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速递】2019届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实验小题小练:(10)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合集下载

济南市济钢高中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第五章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实验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练习题

济南市济钢高中  人教版必修二生物第五章第二节 染色体变异 实验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 练习题

济南市济钢高中人教版必修二生物第五章第二节染色体变异实验探究-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练习题一、单选题1. 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对细胞产生的影响是()A .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B .抑制DNA分子复制C .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 .抑制DNA的转录2. 在“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低温所起主要作用是()A .抑制纺锤丝的形成B .促进纺锤丝的形成C .抑制DNA的复制D .促进DNA的复制3.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B .低温也可以使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少C .固定和解离后的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D .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基本相似4. 将洋葱(2n=16)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底部接触水面.待洋葱长出约1cm 左右的不定根时,再将整个装置放人4℃环境下继续培养36h然后取根尖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卡诺氏液的作用是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 .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16、32或64条染色体的细胞C .显微镜的视野中可以观察到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 .4℃的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点的分裂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5.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叙述中,正确的是()A .低温处理洋葱根尖后会引起成熟区细胞染色体数目的变化B .在观察低温处理的洋葱根尖装片时,可以看到细胞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C .观察洋葱根尖装片时要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所要观察的细胞,将所要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的中央,调节视野的亮度,再转动粗准焦螺旋直至物象清晰D .低温处理和利用秋水仙素处理材料的原理是相同的6. 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诱导原理是低温抑制了纺锤体的形成,细胞不能完成分裂B .借助显微镜可观察到姐妹染色单体彼此分离的过程C .取材时可以选取诱导处理的洋葱根尖约0.5~1cmD .制作装片的操作方法与实验“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同7.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低温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 .制作装片,包括解离、漂洗、染色和压片四个步骤C .在低倍镜视野中,只要看到含四个染色体组的细胞,即可判断染色体数目发生了改变D .把根尖放在卡诺氏液中浸泡,以固定细胞的形态8. 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洋葱的不定根在冰箱的低温室内诱导36h,可抑制细胞分裂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B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和染色C .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可用于洗涤细胞固定过程中使用的卡诺氏液和解离细胞D .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9. 低温和秋水仙素都能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加倍,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两者起作用的时期都是间期B .采取一定的方法可以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C .前者实验中用到的卡诺氏液是固定细胞形态的作用D .用前者处理洋葱比后者处理更有效10. 关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错误的描述是()A .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数目最多B .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C .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D .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11. 有关“低温诱导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A .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B .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C .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D .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12.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使用的试剂种类和作用不匹配的一项是()A .卡诺氏液﹣杀死细胞、固定细胞形态B .清水﹣固定后的冲洗C .质量分数15%的盐酸溶液﹣参与解离D .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体染色13. 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①原理:低温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着丝点不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分别移向两极.②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但卡诺氏液效果更好.③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溶液和醋酸洋红溶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④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A .一项B .两项C .三项D .四项14. 洋葱是二倍体植物,某同学用低温诱导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并获得成功.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低温诱导过程会使细胞出现不完整的细胞周期B .低温诱导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染色体加倍C .低温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同D .低温诱导的根尖细胞,可能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异,也可能发生基因重组15. 秋水仙素诱导产生多倍体的重要作用是()①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纺锤体②加速细胞染色体复制③使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形成成熟的性细胞A .①B .②C .③D .①②③二、实验探究题16. 四倍体大蒜比二倍体大蒜的产量高许多,为探究诱导大蒜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低温,特设计如下实验.实验主要材料:大蒜、培养皿、恒温箱、卡诺氏液、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显微镜、体积分数为15%的盐酸溶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1)实验步骤:①取5个培养皿,编号并分别加入纱布和适量的水;②将培养皿分别放入﹣4℃、0℃、、8℃、12℃的恒温箱中lh;③分别放入5个培养皿中诱导36h;④分别取根尖cm,放入中固定0.5﹣lh,然后用冲洗2次;⑤制作装片:解离→→→制片;⑥低倍镜检测,统计每组视野中的染色体加倍率,并记录结果.(2)实验结果:染色体加倍率最高的一组为最佳低温.实验分析:①设置实验步骤②的目的是,恒温处理lh是为了排除室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②除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外还可以用对染色体进行染色.17. 用2%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植物的分生组织,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加倍,那么,用一定时间的低温(例如4℃)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时,是否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加倍呢?请就低温对细胞内染色体数目的影响是否与秋水仙素作用相同这个问题进行实验探究.(1)材料器具:长出根的洋葱(2n=16)若干、小烧杯、培养皿若干、清水、控温冰箱、2%的秋水仙素溶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等.实验步骤:①选取大小的带根洋葱3个,编号1、2、3.②将1号洋葱在常温下放在中培养洋葱根;将2号洋葱放在等量的清水中,在的冰箱中培养洋葱根;将3号洋葱放在培养洋葱根(对照组),其他条件均相同.③分别取1、2、3号洋葱的根尖制成1、2、3号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2)实验结果与预测结论:(以下每空一分)①若号与号装片染色体数目相同,并且是号的两倍,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相同,低温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②若号与号装片染色体数目相同,并且是号的一半,说明低温与秋水仙素的作用不同,低温不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高考生物 必修2实验复习指导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高考生物 必修2实验复习指导 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高考生物必修2实验复习指导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实验十三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P88
1、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以致影响染色体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2、方法步骤:
(1)洋葱长出约1cm左右的不定根时,放入冰箱的低温室内(4℃),诱导培养36h。

