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t图像解析

合集下载

st和vt图象PPT课件

st和vt图象PPT课件
vt
(t,vt)
参考匀速直线运 动的v-t图象中 位移的计算, 可知位移等于 图线所围的面 积
v0
0
t 第18页/共27页
t/s
v/(m/s)
a
O
b c
t/s
第19页/共27页
2.对 v-t 图象的理解
(1)物理意义: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 速度 随时间 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 加速度的大小 . ②图线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 方向 .
(3)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 ①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 位移的大小 .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正 ;
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 负 .
v
v
0
t
0
t
第20页/共27页
1.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知( ) A.0~2 s内的加速度为1 m/s2 B.0~5 s内的位移为10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同 D.第1 s末与第5 s末加速度方向相同
〖匀变速直线运动 v—t 图的意义〗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 v—t 图是一 条倾斜直线
②通过思考v—:t 图匀,变可速以直线读运出动某的一v时—t刻物体
运动的图瞬中时速怎度;样 表 示 物 体 的 位
? ③直线移的??斜率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
速度;
第17页/共27页
用速度图象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v/(m•s-1)
第21页/共27页
• 解析 AC 本题考查运动学规律.vt图象的斜率为加速度,由图象可知,0~2 s内的加 速度为1 m/s2,A项正确;图象的面积为位移,由图象可求得0~5 s内的位移为7 m,B 项错误;0~5 s内物体都沿同一方向运动,速度方向相同,C项正确;第1 s末的加速度 与速度同向,第5 s末的加速度与速度反向,D项错误.

VT图像运动图像剖析

VT图像运动图像剖析

习题课:运动图像 追及与相遇问题一. 运动图象:主要有x – t 图象和v – t 图象,运用其解题总结为“六看”,即一看“轴”、二看“线”、三看“斜率”、四看“面积”、五看“截距”、六看“特殊点”。

1、“轴”:先要看清坐标系中横轴、纵轴所代表什么物理量?同时还要注意单位和标度。

2、“线”:“线”上的一个点一般反映什么?“线”上的一段(尤其是与坐标轴平行的和一些特殊的曲线)一般反映什么性质?3、“斜率”:运动图象的斜率表示什么物理量?4、“面积”:图线和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表示什么?有无实际意义?这可以通过物理公式来分析,也可以从单位的角度分析。

5、“截距”:表示横、纵坐标轴上两物理量在“初始”(或“边界”)条件下的物理量的大小。

6、“特殊点”:如截点、交点、拐点(转折点)表示什么意义?二. 追及问题:1、八种类型--加追加,加追匀,加追减,减追加,减追匀,减追减,匀追加,匀追减(注:“加”指匀加速直线运动,“减”指匀减速直线运动,“匀”指匀速直线运动);2、速度相等是追上与追不上的条件,出现最值,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3、分“同一起点”与“相隔一段距离”;4、注意用好题设,画好简图,用好关系式。

三.相遇问题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即相遇;2、相向运动的物体,当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时即相遇。

四、图像的认识(1)x-t 图像1.如图所示为一质点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图线是一条抛物线,方程为x =﹣5t2+40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最大位移是80mB .质点的初速度是20m/s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5m/s2D .t =4s 时,质点的速度最大2.如图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x ﹣t 图象,由图象可判断( )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甲乙xx 0B .甲和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x0C .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D .乙比甲早出发t1的时间 (2)v ﹣t 图单物体3.某物体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下图,则物体做( ) A .往复运动B .匀变速直线运动C .朝某一方向直线运动D .不能确定4.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0~2s 内质点做_________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3~4s 内质点做_________运动,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

高一物理vt图像ppt

高一物理vt图像ppt
改变一次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享受60次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一 次发放,全年内有效。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甲 乙 直线越平坦,物体的加速度越小
5.两个图像相交代表两物体在该 时刻有相同的速度
特权福利
特权说明
VIP用户有效期内可使用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下载或阅读完成VIP专享文档(部分VIP专享文档由于上传者设置不可下载只能 阅读全文),每下载/读完一篇VIP专享文档消耗一个VIP专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包权
人书友圈7.三端同步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加速

