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技术综合实验报告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的传输。
2. 掌握通信系统中的调制与解调技术。
3. 学习使用实验设备进行通信信号的生成、调制、解调和接收。
4. 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调制器3. 解调器4. 通信系统分析仪5. 双绞线、同轴电缆等传输介质6. 计算机及相应软件三、实验原理通信技术是利用电磁波、光波等信号载体,通过一定的传输介质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方式。
1. 模拟通信:模拟通信是指将原始信息(如语音、图像等)转换成连续变化的电信号进行传输。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调幅(AM)、调频(FM)和调相(PM)。
2. 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指将原始信息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数字信号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距离远等优点。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幅移键控(ASK)、频移键控(FSK)和相移键控(PSK)。
四、实验步骤1. 信号生成:使用信号发生器生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2. 调制:将生成的信号通过调制器进行调制,得到调制信号。
3. 传输:通过传输介质将调制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4. 解调:使用解调器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5. 性能分析:使用通信系统分析仪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如误码率、信噪比等。
五、实验内容1. 模拟通信实验:- 生成模拟信号,如正弦波、方波等。
- 使用调幅(AM)调制方式对模拟信号进行调制。
- 使用解调器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 分析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的波形,比较调制效果。
2. 数字通信实验:- 生成数字信号,如二进制信号。
- 使用幅移键控(ASK)调制方式对数字信号进行调制。
- 使用解调器对接收到的调制信号进行解调,得到原始信号。
- 分析调制信号和解调信号的波形,比较调制效果。
3. 误码率测试:- 生成一定长度的数字信号。
- 通过传输介质将信号传输到接收端。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通信系统的各种关键要素,并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理论知识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1. 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不同频率、幅度和波形的信号。
2. 示波器:用于观测和测量信号的波形、幅值和频率等。
3. 混频器:用于合并和分离信号。
4. 模拟调制解调器:用于模拟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5. 数字调制解调器:用于数字信号的调制和解调。
6. 信道模型:用于模拟信道传输过程中的噪声和损耗。
7. 通信接口:用于连接实验设备和计算机。
三、实验步骤1. 信号发生器设置- 将信号发生器连接到示波器,设置合适的频率和幅度。
- 通过示波器观察并记录信号波形。
2. 信号调制- 使用模拟调制解调器将基带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
- 使用数字调制解调器将数字信号调制为高频信号。
- 观察和记录调制后的信号波形,并与之前的基带信号进行对比。
3. 信号解调- 使用模拟调制解调器将高频信号解调为基带信号。
- 使用数字调制解调器将高频信号解调为数字信号。
- 观察和记录解调后的信号波形,并与之前的高频信号进行对比。
4. 信道传输- 将信号通过信道模型进行传输,并引入一定的噪声和损耗。
- 观察和记录传输前后的信号波形,并分析噪声和损耗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5. 实验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中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分析信号调制、解调和信道传输的性能。
- 绘制实验结果图表,比较不同参数下的信号质量差异。
- 探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通过实验,我们验证了信号调制、解调和信道传输对于通信系统的重要性。
合理的调制方式和适当的信道模型可以提高信号的质量和传输效率。
同时,实验中观察到噪声和损耗对信号的影响,为进一步优化通信系统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五、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了通信系统的综合应用。
