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管理信息系统学校排名
2024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行榜

2024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行榜2024全国计算机专业大学排名序列号学校名称专业档次办学层次1清华大学A++世界一流专业2国防科技大学A++世界一流专业3北京大学A++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A++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5中国科学技术大学A++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6中国科学院大学A++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7浙江大学A++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8上海交通大学A++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9深圳大学A++世界知名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0四川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1电子科技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2北京理工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3哈尔滨工业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4华中科技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5河海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6西北工业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7东北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8北京邮电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19东南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0中南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1武汉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2南京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3大连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4吉林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5燕山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6复旦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7香港中文大学(深圳)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8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29中国人民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30西安交通大学A+世界高水平、中国顶尖专业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怎么样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前景是比较乐观的。
随着现代经济和信息科技的发展,中国的IT行业正处于高速增长期。
据统计,IT人才的缺口每年都在百万以上,显示出对专业人才的高度需求。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上通常能够找到较好的工作,尤其是在一线城市,具有3-5年以上工作经验的专业人士月薪可达15,000元左右,而计算机专业的实习生也能获得大约6,000至9,000元的月薪。
MIS专业介绍

美国进行教育交流和评估有一个组织叫 AACSB,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agues of School of Business 如果加入了这个组织将相互承认学分.
MIT General
Institute Requirements Calculus: Two Subjects Students usually take the introductory calculus subjects 18.01 and 18.02 in their freshman year. Alternative calculus subjects are available. Physics: Two Subjects Students also usually take the introductory physics subjects 8.01 and 8.02 in their freshman year. Alternative physics subjects are available. Chemistry: One Subject Students usually satisfy this requirement in the freshman year, either with Principles of Chemical Science (5.11) or with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Chemistry (3.091).
2.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现状
排名: 排名 1999 实际上是按科研排名
1.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loan) 2.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PA) 3.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Twin Cities (Carlson) 4. University of Texas Austin 5. University of Arizona (Eller) 6. Stanford University (CA) 7.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 8. New York University (Stern) 9. Harvard University (MA) 9.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Anderson) 9.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全国排名前十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全国排名前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大学全国排名清华大学(排名第1)、同济大学(排名第2)、国防科技大学(排名第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4)、天津大学(排名第5)、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6)、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7)、浙江大学(排名第8)、合肥工业大学(排名第9)、北京理工大学(排名第10)。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简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属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管理学或工学学士学位。
