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奥数第22讲--用对应法解题(1)

三年级奥数第22讲--用对应法解题(1)
三年级奥数第22讲--用对应法解题(1)

第二十二周用对应法解题

例题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练习一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2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练习二

1,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2,4本练习本和5枝圆株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

3,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80元,4件上衣和2条裤子共640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各多少元?

例题3 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练习三

1,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明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

2,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三种书各多少本?

3,公园开菊花展,白菊花和黄菊花共152盆,黄菊花和红菊花共128盆,红菊花和白菊花共168盆。三种菊花各几盆?

例题4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练习四

1,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布鞋。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2,一个班同学在做作业,班主任问后得知:全班同学都只做完了语文、数学英语作业其中的一种。有23人没有做完数学作业,有19人没有做完语文作业,有16人没有做完英语作业。做完三种作业

的各多少人?

3,学校买四种颜色的气球,其中有93个不是红气球,有95个不是黄气球,有98个不是蓝气球,紫气球有10个。学校共买了多少个气球?

例题5 已知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练习五

1,3个菠萝的重量等于1个梨和1个西瓜的重量,而1个菠萝和3个梨的重量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问多少个梨的重量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

2,2个苹果的重量等于3个橘子和3个荔枝的重量,1个苹果和2个荔枝的重量等于3个橘子的重量。问3个橘子的重量等于多少个荔枝的重量?

3,三个好朋友去文具店买东西,一人买了4枝圆珠笔,一个买了2枝钢笔,还有一个买了1枝钢笔1枝圆珠笔和4枝铅笔,三个人用掉的钱相等。那么1枝钢笔的价钱相当于几枝铅笔的价钱?

三年级奥数用对应法解题

用对应法解题 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 .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 .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4 .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5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6 .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7 .4本练习本和5枝圆株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 8 .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80元,4件上衣和2条裤子共640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各多少元? 9 .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10 .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明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 11 .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三种书各多少本? 12 .公园开菊花展,白菊花和黄菊花共152盆,黄菊花和红菊花共128盆,红菊花和白菊花共168盆。三种菊花各几盆? 13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三年级奥数第22讲--用对应法解题(1)

第二十二周用对应法解题 例题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练习一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2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练习二 1,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2,4本练习本和5枝圆株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

3,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80元,4件上衣和2条裤子共640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各多少元? 例题3 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练习三 1,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明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 2,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三种书各多少本? 3,公园开菊花展,白菊花和黄菊花共152盆,黄菊花和红菊花共128盆,红菊花和白菊花共168盆。三种菊花各几盆? 例题4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练习四 1,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布鞋。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2,一个班同学在做作业,班主任问后得知:全班同学都只做完了语文、数学英语作业其中的一种。有23人没有做完数学作业,有19人没有做完语文作业,有16人没有做完英语作业。做完三种作业

小学三年级奥数知识点:用对应法解题教案(含答案)

用对应法解题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联系实际和利用生活经验,通过列式观察的学习活动,掌握用对应法解题的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2、使学生主动经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用对应法解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从而找到解题突破口。 难点:根据题目找数量关系并转化为等式,不理解其中未知量的解题思想。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复习导入) 之前暑期班的时候学过等量代换思想,就是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碰到过这样的问题“用一个杯子向空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共重4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瓶共重600克。一杯水重多少克?”这样的问题,还记得怎么解决的吗?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今天我们将学习应用“对应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探究新知 【例题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1)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2) 比较(1)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小学三年级奥数 第22讲 用对应法解

第22讲用对应法解 专题简析: 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1)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2) 比较(1)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练习一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2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3个足球+4个排球=190元(1) 6个足球+2个排球=230元(2) 我们把(1)、(2)两式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条件相加还是相减,都不可能求出足球和排球的单价,因为这里没有一个相同的条件可减去。再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把(1)式同时扩大2倍,得到6个足球和8个排球共380元,然后再与(2)式进行比较,发现足球个数相同,而排球多了6个,也就多了380-230=150元,也就是6个排球是150元,一个排球为150÷6=25元,那么一个足球是(190-25×4)÷3=30元。 练习二 1,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2,4本练习本和5枝圆株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 3,2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80元,4件上衣和2条裤子共640地。一件上衣和一条裤子各多少元?