实验过程中,我们不仅学习了相关的理论知识,还充分感受到了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改进空间。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

通信技术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通信技术基本原理的理解,并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流程。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熟悉通信设备的使用,提高解决实际通信问题的能力。
实验原理: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某种媒介传输信息的技术。
本实验主要涉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两种方式。
模拟通信是将信息通过连续变化的信号传输,而数字通信则是将信息编码为离散的数字信号进行传输。
实验中将使用调制解调器、信号发生器等设备,通过调制和解调过程,实现信号的传输和还原。
实验设备:1. 信号发生器2. 调制解调器3. 通信接收器4. 频谱分析仪5. 计算机及相关软件6. 连接线和电源适配器实验步骤:1. 连接实验设备,确保所有设备正常工作。
2.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 将信号通过调制解调器进行调制,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形式。
4. 利用通信接收器接收调制后的信号,并进行解调,还原为原始信号。
5. 使用频谱分析仪观察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信号的传输质量。
6.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信号的频率、幅度、失真度等参数。
7.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评估通信系统的性能。
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和失真现象。
通过调整调制解调器的参数,可以改善信号的传输质量。
实验数据显示,数字通信方式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传输效率。
频谱分析结果表明,信号的频谱分布与调制方式密切相关。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通信技术实验,我们验证了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并掌握了通信系统的基本操作流程。
实验结果表明,数字通信在现代通信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
同时,实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锻炼了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心得: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通信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在信号的调制、解调以及传输过程中的信号处理方面。
实验不仅提升了我的动手能力,也增强了我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在未来的学习中,我将继续探索通信技术的更多领域,以期在通信领域做出自己的贡献。
通信综合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通信系统基本原理和组成;2. 理解通信系统性能指标及其影响因素;3. 熟悉通信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4. 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1)通信系统基本模型(2)通信系统性能指标(3)通信系统类型2. 通信系统实验设备(1)实验设备介绍(2)实验设备操作方法3. 通信系统性能测试(1)调制解调性能测试(2)误码率测试(3)信道传输性能测试4. 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1)通信系统设计原则(2)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三、实验步骤与结果1. 实验步骤(1)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①观察通信系统基本模型;②了解通信系统性能指标;③分析通信系统类型。
(2)通信系统实验设备实验①熟悉实验设备;②掌握实验设备操作方法。
(3)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①调制解调性能测试:通过改变调制解调参数,观察系统性能变化;②误码率测试:调整误码率测试参数,观察误码率变化;③信道传输性能测试:通过改变信道参数,观察系统性能变化。
(4)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①分析通信系统设计原则;②以实际案例为背景,设计通信系统。
2. 实验结果(1)通信系统基本原理与组成实验①通信系统基本模型:观察并了解;②通信系统性能指标:了解并掌握;③通信系统类型:分析并总结。
(2)通信系统实验设备实验①实验设备:熟悉并掌握;②实验设备操作方法:熟练操作。
(3)通信系统性能测试实验①调制解调性能测试:观察系统性能变化,分析影响因素;②误码率测试:观察误码率变化,分析影响因素;③信道传输性能测试:观察系统性能变化,分析影响因素。
(4)通信系统设计与应用实验①通信系统设计原则:了解并掌握;②通信系统应用案例分析:分析并总结。