该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培养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的职业领域以政府、事业单位和大中型企业中的信息管理部门或信息中心中的工作人员为主,同时也可以在计算机行业从事专门的计算机技术工作,亦可以在各类单位从事一般性管理工作。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就业方向有哪些信管专业从事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几大方向:企业信息化管理。
信管专业的一大方向自然是管理,特别是企业的信息化管理。
具体来说,围绕着信息系统的市场营销、项目管理、物流、电子商务、管理咨询等都可以。
比如,大型的公司信息服务部门,维护管理公司信息系统,解决其他部门的计算机设备问题,管理办公自动化设备等,或从事信息系统集成的市场开发、销售、服务之类的岗位。
计算机方向。
信管毕业生就业的另一个主要方向是偏技术方向。
如编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网站建立与维护等。
这一部分主要是理科生,在学校学习时有实际操作经验,可以对一些企业的ERP系统开发,或进入专业的系统开发公司和一些提供计算机软件信息服务的公司,从事软件开发、产品维护和信息咨询工作。
管理信息系统(MIS)权威期刊列表

管理信息系统(MIS)权威期刊列表学术长文:信息系统领域(排名先后排序)MIS Quarterly(EBSCO) SCIE SSCI (全文,EndNotes)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EBSCO) SSCI 延迟一年,例如08年的论文要到2010年才可以下载 (全文,EndNotes) 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EBSCO) SCI (全文,EndNotes)Management Science(EBSCO)延迟一年 SCIE SSCI (全文,EndNotes)Journal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EBSCO) SCIE SSCI (全文,EndNotes)Harvard Business Review(EBSCO) SSCI (全文,EndNotes)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IEEE) SCI SSCI没有全文,在IEEE数据库 EndNotes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CIE 没有最新的全文 EndNotesDecision Support Systems(elsevier) SCIE (全文,EndNotes)Information & Management(elsevier) SCIE SSCI (全文,EndNotes)Communications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EBSCO)无检索 (全文,EndNot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EBSCO) SSCI (全文,EndNo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Commerce(EBSCO) SCIE SSCI (全文,EndNotes)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 (EBSCO) SSCI (全文,EndNotes)Organization Science(EBSCO) ISSN:10477039 SSCI延迟两年 (全文,EndNotes)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EBSCO,blackwel) ISSN:13501917 SSCI (全文,EndNotes)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EBSCO) SSCI (全文,EndNotes)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 (elsevier) SCIE SSCI (全文,EndNotes)Information Systems Management(EBSCO) SCIE 2010年可以下载09年的论文(全文,EndNotes)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Computing and Electronic Commerce(EBSCO) SCIE (全文,EndNo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elsevier) SSCI (全文,EndNotes)Electronic Commerc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elsevier) SCIE SSCI (全文,EndNotes)Journa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ndNotes)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Wiley-Blackwell ) SSCI (全文,EndNotes)偏技术或方法的IS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Data and Knowledge Systems(IEEE)没有全文 SCIE EndNotes+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IEEE)没有全文 SCI EndNotes+ACM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Systems (ACM)没有全文 SCI EndNotes+Information Systems(elsevier) SCI EndNotes)+Information Sciences(elsevier) SCI (EndNotes)供应链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elsevier) SCIE SSCI (全文,EndNotes)Decision Sciences (Wiley-Blackwell) SSCI (全文,EndNotes)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 (EBSCO) SCIE [ISSN:10591478] (全文,EndNotes)Operations Research SCIE [ISSN: 0030364X]延迟l两年(全文,EndNote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elsevier) SCIE