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环球雅思教育学科教师讲义

副校长/组长签字:签字日期:

年级:八年级上课次数:2

学员姓名:辅导科目:英语学科教师:

课题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课型□预习课□同步课□复习课□习题课

授课日期及时段2014 年月日

教学目的

重难点

教学内容

Unit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

一、书本重要语法点梳理

help with housework帮助做家务 on weekends在周末

how often多久一次 hardly ever几乎从不

once a week每周一次 twice a month每月两次

be free有空 go to the movies去看电影

use the Internet用互联网 play tennis打网球

stay up late熬夜;睡得很晚 at least至少

have dance and piano lessons上舞蹈课和钢琴课

go to bed early早点睡觉 play sports进行体育活动

be good for对……有好处 go camping去野营

not…at all一点儿也不…… in one’s free time在某人的业余时间

the most popular最受欢迎的 such as比如;诸如

old habits die hard积习难改 go to the dentist去看牙医

morn than多于;超过 less than少于

help sb. with sth.帮助某人做某事 How about…? .....怎么样?…好不好?want sb. to do sth.想让某人做某事 sb.+find+that从句. 某人发现……

spend time with sb.和某人一起度过时光spend time on sth/ (in) doing sth.

It’s+ adj.+ to do sth. 做某事是……的。ask sb. about sth.向某人询问某事by doing sth. 通过做某事 the best way to do sth.做某事的最好方式

What’s your favorite……?你最喜爱的……是什么?

1. exercise的用法 v/n

1)动词,锻炼,既可以作不可数名词“锻炼”讲,也可作可数名词“练习”讲。 He exercises every day。We often do / take exercise on weekends.

2)do morning exercises 做早操 do eye exercises 做眼保健操

Doing morning exercises is good for our health. 做早操对我们的健康有益。2.No, I never go shopping. 不,我从不购物。

(1)go shopping 意为“去购物”。Go+ v. Ing 形式表示进行某项活动。如:

Go swimming/ shopping/skating/skiing/fishing/climbing/hiking 去游泳/购物/滑冰/滑雪/钓鱼/爬山/徒步旅行。

(2)never为频率副词,意思是“从不”。

【辨析】:频率副词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

频率副词词义频率英文释义

always 总是100% all the time

usually 通常90% often, generally

often 经常80% (at) many times

sometimes 有时50% at times, now and

then

hardly ever 几乎不10% almost not, not at all

never 从不0% not ever, not at any

time

3. —How often do you watch TV? 你多久看一次电视?

—Twice a week. 一周两次。

(1)how often表示“多久一次”,是对动作的频率进行提问。可用于回答表示频率的副词,如always, usually, often, sometimes, hardly ever, never等,或用于回答表示频率的短语,如once a day (一天一次),twice a week (一周两次),four times a month (一个月四次),every day (每一天)等。如:

▲—How often does he surf the Internet? 他多久在网上冲浪一次?—Once a week. 一周一次。

(2)twice a week 意思是“一周两次”是一个表示频率的短语,表示频率的短语一般是由“次数+a+时间名词”构成;表示“一次或两次”时,一般用once和twice表示,而表示“三次或三次以上”时,则用“数词+times”结构。如:once a month (一个月一次),twice a day (一天两次),three times a week (一周三次),five times a year (一年五次)等。

(3)疑问词how的用法

1)怎样,用什么手段,方法/交通工具How did he do it? / I don’t know how to swim.

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

(2) 情况如何(指身体健康状况)How are you?

(3) how many,how much表示“多少” how many后接可数名词复数,how much

接不可数名词。How many times do you go to the park?

How much are those pants?

(4)how many times 询问多少次,其答语表示次数。如:once twice,three times等How many times do you go to the movies a month? About three times.

(5) How old...? 询问年龄How old are you? I am five.

(6) How about…? ……如何?……怎么样?How about going to the movies?

(7)how long 询问多长时间,其答语表示一段时间,如:for two days,for three hours 等。

How long will it take to get to the station?About half an hour。

(8)how soon 用来询问过多久,多久以后,其答语是in two hours,in three days等。How soon wil he come back?In an hour。

4.be free意为“有空”是形容词,其反义词为“be busy”。free的另一种意思是“自由的;不受约束的”,其名词形式为freedom。还有一个意思是“免费的”,如:They enjoy free medical care. 他们享受免费医疗。

5. be full 意为“满的;忙的”是形容词,其反义词有:

full(满的)——empty(空的),full(饱的)——hungry(饿的)。如:

I am full, so I don’t want anything.