四、实验总结与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组成、性能指标、实验设备操作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提高了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3.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得到了充分发挥,提高了自己的沟通协作能力;4. 通过实验,我认识到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的重要性,激发了我在通信领域继续学习的兴趣。
通信技术实训总结(3篇)

通信技术实训总结(3篇)通信技术实训总结(3篇)通信技术实训总结篇1 实训时间:实训地点:实训器材:THEXZ-2B型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综合实验箱、20MHz双踪示波器实训内容:数字信号发生实验、FSK数字频率调制实验、抽样定理和脉冲调幅实验、FSK数字频率解调实验、AMI/HDBA3编译码实验、PAM模拟传输线实验。
通过这次实训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多少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这几次的实验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关于通信方面的知识,包括:星期一:多种时钟频率的产生方法,PCM编码中的收、发帧同步信号的产生过程,掌握了3级、4级、5级伪随机码的编码方法。
伪随机码是数字通信中重要信码之一,常作为数字通信中的基带信号源,应用于扰码、误码测试、扩频通信、保密通信等领域。
伪随机码又称m序列,简称nrz。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示波器调节信号有了初步的认识,最重要的是三、四、五级伪随机码打的调节还不是很熟练,在调节方面还有待提高。
星期二:学习FSK数字频率调制的工作原理及电路组成,掌握利用模拟开关实现FSK调制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在实验中测试FSK过程中操作熟练,调出各个波形,并作出了详细分析。
星期三、星期四:学习FSK数字频率解调的工作原理级电路组成,掌握利用锁相环实现FSK解调的原理和实现方法。
数字频率调制是数字通信使用较早的一种通信方式。
由于这种调制解调方式容易实现,抗噪声和抗衰减性能较强,因此在中低速数据通信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星期五:了解采用CD22103专用芯片实现的编译码电路,掌握AMI/HDB3码的编码规则及其特性。
在数字通信系统中,有时不经过数字基带信号与信道信号之间的变换,只由终端设备这些实验涵盖了通信原理的各个基本知识点,许多都来源于实际应用,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通过对实验过程的学习和锻炼,将会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思维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了我们对课程理论的理解和把握,达到拓展思路、举一反三的目标。
通信工程综合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

通信工程专业综合实验实验报告(计算机网络部分)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实验一路由器基本操作一、实验内容1、通过Console方式对路由器或交换机进行管理操作。
2、完成Telnet方式对路由器或交换机访问操作。
3、利用tftp server实现计算机和设备(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的数据备份。
二、实验组网图三、实验步骤1、用每台PC提供的Console连线和网线,选择一台路由器或者交换机连接好。
2、网线连接时,注意选择正确的接口(区分两种不同的以太网接口)。
3、按照实验指导书完成各项试验内容。
4、完成试验后,备份你试验中形成的配置文件,用U盘考走,用于写试验报告。
四、路由器的配置文件内容#version 5.20, Release 1809P01#sysname H3C %更改系统名为H3C#super password level 3 simple test %用户级别切换到level 3 的密码为test 明文#domain default enable system %域名系统默认启用#telnet server enable %telnet服务启用#dar p2p signature-file flash:/p2p_default.mtd#port-security enable %端口安全启用#vlan 1 %虚拟局域网1#domain system %默认系统配置access-limit disablestate activeidle-cut disableself-service-url disable#user-group system %用户群系统#local-user admin %本地用户admin password cipher .]