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算法的概念

合集下载

第一章 1.1.1 算法的概念

第一章  1.1.1 算法的概念
A.2B.3C.4D.5
答案B
解析第一步,将蓝墨水装到一个空墨水瓶中;第二步,将黑墨水装到黑墨水瓶中;第三步,将蓝墨水装到蓝墨水瓶中,这样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故选B.
5.已知一个算法:
(1)给出三个数x、y、z;
(2)计算M=x+y+z;
(3)计算N= M;
(4)得出每次计算结果.
则上述算法是()
A.求和B.求余数
D.有的算法执行完后,可能无结果
答案C
解析算法与求解一个问题的方法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故A项不对;算法能重复使用,故B项不对;每个算法执行后必须有结果,故D项不对;由算法的有序性和确定性,可知C项正确.
类型二算法的阅读理解
例2下面算法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这个算法可以求所有的零点
B.这个算法可以求任何方程的零点
C.这个算法能求所有零点的近似解
D.这个算法可以求变号零点的近似解
答案D
解析二分法的理论依据是函数的零点存在性定理.它解决的是求变号零点的问题,并不能求所有零点的近似值.
4.有蓝、黑两个墨水瓶,但现在却错把蓝墨水装在了黑墨水瓶中,黑墨水错装在了蓝墨水瓶中,要求将其互换,现有空墨水瓶若干,解决这一问题最少需要的步骤数为()
(3)要保证算法正确,且算法步骤能够一步一步执行,每步执行的操作必须确切,不能含混不清,而且在有限步后能得到结果.
40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算法就是某个问题的解题过程
B.算法执行后可以产生不同的结果
C.解决某一个具体问题的算法不同,结果不同
D.算法执行步骤的次数不可以很多,否则将无法实施

【高中数学必修三】1.1.1 算法的概念

【高中数学必修三】1.1.1 算法的概念

b2c1 b1c2 第二步:解(3)得:x a1b2 a2b1
(2) a1 (1) a2 : (a1b2 a2b1 ) y a1c2 a2c1 (4) 第三步:
a1c2 a2c1 第四步: 解(4)得:y a1b2 a2b1
b2 c1 b1c2 x a1b2 a 2 b1 a c a 2 c1 y 1 2 a1b2 a 2 b1
第三步:取区间中点 m
含零点的区间为 [m, b]. 将新得到的含零点的区间仍记为 [a, b]. 第五步:判断 [a, b] 的长度是否小于d或f(m)是否等于0. 若是,则m是方程的近似值;否则,返回第三步.
【例2】 x 2 2 0( x 0) 写出用“二分法”求方程 法. 取d=0.005,可以得到以下表格:
【例1】(1)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
(2)设计一个算法,判断35是否为质数.
第一步:用2除35,得余数为1,所以2不能整除35. 第二步:用3除35,得余数为2,所以3不能整除35. 第三步:用4除35,得余数为3,所以4不能整除35. 第四步:用5除35,得余数为0,所以5能整除35. 因此,35不是质数.
简单地说,算法就是解决 问题的程序或步骤。
问题创设
小品“钟点工”片段
问: 要把大象装冰箱,分几步?
答:分三步:
第一步:打开冰箱门 第二步:把大象装冰箱 第三步:关上冰箱门
算法:就是解决一个问题的程序与步骤.
问题创设
x 2 y 1 ①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 2 x y 1 ② 并写出具体求解步骤
算法分析:按照逐一相加的程序进行. 算法1 第一步:计算1+2,得3;

1.1.1《算法的概念》课件

1.1.1《算法的概念》课件

例6. 利用二分法求函数y=f(x) (x在定义区 间D) 上的一个变号零点x0的近似值x,使 它与零点的误差不超过正数ε ,即使|x- x0|<ε ,写出它的一个算法. S1 在D内取一个闭区间[a,b],使f(a)与 f(b)异号,即f(a)f(b)<0; S2 令x0=
ab 2
,计算f(x0);
S4 ⑥代入⑤.得
a 2 2 b1 a 1 2 b 2 x 1 a1 1 a 2 2 a 2 1 a1 2 x a 1 1 b 2 a 2 1 b1 2 a1 1 a 2 2 a 2 1 a1 2 ⑦

