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超临界机组给水自动控制策略分析与应用(李永军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策略之给水控制优化

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策略之给水控制优化摘要:超临界机组蓄热能力差,是多输入的控制系统,且输入的耦合性高,运行参数的线性度差。
在实际运行中,超临界机组的协调控制策略不尽相同,部分存在需要优化的地方,本文通过优化机组给水控制逻辑,提高了煤水比在机组负荷变化过程中的稳定度,使机组在动态过程中过热度保持在合理范围内,同时主汽压力、温度、负荷等调节品质得到改善,同时对给水的优化控制基本上解决了给水超调滞后问题、幅度欠缺问题,使机组的低负荷阶段同样能满足AGC速度要求。
火电厂协调控制是自动化控制理论在火电过程控制中的最深度运用。
实现了厂内汽轮机、锅炉围绕调度下发的AGC负荷指令协调运行。
在汽包炉机组中,CCS控制策略运用已经较为成熟,对负荷的控制效果比较理想。
在超临界机组中,协调的控制策略种类繁多,实际运用中效果也表现不尽完美,需要进一步研究机组运行工艺,优化控制策略。
本文介绍了某电厂600MW超临界机组协调控制系统特点,并对机组给水自动进行优化,控制总给水流量,过程中维持锅炉燃烧过程中给水与燃料输入量之间合理关系,保证机组运行参数稳定。
超临界机组即直流炉,相对于汽包炉,直流炉没有汽包对机组运行工质进行缓冲存储,其蓄热能力较低。
直流炉中,给水及给煤发生变化时,水冷壁等受热面的热交换将发生变化,汽水分界面也随之变化,导致锅炉出口蒸汽压力、流量和温度都随之变化。
因此,直流炉的给水不能独立进行控制,要考虑着重考虑机组燃烧系统。
直流炉的多输入信号相互耦合。
表现为:给煤、给水、主气调门之间存在深度的耦合性。
如:调门的开度变化影响锅炉出口压力及蒸汽温度变化;给煤加大会使蒸汽压力、温度、流量均加大;给水加大,会在短时内加大锅炉主气流量、压力,经过延时后主气温度又开始下降,使主气压力及汽机功率有所降低。
直流炉运行参数非线性特性很强。
在机组滑参数运行时,随之机组运行负荷变化,机组的运行参数大幅变化,线性度很差。
在煤水比调节的温度对象中,在负荷于300~600MW负荷变化范围内,对象特性时间常数的变化也有近3倍,汽温响应特性惯性增加,时问常数和延迟时间增加,因此,从控制角度考虑,直流炉需要设计较汽包炉更为复杂化的控制手段,才能适应对象复杂特性的控制要求。
超临界机组基于焓值的给水控制系统分析

超临界机组基于焓值的给水控制系统分析张澎涛;郭瑞君;王宏彬;图布信【摘要】分析了超临界机组中基于焓值的给水控制系统的控制策略及功能特点,针对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2×600 MW机组的特点优化设计了相应的给水控制策略.通过对给水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试验,证明基于焓值的给水控制策略能够将给水流量、汽水系统温度等重要参数维持在经济、稳定运行范围内,满足机组的运行调整要求,能够实现机组稳定、可靠地运行.【期刊名称】《内蒙古电力技术》【年(卷),期】2011(029)004【总页数】4页(P22-24,30)【关键词】600 MW超临界机组;焓值;给水控制系统;控制策略【作者】张澎涛;郭瑞君;王宏彬;图布信【作者单位】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内蒙古电力科学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正文语种】中文内蒙古国华呼伦贝尔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一期工程安装2台600 MW机组,锅炉为超临界参数、变压直流、一次再热、新型四墙切圆燃烧、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固态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紧身封闭布置的Π型结构,型号HG-1913/25.4-HM15。
给水控制系统采用了基于分离器出口焓值调节给水流量的控制策略[1]。
1 给水系统控制策略超临界直流机组的工艺要求给水系统在锅炉启动伊始就必须建立起足够的给水流量和压力,以保证所有受热面的冷却水量和水冷壁内水动力循环的稳定;同时,锅炉在进入直流运行之前,给水系统和启动系统需维持最低直流负荷所需流量。
在进入直流状态后,给水流量的变化会对负荷、汽温、汽压均产生直接影响,给水系统的任务是保证分离器出口焓的稳定,以实现对主汽温度的控制,满足负荷调整的需要[2]。
机组给水系统的控制过程分为非直流、直流2个阶段。
非直流阶段的控制策略:汽水分离器水位由锅炉启动旁路循环泵出口调节阀、启动疏水至大气扩容器液动调节阀控制,保证给水系统维持最低直流负荷流量。
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策略

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策略超临界机组是指工作压力高于临界压力的蒸汽发电机组,其在能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方面相较于传统的发电机组具有更大的优势。
在超临界机组的运行中,给水控制策略的实施对于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和安全运行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着重介绍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策略的实施。
一、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的意义在超临界机组的运行中,给水控制策略对于机组的安全运行和发电效率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运行过程中,给水系统的作用是为锅炉提供所需的水流。
给水的控制策略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给水量,从而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给水控制还可以控制锅炉的水位和蒸汽质量,从而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
