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基础物质——糖类
新教材高中化学专题6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__糖类油脂蛋白质第1单元糖类和油脂基次时17糖类和油脂教师用

基础课时17 糖类和油脂学习任务1.能从官能团角度认识葡萄糖的结构特征,通过实验探究葡萄糖的化学性质。
2.能结合实验说明二糖和多糖水解的规律。
3.能描述淀粉、纤维素的典型性质和用途。
4.认识糖类在食品加工和生物质能开发中的重要价值。
5.比较油和脂肪的结构特征以预测它们可能的性质。
6.能列举糖类、油脂的用途及其对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一、糖类的组成与分类1.糖类的组成(1)组成: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大多数糖类的分子组成可用通式C m(H2O)n来表示(n、m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2)概念:糖类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糖类的分类(1)单糖:一般是指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不能再水解。
①按照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的多少,单糖分为丙糖、丁糖、戊糖(如核糖、脱氧核糖)和己糖(如葡萄糖、半乳糖、果糖)等。
②按照所含官能团的不同,单糖分为醛糖和酮糖,最简单的醛糖是甘油醛。
(2)低聚糖:由不到20个单糖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
(3)多糖:如淀粉和纤维素。
【特别提醒】符合C m(H2O)n通式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如m=n=1,如m=n=2,则为CH3COOH或HCOOCH3,这些均不是糖类。
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糖类物质的分子通式都可用C m(H2O)n来表示。
(×)(2)凡能溶于水且具有甜味的物质都属于糖类。
(×)(3)糖类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4)糖类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5)凡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都是糖类。
(×)(6)糖类物质又叫碳水化合物。
(√)二、单糖的性质及应用1.葡萄糖和果糖的分子组成与结构分子式结构简式官能团类别葡萄糖C6H12O6CH2OH(CHOH)4CHO —OH、—CHO多羟基醛果糖C6H12O6多羟基酮2.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及用途(1)化学性质①完全燃烧生成CO2和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 第一章 关注营养平衡 第一节 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教学设计与反思

探究式教学《糖类》的设计与反思高中新课程标准围绕学科本质、育人价值、学生发展规律进行修订,强调将学科素养与三维目标相结合。
高中化学学科素养主要包含五个方面: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新的课堂教学应满足提高学生学科核心能力和素养的需要,不断改进常规课堂教学,重新整合教材内容,教师组织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
教学设计应积极结合教材特点研究创设科学探究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逐步培养学生系统分析复杂问题的学科能力。
一、教材分析必修阶段的有机化学教学应为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重在提高学生的有机化学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
有机物主题下的学生学科核心能力培养,主要为基于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基本方法的学科思想(结构决定性质)及认识方式的培养。
糖类的学习内容在高中化学必修2、选修1《化学与生活》和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中都有所涉及。
本课教学素材选取了必修二和选修一的糖类相关内容进行整合教学,设计了研究糖类物质的科学探究任务。
教材编写从生活中的“糖”展开认识糖类物质的化学视角,以知识介绍型方式阐述了葡萄糖的结构、性质及供能的基本原因。
同时介绍了糖类物质在人体内发生的一些化学反应,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学情分析1、学生已有知识能力分析在前期教学中,学生已经学习了乙烯、乙醇、乙酸等具有官能团的典型有机化合物,对典型有机物的性质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通过学习对结构决定有机物性质的学科思想有了初步的认识。
糖类是学生学习遇到的第一个多官能团的重点有机物,在分析的复杂性上增加了难度,对学生分析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学生学科能力发展本课教学中学生的学科能力发展主要表现分为:A学习理解能力:能够记住核心知识(如典型物质和官能团的性质、结构、用途),将其应用在分析解决葡萄糖的相关问题中,并对葡萄糖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进行观察记忆、概括关联和说明论证。
§1.1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历史资料]美国著名科学家莱纳斯·鲍林从遗传来看他不会在长寿者之列。
板书]§1.关注营养平衡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第一课时:表1——1含糖食物与含糖量蔗糖粉丝等O二、葡萄糖是怎样供给能量的[讲述]葡萄糖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单糖,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存在于葡萄糖等带甜味的水果里。
