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新准则

CPA会计新准则

财政部于2014年7月1日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该准则最大亮点之一是利润表中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一、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现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情况。即以后终究会归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只是当时业务还不适合直接归入损益核算, “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就是中转站,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2.长期股权投资指,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4.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二、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仍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核算。例如: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贷方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变动仍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案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一直是业界较有分量的业务,“其他综合收益”核算涉及也较多,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法下“其他综合收益”明细科目的核算是新准则亮点内容,也最代表性,主要变化如下:

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发生变动的,投资方应当按照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其他综合收益。

投资方全部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方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处理并按比例结转。

例:A企业持有B企业30%的股份,能够对B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当期B企业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1200万元,除该事项外,B企业当期实现的净损益为6400万元。假定A企业与B企业适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投资时B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亦相同。双方在当期及以前期间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因素。

A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时,其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920

其他综合收益 360

贷:投资收益 1920(6400×30%)

其他综合收益360(1200×30%)。

注册会计师职业生涯规划

注册会计师职业生涯规划 我认为职业规划,只是自己人生的一个大概走向的设计,而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一定要像规划那样去走。事情往往会事与愿违,不同的时期自我发展都不一样以及社会变迁以及其它的一些客观因素都是不可预测的,主动适应各种变化,及时评估,灵活调整,不断修正、优化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才最是重要的。未来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所以应该在自己的人生路中注重适时的调整自己的规划,走对自己最利的方向才是最好的人生规划。 一、自我评估 “我是谁?” 我现在是一名学会计的大二学生。性格外向,乐观自信;做事情追求最好,不怕失败;自己决定要做的事情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最好;喜欢挑战自我。坚信一切事在人为,努力去做了就一定会有所回报的。 “我的优缺点是什么?” 优点:性格开朗,善于表达,有较强的沟通能力,比较善于分析和总结,善于学习、思考;做事情比较认真,讲求效率;注重团队协作。 缺点:对于没充分把握的事,过于谨慎,易错失机会;在公众面前讲话,会显得比较紧张。

“我适合做什么? 自我分析认为我比较自强、好动、喜爱成就感、不太喜欢太多约束的事情,比较适合做一些有点挑战的工作,可以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职业。而物流这个专业正是符合我的性格,最主要的是我自己本身对这个专业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和向往。 二、职业机会评估 会计高层次人才前景也不容乐观。注册会计师被认为是会计精英,待遇很高,其实不然。,注册会计师不是那么容易考过,原来5门课,现在是6+X,每年有60万人参加注册考试,而每年通过考试的也就300人,通过率你算一算,这300人平均用4年时间苦战放得正果。第二、学习4年考过还好,考不过的那4年青春也就白费了,注册教材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今天学的知识也许明天就过期了,过期了就是错误的,20-30岁是人生精力最旺盛的时期也是最美好的时期,可是注定绝大多数注册考生会浪费4年时光一事无成。第三、考过注册了,你很乐观,可是强大的工作压力很快就使你乐观不起来,每天工作到半夜,每天审计报表审计数字,你可以看看那些注册会计师,男的多数是秃顶,女的多数是老太婆,待遇的差别也是很大的,多的可能年薪50万,那少的也就3-5万,想想自己的付出和待遇不成比例,只能人前光鲜,人后苦笑。