(2)剪取诱导处理的根尖约0.5~1cm,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 h,以固定细胞的形态,然后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冲洗2次。

(3)制作装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同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制片方法一样)
(4)观察,比较: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讨论:秋水仙素与低温都能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这两种方法在原理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用心爱心专心 1。

2019年全国II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最新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2019年全国II卷高考生物试题及答案    最新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可下载 可修改 优质文档
1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3 P 31 S 32 Mn 55 Fe 56
一、非选择题:共39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
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9分。

29.(8分)
某研究小组切取某种植物胚芽鞘的顶端,分成甲、乙两组,按下图所示的方法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置于去顶胚芽鞘切段的一侧,一段时间后,测量胚芽鞘切断的弯曲程度(α角),测得数据如下表。

据此回答问题。

分组


琼脂块
左 右 α角/度 20.4 9.0 9.1 (1)生长素在胚芽鞘中的运输属于极性运输,这种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

(2)上图中α角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3)据表可知乙组中左、右两侧的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基本相同,但小于甲琼脂块所引起的α角,原
因是________。

30.(8分)
环境中的内分泌干扰物是与某种性激素分子结构类似的物质,对小鼠的内分泌功能会产生不良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机体内性激素在血液中的浓度________________,与靶细胞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会_______________。

(2)与初级精母细胞相比,精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减半,原因是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_________。

(3)小鼠睾丸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发挥调节作用。

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有____________。

冲刺2020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附答案及解析)

冲刺2020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附答案及解析)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实验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以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发生变化。

提示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体无关,没有纺锤体的牵引,着丝点也能正常分裂。

2.实验步骤与现象(1)(2)现象: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注意事项(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已经死亡,不能持续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2)选材只能是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4.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的试剂及其作用5.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比较考点一: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例1.用质量分数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 h,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 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进行了相关实验设计。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假设是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B.本实验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C.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本实验可以看到一个细胞完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例2.将洋葱(2n=16)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底部接触水面。

待洋葱长出约1 cm左右的不定根时,再将整个装置放入4 ℃环境下继续培养36 h,然后取根尖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卡诺氏液的作用是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显微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16、32或64条染色体的细胞C.显微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4 ℃的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点的分裂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考点二实验的拓展和应用例1.以下材料选自某同学所做实验的部分记录。

全国Ⅱ卷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析

全国Ⅱ卷高考生物实验试题分析

全国Ⅱ卷高考生物试验试题分析专业品质权威编制人: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________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团队精心编制而成,期望大家下载或复制使用后,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全文可编辑,以便您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依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感谢!同时,本团队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资料,如办公资料、职场资料、生活资料、进修资料、教室资料、阅读资料、知识资料、党建资料、教育资料、其他资料等等,想进修、参考、使用不同格式和写法的资料,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office materials, workplace materials, lifestyle materials, learning materials, classroom materials, reading materials, knowledge materials, party building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全国Ⅱ卷高考生物试验试题分析全国Ⅱ卷高考生物试验试题分析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息推行,生物试验题在高考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2020届高考生物实验突破 专题09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解析版)

2020届高考生物实验突破 专题09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解析版)

2020届高考生物实验突破专题09 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1.实验原理用低温处理植物分生组织细胞,能够抑制细胞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以致细胞不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染色体的数目发生变化。

提示着丝点分裂与纺锤体无关,没有纺锤体的牵引,着丝点也能正常分裂。

2.实验步骤与现象(1)(2)现象:视野中既有正常的二倍体细胞,也有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的细胞。

3.注意事项(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已经死亡,不能持续观察到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变化。

