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PM排放控制技术探讨
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研究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随之而来的是汽车尾气排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其中柴油车排放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从2017年起,欧洲国家已经开始大规模禁用柴油车,这也促使各大汽车制造商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研发。
同时,对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也成为了当前汽车工业中的重点。
一、柴油发动机的排放物柴油发动机的排放物主要有NOx、CO、HC、PM等。
其中,NOx是指氮氧化物,它是由燃料氮和空气氧反应生成的,是臭氧生成的前体,对环境的危害较大。
CO是一种有毒无色气体,其主要通过不完全燃烧而产生,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HC是指碳氢化合物,是由未燃烧的烃类物质组成,长期接触会对人体肝脏、肺部造成损害。
PM是指颗粒物,是由燃料和机油等产生的固态和液态颗粒物组成,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危害都很大。
二、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柴油发动机排放控制技术主要包括预混合燃烧、选别催化、再生过滤等。
预混合燃烧技术是向柴油燃料中加入空气进行预混合,能够有效的降低NOx排放,但同时会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
选别催化技术则是将发动机排放物通过催化剂进行化学反应,从而将其中有害物质分解为安全的无害物质,其优点是不影响发动机性能,但成本较高。
再生过滤技术则是通过高温燃烧或氧化将PM 颗粒过滤掉,一般采用陶瓷或金属纤维材料制成滤芯,但其缺点是需要定期进行滤芯清理以维持正常的工作效率。
三、发动机控制技术除了上述的排放控制技术,发动机的控制技术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发动机控制技术包括缸内直接喷射技术、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复合燃烧技术等。
缸内直接喷射技术通过在缸内直接将燃料喷射到气缸内部实现了动态控制,可大幅度降低燃料消耗和排放。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则是通过时序控制气门开合来控制燃料的进入和燃烧,达到优化燃烧效率的目的。
复合燃烧技术则是将柴油燃料和天然气混合后进行燃烧,能够有效的降低NOx 排放并提高发动机效率。
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

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工具的数量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这也导致了空气污染越来越严重。
柴油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由于其高效和耐用的特点,在近年来的使用率也逐渐升高。
然而,柴油机排放的颗粒物却给环境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本文将探讨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
一、颗粒物的来源与危害柴油机是一种内燃机,采用柴油油料作为燃料,经过压缩着火,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最终驱动车辆行驶。
在这一过程中,除了有CO、HC、NOx等气态废气排放外,也会排放出颗粒物。
颗粒物是指直径小于10微米的固体或液态颗粒物,在柴油机内主要是由未完全燃烧的油料、机油热氧化分解物、金属磨损等产生的。
颗粒物较小,能够直接进入人体呼吸道,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的威胁。
长期接触高浓度颗粒物的人会出现相应的疾病,如:哮喘、肺癌、心血管疾病等。
二、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简介柴油机的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一度被认为是难以攻克的难题,由于颗粒物数量较大、尺寸较小、存在时空分布不均匀等特点,传统的大气污染控制技术很难起到明显的效果。
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已经出现了多种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可以对柴油车产生的颗粒物进行有效的控制。
主要技术如下:1.增设颗粒物捕集器颗粒物捕集器(DPF)是一种能够在尾气排出口捕集颗粒物的装置,有说法认为这是目前最为有效的控制技术之一。
颗粒物在通过DPF时被捕集,当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后,通过高温空气的氧化、烟气的加热或添加还原剂来清除过滤器内的颗粒物。
DPF装置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方便,是一种比较成熟的颗粒物控制技术。
2.改善燃烧过程燃烧过程中的燃料混合均匀度和生成的火焰发射是形成颗粒物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过调整柴油机喷射系统或添加预混合气体等方式,改善燃烧过程,可以有效地减少颗粒物的产生。
3.运用先进的排放控制技术除了DPF以外,目前还出现了液化气体、亚硝酸盐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CR)等运用于柴油机的排放控制技术。
浅谈柴油机排放性能控制技术

311 喷 油 系统 的改进 ..