我饱了,所以我不想要了。

6.eat breakfast意为“吃早饭”同义词组为have breakfast,其中间不加冠词,但当三餐前有形容词修饰时,要加不定冠词 a 或an。如:have a big dinner 吃一顿丰盛的晚餐

want+名词想要如:I want a job. 我想要一份工作。

want to do sth. 想要做某事Do you want to go to the movies with me?你想和我一起去看电影吗?

want sb. to do sth. 想要某人干某事I want you to help me with my math. 我想要你帮我学数学。

7.She says it’s good for my health. 她说那对我的健康有益。

(1)be good for意思是“对……有好处”。如:

▲ Doing exercise is good for our health. 进行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好处。

【辨析】:be good for, be good at 与be good to

be good for 意思是“对……有益”。如:

▲ Watching TV too much is not good for your health.看电视太多对你的身体没有好处。

be good at 意思是“擅长于……”。如:

▲ He is good at playing football. 他擅长踢足球。

be good to 意思是“对……好”。如:

▲ The old woman is good to us. 那个老太太对我们很好。

(2)health是一个名词,意思是“健康”,它的形容词形式是healthy,意思是“健康的”。如:

▲ My grandmother is over 80 years old, but she is very healthy. 我奶奶八十多岁了,但她非常健康。

▲ We should keep in good health.我们要保持健康。

8. ask sb. to do 叫…做某事 Teacher asked me to clean the classroom. ask sb. not to do sth.叫…不要做某事 Teacher asked me not to clean the

classroom.

ask sb. about sth. 问某人某事 We asked our students about their free time

activities

ask sb. for help 向某人求助如:ask teacher for help 向老师寻求帮助

9.go online意为“上网”,其同义词为“use the Internet”。

10. help with sth. 如:They help with this problem.

help sb. do. 如:They help you relax. 他们帮助你放松

11. at least 最少原形little 比较级less 最高级least

如:we should sleep at least 8 hours.我们至少得睡8个小时。

12. be surprised 意为“惊讶”构成的短语有

be surprised to do sth

惊讶做某事

be surprised that + 从句

to one’s surprise令某人惊讶的是如:

to their surprise令他们惊讶的是to Li Lei’s surprise令李雷惊讶的是

13.stay up 熬夜如:I often stay up until 12:00pm.我经常熬夜到12点。

14. although为连词,意思是“尽管;虽然”,表示转折关系,同义词有though。

与but作用相同,但是用法不同。特别注意英、汉在此意义上的表达区别:汉语中经常说“虽然……但是……”,但在英语中,although和but不能同时使用,即“虽然”和“但是”只能用其一。如:

▲ Although I get up early, I can’t catch the early bus.

= I get up early, but I can’t catch the early bus. 尽管我起得很早,但还是没有赶上早班车。

I don’t pass the exam, although I study every hard. =I study very hard, but I don’t pass the exam.

尽管我努力学习,但考试还是没有及格。

想类似的还有because跟so,用了because就不能再用so了。如:

I didn’t have supper, because I had a stomachache.

= I had a stomachache,so I didn’t have supper.

我没有吃饭,因为胃疼。

15. The best way to do sth. 做某事的最好方式原形good 比较级better 最高级best 如:

I think the best way to relax is to listen to music. 我认为最好的休闲方式是听音乐。

比的知识点整理

【求几个数的连比方法】求几个数的连比的方法,如 已知甲数与乙数的比是5∶6,乙数与丙数的比是8∶7,求甲乙丙三个数的连比。 解题时,可先把两个比排列成右面竖式的形式,再在两个空位上填入左边或右边相邻的数(为了与比的项相区别,用括号括起来),然后将每一竖行的两个数相乘,就得出了甲乙丙这三个数的连比。如果这个连比中各个项都含有除1以外的公约数,就用公约数去除各个项,直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为止,从而将这一连比化简。 【求比的未知项的方法】求比的未知项的方法比较简单:(1)未知项x为前项,则x=后项×比值;(2)未知项x为后项,则x=前项÷比值。 【解比例的方法】解比例就是求比例中的未知项。解比例的方法也比较简单: (1)若未知数x为其中的一个外项,则 (2)若未知数x为其中的一个内项,则 比和比例