三年级奥数专题:递推法解题习题及答案(B)

十二、递推法解题(B卷) 年级班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 1.某数加7,乘以5,再减去9,得51.这个数是 . 2.篮中有许多李子,如果将其中的一半又1个给第一个人,将余下的一半又2个给第二个人,然后将剩下的一半又3个给第三个人,篮中刚好一个也不剩,篮中原来有个李. 3.一个箱子里放着一些茶杯,几个小朋友从箱里往外拿茶杯,规则是每次总要拿出箱里的一半,然后又放回一个.按这样规则他拿了597次后,箱里剩2个杯,他原有个杯. 4.蜗牛沿着10米高的柱子往上爬,每天从清晨到傍晚向上共爬5米,夜间下滑4米,像这样,从某天清晨开始,它天才能爬上柱的顶端. 5.小明在一次数学考试时,把一个数除以 3.75计算成乘以 3.75,结果得337.5.那么,这题的正确结果是 . 6.一个数扩大3倍,再增加70,然后减少50,得80.这个数是 . 7.学生问陈老师今年几岁,他笑着说:“把我的年龄减去4后,被7除,加上6后乘以5,刚好是半百,”那么陈老师今年岁. 8.冰柜里的鸡蛋,第一天拿走了一半多两个,第二天拿走了余下的一半多4个,这时刚好拿完,求原来有个. 9.在做一道加法题时,小马虎把个位上的5看作3,把十位上的6看成了9,得出结果是210,正确的结果是 . 10.一捆电线,第一次用去全长一半多3米,第二次用去余下的一半少10米,第三次用去15米,最后还剩7米,这捆电线原来总长米. 二、解答题 11.有26块砖,兄弟俩拿去挑,弟弟抢在前,刚摆好姿势,哥哥赶到了.哥哥看到弟弟挑得太多,从弟弟那里抢过了一半,弟弟不服,又从哥哥那里抢回一半,哥哥不肯,弟弟只好给哥哥5块,此时哥哥比弟弟多挑2块,问最初弟弟准备挑多少块? 12.批发站有若干筐苹果,第一天卖出一半,第二天运进450筐,第三天又卖出现有苹果的一半又50筐,还剩600筐,这个批发站原有多少筐. 13.三人共有糖72粒,若甲给乙、丙各一些,使他们增加1倍.接着乙又给甲、丙各一些,使它们翻倍.最后丙也给甲、乙各一些,使他们翻倍.这时三人糖数相等,求三人原来各几粒? 14.袋子里有若干个球,小明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一个,一共做了5次,袋中还有3个球,问原来袋中有几个球?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用对应法解题教程文件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用对应法解题

错中求解 专题简析: 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正确的和是多少? 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33=274。 练习一 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正确的和为多少? 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3,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1,十位上的3看作8,结果为342。正确的和是多少? 例题2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 练习二 1,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确的差是多少? 2,在减法算式中,错把减数个位上的3写成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254。正确的差是多少? 3,小丽在做一道减法时,错把被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7,减数个位上的5看作8,结果得到的差是592。正确的差是多少? 例题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思路导航:小马虎计算得到72,是先除再减得到的,我们可以根据逆运算的顺序把72先加后乘,求出某数为(72+20)×3=276,然后再按题目要求,按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数276×3+20=848。 练习三

举一反三- 三年级奥数 - 第31讲 用假设法解题

第31讲用假设法解题 一、专题简析: 假设是数学中思考问题的一常见的方法,有些应用题乍看很难求出答案,但是如果我们合理地进行假设,往往会使问题得到解决。所谓假设法就是依照已知条件进行推算,根据数量上出现的矛盾,作适当的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答案。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就是运用假设法解决问题的一个范例。 解答“鸡兔同笼”问题的基本关系式是: 兔数=(总脚数-每只鸡脚数×鸡兔总数)÷(每只兔子脚数-每只鸡脚数)用假设法解答类似“鸡兔同笼”的问题时,可以根据题意假设几个量相同,然后进行推算,所得结果与题中对应的数量不符合时,要能够正确地运用别的量加以调整,从而找到正确的答案。 二、精讲精练 例1:鸡、兔共30只,共有脚84只。鸡、兔各有多少只? 练习一 1、鸡、兔共100只,共有脚280只。鸡、兔各多少只?