SSCI好多 (全文,EndNotes)Supply chain management: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merald) SCIESSCI(全文,EndNote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elsevier) SSCI好多 (全文,EndNotes)服务管理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ervice Industry Management(Emerald) SSCI(全文,EndNotes)******************八个权威期刊************MIS Quarterly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Journal of MIS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EndNotes)Journal of AISInformation Systems Journal补充的两个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概述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基本情况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2、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经济、管理、数量分析方法、信息资源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系统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系统和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方法、设计方法和实现技术;◆具有信息组织、分析研究、传播与开发利用的基本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了解本专业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收集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和实际工作能力。
3、主干学科管理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4、主要课程经济学、会计学、市场营销学、生产与运作管理、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管理学原理、应用数理统计、运筹学、计算机系统与系统软件、数据结构与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信息管理学、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5、实践教学程序设计实习、管理实习、管理软件实习、毕业设计等。
一般安排18周,其中毕业设计不少于12周。
6、修业时间4年。
7、学位情况管理学学士。
8、原专业名经济信息管理、信息学、科技信息、管理信息系统、林业信息管理。
2023全国保密管理专业大学排行榜

2023全国保密管理专业大学排行榜关于2023全国保密管理专业大学排行榜2023全国(研究型)保密管理专业大学排行榜前三名:天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3全国保密管理专业大学排行榜,欢迎大家参考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2023全国(研究型)保密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保密管理专业排名(研究型)全国排名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档次1天津大学保密管理A++2西北工业大学保密管理A+3哈尔滨工程大学保密管理A+3中国海洋大学保密管理A+3北京交通大学保密管理A+2023全国(应用型)保密管理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保密管理专业排名(应用型)全国排名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档次1北京电子科技学院保密管理A++保密管理专业主修课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基础、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数据结构、信息安全数学基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操作系统、数据库引论、信号系统与信号处理、数字逻辑与部件设计、密码学基础、保密技术概论、通信安全保密技术、电磁辐射与物理安全、保密监管与泄密取证技术、涉密信息系统防护、窃密与反窃密综合实验。
保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依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特色,强化学科交叉,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政治可靠;掌握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保密管理、计算机网络和信息安全的基本理论、技术、法规和应用知识;并具备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技术方法对保密领域,特别是涉海保密领域管理和技术应用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和组织实施的能力;能承担保密管理和保密技术相关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保密管理专业怎么样保密学科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其基本理论主要来自我国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科技文教等方面工作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明显的综合性交叉学科的性质。
保密管理专业培养具有宽厚的理工基础,掌握信息科学、管理科学、法律科学专业基础知识,系统掌握信息安全与保密专业知识,政治思想过硬,具有良好的保密业务素质、突出的创新意识、机智的适应能力,懂法律、有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保密人才。
2023信息安全专业大学排名全国前十

2023信息安全专业大学排名全国前十信息安全专业大学排名全国前十北京大学(排名第1)、清华大学(排名第2)、浙江大学(排名第3)、国防科技大学(排名第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排名第5)、北京邮电大学(排名第6)、哈尔滨工业大学(排名第7)、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8)、南京大学(排名第9)、华中科技大学(排名第10)。
信息安全专业介绍信息安全是研究信息获取、存储、传输和处理中的安全保障问题的一门学科。
主要学习和研究密码学理论与方法、设备安全、网络安全、信息系统安全、内容和行为安全等方面的理论与技术,是集数学、计算机、通信、电子、法律、管理等学科为一体的交叉性学科。
该专业对数学科目要求较高。