比的概念是借助于除法的概念建立的。 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5÷6可记作5∶6 两个数的比叫做单比,两个以上的数的比叫做连比。例如a∶b∶c。连比中的“∶”不能用“÷”代替,不能把连比看成连除。把两个比化为连比,关键是使第一个比的后项等于第二个比的前项,方法是把这两项化成它们的最小公倍数。例如, 甲∶乙=5∶6,乙∶丙=4∶3, 因为[6,4]=12,所以 5∶6=10∶12,4∶3=12∶9, 得到甲∶乙∶丙=10∶12∶9。 例1 已知3∶(x-1)=7∶9,求x。 解:7×(x-1)=3×9, x-1=3×9÷7, 比的意义 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例如21:7 其中21是前项,7是后项,3为这个比的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比的后项不能是零。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一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年级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一、易读错的字 战争( zhàn√ zàn) 诉说( sù√ shù) 强壮( zhuàng√ zuàng) 走路(zǒu√ zhǒu) 种类(zhǒng√ zǒng) 这样( zhè√ zè) 再次( zài√ zhài) 做事(zuò√ zhuò) 品尝( cháng√ cáng ) 因为(wèi√ wéi) 二、易写错的字 走:先写“土”,再写下面的部分,注意第二笔的竖与第四笔的竖不连写。 北:第四笔是“丿",不要写成“L"。 广:上面有“、",不要写成“厂"。 各:上面是“夂”,不要写成“攵"。 种: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 样:左边最后一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这:第四笔是点,不要写成捺。 为:笔顺是点、撤、横折钩、点。 三、会写词语 吃水叫好主人江水住手没有以后开会走动北京大门广大不过伙伴这样太阳学校金秋 因为各种各样 四、辨字组词 吃(吃饭) 叫(叫好) 主(主人) 江(长江) 没(没有) 以(以后) 乞(乞求) 叶(叶子) 王(大王) 汗(汗水) 设(设问) 似(似乎) 会(开会) 走(走动) 北(北方) 京(北京) 广(广大) 过(过年) 合(会合) 足(不足) 兆(兆头) 景(景色) 厂(工厂) 这(这边) 各(各自) 种(种子) 样(一样) 伙伙伴) 伴(陪伴) 太(太阳) 名(名人) 钟(时钟) 详(详写) 秋(秋天) 胖(白胖) 大(大家) 阳(太阳) 校(校园) 金(金子) 秋(秋天) 因(因果) 为(为了) 阴(阴天) 较(比较) 全(完全) 秒(分秒) 困(困难) 办(办法) 五、多音字。 jiào(感觉) wèi(为何) méi(没有) zhāo(着数) 觉为没着 zhuó(着眼) jué(睡觉) wéi (作为) mò(出没) zháo(着火) zhe(看着) kuài(会计) biè(别嘴) kàn(看见) 会别看

八年级数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 的平方,即2 2 2 c b a =+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关系2 2 2 c b a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2 2 2 c b a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 实数 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 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o 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 ≥0;若|a|=-a ,则a ≤0。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 长度的单位及换算关系: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m),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um ),纳米( nm )。 2. 换算关系:1km=__103__m 1mm=__10-3__m 1dm=__10-1__m 1cm= 10-2 m 3. 长度的测量工具:____刻度尺_____。 4.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注意: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_零刻度线_、_量程_、_分度值_。 A、根据需要选取适当__量程__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选) B、测量时的方法: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会放)。 C、读数时视线与尺面__垂直__,认读刻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读)。 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___单位___(会记)。 5. 时间的测量: (1)时间的测量工具:停表(实验室用) (2)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秒(s) 运动的描述 1. 机械运动 (1)定义: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 参照物 (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___选择判断物体位置是否变化的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2)同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一般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___相对性___。 (3)不能选择所研究的对象本身作为参照物那样研究对象总是静止的。(能/不能) (4)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的方法: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____静止___的。 运动的快慢 1. 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有两种方法: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比和比例知识点归纳 1、比的意义和性质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例如:9 : 6 = 1.5 前比后比 项号项值 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 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化简比。 习题: 一、判断。 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 2、比的基本性质和商的基本性质是一致的。() 3、10克盐溶解在100克水中,这时盐和盐水的比是1:10. () 4、比的前项乘5,后项除以1/5,比值不变。() 5、男生比女生多2/5,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7:5. () 6、“宽是长的几分之几”与“宽与长的比”,意义相同,结果表达不同。() 7、2/5既可以看做分数,也可以看做是比。() 二、应用题。 1.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 (1)写出甲、乙两队完成这项工程所用的时间比,并化简。 (2)写出甲、乙两队工作效率比,并化简。