[板书]1.葡萄糖的组成:分子式: C6H12O6、白色晶体,有甜味,溶于水。
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OH(CHOH)4CHO。
官能团:—OH(羟基)、—CHO(醛基)多羟基醛))CHO 2Ag+CH2(CHOH)4COONH4+3NH3+H2O葡萄糖酸铵-2O + 3NH3总结]1.治疗糖尿病的最终目的是要控制血糖。
尿糖检测只是粗略地了解血糖水平。
[小结] 阅读教材P6资料片卡,完成下列表格类别蔗糖分子式C12H22O11麦芽糖[参考方案]录像]播放科学探——淀粉水解实验试管1 试管2 试管3实验现象试管中液体变蓝碘水不变色有光亮的银镜产生结论淀粉未水解淀粉发生水解淀粉水解后生成葡萄糖2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就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自然界中的CO2循环主要表现在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CO2和H2O,经光合作用转化为葡萄糖,并放出氧气。
有机体再利用葡萄糖合成其他高能有机化合物。
碳的化合物经食物链传递又成为动物和其他生物体的一部分。
生物体内的糖类物质作为有机体代谢的能源经呼吸作用被氧化为CO2和H2O,并放出能量。
碳元素在这样的循环过程中,存在形态发生了奇妙的变化。
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能量也随之发生[讲解]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
一切植物都含有纤维素,棉花含纤维素高达90%以上,木材中含纤维素为中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人每天应保证摄入一定量的蔬菜和粗粮等。
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糖类的主要代表物: 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变和跟烃的衍生物的关系.2. 了解合理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性,认识营养均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3. 使学生掌握葡萄糖蔗糖淀粉的鉴别方法.教学重点、难点:认识糖类的组成和性质特点。
教学方法:讨论、实验探究、调查或实验、、查阅收集资料。
课时划分: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问题]根据教材插图回答人体中的各种成分。
[演讲]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奇迹,只要走进大自然无论是公园、农田、森林、草原,还是崇山峻岭、江河湖海,你们就会发现有多种多样的动物和植物。
生命要为生存而感激太阳,同时也要感谢把能量转化为生命物质的化学过程。
我们已经知道化学与生活关系多么密切。
在这一章里,我们将学习与生命有关的一些重要基础物质,以及它们在人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知识。
如糖类、油脂、蛋白质、微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希望学了本章后,有利于你们全面认识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导课]我们来讨论两个生活常识:①“饭要一口一口吃”的科学依据是什么?若饭慢慢地咀嚼会感觉到什么味道?②以儿童因营养过剩的肥胖可能引发糖尿病来进行假设:这里盛放的是三个肥儿的尿样,如何诊断他们三个是否患有糖尿病?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相关知识来解决这两个问题.下面我们先来学习糖类的有关知识。
[板书]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第一节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设问]如果有人问“今天你吃糖了吗?”你将怎样回答?[回答]学生讨论后回答:吃糖了,因为淀粉就属于糖类。
[讲述]糖类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糖类是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动物(包括人)消耗的能量大部分来自于糖类的分解。
我国居民食物构成中大约75%来自糖类,淀粉就属于糖类。
[资料]表1—1含糖食物与含糖量[设问]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知识,谁来回答什么是糖?哪些物质属于糖?[学生讨论] 回答: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物,糖类也叫做碳水化合物。
2024年《糖类》化学教案

我们每天都需要吃食物,同学们知道食物中有哪些成分吗?
糖、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水。
这些都是重要的营养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基础,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我们常吃的糖和蛋白质有什么样的'奥秘。
环节二:新课讲授
糖类、油脂和蛋白质代表物的化学组成。
根据表3—3,分析单糖、双糖、多糖在元素组成和分子式上各有什么特点?
两者是同分异构体吗?
糖的存在和制备:(学生看书解决下列问题)
葡萄糖的存在、制备、用途:
利用葡萄糖来补充营养的原理:
课堂反馈
现在农民收割以后,很多人都在田里把秸杆焚烧,这样既造成空气的污染,又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甚至造成公路的交通事故。请同学们帮助考虑一下如何能够合理的利用?
①制沼气
②制葡萄糖
③制酒精
甲醛 乙酸 乳酸等
如何给糖类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呢?
糖类: 从结构上看,它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糖的分类: 单糖 低聚糖 多糖
在单糖中大家比较熟悉的有葡萄糖 果糖 五碳糖(核糖和脱氧核糖)等. 下面我们有重点的学习葡萄糖以及简单了解其它单糖。
一 . 葡萄糖
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
问题1能否说符合Cn(H2O)m的物质一定是糖?