2、鸡、兔共50只,共有脚160只。鸡、兔各几只? 例2:鸡、兔共笼,鸡比兔多30只,一共有脚168只,鸡、兔各多少只? 练习二 1、鸡兔共笼,鸡比兔多25只,一共有脚170只。鸡、兔各几只? 2、买甲、乙两种戏票,甲种票每张4元,乙种票每张3元,乙种票比甲种票多买了9张,一共用去97元。两种票各买了几张?

例3:某学校举行数学竞赛,每做对一题得9分,做错一题倒扣3分。共有12道题,王刚得了84分。王刚做错了几题? 练习三 1、某小学进行英语竞赛,每答对一题得10分,答错一题倒扣2分,共15题,小华得了102分。小华答对几题? 2、运输衬衫400箱,规定每箱运费30元,若损失一箱,不但不给运费,并要赔偿100元。运后运费为8880元,损失了几箱? 例4 :水果糖的块数是巧克力糖的3倍,如果小红每天吃2块水果糖,1块巧克力糖,若干天后,水果糖还剩下7块,巧克力糖正好吃完。原来水果糖有几块?

用对应法解题

用对应法解题 用对应法解题 知识、规律 “对应”是解决数学问题时常用的一种方法。有很多应用题,给定的量所对应的数量 关系是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一些,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 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解题方法。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做对应法。 在运用对应法解题时,应注意转化题目中的某些条件,使排出的条件能反映出对应数 量的变化,这样才能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范例、拓展 例1 体育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为学校添置一些球具。他算了一下,如果买6个足球和 3个篮球需要支付279元;如果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要支付139元。请你算一算,足 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 拓展一体育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为学校添置一些球具。他算了一下,如果买6个足 球和5个篮球需要支付325元;如果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需要支付139元。请你算一算,足球和篮球的单价各是多少? 拓展二有红、黄、蓝三种颜色的球,红球和黄球一共有18个,黄球和蓝球一共有16个,蓝球和红球一共有12个,那么,三种球各有多少个? 例2 几个小朋友分巧克力,如果每人分4块,则多9块;如果每人分5块,则少6块。你知道有多少个小朋友?有多少块巧克力? 拓展一同学们去划船,如果每条船坐3人,则空2人的位置;如果每条船坐5人, 则空出16人的位置。问:有多少名同学?共租多少条船? 拓展二学校给一批新入学的学生分配宿舍。若每个房间住6人,则36人没有床位; 若每个房间住8人,则空出3个房间。你知道有多少间宿舍?新生有多少人? 拓展三一辆汽车从甲地到乙地,若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则提前2小时到达;若 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则迟到3小时。甲地和乙地相距多少千米? 拓展四妈妈带了一些钱去市场买水果,若买15千克橙子,则差4元;若买20千克 橘子,则多20元。两种水果每千克的价格相差2元1角。两种水果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 练习: 1、小华买3千克苹果、2千克香蕉共付款12元,小兵买同样价格的品格3千克和香 蕉5千克,共付款21元。求香蕉和苹果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三年级奥数巧求面积

石门教育个性化教案 教学内容及过程

4 10 4 10 有些图形不是规则的长方形或正方形,这时,我们可以运用 分、补、 移、变形等方法,把不规则图形转化为长方形或正方形,然后利用公式进 行面积的计算。 长方形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 长 宽,记作:S 长方形a b 正方形面积公式: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记作:S 正方形a a a 2 二.例题精讲及反馈演练 例1.用不同的方法计算下图的面积。 分析:本题中图形可以通过 分割或添补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面积。 解法一: 40 30 30 20 解法二: 40 30 30 20 反馈演练1:计算图形的面积 : 解法三:

例2.右图为一个长50米、宽25米的标准游泳池。它的四周铺设了宽2米的白瓷地砖(阴影部分)。求游泳池面积和地砖面积。 分析:本题是求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可通过相关标准图形相加减求出 反馈演练2:有一块菜地长16米,宽8米,菜地中间留了宽2米的路,把菜地平均分成四块,每一块地的面积是多少? 例3.有一个长方形,如果宽不变,长增加4米,面积就增加24平方米,如果长不变,宽增加3米,面积就增加36平方米,求原来长方形的面积。 分析:本题中长和宽没有直接告诉,要求该长方形的面积,需要先求出它的长和宽。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加的面积分别是两个不同的长方形的面积,可以根据它们的面积和它们的宽,求出原长方形的宽或长,继而求出原长方形的面积。反馈演练3:

用20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使长是宽的4倍。围成的长方形的面积 是多少平方分米? 1.计算图形的面积: 4 |1 2.如图,在一块长24米,宽16米的绿地上,有一条宽2米的小路。请你列式计算出这条小路的面积。

三年级奥数错中求解用对应 法解题

错中求解 专题简析: 在进行加、减、乘、除运算时,要认真审题,不能抄错题目,不能漏掉数字。计算时要仔细小心,不能丝毫马虎,否则就会造成错误。 解答这类题,往往要采用倒推的方法,从错误的结果入手分析错误的原因,最后利用和差的变化求出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利用积、商的变化求出因数或被除数、除数。 例题1 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十位的5错看成2,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错看成1,结果计算的和为241。正确的和是多少? 思路导航:把一个加数十位上的5看成2,少了3个10,这样和就减少了30;把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4看作1,少了3个1,这样和就少了3。小马虎算出的和比原来的和少了30+3=33,所以正确的和是241+ 33=274。 练 习 一 1,小明在做一道加法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2看作了4,另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9,结果计算的和为215。正确的和为多少? 2,小马虎在做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3看作了5,十位上的4看作7,得到结果为376。正确的和是多少? 3,小粗心在计算一道加法题时,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7看作1,十位上的3看作8,结果为342。正确的和是多少? 例题2 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作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思路导航:十位上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5表示5个十,把十位上的2看作5,就是把20看作50,减数从20变为50,增加了30,所得的差减少了30,应在342中增加30,才是正确的差。 340+30=372 练 习 二 1,小马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确的差是多少?

三年级奥数对应法解题

第7讲 “对应法”解题 去2杯牛奶,连瓶共重450克;如果倒进去5杯牛奶,连瓶共重750克。一杯牛奶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克?”这样的问题,还记得怎么解决的吗?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今天我们将学习应用“对应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精典例题 例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苹果,需花58元;如 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苹果,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苹果枝各多少元? 模仿练习 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 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例2: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 元,如果买 我们可以把两次买买水果的情况用两个算式表示出来,在进行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模仿练习 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 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精典例题 例3: 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 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模仿练习 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 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用和刚才同样的方法思考 先列出两个算式,再比较,和上面的题目有什么不同?

精典例题 例4:已知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1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模仿练习 3个菠萝的重量等于1个梨和1个西瓜的重量,而1个菠萝和3个梨的重量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问多少个梨的重量等于1个西瓜的重量? 家庭作业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先把这些数学信息写成等式,在利用“等量代换”进行解答。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十九:用对应法解题

小学三年级奥数专题十九:用对应法解题 专题简析: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先把各组量排出来) 例题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思路: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①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② 用②式比①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试一试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2: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思路: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3个足球+4个排球=190元① 6个足球+2个排球=230元② 比较①、②,发现两组条件无法相、减。再观察会发现:如果把①式同时扩大2倍,得到6个足球和8个排球共380元,然后再例题1的方法计算。 排球:(190×2-230)÷(4×2-2)=25元 足球:(190-25×4)÷3=30元。 试一试2: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3: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 思路:“72棵不是一班种的”,说明二班和三班共种树72棵;“75棵不是二班种的”,说明一班和三班共种75棵,“73棵不是三班种的”,说明一班和二班共种73棵。这样,我们就可以求出三个班共种多少棵树:(72+75+73)÷2=110棵。用110-72=38棵就是一班种的棵数,110-75=35棵就是二班种的棵数,110-73=37棵就是三班种的棵数。