(a、v同v0 <0,a <0
减 的
v0 >0,a <0
v0 <0,a >0

匀减速

(a、v反向)
匀减速直线运动
匀减速直线运动
v/m·s-1
t3
0
t1 t2
t4
t/s
图像和横轴相 交一次,物体 的速度方向就
档消耗一个共享文档下载特权。
年VIP
月VIP
连续包月VIP
享受100次共享文档下载特权,一次 发放,全年内有效
赠每的送次VI的发P类共放型的享决特文定权档。有下效载期特为权1自个V月IP,生发效放起数每量月由发您放购一买次,赠 V不 我I送 清 的P生每 零 设效月 。 置起1自 随5每动 时次月共续 取发享费 消放文, 。一档前次下往,载我持特的续权账有,号效-自

s-t v-t 图像

s-t v-t 图像

百科名片斜率:表示直线相对于横轴的倾斜程度。

直线与横轴正半轴方向的夹角的正切值即该直线相对于该坐标系的斜率。

对于一次函数y=kx+b,k即该函数图像的斜率。

k=tanα=Δy/Δx∣k∣越大,倾斜程度越大k>0,0<α<90°, 直线“上坡”k=0,α=0°,直线y=b,平行于x轴k<0,90°<α<180°, 直线“下坡”(一)x-t图象1. 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x-t图象并不是物体运动的轨迹。

2.若图线为一条直线表示物体的速度不变。

A.速度大小判断:直线的倾斜速度反映了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快慢,倾斜程度越大,位移随时间变化得越快,运动越快;直线的倾斜程度小,位移随时间变化得越慢,运动越慢。

即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

B.速度方向判断:向上倾斜的直线表示沿正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向下倾斜的直线表示沿负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则表示物体静止。

3. 凡是曲线均表示物体做变速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x-t图象特点:变速直线运动的图象不是直线而是曲线,图象上某点的切线的斜率表示该时刻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大小。

说明:①物体开始运动的初始位置由t=0时的位移,即纵轴的截距决定。

图线与时间轴的交点表示物体回到原点。

②随着时间的增大,如果位移越来越大,则向前运动,速度为正,否则反向运动,速度为负。

③区分位移和速度的正负方向的方法:位移方向是相对于坐标轴的原点,用“+”“-”号来表示,“+”表示质点在原点的正方向的一侧,“-”表示质点位于原点的另一侧,位移由“+”变为“-”并不表示质点的运动方向的改变。

运动方向即速度方向用x-t图象中直线的斜率的正、负表示,直线斜率为正,表示质点在向正方向运动,直线斜率为负,表示质点向负方向运动。

④如果几个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图线的交点表示物体相遇。

(二)v-t图象1. 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2.3.2 v-t、s-t图像

§2.3.2 v-t、s-t图像

1
2
3
4
0
10
20
30
30 30
30
30
1、表格数据分析:
汽车在0至40s时间没有运动
结论:汽车静止
40s
5 40 30
2、图像数据分析:
(2)路程—时间图像
方法与步骤:1、画直角坐标系。
2、标明横轴、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数值。
s/m 3、描坐标点。
50
40
4、用光滑曲线 把坐标点连接起来。
30
20
(1)速度—时间图像
方法与步骤:1、画直角坐标系。
2、标明横轴、纵轴代表的物理量及数值。
v/(m/s) 3、描坐标点。
50
40
4、用光滑曲线 把坐标点连接起来。
30
20
表示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
10
0
t/s
10 20 30 40 50
实验三 :小车静止
0
10s
20s
30s
30m
实验次数 时间(t) 路程(s)
A
S
S
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t
t
t
B
C
速度为0
远离起始 点运动, 速度不变
靠近起始 点运动, 速度不变
讨论 P30发展空间“自我评价” 4题
平路A段: 行驶时间是50s,路程是500m; 平均速度是10m/s 上坡B段: 行驶时间是50s,路程是400m; 平均速度是8m/s
C段: 休息,没前进, 休息时间是50s,速度为0。
0.02 0.02 0.02 0.02 0.02
由表格数据可知: 气泡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相等; 气泡的速度始终等于0.02m/s