2.育才小学参加运动会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5∶3,其中女生72人。那么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 3.食品店有白糖和红糖共360千克,红糖的质量是白糖的。红糖和白糖各有多少千克 4.甲、乙两个车间的平均人数是162人,两车间的人数比是5∶7。甲、乙两车间各有多少人 5.有一块长方形地,周长100米,它的长与宽的比是3∶2。这块地有多少平方米 6.建筑用混凝土是由水泥、沙、石子按5∶4∶3搅拌而成,某公司建住宅楼需混凝土2400吨,需水泥、沙、石子各多少吨 外项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例如:9 :6 = 3 : 2 内项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解比例。 3、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华埠中学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四课生产与经济制度 一、发展生产满足消费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从根本上讲,人的消费不是由主观愿望决定的,而是由客观的物质生产状况决定的。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对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对生产有重要的反作用,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促进生产的发展。 ①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 ②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只有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行为才算最终完成。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④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能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3)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①社会再生产:社会生产过程的不断重复和更新。 ②关系:直接生产过程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分配和交换是连结生产与消费的纽带,对生产和消费有重要的影响;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与动力。 2、大力发展生产力 (1)原因:①必要性: 理论上:A.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B.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现实中: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由我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决定的。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为解决这一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本质要求。 B.大力发展生产力,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国家的根本任务。 ②重要性: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2)大力发展生产力的途径: ①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②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 ③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Unit 1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本单元的话题:谈论假期活动内容,复习一般过去时。 本单元的语法:1.复习一般过去时;2.学习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的用法。 2.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的用法: (1)左边的some、any、every、no与右边的body、one、thing 构成不定代词,some、any、every、no与右边的疑问副词where 构成不定副词; (2)一般情况下以some开头的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用于肯定句,以any开头的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用于否定句、疑问句;以no开头的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表示否定含义(no one为两个单词);(3)不定代词或不定副词和形容词连用时,形容词放在后面。 He has something important to do.他有重要的事情要做。(肯定句用something,形容词important放后) Did you buy anything special? (一般疑问句用anything,形容词special放后) Did you go anywhere interesting last month?上个月你去令人感兴趣的地方了吗? (一般疑问句用不定副词anywhere,形容词interesting放后) (4)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做主语时,后面的动词用单数形式。

Everone is here today.今天每个人都在这里。 本单元的短语和知识点: 1. go on vacation去度假go to the mountains 上山/进山 2.stay at home呆在家go to the beach去海滩visit museums 参观博物馆go to summer camp去参观夏令营 3. study for tests为考试而学习\备考go out出去 4. quite a few相当多,不少(后跟可数名词复数)take photos照相most of the time大部分时间 5.buy sth for sb = buy sb sth为某人买某物 6. taste good. 尝起来很好 taste(尝起来)、look(看起来)、sound(听起来)为感官动词,后跟形容词 7.have a good\great\fun time过得高兴,玩得愉快(=enjoy oneself) 8. go shopping去购物9. nothing…but+动词原形:除了……之外什么都没有 He had nothing to do at home but read yesterday.昨天他在家除了读书无事可做。 10. seem to do sth:好像… I seem to know him.我好像认识他。seem+(to be)+形容词:看起来…The work seems(to be)easy.这工作看起来很容易。 11.keep a diary记日记 12. in+大地方:达到某地(get to +地方:达到某地) arrive at+小地方:达到某地(get的过去式为got)

