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 校版稿
2013年最新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系列(5)及答案

最新名校高考语文模拟试卷系列(21)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注音有两处错误的一项是txjyA.果脯(pú)省(xǐng)察炽(zhí)热傣(dǎi)族B.纰(pī)漏单(chán)于埋(mái)怨叨(tāo)扰C.辟(bì)邪盘桓(huán )牲畜(chù)惊蛰(zhí)D.模(mó)样应(yīng)允折(shé)耗解(jiè)押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txjyA.缈茫宁缺毋滥流览尾大不掉B.焦躁唇枪舌箭简练插科打浑C.内蕴评头品足吞噬敛声屏气D.嘉宾真知卓见影牒咎由自取3.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上合适的一组词语是txjy①这块地本来就好,___又上足了肥,明年你家小麦的收成肯定是差不了的。
②科学技术事业的繁荣_____离不开科技工作者的辛勤劳动,但从根本上说,它是一定经济和社会关系的产物。
③我们明确规定:工程造价由承包单位一次包死,亏损自负,______归己。
④我那位亲戚在上海算是有门有路的,可我写信求他在上海给我谋份差事,他却在回信中叫苦不迭,百般_______。
A.何况虽然结余推脱 B.况且当然节余推托C.况且虽然节余推脱 D.何况当然结余推托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txjyA.文章在对小麻雀的叙述、描写中倾注了强烈的爱憎感情,有着极强的感染力,读来真是楚楚动人....。
B.李强平时颇为自负。
他虽然比许炎大两岁,但跟许炎长谈一次后,惊叹不已,自愧弗如,两人便结成忘年之交....。
C.我市理科状元吴光浩和文科状元贺春梅已分别接到北大的录取通知书,近日,他们将比翼双飞....,同赴北大。
D.民主政治与“贞观之治”、革命领袖与“开明君主”、国家干部与“父母官”,都是不能够同日而语....的。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txjyA.这并列的三个分句,第一个分句后边用了分号,(因为分句内部出现逗号)所以第二个分句后边也应用分号。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考试题(含答案)安徽省阜阳市第一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青年来到大学,不是为了学习怎样成为社会机器中一个更有效的齿轮,而是为了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
梭罗说,一棵树长到一定的高度,才知道怎样的空气更适合。
人也是如此。
而大学,就是要将适合的空气置于青年鼻尖。
②在适合的大学空气中,最重要的事就是思维训练。
掌握知识或参与社会实践,不过是训练思维的必要条件。
如何让青年用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或人文学者的方式来思考,才是大学的要义。
一个人读大学,不是为了被各种事实塞满头脑,而是要提高自己的心智,培养有效思考的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逻辑判断的能力以及辨别价值的能力。
③相应的,大学精神也呼之而出,那就是自由、通识及德性。
④金耀基尝言,一部世界大学的历史,可说是一部争学术独立自由的历史。
大学之独立自由,并非理所当然,而是相当脆弱的。
咄咄逼人的权力是它的敌人,巧言令色的功利是它的对手,匍匐在地的庸俗是它的威胁。
蔡元培深刻认识此点,故说:“思想自由之通则,正大学之所以为大也。
”⑤自由独立是通识的基础,后者又反过来加强前者。
在教育中排除掉通识,则摧毁其生命。
致力通识教育,是世界范围内有抱负的大学的重要目标。
关于通识教育,l946年华盛顿大学诺斯兰教授的定义是:“其主旨在个人的整体健全发展,包含提升生活的目的、提炼对情绪的反应,以及运用我们最好的知识来充分了解各种事物的本质。
”⑥就在诺斯兰写出这段话的头一年,1945年,哈佛大学推出《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开篇引用了修昔底德和柏拉图的话。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word精品文档25页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二)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元代文人画李泽厚元画与宋画有极大不同,最重要的差异应是由社会急剧变化带来的审美趣味的变异。
蒙古族进据中原和江南,严重破坏了生产力,大量汉族知识分子也蒙受了极大的屈辱和压迫,其中一部分人或被迫或自愿放弃“学优则仕”的传统道路,把时间、精力和情感思想寄托在文学艺术上。
山水画也成为这种寄托的对象之一。
院体画随着赵宋王朝的覆灭而衰落、消失,而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异,山水画的领导权和审美趣味落到了元代的在野士大夫知识分子手中。
“文人画”正式确立。
尽管后人总爱把它的源头追溯到苏轼等人,而南宋时期大概也确有一些已经失传的不同于院体的文人画,但从历史整体情况和现存作品实际看,文人画作为一种体现时代精神的潮流出现在绘画艺术上,似仍应从元代――并且是元四家算起。
“文人画”,当然有其基本特征,就是文学趣味的异常突出。
宋画是形似与神似、写实与诗意的融合统一,矛盾双方处在和谐状态。