三年级下册数学竞赛试题-对应法解题北师大版(含答案)

用对应法解题 【名师解析】 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 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他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进行观察和 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 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精讲】 例1小进去商店买学习用品,如果买了4本笔记本,3支2元钱一支的笔,一共用去18元钱。一本练习本多少钱? 练习:妈妈在超市里用了40元钱,买了4把牙刷和2条毛巾,她只记得牙刷是3元钱一把,忘记了毛巾的价钱。你知道吗?能不能帮她算一算? 例2平价水果店的水果,若买1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需18元,若买2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则需要24元。梨子、苹果每千克各多少元钱? 练习:某车间工人,拧1个螺丝和2个螺帽需4分钟,拧1个螺丝和4个螺帽需6分钟。拧一个螺丝需要多长时间? 例3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练习: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例4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 练习:4本练习本和5枝圆珠笔共14元,2本练习本和4枝圆珠笔共10元,一本练习本和一枝圆珠笔各多少元? 例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练习: 1、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明和小丽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 2、新华书店有批书,故事书和连环画共70本,连环画和科技书共82本,科技书和故事书共76本,三种书各多少本? 例6三年级三个班参加兴趣小组。其中70人不是一班的,82人不是二班的,76人不是三班的。问三个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各多少人? 练习: 1、家乐福超市新运了三种帽子,其中23个不是蓝帽子,32个不是彩帽子,35个不是红帽子,三种帽子各运多少个?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二十二周用对应法解题

三年级奥数举一反三第二十二周用对 应法解题 专题简析; 小朋友在解答应用题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例题1 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4千克梨+5千克荔枝=58元(1) 6千克梨+5千克荔枝=62元(2) 比较(1)和(2)式,发现两式中荔枝的千克数相等,(2)式比(1)式多了6-4=2千克梨,也就是多了62-58=4元,说明1千克梨的价钱为4÷2=2元,那么1千克荔枝的价钱就是(58-2×4)÷5=10元。 练习一 1,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2,张老师为图书室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要174元。现在张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

共需多少元? 3,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例题2 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思路导航;我们可以把两次买的情况摘录下来进行比较; 3个足球+4个排球=190元(1) 6个足球+2个排球=230元(2) 我们把(1)、(2)两式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条件相加还是相减,都不可能求出足球和排球的单价,因为这里没有一个相同的条件可减去。再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如果把(1)式同时扩大2倍,得到6个足球和8个排球共380元,然后再与(2)式进行比较,发现足球个数相同,而排球多了6个,也就多了380-230=150元,也就是6个排球是150元,一个排球为150÷6=25元,那么一个足球是(190-25×4)÷3=30元。

对应法解应用题

博通教育辅导讲义 年 级 ___年级 辅导科目 数学 学科教师 刘朝 课次数 学员姓名 备课时间 授课时间 课 题 对应法解应用题 主管审核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对应法解应用题的过程。 2、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推理能力。 3、让学生体会自己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难点 理解实际问题的过程,并找出它的对应关系。 教 学 内 容 知识点及例题精讲 重点提示与记录 对应法解应用题 对应法也称为“对比法”,是一种很重要的数学方法。有很多问题,给定的数量和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他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比较和分析,从而找到解题的关键,这种解题思维方法叫对应法。对应法能解决很多数学问题,例如盈亏问题、牛顿问题等。 例题解析: 例1、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就多出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有几只小猴子和多少个梨? 分析与解答: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则多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也就是说:不足的个数+多余的个数=小猴子的只数 小猴子的只数为:(个))()(23671112=-÷+ 梨子的个数为:(个)15012623=+? 或 (个)15011723=-? 答:有23只猴子和150个梨。 说明:每只猴子由本来的6个梨变成7个梨,即每只猴子增加一个梨,就要先分掉多出的12个梨,还少11个梨,即一共要23个梨,那就是说一共有23只猴子。这里关键是要找出对应关系,即每只猴子增加的个数与总的增加的个数的对应关系,这也是盈亏问题的解题方法。