合 理 的喷 油规 律应 该是 :初
期 喷油 速率不 宜 过高 ,以抑制 N O 生成 ;中期应 急 速 喷 油 ,提高 喷油 速 率和 喷油 压 力 ,以加速 扩 散燃 烧速 度 ,防止 P 升 高和 热效 率 的 恶化 ;后 期要 迅 速 结束 M
喷射 ,避免燃 烧不 完全及 P M增 加 。
欧 5的排 放法 规 基本 上采 用更 为常 规 的发 动机 技 术 和 选择性 催 化还原 (C ) C S R ,S R技 术作 为满 足我 国 国Ⅳ 排 放标 准 的 一种 可选 技 术 ,已被 国 内生产 企 业 采用 。 日本 2 0 0 9年 和美 国 2 1 法 规还 在 早期 法规 技 术要 0 0年 求 的基 础 上 逐 步拓 展 ,不 过 , 与轻 型 车柴 油 机 一 样 , 将会 有一 些先 进 的燃 烧策 略 出现 ,以解决 低 负荷 排放
1 0. § 3 r T )
发 现 改 进 后 ,N 降 低 6 ~1% , P 降 低 8 ~ O % 3 M %
1 %,但燃 油经 济性 略有 恶化 。 5 提 高喷 油压 力 和减小 喷 孔 直径 可 以使 燃 油 的喷雾
颗粒 进 一 步 细化 ,以增 大燃 油 和空 气 接 触 的表 面 积 , 加速燃 油 和 空气 的混 合 ,明显 地 降 低 颗粒 P 中碳 的 M
别是 2 0 年 、2 1 08 0 0年 、2 1 0 2年 ;2 0 0 7年 发布 了非 道 路用 柴 油 机 有 害排 放 强 制性 国家 标 准 ,并 于 2 0 0 7年
1 0月 1日开 始实施 。
要 求 。但 是这 些减 少 措施 往 往 会 增加 N O的排 放 ,这
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与控制技术研究

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与控制技术研究摘要:近年来,不难发现,经济的增长和科技的进步让人们越来越注重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然而,在不断挖掘欲望和满足我们潜在需求的同时,我们所做的一系列实践行为也对周围所生活的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大气环境污染就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相关部门应该对此给予足够重视,有必要针对于柴油发动机尾气的排放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并采取合理的技术对于尾气排放进行控制和处理,以提升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的控制能力,仅供参考。
关键词:柴油发动机;发动机尾气;尾气排放;尾气控制前言:随着汽车行业的日益兴起,汽车使用数辆与日俱增,这直接导致汽车尾气问题变得日益严重。
尤其是针对于柴油发动机,其尾气也会产生一定的排放物,对于人们的生命和生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且尾气排放的同时还会对大气在带来危害,影响人们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为此,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对尾气进行合理处理,不断控制其排放效果,减少其对于环境和人类的污染,相关人员应该对此给予足够重视。
1柴油发动机尾气排放现如今,人们对于柴油发动机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大量的尾气排放,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对于环境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此,需要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认识到柴油发动机所产生的尾气排放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对其进行解决。
不难发现,柴油发电发动机主要的污染物就是废气污染,在柴油发动机之中,废气污染物产生来源主要分为两种,主要内容涵盖以下两个方面:一种是工作时所产生的废气,也是在工作期间由原料燃烧而引起的废气,这些废气是难以避免的;与此同是,另一种的废气排出的是由于汽车在行驶过程当中所产生的汽车尾气,就是我们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这些尾气,这对于我们的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干扰,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解决。
机动车尾气主要包含的成分: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微粒碳烟,二氧化碳以及水等诸多物质,其中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以及微粒和碳尘都对环境具有严重危害性。
柴油机碳烟微粒排放净化技术的探讨

20040501
柴油机碳烟微粒排放净化技术的探讨
摘要
本文系统介绍了国内外柴油机微粒净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介绍了微 粒的形成机理、物理特性和排放规律,研究了发动机运转参数对碳烟微 粒排放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目前微粒后处理存在的问题,结合现 行运行车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柴油机微粒净化系统。该系统分为三个过 滤阶段:补气、惯性沉淀和不锈钢丝网过滤。通过对惯性沉淀、直接拦 截和纤维过滤的理论分析,建立了过滤效率和压降的数学模型,定量地 描述了净化装青的结构参数与发动机的运转参数对微粒净化性畿的影 响。并对该系统进行了结构设计和实验研究:以!t485Q柴油机为研究对 象,对发动机的排放特性和净化装置的过滤特性进行了测定与分析,通 过实验,得出实际性钱指标,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验证数学模型的可 靠性,达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目的。从安装净化装置前后的对比实验 可以看出:采用了这些措施后.车用柴油机尾气排放得到了明显改善。 同时论文还进行了柴油机微粒净化装置的再生研究,初步设计了逆向喷 气再生系统。
that emissions exhausted were improved obviously after having adapted
these measures.In addition,the paper studied the regenerative technology
of the cleanse system and designed the preliminary regenerative system
Key words:diesel engine;particulate;emission control
柴油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柴油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研究