CPA会计新准则

财政部于2014年7月1日修订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该准则最大亮点之一是利润表中增设“其他综合收益”和“综合收益总额”两个项目。,其他综合收益是指,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未在损益中确认的各项利得和损失扣除所得税影响后的净额. 一、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现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的情况。即以后终究会归入损益类科目核算,只是当时业务还不适合直接归入损益核算, “其他综合收益”科目就是中转站,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 1.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减值及处置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还包括将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重分类日公允价值与账面余额的差额部分。 2.长期股权投资指,按照权益法核算的在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中所享有的份额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或减少。分两种情况: (1)对合营联营企业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确认的被投资单位除净损益以外所有者权益的其他变动,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不是资本交易,是持有利得。因此,不论是在投资单位的个别报表还是合并报表,均应归属于其他综合收益。 (2)对子公司投资,在编制合并报表时,只有因子公司的其他综合收益而在合并报表中按权益法确认的其他综合收益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才是其他综合收益,子公司因权益性交易导致的资本公积或留存收益的变动使得合并报表按权益法相应确认的其他资本公积和少数股东权益的变动不是其他综合收益。 3.自用房地产或存货转换为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转换当日的公允价值大于原账面价值,其差额记入所有者权益导致的其他综合收益的增加,及处置时的转出,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4.可供出售外币非货币性项目的汇兑差额,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科目。 二、原来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的,仍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中核算。例如: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授予日按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贷方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权益成分的公允价值变动仍记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 案例:长期股权投资核算一直是业界较有分量的业务,“其他综合收益”核算涉及也较多,例如,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法下“其他综合收益”明细科目的核算是新准则亮点内容,也最代表性,主要变化如下: 被投资单位其他综合收益发生变动的,投资方应当按照归属于本企业的部分,相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增加或减少其他综合收益。 投资方全部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时,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终止采用权益法核算时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进行会计处理;投资方部分处置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剩余股权仍采用权益法核算的,原权益法核算的相关其他综合收益应当采用与被投资单位直接处置相关资产或负债相同的基础处理并按比例结转。 例:A企业持有B企业30%的股份,能够对B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当期B企业因持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额为1200万元,除该事项外,B企业当期实现的净损益为6400万元。假定A企业与B企业适用的会计政策、会计期间相同,投资时B企业各项可辨认资产、负债的公允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亦相同。双方在当期及以前期间未发生任何内部交易。不考虑所得税影响因素。 A企业在确认应享有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时,其会计处理如下:(单位:万元)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 1920 其他综合收益 360 贷:投资收益 1920(6400×30%) 其他综合收益360(1200×30%)。

注册会计师CPA会计分录大全

一、资产类 一、现金 1、备用金a、发生时:借:其他应收款-备用金(或直接设备用金科目) 贷:现金 b、报销时:借:管理费用(等费用科目) 贷:现金 2、现金清查a、盈余借:现金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查明原因: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营业外收入(无法查明) 其它应付款一应付X单位或个人 b、短缺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贷:现金 查明原因:借:管理费用(无法查明) 其他应收款-应收现金短缺款(个人承担责任) 其他应收款-应收保险公司赔款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流动资产损益 3、接受捐赠借:现金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收货币性资产价值缴纳所得税借:待转资产价值-接收货币性资产价值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二、银行存款 A、货款交存银行借:银行存款 贷:现金 B、提取现金借:现金 贷:银行存款 三、其他货币资金

A、取得:借:其他货币资金-外埠存款(等) 贷:银行存款 B、购买原材料:借: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其他货币资金-(明细) C、取得投资:借:短期投资 贷:其他货币资金-(明细) 四、应收票据 A、收到银行承兑票据借:应收票据 贷:应收账款 B、带息商业汇票计息借:应收票据 贷:财务费用(一般在中期末和年末计息)C、申请贴现借:银行存款 财务费用(=贴现息-本期计提票据利息) 贷:应收票据(帐面数) D、已贴现票据到期承兑人拒付 (1)银行划付贴现人银行帐户资金借:应收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2)公司银行帐户资金不足借:应收账款-X公司 贷:银行存款 短期借款(帐户资金不足部分)E、到期托收入帐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票据 F、承兑人到期拒付借:应收账款(可计提坏账准备) 贷:应收票据 G、转让、背书票据(购原料)借:原材料(在途物资)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 贷:应收票据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特点