随堂练习1、某校安排宿舍,如果每间5人,则14人没床位;如果每间7人,则多出4个床位。问宿舍几间?学生几人? 例2、学校图书馆给学生买来了一批新书,这些书如果每个班借8本,还剩18本;如果其中10个班每班借7本,其余的班每班借10本,就恰好借完。问学校有多少个班?图书馆共买来多少本新书? 分析与解答:“如果其中10个班每班借7本,其余的班每班借10本,就恰好借完”,这个 已知条件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每个班借10本,则少(本))(3010710=?-”,这样条件可列成: 每班借8本,剩余18本;每班借10本,还差30本。 比较两个条件,书的总数的变化差是(本)483018=+,每班借书的变化差是(本)2810=-, 这两个差是相对应的,相除可以求出学校里班的个数: (个))()(248103018=-÷+ (本)21018248=+? 答:学校共有24个班,图书馆买的新书为210本。 说明:这里关键是要把第二个条件转化为我们熟悉的条件,即如果每个班借10本,则少30本。然后根据例一的解题方法,找出每个班增加的借的书本数与总的需要的书本数的对应关系。 随堂练习2、同学们暑假前到图书馆借书,如果每人借4本,则最后少2本;如果前2人每人先借8本,余下的人每人借3本,这些图书恰好借完,书的总数是多少? 例3、从相同的6盒糖果中各取出200颗,剩余的糖果的数量正好等于原来2盒糖果的数量。 那么,原来每盒装有 颗糖果。 分析与解答:共取出(颗)12006200=?糖果,6盒中剩余的糖果的数量正好等于原来2 盒的数量,则取出的糖果等于原来的(盒)426=-糖果的数量, 则原来每盒糖果的数量是: (颗))(300266200=-÷? 说明:这里关键是要根据条件:剩余的糖果的数量正好等于原来2盒糖果的数量,找出

小学三年级数学奥数题

第一讲:错中求解 1、小马虎在做一道减法题时,把减数十位上的2看做了5,结果得到的差是342,正确的差是多少? 2、小明在做减法题时,把被减数十位上的3错写成8,结果得到的差是284,正 确的差是多少? 3、小马虎在计算一道题目时,把某数乘以3加20,误看成某数除以3减20,得 数是72,某数是多少?正确的得数是多少? 4、小丽在计算一道题时,把某数乘以4加20,误看成除以4减20,得数为35, 某数是多少?正确的结果呢? 5、小马虎在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时,把乘数的个位上的5看做2,乘得结果 是550,实际应为625,这两个两位数各是几? 6、小华在做一道两位数乘法时,把乘数个位上的3错写成5,乘得的结果是875, 正确的结果是805,这两个两位数分别为多少? 7、小林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37当作173,结果商比正确结果大了4, 但余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8、王刚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把被除数171错写成117,结果比原来少9,但余 数恰好相同,正确的除法算式应是多少? 9、小林和小华同时做一道被减数是四位数的减法时,小林计算时在这个四位数 的左端错添了一个5,而小华在这个数的右端也错添了一个5,结果两人所得的差相差22122,求这个四位数。 10、把3写在某个三位数的左端得到一个四位数,把3写在这个数的右端也得到一个四位数,这两个四位数的差是1071,求这个三位数。 第二讲用对应法解题 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2、3筐苹果和5筐橘子共重270千克,3筐苹果和7筐橘子共重342千克,一筐 苹果和一筐橘子各重多少千克? 3、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 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 4、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 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5、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 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6、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名共13岁,三人各多少 岁? 7、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 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问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树? 8、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 布鞋,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习题及标准答案