该专业适合数学功底好、动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就读。
信息安全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信息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
国际上围绕信息的获取、使用和控制的斗争愈演愈烈,信息安全成为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一个焦点,各国都给以极大的关注和投入。
总之,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安全已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安全已成为信息科学的热点课题。
目前我国在信息安全技术方面的起点还较低,国内只有极少数高等院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信息安全技术人才奇缺。
我们应充分认识信息安全在网络信息时代的重要性和其具有的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适应时代,抓住机遇!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专业基础和专业课主要有:高等数学、线性代数、计算方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与算法初步、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原理与汇编语言、数据库原理、操作系统、大学物理、集合与图论、代数与逻辑、密码学原理、编码理论、信息论基础、信息安全体系结构、软件工程、数字逻辑、计算机网络等。
选修课,主要有:数据通信原理、信息安全概论、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数字鉴别及认证系统、网络安全检测与防范技术、防火墙技术、病毒机制与防护技术、网络安全协议与标准等。
学生除要完成信息安全体系不同层次上的各种实验和课程设计外,还将在毕业设计中接受严格训练。
MIS 信息系统排名以及简介

免费下载,查阅更多美国MIS基本上没有一个权威的排名。
很多申请人会参考US News排名,贴在这里供大家参考。
顺便帮大家解析一下美国MIS排名,以及MIS顶尖项目,不错的项目,供大家做申请参考。
Information systems1. MIT (Sloan)(MA)2.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Tepper) (PA)3. 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McCombs)4. University of Arizona (Eller)5.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Carlson)6. 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Smith)7. New Y ork University (Stern)8. 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Robinson)9. Stanford University (CA)10.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Wharton)11. 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Kelley)12. University of Michigan–Ann Arbor (Ross)13.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Main Campus (Carey)14. Purdue University–West Lafayette (Krannert) (IN)15. University of Georgia (Terry)16.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Merage)17.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Katz)18.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Berkeley (Haas)19. Bentley College (McCallum) (MA)20. University of Illinois–Urbana-Champaign21.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22.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Kellogg) (IL)23.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24. Harvard University (MA)25. University of Texas–Dallas26. Columbia University (NY)从专业的角度来看,这个排名虽然靠谱但还是有很大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S专业排名IS学界一般会有个“心目中的排名”,大家都会公认一些学校是“好学校”,需要说明的是,在IS里面有派别之分,比如行为学派和技术学派,各派都会有自己认为的好学校。
第一类- 公认的顶级IS名校,卓越的历史名声●MIT,technical的牛校,US News排第一,但Sloan好像没有专门的IS program●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Tepper) (PA) ,也是technical。
CMU的IS牛可能主要是他们计算机专业强的关系。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Carlson School of Management。
Minnesota是MIS behavioral研究的发源地,MIS的教父Gordon B. Davis是Minnesota的教授,MIS的两大期刊之一MISQ隶属于Minnesota,现在很多IS的大牛人都是Minnesota的毕业生,所以Minnesota几乎就是IS研究者的圣地。
●University of Arizona (Eller):曾经和Minnesota齐名,应该算是偏technical的program。
牛人有Prof. Jay Nanamaker Jr., AIS Fellow。
UA的IS Program人太多,所以不是所有的PhD学生都能得到大牛的直接指点。
近年内部管理似乎有点问题,有下坡路的趋势,但还是名声在外。
如果不是历史的缘故,UA 应该归第二类了。
