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鲲艺术历程

合集下载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

考研中国美术史热点:中国近现代美术发展史一、近现代中国画艺术(一)海上画派19世纪中叶,上海经济繁荣,在此云集的画家,师承不同,各有专长,但居主流地位的则是“海派”群体。

“海派”画家善于将诗书画印一体的文人画传统与民间传统结合起来,将明清大写意水墨画技艺和金石艺术中刚健雄强的审美特色、强烈鲜艳的色彩融会贯通,描绘民间奇闻乐见的题材,形成雅俗共赏的新风貌。

“海派”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代表人物是“海上三任”(即任熊、任薰、任颐),以任颐为高峰;后期以吴昌硕为巨擘。

任颐、吴昌硕、蒲华、虚谷并称“海派四杰”。

1、任颐任颐,即任伯年,清末著名画家。

他擅长花鸟画和人物画,与吴昌硕蒲华、虚谷并称“海派四杰”。

他的人物画,早年师法陈洪绶,形象夸张,富装饰效果;晚年吸收华喦笔意,更加简逸灵活。

他的花鸟画,早年以工笔见长,仿北宋人法,近于陈洪绶;后取法恽派及陈淳、徐渭、朱耷的写意法,笔墨趋于简逸放纵,设色明净淡雅,形成兼工带写、明快温馨的格调。

他的代表作品有《蕉荫纳凉图》、《酸寒尉像》、《紫藤翠鸟图》等。

他的绘画风格体现了文人画与民间美术的结合,雅俗共赏反映了这一时期市民阶级对绘画艺术的审美要求。

2、吴昌硕吴昌硕,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后海派”代表。

他集诗、书、画、印为一身,融金石书画为一炉,被誉为“石鼓篆书第一人”“文人画最后的高峰”。

他擅长大写意花卉,取材梅、兰、竹、菊、牡丹、松树、荷花、水仙等。

他的作品讲求用笔、施墨、敷彩、题款、钤印等的疏密轻重,配合得宜。

其作品重整体,尚气势,认为“奔放处不离法度,精微处照顾气魄”,富有金石气。

所作花卉木石,笔力老辣,气势雄强,布局新颖,构图也接近书印的章法布白,喜取“之”字和“女”字格局,或作对角斜势。

用色上喜用浓丽对比的颜色,尤善用西洋红,色泽浓艳。

吴昌硕因以“草篆书”入画,状物不求写实,形成了影响近现代中国画坛的直抒胸襟、酣畅淋漓的“大写意”笔墨形式。

为祖国河山立传

为祖国河山立传

为祖国河山立传作者:来源:《中国艺术》2018年第05期为祖国河山立传——新时代的百米长卷《长江万里图》展览时间:2018年4月3日—4月13日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长江万里图》是以新时代的长江为主题的美术创作工程。

画卷全长200米,高1.5米,全面地展示了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

整个创作过程历时一年之久,中国画学会召集全国最优秀的五十多位美术家们,成立了《长江万里图》创作艺术委员会,广泛收集长江各类史料,经过多次研讨和论证,委员会专家们确定以表现新时代的长江面貌、反映长江文化精神和突出时代性作为美术工程《长江万里图》的创作主旨。

“司徒乔、司徒杰捐赠作品展”展览时间:2018年4月18日—5月18日展览地点:国家博物馆本展览的第一部分以“国殇纪行”和“东方曙光”两个单元呈现出司徒乔笔下中国两个时代的巨变,展现出艺术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使命担当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展览的第二部分通过“以碑立传”和“融贯东西”两个单元反映出司徒杰独特的雕塑创作经历,展现了他所秉持的“结合中西,以民族为本”的现代民族雕塑发展理念和独具匠心的个性化探索实践。

新月:赵文量、杨雨澍回顾展展覽时间:2018年3月24日—7月1日展览地点:中间美术馆展览回顾两位作为“玉渊潭画派”和“无名画会”核心人物的艺术家自20世纪50年代起到今天的绘画创作,完整和忠实地呈现了两个创作个体在不同时期绘画上的探索与自持。