按照财政部领导关于着力完善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体系,加速实现与国际准则趋同的指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遵循科学、民主、公开的准则制定程序,经过艰苦而卓有成效的工作,拟定了22项准则,并对26项准则进行了必要的修订和完善,已于2006年2月15日由财政部发布。这48个准则项目,将自2007年1月1日起在所有会计师事务所施行。这些准则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已建立起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顺应国际趋同大势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的出台顺应了两大时代背景: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和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国际趋同的大趋势,要求我国加速实现准则国际趋同,减少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障碍,改善我国经济贸易环境;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面临不断变化的审计环境及由此带来的审计风险,迫切要求我们大力改进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增强审计的有效性,增进社会公众对行业的信心,维护市场经济的稳定有序运行,保护社会公众利益。为便于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些准则,现就准则体系的特点及创新之处,谈谈自己的认识。一、准则体系强化了行业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执业准则作为规范注册会计师执业活动的标准,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密切相关。同以前制定的审计准则相比,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更加突出了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宗旨,强化了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责任,针对实务中暴露出的不足,严格了程序,要求注册会计师切实承担起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责任。例如《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职业怀疑态度,针对新形势下财务报表舞弊的特点,更加积极主动地识别和应对财务报表舞弊的风险,并为注册会计师履行好这一责任提供了更多的指引。准则特别强调,舞弊导致的风险是特别风险,注册会计师应当专门针对该风险实施实质性程序。又如,为避免部分会计师事务所片面理解风险导向审计,过分依赖分析程序,而减少实质性程序,《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的程序》明确要求,注册会计师应针对所有重大的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和披露实施实质性程序。再如,针对“安然”事件暴露出的会计师事务所销毁不利工作底稿的问题,《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期限和保存年限,以及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都作出了明确规定。二、准则体系符合国际趋同的要求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在体系结构、项目构成和基本内容上实现了与国际准则的趋同。从体系结构看,我们按照国际趋同的要求,根据注册会计师提供服务性质的不同,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进行了重构,与国际准则体系保持了充分的一致。从项目构成看,除个别项目因对我国几乎不适用而未被纳入外,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涵盖了国际审计准则的所有项目。[!--empirenews.page--] 在审计准则的内容上,我们充分采用了国际审计准则所有的基本原则和核心程序,在审计的目标与原则、风险的评估与应对、审计证据的获取和分析、审计结论的形成和报告,以及注册会计师执业责任的设定等所有重大方面,与国际审计准则保持一致。由于我国准则是部门规范性文件,不便把国际审计准则中包含的举例等解释说明性材料写入准则正文,但我们会把这些内容写入正在起草的指南中,以帮助会员正确理解和运用准则。三、准则体系体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最近几年,注册会计师面临的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不断创新的经营模式和市场工具,增大了企业面临的经营风险,进而更容易引致注册会计师的审计风险,加之会计中估计与判断成分的不断增加、审计对象由有形资产向无形资产转变、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所有这些变化都迫切要求注册会计师创新审计理念和技术,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以往审计实务是建立在传统审计风险模型基础上,存在很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往往把关注点放在直接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上,而忽略从宏观层面把握财务报表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导致审计失败的风险增大。因为如果企业管理当局串通舞弊或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那么其内部控制是失效的。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如果不把审计视角扩展到内部控制以外,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第一节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及其基本原则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一)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是指注册会计师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1.国际会计师联合会职业道德规范 2.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道德规范 3.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 分为:基本原则和具体要求两层次 (1)基本原则:注册会计师履行社会责任,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保持和提高专业胜任能力,遵守审计等职业规范,履行对客户的责任以及对同行的责任等。 (2)具体要求:独立;专业胜任能力;保密;收费与佣金;与执行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工作;承接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广告、业务招揽和宣传等。 二、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一)独立、客观、公正 1.独立是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的灵魂。如果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不能保持独立,存在经济利益、关联关系或屈从外界压力,就很难取信于社会公众。所谓独立性是指实质上的独立和形式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发表意见时其职业判断不受影响,公正执业,保持客观和职业怀疑;形式上的独立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或鉴证小组避免出现这样重大的情形,使得拥有充分相关信息的理性第三方推断其公正性、客观性或职业怀疑态度受到损害。 2.注册会计师应当力求公平,不因成见或偏见、利益冲突和他人的影响而损害其客观性。 3.公正不仅指诚实,还有公平交易和真实的含义。 (二)专业胜任能力和应有关注 1.专业胜任能力既要求注册会计师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又要求其经济、有效地完成客户委托的业务。 2.应有关注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以质疑的思维方式评价所获取证据的有效性,并对产生怀疑的证据保持警觉。 (三)保密 注册会计师与客户的沟通,必须建立在为客户信息保密的基础上。 (四)职业行为 1.对社会公众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对社会公众承担责任。 2.对客户的责任 注册会计师对社会公众履行责任的同时,也对客户承担着特殊责任。包括:第一,注册会计师应当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竭诚为客户服务;第二,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业务约定履行对客户的责任;第三,注册会计师应当对执行业务过程中知悉的商业秘密保密,并不得利用其为自己或他人谋取利益;第四,除有关法规允许的情形外,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以或有收费形式为客户提供鉴证服务。 ════════════════════════════════════════════════════════════════邕江大学

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章节练习题汇总

2011年注册会计师考试会计章节练习题汇总 第一章总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可分为() A.一级科目和二级科目 B.二级科目和三级科目 C.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D.资产类科目和负债类科目 [答案] C [解析] 会计科目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不同,又可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前者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后者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账科目,可以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三级科目。 2. 下列各项业务中,将使企业负债总额减少的是()。 A.计提应付债券利息 B.融资租入固定资产 C.将债务转为资本 D.结转本期未交增值税 [答案] C [解析] 选项A.B两项业务均使企业负债总额增加;选项D不会对负债总额产生影响;只有选项C使负债总额减少。 3. 下列各项业务中,能使企业资产和所有者权益总额同时增加的是()。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

