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试题
八年级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题

八年级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复习题一.《献给母亲的歌》1.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
2.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
3.写出有关母爱的古诗一句。
4.请写出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2句)二.《寻觅春天的踪迹》1.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
2.请写出有关春天的农谚。
(2个)3.请写学习过的描写春天的古诗句(2句)4.请写出表现春天的成语(4个)三.《科海泛舟》1.阅读下面材料后请写出你的观点,要求言之有理。
(1)现代科技正在飞速的发展之中,人类用科技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神话。
登上月球,克隆羊,信息时代,人类总是在不断尝试着新的东西。
(2)如今,越来越多的环保技术已经运用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中,当人类变得理性时,技术之剑所开辟的将是一条通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之路。
新技术使今天的冰箱比20年前节电70%,使汽车耗油量比100年前降低了80%以上,而尾气中的有害物质不到100年前的1%。
奥斯陆机场就有着巧妙的采光设计,通过自然采光大量节省了电能。
当今,新型能源也在造福着人类,如:风能、太阳能、核能、沼气等等。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只要人类加以合理利用必然会惠及后代!(3)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不断深入,有关克隆的话题不断升温,还出现了相关的影片如《侏罗纪公元》、《勇闯克隆岛》等。
四.《到民间采风去》1.请写出你搜集的也是你最喜欢的民间谚语2则。
2.请在课文《吆喝》、《俗世奇人》中找出带有地方特色的语言,并说一说写作中使用方言的好处。
北京方言:天津方言:好处:五.《故事苑漫步》分门别类辑古诗要求:1.本学期我们共积累了20首古代诗词曲,请按照下面条目编辑整理诗句。
2.除以下条目外,也可根据自己独特的角度再加条目。
(一)写景1.春:2.秋:3.冬:(二)送别(三)爱国(四)高尚的理想、远大的抱负(五)哲理(六)寓情与景六.《背起行囊走四方》根据下面对联猜我国的名胜古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题

《献给母亲的歌》综合性学习试题1.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期日,法国的母亲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
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2005年“世界环境日”主题)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宇数不限)示例:营造绿色城市呵护地球家园答:(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答:(3)假如你在母亲节这一天给母亲洗一次脚,请写出给母亲洗脚前想说的话。
答:答案:略2.《献给母亲的歌》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名人名言,并写出作者或出处.请写出2则有关母爱的俗语.写出有关母爱的古诗一句.请写出冰心的《繁星•春水》中有关母爱的诗句(2句)答案:略3. 母爱是最无私的感情,它如春天的甘霖,悄无声息地洒落在我们的心田,温馨地滋润着我们生命的幼苗。
下面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来感谢母亲的爱吧![献给母亲的歌]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名和一两句歌词,并加以品析。
[送给母亲的话]请运用比喻或拟人的修辞手法写一句感谢母亲的话。
[为理智的母爱提一条建议]为了让天底下的母爱得到最理智的回报,请你为母亲在子女的教育上提出一条建议。
答案:略4. 联系下面有关母爱的名言,完成下列题目。
A.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
(高尔基)B.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
(罗曼•罗兰)C.世界上有一种最美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
(但丁)D.慈母的胳膊总是由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1)选择其一句名言谈谈你的理解。