二、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的实施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的实施包括以下方面:1.给水泵的控制策略给水泵是超临界机组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控制策略的实施对于机组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给水泵可以通过控制给水阀门的开度来控制给水量,从而保证锅炉的正常运行。
同时,给水泵还可以通过控制泵的速度来控制给水量。
在实施控制策略时,需要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确定控制策略的具体方案。
2.锅炉水位的控制策略锅炉水位的控制是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施控制策略时,需要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确定锅炉水位的控制策略。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控制给水泵的开度和关闭给水阀门来控制锅炉水位,从而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
3.蒸汽质量的控制策略蒸汽质量是超临界机组运行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其控制策略的实施对于机组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实施控制策略时,需要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确定蒸汽质量的控制策略。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通过控制给水泵的开度和关闭给水阀门来控制蒸汽质量,从而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
三、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策略的应用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策略的应用对于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和高效发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机组的实际运行情况来确定具体的控制策略。
超临界机组的给水自动控制策略

加 快建 设 超临 界机 组 , 备 以常规 的烟气 脱 硫 系 配
统 。 目前 , F P B I C C B, F C,G C等 技 术 仍 处 于 试验 或 示范 阶段 , 大型化方 面还 有很长 的路要 走 , 在 而
略 的 不 足 , 程 应 用 效果 良好 。 工
关 键词 : 临界 直 流 炉 ; 水 自动控 制 ; 超 给 中间 焓值 ; 间点 温 度 ; 驰 控 制 中 超 中 图分 类号 : TK2 3 7 5 2 . 文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0 3 9 7 ( 0 7 0 — 0 6 0 1 0— 1I 2 0 ) 90 2—4
摘 要 : 据 超 临界 直 流 炉 的控 制 特 点 及 给 水控 制 , 析 了 目前 国 内 常 用 的 两种 控 制 结 构 , 根 分 比较 了基 于 中 间 点 焓 值 校 正 和 基 于 中间 点 温 度 校 正 的 优 缺 点 , 出 了给 水 超 驰 控 制 策 略 以克 服 部 分 特 殊 工 况 下 常规 给 水 控 制 策 提
( ej g Gu h aE e ti P we c n lg s ac n e . t . S n e 0 5 0 , ia B in o u lcr o rTe h oo yRee rhCe trCo L d , a h 6 2 1 Chn ) i c
Ab ta t Re a d n h o t o ha a t rsisa d fe wa e o r l fs p r rtc lo c —h o g olr,h s r c : g r i g t ec n r lc r c e it n e d trc nto u e c iia n e t r u h b i c o e te p p r a a y e h wo c m m o o to s i ia. t c m p r s t e a v n a e n ia v n a e e w e n a e n lzst et o n c n r l n Chn I o a e h d a t g s a d ds d a t g s b t e i t r e a e e t l y b s d c r e to n n e m e i t e p r t r a e o r c in. e o e rd o r 1 n e m dit n hap a e o r c i n a d it r d a e t m e a u e b s d c r e to Th v r ie c nto sr t g o e d a e s r o e n o d r t o e s t h e iin y o o v n in lc n r l ta e y ta e y f r f e w t r i p op s d i r e o c mp n a e t e d fce c fc n e to a o t o sr t g u d r s me s e ilc n ii n . gn e i g a p ia in h sa he e o d r s l. n e o p ca o d to s En ie rn p l to a c iv d g o e u t c Ke wo d y r s: s e c iia o c —h o g bol r a t ma i f e wa e c n r l i t r da e e t a p up r rtc l n e t r u h i ; u o tc e d t r o t o ; n e me it n h l y; e i t r e a e t m p r t r o e rd o to n e m dit e e a u e: v r i ec n r 1
013 1000MW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启动调试-李续军.

