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品生产中的质量管理.pptx

合集下载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PPT课件

酸奶产品质量控制PPT课件

七、影响乳酸菌生长增殖的因素
环境 因素
主要指温度、时间、氧气含量、所用设备卫生情况及最终产品 酸度。要求对酸乳生产的影响。发酵温度和菌种种类不同,发 酵过程进展不同,最终产品在同一发酵时间内酸度不同。因此, 发酵时,发酵温度和时间必须同时予以考虑。另一方面,由于 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在混料过程中空气的过多混入或在添加 菌种时搅拌时间过长均会影响乳酸菌的正常生长增殖,从而影 响酸乳成品的质量。当然,如果在清洗、杀菌过程中发酵设备 的管道中残留有化学物质、微生物或发酵设备管道中过热均会 影响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和酸乳产品的质量。
1 大肠菌
定义;在37度24小时培养下发酵乳糖产酸产气的 菌称为大肠菌,但大肠杆菌不耐酸,在酸性条件下 即被杀死。
一、酸奶中有害菌的菌类介绍
2 霉菌
丝状真菌的俗称。细胞呈丝状,在固体培养基 上有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的分化。在潮湿的气 候下大量生长繁殖,外观呈肉眼可见的丝状、 绒状或蛛网状,有较强的陆生性。在地球上, 霉菌起着各种复杂有机物,尤其是数量最大的 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解者的角色, 其菌落形态较大,外观干燥疏松不透明,呈或 松或紧的蛛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
六、影响菌种活力的主要因素
2 抗生素残留
生产酸乳的所有乳制品原料中都不允许有抗生 素残留。
六、影响菌种活力的主要因素
噬菌体
噬菌体对嗜热链球菌的侵袭,通常表现在发酵时间 比正常时间长,产品酸度低,并有不愉快的味道。
六、影响菌种活力的主要因素
清洗剂和杀 菌剂的残留
氯化物、季铵盐、碘类对酸乳发酵剂中嗜热链球菌、 保加利亚乳杆菌的抑制水平很高,0.1-1.0毫克/升的 季铵盐对某些保加利亚乳杆菌有抑制作用。因此, 在生产发酵乳的工厂最好不要使用季铵盐类消毒剂。

乳品生产中的质量管理

乳品生产中的质量管理
,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
01 02 03 04 05
06
Part One
Part Two
微生物污染的来源:水源、原料、设备、包装等 微生物污染对乳品的影响:腐败变质、食品安全问题等 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措施:加强原料检验、提高生产工艺、加强设备清洗消毒等 微生物污染的检测方法:显微镜观察、培养基培养、生化鉴定等
质量意识:强调员 工对质量的重视程 度,培养员工的质 量意识
培训效果:通过考 核等方式检验培训 效果,确保员工掌 握乳品生产中的质 量管理知识并能够 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
汇报人:
定义:GMP是良好生产规范,是一套适用于乳品生产的法规和标准,旨在确保产品的质 量和安全
目的:通过实施GMP,可以确保乳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安全和质量控制,从而减少污 染和交叉污染的风险
内容:GMP包括对生产设备、人员卫生、原料采购、生产过程、包装和储存等方面的规 定和要求
实施:乳品生产企业需要建立并实施符合GMP要求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接受相关部门的 监督和检查
产品的检验和检测:对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检验和检测,确保符合质量标 准和安全要求
不合格品的处理: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及时处理和追溯,防止问题产品 流入市场
检验和检测的目 的:确保产品质 量安全、符合标 准
检验和检测的方 法:感官检验、 理化检验、微生 物检验等
检验和检测的流 程:原料检验、 过程检验、成品 检验等
数据分析方法:采用统计学、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生产数据进行深入挖掘和分析
预警系统:通过预设阈值和实时监测,对异常数据及时发出预警信号,以便生产人员 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和参数
Part Six