B.提取盈余公积 C.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D.分派股票股利 [答案] A [解析] 选项BCD均未使企业所有者权益总额发生变化,只是所有者权益内部结构发生变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增加,将使资产增加、资本公积增加,从而使所有者权益总额增加 4.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所指的计量属性是()。 A.历史成本 B.公允价值 C.现值 D.可变现净值 [答案] B [解析]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通俗地说,公允价值就是公平市价 5. 下列项目中,属于利得的是()。 A.出售固定资产流入经济利益 B.投资者投入资本 C.出租建筑物流入经济利益 D.销售商品流入经济利益 [答案] A

第二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第四章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是鉴证业务准则的概念性框架,旨在规范注册会计师执行鉴证业务。在该基本准则确定的适用范围中,不包括()。 A.中国注册会计师审阅准则 B.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控制准则 C.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D.中国注册会计师其他鉴证业务准则 2.下列属于基于责任方认定的业务是()。 A.预测性财务信息审核 B.产品质量鉴证 C.会计核算系统鉴证 D.验资业务 3.北京市丙公司由原国有企业A公司与其他非国有企业P、Q公司共同组建,A公司在丙公司中占有70%的股权。20×8年初,丙公司经营上出现了较大困难后,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组织专家编制了丙公司的持续经营报告,并决定在聘请ABC会计师事务所对该报告进行鉴证后分发给预期使用者。以下有关ABC会计师事务所的这一业务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为该业务的责任方 B.丙公司管理层应对持续经营报告负责 C.北京市国有资产管理局为鉴证对象信息负责 D.丙公司管理层应当对鉴证对象负责 4.适当的标准应当具备的特征包括()。 A.相关性、真实性、可靠性、可理解性 B.相关性、可靠性、中立性、可比性 C.充分性、完整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D.相关性、完整性、可靠性、中立性、可理解性 5.鉴证业务风险是指在()存在重大错报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提出不恰当结论的可能性。 A.鉴证报告 B.鉴证意见 C.鉴证对象 D.鉴证对象信息 6.执行鉴证业务时,如果下列()情形对注册会计师所执行的鉴证业务的工作范围构成重大限制,阻碍注册会计师获取所需要的证据,提出非无保留的结论是不恰当的。 A.责任方施加限制,使注册会计师无法依据所获取的证据将业务风险降至适当水平 B.由于所聘专家的专业能力的限制,使注册会计师无法对重大问题形成适当结论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答案

第三章 一、单选题 1-5 ADDBC 6-10 CBCAD 11-15 CCBDA16-20 ABCCD 二、多选题 1.ABCD 2.BCD 3.ABCD 4.ABC 5.ABD 6.ABCD 7.ABCD 8.BCD 9.ABCD 10.BCD 11.A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B 16.BCD 17.ABCD 18.ABC 19.BCD 20.ABCD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对 4.对 5.对 6.错 7.错 8.对 9.错10.错11.错12.错13.错 14.错15.对16.对17.对18.错19.对20.对 四、名词解释 1、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 参考答案:是指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必须遵循的技术行为规范,是衡量注册会计师工作质量的权威性标准,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涵盖注册会计师所有执业领域,包括业务准则、质量控制准则等。 2、职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职业谨慎 参考答案:职业胜任能力和应有的职业谨慎指职业会计师必须以合理的职业谨慎、胜任能力和勤勉态度从事职业服务,并应始终具有按照既定要求更新职业知识和技能的责任,以确保客户或雇主能够获得基于最新实务、法规和技术发展基础之上的高质量的职业服务。 3、全面质量控制 参考答案:全面质量控制是指一个会计师事务所为合理地确信其执行的所有审计业务都是按照审计准则进行而采取的控制政策和程序。会计师事务所应当采取体现既定目的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并据此合理制定和有效实施相应的全面质量控制程序。 4、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 参考答案:职业道德是指职业组织以公约、守则等形式公布的,其会员自愿接受的职业行为标准。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包括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它强调专业人员对公众、同行及客户的责任,是注册会计师的理想道德标准和精神境界。 5、客观原则 参考答案:客观原则是指注册会计师对有关事项的调查、判断和意见的表述,应当基于客观的立场,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事实求事,不为他人所左右,也不因个人喜好影响其判断、分析的客观性。 6、或有收费 参考答案:或有收费是指服务报酬的收取不是根据注册会计师的工作量来计算,而是根据注册会计师服务的成果大小或所提供报告的类型来确定。这种收费方式将会影响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与客观性。 7、职业行为

