路板(FPC)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柔性电路板(FPC)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柔性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FPC)是一种由柔性基材制成的电路板,具有弯曲、卷曲和折叠等特性。
随着电子设备的越来越小型化和轻量化,FPC作为一种重要的连接器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将对柔性电路板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及趋势分析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柔性电路板市场在近年来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预计到2025年,全球柔性电路板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约为X%。
主要驱动市场增长的因素包括: - 电子设备的小型化和轻量化趋势,使得越来越多的设备需要采用柔性电路板作为连接器件; - 汽车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柔性电路板在汽车电子中的应用需求持续增长;- 新兴技术的推动,如5G通信、物联网等的发展,对柔性电路板的需求大幅增加。
3. 市场应用分析柔性电路板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消费电子领域消费电子产品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都需要采用柔性电路板来实现连接和传输功能。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用户对设备的轻便化要求的增加,消费电子领域对柔性电路板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3.2 汽车电子领域汽车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也促使了柔性电路板市场的增长。
柔性电路板可以应对汽车中各类复杂的弯曲环境,同时满足不同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需求。
特别是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柔性电路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需求。
3.3 工业控制领域在工业领域,柔性电路板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控制设备中,如机器人、工业自动化设备等。
柔性电路板能够适应不同设备形态和连接方式,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因此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
3.4 其他领域除了上述领域外,柔性电路板还可以应用于医疗设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应用领域的扩大,柔性电路板市场在未来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
4. 市场竞争分析目前,全球柔性电路板市场竞争激烈,行业内存在着多家知名厂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uttering/Plating process
• Roughness of Microflex
Sputtering/Plating process
• Initial peel strength of substrates with tiecoat metal
Peeling Strength(lb/in) Tiecoat(Thickness) 5µm copper Microflex(100Å) Cr(150Å) NiCr(100Å) NiCr(200Å) Monel(100Å) None 5.2 4.5 4.0 4.6 4.2 2.4 12µm copper 6.5 5.7 5.1 6.0 5.3 2.8
Sputtering/Plating process
•Structure of sputtering 2-layer
Plating Cu 2~8um Sputter Seed Layer 0.1~0.4um Sputter tie layer PI 35um (25um) 5nm~50nm
Carrier Film
Etching
Developing
Introduction of FPC
• Structure
Introduction of FPC
• Quick Press
Introduction of FPC
• Application
Introduction of FPC
• Application
應用於照相頭
Sputtering/Plating process
• Peel strength after thermal aging in air at 150℃
7 6 Peel(lb/in) 5 4 3 2 1 0 0 25 50 Time(hours) 75 100
Microflex(100Å)
NiCr(200Å) Cr(150Å) NiCr(100Å) Monel(100Å) None
Introduction of FPC
• Material
FCCL (3-layer) Coverlayer
FCCL (2-layer) PI film Adhesive Copper foil
Introduction of FPC
• Process
Laminating
Stripping
UV Exposure
1’st layer PAA coating
PAA
Drying heater
Cu Foil
UW RW
TPAA
2’nd layer TPAA coating
Drying heater
Cu Foil
UW RW
Future Development
• PSPI
感光性聚 亞醯胺系
材 料 種 類
非感光性聚 亞醯胺系 自身感光性 環氧系 自身感光性壓 克力系
Sputtering 2-layer(PSTC1081) of Microcosm
• Peel strength
IPC-TM650.2.4.9。
k g f/ c m 1 . 2
0.9 0.6 0.3 0 原始拉力 Sa m p l e 1 0.98 Sa m p l e 2 0.95 Sa m p l e 3 0.98 Sa m p l e 4 0.94 Sa m p l e 5 0.99 AVE 0.96
․Peel Strength Reliability
(kgf/ c m)
0.6 0.5 0.4 0.3 0.2 0.1 0 PC T TC T HT A
Test Item PCT: pressure cooker test TCT: thermal cycle test HTA: High temperature aging
Sputtering 2-layer(PSTC1081) of Microcosm
․Ionmigration Test Pitch:30um
10 8
>
1010 hrs(全部測試時間:1010小時)
Log(R)
6
4
2 3 0 u m P itc h 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1000 1100 M icrocosm T-Com any Tim e(H r)
0.036 0.035
0.46 0.36
Sputtering 2-layer(PSTC1081) of Microcosm
• IPC Test
Sputtering 2-layer(PSTC1081) of Microcosm
• MIT Test
Sputtering 2-layer(PSTC1081) of Microcosm
A B ′ − AB C D ′ − CD + AB CD × 100 % 2
Sample 1
Sample 2
Sample 3
Sample 4
Sample 5
Sample 6
AVE 0.047 0.037
TD (%) MD (%)
0.053 0.038
0.055 0.043
0.049 0.036
0.041 0.034
材料耐熱性
Future Devel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ent
• Heat Conduction Dielectric Layer
軟性印刷電路板的應用及發展趨勢
演講人 : 張漢茂 E-mail : hunschang@
律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MICROCOSM TECHNOLOGY CO.,LTD)
Contents
.Introduction of FPC
(I). Material (II). Process (III). Application
Cu Foil
UW
RW
Casting process
• Thermal imidization
Temp.
Polyimide
Time
Polyamic acid varnish
-H2O
Casting process
• Monomer
Dianhydride / Diamine = 1 PMDA + BPDA > 60wt% dianhydride PDA > 50wt% diamine
• Hinge of clamshell mobile phone
Multi-Flex with 5 layers
Category 2-layer 3-layer (standard RA)
Item no. PSTI 0912
FCCL Structure ½ oz RA Cu Single sided ½ mil PI ½ oz RA Cu Single sided ½ mil PI
.Introduction of Polyimide
(I). Sputtering/Plating process (II). Casting process (III). Lamination process
.Future Development
․Introduction of FPC ․Introduction of Polyimide
Sample 5 Sample 6 Sample 7 Sample 8
1.0009E+15Ω 1.2865E+16Ω 5.4538E+15Ω 1.8551E+16Ω
Sputtering 2-layer(PSTC1081) of Microcosm
• Dimensional stability
IPC-FC-241/2 CLASS1 Method B。
• Crystal orientation of copper foil
Casting process
• Crystal orientation of copper foil
Casting process
• Compare with ED and RA
資料來源:三井金屬
Casting 2-layer of Microcosm
Coverlay ½ mil PI 15 um AD ½ mil PI 15um AD
Cycles 150~160 K 50~60K
PSBR1209
Lamination process
• Compare PI & TPI
差異性 種類 單體 價格
高分子結構
加工性
耐熱性
PI
O N
O C C O O
O C N C O CF3 C CF3
Testing condition:85℃ / 85%RH / 60V
Sputtering 2-layer(PSTC1081) of Microcosm
․Smaller pitch line without side etching
30um Pitch Circuit:
45um Pitch Circuit:
Lamination process
• Process introduction-Film type
Heat Pressure Roll
Cu
Pre-heating Annealing
TPI
UW
Cu
W-helical Roller
RW
Lamination process
• Process introduction-Casting Type
Condition 120℃ .85%RH . 1 & 7atm .100Hr - 40℃ & 85℃. Steady Temperature. 50cycle 160℃. 24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