实验一、观察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颜色和状态。
实验1分别取少量糖放入水中。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溶解性。填表。
讨论2葡萄糖和淀粉是如何检验的?(回忆生物课中糖的检验和氯气检验用的试纸)
实验二、
(1)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2毫升10%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4~5滴5%的硫酸铜溶液,得到含氢氧化钠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入2毫升10%的葡萄糖溶液,加热,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高中化学选修五人教课件:第四章2糖类

单糖是不能水解的最简单的糖,多糖是由许多单糖缩 聚而成的高聚物,水解后可以得到许多单糖,选项 C 正 确;多糖中淀粉和纤维素,它们的实验式为 C6H10O5,而 单糖中葡萄糖的实验式为 CH2O,所以多糖和单糖的实验 式不同,选项 D 错误。
6.淀粉和纤维素的通式都为(C6H10O5)n,但是由于 二者的 n 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1.下列有关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单糖可溶于水,多糖不易溶于水 B.单糖比多糖要甜 C.多糖可水解,单糖则不能 D.多糖和单糖的实验式相同 解析:多糖是非晶体,不溶(纤维素)或只溶于热水(淀
答案:D
2.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葡萄糖能加氢生成六元醇 B.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 C.葡萄糖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葡萄糖能被氧化为 CO2 和 H2O
答案:C
3.淀粉和纤维素都可以(C6H10O5)n 表示,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
A.它们都不是混合物 B.它们都不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C.它们是同分异构体 D.它们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2)用途: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业、制造业、医 药业,为体弱和低血糖患者补充营养。
三、蔗糖与麦芽糖 1.蔗糖和麦芽糖。
物质
蔗糖
麦芽糖
分子式
C12H22O11
C12H22O11
白色晶体,易溶于 白色晶体,易溶 物理性质
水,有甜味 于水,有甜味
结构特点
无醛基
有醛基
非还原型糖,水解 还原型糖,水解 化学
即时演练 2.某学生做麦芽糖的还原性实验,取 4 mL 0.5 mol· L-1 的 CuSO4 溶液和 4 mL 0.5 mol·L-1 的 NaOH 溶液, 将它们混合后,滴入 1.0 mL 的 10%麦芽糖溶液,加热煮 沸,结果没有看到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 ) A.麦芽糖溶液太浓 B.加热时间不够 C.CuSO4 溶液不够量 D.NaOH 溶液不够量
高中化学 第四章 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4.2 糖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5

生1物.能质记能住源糖开类发的上组的成应E和用v性a。l质ua特t点io,n能举on例ly说. 明糖类在食品加工和 eated2w.通it过h单A糖sp、o二s糖e.、Sl多id糖es的f探o究r .实N验ET,进3一.5步C体li验e对nt化P学ro物f质ile探5.2.0
发生用了银水氨解溶及液水或解新是制否CEu已(vOa进Hlu行)2和a完t碘i全o水n。来o检nl验y.淀粉在水溶液中是否 eated2w.实it验h步A骤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一二三四
2.糖类的分类
根据水解情况分为以E下va几lu类a: tion only. eated(w1)单it糖h :A不s能p水os解e的.S糖lid,如e葡s f萄o糖r .、N果ET糖3等.。5 Client Profile 5.2.0
mo(l2单)低糖聚C的糖o糖p:1又ymr叫iogl二糖h糖t水2,解如0后麦04能芽-产糖20生和12蔗1~1糖A0等smpo。lo单s糖e 。Pt其y中Lt能d生. 成2
时耗氧量的计算,可将物质的分子式写成(CxHy)a(CO2)b(H2O)c的形 式来推算,只有(CxHy)a消耗O2。
知识点1 知识点2 知识点3
知识点3 淀粉的水解 【例题3】 某学生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 程度。
eated(分w1)子分it式子hC:组oCA6ps成Hpy1和2roOi结gs6,eh结构.tS构特2li简点0d0式e。4s: -f2o0r1.N1EATsp3o.5seClPiet。yntLtPdr.ofile 5.2.0
化学选修1必考知识点