同时,展览尝试从当代的视角回看他们的创作与权威框架之间的复杂关联,描述艺术创作、美学和政治话语演变之间的隐喻关系。

不息——第57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北京站展览时间:2018年3月31日—6月17日展览地点:北京时代美术馆该展览由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院长、艺术家邱志杰策划,邬建安、汤南南、姚惠芬和汪天稳四位艺术家参加的展览,呈现了多件录像、绘画、雕塑、装置、刺绣、皮影、摄影乃至多媒体剧场等丰富的作品,并以丰富的文献、工作坊和演出为重要特征。

孙祜、周鲲、丁观鹏

孙祜、周鲲、丁观鹏

孙祜、周鲲、丁观鹏作者:来源:《景德镇陶瓷》2022年第02期《画史丛书》国朝院画录(卷下64页)载:“孙祜、周鲲、丁观鹏合画陶冶图一册”。

此三人系乾隆时期的宫廷画家,现就有关文献记载摘录于下:孙祜《画史丛书》国朝院画录(卷上)载:“孙祜,江苏人,工人物。

有仿王维关山行旅一轴;秋山楼阁一轴。

《宋元明清画家年表》载:1744年(乾隆九年),孙祜作秋山楼阁图(故宫周刊430)1745年(乾隆十年),孙祜仿王维关山行旅图(故宫周刊405 )周鲲《国朝院画录》卷上载:周鲲,字天池,常熟人。

工山水,伏读圣制诗初集题周鲲山水册页,有“我爱大痴笔,烟云无匠痕,画师求罔象,之子得其门”句,“题周鲲画,因书赐之”;有“我爱周鲲笔,天然淡间浓,江乡治病返,画宛献诗童。

疾苦闾阎状,寻常几许逢,监门遗故事,咨尔溯其踪”句,注“鲲颇能诗”。

臣敬谨案:周鲲以闾阎疾苦情形,诧艺事以上达,周语所谓士献诗,瞽献曲也。

宸章以监门相沉,于此见圣心之灵怀若谷,视民如伤焉。

石渠春录十有一。

山水一册,凡十二幅,款“周鲲恭画”豳风图一卷。

款“臣周鲲恭画”河山献瑞图一轴,款“臣周鲲恭画”摹唐终南十景图一册。

仿王晕山水一册升平万国图一卷,款小行楷书“岁在……擬绘升平万国图,臣周鲲恭进”。

1745年(乾隆十年)周鲲(天池)进升平万国图卷1746年(乾隆十一年)周鲲(天池)仿王石画山水册(石渠宝籍续编)1748年(乾隆十三年)周鲲(天池)仿唐六如终南十景册(石渠宝籍续编)《历代画史汇传》卷三十四载:周鲲,字天池,黄霆子祗候,内廷善山水人物花亦佳叠邀,高宗睿题(画徽续录)《国朝画徽续录》卷上载:“……又有周鲲,善山水,……”《国朝画识》册三,卷九,十页载:周鲲善山水,余省善花鸟与唐岱同值,内庭其畫皆藏。

丁观鹏《画史丛书》国朝院画录,卷上载:丁观鹏,工人物,尤擅长释道画像。

伏读“圣制文初集观鹏”摹丁云鹏“罗汉赞”,有“四大本幻作么传神?云鹏,观鹏,前身后身”句。

名家人物绘画作品欣赏

名家人物绘画作品欣赏

名家人物绘画作品欣赏魏延滨,男,1942年出生在山东济南,副教授,现任山东泰山书画院副院长。

水墨肖像,水墨肖像画,水墨肖像画家。

孔仲起,名庆福,字仲起,原籍浙江慈溪。

孔子七十三世孙。

1934年出生于上海。

1955年入学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196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

历任教研主任,学位委员,东方博雅社执行社长,联合国国际美育学会理事。

现为中国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理事、浙江当代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黄少强(1901-1942年)原名宜仕,字少强,号止庐,晚号止翁。

广东南海人,曾先后师事高奇峰、高剑父昆仲,兼修中西画学,20年代中期毕业于广州“博文美术学校”。

1926年开始,历任佛山市立美术学校、南海县立师范和广州市立美术专科学校。

孙敬会(1940.1—) 字克齐,山东潍坊人。

擅长中国画。

1957 年入山东师范学院学习美术,196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历任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