(2)选材只能是分生区细胞,不能进行细胞分裂的细胞不会出现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4.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的试剂及其作用5.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与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比较考点一: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例1.用质量分数为2%的秋水仙素处理植物分生组织5~6 h,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

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如 4 ℃)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是否也能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进行了相关实验设计。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本实验的假设是用一定时间的低温处理水培的洋葱根尖能够诱导细胞内染色体加倍B.本实验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和比较经过不同处理后根尖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C.本实验需要制作根尖细胞的临时装片,制作步骤是解离→漂洗→染色→制片D.本实验可以看到一个细胞完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答案】D【解析】由于在装片制作过程中已经将细胞杀死,所以用显微镜观察时看不到一个细胞完整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的过程,故D项错误。

例2.将洋葱(2n=16)放在装满清水的广口瓶上,让洋葱底部接触水面。

待洋葱长出约1 cm 左右的不定根时,再将整个装置放入4 ℃环境下继续培养36 h,然后取根尖制作成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

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卡诺氏液的作用是使洋葱根尖的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B.显微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16、32或64条染色体的细胞C.显微镜视野中可以观察到四分体和同源染色体分离现象D.4 ℃的低温通过抑制着丝点的分裂而使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B【解析】卡诺氏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解离液的作用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离开来,A 错误;由于低温诱导,有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加倍,有的仍为正常二倍体,加倍后染色体数目为32条,或没有加倍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在有丝分裂后期为32条,加倍后的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为64条,而正常细胞染色体数目为16条,B正确;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及分离是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特征,有丝分裂没有此现象,C错误;低温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而不是抑制着丝点的分裂,无纺锤体的牵引,染色体无法向两极移动而保留在一个细胞中,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生物(含试题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Ⅱ)生物(含试题详解)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全国Ⅱ卷2019年高考全国Ⅱ卷生物试题保持一贯的风格特征,稳中有进,突出应用性和创新性,助力推进素质教育;同时在考查内容、试题呈现方式等方面体现出综合和灵活多变的特点,便于更好地发挥高考区分选才和引导教学的功能。

■高考新动向1.试题注重回归教材,引导考生关注基础知识今年高考生物试题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查以及对主干知识的拓展与延伸,如第30题考查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其中考查了教材中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这就要求考生在熟悉教材的同时能够准确运用教材语言进行规范答题。

2.试题综合性增强,强调知识间的联系与以往的高考生物试题相比,今年高考生物试题中,一道题目中涉及的知识点有所增加,章节间的跨度增大,且知识间的联系增强,如第31题以生态系统作为主线进行考查,题中还涉及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等知识,强调知识模块间的组合,对考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要求较高。

3.联系生活实际与生产实践,倡导学以致用试题更加注重引导考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第2题以马铃薯块茎的储藏为背景,引导考生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第4题从日常生活中会遇到的人体失水问题切入,考查内环境稳态和水盐平衡调节的相关知识。

4.关注生态文明,倡导环境保护理念高考生物试题坚持学科素养导向,着意传递保护环境与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体现了社会责任素养,如第37题针对土壤污染问题,创设新情境,考查考生对微生物培养、分离、筛选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考点新变化在今年全国Ⅱ卷生物试题中,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内质网和细胞核的功能、细胞呼吸、物质的跨膜运输、内环境稳态与生命活动的调节、杂交实验、生态系统等知识;非选择题部分考查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净光合作用、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选修部分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和分离、植物组织培养。

今年高考对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加大了考查力度,减弱了对图表类试题的考查,题干信息趋向简单化,考查目的更加明确。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24年7月)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24年7月)

2025年高考生物复习热搜题速递之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2024年7月)一.选择题(共15小题)1.种子中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含量的平衡在调控种子休眠和破除休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外界环境信号因素通过影响种子ABA和GA的合成和降解来改变种子休眠程度,如图是ABA和GA调控种子休眠过程的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结合材料和图推测,A处的生理变化存在合成ABA,B处的生理变化存在降解ABAB.ABA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衰老,抑制细胞分裂、种子萌发和气孔关闭C.不同植物激素的绝对含量和调节的顺序性共同影响种子萌发D.破除休眠后,种子对ABA、温度和光照的敏感性降低2.植物器官脱离母体是在离区发生的,离区发育一般包括离区发育阶段、离区激活阶段和离区激活后阶段,该过程中生长素与乙烯的作用模式如图所示,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离区发育阶段,生长素经极性运输至离区细胞后抑制细胞分裂B.离区激活阶段,乙烯和生长素对离区细胞的作用表现为协同关系C.离区激活后阶段,乙烯和生长素经信号传导诱导细胞发生基因突变D.离区的发育过程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完成,并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3.有研究发现,在植物侧芽处直接涂抹细胞分裂素,侧芽开始生长,顶端优势解除。