牛奶质量管理PPT课件

牛奶质量管理PPT课件
11
二、中国牛奶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 1、制假贩假,利欲熏心。 ▪ 在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中,共查出不合格奶粉55种,涉及10省、自
治区、直辖市的40家企业。由此可知,有一些企业管理者为了赚取 更多非法利润,用价格低廉的蔗糖、淀粉替代乳粉,生产出劣质奶粉, 到农村市场以次充好,蒙蔽一些没有多少知识的消费者。这些企业管 理者道德败坏、毫无社会责任感可言。 ▪ 2、发现质量问题不及时公开,给消费者带来更大损失。 ▪ 三鹿集团陆续收到投诉,反映有部分婴幼儿在食用其生产的婴幼儿系 列奶粉后,发生尿液中出现红色沉淀物等症状,这种现象越来越多。 三鹿将其产品送交有关部门检测,2008年8月1日获得报告显示,奶 粉中含有三聚氰胺得到证实。不过,含有三聚氰胺的液态奶产品并未 停产,依然源源不断地流入市场。直到2008年9月12日三鹿才承认奶 粉被三聚氰胺污染。在这半年多的时间里,三鹿不是坦诚的面对自己 的过失,而是尽量安抚媒体和受害消费者不要曝光此事:不是停产整 顿,而是继续向市场输送有毒奶粉。从事件过程看,难以寻见企业社 会责任的踪影。
6
中国牛奶的消费量也是在不断加大,逐年稳 步提高。
7
▪ 当前,中国乳品市场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根据 海关总署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1-8 月我国出口牛奶11 万吨,价值2.8 亿美元,分 别比去年同期增长2.4%和50.4%。但“毒奶粉” 事件发生后,10月我国牛奶出口量迅速降至1036 吨,同比下降91.8%。同时受金融危机影响, 农产品市场价格整体趋于下跌,进口原料奶粉的 价格比我国同类产品的成本价还低7000 元/吨, 再加上我国牛奶标识制度不完善,也影响了国产 牛奶的市场竞争力,因此我国原料奶收购价也面 临着寒冬。
▪ 3. 迅速扩张阶段(1978年至1992年)

乳制品行业质量管理体系.pptx

乳制品行业质量管理体系.pptx
挤出后的牛奶马上降温到摄氏5度以下 工厂每天至少收一次奶 各州的食品安全部门执行标准 奶农的收入由原奶的质量(如细菌数、体细胞
数等)来决定 – 质量指数在奶牛场和工厂测试
5
卫生的挤奶过程:为生产高质量的乳 制品服务
6
生产过程中的 质量控制
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系统) 和ISO行业标准
澳大利亚乳制品行业-从牧场到
餐桌的质量管理体系
1
从牧场到餐桌的质量管理体系
世界上最好的 奶牛场管理体 系
工厂的创新 和质量管理
新的和传统的 乳制品产品
零售环节中的 冷链管理
对出口市场最终用 户的支持和承诺
2
从健康的奶牛 到高质量的乳制品
对土地的管理
登记和控制使用化学物质和杀虫剂
对草场的管理
8
传统乳制品 的质量控制体系
9
新型乳制品 的质量控制体系
10
冷链管理
所有产品都贴有可以追溯到生产商、生 产日期和生产批次的标识。
温度监控
在生产过程中 在运输过程中 在仓库里 在商店里
11
冷链管理: 从奶牛场到消费者
12
对出口产品的 额外要求
澳大利亚的乳制品产品一半以上用于出 口
。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下午1时37分29秒13:37:2920.11.28
• •
T H E E N D 1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020年11月下午1时37分20.11.2813:37November 28, 2020
16、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头,那么任何风都不是顺风。2020年11月28日星期六1时37分29秒13:37:2928 November 2020
• 11、夫学须志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20.11.2813:37:2913:37Nov-2028-Nov-20