第二类- IS牛校,有一个强大的IS Program(一堆牛人并且名声在外)或很牛的牛人(出过AIS Fellow,MISQ/ISR主编等)(排名不分先后,括号中为著名教授)University of Texas–Austin (McCombs) (Prof. Sirkka Jarvenpaa, AIS Fellow)University of Maryland–College Park (Smith) (Prof. Hank Lucas, AIS Fellow; Prof. Ritu Agarwal)Georgia State University (Robinson) (Prof. Detmar W. Straub, Prof. Michael Gallivan)Indiana University–Bloomington (Kelley) (Prof. Alan Dennis; Prof. Iris Vessey, AIS Fellow)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 (Prof. Kalle Lyyntinen, AIS Fellow)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of. Vallabh Sambamurthy, ISR Cheif Editor; Prof. .Cheri Speier)Bentley College (McCallum) (MA) (Prof. M. Lynne Markus, AIS Fellow)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of. Izak Benbasat, AIS Fellow)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Prof. Carol Saunders, AIS Fellow, AIS Past President, MISQ Chief Editor)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of. Robert Zmud, AIS Fellow, ISR past editor; Prof. Traci Carte)University of Arkansas (Prof. Viswanath Venkatesh, Prof. Moez Limayem, previously with the City U of Hong Kong)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Katz) (Prof. Dennis Galletta, AIS Fellow, AIS President)第三类- 不错的IS学校,IS Program比较强(有一两个牛人)(排名不分先后)Clemson University (Prof. Varun Grover)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Prof. Ajay Vinze)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Florida State University (Prof. Joey F. George)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ersity (Prof. Allen Lee, AIS Fellow, MISQ Past Chief Editor)Penn State University, University Park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Prof. Joesph S. Valacich)University of Georgia (Prof. Dale L. Goodhue)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University of Houston (Prof. Wynn Chin)University of Calgary, Haskayne School of BusinessUniversity of Nebraska at Omaha/LincoinTexas A&M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Rochester Simon School of BusinessTemple University (Prof. Youngjin Yoo)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Prof.Bernard Tan)超级牛校:MIT, UMN, CMU (B/IS)大牛校:Maryland (B-school), Arizona, UT Austin,GSU牛校:UBC, Indiana, Pittsburgh, Case Western, MSU, TAMU, ASU, Purdue, Arkansas, Oklahoma, GIT, UGA, Rochester偏牛校:PSU, FSU, Clemson, Central Florida, City U of Hong Kong, NUS, SUNY Bafflo, Syracuse, U of Kentucky, UC Irvine, U of Washington in Seattle 差不多啦:Nebraska, UIUC, UIC, Washington State, York, Houston, UT Dallas, Western Ontario, New South Wales, Connecticut, UM Milwaukee给钱就去:UNLV, Florida Atlantic, South Carolina, Virginia Tech, UMBC钱少的不干:Southern Illinois, Kent State, Wright State发表于: 2007-04-04 05:42:00 - IP:*.*.*.*只看楼主大中小楼主关于MIS这个专业最好的中文介绍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篇介绍MIS研究的中文文章。
虽然部分信息有些过时,但总体来讲对申请MIS PhD的学生应该非常有用。
这是原文链接:/Ricky/archive/2006/10/31 /178156.html管理信息系统(MIS):背景、核心课程、学术流派及主要国际学术会议与刊物评介source: Huang W,Wei K K,Watson R.管理信息系统(MIS):背景、核心课程、学术流派及主要国际学术会议与刊物评价[J].管理科学学报,2003,6(6):85-91.作者简介:b黄伟出生于中国。
现任美国俄亥俄大学商学院管理信息系统(MIS)系终身教授。
主要获奖:(1)最佳研究奖, 俄亥俄大学商学院, 美国, 2003.(2)Huang, W., Watson, R.T., and Wei, K.K., “Can a lean email medium be used for rich communication? - A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Vol. 7, 1998, pp.269-274, UK.(本文被英国不列颠国家图书馆的伙伴机构ANBAR Electronic Intelligence评为最佳研究质量排名奖(Highest Quality Rating),评估是在400种有优秀引用资质证明的国际管理期刊上的90,000多篇论文中进行的。
)(3)新南威尔士大学梅森爵士研究奖(Sir Anthony Mason Fellow),澳大利亚,1999.1 MIS 学科简介MIS 是一个较新的交叉学科, 是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及行为科学等的交叉组合. 当电子计算机于20 世纪50 年代迅速成为支持现代工业发展的有力的自动化工具时,一位独具慧眼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University of Minnesota) 会计系教授Gordon B. Davis 敏捷地认识到,计算机技术不仅是一个将工业生产及操作自动化的工具,还将对现代管理、企业组织结构及运作等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 而对企业的非技术性的影响却是传统计算机科学及当时的管理科学都不研究的对象. Gordon 于1967 年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MIS 学科的Ph. D 学位课程,宣告了MIS 的创立并奠立了他作为MIS 学科之父的基础.起初,许多世界名牌大学都对新问世的MIS学科不屑一顾,不去发展. 因为它不是诞生于像哈佛或Wharton 这样的世界闻名的大学里. 这样便使明尼苏达大学几乎成为当时世界MIS 学术中心. 