S5 输出结果x1,x2, S6 若a11b2-a21b1≠0. 则执行下一步;否
数的最大公因数的算法等。因此,
算法其实是重要的数学对象。
一、算法的概念
算法(algorithm)一词源于算术(algorism), 即算术方法,是指一个由已知推求未知的 运算过程。后来,人们把它推广到一般,
把进行某一工作的方法和步骤称为算法。
广义地说,算法就是做某一件事的步 骤或程序。菜谱是做菜肴的算法,洗衣 机的使用说明书是操作洗衣机的算法, 歌谱是一首歌曲的算法。 在数学中,主要研究计算机能实现的 算法,即按照某种机械程序步骤一定可 以得到结果的解决问题的程序。比如解 方程的算法、函数求值的算法、作图的 算法,等等。
S3 如果c>max, 则max=c.
S4 max就是a, b, c中的最大值。
例3 写出求1+2+3+4+5+6的一个算法。 解:算法1: S1 计算1+2得到3; S2 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S3 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1.1.1算法的概念

1.1.1算法的概念

1.1.1 算法的概念学习目标:(1)通过已经学过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初步认识、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2)了解算法的含有、特征。

学习重点:根据求解数学问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学习难点:算法分析与可行性。

一、知识链接:算法不仅仅是数学及其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基础。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听音乐、看电影、玩游戏、打字、画卡通画、处理数据,计算机几乎渗透到了人们生活的所有领域。

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要想弄清楚这个问题,算法的学习是一个开始。

二、新课导学 自学教材P2-P5思考1:用不同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121x y x y -=-⎧⎨+=⎩,并写出具体的求解步骤。

解法1: 解法2:思考2:那么,对于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111222a xbc a x b c +=⎧⎨+=⎩,你能得到它的求解思路吗?动手试试,你有几种办法来求解.结合上面的问题,你能总结出算法的概念及特征吗?新知1:算法的概念: 新知2:算法的基本思想与特征: (1) 必须可以解决一类问题;(一般性) (2) 必须在有限步内完成;(有穷性) (3)每一步的明确性和有效性;(确定与可行性)新知3:算法一般的表示形式有三种:用自然语言表示、用程序框图表示、用程序表示。

(本节主要介绍如何用自然语言来表示) 三、知识应用(1)认真自学课本例1,完成课本P4的探究。

(2)自学课本例2 四、巩固练习(1)课本P5练习1、2(2)试写出解方程2230x x--=的算法。

(3)写出求2+4+6+8+10的一个算法。

五、课堂小结:算法的概念及特征六、当堂检测(选做)1.计算机解决任何问题都要依赖于__________。

2.在数学中,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________________的程序或步骤。