2020注会会计-零基础第15讲_收入的确认和计量,收入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专题5:收入 一、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二、收入核算设置的会计科目 三、履行履约义务确认收入的账务处理 四、合同成本 收入概述 1.概念及特征: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提示】非日常活动举例: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或出售无形资产、中奖、接受捐赠等。 2.企业在确认和计量收入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1)确认收入的方式应当反映其向客户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的模式,收入的金额应当反映企业因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而预期有权收取的对价金额。 (2)通过收入确认和计量能进一步如实地反映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准确核算企业实现的损益。 【例题?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收入的是()。 A.出租固定资产取得的租金 B.接受捐赠取得的现金 C.处置无形资产取得的净收益 D.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 【答案】A 【解析】选项B计入营业外收入;选项C计入资产处置损益;选项D计入投资收益。 考点1: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一)收入确认的原则 (二)收入确认的前提条件 (三)收入确认和计量的步骤(五步法) (一)收入确认的原则 企业应当在履行了合同中的履约义务,即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 【解释】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是指客户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经济利益,也包括有能力阻止其他方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经济利益。取得商品控制权包括三个要素: ①客户必须拥有现时权利,能够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得几乎全部经济利益。 如果客户只能在未来的某一期间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并从中获益,则表明其尚未取得该商品的控制权。 ②客户有能力主导该商品的使用,即客户在其活动中有权使用该商品,或者能够允许或阻止其他方使用该商品。 ③客户能够获得商品几乎全部的经济利益。 商品的经济利益是指商品的潜在现金流量,既包括现金流入的增加,也包括现金流出的减少。 【提示】 ①说明的是,本章所称的客户是指与企业订立合同以向该企业购买其日常活动产出的商品并支付对价的一方(买方);所称的商品包括商品和服务。 ②本章的收入不涉及企业对外出租资产收取的租金、进行债权投资收取的利息、进行股权投资取得的现金股利以及保费收入等。 (二)收入确认的前提条件 企业与客户之间的合同同时满足下列五项条件的,企业应当在客户取得相关商品控制权时确认收入:(1)合同各方已批准该合同并承诺将履行各自义务; (2)该合同明确了合同各方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权利和义务; (3)该合同有明确的与所转让商品相关的支付条款; (4)该合同具有商业实质,即履行该合同将改变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风险、时间分布或金额;

注册会计师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书CAREER PLANNING (注册会计师)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一、前言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规划的人生是精彩的人生。这个学期通过一个学期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的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实践,了解到职业生涯是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职业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连续性经历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一生中职业、职位的变迁及工作理想的实现过程。简单说,职业生涯就是一个人终生的工作经历。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有志不在年高而无志空活百年。转眼我将进入大二,在20岁的年轮边界,驻足观望,电子、网络铺天盖地,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科技浪潮源源不绝,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形形色色人物竞赴出场,不禁感叹,这世界变化好快。不少人都曾经这样问过自己:“人生之路到底该如何去走?”记得一位哲人这样说过:“走好每一步,这就是你的人生。”是啊,人生之路说长也长,因为这是你一生意义的诠释;人生之路说短也短,因为你度过的每一天都是你的人生。每个人都在计划自己的人生,都在实现自己的梦想:梦想是一个百花园,我只是百花园里一根小草,可小草也有一个大理想,哪怕那么卑微 二、自我分析 优点:我的内心世界既热情丰富,又柔软敏感。我热爱艺术色彩重和人情味浓的事物,对人世间的芸芸众生满含深沉的爱和悲悯的心,关心社会,尤其是在与儿童和青少年相处的活动中很有耐心和爱心。我喜欢热闹,与人为善,人际关系广泛而良好,和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仿佛有说不完的话,即使是初识者。我注重个人优势的表现,有唯美倾向,同时很懂得运用自己表达能力,喜欢用文字、声音、色彩等形式来渲染和表达自己创造力和美的感受。 我通常以积极的心态与人交往和合作,善于体察他人的情感反应、思想变化以及其它的细节。关心集体氛围的建设和维系,强调促进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喜欢陷