近年来,柴油车尾气排放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不仅是因为这些尾气对环境
造成的影响严重,也因为它们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因此,研究柴油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也变得尤为重要。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柴油车尾气的成分。
柴油车尾气主要由氮氧化物(NOx)、颗粒物(PM)、一氧化碳(CO)和烃组成。
其中,NOx和PM是目前主要的排放物,它们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尤为严重。
因此,控制NOx和PM的排放已成
为柴油车制造商和政府的共同目标。
目前,控制柴油车尾气排放的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CR)、再生式颗粒捕集器技术(DPF)等。
其中,SCR是目前最为常见的控制NOx排放的技术,其原理是将尾气中的NOx与尿素溶液反应,生成氨气和水,这
种化合物会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被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
而DPF则是控制PM 排放的技术,其原理是通过捕获尾气中的颗粒物,将其沉积在墙壁上,再通过高温氧化将其燃烧掉。
除了SCR和DPF技术外,还有一些新的技术正在不断涌现。
例如,低温增强
催化系统技术(LTACS)和超临界燃烧技术(SCC)等,它们相对于传统技术来
说更加高效、节能和环保。
当然,目前缺乏有效的法律和监管机制也是影响柴油车尾气排放控制的因素之一。
柴油车制造商应该加强对自身产品的研发和控制,同时也要尽早进行技术升级,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总之,柴油车尾气排放控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热门话题。
在回应环保呼声的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到技术的优化和升级,以此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柴油机排气污染评价指标研究

柴油机排气污染评价指标研究柴油机是一种利用柴油燃烧产生动力的内燃机,其排放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评价柴油机排气污染的程度,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评价指标。
本文将探讨几个常用的指标,并分析其在评价柴油机排气污染方面的优缺点。
1. PM(颗粒物)排放:颗粒物是柴油机排放中最重要的污染物之一,包括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这些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
评估柴油机排气的PM排放是非常重要的评价指标。
由于颗粒物的成分复杂且尺寸各异,准确测量和评估颗粒物的排放量是一项挑战。
2. NOx(氮氧化物)排放:氮氧化物是柴油机排放中的另一个重要污染物,它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的危害。
由于NOx是臭氧和细颗粒物的前体物质,因此评估柴油机排气中的NOx排放对于控制大气污染非常重要。
柴油机上使用的节氮催化剂可以降低NOx排放,但同时增加了颗粒物的排放量,这就导致了在控制柴油机排气污染方面的矛盾。
3. CO(一氧化碳)和HC(碳氢化合物)排放:CO和HC是柴油机排放中的其他两种重要污染物,它们对大气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
评估CO和HC的排放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柴油机排气的污染情况。
与PM和NOx相比,CO和HC的排放量较低,且受到车辆运行状态的影响较大,因此评估的准确性较低。
除了上述指标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评价指标可以用于评估柴油机排气污染,如颗粒物的化学组分、汽车尾气中的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含量等。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更详细和全面的评估结果,但其测量和评估的复杂性也相对较高。
柴油机排气污染评价是环境保护和车辆控制的重要一环。
PM、NOx、CO和HC是常用的评价指标,其优缺点各有不同。
研究人员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指标,并结合其他相关指标,以提高对柴油机排气污染程度的准确评估。
车用柴油机冷EGR+降低PM技术排放试验研究

车用柴油机冷EGR+降低PM技术排放试验研究近年来,环保问题日益成为人类关注的焦点。
车用柴油机废气排放对环境污染的贡献越来越大。
车用柴油机冷EGR+降低PM技术成为了解决柴油机排放问题的研究热点。
本文对车用柴油机冷EGR技术和降低PM技术的试验研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1. 冷EGR技术冷EGR技术是将一定量的废气通过EGR阀送回到发动机燃烧室中,从而减少NOx排放的技术。
在这项技术中,EGR阀通常放置于排气管的入口处。
但是,由于废气温度较高,如果将废气直接送回燃烧室,可能会导致进气温度升高,容易引起燃烧不稳定甚至爆震。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提出了冷EGR技术,即将排出的废气在进入发动机燃烧室前先经过一个换热器,将废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却介质(如冷却水或空气),使其温度降低。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保证进气温度不升高,还可以减少NOx的排放。
同时,冷EGR技术还可以提高燃油的燃烧效率,降低燃油消耗,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2. 降低PM技术车用柴油机的另一个关键问题就是颗粒物(PM)的排放,这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乃至全球气候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降低PM 排放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
目前,降低PM排放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颗粒捕集器(DPF)技术。
DPF是一种特殊的过滤器,它可以将颗粒物捕获在内部结构中,从而降低排放。
(2)低氧燃烧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控制发动机燃烧室中的氧气含量,使得燃烧产生的颗粒物数量减少。