宗华,出生于1939年元月,山东龙口人,定居北京。

现为中国美协会员,中央文化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央书画研究院副院长,北京湖社画会副会长兼艺委会主任,闾山画会会长。

刘大为,山东诸城人,1945年出生。

1968年毕业于内蒙师大美术系,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研究生班,受教于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吴作人、黄胄等中国著名画家。

曾率中国美术团访问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家。

1998年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主持中国美术家协会工作。

张绍城1944年生,广西人。

1963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

现为广州画院院长、一级美术师、广东省美协副主席。

1993年受聘为广东画院画家。

孙敬会(1940.1—) 字克齐,山东潍坊人。

擅长中国画。

1957 年入山东师范学院学习美术,1963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历任山东艺术学院中国画专业教研室主任,教授。

周宝军作品李永文1956.1—)天津人。

国博《百年巨匠》展:还原文学艺术大师本色

国博《百年巨匠》展:还原文学艺术大师本色

国博《百年巨匠》展:还原文学艺术大师本色作者:孙国维来源:《文化交流》2017年第11期国庆前夕,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盛大展览,向观众推出上世纪43位我国杰出的文学艺术巨匠。

二楼4号展厅前面,陈列着巨幅齐白石《松鹤旭日图》和张大千《华山云海图》以及鲁迅的《自题小像》手稿,还有关山月的梅花图《俏也不争春》。

参观者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徜徉在大师们遗留下的文化艺术精品之前,共享这百年难遇的文艺大餐。

在这之前,北京举行了《百年巨匠》研讨会,文艺界的领军人物悉数到会。

大家一致认为要通过《百年巨匠》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的拍摄、宣传、巡展来激励后人,砥砺奋进。

这次国博展示的43位文学艺术大师的作品是百集大型系列人物传记纪录片《百年巨匠》的阶段性成果汇报。

其背后凝聚了摄制团队多少辛酸和心血。

他们奔波于全国和世界各地,采访了大师们的亲朋好友及相关人物,有的则完全依靠民间力量的推动和投入。

这些巨匠大都谢世,有的线索还不在国内,寻找起来十分困难。

总策划和总制片人杨京岛说:“我和《百年巨匠》的7位总导演都是上世纪60年代出生的人。

我们这代人从困难时期过来,一路打拼,到现在各方面条件都改善了,就想为社会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为了提高文化艺术素养,他足足花了20年的光阴,通过各种锻炼和学养,与书画巨匠结缘,来积累和沉淀。

他以自己的真诚和努力赢得了关山月、吴作人、吴冠中、黄胄、赵朴初、启功等大师的友谊。

为筹措资金,他下海经商,办起了广告公司。

他帮助国内知名书画家举办了几十场笔会和画展,并为他们出版了上百种画册和图书。

进而积累了可贵的人脉资源和商业渠道。

他还不远万里只身前往美国旧金山,寻探张大千的儿子张保罗,从这位老者嘴里掏出了珍贵的“活档案”。

张大千虽然子女众多,但常在身边的只有张保罗,张保罗在日常的随侍中耳濡目染,对父亲的创作生活和艺术作品十分熟悉。

杨京岛以三顾茅庐的真诚和苦口婆心,终于打动了隐居在美国加州卡梅尔小镇别墅“可以居”的主人。

恽寿平弟子张伟小考

恽寿平弟子张伟小考

2020/09 No.223图1 清 恽寿平 瓯香馆写生册(选四开)
28cm×35cm×4
天津博物馆藏
图2 清 恽寿平 花卉册(选六开)29.9cm×22.2cm×6
上海博物馆藏
图3 清 张伟 花卉册(选八开)
尺寸不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先祖(寿平)入室弟子,工夫深邃,可以乱见此人模仿恽寿平画作逼真,其伪作得值甚鉴定出一部分落款为恽寿平的作品是范廷镇
图4 清 张伟 写生花卉册(选十二开)40.6cm×35cm×12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六)《秋海棠图》轴(图5),私人藏,无款,有“张伟”连珠印,从画风来看,确为真迹无疑。

且此轴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写生花卉册》之《秋海棠》一开,花叶布置和描绘完全一致,此轴花叶显得更合,富有明洁水流的动感,花叶如同被雨水洗过一般;张伟虽学此法,叶片颜色亦有浓淡深浅之别,但毫无恽氏的透润灵秀,颜色稍显滞涩。