3.算法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

算法的概念

算法的概念
gcd(m,n)=gcd(n,m mod n)(m mod n表示 m 除以 n 之后的余数) 因为gcd(m,0)=m,m 最后的取值也就是 m 和 n 的初值的最大公约数。 举例来说,gcd(60,24)可以这样计算:
gcd(60,24)=gcd(24,60 mod 24)=gcd(24,12) =gcd(12,24 mod 12)=gcd(12,0)=12
下面是该算法的一个更加结构化的描述。
1.1 算法的概念和描述
用于计算 gcd(m,n)的欧几里得算法:
第一步: 如果 n=0,返回 m的值作为结果,同时函数结束;否则,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m 除以 n,将余数赋给 r。
第三步: 将 n 的值赋给 m,将r 的值赋给 n,返回第一步。
我们也可以使用伪代码来描述这个算法:
算法 Euclid(m,n)
//使用欧几里得算法计算gcd(m,n)
//输入∶两个不全为0的非负整数m,n
//输出∶m,n的最大公约数
while n≠0do
{ r←mmodn
m←n
n←r
} return m
图1.2 欧几里得算法的流程图
上面的伪代码也可以用流程图来加以描述,如图1.2所示。
第一节、水文现象与桥涵水文的研究意义
第一章 算法的概念
↘1 . 1 ↘1 . 2
算法的概念和描述 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1.1 算法的概念和描述
【1.1பைடு நூலகம்1 算法的概念】
算法是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清晰指令,也就是对于符合一定规范的输入在有限步骤内求
解某一问题所使用的一组定义明确的规则。通俗点说,就是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在这个过
程中,无论是形成解题思路还是编写程序,都是在实施某种算法。前者是推理实现的算法,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1.1.1 算法的概念 课件(共65张PPT)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 1.1.1 算法的概念 课件(共65张PPT)

1.写出求方程 x 2 + bx + c = 0 的解的 一个算法 ,并画出算法流程图。
开始
计算△=b2 – 4 c
N
△≥0?
Y
输出无解
输出 x b
2a
结束
四、练习
2.任意给定3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判断以这3个数为三 边边长的三角形是否存在.画出这个算法的程序框图.
算法步骤如下:
第一步:输入3个正实数 a,b,c;
计算机的问世可谓是20 世纪最伟大的科学 技术发明。它把人类社会带进了信息技术时代。 计算机是对人脑的模拟,它强化了人的思维智能;
21世纪信息社会的两个主要特征: “计算机无处不在” “数学无处不在”
21世纪信息社会对科技人才的要 求: --会“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 --会用计算机进行科学计算
现算法代的研科究和学应用研正是究本课的程的三主题大!支柱
算法(2) 第一步,用2除35,得到余数1。因为余数 不为0,所以2不能整除35。
第二步,用3除35,得到余数2。因为余数 不为0,所以3不能整除35。
第三步,用4除35,得到余数3。因为余数 不为0,所以4不能整除35。
第四步,用5除35,得到余数0。因为余数 为0,所以5能整除35。因此,35不是质数
语句A
左图中,语句A和语句B是依次执 行的,只有在执行完语句A指定的
操作后,才能接着执行语句B所指
语句B
定的操作.
四、练习 2.设计一个求任意数的绝对值的算法,并画出程序框图。
2. 算法:
框图:
第一步:输入x的值;
第二步:若x≥0,则输出x; 若否,则输出-x;
开始 输入x
x≥0?