比例知识点归纳及练习题教学提纲

《比例》的整理与复习 重点知识归纳 1:比例的意义 (1)什么叫比例?比和比例的区别和联系?从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这几个方面找区别 (2)判断四个数是否成比例的方法是什么? 2、比例的基本性质 3、什么是解比例?解比例的依据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它们的图像分别有什么特点。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有哪些? 5、比例尺的意义。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 比例尺的分类 (1)按表现形式, 可以分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2)按将实际距离放大还是缩小分, 分为缩小比例尺和放大比例尺。 6、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把图形按2:1表示 把图形按1:2缩小表示 (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特点是:相同,不同 (2)图形的放大或缩小的方法: 一看,二算,三画。分别说出它们的含义 7、用比例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是什么 一、填空: 1、写出比值是6的两个比,并组成比例是()。 2、比的前项缩小2倍,后项扩大3倍,则比值是原来的()。 3、在y=12x,x与y成()比例;在y= 中,x与y成()比例 4、把比例尺1 :2000000改写成线段比例尺是()。 5、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10,一个內项是0.4,另一个內项是()。 6、18的因数有();选出其中的4个组成比例是()。 7、圆的周长与半径成()比例;圆的面积与半径成()比例。 8、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成()比例;正方形的面积与边长成()比例。 9、三角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比例。 10、三角形的高一定,它的面积和底成()比例。 11、如果8a=9b,那么a和b成()比例。 12、把一个长6cm,宽4cm的长方形按2 :1放大,得到图形的面积是()。 13、圆锥的底面积一定,它的体积和高成()比例。 14、一张地图的比例尺是1 :5000000,地图上的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千米。 15、x的等于y的,则x与y成()比例。

《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四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一、哲学的物质概念 物质的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1、自然界的物质性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他们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①从产生来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②存在、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③从发展上看,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 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均具有客观的物质性。 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 所以,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二、哲学的运动概念 1、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1)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 (1)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 (2)静止是一种不显著的运动,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3)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辩证唯物主义所讲的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它主要有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考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或者说物体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没有进行某种特殊的运动。 三、物质运动的规律 1、规律的概念 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2、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 知识点总结归纳 1 第十一章三角形 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 第十三章轴对称 第十四章整式乘法和因式分解 第十五章分式 第十一章三角形

1、三角形的概念 由不在同意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叫做三角形的顶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三角形的角。 2、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2)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对边的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3)从三角形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做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线(简称三角形的高)。 3、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做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很广,需要稳定的东西一般都制成三角形的形状。 4、三角形的特性与表示 三角形有下面三个特性: (1)三角形有三条线段 (2)三条线段不在同一直线上三角形是封闭图形 (3)首尾顺次相接 三角形用符号“?”表示,顶点是A、B、C的三角形记作“?ABC”,读作“三角形ABC”。 5、三角形的分类 三角形按边的关系分类如下: 不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底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按角的关系分类如下: 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 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 斜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为钝角的三角形)

把边和角联系在一起,我们又有一种特殊的三角形:等腰直角三角形。它是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 (1)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推论: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及推论的作用: ①判断三条已知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②当已知两边时,可确定第三边的范围。 ③证明线段不等关系。 7、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推论 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 ①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②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来两个内角的和。 ③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注: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等边对等角;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8、三角形的面积=2 1 ×底×高 多边形知识要点梳理 定义:由三条或三条以上的线段首位顺次连接所组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凸多边形 分类1: 凹多边形 正多边形:各边相等,各角也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分类2: 多边形 非正多边形: 1、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n-2)。 多边形的定理 2、任意凸形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六上-第三章-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及相应练习(20210120073134)

第三章比和比例 3.1比的意义 1. 将a 与b 相除叫3与b 的比,记作a : b,读作&比b 2. 求&与b 的比,b 不能为零 3. &叫做比例询项,b 叫做比例后项,前项&除以后项b 的商叫做比值 4-求两个同类量的比值时,如果单位不同,先统一单位再做比 5.比值可以用整数、分数或小数表示 练习: 1、 比的前项是73,比的后项是3 7 ,它们的比值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一支铅笔长23厘米,一根绳子长4.6米,它们的比是 3.100米的赛跑中,若甲用了 12秒,乙用了 14秒冲乙的速度之比是 _________ 4、把10克盐完全溶解在110克水中,盐与盐水重量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 3.2比的基本性质 1. 比的基本性质是 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比值不变 2.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华为最简整数比 3. 两个数的比,可以用比号的形式表示,也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 4. 三项连比性丿贞是:如果a : b=m : n, b : c=n : k,那么定b : c^m : n : k a b c 如果 kHO,那么心 b : c=ak : bk : ck=^: 丄 5. 将二个整数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就是给每项除以最大公约数; 将三个分数化为最简整数比,先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给各项乘以分母的最 小公倍数; 将三个小数比化为最简整数比,先给各项同乘以10, 100, 1000等,化为整数比, 再化为最简整数比 6. 求三项连比的一般步骤是: (1) 寻找关联量,求关联量对应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 根据毕的基本性质,把两个比中关联量化成相同的数 (3) 对应写出三项连比 练习 5、化成最简整数比 6、如果d :b = 2:3、b :c = 6:5,那么 a\b\c = _________ 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4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天完成,丙队单独做7天完成,那么 甲乙 丙三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 3.3比例 (1) 0.75:1.5= ____________ (3) ―-一=9:5 ( ) (5) 48 分:0.4 小时= ______________ (2) 76g : 19g (4)-= (6) 1.125:51 = ____________ 2