十几年过去了,许多大学才猛悟到MIS 学科的重要性,急起直追,但为时已晚,明尼苏达大学的MIS 学科已稳稳地巩固了世界MIS 学科中心的地位. 澳大利亚排名第一的新南威尔士大学(被誉为澳大利亚的麻省理工学院) 成立了全澳第一个MIS 学科,至今却仅有15 年左右的历史. 欧洲大学的MIS 学科至今也只有15~20 年左右的历史.而明尼苏达大学凭着36 年发展MIS 学科的领先经验,世界最具权威的MIS 学术刊物及国际会议,90 %或以上是由明尼苏达大学MIS 专业毕业的Ph.D 学生或其流派的教授主持或管理. 本文的两位合作者: Professor Richard Watson 就是Gordon 的Ph.D 学生;魏国基(K. K. Wei) 教授虽不是明尼苏达毕业生,但曾进修于该大学MIS 专业,且采用明尼苏达MIS 学科体系于其教学及科研中,所以一般也都认为属于明尼苏达流派. 现在两位教授分别成为MIS 领域世界最权威的学术协会———世界资讯系统协会的正副总裁,可见明尼苏达流派在国际MIS 学科方面的影响之大. 至今,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流派MIS 仍然是世界MIS 学科的主导流派,其较具权威的教授很多,如Professors Davis ,Watson , Weber , Benbasat , Jarvenpaa , Lee , K. K.Wei , DeSanctis , Galletta , Alavi , Lyytinen , Zmud 等.近年来,美国也出现了其他一些较有知名度的MIS 学派的学者,如亚利桑那大学的ProfessorNunamaker (以资讯系统开发为主要研究及特征) ,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Professor Whinston (以经济学理论模型研究MIS) , 纽约大学的ProfessorLucas ,以及麻省理工学院(MIT) 的ProfessorOrlikowski .即使在国外,不少学生,甚至大学教师,也常会将MIS 与CS (computer science) 学科混淆. 第一作者曾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MIS 学院担任MIS 硕士学位项目的主任,许多澳大利亚的硕士学生分不清两者的差别(有些国内大学的MIS 学生对此也不太清楚) ,常常在选MIS 及CS 课程上不懂应该选哪一学科的课才能最适合其将来事业发展的需要,常常找笔者询问及寻求解答. 笔者也常常以一个小的案例来解释MIS 及CS 的本质差别,希望有助读者对两者的根本差别有所理解.比如,有两个位于相同行业及处于相类似经营状况的企业A 和B ,同时投资安装了ERP 系统———SAP. 两年后,企业A 由于使用SAP 得当,管理及利润等更上一层楼;企业B 却因为使用SAP不当,营销下降. 企业B 可能会去找软件公司投诉,说花费了大量投资购买的SAP 产品非但没能使其企业受益,反而受损. SAP 公司很可能会反驳说,我的SAP 软件是世界首屈一指的,你现在没能指出SAP 软件产品中哪一个功能模块及系统有问题,而且SAP 系统也使与你同类的企业A 在管理及营销上双丰收,足以证明我的SAP 系统没有问题,而是你企业本身的管理与使用SAP 有问题,并非是我们作为SAP 系统开发的技术人员(或CS 人员) 所能帮助你解决的问题. 企业B 又去找管理学研究的教授J ,J 教授可能会说,我们或许可以从公司组织结构、行为及文化等方面作一点研究并给予一些参考意见,但此问题涉及的主角是SAP 系统应用带来的管理方面的问题,并非传统管理学所能解决的问题. 这样,这个现实存在的问题,既非CS 人员的问题,也非传统管理学的问题,到底应该找谁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这便是一个典型的MIS 问题. 所以,MIS 主要是CS及管理学科的交叉学科. 正如王众托教授在《管理科学学报》(2000) 的专论文章中所论及的关于信息技术与管理变革相结合的重要性,这两者的结合应该是MIS 学科当前应该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2 国际MIS 学科核心课程简介MIS 作为一个新兴的、发展非常迅速、有宽广前景的前沿学科,在其创始人Gordon B. Davis 等人的领导下,经过30 多年的踏实工作,在全世界的管理学界开创了一个新天地,世界各主要大学管理学院都正式承认与接受MIS 作为一门学科这一事实.MIS 学科本身也不断完善自己,已经形成了本学科的学位课程标准. 中国大学不少管理学院都成立了MIS 学科或系. 国家教育部也很重视,批准一些国内知名大学创办与发展MIS 这一重点学科. 但是,有些大学对于如何开设MIS 学科的核心课程有不同看法. 虽然不同特色的MIS 学科专业的存在无可非议,是健康的,但是风格迥异的MIS 学科专业也会造成社会及企业界可能搞不清MIS 专业毕业生到底具备什么方面的真才实学,进而对录用MIS 专业毕业生产生迟疑. 就业市场对MIS 专业毕业生产生混淆和不信任,对于MIS专业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笔者希望对美国MIS 学科课程设立和发展的历程以及世界MIS 学科的权威机构推荐的标准MIS 学科核心课程的简介,能够对国内大学MIS学科核心课程的建立提供参考. 必须指出,国际权威机构制订的关于MIS 学科核心课程标准并非是必须完全照搬执行的标准. 国内大学应考虑本身的长处及中国实情,这样,一个好的课程大纲才能切实地落实.正像任何新兴学科的发展历程一样,MIS 学科及核心课程在最初的一二十年在美国大学也是各自为政,各自按自己对MIS 学科的认识及自身条件来发展. 不少有识之士发现了这一问题,开始成立学术协会整合不同大学对MIS 学科发展的认识. 然而,由于意见不一致,就产生了各自为政的中小型学术协会,分散了MIS 学科本身的影响力及权威性. 从1967 年MIS 学科创立,到20 世纪80年代,MIS 学科的课程设置权落在了偏重计算技术但较为开通的国际计算技术权威学术机构———国际计算机器协会(ACM: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 的手中. ACM 与MIS 学术团体进行沟通与协商,使制订的MIS 学科核心课程能为MIS学术界基本接受. 这样,ACM 就在MIS 学科课程设置方面领导了MIS 学科20 多年.到20 世纪80 年代末及90 年代初,MIS 学科完成了内部的“统一大业”———将世界五大洲的MIS 学术团体汇聚于一堂,成立了MIS 业世界最大也最有权威的MIS 学术组织———国际资讯系统协会(AIS: Association of Information Systems) . AIS采用较为民主的分权管理方式,协会总裁每年由会员投票选举产生,而且候选人由三大主要区域———美洲、欧洲及亚太地区———轮流产生. 从此,AIS 开始统一地以MIS 学科世界代理人身份在国际学术界出现,大大提高了MIS 学科在世界学术界的声誉及影响力.AIS 也开始较为独立地研究创立MIS 学科核心标准课程. 在与其它MIS 学科有关的学术团体,如ACM、AITP (Associ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Professional) 和IFIP(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Infor2mation Processing) 合作的基础上,经过三四年的踏实工作,于1997 年推出了由MIS 学科自身学术团体为主创立的MIS 标准核心课程方案,为世界各主要大学的MIS 专业所采纳使用.20 世纪90 年代初,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及电子商务(e2commerce) 还不是很普及, 不像今天这样引人高度重视, AIS 决定将1997 年核心课程版本进行一次全面的修订,于2002 年公布了最新的MIS 学科标准课程. 本文将简介这一最新版本所列的核心课程. 简介或许有助于:1) 国内大学在修订MIS 学科核心课程时,能够较快地吸取国际MIS 学科30 多年发展的经验教训,实现“渐进跳跃式前进”的学科发展模式,在较短的时间内使MIS 学科走向世界;2) 不再重蹈国际MIS 学科发展经历的曲折弯路,以较少的成本、人力及精力选定最佳路径,更快更好地发展国内MIS 学科专业.