输出x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1.1 算法的概念 一

高一数学人教A版必修3课件:1.1.1 算法的概念 一

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内
完成.
例1 下列叙述中,
①植树需要运苗、挖坑、栽苗、浇水这些步骤;
②按顺序进行下列运算:1+1=2,2+1=3,3+ 1=4,„,99+1=100; ③从青岛乘火车到济南,再从济南乘飞机到广 州市观看亚运会开幕式;
④3x>x+1;
⑤求所有能被3整除的正数,即3,6,9,12,„.
把较大数放在前面,依次类推,由大到小排列
这三个数.
变式训练2
写出能找出a、b、c三个数中最小
值的一个算法.
解:第一步:输入a、b、c,并且假定min=a;
第二步:若b<min成立,则用b的值替换min;
否则直接执行下一步;
第三步:若c<min成立,则用c的值替换min, 否则直接执行下一步; 第四步:输出min的值,结束.
【解析】
第一步,若a<b,交换a,b的值后,
则是大数在前,小数在后.
第二步,比较a与c,若a<c,则c在a的前面.
第三步,则c在b的前面.
这样得出的结论是由大到小的顺序.
【答案】
B
【思维总结】
这是一个比较大小的算法,必
须先任意取出两个数进行比较,并把两者中的
较大数找出,然后再将它与第三个数比较,并
第二步,令i=1,S=1.
第三步,判断“i≤n”是否成立,若不是,输出
S,结束算法;若是,执行下一步.
第四步,令S的值乘i,仍用S表示,令i的值增加 1,仍用i表示,返回第三步.
【思维总结】
法一称为累乘法,将步骤一
直写下去,便得到任意有限个数相乘的算法. 法二具有代表性,重复做同一种动作时,可 以用这种算法来解决,能节约大量的程序步 骤.同时它还体现了算法的本质:对一类问 题的机械的、统一的求解方法,其中S称为累 乘变量,i称为计数变量.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1.1.1 算法的概念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课件:1.1.1 算法的概念
解:b→a→c→d→e
考点类析
例2 写出解方程x2-2x-3=0的一个算法.
解:方法一,算法如下: 第一步,将等号左边因式分解,得(x-3)(x+1)=0①; 第二步,由①式得x-3=0或x+1=0; 第三步,解x-3=0得x=3,解x+1=0得x=-1,即x=3或x=-1.
考点类析
例2 写出解方程x2-2x-3=0的一个算法. 解:方法二,算法如下: 第一步,移项,得x2-2x=3①; 第二步,①式等号两边同时加1并配方,得(x-1)2=4②; 第三步,②式等号两边同时开方,得x-1=±2③; 第四步,解③式得x=3或x=-1.
预习探究
(4)不唯一性:求解某一个问题的算法不一定只有唯一的一个,也可以有不同 的算法,这些算法有繁简、优劣之分. (5)普遍性:很多具体的问题,都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算法去解决.
预习探究
知识点三
算法的设计要求
设计算法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写出的算法必须能解决一类问题,并且能够重复使用; (2)要使算法尽量简单、步骤尽量少; (3)要保证算法的各个步骤有效,计算机能够执行,且在有限步骤后能得到结果.
备课素材
累加、累乘问题的算法 解决一个问题的算法一般不是唯一的,不同的算法有优劣之别,保证得到正 确的结果是对每个算法的最基本的要求.另外,还要求算法的每个步骤都要 易于实现、易于理解,效率要高,通用性要好等.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例2] 求1×3×5×7×9×11的值,写出其算法.
解:算法如下:
备课素材
[小结]
知识 1.算法的概念; 2.算法的特性; 3.算法的设计
方法
易错
1.根据具体的问题进行判断,是 给出问题,在书写步骤时,不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也可以按照上述步骤来求解.这些步骤就构成了解二 元一次方程类问 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2、算法的特征 有限性:一个算法应包含有限的操作步骤而不能是 无限的。 明确性:算法中每一个步骤应当是明确的,而不能 应当是含糊的、模棱两可的。 有效性:算法中每一个步骤应当能有效地执行,并 得到确定的结果。 3、学习算法的意义:算法思想是现代人应具备的 一种数学素养,掌握算法的基本思想、基本特征, 是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是发展学 生逻辑思维的能力。
概念理解:
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算法就是某个问题的解题过程
B. 算法执行后可以不产生确定的结果
C. 解决某类问题的算法不是惟一的
D. 算法可以无限地操作下去不停止
练习、写出求1+2+3+4+5的一个算法。
算法1: S1:计算1+2得到3; S2:将第一步中的运算结果3与3相加得到6;
②算法要“面面俱到”,不能省略任何一个细 小的步骤,只有这样,才能在人设计出算法后, 把具体的执行过程交给计算机完成.
练习一: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 算法求以这个数为半径的圆的面积. 算法分析: 第一步:输入任意一个正实数r; 第二步:计算以r为半径的圆的面积S=πr2; 第三步:输出圆的面积.
x-2y=-1 ① 回顾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求解步骤: 2x+y=1 ②
第一步:②-①×2,得5y=3; ③ 第二步:解③得 y 第三步:将 y
3 3 5