我的理解:(2)随着年龄的增长,“母爱”变得有时让你难以理解,很多同学认为和母亲产生了代沟,针对这种现象,你怎么说服你的同学呢?我这样说服:(3)班级要举行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套方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专题8综合性学习(解析版)

专题08 综合性学习1.(陕西西安·八年级期末)在“倡导低碳生活”的综合性学习中,请参与完成以下活动活动一:[撰写宣传语]2021作5月24日讯(深圳新闻网)快乐骑行低碳生活! 5月22日上午,“迈向碳中和湾区少年行”粤港澳青少年文化交流系列主题话动之“湾区家庭践行绿色低碳生活"快乐骑行活动大运中心拉开帷幕。
180余名骑行爱好者从大运中心出发,开启“快乐骑行”之旅,同时以骑行的方式宣传绿色低碳生活理念。
请你为这次活动撰写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二:[提出好建议]人们在践行“低碳生活”这种生活方式时,小行为往往会带来大改变。
请你从衣食住行等方面提出两条切实可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①绿色出行,利国利民。
②快乐骑行,绿色环保提升品质;低碳生活,锻炼节能彰显时尚。
(2)示例:①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②少用塑料袋,多用环保布袋。
【详解】活动一:本题考查宣传标语拟写。
拟写宣传标语首先要紧扣主题“快乐骑行,低碳生活”,第二要注意运用修辞,如对偶、比喻,让人易读易记,朗朗上口。
示例:低碳骑行,健康相伴。
活动二:本题考查拟写建议。
提出的建议一要切实可行,二要能与低碳这一主题相关,三要从衣食住行这几个方面入手。
示例:①倡导使用手绢,拒绝餐巾纸。
②餐桌倡导光盘行为,吃不完要打包带走。
2.(黑龙江七台河·八年级期末)某校为提高学生“低碳生活”的意识,开展了以“低碳生活,有你更美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材料】低碳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
“低碳生活”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的担忧,已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
全球变暖等气候问题使人类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可以怎么做。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练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一、.综合性学习。
随着胡锦涛总书记的一句“不折腾”,今年3月“两会”期间,中国领导人口语化的“白话新风”开始快速影响中国政坛。
请你认真揣摩下列材料,写出“白话新风”的特点,并说说这体现了中国领导人怎样的治国思想。
材料一:2008年12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三原则。
“不折腾”是针对乱折腾、瞎折腾、穷折腾、不折腾不行的“折腾一族”而讲的: 有的人折腾来折腾去,结果无非是把家底儿折腾光了,把厂子折腾垮了,把地区折腾穷了,把百姓折腾苦了,自己一拍屁股走了。
由于是首次在正式场合使用“不折腾”,该口头语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反响。
材料二:2009年3月1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工作报告中,以口语化的文风,用百姓听得懂、易理解的语言表达了政府工作报告的宏大内涵。
如“要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吃得安心、用得舒心”等。
温家宝总理“大白话”式的报告共被代表们报以30多次的掌声。
材料三:2009年3月3日,贾庆林在作政协工作报告时也使用了老百姓耳熟能详的“大白话”:“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帮得上忙、管得上用。
”①“白话新风”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上述三则材料,体现了中国领导人怎样的治国思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材料,请你发表看法,不少于50字。
材料一:上海市进行了“书写汉字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写钢笔字不规范、不合格的占70%至80%。
北京市对一所规模较大的重点小学调查,发现有41%的学生书写不能达到教育部制定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要求。
1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

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试题1、亲爱的同学,你在《到民间采风去》的综合性学习中,一定会被家乡的民俗风情所陶醉,也一定会有许多惊喜的新发现吧!下面就请带我们走进你的家乡----荆州。
(1)走进家乡名胜古迹:假如在这次活动中你被选为“走进家乡名胜古迹”活动小组的组长,要带领全组同学编一本反映家乡风光的读本,你计划怎样完成这个任务?请写出你们小组的主要活动过程,并给这个读本拟一个新颖、恰当的书名。