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必考知识点【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一、生命的基础物质-糖类1.葡萄糖(C6H12O6):单糖,不水解。
结构简式为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或CH2OH(CHOH4)CHO其,重要性质是还原性:(含有-CHO醛基)①与银氨溶液反应产生银镜2Ag(NH3) 2OH + CH2OH(CHOH4)CHO 2Ag ↓+ CH 2OH(CHOH4)COON4H+3NH3+H2O△②在加热时, 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浊液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应用这个反应可以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
这两个反应均要在碱性溶液中才能进行。
粮食中的糖类在人体中能转化为葡萄糖而被吸收,其中一部分被氧化分解直接提供能量:C6H12O6(s) + 6O 2(g) →6CO2 (g)+ 6H 2O (l) ( 放热反应)2. 蔗糖和麦芽糖(C12H22O11):是同分异构体。
属于双糖,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水解为葡萄糖。
3. 淀粉的水解实验:淀粉加稀硫酸, 加热得水解液, 加入NaOH溶液中和至弱碱性后,加银氨溶液微热生成银镜或加新制Cu(OH)2 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淀粉已水解,另取水解液加入碘水,若无明显变化说明淀粉已水解完全,若变蓝色说明淀粉水解不完全。
淀粉在酶或酸的催化作用下逐步水解,最终转化为葡萄糖:催化剂(C6H10O5)n+nH2O n C 6H12O6△淀粉遇碘单质变成蓝色,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淀粉存在。
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4.纤维素:多糖,纤维素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产物是葡萄糖:催化剂(C6H10O5)n+nH2O nC 6H12O6△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因n 值不同,二者不互为同分异构体。
二、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R 相同时称为单甘油酯,R 不同时称为混甘油酯.油: 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低, 液态, 植物油;( 含碳碳双键, 可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褪色)脂: 饱和的软脂酸或硬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高, 固态, 动物油脂肪酸的功能:供给热量;能量储存;合成人体化合物的原料;有多种生理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学习目标】1、了解糖类的组成和分类;2、掌握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和重要性质,了解其在人体内的储存方式和氧化分解的生理意义;3、了解淀粉在人体内的水解吸收过程和纤维素的生理功能;学习重点:葡萄糖、淀粉的性质和生理功能;学习难点:葡萄糖的结构。
【知识要点梳理】一、糖类:(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水解能生成它们的物质)1、糖的概念:糖类又叫碳水化合物,大多数糖符合通式C n(H2O)m,但不是所有的糖都符合这个通式,且符合这个通式的也不一定是糖。
人们每天摄取的热能中大约75%来自糖类。
说明:①糖类在以前,曾经用一个通式来表示:C n(H2O)m;这是因为在最初发现的糖类都是有C、H、O三种元素组成,并且分子中的H原子和O原子的个数比恰好是2:1,当时就误认为糖是由碳和水组成的化合物,现在还一直在沿用这种叫法。
②通式并不反映结构:H和O并不是以结合成水的形式存在的。
通式的应用是有限度的,如鼠李糖C6H12O5 、乙酸等。
2、糖的分类:二、葡萄糖:(具有醇和醛的性质)葡萄糖是最重要的、最简单的单糖,在自然界分布十分广泛,存于葡萄等带甜味的水果里。
1、物理性质:白色晶体,能溶于水,有甜味。
2、葡萄糖的结构(含有5个羟基和1个醛基):①分子式为:C6H12O6②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3、葡萄糖的主要化学性质:银镜反应——葡萄糖的还原性实验现象:试管内壁有银镜生成。
CH2OH(CHOH)4CHO+2[Ag(NH3)2]++2OH- CH2OH(CHOH)4COO-+ NH4++ 2Ag + H2O + 3NH3银氨溶液:在2%AgNO3溶液中边振荡,边加入2%稀氨水,当最初生成的沉淀恰好溶解时的溶液。
说明:葡萄糖除具有醛的性质外,它还具有下列性质:1mol葡萄糖能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酯;1mol葡萄糖能与1molH2发生加成反应,被还原成直链己六醇。
4、葡萄糖是人体内的重要能源物质:①体内氧化:糖是生命活动中的重要能源,机体所需能量的70%是食物中的糖所提供的。