会计科目中英文对照cpa版

第一课财务会计导读 Glossary 权责发生制 accrual basis Asset资产 资产负债表 balance sheet资本充足率 capital adequacy ratio 收付实现制 cash basis cash flow statement现金流量表 double entry method 复式记账法 Expenses费用 公允价值 Fair value财务报告 financial reports 持续经营 going concern 担保 guarantee 历史成本 Historical cost减值 Impairment 减值准备 impairment provision利润表 income statement负债 Liabilities到期 Maturity 可变现净值 Net realizable value所有者权益 Owners' Equity 摊余成本 post-amortization costs现值 Present value Profit利润 重置成本 Replacement cost受托责任 stewardship 转出方 transferor转入方 transferee资产类科目Assets 1. 现金:Cash and cash equivalents 银行存款:Bank deposit 应收账款:Account receivable 应收票据:Notes receivable 应收股利:Dividend receivable 应收利息:Interest receivable 其他应收款:Other receivables 原材料:Raw materials 在途物资:Materials in transport 库存商品:inventory 存货跌价准备:provision for the decline in value of inventories 坏账准备:Allowance for doubtful acounts 待摊费用:Prepaid expense 交易性金融资产:Trading financial assets 持有至到期投资:held-to-maturity investment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Available-for-sale financial assets 短期投资:Short-term investment 长期股权投资:Long-term equity investment 固定资产:Fixed assets 累计折旧:Accumulated depreciation 在建工程:Construction-in-process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9年修订版共149页word资料

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9年修订版) 江苏兴光会计师事务所 JiangSu XingGuang 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s. 二〇一一年二月

财政部《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等38项准则的通知》(财会[2019]21号):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行为,提高执业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修订了《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等38项准则,现予批准,自2012年1月1日起施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财会[2019]4号)文中《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等35项准则同时废止。 现将新修订的38项准则和财会[2019]4号文发布,未被财会[2019]21号文废止的13项准则汇编成册,仍按准则编号顺序排列。其中新修订的38项准则标题以宋体表示,财会[2019]4号文中未被废止的13项准则标题以楷体表示,以示区别。 编者

目录 关于印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等38项准则的通知 (1) 中国注册会计师鉴证业务基本准则 (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基本要求 (8)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11号——就审计业务约定条款达成一致意见 (1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对财务报表审计实施的质量控制 (1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31号——审计工作底稿 (1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与舞弊相关的责任 (1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2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法律法规的考虑 (2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1号——与治理层的沟通 (26)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2号——向治理层和管理层通报内部控制缺陷 (28)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53号——前任注册会计师和后任注册会计师的沟通 (2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01号——计划审计工作 (3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3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21号——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时的重要性 (3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31号——针对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采取的应对措施 (3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41号——对被审计单位使用服务机构的考虑 (4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51号——评价审计过程中识别出的错报 (4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01号——审计证据 (4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1号——对存货、诉讼和索赔、分部信息等特定项目获取审计证据的具体考虑 (4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2 号——函证 (4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3号——分析程序 (4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14号——审计抽样 (5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1号——审计会计估计(包括公允价值会计估计)和相关披露 (5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3号——关联方 (5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24号——持续经营 (5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1号——首次审计业务涉及的期初余额 (5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32号——期后事项 (6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341号——书面声明 (6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01号——对集团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6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11号——利用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 (7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421号——利用专家的工作 (72)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1号——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和出具审计报告 (7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2号——在审计报告中发表非无保留意见 (77)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03号——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79)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11号——比较信息:对应数据和比较财务报表 (81)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521号——注册会计师对含有已审计财务报表的文件中的其他信息的责任 (8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1号——对按照特殊目的编制基础编制的财务报表审计的特殊考虑 (84)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 (85)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3号——对单一财务报表和财务报表特定要素审计的特殊考虑 (88)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4号——对简要财务报表出具报告的业务 (90)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1号——商业银行财务报表审计 (93)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12号——银行间函证程序 (99)

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

第三章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关于“专业胜任能力与技术规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应当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前提下,竭诚为客户服务 B.注册会计师应当维护职业形象,不得有可能损害职业形象的行为 C.注册会计师执行业务时,应当妥善规划,并对助理人员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D.注册会计师不得兼营或兼任与其执行的审计或其他鉴证业务不相容的其他业务和职务2.下列各情况中,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独立性的是()。 A.会计师事务所的办公用房系向某委托单位租用的 B.会计师事务所为某委托单位代记账,同时承揽其会计报表审计业务 C.注册会计师的姐姐,是委托单位的董事 D.注册会计师的父亲,拥有委托单位1000股股票 3.下列各项中,()是注册会计师在审计中必须执行的。 A.在审计中运用统计抽样方法 B.在计划阶段作控制测试 C.在报告阶段实施分析性复核 D.出具管理建议书 4.按照独立审计准则中外勤准则的有关要求,注册会计师应根据()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A.符合性测试的结果 B.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和评价 C.对控制风险的再评价 D.审计业务约定书以及审计计划 5.按照独立渖计基本准则中报告准则的要求,在出具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时,应明确说明理由,并在可能的情况下,指出其对会计报表反应的影响程度。在以下各种情况下,你认为可能需要指出对会计报表反映的影响程度的情况是()。 A.被审计单位对会计处理方法作了合理变更,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了充分的说明B.注册会计师意识到,由于自己专业知识的不足,无法判断被审计单位对某一经济业务 的处理是否符合国家有关财务法规的规定 C.由于被审计单位在某些关键账户中存在重大的虚假情况,注册会计师建议其进行必要 的调整后,被审计单位按要求进行了调整 D.其他情况 6.关于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准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准则包括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B.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和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都强调了指导、监督和复核 C.会计师事务所的全面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有重大影响 D.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准则是每个注册会计师都必须遵守的技术标准 7.下列各条要求中,()不属于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外勤准则的要求。 A.可以运用检查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B.将审计过程中需要加以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C.保守审计过程中知悉的被审计单位有关商业秘密 D.对被审计单位的期初余额等重要事项予以必要的关注 8.按照国际会计师联合会的职业道德规范,出现以下()情况时,鉴证业务的独立性将