最新的MIS 学科标准核心课程是基于以下三个经抽样调查确定的关键因素:1)MIS 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宽广的商业和现实世界的视角及学识;2) 他们必须具备很强的分析与带批判性思考的能力;3) 他们必须具备很强人际关系沟通、交流以及团队合作的能力. 更具体地说,MIS 专业毕业生应该在以下几方面得到正规的培训与教育:人际关系沟通与团队合作技能,商业知识,企业组织过程发展(包括资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项目管理,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网站编程技术以及系统集成等.2002 年版本MIS 学科的核心标准课程简介:(1) IS 2002. PO ———资讯技术支持下的个人绩率(Personal Productivity with IS Technology)———预备知识:对电子邮件、互联网站浏览、文字处理软件和表格处理软件等有初级应用的水平.———课程重点放在阐述及示范应用电脑软件的功能及特征来提高个人工作的绩率,以及如何应用资讯技术来提高工作质量、效率以及竞争能力. 这门课也可以修改成为一门学生自学的课程.培训学生具有初步应用数据库、互联网浏览及创立简单网页技术等方面的技能.(2) IS 2002. 1 ———资讯系统基础(Fundamentalsof Information Systems)———必备知识: IS 2002. PO———是一门MIS 学科的基础入门课,介绍资讯系统的基础概念、功能及作用,用户资讯需求的确定,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开发语言,常见数据库与网络技术,资讯系统如何成为企业竞争战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及如何成为21 世纪企业战略的基石之一.(3) IS 2002. 2 ———电子商业战略、结构体系及设计( Electronic Business Strategy , Architecture &Design)———预备知识: IS 2002. 1———着重探讨在企业之间、国家以及全球范围内企业组织战略与提供产品、服务及交流之间的紧密联系.(4) IS 2002. 3 ———资讯系统理论及实践( Infor2mation Systems Theory & Practice)———预备知识: IS 2002. 1———着重介绍企业组织系统、企业策划、决策过程以及资讯是如何用于支持企业战略决策的.(5) IS 2002. 4 ———资讯技术的硬件和系统软件(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ardware &Software)———预备知识: IS 2002. 1———提供MIS 学科学生资讯技术硬件与软件方面的必备基础知识.(6) IS 2002. 5 ———编程、数据、文件与对象结构(Programming , Data , File &Object Structure)———预备知识: IS 2002. 1———介绍计算方法、编程、计算机概念以及数据和文件结构的设计和应用.(7) IS 2002. 6 ———网络和远程通讯(Networks& Telecommunication)———预备知识: IS 2002. 4———较深入地探讨数字通讯和网络技术(其硬件和软件) . 同时着重介绍如何分析和设计组织中的网络应用系统.(8) IS 2002. 7 ———分析与逻辑设计(Analysis &Logical Design)———预备知识: IS 2002. 1———着重介绍资讯系统分析、设计与开发的整个过程, 开发的传统方法及现行的面向对象的开发方法, 开发模型的介绍以及开发项目管理等.(9) IS 2002. 8 ———数据库管理系统环境下的设计与实施(Physical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withDBMS)———预备知识: IS 2002. 5 和IS 2002. 7———教给学生如何应用数据库软件设计和实施一个实际应用系统.(10) IS 2002. 9 ———资讯系统前沿技术环境下的系统设计与实施( Physical Design & Implementa2tion in Emerging Environment)———预备知识: IS 2002. 2 和IS 2002. 8介绍在较前沿的分布式计算环境下应用传统和现代的开发设计与实施资讯系统.(11) IS 2002. 10 ———项目管理实践( ProjectManagement & Practice)———预备知识: IS 2002. 7———着重介绍资讯系统开发项目的管理方法,影响项目管理成效的关键因素,以及有效的项目管理技巧与软件工具.3 MIS 领域权威的学术刊物及会议每过几年(一般2~3 年) ,MIS 领域中权威的学术刊物发表MIS 领域中学术刊物的排名,这是对MIS 领域研究与教学的上千名教授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统计分析之后做出的排名,同时采用其他国际通用的指标对问卷调查得到的排名进行补充分析及报告. 这个排名对美国、欧洲、澳洲及亚洲一些国家及地区,如新加坡、香港及台湾的大学的MIS 系及专业的研究经费支持、职称评升及各大学MIS 专业的名望有重大影响,所以各国及各地区的大学对此排名都非常关注.目前最新的全球MIS 学术刊物排名是Com2munication of ACM 在2001 年发表的(Mylonopulosand Theoharakis , 2001) . 最前面的15 名: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Quarterly,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 ,Communication of ACM,Journal of MIS ,Management Science ,IEEE Transactions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Decision Support Systems ,Decision Sciences ,ACM Transactions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European Journal of Information Systems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Organization Sciences ,Data Base 等.目前IS 的国际会议的排名按A、B、C 等级排序依次为:A+ 类会议国际资讯系统年会( ICIS: International Confer2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S) .A 会议HICSS(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s) .DSI 年会( Decision Science Institute Annual Meeting) .A- 会议IFIP(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MCIS(Americ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 .B + 或B 类国际会议ECIS ( 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PACIS (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C 类会议其它MIS 国际会议.ICIS 是IS/MIS 领域最具权威和国际学术水平最高的国际会议,它的论文拒绝率保持在80 %~90 %左右,与最权威的国际学术期刊MISQ 的论文拒绝率差不多. 