(3)燃料添加剂技术。
添加特定的燃料添加剂可以降低排放颗粒物的数量。
(4)重新设计发动机构造。
优化发动机的结构可以使得燃烧更加充分,从而减少颗粒物的产生。
以上技术均可降低柴油机PM排放量,但各自的优缺点不同,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3. 实验研究目前,许多研究人员针对车用柴油机的冷EGR技术和降低PM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以验证其效果。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将冷EGR技术与低氧燃烧技术相结合可以降低柴油机的NOx和PM排放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油机PM排放控制技术探讨摘要本文针对车用柴油机PM的组成及对人类生活的危害所面临的若干问题,通过对柴油机污染物的生成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地阐述对柴油机污染物的净化措施等较高问题的本质,优化排放质量,以便使车用柴油机符合环保要求,更进一步的保护我们懒以生存的家园。
本论文共分四章:第一章绪论部分简要概述了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现状分析及净化措施;第二章阐述了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危害,提出了本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和基本思路;第三章讲述了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净化措施等问题并进行了讨论;第四章对本课题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车用柴油机;有害排放物;净化措施AbstractThis paper and composition of the vehicle diesel engine to human PM the dangers of life facing some problems,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pollutants of diesel mechanism,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other aspects, further describes the purification of diesel engine pollutants nature of problems measures to higher quality, optimizing the emissions vehicle diesel engine, so as to meet environmental requirements, further protect us lazy to survive homes.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four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the introduction section of this topic briefly summarizes the current research approach, analysis and purification measures; The second chapter expounds the harmful emissions from diesel generating mechanism and harm, proposed the this thesis mainly research work and basic ideas; The third chapter of a diesel engine harmful emissions purification measures and discussed issues; The fourth chapter of this topic research results are summarized. Keywords: automotive diesel engine; Harmful emissions; Purification measures目录1绪论 (1)1.1 车用柴油发动机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净化措施研究的意义 (6)1.2 国内外对有害排放物的研究现状分析 (6)1.3 对有害排放物所采取的各项净化措施 (6)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 (6)2车用柴油机的排放物 (7)2.1引言 (7)2.2柴油机的排放物及危害 (7)2.3柴油机排放物的生成机理 (9)2.4影响柴油机排放物生成的主要因素 (12)3排放物的控制措施 (19)3.1减少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控制技术 (19)3.2燃烧系统的改进 (19)3.2.1直接喷射式燃烧系统的改进 (19)3.2.2间接喷射式燃烧系统的改进 (20)3.3进气系统的改进 (21)3.4燃料喷射系统的改进 (22)3.4.1 高压喷射系统 (22)3.4.2 改进喷油器结构 (24)3.4.3 电子控制喷射系统 (25)3.5 燃料的改良 (32)3.5.1 燃料的改质 (32)3.5.2 燃油添加剂 (33)3.6柴油机排气污染物的机外净化措施 (33)3.6.1 催化净化技术 (33)3.6.2 柴油机微粒物机外净化方法 (34)4结果分析与讨论 (41)5 总结…………………………………………………………………………………参考文献 (42)致谢 (43)1 引言与汽油机相比,现代车用柴油机具有动力性较高和经济性较好两大优点,而且具有高效率、低油耗、寿命长、使用可靠等特点。
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将柴油机用于重型车,90年代柴油机轿车有了很大发展。
柴油车比汽油车省油三分之一,排放的污染物较少。
目前,欧洲的轿车消费市场上,柴油轿车占了40%。
我国的柴油车发展较晚,但发展迅速。
到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为325万辆,柴油车占99.8万多辆,约占汽车总量的30%。
增速如此之快,难免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随着柴油汽车的社会拥有量的迅速增大,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环境问题不断增多。
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柴油机工作时排放的产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见产物,即颗粒状物,如炭粒、重碳氢化合物、硫酸盐、油气、水汽及灰分等,“墨斗鱼”是人们对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重型柴油车的形象称呼。
这类产物中,有些为致癌物质,它们污染环境、阻碍视线。