TPRI
图3-1
汽轮机总体布置图
TPRI
图3-2
玉环电厂汽轮机视图
TPRI
图3-3
玉环电厂汽轮机正视图
TPRI
3.2
高压缸技术特点
高压缸采用单流、双层缸设计共14 级。外缸为轴 向对分桶形结构, 内缸为垂直纵向平分面结构。由 于缸体为旋转对称, 避免了应力集中, 使得机组在 启动、停机或快速变负荷时缸体的温度变化梯度 很小,热应力保持在一个很低的水平。圆筒型高 压外缸(见图4) 有极高的承压能力,安全可靠性高 。用于玉环机型的高压缸积木块H30的设计压力 达到30MPa。
TPRI
2.2 汽轮机及其系统
玉环电厂汽轮机是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引进德国西门子技术生产的 1000MW超超临界汽轮发电机组。型号为N1000-26.25/600/600 (TC4F)。汽轮机型式是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轴、四缸四 排汽、双背压、凝汽式、采用八级回热抽汽。 主蒸汽管道采用双-单-双连接方式,再热蒸汽采用二根平行管道供汽。 每台机组设置一套高压和低压两级串联汽轮机旁路系统,机组的旁路 容量按40%BMCR设置。 调节系统采用西门子T3000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汽轮机保安系统不设计机械式超速保安装置,只设计两套电子式超速 保安装置,通过危急跳闸ETS系统危急遮断,能确保机组在设备出现 危险工况时快速有效的执行汽轮机跳闸命令,保障设备的安全。 汽轮机配用一套EH高压抗燃油系统。
TPRI
图2 锅炉燃烧器实际燃烧图
TPRI
锅炉A层PM燃烧器浓侧改为等离子燃烧器,配用烟台龙源科技公司等离子 点火装置。 锅炉设内置式启动系统,由启动循环泵、启动分离器、贮水箱、疏水扩容 器、水位控制阀(WDC阀)、凝结水疏水泵等设备组成。 采用PM-MACT型八角反向双切圆布置的摆动燃烧器。燃烧器布置见图1和 图2。 BMCR工况锅炉主要设计参数: 2953 t/h 锅炉最大蒸发量 27.46 MPa 主蒸汽压力 605 主蒸汽温度 ℃ 6.14/5.94 MPa 再热蒸汽(进/出口)压力 377/603 再热蒸汽(进/出口)温度 ℃ 2446 t/h 再热蒸汽流量 298 给水温度 ℃ 129.4 排烟温度(未修正) ℃ 93.68 锅炉效率(BRL工况) %
超临界350MW电厂四大管道国产化应用分析

超临界350MW电厂四大管道国产化应用分析李海杰;李传永;米连军【摘要】At present, the four major pipelines of supercritical unit adopt imported product, which brings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high cost, long purchasing cycle, lack of supervision and control of the pipe manufacturing quality, causing increase of power plant construction costs, long construction period, quality defects before site installation inspection, etc. Through analysis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performance index of the four major pipelines manufactured by domestic steel mills and survey of the condition of domestically manufactured four major pipelines, this paper provides advice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four major pipelines for a 350MW power plant unit.%目前超临界机组四大管道采用进口产品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如价格昂贵,采购周期长,管道制造过程质量无法监督控制,造成电厂基建费用增加,建设周期长,现场安装前检验发现诸多质量缺陷等。