人体每日所摄入的淀粉类食物(占食物的大部分),最终分解为葡萄糖,然后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
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等激素的协调作用下,血糖维持在 70~110mg/dl(3.9~6.1mmol/L)的范围内,随血液循环至全身各组织,为细胞的代谢提供能量,发生氧化分解,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6H12O6(s)+6O2(g)→6CO2(g)+6H2O(l)说明:人生病不能正常饮食时,医生一般会注射葡萄糖水溶液。
1g的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15.6KJ的热量。
注射葡萄糖可迅速补充营养。
②储存:多余的糖,以糖原的形式储存到肝脏、肾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中,或转化为甘油三脂储存到脂肪组织中。
肌糖原是骨胳肌中随时可以动用的储备能源,用来满足骨骼肌在紧急情况下的需要。
如剧烈运动时,骨胳肌主要靠分解肌糖原获得能量;肝糖原也是一种储备能源,主要作用是维持血糖水平的相对稳定;肾糖原与肝糖原作用相同,但含量较低。
血糖的代谢异常往往又引起血脂的代谢紊乱,出现高脂血症。
过量食用糖类如淀粉等容易使人发胖。
三、二糖:(能水解生成2分子单糖)1、蔗糖:分子式:C12H22O11物理性质:无色晶体,溶于水,有甜味化学性质:无醛基,无还原性,但水解产物有还原性。
C12H22O11 + H2O C6H12O6 + C6H12O6(蔗糖) (葡萄糖) (果糖)2、麦芽糖:分子式:C12H22O11(与蔗糖同分异构)物理性质:白色晶体, 易溶于水,有甜味(不及蔗糖)化学性质:①有还原性:能发生银镜反应(分子中含有醛基),是还原性糖;②水解反应:产物为葡萄糖一种C12H22O11 + H2O 2 C6H12O6(麦芽糖) (葡萄糖)四、淀粉是如何消化的1、淀粉的存在:淀粉主要存在于植物的种子和块茎里,谷类含淀粉最多,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中,米饭、馒头、红薯等含有较丰富的淀粉。
如:大米,约含淀粉80%;小麦,约含淀粉70%;马铃薯,约含淀粉20%。
2、淀粉的水解:淀粉是一种多糖,化学式:(C6H10O5)n,n值几百到几千,属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虽然属糖类,但它本身没有甜味,在唾液淀粉酶的催化作用下,水解生成麦芽糖,故咀嚼后有甜味。
淀粉在体内的水解过程:(C6H10O5)n (C6H10O5)m C12H22O11 C6H12O6淀粉糊精麦芽糖葡萄糖3、淀粉的物理性质:①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粉末状,溶于水成胶状淀粉糊;②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产生糊化作用(即食物由生变熟的过程)。
4、淀粉的化学性质:①通常淀粉不显还原性(非还原性糖);②遇碘变蓝色;③淀粉在催化剂(如酸)存在和加热下可以逐步水解,生成一系列比淀粉分子小的化合物,最终生成还原性糖——葡萄糖。
(C6H10O5)n+nH2O nC6H12O6淀粉葡萄糖5、用途:①食用;②人体能源;③工业原料:制葡萄糖、酒精,发酵成醇 C6H12O62C2H5OH + 2CO2五、纤维素的生理功能:1、纤维素的来源:纤维素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生成的,是构成植物细胞的基础物质,一切植物中都含有纤维素,但不同的植物所含纤维素的多少不同。
纤维素是一种多糖,相对分子质量约为几十万至百万,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2、物理性质:白色、无气味、无味道的纤维状物质,难溶于水和一般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①不显还原性(非还原性糖)②可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最终产物也是葡萄糖,但比淀粉水解困难:(C6H10O5)n + nH2O n C6H12O6纤维素葡萄糖说明:草等植物中含有纤维素,牛、羊、马等草食性动物能分泌出使纤维素水解成葡萄糖的酶,使纤维素最终水解成葡萄糖,葡萄糖在体内氧化为这些动物提供的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
4、纤维素的用途:①纤维素的一个最大用途就是造纸。
滤纸几乎都是由纯的纤维素组成。
制普通的纸是在纤维素中加了填充剂,然后再加明矾及胶等,以防止用墨水写字时,墨迹扩散。
木材、稻草、麦秸、蔗渣等用于造纸。
②在人体消化道内虽不能消化,全部排泄出来,但同时又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可以帮助肠子蠕动,否则排泄就非常困难。
在反刍动物的消化道内,有分解纤维的酶,因此对此类动物,它具有营养价值。
③棉麻纤维大量用于纺织工业。
④制造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
根据含N量分为火棉(含N量较高,用于制造无烟火药)、胶棉(含N量较低,用于制油漆)。
⑤制造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不易着火,用于制胶片。