最新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化学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1、最早用定量的方法研究了空气的组成的是国的化学家,并且他得出的实验的结论是。 2、根据如下图的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图回答问题: (1)该反应的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 (文字方程式): (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 (3)如果测定的结果偏小(小于1/5)有哪些原因: 如果测定的结果偏大(大于1/5)有哪些原因: 3、我们已知,空气的组成成分很多,请根据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空气成分 体积分数 用途举例 4、纯净物的定义:;混合物的定义: 。请用括号内的“纯净物”“混合物”加以区分下列物质到底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①紫菜蛋汤;②冰水混合物;③新鲜空气;④洁净空气;⑤长江江水;⑥雨水;⑦蒸馏水。 5、请回答氮气最重要的几个物理性质:颜色—;气味—;状态—;溶解性—。而氮气除了具有物理性质外还有很多的化学性质,请写出氮气的化学性质和利用这样的化学性质,请写出氮气有什么样的用途: 。 6、请写出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用途(最少两点):。 7、空气污染引发的环境问题(请写出三点): 。空气质量日报中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

8、氧气能够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化学性质),但氧气本身不能燃烧,不具有 。氧气具有一系列的物理性质,例如从色、味、态的角度来说氧气为 气体,溶解性(对于水而言)。 9、氧气的检验操作为: 氧气的验满操作为: 二氧化碳的检验操作为: 二氧化碳的验满操作为: 10、一些物质在氧气中和在空气中的一些反应现象: 11、在做硫的燃烧试验和铁丝的燃烧试验的时,通常在集气瓶的底部放上一些水,其中,在硫的燃烧试验中,在底部放水的目的是:;在铁丝燃烧试验中,在底部放水的目的是:,并且,除了放水外,我们也可以在集气瓶的底部放一些的。 1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夹住木炭的坩埚钳要,目的是使木炭和氧气充分反应,如果伸入过快,会使大部分氧气逸出,使木炭很快熄灭,现象不明显。 13、请简述什么是化合反应:;什么是氧化反应: ;并请简单叙述下,它两者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氧化反应,我们一般根据它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

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主要包括三角形、全等三角形、轴对称、整式的乘除与分解因式和分式五个章节的内容。 第十一章三角形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 2.三边关系: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3.高: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直线作垂线,顶点和垂足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线:在三角形中,连接一个顶点和它的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 5.角平分线:三角形的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和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6.三角形的稳定性:三角形的形状是固定的,三角形的这个性质叫三角形的稳定性。 6.多边形: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7.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8.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9.多边形的对角线:连接多边形不相邻的两个顶点的线段,叫做多边形的对角线。 10.正多边形:在平面内,各个角都相等,各条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叫做正多边形。 11.公式与性质 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性质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性质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和:多边形的内角和为360°。 多边形对角线的条数:(1)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n-3)条对角线,把多边形分词(n-2)个三角形。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汇总

第一章机械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国际单位:米(m) 1km =103m 1m=10dm=100cm=103mm=106μm=109nm 2.长度测量的工具是: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3.刻度尺的使用 ①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②放置:零刻度线或整刻度线对准所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③读数:视线正对刻度线;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④记录:数值+单位 4.时间的单位:秒(s);常用单位换算:1h=60min=3600s. 5.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停表(秒表) 6. 误差: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 ①减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②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误差:不可避免,不能消除误差;错误:不该发生的,能够避免; 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 2.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 ①判断运动状态: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变化→运动(不变→静止) ②参照物的选择:任何物体(运动的、静止的)都可以;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参照物不同,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可能不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三、运动的快慢 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经过的路程——观众方法 ②物体经过相同的路程,比较所花的时间——裁判方法 2速度:路程与时间之比.(采用方法①定义) ①公式:v= 路程(s)——米(m)——千米(km)