2019注会cpa会计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9注会cpa会计科目真题及答案解析 1.甲公司是上市公司,经过股东大会批准,向其子公司(乙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授予其自身的股票期权。对于上述股份支付方式,在甲公司和乙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中,正确的会计处理方法是()。 A 均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确认 B.均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确认 C.甲公司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确认,乙公司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确认 D.甲公司以现金结算股份支付确认,乙公司以权益结算股份支付确认 【答案】A 【解析】结算企业以其本身权益工具结算的,应当将股份支付交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处理,接受服务企业没有结算义务,应当作为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因此,选项A 正确。 2.20x9 年1 月1 日。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租赁合同,将其一栋物业租赁给乙公司作为商场使用。租赁合同 约定,物业的租金为每月50 万元,于每季度未支付,租赁期为5 年,自合同签订日开始算起,租赁期前3 个月为免租期,乙公司免予支付租金;如果乙公司每年的营业收入超过10 亿元,乙公司应向甲公司支付经营分享收入100 万元。乙公司20x9 年底实现营业收入12 万元。甲公司认定上述租赁为经营租赁。不考虑增值税及其他因素,上述交易对甲公司20x 9 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 A.600 万元 B.570 万元 C.700 万元 D.670 万元 【答案】B

【解析】在出租人提供了免租期的情况下应将租金总额在整个租赁期内,而不是在租赁期扣除免租期后的期间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摊销,免租期内应确认租金费用。甲公司20x9 年需要确认的租金费用= 50x(5x12- 3) /5=570 (万元)。或有租金在实际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20x 9 年营业收入超过10 亿元,但是以后年度的营业收入还未知,因此或有租金在当期不确认损益。综上,上述交易对甲公司20x9 年营业利润的影响金额是570 万元。 3.20x8 年5 月小用公司以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作为对价,自独立第三方购买了丙公司80%股权,由于作为支付对价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发生增值,甲公司产生大额应交企业所得税的义务,考虑到甲公司的母公司 (乙公司)承诺为甲公司承担税费,甲公司没有计提因上述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税费。20x8 年12 月,乙公司按照事先承诺为甲公司支付了因企业合并产生的相关税费。不考虑其他因素,对于上述乙公司为甲公司承担相关税费的事项,甲公司应当进行的会计处理的是()。 A.确认费用同时确认收入 B.确认费用同时确所有者权益 C.不作账务处理但在财务报表中披露 D.无需进行会计处理 【答案】B 企业接受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直接或间接代为偿债,经济实质表明属于控股股东或非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当将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

2020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科目要点

2020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科目要点 注册会计师作为向社会提供审计、咨询等专业服务的执业人员,必须具备与其所操作业务相匹配的知识与技能。而注册会计师全国 统一考试的目的,就是要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这种执业知识和技能。 特别是审计这一科目,它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经常使用的本领, 比如说出具财产损失报告、出具税收筹划报告等,都少不了要对企 业账务进行审计。 总的来说,审计科目的考试题型相对稳定,共分五种,即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综合题。其中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为客观题,简答题、综合题为主观题。审计科 目客观题分值比重下降,占卷面分值的35%,主观题分值比重上升,6道主观题占卷面分值的65%。 分析审计科目的命题特点,发现试题着重突出实务性,审计实务章节题量占总题量的80%。其中财务报表审计实务,主要是测试考 生如何运用审计理论,分析处理被审计单位出现的会计实务问题, 考核考生分析判断能力,以及将审计理论与实务融会贯通的把握程度。 今年审计科目考试注意新执业准则 考生今年参加CPA审计科目考试应注意如下要点。 1.熟知科目命题原则。 审计科目以“全面考核、重点突出、理论与实务相结合”为基本命题原则。所谓“全面考核”是要求考生通读并熟悉教材每章节的 内容。“重点突出”则是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抓重点、抓重点章 节里分值占比重大的部分。“理论与实务相结合”是把注册会计师 的基本审计理论与审计实务相结合,做到学以治用,这是历年该科 目的主要命题思路。 2.掌握注册会计师新执业准则。