电场中Ex图象、φx图象vt图象的剖析及应用ppt课件

电场中Ex图象、φx图象vt图象的剖析及应用ppt课件

几种常见的E-x图像
E
E
E

x
o
E
x

x
+ +
E
E

x ++
x
+-
x

【典例2】 (2013·上海卷,32)半径为R,均匀带正电荷的球体 在空间产生球对称的电场;场强大小沿半径分布如图3所示, 图中E0已知,E-r曲线下O~R部分的面积等于R~2R部分 的面积.
(1)写出 E-r 曲线下面积的单位; (2)已知带电球在 r≥R 处的场强 E=krQ2
答案 A
4.如图甲所示,一条电场线与Ox轴重合, 取O点电势为零,Ox方向上各点的电势φ 随x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若在O点由
静止释放一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的作 用,则( )
A.电子将沿Ox方向
运动 B.电子的电势能将 增大 C.电.B点为中垂线上电场强度最大的点, 场强E=2 V/m B.由C到A的过程中物块的电势能先减 小后变大 C.由C到A的过程中,电势逐渐升高 D.A、B两点电势差UAB=-5 V
答案 D
二、电场中的E-x图象 在给定了电场的E-x图象后,可以由图线确定场强的变 化情况,电势的变化情况,E-x图线与x轴所围图形“面 积”表示电势差.在与粒子运动相结合的题目中,可进 一步确定粒子的电性、动能变化、电势能变化等情况. 在这类题目中,还可以由E-x图象假设某一种符合E-x 图线的电场,利用这种已知电场的电场线分布、等势面 分布或场源电荷来处理相关问题.
,式中 k 为静电力常量,该均匀带电球所带的 电荷量 Q 为多大? (3)求球心与球表面间的电势差 ΔU; (4)质量为 m,电荷量为 q 的负电荷在球面处需具有多大的速度可 以刚好运动到 2R 处?

V-t图象和V—T图像

V-t图象和V—T图像

创新微课
同学,下节再见
பைடு நூலகம்
大,压强越 小
.
V-t图象和V—T图像
创新微课
例题 (多选)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自状态A经状态C变化到状
态B,这一过程在V-T图上的表示如图所示,则( AD )
A.在AC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断变大 B.在CB过程中,气体的压强不断变小 C.在状态A时,气体的压强最大 D.在状态B时,气体的压强最大
V-t图象和V—T图像
总结提升
创新微课
(1)在V-T图象中,比较两个状态的压强大小,可以通过这两个 状态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大小来判断,斜率越大,压强越小;斜率 越小,压强越大.
(2)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V-t图象和V—T图像
创新微课
【练习】 图甲是一定质量的气体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V- T图象,已知气体在状态A时的压强是1.5×105 Pa.
(1)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计算图中TA的值. (2)请在图乙坐标系中,作出由状态A经过状态B变为状态C的 p-T图象,并在图线相应位置上标出字母A、B、C,如果需要计算才 能确定有关坐标值,请写出计算过程.
V-t图象和V—T图像
等压图象
小结 V-T图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V- t 图象:一次函数图线
创新微课 现在开始
V-t图象和V—T图像
V-t图象和V—T图像
等压线:V-T图象和V-t图象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创新微课
V-t图象和V—T图像
创新微课
①V-T图中的等压线是一条 过原点的倾斜直线 .
②V-t图上的等压线不过原点,反向延长线交t轴于 -273.15℃
.
③无论V-T图象还是V-t图象,其斜率都能判断气体压强的大小,斜率越