但形与神、对象(境)与主观(意)这对矛盾继续发展,在元代这种社会氛围和文人心理的影响下,神与主观绝对压倒形与对象而直接表露,走到与宋画不同的境地:形似与写实被放在很次要的地位,而主观的意兴心绪得到了极力强调。
《艺苑卮言》说:“人物以形模为先,气韵超乎其表;山水以气韵为主,形模寓于其中。
”这就也把“形模”在山水画中的地位和意义放在非常次要以至附属的地位,与北宋初年那样讲究写真、形似,形成了鲜明对比。
元代著名画家倪云林一再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与文学趣味相平行,并具体体现这一趣味构成元画特色的是,对笔墨的突出强调。
这是中国绘画艺术又一次创造性的发展,而元画也因此才获得了它所独有的审美成就。
也就是说,在文人画家看来,绘画的美不仅在于描绘自然,而且在于或更在于描画本身的线条、色彩亦即所谓笔墨本身。
江苏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5

# 江苏卷 $
! 本试卷满分 ! 考试时间 ! " #分% $ # 分钟 " 一 &语言文字运用 '! ! $ 分" 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 %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 % % 分" & ' 编纂(杜撰 树阴(荫 庇 马厩(既往不咎 ( ' 箴 言(缜 密 挣 钱(病症 对峙(栉 风沐雨 ) ' 休憩(修葺 训诂(商贾 蓦 地(秣 马厉兵 * ' 喧嚣(发酵 堤 坝(提 防 诘 责(佶 屈聱牙 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 下列各句中 % % 分" ! "
过杜诗 % 我们可以真切地了解杜甫所处 的 时 代 ' 杜 甫 拓 宽 了 诗 歌 创 作 的 领 域 和 道 路 % 对后世的文 学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成为了 后 世 公 认 的 伟 大 的 现 实 主 义 诗 人 ' 杜 甫 的 诗 歌 在 内 容 上 % 把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作为诗作的主要对象 % , 世上疮痍, 民间疾苦成 为 他 关 注 的 重 点. 在诗歌 形式及风格上 % 尽力贴近民众 % 直至倡导 , 口语入诗 ' 所有这些 % 为唐代诗坛 % 带 来一 股清 新的 风 % 也为后世诗歌的发展开拓了道路 ' " 概括以上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 '! ! ! . # 字以内 " ! " 为纪念杜甫诞辰 ! 学校准备组织杜甫诗歌朗诵会 % 假设你是学生 会宣 传委 员 % 请你 . % # #年% 拟写一条朗诵会现场标语 '! 字数在 . 用对联形式 % # 字以内 " 二 &文言文阅读 '! ! /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 $!0 题 ' 朱竹君先生传 ! " 朱竹君先 生 % 名筠% 大 兴人 % 字美叔% 又字竹君% 与其弟 石 君 皀 % 少皆 以经 能文 有名 ' 先生 中 乾 授编修 % 进至日讲起居注 % 官翰林院侍读学士 % 督安徽学政 % 以过降级 % 复为编修 ' 隆十九年进士 % 先生初为诸城刘正分所知 % 以为疏俊奇士 ' 及在安徽 % 会上下诏求遗书 % 先生 奏言 翰林 院贮 有 ) 永乐大典 * % 内多有古书世未见者 % 请开局使寻阅 % 且言搜辑之道甚备 ' 时文正 在军 机处 % 顾不 喜 % 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 % 欲议寝之 % 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 % 与文正固争执 % 卒 用先 生说 上之 % 四 居馆中 % 纂修 ) 日下旧闻 * ' 未几 % 文正卒 % 文襄 总裁 馆事 % 尤重 先 库全书馆自是启矣 ' 先生入京师 % 生 ' 先生顾不造谒 % 又时以持馆中事与 意 迕 % 文 襄 默 不 得 发% 先 生 以 是 获 安' 其 后 督 福 建 学 政% 逾 上使其弟 皀 代之 % 归数月 % 遂卒 ' 年% 先生为人 % 内友于兄弟 % 而外好交游 ' 称述人善 % 惟恐不至 . 即有过 % 辄复掩 之 ' 后 进之 士多 因 以得名 ' 室中自晨至夕未尝无客 % 与客饮酒谈笑穷日夜 % 而博学强识不衰 % 时于 其间 属文 ' 其文 才 于义理 & 事物 & 形态无不备 % 所欲言者无不尽 ' 尤喜小学 % 为学政时 % 遇 诸生 贤者 % 与言 论 气奇绝色 % 若同辈 % 劝人为学先识字 % 语意谆勤 % 去而人爱思之 ' 所欲著书皆未就 % 有诗文集合若干卷 ' 姚鼐曰 + 余始识竹君先生 % 因昌平陈伯思 ' 是时皆年二十馀 % 相聚慷慨论事 % 摩厉 讲学 % 其志 诚 岂第欲为文士已哉 2 先生与伯思 % 皆高才耽酒 ' 伯思中年致酒疾 % 不能极 其才 ' 先生 以文 名 伟矣 % 海内 % 豪逸 过 伯 思 % 而伯 思 持 论 稍 中 焉 ' 先 生 暮年 % 宾客 转 盛 % 入 其 门者 % 皆 与交 密 % 然亦 劳矣 ' 余 闻伯思亦衰病 % 而先生殁年 才 逾 五 十 % 惜 哉2 当 其 安 徽& 福 建% 每 携 宾 客 饮 酒 同 上 诗% 游 南归数年 % 山水 % 幽险皆至 ' 余间至山中岩谷 % 辄遇先生题名 % 为想见之矣 '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 % 分" ! " 授 编修 授+ 授予官职 & ' 先生中乾隆十九年进士 % 欲议寝 之 寝+ 停止 ( ' 谓非政之要而徒为烦 % 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 先生奏 % 与文正固争执 善 + 与 99 交好 ) ' 而伯思持论稍 中焉 ' 稍+ 稍微 * ' 豪逸过伯思 % 全都能直接表现朱竹君待人友善 的一组是 ! ! ( % 下列句子中 % % 分" " 而金坛于文襄公独善先生奏 先 生 为 人 % 内 友 于 兄 弟 % 而 外 好 交 游 ' 与 客 饮 酒 谈笑 " # $ 穷日夜 % 遇诸生贤者 % 与言论若同辈 & 先生暮年 % 宾客转盛 ' 劝人为学先识字 % 语意谆勤 语文模拟试卷五 第 . 共 " 页" 页!