另外,张伟用笔细腻,叶脉丝丝缕缕,线条工细流畅,较为刻意;而恽氏笔
图5 清 张伟 秋海棠图51cm×46cm
私人藏
图6 恽寿平《花卉图册》中《秋海棠》(左)与张伟《写生花卉册》中《秋海棠图》(中)、私人藏张伟《秋海棠图》(右)对比
冷,远离政坛,以养菊自娱,所以自
然会喜好花卉一类的画作。

而其父怡
亲王胤祥亦是清代显赫的大收藏家,图7 恽寿平(款) 瓯香馆写生册(选四开)
27.2cm×21.5cm×4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8 清 范廷镇 桃花双燕图
80cm×39cm
扫码阅读栏目更多内容
南京长风堂博物馆藏。

画家朱代训简历介绍

画家朱代训简历介绍

画家朱代训简历介绍
摘要:
1.画家朱代训简介
2.朱代训的艺术成就
3.朱代训的作品特点
4.朱代训的艺术影响
正文:
朱代训,我国当代著名画家,生于20 世纪50 年代,自幼酷爱绘画,后进入专业美术学院学习,接受了严格的技法训练和艺术熏陶。

经过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作品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

朱代训的艺术成就举世瞩目。

他的作品曾获得多个国内外艺术大展的重要奖项,如全国美展、中国油画展等。

他的作品以中国画为基础,融入了西方油画的技巧,形成了富有创意和新意的艺术风格。

朱代训擅长画人物、风景、动物等多种题材,作品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感。

朱代训的作品特点鲜明。

他运用丰富的色彩和线条,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展示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他的作品不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朱代训在艺术创作中,既注重传统绘画技法,又不断创新,使作品充满生命力。

朱代训的艺术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被国内外多家美术馆、画廊和私人收藏家收藏,为我国当代画坛做出了重要贡献。

朱代训的艺术成就为后辈画家树立了榜样,他的创作理念和技法对当代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朱代训是我国当代画坛一位才华横溢的画家。

他不仅具备深厚的艺术功底,还具有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和不断创新的勇气。

珞珈山上“飞来石”——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珞珈山上“飞来石”——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珞珈山上“飞来石”——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彭蛟
【期刊名称】《武汉文史资料》
【年(卷),期】2024()1
【摘要】在武汉大学美丽校园,有一座万林艺术博物馆,建筑造型好似一块飞来之石,降临中心湖畔,傲立珞珈山旁。

2013年,武汉大学120周年校庆之际,万林艺术博物馆由武汉大学著名校友、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陈东升出资1.2亿捐建,由当代著名建筑师朱锫担纲设计。

2015年落成开馆后,成为武汉大学新地标,跻身“武汉十大博物馆”行列。

【总页数】5页(P47-51)
【作者】彭蛟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6
【相关文献】
1.藏·隐·融--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
2.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防雷设计
3.高校历史建筑风貌和格局的"破"与"融"——以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为例
4.环境行为学视角下的公共文化建筑设计研究——以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为例
5.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MTMD控制技术研究与应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历程
2002年当代艺术展重庆
2005年“废”当代艺术展重庆
朱鲲个人画展新加坡
2006年大运河文化展北京
朱鲲抽象水墨画展京都
2007年“宋庄”原创展北京
朱鲲个人油画展悉尼
2008年“008”宋庄当代艺术展北京
第五届中韩艺术巡回展北京
2009年第六届中韩艺术巡回展首尔
朱鲲唯象画个人展叶卡捷琳堡
2010年上上国际美术展艺术联展北京
首届中国抽象联盟展北京
中国抽象艺术家年展北京
第七届中韩艺术巡回展广西
中国抽象艺术名家九人展北京
2011年“翰墨中华”邀请展台湾
“二重奏”国际当代艺术邀请展重庆
朱鲲唯象艺术展印度尼西亚
2012年无上清凉---2012年法眼宗祖庭首届佛教艺术邀请展南京“时间物语”当代艺术展杭州
2013年印象中国2013年度艺术大展济南—上海
朱鲲当代水墨画展南京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