读本书名《风景这边独好》《荆州古风古韵》活动过程:1收集名胜古迹的相关信息。
2实地采访,拍摄名胜古迹的相关照片。
3整合信息,编写读本。
(2)介绍家乡特产:在活动中,你一定品尝了不少家乡特产,那么,请你介绍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家乡特产,并给它拟一条广告词,让它走出荆州,名扬天下。
(3)探寻家乡节日风俗:假如你是“探寻家乡节日风俗”活动小组的成员,在展示课上,以家乡端午节为例,展示你组探寻的收获。
2、在日复一日的时间河流里,节日就像一个个停泊的码头,人们徜徉其间,体味某种特定的情景,把情绪调到兴奋的波段,尽情释怀,使平淡的日子有了起伏。
节日更是一种民族文化的传承,品尝浸润历史味道的节日食品,参与到丰富多彩的节日活动中,人们更能得到文化的熏陶、精神的洗礼。
让我们一同走进主题为“徜徉于中华传统节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完成下列任务。
(1)【节日搜集】很多古诗句浸润着丰富的节日文化内涵,请写出下列诗句涉及的节日名称。
[示例]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节日:春节A.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节日:中秋节B.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节日:重阳节(2)【节日探源】品读下面的文字,写出其中隐含的人物故事和节日习俗。
它从汨罗江的波浪里悄然走来,几千年前的那朵浪花犹如一滴水彩,把中华大地染成粽叶式的青绿,从此让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亘古不变的艾香。
人物故事:屈原投江节日习俗:吃粽子、插艾叶(3)【节日论坛】对不少人来说,“吃”成了过传统节日的主要内容,好像吃了某一节日的特色食品就算过完这一节日了。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练习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练习题(含答案)1、八年级(3)班将举办“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0分)(1)【知“和”】①写出两个含“和”字的成语。
(不得使用本题涉及的成语)(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用与“和”相关的历史故事,补写对联。
(2分)上联:将相和有容乃大成经典下联:______邻里相让传佳话(2)【用“和”】在活动中,有些问题需要全班讨论。
为避免出现消极应对、恶语伤人等情况,特拟订几条“班级议事规则”,请你给下面的规则补写两条。
要求语言简明。
(4分)班级议事规则1.要勇于为班集体献计缺策,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
2.①3.②4.议事结果民主决定,少数服从多数。
1、(10分)(1)(6分)①示例:和颜悦色、和衷共济、琴瑟和鸣、政通人和、惠风和畅②六尺巷(2)(4分)示例:①认真倾听他人意见,理解其意图。
②互相尊重,就事论事,不使用侮辱性字眼。
③能包容不同观点,择善而从。
2、世间万物,因和睦而美丽,因和睦而温馨。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丰富多彩。
八年级(1)班开展“以和为贵”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起参加。
(9分)(1)活动设计围绕“以和为贵”的主题,同学们已经设计出活动项目一,请你再设计两个活动项目。
(2分)活动项目一:举行讲“以和为贵”故事比赛活动项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项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一段活动体会,请按要求修改病句。
(4分)我很早就知道“六尺巷”的典故,今天把一件烦心事处理好了,再重温这个故事,颇有感触,①仿佛给自己又上了一堂“礼让乃中华美德”。
礼让,不仅是美德,更是人际关系的调节器。
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不能“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最新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精选题含答案

八下语文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精选题含答案1. 近日,某班级开展了“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0分)(1)【试身手】下面是一首对仗工整的古代诗歌,它写的是闲适恬静、清幽自然的夏夜情景。
为下边横线依次选出最能表现该诗意境的一组词()(3分)溪涨清风___面,月___繁星满天。
数只船___浦口,___声笛起山前。
A. 吹、上、傍、声B.掠、圆、依、有C. 袭、明、到、儿D.拂、落、横、一(2)【写寄语】仿写句子,完成诗集的寄语。
读古诗,如同拥抱美妙的世界。