浙江省五校联盟2013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附答案

浙江省五校联盟2013届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豆豉.(chǐ)菡.萏(hàn)肱.动脉(hōng)嗜痂.之癖(jiā)B.鸣啭.(zhuǎn)嵯.峨(cuó)小妮.子(nī)缘悭.一面(qiān)C.嗾.使(sǒu)玉钏.(chuàn)体.己话(tī)心肌梗塞.(sāi)D.珐.琅(fà)逋.欠(bū)节.骨眼(jiē)微创.手术(chuāng)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杭州是他梦开始的地方,如今他的乒乓球教练生涯在这里告别,只能说是冥冥中的一种缘份。
周树森说:“身在异乡,最想念的就是杭州的菜,炒年糕、油焖笋等,现在终于可以抚慰一下自己这思乡的肠胃了。
”B.博爱县柏山镇马营观村村民钟和钢和杜晓玲夫妇在电话中说,他们家养鸡厂附近的排涝河最近被有关部门修成了景观河,河两岸、河底都被硬化,致使排水不畅,造成大批鸡死亡。
C.麦秆的顶端生长着一片又大又长的叶子,从茎秆向上慢慢地舒展开来。
麦穗就藏在这片叶子中间,隐隐约约露出尖尖的头。
嫩绿的穗子上长满又细又长的直直的须毛。
麦粒就发育在这些须毛下的皮壳中。
D.目前,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正在部署地方进一步做好相关数据的核实工作。
同时抓紧研究建立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统计报告制度,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和风险遇警机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
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B.人们说他是雷锋式的好青年,一向乐于助人,真正做到了从善如流....,相关事迹还在电视台作了专题报道。
C.12月30日,我县首部乡镇志书在风景秀丽的古镇汤池正式面市..,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县政府党组成员、县政府各单位领导同志参加了出版发布会。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试题语文(一)衡水中学调研卷安徽专用(一)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时代呼唤诗歌的担当谢冕写诗的人多,作品更多,频繁举行的研讨会和首发式、层出不穷的诗集和诗刊、名目繁多的评奖和层次不同的诗歌节,在中国文艺界,诗歌可谓夺人耳目。
令人惊异的是,面对诗歌的这种局面,除了那些写诗的人在那里自我欣赏,在诗人圈子以外,却是赞誉之声甚少而不满的言谈居多。
上世纪90年代以后,诗歌创作的确存在一些盲点,一些误区。
数量多、产量大并不等于质量高、影响深远,热闹并不等于繁荣。
我们在造就了丰富的同时,也造就了贫乏。
因此,我一直强调:慎言繁荣。
首先,个人化取代群体意识,的确恢复了诗人主体的自由属性,从而使诗人的自我表现成为一种常态。
诗歌创作的个人化无疑是对诗歌性质和规律的再确认。
它象征着历经曲折之后的诗学认知的进步。
诗人的自我省悟和内心开发没有过错,但是当这种倾向成为非此不可的潮流,其流弊就是显而易见的。
诗歌个人化的成果确实被滥用并极端化了,它使一些诗人误以为诗歌的职责只在于表达个人内心的碎片,甚至形成了内心与外界的阻隔以至“短路”:相当多的诗歌忘却自身以外的世界,而只沉迷于自说自话,诗歌于是成为仅仅表现个人私语与梦呓的专用形式。
其次,新诗建立之后对于诗的音乐性与节奏感的忽视乃至取消,这已是一个历史陈案,松散而直白的语言荡涤了诗歌本有的意趣与韵味。
后朦胧诗时代对口语化的片面提倡,加速了诗歌的语言平面化与粗鄙倾向,诗歌创作中充斥着“今天我去找你,你妈说你不在”之类的所谓诗句,把新诗仅存的一点诗意剥夺殆尽,人们有理由怀念并呼吁本来属于诗的那些优美的语言、高雅的意境、悠长的韵味,以及鲜明的节奏,这些诗的基本属性的回归,的确,诗歌写作从来都是一种个人的行为。
尊重这种写作的独特性,是维护诗的神圣感的最起码的准则。
高考2013届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
广东珠海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学生学业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共24小题,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将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做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题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龌.龊/优渥.坊.间/牌坊.肄.业/驷.马难追B.黯.然/谙.熟复辟./精辟.怯懦./雕栏玉砌.C.笙.歌/旌.旗卡.片/关卡.磨.盘/转弯抹.角D.篆.书/椽.子强劲./干劲.贤.明/弦.外之音2.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速生鸡”事件被媒体曝光后持续发酵,从养殖到肉鸡出栏屠宰,多个环节均存在违规操作的现象,被曝光的问题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虽然解决食品安全问题如箭在弦,但某些监管部门对此却不以为然,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