《原料奶质量控制》PPT课件

《原料奶质量控制》PPT课件

2.乳的卫生质量
从健康牛所生产的奶一般来说是卫生的, 其 中细菌数很少。但由于微生物的污染,乳中细菌 数在好的卫生条件下应在10,000以下。如果细菌 数超过300万个/毫升,将导致原料奶中蛋白质、 脂肪和乳糖降解,进而造成产品风味、质地和贮 存缺陷。
2.1在生产过程中的污染
降低原料奶在生产过程中微生物的污染是十分重要
乳糖:蛋白质:灰分=13:9:2 (3)冰点测定
W=(C-D)*(100-S)/C
W—掺水量—%(m/m) C—乳正常冰点 D—测定冰点 S—测定总固形分
0℃——100%水 -0.054 ℃——90%水+10%奶
-0.486 ℃——10%水+90%奶 -0.540 ℃——100%奶
乳的冰点 O
乳中外源水的来源
0.60 0.105 0.147 0.157 0.04
与正常乳比(%)
99 91 90 99 82
163 350
500 600
184 161
91 33
正常乳中含有200,000细胞/毫升或者更少,约 100,000
细胞/毫升,如果原料奶中SCC达1,000,000/毫升,整个 牛
群产量至少要下降18%(表4)
人为添加 挤奶设备中存留 冷却器泄漏 意外开错阀门
……
乳中外源水控制
除正确使用挤奶设备和执行操作程序外, 要利用行政等手段,如:按质论价、奖罚分明等 措施。
3.2其它掺假
(1) 盐 (2) 糖 (3) 脱脂乳 (4) 去污剂 (5) 防腐剂 硼酸、甲醛、过氧化氢、次氯酸 (6) 初乳 (7) 血液 (8) 淀粉 (9) 其它乳掺加 如:山羊奶和绵羊奶
4.1抗菌素
抗菌素一般常用于治疗乳房炎,它能污染乳

乳中的微生物及原料乳的质量控制ppt课件

乳中的微生物及原料乳的质量控制ppt课件
乳中微生物及原料乳质量的控制
2019
-
1
主要内容
01 乳中微生物的来源和生长
02 异常乳
03 原料乳的质量保障 04 原料乳的初步处理
2019
-
2
主要内容
01 乳中微生物的来源和生长
02 03 04
异常乳 原料乳的质量保障 原料乳的初步处理
2019
-
3
(一)微生物的来源
1.来源于乳房内的污染 乳房中微生物多少取决于乳房的清洁程度。
2019 10
(7)高温菌和耐热性细菌
高温菌或嗜热性细菌是指在40℃以上能正常发育 的菌群。如乳酸菌中的嗜热链球菌、保加利亚乳杆 菌、好气性芽孢菌(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和放线菌 等。特别是嗜热脂肪芽孢杆菌,最适发育温度为60~ 70℃。耐热性细菌在生产上系指高温杀菌条件下还能 生存的细菌(135℃,数秒),上述细菌及其芽孢都能被 杀死。
2019 25
3、混入异物乳
在乳中混入了原来不存在的物质的乳。
4、风味异常乳
(1)生理异常风味 (2)脂肪分解味 (3)氧化味 (4)日光味 (5)蒸煮味 (6)苦味 (7)酸败味
2019 26
(三)微生物污染乳
原料乳被微生物严重污染而产生异常变化的乳,
主要包括酸败乳、粘质乳、着色乳、异常凝固分解乳及
2019
-
16
4.噬菌体
噬菌体是侵入微生物中病毒的总称,故也称细菌病毒。 它只能生长于宿主菌内,并在宿主菌内裂殖,导致宿主的破 裂。当乳制品发酵剂受噬菌体污染后,就会导致发酵的失败 ,是干酪、酸乳生产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2019
-
17
(三)影响微生物生长的因素
物理因素

牛奶质量管理PPT课件

牛奶质量管理PPT课件
13
▪ 4、 牛奶质量安全管理机制不完善 ▪ 我国牛奶质量管理涉及卫生、农业、工商、食品、
药品监管局、质检、检验检疫等多个部门,虽然 《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了各部 门的职责,但各部门各自为政,信息传递和沟通 方面严重不足,没有形成对牛奶行业统一管理的 格局,不能发挥有效的整合力。而牛奶质量安全 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监管部门的有效配合, 牛奶供应链各个环节严格监管、统一协调才能保 证牛奶的质量安全。
1
一、质量管理的状态
▪ 牛奶产业的发展及现状 ▪ 中国牛奶质量管理的现状
2
牛奶产业的发展及现状
▪ 1. 萌芽阶段