⑥制造粘胶纤维(NaOH、CS2处理后所得,其中的长纤维称人造丝,短纤维称人造棉)。
【规律方法指导】1、葡萄糖的还原性:葡萄糖的结构简式是:CH2OH—CHOH—CHOH—CHOH—CHOH—CHO或把中间重复的部分合并,写成CH2OH(CHOH)4CHO。
每个葡萄糖分子中含有5个羟基(—OH)和一个醛基(—CHO),是一种多羟基醛,因此葡萄糖具有还原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反应上:①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的反应:将葡萄糖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加热,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氢氧化铜(+2价)则被还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1价)沉淀。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 2H2O葡萄糖酸氧化亚铜说明:这个反应的现象明显,常被用来检验病人的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以确定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②与银氨溶液反应——银镜反应:反应中,银氨溶液里的主要成分氢氧化二氨合银[Ag(NH3)2]OH中的银(+1价)被还原为单质银(0价),葡萄糖被氧化为葡萄糖酸后再与溶液中的NH3结合生成葡萄糖酸铵[CH2OH(CHOH)4COONH4]。
CH2OH(CHOH)4CHO + 2Ag(NH3)2OH 2Ag↓+ CH2OH(CHOH)4COONH4 + 3NH3 + H2O注意:做银镜反应时,为了保证能够在试管内壁生成光亮的银镜,需要注意下面几点:①选用洁净的试管;②银氨溶液现配现用,配制银氨溶液时,要逐滴将稀氨水加入到硝酸银溶液中,到生成的沉淀刚好完全溶液为止,氨水不要过量;③水浴加热。
溶液是否变蓝2、判断淀粉是否已水解及水解程度:说明:①检验淀粉尚未水解: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②检验淀粉有部分水解:碘水和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③检验淀粉已经完全水解:碘水。
【经典例题透析】类型一:葡萄糖的性质题1、糖尿病患者的尿中含有葡萄糖,而且病情越重,含糖量越高。
所以在医疗上把氢氧化钠和硫酸铜溶液加入病人的尿液中,微热后通过观察是否有红色沉淀来判断病情。
请分析,以下哪些药品和新制Cu(OH)2共热会有相同的现象()①淀粉②福尔马林③纤维素④蚁酸⑤甲酸乙酯⑥乙酸甲酯⑦甲酸钠⑧蔗糖⑨白酒⑩食醋A、全部B、①③④⑤⑨C、②④⑤⑦D、②④⑤⑥⑦⑧思路点拨:能和新制Cu(OH)2共热产生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分子中,一定含有醛基。
解析:上述药品中: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蚁酸()、甲酸乙酯()、甲酸钠()的分子中都含有醛基,都能和新制Cu(OH)2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淀粉、纤维素、乙酸甲酯、蔗糖、白酒、食醋分子中不含醛基,所以不能发生反应。
【答案】C总结升华:有机物的性质与其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如:(1)能发生银镜反应或能与新制Cu(OH)2溶液反应产生红色Cu2O沉淀的有机物结构特点是含有醛基的化合物,如所有的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2)具有还原性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是含有-CHO、-OH、、等,这些规律的掌握对我们提高解题能力有很大帮助。
举一反三:【变式1】葡萄糖不能发生的反应是()A、水解反应B、银镜反应C、酯化反应D、氧化反应【答案】A 解析:葡萄糖含有5个羟基和1个醛基,应该具有醇和醛的性质。
【变式2】已知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OH)CHO,下列关于葡萄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2和H2OB、1 mol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能生成1 mol AgC、含葡萄糖0.1 mol的水溶液与足量钠反应,得到0.25 molH2D、分别充分燃烧等质量的葡萄糖和甲醛,消耗氧气的量相同【答案】B类型二:淀粉的水解题2、淀粉完全水解后的特征是()A、能发生银镜反应B、遇碘水不显兰色C、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生成红色沉淀D、有甜味思路点拨:淀粉能够在酸性环境下发生水解生成葡萄糖,水解产物葡萄糖具有醇与醛的性质。
注意本题的关键是判断淀粉已水解完全。
解析:A正确,水解产物含有醛基,能够发生银镜反应;B正确,完全水解后只有葡萄糖,无淀粉;C正确,含有醛基的物质具有的性质;D正确,生成葡萄糖,具有甜味。
四选项说法都正确,但题目要求判断淀粉完全水解,即证明不含有淀粉,只有B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