s-t图象、v-t图象

s-t图象、v-t图象

s-t图象、v-t图象对运动图象物理意义的理解1.一看“轴”:先要看清两轴所代表的物理量,即图象是描述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2.二看“线”:图象表示研究对象的变化过程和规律.在v-t图象和x-t图象中倾斜的直线分别表示物体的速度和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运动情况.3.三看“斜率”:x-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v-t图象中斜率表示运动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方向.4.四看“面积”:即图线和坐标轴所围的面积,也往往代表一个物理量,这要看两物理量的乘积有无意义.例如v和t的乘积vt=x有意义,所以v-t图线与横轴所围“面积”表示位移,x-t图象与横轴所围“面积”无意义.5.五看“截距”:截距一般表示物理过程的初始情况,例如t=0时的位移或速度.6.六看“特殊点”:例如交点、拐点(转折点)等.例如x-t图象的交点表示两质点相遇,但v-t图象的交点只表示速度相等.1、下列各图中,不是..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2、如图所示表示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S -t 图像,则它在20s 内通过的路程是( )A .100mB .200mC .300mD .400m3、如图所示的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位移一时间图象。

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 .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20sC .乙运动的速率大于甲运动的速率D .乙比甲早出发t 1的时间4、有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与乌龟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兔子与乌龟是同时、同地出发的B .兔子与乌龟在赛程内曾有两次相遇C .在O 至t 6时间内兔子与乌龟的平均速度相同D .整个赛程内兔子与乌龟均做匀速直线运动5、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小分队行军路程乙甲s s 〉B .小分队平均速度乙甲v v 〉C. y-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t 图象D. y-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t 图象6、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S 0S 0/27、物体在一直线上运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表示该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 )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t 0两段时间内(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3 :1B 、位移大小之比为2:1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9、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该质点在前4s 内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C.前2s 内做匀减速运动D.4s 内的位移为零10、电梯上升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A 、6mB 、39mC 、0mD 、30m 11、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物体在4s 至6s 内做匀加速运动,其加速度a 和物体前10s 内的位移s 分别为( )A 、a =2.5m/s 2,s=40mB 、a =2.5m/s 2,s=95mC 、a =5m/s 2,s=95mD 、a =5m/s 2,s=30mA B CD第11题图第10题图12、在如图所示的四个图象中,不能够说明物体做往返运动的有 ( )13、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物体 ( )A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B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 .该物体任意两秒内的位移为零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14、如图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v-t 图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看”v-t图象
吴桥中学李奎v-t图象不仅能直观、清晰的反应物体的运动过程,而且能非常快捷准确地求解运动学相关问题。

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应从何入手分析v-t图象呢?
?一、找初速度——“看截距”
? 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叫截距,在v-t图象中,图象与速度轴的交点表示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图象与时间轴的交点表示物体在该时刻的速度为零。

如例4图所示物体初速度为-2m/s,2s末速度减为零。

二、找运动方向——看“上下”
? 当图象在时间轴上方时,速度值为正,说明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同。

图象在时间轴下方,速度值为负,说明速度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相反。

图象与时间轴交叉,表示从该时刻开始,物体运动的速度方向与原来的速度方向相反。

例1.如图1所示,一同学沿一直线行走,现用频闪照相记录了他行走中9个位置的图片,观察图片,能大致反映该同学运动情况的速度―时间图象是(??? )
?解析:从频闪照片上可以发现该同学先向右运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均匀增加,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最右端时改为向左运动,在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故匀速直线运动。

如规定向右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则向右运动速度为正值,向左运动速度为负值,故答案为C。

三、找运动性质——看“形状”
?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是定值,随时间不变,故图象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故图象是倾斜的直线。

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具有不确
定性,故图象是曲线。

? 例2.下列所示的v-t图象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
解析:从以上四个图象的形状可知,A图所示物体的速度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B图所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减小做匀减速直线运动,C图所示物体的速度均匀增加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图所示物体速度增加的越来越快,说明加速度在变大,做初速度为零的加速度增大的加速直线运动,故答案为C。

?四、找加速度——“看斜率”
图象的倾斜程度在数学中用斜率表示,而加速度,故在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