A.发酵B.冰山一角C.如箭在弦D.不以为然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重点,立足全局,扎扎实实开好局。
B.“2012年12月21日是所谓‘世界末日’”的言论,国内外多名科学家及宗教界人士一致批驳,且事实证明谣言不攻自破。
C.随着发令枪响,来自25个国家和地区的大约15000名运动员奔向赛道,他们在享受竞技体育快乐的同时,也尽情领略珠海的怡人风光。
浙江省201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题
2012学年浙江省第一次五校联考语文试题卷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绾.(wǎn)结娇嗔.(chēn)烘焙.(péi)闷.(mēn)声不响B. 掮.(qián)客与.(yú)其入殓.(liàn)夹.(jiā)道欢迎C. 绷.(bēng)脸分娩.(miǎn)烜.(xuǎn)赫不容置喙.(huì)D. 稂.(láng)莠蝙.(biān)蝠札.(zhá)记一绺.(liǔ)头发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一代建筑大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的故居在众目睽睽之下被开发商拆除了。
这样的事例举不胜举,中国的古建筑已到了生死忧关的时刻。
B. 几千年来,女子们淋漓尽致地展现着她们的惠质兰心,即使像花木兰这样有男儿气魄的女孩也多是心灵手巧的女红高手。
C. 现实版蜗居“犀利爷”,头戴一顶皮革鸭嘴帽,帽檐下露出少许灰白头发和一双犀利的眼睛,脸上布满了黑黢黢的污垢,精神却很矍铄。
D. 提起清香,首先想到书香,一帙在握,再在桌上点起一柱袅袅娜娜的香,便会让人神清气爽,尘念皆无。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清华大学一学生说:“大学以来,我每天坚持6点半起床,7点进自习室,从来没在任.意.一节课堂上睡过觉,总是坐在第一排专心听讲。
”B. 新世纪初,某出版社出版了一套“走向诺贝尔”文学丛书,丛书囊括了当代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作家的作品,真可谓洋洋大观....。
C. 超级飓风“桑迪”裹挟着狂风骤雨重创了美国东海岸,飓风所过之处,房屋桥梁几乎毁坏殆尽..,一片狼藉。
D. 真金不怕火炼......,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有才华的人不会总被埋没,总有一天会被发现,被发掘出来。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针对争议海域内中国执法船和护渔船遭到他国舰船的无理跟踪、骚扰甚至恶意阻挠,军地进行了海上联合维权演习。
2013年高考模拟)辽宁省五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2013年高考模拟(11)辽宁省五校2013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辽宁省五校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语文试题第卷阅读题(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王维的名大家明清诗论中对王维名大家的特殊定位不仅是介乎大家和名家之间的调和性观点,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成就在传统诗学批评标准之下的特殊境遇之写照。
中国历代诗学在评定一流大诗人的具体标准上存在着一些细微差异,但基本要求一致,即人格高尚、才大力雄、超越时代、泽被后世。
其中,道德标准是成为伟大作家的首要条件,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伟大不仅取决于文学艺术作品本身所表现出的审美价值和思想意义,还取决于作家本人在为人行事方面的崇高和磊落。
杜甫得到诗圣的桂冠和普遍的尊奉主要就出于这种观念,所谓论诗者观其大节而已。
同样,王维被主流诗学排除在大家之外的首要原因也就是其气节人格不够符合儒家正统思想。
王维笃信佛教,不是醇儒,所谓耽禅味而忘诗教,此《三百篇》之罪人矣。
陷贼事件又于大节有亏,宋人对王维的指摘就是典型论调。
而王维的拥护者为了提升王维的地位,首先做的就是强化王维诗歌的伦理道德色彩。
如推尊王维为唐诗正宗的赵殿成在《王右丞诗笺注.序》中努力为王维陷贼事件辩诬,强调王维的立身大节以及其诗中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和温柔敦厚的一面,都是为了确立王维一流大家的诗歌地位。
兼容并蓄,富于学力,气骨沉雄,也是取得大家资格的必备条件。
这从宋人以杜甫的集大成作为入圣的重要条件亦可见出,明代诗学的格调派也是以此推尊李、杜为大家。
王维之所以大家不足,主要是其诗歌表现出的自然情韵与主流诗学倡导的学养和骨力之间的差距。