我国民族乳品工业诞生于1923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全
国仅有4家乳品厂,原奶产量仅为21.7万吨。
▪ 2. 缓慢发展阶段(1949年至1977年)
这段时期,我国乳品行业缓慢发展,波动性较大,1959年至1961年 出现了乳品业的第一次负增长。到1961年底,牛奶产量只有6528吨, 比1960年的19970吨下降了67.5%。造成大幅下滑的原因是三年自然 灾害时期,奶牛饲料短缺,奶牛被充当食物。
15
▪ 3、完善乳品检验检测体系 ▪ 我国牛奶业的发展十分迅速,国标的检测项目也随之不断
增加,而目前一些监管部门的检测硬件以及人员技术水平 提高速度较慢,无法完全满足检测需求,必须尽快建立和 完善乳品检验检测体系,加强乳品检验能力建设,以便与 我国乳品业发展相适应。 ▪ 4、建立乳业生产全程的质量监控制度 ▪ 必须要建立乳业生产全程的质量监控制度,通过对乳品生 产全程的质量监测随时掌控牛奶的安全状况,强化标准的 执行,使乳品切实符合规定标准,让标准落到实处。此外, IS0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也是保证生鲜乳及牛奶质量安 全的有效管理模式。目前全国己有近万家食品企业通过了 1509000国际质量认证体系。

乳品生产的HACCP ppt课件

乳品生产的HACCP ppt课件

乳品生产的HACCP
35
3.8翻缸冷却 a.控制翻缸后的温度 b.控制翻缸后的酸度 c.控制翻缸的时间 d.翻缸后粘度的变化 e. 控制翻缸后的搅拌速度
乳品生产的HACCP
36
3.9充填 a.充填间环境卫生及设备卫生 b.包装材料质量(理化和微生物) c.充填时产品的温度、酸度、口感与风味 d.封口质量 e.生产批号 f.充填前后微生物指标
乳品生产的HACCP
4
6) 均质过程 7) 接种、发酵过程 8) 翻缸冷却 9) 充填 10)贮藏、运输过程 4、 成品的质量控制及HACCP
乳品生产的HACCP
5
一、HACCP的概念
1、 什么是HACCP HACCP直译为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 H——Hazard 危害 A——Analysis 分析 C——Critical 关键 C——Control 控制 P——Point 点
乳品生产的HACCP
47
果味酸奶及加味酸奶生产的缺陷
缺陷
原因
不自然的风味
使用非常高浓度的果料与香料 合成香料
甜味过剩
添加蔗糖过剩
产品异常、淡而无味
添加影响风味的变质原料 由于中和造成的果实酸钝化 果料与浓缩香料的过度 加热处理 果实浓缩阶段中不适宜
乳品生产的HACCP
48
(三)硬度与粘度的缺陷
(1)静置型酸奶硬度上的缺陷
标作出规定:脂肪含量、总乳固体(或非脂乳固体)
含量、酸度和微生物指标(总菌数、大肠菌群、致病
菌等)其他指标如含糖量、酸乳特征菌数,重金属
(如AS)含量、蛋白质含量等,它们随各国食品法规
不同而略有差异,归根结底均为一个共同的目的,为
消费者提供健康的名符其产的产品。为达到这一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其他生产管理体系
1.GMP简介 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即良好生产规范,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 食品药品生产先进管理方法。不同于国内食品行 业普遍实行的“产品质量检查、控制”系统, GMP的本质是以预防为主的质量管理。
GMP也是一种具体的食品质量保证体系,要求食 品工厂在制造、包装及贮运食品等过程的有关人 员配置,以及建筑、设施、设备等的设置,卫生、 制造过程、产品质量等管理均能符合良好生产规 范,防止食品在不卫生条件下或可能引起污染及 品质变坏的环境下生产,减少生产事故的发生, 确保食品安全卫生和品质稳定。
外部质量保证为:在合同或其他情况下,质量保 证向顾客或他方提供信任。质量保证体系必须对 所有影响质量的因素,包括技术、管理和人员等 方面,都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控制。
二、质量控制、质量保证与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1.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 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QC)是 “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其目的在于监视 并排除‘质量环’中所有导致不满意的原因,以取得经济效益。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某些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而在生产过 程中,质量控制更侧重于发挥监管功能,其活动内容主要由以 下几个步骤组成:
控制和检查所有的原料和原料 提供从供应商到消费者间各方
供应商