时间(t)——秒(s)——小时(h) 速度(v)——米/秒(m/s)——千米/小时(km/h) ②单位换算:1m/s=3.6km/h 3.匀速直线运动: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 ①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总相等 ②运动方向和速度都一直保持不变 ③图像 四、测量平均速度 (1)原理:v= t s (2)测量工具:刻度尺(测路程)、停表(测时间) (3)斜面保持很小的坡度的目的:便于测量时间; (4)金属片的作用:使小车在确定位置停下,便于计时; (5)步骤:按如图组装;测量路程;释放小车测量时间;计算速度;(6)若过了起点才开始计时,时间偏短,速度偏大 (7)结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致底端的过程中,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且v 下半>v 全 >v 上半 第2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声的传播 ①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②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一般v 固>v 液 >v 气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一、笔画盘点 笔画 名称 例字 横折弯 没 横折折撇 过、这、送 横撇弯钩 阳 二、部首盘点 忘→心字底(心) 席→广字旁(广) 路→足字旁() 却→单耳旁(卩) 甜→舌字旁(舌) 颜→页字边(页) 三、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村(c ūn) 毛(m áo) 乡(xi ān g ) 战(zh àn) 士(sh ì) 想(xi ǎn g ) 京(j īn g ) 常(ch án g ) 壮(zhu àn g ) 觉(ji ào) 再(z ài) 却(qu è) 送(s òn g ) 尝(ch án g ) 香(xi ān g ) 甜(ti án) 暖(nu ǎn) 颜(y án) 因(y īn) (2)难写的字 吃:最后一笔是“乙”,不要写成“己”。 主:三横间距要均匀。 以:左低右高。竖提稍短,点在提收笔的上端起笔,最后一笔是点。 会:上部的“人”撇、捺要舒展。 走:先写“土”,再写一竖。 过:最后一笔是平捺,要写舒展。 伙:右部竖撇和捺收笔齐平。 伴:右部点和撇对称,上横短,下横长。 这:“文”的点在横的正上方,撇稍有弯度,捺变为长点。 太:最后一笔点在撇的下部起笔,收笔在竖中线上。 因:里面“大”的最后一笔捺改为点,先写里面的“大”,再封口。 为:第三笔横折钩的折略向左斜。 (3)多音字 没{m éi(没有)m ò(沉没) 挑{ti āo(挑选)ti ǎo(挑战赛) 着{z ?e(看着)z ?áo(着急) 盛{s ?èng(盛开)c ?éng(盛满) 觉{ji ào(睡觉)ju é(觉得) 落{lu ò(落后)l à(丢三落四)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吃水 主席 江西 没有 以后 走出 北京 天安门 广场 不过 各种各样 伙伴 这么 太阳 校园 金黄 秋天 因为 (2)近义词 带领~率领 时刻~经常 想念~思念 遥~远 非常~特别 壮观~雄伟 美丽~漂亮 叫~喊 各种各样~各式各样 开心~快乐 清凉~凉爽 温暖~暖和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

苏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轴对称 1 轴对称图形和关于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 2 轴对称的性质 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到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3 用坐标表示轴对称 点(x,y)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线互相重合;(三线合一) 一个三角形的两个相等的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推论: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个锐角是30度,那么他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在三角形中,大角对大边,大边对大角。 第二章勾股定理、平方根

一、勾股定理: 1、勾股定理定义: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 ,斜边长为c ,那么 a 2+ b 2= c 2. 即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A B C a b c 弦股 勾 勾:直角三角形较短的直角边 股:直角三角形较长的直角边 弦:斜边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有下面关系:a 2+b 2=c 2,那么这个 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 勾股数:满足a 2+b 2=c 2的三个正整数叫做勾股数(注意:若a ,b ,c 、为勾股数,那么 ka ,kb ,kc 同样也是勾股数组。) *附:常见勾股数:3,4,5; 6,8,10; 9,12,15; 5,12,13 3. 判断直角三角形: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 、b 、c 满足a 2 +b 2 =c 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经典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 其他方法:(1)有一个角为9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有两个角互余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用它判断三角形是否为直角三角形的一般步骤是: (1)确定最大边(不妨设为c ); (2)若c 2=a 2+b 2,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三角形;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钝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若a 2+b 2>c 2,则此三角形为锐角三角形(其中c 为最大边) 4.注意:(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勾股定理和 平方根 勾股定理 平方根 立方根 实数 近似数、 有效数字 判定直角三角形 勾股定理的验证 定义、性质 开平方运算 开立方运算 定义、性质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十二章平面直角坐标系 12.1平面上的点的坐标 定义: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2、各个象限内点的特征: 第一象限:(+,+) 点P (),则x >0>0; 第二象限:(-,+) 点P (),则x <0>0; 第三象限:(-,-) 点P (),则x <0<0; 第四象限:(+,-) 点P (),则x >0<0; 3、坐标轴上点的坐标特征: x 轴上的点,纵坐标为零;y 轴上的点,横坐标为零;原点的坐标为(0 , 0)。两坐标轴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4、点的对称特征:已知点P(), 关于x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反号 关于y 轴的对称点坐标是() 纵坐标相同,横坐标反号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 横,纵坐标都反号 5、平行于坐标轴的直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平行于x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纵坐标相等; 平行于y 轴的直线上的任意两点:横坐标相等。 6、各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特征: 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 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7、点P ()的几何意义: 点P ()到x 轴的距离为 , 点P ()到y 轴的距离为 。 点P ()到坐标原点的距离为 22y x 8、两点之间的距离:

X 轴上两点为A )0,(1x 、B )0,(2x ||12x x -= Y 轴上两点为C ),0(1y 、D ),0(2y ||12y y -= 已知A ),(11y x 、B ),(22y x 212212)()(y y x x -+- 9、中点坐标公式:已知A ),(11y x 、B ),(22y x M 为的中点 则:(212x x + , 2 12y y +) 12.2点的平移特征: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将点()向右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y ); 将点()向左平移a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 ,y ); 将点()向上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将点()向下平移b 个单位长度,可以得到对应点(x ,y -b )。 注意:对一个图形进行平移,这个图形上所有点的坐标都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反过来, 从图形上点的坐标的加减变化,我们也可以看出对这个图形进行了怎样的平移。 第13章 一次函数 13.1一次函数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 和y ,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 称为因变量,y 是x 的函数。 *判断A 是否为B 的函数,只要看B 取值确定的时候,A 是否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 3、定义域: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小升初数学备考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

2019小升初数学备考比和比例知识点总结小升初数学考试中,学生常常因为基础知识的不牢固而失分,甚至影响到自己升入理想的初中,下面为大家分享小升初数学备考比和比例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比和比例 一、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 二、比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 四、化简比: ①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②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方法化简。 ③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五、比例尺:我们把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六、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正比例、反比例 一般说来,“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

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 一、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二、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三、正比例与反比例的区别: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重塑生命的人》 1、这七件事是如何贯串起来的?感情线索是什么 ? 记叙的七件事,始终贯穿着“爱”-------老师爱学生,学生依恋老师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感情线索:回忆、依恋、思念 2、文章记叙了作者儿童时代生活在老师身边的七件小事,表现了蔡老师对学生 的热爱,抒发了作者对温柔慈爱的蔡老师的挚爱。 3、1、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老师真的要打我吗?大家为什么都笑了?) 不是真的要打, “笑”表现了蔡老师爱学生,师生关系亲密、融洽。 2、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真正要打的意思。(这里为什么用“狡猾”一词?) 文中的“狡猾”是调皮、机灵的意思,是贬义词褒用。他形象的表现了一个淘气的孩子对老师的深刻理解和爱戴。 3、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的看她,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我们怎样的情感?) “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现了我们对老师,急于与老师亲近

的情感。 4、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 (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称,这里改用第二人称,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一般情况下,一篇文章的人称应前后一致。这里由于抒发情感的需要,变换人称,表示感情激动到了极点,从而抒发了对蔡老师至今仍怀有思念,崇敬的思想情感。用第二人称,直接抒情,更加亲切。《我的早年生活》 课文第一段: 1、使用了什么修辞,说明了什么道理?这句话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 比喻;萤火虫的特点:虽然弱小但在黑暗中顽强地发出光芒。 这句话是丘吉尔的直白,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它体现了自信,蕴涵着努力。 2、思考丘吉尔以怎样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在哈罗公学的处境? 吉尔以一种坦然乐观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在哈罗公学的处境。 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是能清醒客观的认识自己,对眼前形势作出判断,并保持一种谦逊、乐观、坦然的心态,化劣势为优势,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坚持不懈地努力。如他能一字不漏地背诵麦考利的1200行史诗即说明他并不是比别人差,只是不符合当时教育机制下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3、“至于别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实践和学习了。”如何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