一般A 类MIS 学术期刊所发表的文章从论文提交到最后接收、印刷需要大约2~3年时间,所以ICIS 会议论文集是及时了解世界上IS/MIS 领域最新研究动态及成果的最佳途径. 正由于此,每年世界上各名牌大学的MIS 顶尖学者及教授差不多都汇集于ICIS 会议. 国内外名牌大学的MIS 系顶尖教授如想成为世界知名的MIS 学者,经常参加ICIS 会议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之一.对于MIS 专业的博士生来说,有一个不成文的有关ICIS 的共识———如果你在攻读Ph. D 期间有一篇ICIS 会议论文发表,就发表高质量MIS 科研论文这一角度,就可以普遍被美国大学认为是比较优秀的MIS 专业博士生了. 这一点对于Ph. D学生毕业后找工作较为重要. 通常,发表于ICIS会议论文集中的文章也会在2~3 年后被国际A类学术期刊录用刊登.HICSS系统科学年会是在美国夏威夷 (Hawaii)召开的有关系统科学领域的最具权威的国际会议之一,其中包括高质量的MIS 学术分会. 这个会议的另一特点是不仅可以交流及学习MIS 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也可以学习到MIS 专业以外的其它与系统科学有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及了解未来几年的发展方向.AMCIS 是在美国本土召开的美国资讯系统国际年会,是AIS 协会官方赞助的三大区域性国际会议之一,是美国本土的MIS 教授为主组织的MIS 国际会议,同时也是美国本土以及世界其它国家即将毕业的博士生找工作的重要场所之一.美国各主要大学均会在这个会议召开期间在会场处设立招聘教授职务的摊位,面试申请的博士生及其它申请者. MIS 博士生只需要花一次路费及时间,就可以与全美几乎所有有空缺MIS 教授职位的大学进行接触、洽谈及面试,非常省时及有效率. 在前几年MIS 领域发展非常迅速,人才供不应求的情况下,每一个美国大学即将毕业的MIS 博士生就会有2~4 个教授的空缺职务等候其挑选,可见MIS 人才奇缺的状况,所以全美各大学也各出奇招,竞相争夺好的MIS 人才. 有些大学全系的招聘委员会人员全部飞到AMCIS 会议的招聘现场当场面试找工作的MIS 博士生. 对面试满意的申请者当场拍板决定聘用并发给聘用合同,以免自己已经满意的候选人被别的大学挖走. 这一MIS 发展历程上未见的“争夺人才大战”一时传为佳话,在MIS 历史上留下了难以忘却的一页.在欧洲,最权威的MIS 国际会议要数ECIS(European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Systems) . 因为欧洲较为保守的传统,当MIS 专业在美国于1967年创立时,几乎欧洲所有大学都对这一新兴学科持怀疑态度,认为MIS 学科是美国赶一时时髦的产物. 十几年后,当欧洲大学醒悟到他们曾认为可能昙花一现的MIS 学科在美洲如同星星之火,燎原到全美、加拿大各个主要的大学时,赶紧采取跟进措施, 但为时已晚,美国早已在此领域凭着“创始者及开拓者”的优势,稳稳地占据了MIS 领域的学术与教学主导地位. 所以ECIS 会议,作为欧洲最权威的MIS 领域国际会议,在世界范围内来说,还大体上被认为是B + 级别的MIS 国际会议. 中国可以从欧洲大学的这一历史中学到一些东西,不重覆欧洲大学的足迹,在较短的时间赶超MIS学科的世界先进学术水平.ECIS 会议通常集聚了全欧洲最优秀的MIS学者,每年聚在一起共商欧洲MIS 领域的发展大计. 参加这一学术会议也可以领略欧洲大学MIS领域的学者对MIS 发展的不同于美国模式的见解及经验体会,对于引鉴各MIS 学科的经验及大家之所长,也是很有帮助及有益的. 当然,参加这一会议,也有助于建立与欧洲各大学MIS 教授的学术联系.PACIS ( Pacific Asia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Systems) 是由AIS 赞助的在亚太地区最具有权威的MIS 国际会议,涉及的国家及地区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中国、新加坡、香港、台湾、泰国、马来西亚及印度等. 这是加强与亚太地区主要大学的MIS 学者建立学术交流及联系的重要桥梁,也为MIS 领域的发展提供了一个亚太地区的参考意见及视野. 通常每年召开一次,在各成员国中轮流举行.4 如何在国际MIS 学术刊物发表论文MIS 这一管理与计算机学科结合产生的交叉学科还很年轻,即使在其诞生地———美国,其历史也不过三十五六年,在中国,MIS 学科还处于发展的初期,某些方面可能与国际一流MIS 学科相比,还有一些差距. 但是,正因为MIS 较为年轻,中国与国际上其它一流大学的MIS 学科专业的差距就更容易、也会较快地被缩小. 在这一方面,国内一些MIS 领域的资深学者与教授为中国MIS 学科的发展与走向世界做出了贡献.然而,中国MIS 学者在国际MIS 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数量还不多,尤其是在顶尖的MIS 学术刊物上. 正如汪寿阳教授所说(2000) ,这其实是与中国学者的实际科研水平不相符合的. 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大学的激励政策.前些年,中国的大学不像现在这样积极鼓励大学教授及学者走向世界,将最好的研究项目成果发表于世界的学术刊物上,提高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在国际上的知名度,以便较快地使中国的一些顶尖大学成为世界一流大学. 所以,不少优秀的科研项目成果可能大都发表于国内的主要学术刊物上,加上英语写作的障碍,大家也没有太大的积极性去国际上发表论文. 现在,情况已经有了改变,不少国内名牌大学都有较为具体及有效的激励配套政策及措施出炉,鼓励中国MIS 学者将其优秀的科研论文投到国际学术刊物发表. 这一正确的措施,是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几年前提出的“管理科学要提高水平,走向世界”的指导思想起到的推进作用是分不开的.由于MIS 学科比较年轻以及国内学者较少参加MIS 专业的国际会议,导致国内学者对国际上MIS 领域的学术期刊种类及级别,各期刊所侧重的研究领域,以及MIS 学科的国际流派的不同研究方法等不太熟悉. 尤其在研究方法论方面,它是决定MIS 科研论文能否被国际MIS 学术刊物接受发表的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近年来,不少国内大学已认识到了这个问题,陆续开设了“研究方法论”课程培训硕士及博士生,为开展高质量的MIS科学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英语写作水平问题.无疑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 本文笔者之一在国外生活、学习及工作了十多年,也用英语发表了60 多篇有关MIS 的学术论文,但当投稿于MIS 学科A 级学术刊物时,即使到现在,仍然收到论文评阅人对其英语写作不太满意的审稿报告. 笔者非常同意汪寿阳等教授的观点[1 ] ,英语写作并非是中国学者较少在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的最主要的原因,也并非是不可克服的困难. 汪教授在其2000 年发表于《管理科学学报》上的论文中所提出的措施与建议,应该是解决这一问题的较佳对策[1 ] .在国际MIS 学术刊物上发表文章,哪些是中国MIS 学者应该重点考虑的因素? 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确定适当的研究主题(King ,2000) . 研究的应是国际MIS 领域当前的热点问题,研究工作也需要有创新与新意. 要做到这点,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