由于重学力格调,轻自然情韵的思想在诗学传统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代表王维诗歌艺术特色的山水短章向来被视为诗歌正统之外的一偏,以至于清初王士祯为了抬高王维的地位,也要强调王维诗歌中的沉着痛快。
清中叶以后,以翁方纲肌理说为代表的崇尚学力的宗宋派更是逐渐占据上风,对唐诗质实的一面的重视远胜于对其情韵的。
2013届高三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竞赛语文试题
辽宁省五校协作体2013届高三上学期联合竞赛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语言运用题)两部分。
其中第Ⅰ卷的第三、四大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建筑的情态(节选)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
……”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
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
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
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
这一情结,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但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
“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
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
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的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
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
每当海棠花盛开,就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
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
相传这个小院就是依照《海棠》诗意而作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五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4至8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上无效。
3.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第Ⅰ卷(选择题 36分)一、(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侘.(chì)傺鲑.(xié)珍翌.(yì)日驽.(nú)马十驾B.芰.(jì)荷阒.(qū)静晕.(yùn)眩狗血.(xuè)喷头C.楔.(xiē)子榫.(sǔn)头簪笏.(hù)恹恹..(yān)欲睡D.箴.(zhēn)言露.(lòu)脸长篙.(hāo)拾.(shè)级而上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押韵蜷伏座标系不郎不秀B.鏊战籴米竞渡文恬武嬉C.遐迩树梢詈骂终身难忘D.彗星胁从陷阱头昏脑涨3.下列各句横线处应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据报道,躲藏在孟买南区豪华酒店的大部分恐怖分子已被游击队和警方击毙,整个行动已近尾声。
(2)在伦敦奥运会上,中国男子羽毛球队员林丹勇夺桂冠,为中国男子羽毛球队的核心人物。
(3)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
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自得其乐。
孔子赞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A.清除无愧安之若素B.肃清不愧安之若素C.清除无愧随遇而安D.肃清不愧随遇而安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金融租赁在世界上已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的第二大融资方式,但是在我国,这还是一锅夹生饭...,还是一个并不为多数人所知的玩意儿。
B.这躲在大山中的小村庄,小河环抱,绿树掩映。
每至春来,桃红柳绿,鸣禽上下,一派万紫千红、落花流水....的胜景,让人感到美不胜收。
C. 50%左右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过分迷恋网络,打乱了正常的学习计划和生活规律,导致学习成绩一日千里....。
D. 对于当前流行的某些大部头系列图书,有人认为内容扎实、叙述从容,也有人认为行文拖拉、不利阅读,两种意见针尖对麦芒.....,僵持不下。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自从网上购物兴起以来,实体商场扮演的角色就渐渐尴尬起来。
商场有的网上几乎都有,这样的优势实在是让传统店家难以与之抗衡。