为探究其具体机制,科学家发现在豌豆去顶前,侧芽所在的茎节处异戊烯基转移酶基因(IPT基因)不表达;去顶后该基因表达且细胞分裂素浓度增加。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生长素对侧芽的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特点B.生长素可以通过调控基因选择性表达而影响侧芽发育C.IPT基因缺失的植物侧芽生长受抑制会表现顶端优势现象D.若在去顶豌豆顶部涂抹生长素,茎节处细胞分裂素将增加4.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节过程与跨膜激酶蛋白(TMK)密切相关。

AHA蛋白是植物细胞膜上的一种质子泵,具有ATP水解酶的活性。

研究发现,生长素可以诱导TMK蛋白和AHA蛋白在细胞膜上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体,激活AHA蛋白的活性,导致细胞内大量质子外流,从而引起细胞壁酸性化和细胞伸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选择题
1.在“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中,低温处理根尖的目的是( )
A.促进细胞生长
B.抑制DNA 复制
C.促进染色体配对
D.抑制纺锤体形成 答案:D
2.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B.固定:用卡诺氏液浸泡根尖0.5h-1h,以固定细胞形态
C.染色:改良的苯酚品红溶液可以使DNA 染成深色
D.制片:制片中涉及到漂洗,应该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答案:B
3.下列关于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中,部分试剂的使用方法及其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选项
试剂 使用方法 作用 A 卡诺氏液
将根尖放入卡诺氏液中浸泡0.5~1h 培养根尖,促进细胞分裂 B
体积分数为95%
的酒精
与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等体积混合,浸泡经固定的根尖 解离根尖细胞,使细胞之间
的联系变得疏松 C 蒸馏水
浸泡解离后的根尖约10 min 漂洗根尖,去除解离液 D
改良苯酚品红染
液 把漂洗干净的根尖放进盛有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玻璃皿中染色3~5 min 使染色体着色
4.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的实验条件和试剂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低温:与“多倍体育种”中“秋水仙素”的作用机理相同
②酒精:与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中的使用方法相同
③卡诺氏液:与“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中“NaOH”的作用相同
④改良苯酚品红染液:与“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中“醋酸洋红液”的使用目的相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5.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原理是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能够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染色体不能移向细胞两极,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加倍
B.该实验临时装片制作的程序为:选材→固定→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C.实验试剂及作用分别为:卡诺氏液→固定,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色,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混合液→解离
D.如果以洋葱幼苗为实验材料,显微镜下观察到某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则说明实验成功,该幼苗长成植物体之后所有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实现了加倍
答案:D
6.有关“低温诱导二倍体大蒜根尖细胞染色体加倍”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
A.可能出现三倍体细胞
B.多倍体细胞形成的比例常达100%
C.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无完整的细胞周期
D.多倍体形成过程增加了非同源染色体重组的机会
答案:C
解析:在多倍体细胞形成过程中,不可能进入有丝分裂后期,因为没有纺锤体形成,染色体不能被拉向细胞两极。

注意根尖细胞分裂方式是有丝分裂。

7.对于低温诱导洋葱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错误的描述是( )
A.观察到的细胞中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在高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
D.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方面,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的原理相似
答案:C
解析:在细胞周期中,因间期持续的时间长,所以在显微镜视野内处于分裂间期的细胞最多,A 正确;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导致部分细胞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B正确;在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形态时会导致细胞死亡,因此在高倍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过程,C错误;在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化中,低温与秋水仙素诱导原理相似,均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D正确。

8.对于“低温诱导蚕豆染色体数目变化”的实验,不正确描述是( )
A.低温诱导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将引起可遗传变异
B.在显微镜视野内可以观察到二倍体细胞和四倍体细胞
C.低温可以抑制纺锤体的形成
D.用根尖分生区作材料,在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从二倍体变为四倍体的全过程
答案:D
9.下列有关“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低温诱导能抑制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B.改良苯酚品红染液的作用是固定细胞形态
C.固定和解离后漂洗液都是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
D.该实验的目的是了解纺锤体的结构
答案:A
10.低温和秋水仙素均可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前者的优点,具体表现在( )
①低温条件易创造和控制
②创造低温条件所用的成本低
③安全无毒,易于操作
④低温效果好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答案: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