三年级奥数等差数列求和习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计算(三)等差数列求和 知识精讲 一、定义:一个数列的前n 项的和为这个数列的和。 二、表达方式:常用n S 来表示 。 三:求和公式:和=(首项+末项)?项数2÷,1()2n n s a a n =+?÷。 对于这个公式的得到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思路1)1239899100++++++L 11002993985051=++++++++L 1444444442444444443 共50个101 ()()()() 101505050=?= (思路2)这道题目,还可以这样理解: 2349899100 1009998973212101101101101101101101 +++++++=+++++++=+++++++L L L 和=1+和倍和 即,和 (1001)100 2 10150 5050=+?÷=?=。 四、中项定理:对于任意一个项数为奇数的等差数列,中间一项的值等于所有项的 平均数,也等于首项与末项和的一半;或者换句话说,各项和等于 中间项乘以项数。 譬如:① 48123236436922091800+++++=+?÷=?=L (),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9项,中间一项即第5项的值是20,而和恰等于209?; ② 65636153116533233331089++++++=+?÷=?=L (), 题中的等差数列有33项,中间一项即第17项的值是33,而和恰等 于3333?。 例题精讲: 例1:求和: (1)1+2+3+4+5+6 = (2)1+4+7+11+13= (3)1+4+7+11+13+ (85)

三年级奥数--消去法解题

第一讲:消去法解题 【例题精讲】 例1、3个水瓶和20个茶杯共134元;同样的3个水瓶和16个茶杯,共用去118元。水瓶和茶杯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思路分析:通过两组条件的对比,可以发现水瓶的个数相同,之所以两次钱数相差134-118=16元,是因为两次买的茶杯个数相差20-16=4个,这样可求出一个水杯的价钱。 例2、小军第一次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480元,第二次买同样的6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用去519元。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思路分析:通过两组条件的对比,可以根据第二次买的篮球是第一次的2倍,设法使两次的篮球个数相同,通过两式相减,消去篮球的个数,然后再求出足球的单价。 例3、某食堂第一次运进大米5袋,面粉7袋,共重1350千克,第二次运进大米3袋,面粉5袋共重85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与上题不同,这两组对应数值中,既没有相同的数量关系,也无简单的倍数关系,因此解题的关键就是设法使两次运进的大米或面粉的袋数相同,然后求解。可以将第一次的大米和面粉的袋数及重量都扩大3倍,第二次的都扩大5倍,再进行解答。 例4、5头牛、6匹马每天吃草139千克,6头牛、5匹马每天吃草125千克,1头牛、1匹马每天各吃草多少千克? 思路分析:可以参照上题的方法解答,但由于条件特殊,我们可以解答的更为简便些。若将两组条件分别相加,可得到11头牛和11匹马共吃草139+125千克,进而知道1头牛1匹马共吃草24千克,那么5头牛、5匹马一天共吃草就是120千克,最后利用条件可以求出1匹马、1头牛每天的吃草量。 【模仿练习】 1、买3支钢笔和2瓶墨水要付29元,买同样的5支钢笔和2瓶墨水要付钱43元。1支钢笔和1瓶墨水各多少元? 2、2捆科技书,5捆故事书共重26千克,3捆故事书和2捆科技书共重18千克。1捆科技书和1捆故事书各重多少千克? 3、小明买了8盒糖和5盒蛋糕共用去171元;乙买了5盒糖和2盒蛋糕共用去90元。每盒糖和每盒蛋糕各多少元? 4、3件上衣和7条裤子共430元,同样的7件上衣和3条裤子共470元。每件上衣和每条裤子各多少元?

三年级用对应法解题

三年级用对应法解题 【1】平价水果店的水果,若买1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需要18元,若买2千克苹果和2千克梨子则需要24元。梨子、苹果每千克多少 元钱? 练习 1、某车间工人,车1个螺丝和2个螺帽需4分钟,车1个螺丝和3个螺帽需5分钟。车一个螺丝需要多长时间? 2、学校需要买一些足球和排球,若买1个足球和3个排球需要100元,若 买2个足球和3个排球则需要140元。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共需要多少钱? 【2】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2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需花46元;如果她买5千克梨和3千克荔枝,那么需花52元。问1千克梨和1千 克荔枝各多少元? 练习 1、3个足球和5个排球共需196元,3个足球和7个排球共需248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多少元? 2、3辆大车与18辆小车一次共运货物48吨,而3辆大车与26辆小车一次可 运货物64吨,求大车小车各载重多少吨? 【3】买3个篮球和5个足球共用去480元,买同样的6个篮球和3个足球共用去519元,问篮球和足球的单价各是多少元?