B.本着满足天津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的大前提,我厂出资465万元进行小学建设,希望孩子们可以享受和城市同样的学习条件和优质的教学资源。
C.作为“准妈妈美食节”重中之重的晚餐压轴登场了,备受重视的滋补汤不但照例呈现,而且荤素搭配,有饭有杂粮,做足了营养功夫。
D.这条源于原四川东部,对湖北、湖南、贵州等产生重大影响的运盐古道,曾是酉阳历史上“钱龚滩,货龙潭”商业传奇的重要推手。
二、(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2011年世界迎来公共考古热潮考古学是通过发掘和分析各种物质遗存和环境信息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重大考古发现往往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与之相适应,公共考古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热点。
公共考古就是考古学的大众化。
公共考古有大量需要认真对待和严肃思考的话题,诸如如何传播科学考古知识、普及文物常识、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
近年来,随着我国考古工作的迅速发展,公众对考古发掘的关注度也日益提升。
近期的钧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就成为一大公共考古热点。
此次钧窑联合考古发掘队由北京大学文博学院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考古进程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展示。
为更好地使公众了解考古进程,考古人员专门开设了“2011钧窑考古官方博客”。
我国的公共考古事业虽与国外存在一些差距,但总体而言,发展特别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
我国考古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公共考古,重视倾听公众对于考古事业的意见。
从社会层面而言,“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自1990年已评选了若干年,重大考古事件如“南澳I号”水下考古等,通过多种途径向公众介绍,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特别是对“曹操墓”的发掘成为公共文化事件,引发许多考古学者对中国公共考古问题和方法的深入思考。
在国外,公共考古早已受到重视。
10月22日,美国迎来首个“国家考古日”。
该活动非常重视互动参与,包括组织参观著名的考古遗址、模拟发掘、举办讲座等,考古学家还深入到中小学课堂。
我国的公共考古事业刚刚起步,面临许多问题。
我们现在的公共考古针对的对象更多的是对考古事业感兴趣的公众。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考古遗址所在地的居民,他们与考古遗址有着直接密切的文化关联,考古学者应加强宣传,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遗址保护中来,分享文化成果。
6.下列关于“公共考古”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重大考古发现往往引起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
与之相适应,公共考古逐渐成为学界关注的新热点。
B. 公共考古是一门需要通过发掘和分析各种物质遗存和环境信息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
C. 公共考古有大量需要认真对待和严肃思考的话题,诸如如何传播科学考古知识、普及文物常识、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资源、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等。
D. 公共考古就是考古学的大众化,考古人员将考古进程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展示。
7.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国现在的公共考古针对的对象更多的是考古遗址所在地的居民。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该特别关注,对考古事业感兴趣的公众。
B. 我国考古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公共考古,重视倾听公众对于考古事业的意见。
特别是对“曹操墓”的发掘引发许多考古学者的思考。
C. 2011年的钧窑遗址考古发掘工作成为一大公共考古热点。
考古发掘队由两地不同专家组成,考古进程通过各种形式向公众展示。
D. 在国外,公共考古早已受到重视。
美国在迎来的首个“国家考古日”活动中,组织安排了多项活动,考古学家还深入到中小学课堂。
8.根据本文内容,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持续评选了十几年,如此坚持下去,我国公共考古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B. 我国的公共考古事业发展特别快,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未来会逐渐缩小与国外存在的一些差距。