你能领略山的风采:有的婀娜隽秀,有的巍峨挺拔;你能聆听水的旋律:有的婉转低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能欣赏花的姿容:_______ _______________,有的灿烂盛开。
(4分)(3)【谈看法】小琪在活动中听到同桌明明抱怨古诗文那么难学,现在又不写古诗文,没有必要学。
对此你该怎样劝说他改变这种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10分)(1)(3分)D(2)(4分)有的波涛汹涌,有的含苞待放。
(2)(3分)示例:明明,你这种想法是不对的,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是古人智慧的结晶,我们学习古诗文,不仅能陶冶性情,而且还能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
2.校学生会开展“读古诗·长知识”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13分)(1)请按要求修改活动通知。
(6分)通知各位同学:为了更好地落实“读古诗·长知识”活动要求,经研究决定,将在九年级召开“走进送别诗”专题学习活动,请认真整理学过的送别诗,于5月17日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参加知识竟答活动。
2019年5月8日①通知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的写法是“____________”。
(2分)②划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部编 新人教版 语文 八年级下-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练习卷(含答案) 学生版与教师版

一、主题语(宣传标语):以礼待人,以和为贵知书达理和为贵,礼仪相待同窗亲崇尚“和”文化,传承“和”思想知书达理和为贵,礼仪相待邻里亲二、有关“和”的名言警句1、亲善产生幸福,文明带来和谐。
——雨果2、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鲁讯3、君子和而不同——孔子4、家庭和睦是人生最快乐的事情——歌德三、有关和的成话和气生财和霭近人和霭可亲和而不唱和而不同和风细雨和睦相处和容悦色和颜悦色民和丰年四、讲“和”故事1、“将相和”故事2、“六尺巷“故事3、《罗威饲犊》:汉代有个人叫罗威,邻居家的牛多次吃了他家的庄稼,他和邻居交涉,邻居不予理睬。
罗威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想,问题的焦点在牛,就从牛身上去寻找解决矛盾的途径吧。
于是,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去打青草,然后悄无声息地堆放在邻居家的牛圈前。
牛一闻到鲜嫩的青草,就大嚼特嚼起来,吃饱了就睡觉,再也不去吃庄稼了。
邻居每天起来,总看到牛圈前有一堆青草,颇感纳闷,经观察,知是罗威所为,顿觉愧疚,从此对牛严加看管。
“罗威饲犊”的故事也就传为美谈4、《司马微让猪》:司马徽(人称水镜先生)是东汉末年一位善于识拔人才的有名学者。
有次,邻居走失了一头猪,因为司马家的猪和他走失的猪相似:就误认为是他家的:司马徽并不争辩,说:“是你的你就拿去。
”邻居便毫不客气地把猪赶回家。
过了几天,邻人从别处找到了自己的猪,很抱愧地把误认的猪送还司马徽。
司马徽不但没责备他,反而说邻里间发生这类误会并不奇怪,还赞扬他懂道理、知错能改。
邻居听了十分感动。
五、1、探“和”之义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译文:“孔子说:“君子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与他人保持种和谐友善的关系,但在对具体问题的看法上却不必苟同于对方。
小人习惯于在对问题的看法上迎合别人的心理、附和别人的言论,但在内心深处却并不抱有一种和谐友善的态度和者,无乖庆之心。
同者,有阿比之意。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意思是:因为没育乖戾之心,所以能君子之间能和谐,协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试题
八年级语下册综合性学习试题八年级语下册综合性学习试题
5 综合性学习训练题
【给母亲的歌】
1、道不尽母爱
(1)写2个与母亲有关的格言、俗语。
(2)历史上最伟大的母亲有哪些?举2个例子。
(3)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会,请你写出具体的活动方案。
【寻觅春天的踪迹】
1请写出24节气中春季的6个节气,并解释“惊蛰”的含义。
2请写出有关春天的农谚(2个),请写出表现春天的成语(4个)。
【科海泛舟】请你参加“科海泛舟”综合性学习,完成下列题目。
(1)科学兴趣对人的成长有什么影响呢?阅读下面的材料,说说你的发现。
(2分)
(材料一)瑞典著名植物学家林奈,青少年时代就能专心致志地在花园里研究植物,并刻苦攻读前人的植物学著作,经常到野外采集标本。
(材料二)美国著名科学家、世界上第一架用蒸汽作动力的飞机的设计人兰格力,童年时就喜欢观察鸟的状态,怎样张翼,怎样起飞,又怎样滑翔。
(材料三)大科学家牛顿小时候天资并不聪颖,除数学外,许多功的成绩都不好,但他喜欢动手做水钟、风车、风筝等。
我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