通过对国内钢厂所生产的四大管道化学成分、性能指标分析及调研已应用国产化四大管道情况,为某350MW电厂机组四大管道国产化提出建议。
超临界机组汽水品质优化控制

我 国 目前 在建 和 已投产 的超 临界机 组 已有 几 十 台 ,最 长运 行 时间 也 已有 十几 年 ,许多 机组都 经 过 了 1次 以上 的大 修 ,在机 组 汽水 品质 的管理上 积 累 了一定 的 经验 。
过 热 蒸 汽 中的 溶 解 度 较 低且 随压 力 的增 加 变 化 不
化学 监督 管理等 方面 的优化来 给予保证 。
2 . 1 补给水处理系统的选型优化
机组在运 行过程 中 ,所有 损耗 的水均 由补 给水 处 理 系统补给 ,所 以补给水质 量 的好坏将直 接 影响
到机组 给水 的水 质 。由于我 国幅员辽 阔 、 水系发 达 , 不 同地 区 的水 质类型 不 同 ,为 了能取得满 意的 补给
大部分的钠化物、硅化合物、强酸阴离子、铜氧化 物和 部分 的铁 氧化物 将溶 解于 过热蒸 汽 中被带人 汽
轮 机 。随着 过 热 蒸 汽在 汽 轮机 中做 功 后 蒸汽 压 力 、 温度 的下 降 , 杂质 在蒸 汽 中的溶解度 也 会不断下 降 , 原溶 解于 过热 蒸汽 中 的铜 氧化 物和铁 氧化 物及 部分 钠化 物就 会沉 积在 汽轮机 高压 缸 的通 流部 分 ,硅化
合物和部分钠化物就会沉积在汽轮机低压缸的通流
部分 而影 响 汽轮机 的效 率 ;部分 强酸 阴离 子可 能会
随 阳离子沉 积 在汽机 叶片上 ,而没有 沉积 在汽 机 叶 片上 的部分 强 酸 阴离子就 有可 能溶解 在 汽轮机 低压
增 加 ;强酸 阴离 子 ,如 氯离 子在 过 热蒸 汽 中的溶解 度 较低 ,但 随压 力 的增加 变化 较大 ,硫 酸根离 子在 1次联 合 应 急演 练 、1 次 工 作 交流 活 动 。双 方 通 过 桌面推 演 的方 式 ,模 拟大 面积 停 电情 况下应 急救 援 协调联 动 工作 的开展 流程 ,并对应 急通 信和 应急 指 挥 中心 的互联互 通 工作进 行深 人研 究 ,磨合双 方 在 突发事 件预 警 阶段 、处置 阶段 的联动 和配合 。 3 . 3 应急 联 动 合作 单 位应分 析 突发事 件发生 的 可能性 、影 响
污水治理与白色污染治理新技术--超临界水技术

污水治理与白色污染治理新技术--超临界水技术
关荣廷
【期刊名称】《化工管理》
【年(卷),期】2014(000)018
【摘要】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由此给我们带来的环境压力也不断加大。
近些年来,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我们的重视,政府部门加大了对环境保护的监查和监管力度。
但是多年的工业发展中带来的水污染和生活垃圾的积聚依然困扰着我们,给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安全带来极大的影响。
超临界水技术是一门可以用来消除有机有害物质的新的科学技术,它可以利用超临界状态下水拥有的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与有机物发生快速的化学反应来达到净化水质和分解有机物的功能。
对于改善生活环境有着很大的帮助。
【总页数】1页(P67-67)
【作者】关荣廷
【作者单位】广西华都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广西南宁 5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污水治理与白色污染治理新技术——超临界水技术 [J], 赵方;王明召