C. 只要我们在考古活动中关注感兴趣的民众和考古遗址所在地的居民,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那么我国的公共考古事业面临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D.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公共考古将更加受到重视。
会有更多的人积极地参与到文化遗址保护中来,并分享文化成果。
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向雄字茂伯,河内山阳人也。
父韶,彭城太守。
雄初仕郡为主簿,事太守王经。
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市人咸为之悲。
后太守刘毅尝以非罪笞雄,及吴奋代毅为太守,又以少言遣系雄于狱。
司隶钟会于狱中辟雄为都官从事,会死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
文帝召雄而责之曰:“往者王经之死,卿哭王经于东市,我不问也。
今钟会躬为叛逆,又辄收葬,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雄曰:“昔者先王掩骼埋胔,仁流朽骨,当时岂先卜其功罪而后葬之哉!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
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
法立于.上,教弘于下,何必使雄违生背死以立于时!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帝甚悦,与谈宴而.遣之。
累迁黄门侍郎。
时吴奋、刘毅俱为侍中,同在门下,雄初不交言。
武帝闻之,敕雄令复君臣之好。
雄不得已,乃诣毅,再拜曰:“向被诏命,君臣义绝,如何?”于是即去。
帝闻而大怒,问雄曰:“我令卿复君臣之好,何以故绝?”雄曰:“古之君子进人以.礼,退人以礼;今之进人若加诸膝,退人若坠诸川。
刘河内于臣不为戎首,亦已幸甚,安复为君臣之好!”帝从之。
泰始中,累迁秦州刺史,假赤幢、曲盖、鼓吹,赐钱二十万。
咸宁初,入为御史中丞,迁侍中,又出为征虏将军。
太康初,为河南尹,赐爵关内侯。
齐王攸将归藩,雄谏曰:“陛下子弟虽多,然有名望者少。
齐王卧在京邑,所益实深,不可不思。
”帝不纳。
雄固谏忤诣,起而径出,遂以愤卒。
9.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雄迎.丧而葬之迎:迎丧,接丧B.今钟会躬.为叛逆躬:自己,自身C.假.赤幢、曲盖、鼓吹假:给予D.齐王攸.将归藩攸:所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 今王诛既.加,于法已备既.自以心为形役B. 古之君子进人以.礼以.五十步笑百步C. 与谈宴而.遣之秦王必喜而.善见臣D. 法立于.上寡人之于.国也11.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能够表现向雄重义的一组是()①雄感义收葬,教亦无缺②假赤幢、曲盖、鼓吹③及经之死也,雄哭之尽哀④会无人殡殓,雄迎丧而葬之⑤安复为君臣之好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②③⑤D. ②④⑤12.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文帝司马昭在向雄为钟会收殓安葬后责备他,向雄却说“我为道义所感化而收葬他,没有过错。
”B.武帝曾下令让向雄与刘毅恢复君臣关系。
向雄迫不得已,便到刘毅家里拜访他,说:“我们恢复君臣的友好关系,怎么样?”C.齐王打算回到封国时,向雄曾向天子进谏说:“陛下虽然子弟多,可是有名望的人少。
齐王守在京城获益的确很多,不能不考虑。
”D.对于向雄的进谏,天子并没有采纳。
向雄极力进谏,违背了圣旨,向雄径自出宫,后因愤懑而死。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14分)四、(2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退人若坠诸川。
(2分)(2)若复相容,其如王法何?(2分)(3)殿下仇枯骨而捐之于中野,为将来仁贤之资,不亦惜乎!(4分)14. 阅读下面两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8分)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1)试分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的表达效果。
(2分)(2)结合白诗第三、第四两句分析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2分)(3)试从表现手法和思想感情方面,比较两诗的异同。
(4分)15.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5句。
(5分)(1),水随天去秋无际。
(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2),依依墟里烟。
(陶渊明《归园田居》)(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4)相如虽驽,。
(司马迁《廉颇蔺相如列传》)(5),烟光凝而暮山紫。
(王勃《滕王阁序》)(6)鸟雀呼晴,。
(周邦彦《苏幕遮》)五、(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6—21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