@USE=B,53Q=^Q`MAF4<1!! %密码显示为密文显示authorization-attribute level 3 %设置权限为level 3 service-type telnet %服务方式为远程登录local-user test %本地用户名改为test password cipher =W6JJ`N_LBKQ=^Q`MAF4<1!! %密码显示为密文显示service-type telnet %服务方式为远程登录#interface Aux0 %设置Aux0async mode flowlink-protocol ppp#interface Cellular0/0 %配置Cellular0/0 async mode protocollink-protocol ppp#interface Ethernet0/0 %配置Ethernet0/0 port link-mode routeip address 192.168.0.1 255.255.255.0 %ip 地址为192.168.0.1 24 #interface Serial0/0link-protocol ppp#interface NULL0#interface Vlan-interface1ip address 192.168.1.1 255.255.255.0 %设置ip及掩码#interface Ethernet0/1port link-mode bridge#interface Ethernet0/2port link-mode bridge#interface Ethernet0/3port link-mode bridge#interface Ethernet0/4port link-mode bridge#subscriber-line1/0#subscriber-line1/1#load xml-configuration#load tr069-configuration#user-interface tty 12user-interface aux 0user-interface vty 0 4authentication-mode scheme#Return五、实验中遇到的问题1、许多命令都有缩略形式,要学会使用。
通讯实习报告六篇

通讯实习报告六篇通讯实习报告篇11、实习目的。
(1)巩固通信工程专业的主业知识,提高对实际操作生产技能的认识,加深对通信相关产品和生产流程的具体了解。
(2)了解更多的关于通信方面课本以外的知识,为以后对本专业课的学习有更好的帮助。
(3)通过实习,加深对通信产品与设备的认识,进一步熟悉通信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调试、安装与维护整个过程。
(4)通过生产实习了解通信行业的具体情况,在这个基础上把所学的通信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实际工作能力与分析能力,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实习单位以岗位介绍。
(1)公司简介。
陕西先通络技术学校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在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指定、合作培训机构。
依托华为公司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严谨科学的培训管理流程,具备优越的硬件、软件教学环境,包括华为系列数据通信设备、程控交换设备、光传输设备等,并拥有一支具有多年工程经验、通过华为技术认证和华为教师认证的专职教师队伍。
学校占地20__多平方米,拥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室、实验机房。
拥有移动通信、数据通信、程控交换、光络、智能等华为通信设备。
学校集理论培训、上机实践和考试认证为一体,学习期满,由华为公司统一考核和发放证书,同时还可以获得由国家劳动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及陕西省职业技术证书。
学校与各大高等院校合作,共同为中国通信、络的发展培养优秀的实用性人才。
我们现携手北京向心力、甘肃联宇、海南剑发、陕西瑞达沣等全国460多家华为合作方单位,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应届通信工程师。
(2)岗位介绍。
我们主要担任是通信、络调试员的职责。
在此我们以建立小组,分别对交换机、光、数据通信进行调试。
加强我们的动手能力。
3、实习内容。
(1)通信行业。
通信十多年的发展,电话、手机、短消息、传真、上邮件、页浏览、上聊天等业务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围绕业务实现,络运营公司、设备研发生产公司、设备安装公司、络管理机构、络及设备维护公司等构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产业链,通信行业由此诞生。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

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实验报告通信系统综合实验报告在现代通信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通信系统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及运行过程,我们进行了一次综合实验。
实验项目一:频率调制与解调实验通过实验一,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到频率调制与解调的原理及方法,对于这一过程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设计通信系统。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信号源、调制信号发生器、解调电路、示波器等仪器设备,将模拟信号转换成高频信号,再经过解调的过程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频率调制可以使信号的传输距离更远,信号质量更高,但同时也需要更多的传输带宽。