2.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的白色污染治理对策及回收利用技术进展 [J], 赖喜平;刘英俊
3.超临界流体技术在化工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J], 汪晓东;朱建华
4.废弃聚苯乙烯泡沫塑粉白色污染治理对策及回收利用技术进展 [J], 刘英俊;张颂
培;赖喜平;孔林河
5.河北水污染治理添新技术抗生素废水治理有良方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超临界机组给水自动控制策略分析与应用李军1,孟祥荣1,郎澄宇1,于金栋2(1.山东电力研究院,山东济南250002;2.华电国际邹县发电厂,山东济宁273522)摘要:根据超临界直流炉的结构特点,有针对性的分析了汽水分离器水位控制及给水控制的相应特性。
分析起动时分离器贮水箱水位控制,其与汽包水位控制有相似之处,但过程更为复杂。
并分析机组干态时,如何结合过热器蒸汽温度对给水控制进行优化控制,实际运行后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超临界直流炉;给水自动拉制;贮水箱水位控制;过热蒸汽温度文献标识码:B中图分类号:TK223.70引言我国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电力生产仍是以煤为主的格局。
为保证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加快电力结构调整的步伐,最现实、最可行的途径就是加快建设超临界机组,配备以常规的烟气脱硫系统,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其可用率、可靠性、运行灵活性和机组寿命等方面已接近亚临界机组。
理论上认为:在水的状态参数达到临界点时(压力22.129MPa、温度374.15℃),汽化潜热为0,汽水密度差也为0,水的汽化会在一瞬间完成,即在临界点时饱和水和饱和蒸汽之间不再有汽、水共存的两相区存在,两者的参数不再有区别。
由于在临界参数下汽水密度相等,因此在超临界压力下无法维持自然循环,即不能采用汽包锅炉,只能采用直流锅炉。
理论和实践证明常规超临界机组的效率可比亚临界机组高2%左右,而对于高效超临界机组,其效率可比常规超临界机组再提高4%左右。
超临界机组运行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强烈地依赖于自动控制系统。
与常规亚临界机组相比,超临界机组的动态特性复杂,主要表现为:(1)动态特性随负荷大范围变化,呈现很强的非线性和变参数特性;为了适应调峰的需要,超临界机组常采用复合变压运行,这就意味着超临界机组实际上也要在亚临界区运行,由于亚临界和超临界工质的特性不同,需要调节器的也要进行变参数调节;(2)由于没有汽包,在各个控制回路之间,存在着很强的非线性耦合,直流炉的控制对象是一个三输入、三输出的耦合系统当给水量、给煤量、汽轮机调门任一数值发生改变时,机组有功功率、主汽压力和主汽温度都会发生变化;(3)锅炉蓄热小,容易发生超温超压由于直流炉给水流量的变化对机组负荷、主汽压力、主汽温度的影响最大。
1直流锅炉的调节特点直流锅炉的主要特点是汽水流程中不设置汽包,给水泵强制一定流量的给水进入炉内,一次性地通过省煤器、水冷壁、过热器。
循环倍率始终为1,与负荷无关。
在直流锅炉中,给水加热成蒸汽一次完成,汽水通道可看作由加热段、蒸发段、过热段三部分组成。
其中蒸发段是汽、水混合物,随着管道的往后推移,工质由饱和水逐渐被加热成饱和蒸汽。
三段受热面没有固定的分界线,随着给水流量、燃烧率的变化前、后移动,三段受热面的吸热量分配比例及与之有关的三段受热面面积的比例却发生了变化。
但蒸发段的前移会使过热汽温偏高,蒸发段后移则引起汽温偏低,甚至品质下降,这对机组运行极为不利,所以要控制蒸发段的位置。