1 代入①,解得 x 5 5
a1 x b1 y c1 归纳得一般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a2 x b2 y c2
第四步:输出圆的面积的值.
、课后练习
1、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设计一个算法求以这个数为半 径的圆的面积。 算法步骤:
第一步:输入任意一个正实数r。
s r 第二步:计算以r为半径的圆的面积 。 第三步:输出圆的面积S。 2、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设计一个算法 求出n的所有因数。
2
算法步骤: 第一步:依次以2~(n-1)为除数去除n,判定余数是否 为0,若是,则n是因数;若不是,则不是n的因数。 第二步:在n的因数中加入1 和n。 第三步:输出n的所有因数。
小结:
算法的概念:算法通常指指按照一定规则解
决某一类问题的明确和有限的步骤。
算法的特征是什么?

明确性

有效性

有限性
课后练习:世纪金榜相关练习
练习
任意给定一个正实数a,试设计一个算法求 以a为直径的圆的面积。 解 第一步:输入a的值.
第二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数游戏:一商品价350元,猜者在0~800元猜, 问竞猜者至少报几次才能猜中商品价? 350 0 第一步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 恭喜你,答对了 800 注 重 通 法 解 决 一 类 问 题
200 300 400
报400; 对了,就结束.否则执第三步; 低了,就报600,否则就报200;
重复第二步,第三步的报数方法, 直到得出正确结果;
若否,则进行第三步。
第三步:若f ( x1 ) f (m) 0, 则令x1=m; 若f ( x1 ) f (m) 0, 则令x2=m.
第四步:判断 x1-x2 0.05是否成立? 若否,则返回第二步。
若是,则x1,x2之间的任意取值均为满足条件的近似根;
点评: (1)上述算法也是求 2 的近似值的算法. (2)与一般的解决问题的过程比较,算法有以下 特征: ①设计一个具体问题的算法时,与过去熟悉地 解数学题的过程有直接的联系,但这个过程必 须被分解成若干个明确的步骤,而且这些步骤 必须是有效的.
练习二:任意给定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 设计一个算法求出n的所有因数.
算法分析:
第一步,给定大于1的整数n. 第二步,令i=1. 第三步,用i除n,得余数r.
第四步,判断”r=0”是否成立.若是,则i是n的因数;否 则,i不是n的因数.
第五步,将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第六步,判断”i>n”是否成立.若是, 结束算法;否则,返 回第三步.
S3:将第二步中的运算结果6与4相加得到10; S4:将第三步中的运算结果10与5相加得到15; 算法2: S1:取n=5; S2:计算 n(n 1) 2 S3:输出运算结果。
同一问题的解决算法一般是不唯一的
例1 (1)设计一个算法,判断7是否为质数. (2)设计一个算法,判断35是否为质数. 学生阅读课本解题过程. 问题:你通过阅读例1,能写出“判断整数n(n>2) 是否为质数”的算法吗? 第一步,给定大于2的整数n. 第二步,令i=2. 第三步,用i除n,得余数r.
①计算总分D=A+B+C
D ②计算平均成绩E= 3
2 用二分法设计一个求方程 x 2 0 例2
的近似正根的算法,精确度0.05。

第一步:令f x x 2 2.因f (1) 0, f (2) 0 设x1 1, x2 2 x1 x2 第二步:令m (因方程的根在区间(x1,x2)内). 2 判断f (m)是否为0。若f (m) 0, 则m为所求;
第四步,判断”r=0”是否成立.若是,则n不是质数,结束 算法;否则,将i的值增加1,仍用i表示. 第五步,判断”i>(n-1)”是否成立.若是,则n是质数,结 束算法;否则,返回第三步.
练习.已知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为89,数 学成绩为96,外语成绩为99,求他的总分 和平均成绩的一个算法为: 第一步 取A=89,B=96,C=99; 第二步 ① ; 第三步 ② ; 第四步 输出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