而解调过程,则是通过将频率调制后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从而实现正常的信息传递。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进一步了解了振荡电路的基本特性及使用方法,这对于后续的通信系统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
实验项目二: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数字调制与解调是现代通信技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该技术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从而更好地保证信号质量及传输距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数字信号发生器、信道模拟器、解调器等仪器设备,通过数字技术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经过解调过程将其还原为原始信号。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数字调制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速率及可靠性,同时减少噪声对信号的影响。
而数字解调的过程则是通过将数字信号还原为原始信号,从而实现正常的信息传递。
此外,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学习了数字信号的基本特性及处理方法,对于后续通信系统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验项目三:移频钳实验移频钳是一种常用的频率稳定技术,在现代通信系统中应用广泛。
通过该技术,可以将高频稳定振荡器的输出信号与一个参考信号进行比较,实现高精度的频率控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使用了高精度振荡器、频率计、移频钳等仪器设备,通过移频钳技术实现对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精确控制。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发现移频钳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振荡器输出信号的稳定性及精确度,从而更好地保证数据传输质量及距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验报告( 2010-- 2011年度第二学期)名称:通信技术综合实验题目:SDH技术综合实验院系:电子与通信工程系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设计周数:两周成绩:日期:2011年 6 月A CBDS1P1S1P1主用备用ACAC环形保护组网配置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2M 业务在环形组网方式时候的配置。
2、实验要求:在SDH1、SDH2、SDH3配置成环网,开通SDH2到SDH3两个节点间的2M 业务,并提供环网保护机制。
1)掌握二纤单向保护环的保护机理及OptiX 设备的通道保护机理。
2)掌握环形通道保护业务配置方法。
采用环形组网方式时,提供3套SDH 设备,要求配置成虚拟单向通道保护环。
3)了解SDH 的原理、命令行有比较深刻,在做实验之前应画出详细的实际网络连接图,提交实验预习报告,要设计出实验实现方案、验证方法及具体的步骤。
4)利用实验平台自行编辑命令行并运行验证实验方案,进行测试实验是否成功。
二、实验正文1.实验原理单向通道保护环通常由两根光纤来实现,一根光纤用于传业务信号,称S 光纤;另一根光纤传相同的信号用于保护,称P 光纤。
单向通道保护环使用“首端桥接,末端倒换”结构如下图所示:业务信号和保护信号分别由光纤S1和P1携带。
例如,在节点A ,进入环以节点C 为目的地的支路信号(AC )同时馈入发送方向光纤S1和P1。
其中,S1光纤按ABC 方向将业务信号送至节点C ,P1光纤按ADC 方向将同样的信号作为保护信号送至分路节点C 。
接收端分路节点C 同时收到两个方向支路信号,按照分路通道信号的优劣决定选其中一路作为分路信号,即所谓末端选收。
正常情况下,以S1光纤送来信号为主信号。
同时,从C 点插入环以节点A 为目的地的支路信号(CA)按上述同样方法送至节点A 。
当采用采用环状网组方式时,配置双纤单向保护,使用3个网元单元,并开通网元2(SDH2)到网元3(SDH3)两个节点间的2M业务。
原理图如下:设备单板连接图如下:2.实验步骤1、在Windows2000的桌面上双击快捷图标,成功启动Ebridge软件。
2、单击【确认】,进入主界面3、选择登陆的SDH网元站点,选择传输模块。
进行SDH1、SDH2、SDH3配置并生成执行配置命令。
4、点击【申请席位】,请求自动进行排队。
5、当终端占用操作席位后,即点击右下角【导入文本文件】,选择需要执行的文件,然后点击【打开】窗口,执行批处理。
6、选择好文件之后,用鼠标点击【点击批处理】,软件就自动执行命令。
也可以用鼠标双击所要选中的指令,这样指令就会进入输入窗口,按回车逐条执行,直到命令执行结束。
7、如果配置成功,三台电话之间就可以进行互相通话,拨打999后,另外两台电话机都能振铃并且进行正常通话。