由图
象倾斜程度可直观确定加速度的大小,倾斜程度大加速度大。

对图象直接利用即可进行定量计
算加速度。

?例3.如图2,是一质点的v -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前2s物体做匀加速运动,后3s物体做匀减速运动
?B.2~5s内物体静止
?C.前2s内和后3s内速度的变化量均为6m/s
?D.前2s内的加速度是3m/s2,后3s加速度为-2m/s2
解析:从图象特点可知,前2s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2s—5s质点做匀速运动,
速度为6m/s ,后3s 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变化量
,加速度
,故答案为AD 。

? 点评:如果题目没有要求定量计算,大小可直接看图像的倾斜程度,越倾斜加速度越大;在判定方向时,首先确定速度方向,然后根据加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同,减速运动速度与加速度方向相反即可进行快速判定。

?五、找位移——“看面积”
? 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该段时间内的位移,其中在时间轴上面部分的位移为正,在时间轴下面部分的位移为负。

在某段时间内合位移在数值上等于这段时间内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代数和;路程为位移大小之和。

? 例4.如图4所示为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关于这个质点在4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 .4s 内通过的路程为4m ,而位移为零
C .4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
?D .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
解析:从图象可知,0—2s :质点在负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为正;图象与时间轴围
成的“面积”为
-2m 。

2s 末质点速度减为零。

2s —4s :质点的运动方向发生反向,做正方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加速度方向为正;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为2m 。

0-4s :合位移为零,路程为4m ,2s 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整个过程图象倾斜程度不变,故加速度大小不变。

通过以上分析所以答案为B 。

六、多条图象分析——“看交点”
? 在v-t 图象中,往往出现多个物体运动的图象,在分析比较两物体运动性质时,除以上五点需要注意外,还应该清楚图象交点的意义,即在该时刻两物体速度相同。

这一交点在以后处理追击相遇问题时尤为重要。

? 例5.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2s 末,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同,位移不同 ?B .在2s 末,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位移不同 ?C .在4s 末,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位移不同 ?D .在4s 末,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不同,位移相同
解析: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图象交点
表示2s 末速度相同,则答案为BD 。

例6、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
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由图像可知( )
A.甲质点比乙质点运动的快,故乙追不上甲;
B.在2s 末时乙追上甲;
C.在2s 末时甲、乙的位移相同;
D.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t/s
v/(m/s)
1 2 3 4 10 20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匀速直线运动的s 一t 图象、v 一t 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 )
A .s 一t 图象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v 一t 图象不表示物体运动的轨迹
B .在s 一t 图象中不能表示出物体速度的大小
C .在v 一t 图象中可以表示出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某段时间t 内的位移
D .s 一t 图象一定经过坐标原点
2、下图所示是物体的运动图象,纵坐标v 表示物体的速度,横坐标t 表示时间,其中哪个图象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
出现的 ( )
3、下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根据图象有如下分析,(分别用v 1、a 1表示物体在0~t 1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v 2、a 2表示物体在t 1~t 2时间内的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正确的是
A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反
B 、v 1与v 2方向相反,a 1与a 2方向相同
C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反
D 、v 1与v 2方向相同,a 1与a 2方向相同
4、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关于该质点在前4s 内运动情况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 )
A.质点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
B.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相反
C.前2s 内做匀减速运动
D.4s 内的位移为零
5、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 、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

D 、在t = 4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6、如图为一物体沿南北方向(规定向北为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由图可知
A .3s 末物体回到初始位置
B .3s 末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发生变化
C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南
D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一直向北
7、如图所示为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已知物体在前2s 内向东运动,则根据图线作出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0 t 1 t 2
t/s
v(m/s)
1
A .物体在4s 内始终向东运动
B .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始终向西 c .物体在4s 内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先向西,后向东 D .物体在第2s 回到出发点
8、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 一t 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看出物体 ( )
A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
B .沿直线做往复运动
C .该物体任意两秒内的位移为零
D .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9、甲、乙、丙三个物体运动的s —t 图象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B. 甲物体作曲线运动
C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平均速度丙乙甲v v v ==
D .三个物体在0—t 0时间内平均速度丙乙甲v v v 〉〉
10、下列作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中,表示质点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11、如图所示的v 一t 图象中,表示物体作匀减速运动的

( )
12、如
下图所示,表示作匀
减速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的是 ? ( )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