另一类是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如一氧化碳(CO)、)、碳氢化合物(HC)等.CO对人体有毒,而氮氧化合物(NOx)和二氧化硫(SO2且在大气中不易自净;SO2有难闻的刺鼻气味:HC、NO在一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下,易溶于水形成酸雨。
经太阳光的作用会形成毒性很强的光化学烟雾;NOx和SO2显然,柴油机工作时排出的燃烧产物不仅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而且由于柴油燃烧不完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炭烟越浓,排放的可燃物越多,对环境的污染越严重,能源的浪费就越大。
控制重点是氮氧化物和颗粒污染物。
近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分担率中,柴油车占氮氧化物的43%,占颗粒悬浮物的83%。
1.1 车用柴油发动机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净化措施研究的意义近几十年来,随着工业的发展和能源消耗的日益增加,由于燃烧过程产生的有害物质对大气产生了严重的污染。
特别是石油燃料的大量消耗所引起的严重后果,在工业与交通集中的那些地区对环境的污染表现得最为突出,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
本课题对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详细研究,对于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和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以改善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1.2 国内外对有害排放物的研究现状分析汽车是当今大气污染的最大污染源已经被许多国家调查所证实。
现在,世界上大约有两亿辆汽车,其中大部分在城市行驶,这些汽车每年排出两亿吨一氧化碳,四千万吨碳氢化合物,两千万吨一氧化氮等有害气体。
而且,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加,汽车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还会随之而增加。
因此一些发达国家都采取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以减少汽车有害物的排放,例如:美国、德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
1.3 对有害排放物所采取的各项净化措施车用柴油机的有害排放物所造成的危害,针对不同方面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本课题主要从燃烧系统的改进、喷射系统的改进、点火系的改进、进气系统的改进等措施来净化汽油机的尾气排放。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工作的基本思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搜集多方资料,采用理论分析法对结果进行修正处理,用实验法得到较合理的有害物排放值,分析出车用柴油机有害排放物的生成机理及其生成的影响因素。
以实验研究为基础丰富车用柴油机有害物排放理论,为降低排放寻找有效的净化措施,并为将来对柴油机燃烧过程和排放特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2 车用柴油机的排放物2.1 引言与汽油机相比,现代车用柴油机具有动力性较高和经济性较好两大优点,而且具有高效率、低油耗、寿命长、使用可靠等特点。
20世纪30年代,世界各国开始将柴油机用于重型车,90年代柴油机轿车有了很大发展。
柴油车比汽油车省油三分之一,排放的污染物较少。
目前,欧洲的轿车消费市场上,柴油轿车占了40%。
我国的柴油车发展较晚,但发展迅速。
到2002年全国汽车产量为325万辆,柴油车占99.8万多辆,约占汽车总量的30%。
增速如此之快,难免给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
随着柴油汽车的社会拥有量的迅速增大,伴随着工业文明的迅速发展而出现的环境问题不断增多。
环境保护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柴油机工作时排放的产物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可见产物,即颗粒状物,如炭粒、重碳氢化合物、硫酸盐、油气、水汽及灰分等,“墨斗鱼”是人们对尾气排放严重超标的重型柴油车的形象称呼。
这类产物中,有些为致癌物质,它们污染环境、阻碍视线。
另一类是一般情况下肉眼看不见的物质,如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x)和二氧化硫(SO2)、碳氢化合物(HC)等.CO对人体有毒,而且在大气中不易自净;SO2有难闻的刺鼻气味:HC、NO在一定的地理气候条件下,经太阳光的作用会形成毒性很强的光化学烟雾;NOx和SO2易溶于水形成酸雨。
显然,柴油机工作时排出的燃烧产物不仅会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与破坏,而且由于柴油燃烧不完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炭烟越浓,排放的可燃物越多,对环境的污染越严重,能源的浪费就越大。
控制重点是氮氧化物和颗粒污染物。
近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机动车的排放污染物分担率中,柴油车占氮氧化物的43%,占颗粒悬浮物的83%。
2.2 柴油机的排放物及危害柴油机排放的废气中,氮气(N)占75.2%,二氧化碳(CO2)占7.1%,氧气及其他成分占16.88%,有害排放占0.82%。
其中有害排放的主要成分包括:氮氧化合物占35.4%,一氧化碳占35.4%,硫化物及微粒主要是炭烟,还包括油雾、金属颗粒等占20.66%。
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排放的CO和HC要少得多,NOx 与汽油机在同一数量级,而微粒及炭烟的排放要比汽油机多十几倍甚至更多。
因此柴油机的排放控制,重点是NOx和微粒及炭烟,其次是HC。
柴油机的燃烧过程比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由于诸多原因的影响使柴油与空气难以达到完全燃烧的程度,可能会造成局部或整个燃烧空间内出现不完全燃烧,所以产生出不完全燃烧产物和燃烧中间产物,这些燃烧产物大部分是有毒的,或者具有强烈的刺激性和致癌作用,造成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的危害,必须加以控制。
(1)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柴油在空气不足的情况下燃烧的中间产物,在柴油机排气中一般含量较低,当柴油机燃烧局部缺氧时容易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