3.实验配置代码#1:login:1,"nesoft";:per-set-endtime:15m&24h,1990-0-0,0*0; //结束性能监视:cfg-init<sysall>; //初始化所有SDH所有系统:cfg-set-nepara:nename="站点-1":device=sbs622:bp_type=type3:gne=true;//网元参数,gne管理网关:cfg-create-lgcsys:sys1;//逻辑系统:cfg-set-sysname<sys1>:"sys1";:cfg-create-board:9,gtc:11,sl1:12,sl4:15,stg:18,ohp2;//创建单板:cfg-set-ohppara:tel1=101:meet=999:reqt=8:dial=dtmf:rax=sys1;//公务电话参数:cfg-set-stgpara:sync=intr:syncclass=intr;//时钟:cfg-set-attrib<sys1>:155:2f:uni:pp:adm:ring;//逻辑子系统:cfg-set-gutumap<sys1>:gw1,11,sl1,0;//光路板逻辑设备的映射关系:cfg-set-gutumap<sys1>:ge1,12,sl4,0;//工作方式:cfg-set-gtcpara:work_mode=main;//交叉板与逻辑子系统的映射xlwork 主用:cfg-set-xcmap<sys1>:xlwork,9,gtc;//SDH初始化:cfg-init-slot<sysall>;//线路到线路的业务配置:cfg-create-vc12:sys1,gw1,1&&8,sys1,ge1,1&&8;//校验配置:cfg-checkout;//查询网元工作状态:cfg-get-nestate;#2:login:1,"nesoft";:per-set-endtime:15m&24h,1990-0-0,0*0;:cfg-init<sysall>;:cfg-set-nepara:nename="站点-2":device=sbs155a:gne=false;:cfg-create-lgcsys:sys1;:cfg-set-sysname<sys1>:"sys1";:cfg-create-board:3,sp1d:4,et1:9,x42:11,oi2d:15,stg:18,ohp2; :cfg-set-ohppara:tel1=102:meet=999:reqt=8:dial=dtmf:rax=sys1; :cfg-set-stgpara:sync=w1s8k:syncclass=w1s8k&intr;:cfg-set-attrib<sys1>:155:2f:uni:pp:adm:ring;:cfg-set-gutumap<sys1>:gw1,11,oi2d,2;//8个E1电接口板:cfg-set-gutumap<sys1>:t3,3,sp1d,0;//oi2d提供两路stm-1光接口,只需用一个口即可:cfg-set-gutumap<sys1>:ge1,11,oi2d,1;//支路板参数设定:cfg-set-tupara:tu3,1&&8,p;:cfg-set-xcmap<sys1>:xlwork,9,x42;:cfg-init-slot<sysall>;//线路到支路:cfg-create-vc12:sys1,gw1,1&&8,sys1,t3,1&&8;//支路到线路:cfg-create-vc12:sys1,t3,1&&8,sys1,ge1,1&&8;:cfg-checkout;:cfg-get-nestate;#3:login:1,"nesoft";:per-set-endtime:15m&24h,1990-0-0,0*0;:cfg-init<sysall>;:cfg-set-nepara:nename="站点-3":device=sbs155a:gne=false;:cfg-create-lgcsys:sys1;:cfg-set-sysname<sys1>:"sys1";:cfg-create-board:3,sp1d:4,et1:9,x42:11,oi4:12,oi2s:15,stg:18,ohp2;:cfg-set-ohppara:tel1=103:meet=999:reqt=8:dial=dtmf:rax=sys1;:cfg-set-stgpara:sync=e1s8k:syncclass=e1s8k&intr;:cfg-set-gutumap<sys1>:gw1,11,oi4,0;:cfg-set-gutumap<sys1>:ge1,12,oi2s,0;:cfg-set-gutumap<sys1>:t3,3,sp1d,0;:cfg-set-tupara:tu3,1&&8,p;:cfg-set-xcmap<sys1>:xlwork,9,x42;:cfg-set-attrib<sys1>:155:2f:uni:pp:adm:ring;:cfg-init-slot<sysall>;:cfg-create-vc12:sys1,gw1,1&&8,sys1,t3,1&&8;:cfg-create-vc12:sys1,t3,1&&8,sys1,ge1,1&&8;:cfg-checkout;:cfg-get-nestate;三、实验结果及分析在SDH1上分别拨打102和103,SDH2上拨打101和103,SDH3拨打101和102,电话能够振铃,并且进行正常通信。
三个电话分别拨打会议电话999,另外两个电话能够响,并且进行正常通信。
2Mb/s的电信号业务经过电接口进入到SDH设备后,映射到VC-12中,因为只用提供2Mb/s 的电信号业务,故只需使用一个VC-12的虚容器就行。
因为这个实验中已经设置了主用和备用环,所以,当主环方向上的线路出现问题时,由于设置了保护,线路会很快倒换到备用环上,对线路数据的传输影响不是很大。
本来这个影响的指标应该可以通过拔纤测误码率的,但是因为光纤在这种情况下工作会影响寿命,所以就只能从理论上推测,误码率会在拔纤以后有所增加,但是,这段时间应该是很短的。
四、思考题1.详述2M信号在正常情况下、实验中的断纤情况下的传输过程答:正常情况下,信号从S1经ADC和从P1经ABC分别由A传到C,接收端C通过两路信号的优劣决定决定选用其中一路信号。
当S1断纤时,倒换开关将由S1光纤转向P1光纤,接收由A节点经P1光纤而来的信号作为分路信号。
2.简述单向通道保护环的保护原理答:二纤单向通道保护环有一根主用光线S1和一根备用光线P1,当主用光线发生故障时,倒换开关会自动转到备用光线接受信号,保证信号的正常传输。
SDH以太网接口ET1配置实验一、实验的目的与要求1、实验目的:通过本实验了解ET1(以太网接口板)的配置和工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