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48项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标志着 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与国际惯例趋同的注册会计师执业准 则体系正式建立。执业准则的具体内容,是注册会计师进行财务报 表审计的理论依据。考生要结合教材涉及的准则内容融会贯通,加 深对准则的理解和记忆。根据以往的经验,例年考题的重点都考核 考生对最新内容的掌握程度,今年这部分考试内容,也是审计科目 的新难点和重点。同时,执业准则中对新审计风险导向理念的理解,考生也要深刻把握。 3.注重财务报表审计的操作实务。 审计科目的测试,强调站在注册会计师的角度,依据执业准则对被审计单位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因此,在考试中客观题和主观 题部分,将涉及大量企业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 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特殊项目等会计实务的审计问题。其命题 思路是:综合考核考生将审计理论运用于审计实务中的能力,要求 考生熟悉最新会计准则内容,具备较强的实务操作本领,并且熟练 会计实务的具体核算内容等。 4.注重职业判断能力的考核。 执业准则明确要求,执行独立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专业知识与职业判断能力。因此,近年来审计科目考题中,越来越注 重对考生职业判断能力的考查。准确的职业判断是一名合格的注册 会计师不可缺少的能力,在审计实务中许多实际问题和现行准则或 制度不一致,或者有些实际问题一时无法找到相应的法规依据,处 理诸如此类的问题,就需要注册会计师运用其专业知识进行职业判断。在主观题中,所涉及的确定重点审计领域和利润表中异常波动 项目、判断收入能否确认、判断被审计单位会计核算具体内容是否 有误等内容,都是侧重考核注册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能力。 审计科目应试技巧 审计科目的考试内容,是以财政部注册会计师协会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指定辅导教材的内容为命题范围。因此,考生要通读教材、熟 悉执业准则的全部内容、理解执业准则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熟练掌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

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01号—— 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和审计工作的 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注册会计师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简称审计准则)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确立注册会计师的总体目标,明确注册会计师为实现总体目标而需要执行审计工作的性质和范围,以及在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时承担的责任,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审计准则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财务报表审计业务。 当执行其他历史财务信息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遵守适用的相关审计准则,以满足此类业务的要求。 第三条相关法律法规(如与公开发行证券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的注册会计师的责任可能与审计准则规定的不同。审计准则通常不涉及相关法律法规中规定的注册会计师责任,但在特定情况下某些规定可能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履行法律法规规定的责任。注册会计师有责任确保遵守所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定义 第四条注册会计师,是指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并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通常是指项目合伙人或项目组其他成员,有时也指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 当审计准则明确指出应由项目合伙人遵守的规定或承担的责任时,使用“项目合伙人”而非“注册会计师”的称谓。 第五条财务报表,是指依据某一财务报告框架对被审计单位历史财务信息作出的结构性表

述,包括相关附注,旨在反映某一时点的经济资源或义务或者某一时期的经济资源或义务的变化。相关附注通常包括重要会计政策概要和其他解释性信息。财务报表通常是指整套财务报表,有时也指单一财务报表。整套财务报表的构成应当根据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的规定确定。 第六条历史财务信息,是指以财务术语表述的某一特定实体的信息。这些信息主要来自特定实体的会计系统,反映了过去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经济事项,或者过去某一时点的经济状况或情况。 第七条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是指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就被审计单位性质和财务报表目标而言,采用的可接受的财务报告框架,或者法律法规要求采用的财务报告框架。适用的财务报告框架包括公允列报框架和遵循性框架。 公允列报框架,是指要求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遵循其规定并包含下列内容之一的财务报告框架: (一)明确或隐含地认可,为了实现财务报表的公允列报,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可能有必要提供除了框架具体要求之外的其他 披露; (二)明确地认可,为了实现财务报表的公允列报,在极其特殊的情况下,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可能有必要偏离框架的某项要求。 遵循性框架,是指要求管理层和治理层(如适用)遵循其规定的财务报告框架,但不包含前款第(一)项或第(二)项中的任何一项内容。 第八条管理层,是指对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的执行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在某些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包括部分或全部的治理层成员,如治理层中负有经营管理责任的人员,或参与日常经营管理的业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