练习 1、3个铜球和2个铁球共重54千克,同样的4个铜球和6个铁球共重92千克,两种球各重多少千克? 2、粮店运来一批粮食,4袋大米和5袋面粉共重600千克,2袋大米和3袋 面粉共重340千克,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各重多少千克? 【4】李明有一些水彩笔,其中红彩笔和蓝彩笔共19支,蓝彩笔和黄彩笔共18支,黄彩笔和红彩笔共15支,红彩笔、蓝彩笔和黄彩 笔各多少支? 练习 1、小亮和小月共17岁,小月和小敏共15岁,小亮和小敏共18岁,三人各多少岁? 2、星期天,妈妈从超市买来了一些水果,苹果和橘子共20千克,橘子和 西瓜共28千克,西瓜和苹果共36千克。三种水果各多少千克? 【5】三年级三个班参加兴趣小组。其中70人不是一班的,82人不是二班的,76人不是三班的。问三个班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各有 多少人? 练习 1、壹加壹超市新运来了三种帽子,其中23个不是蓝帽子,32个不是白帽 子,35个不是红帽子,三种帽子各运来多少个? 2、2008年博思举行“数独万分大挑战”,从各年级同学中评出“数独大

第10讲 用对应法解题

第10讲用对应法解题 月日姓名 [知识要点] 有这样一类题,给定的数量和所对应的数量关系是在变化的,为了使变化的数量看得更清楚,可以把已知条件按照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排列出来,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找到答案,这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叫对应法。 在用对应法解题时,通常先把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等式,并把这些等式按顺序编号,然后认真观察,比较对应关系的变化,以便寻找解题的突破口。 [典型例题] 例1、奶奶去买水果,如果她买4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需花58元。如果她买6千克梨和5千克荔枝,那么需花62元,问1千克梨和1千克荔枝各多少元? 例2、学校买足球和排球,买3个足球和4个排球共需要190元,如果买6个足球和2个排球需要230元,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各需要多少元?

例3.商店里有一些气球,其中红气球和蓝气球共21只,蓝气球和黄气球共28只,黄气球和红气球共29只,红气球、蓝气球和黄气球各有多少只? 例4、三年级三个班种了一片小树林。其中72棵不是一班种的,75棵不是二班种的,73棵不是三班种的。问三个班各种了多少棵树? 例5、13个李子的重量等于2个苹果和一个桃子的重量,而4个李子和1个苹果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问多少个李子的重量等于1个桃子的重量? 脑筋急转弯 1、吃苹果时,咬下一口,发现竟一条虫,觉得好可怕;看到二条虫,也觉得好可怕,但看到几条虫,才让人觉得最可怕? 2、一只凶猛的饿猫,看到老鼠,为何拔腿就跑? 3、动物园中,大象鼻子最长,鼻子第二长的是什么? 4、为什么白鹭莺总是缩者一只脚睡觉?

【课堂练习】成绩______________ 1、杨老师为成功无限买书,如果他买6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44元;如果买9本童话书和7本故事书需174元,现在杨老师买7本童话书和6本故事书共需多少元? 2、5筐番茄和2筐黄瓜共重330千克,3筐番茄和4筐黄瓜共重310千克,一筐番茄和一筐黄瓜各重多少千克? 3、小明和小红共12岁,小红和小丽共17岁,小丽和小明共13岁,三人各多少岁? 4、百货商店运来三种鞋子,其中37双不是皮鞋,54双不是运动鞋,51双不是布鞋,三种鞋各运来多少双? 5、三个好朋友去文具店买东西,一个买了4枝圆珠笔,一个买了2枝钢笔,还有一个买了1枝钢笔1枝圆珠笔和4枝铅笔,三个人用掉的钱相等,那么1枝钢笔的价格相当于几枝铅笔的价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