化验室对产品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是高层管理层的责任
化验室被视为一种成本要素 防止成产误差,从而节约成本
信息交流方面是孤立的
信息交流方面是综合的
是一种短期行为
是一种中长期行为
2.全面质量管理 在 ISO 8402《质量管理和质 量保证——术语》,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TQM)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 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包括: (1)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2)质量管理体
系要求和产品要求; (3)质量管理体系方法; (4)过程方式;(5)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6)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7) 文件; (8)质量管理体系评价; (9)持续改 进;(10)统计技术的作用; (11)质量管理体 系和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 (12)质量管理体 系与组织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 如将上述基础按性质分:基础(1)、(3)、(4) 给出了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的基本思路和 途径;基础(5)~(10)描述了质量体系中的几 项重要活动;基础(2)、(11)、(12)则明 确了质量管理体系及相关方面的关系。
乳品生产的质量管理
第一节 乳品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一、乳制品质量及其保障体系概述 1.产品质量 质量被定义为“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
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与其他种类的 产品相比,食品作为经过一定加工制作、对人体 无害、具有一定营养价值、可供食用并以供食用 为目的的产品,其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食用性上, 但同时还包括了以下的内容: ①安全特性:对人体无不良作用和影响。 ②卫生特性:不存在污染。 ③感官特性:包括颜色、组织状态、滋味、气味、 口感等。 ④营养特性:营养素种类和含量水平。 ⑤内在特性:所使用原材料的性质。 ⑥结构特性:包装和净含量。
(1)在取样点取样并对样品进行分析,得到结果。固定的取样点 包括原材料、中间产品(混料)和终产品(成品)。(2)将所 得的分析结果与相应的质量标准进行对比。
(3)当分析结果符合质量标准时,认为当时的生产过程结果是合 格的,从而继续下一步的生产;当分析结果不符合质量标准时, 则认为当时的生产过程结果是不合格的,需要停止下一步的生 产或进行其他紧急处理。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 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可分为领导关系,经营策略 和计划,信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过程管理, 效益结果和客户管理七大部分,其中过程管理主 要是通过质量保证而完成的。
三、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原则及基础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为适应质量管理的发展和国 际贸易的需要,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技术委员会(简称ISO/TCl76),负责制定质量管 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94年发布了1994版ISO 8402、 ISO 9000-1、ISO 9001、ISO 9002、ISO 9003和 ISO 9004-1等共16项国际标准,通称为1994版ISO 9000族标准,2000年12月15日正式发布了2000版 ISO 9000族标准。其主要内容如下:
1.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2000版ISO 9000标准和ISO 9004标准阐明,并在 ISO 9001标准中充分体现的八项质量管理原则是:
(1)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2)领导作用 (3)全员 参与 (4)过程方法(5)管理的系统方法 (6) 持续改进 (7)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8)与供 方互利的关系.
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的不同之处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质量控制
质量保证
注重最终产品的控制
所有与质量有关的方面
认为质量是通过控制达到的 强调质量是生产出来的
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及生产方面
包括生产全过程和其他方面
建立的体系往往是孤立的
建立的体系是综合的
在生产中起强制监督作用
通过沟通、培训和教育使员工 养成质量意识
2.质量保证 在ISO 8402《质量管理和质量保 证——术语》中,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 QA)的定义为“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 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 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有系统的活动”。
质量保证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
内部质量保证为:在组织内部,质量保证向管理 者提供信任;
2.我国的GMP 为加强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的监 督管理,保证出口食品的安全和卫生质量,1984年, 原国家商检局制定了类似GMP的卫生法规《出口食 品厂、库卫生最低要求》,该规范于1994年11月 修改为《出口食品厂、库卫生要求》。为了适应国 际形势发展的要求,2002年4月19日,国家质量监 督检验检疫总局公布了《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 求》,于2002年5月20日起施行。该要求是衡量我 国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能否获取卫生注册证书或者卫 生登记证书标准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