一般来说,要控制蒸发段出口的微过热汽温,若其偏离规定值,则说明由于燃烧率与给水比例不当致使蒸发段发生移动,应及时调节燃烧率和给水流量。
直流锅炉的工质是一次地通过各受热面的,而三段受热面面积又不是固定不变的。
所以当燃水比失调后,三段受热面吸热量比例发生变化,对出口汽温影响很大,对蒸汽压力和流量的影响方式也较为复杂。
当给水流量变化破坏了原来的平衡状态时,例如给水流量减少了,则蒸发段向锅炉汽水流程入口方向流动,汽水流程中各点工质的焓值都有所提高。
工质焓值上升是由两个原因引起的:一是因为受热面吸热量不变,而工质流量减少,引起流经本区的工质焓值上升;另一个原因是工质焓值随工质流过的受热面面积而增加。
所以离锅炉出口越近,工质的焓增越大,汽温变化也越大。
2直流锅炉动态特性分析汽轮机调节汽阀的扰动,对直流锅炉是一种典型的负荷扰动。
当调节汽阀阶跃开大时,蒸汽流量D和机组输出功率N E立即增加,随即逐渐减少,并恢复初始值,汽轮机阀前压力P T一开始立即下降,然后逐渐下降至新的平衡压力。
由于直流锅炉的蓄热系数比汽包锅炉小,所以直流锅炉的汽压变化比汽包锅炉大得多。
当负荷扰动时,过热汽温近似不变,这是由于给水流量和燃烧率保持不变,过热汽温就基本保持不变。
燃烧率扰动是燃料量、送风量和引风量同时协调变化的一种扰动。
当燃烧率B阶跃增加时,经过一段较短的迟延时间,蒸汽流量D会暂时向增加方向变化;过热汽温则经过一段较长的迟延时间后单调上升,最后稳定在较高的温度上;汽压P T和功率N E的变化也因汽温的上升而最后稳定在较高的数值。
当燃烧率不变而给水流量增加时,一开始由于加热段和蒸发段的伸长而推出一部分蒸汽,因此蒸汽流量D、汽压P T、功率N E几乎没有迟延的开始增加,但由于汽温的下降,最后虽然蒸汽流量D增加,而输出功率NE却有所减少;汽压P T也降至略高于扰动前的汽压,过热汽温则经过一段较长的迟延时间后,最后稳定在较低的温度。
给水和燃料复合扰动时的动态特性是两者单独扰动时的动态特性之和,由图1可知,当给水和燃料按比例变化时,蒸发量D立即变化,然后稳定在新的数值上,过热汽温则保持在原来的数值上(额定汽温)。
这就是说明严格控制煤水比是直流炉参数调节的关键。
3超临界机组给水控制系统直流锅炉是多变量控制系统,直流锅炉的控制任务与汽包锅炉有很大差别,对于直流锅炉不能像汽包炉那样,将燃料、给水、汽温简单地分为3个控制系统,而是将给水量与燃料量的控制与一次汽温控制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直流锅炉控制最突出的特点。
图1燃料与给水比例增加时的动态特性3.1汽水分离器水位控制在锅炉启动过程中,首先通过给水泵和溢流管路调节阀的配合,建立稳定的水循环,然后点火。
在燃烧器附近的高热负荷区,水冷壁管内的工质首先被加热汽化,体积迅速膨胀,并在短时间内将产汽点后的水挤出,这个过程被称作汽水膨胀。
图2汽水分离器水位控制原理图经过膨胀阶段后,水冷壁内的工质均匀产汽,开始蒸发,水冷壁出来的汽水混合物在分离器中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进入过热器系统被继续加热。
而其余的饱和水则通过连接管排入贮水箱,经溢流管路排入扩容器。
随着锅炉负荷的增加,水冷壁的产汽量越来越大,贮水箱的水位也随之逐渐下降,溢流管路上的疏水调节阀逐渐关小。
汽水分离器水位控制原理如图2所示。
当负荷增加到本生负荷时,贮水箱水位降到最低,溢流管路调节阀关闭,锅炉由再循环模式转入纯直流状态下运行,此时给水流量与蒸汽流量相匹配。
在锅炉直流运行时,为保持启动系统保持热备用状态,设置了溢流管暖管管路,该管路取自省煤器出口,使溢流阀及其管路保持较高的温度水平,以保证该管路始终保持在“热备用”状态,一旦需要可以立即投入运行。
此暖管管路的水最终进入贮水箱,导致贮水箱水位升高。
为避免贮水箱满水位,系统设置了二级减温水旁路管路并设有调节阀,以便在锅炉直流运行时,能够有效控制贮水箱的水位。
当水位高于7.35m 时,该管路开启,调节阀逐渐打开将水排入二级减温器喷入过热器系统,该调节阀的开度同样是由贮水箱水位控制的,当水位上升至9.0m 时,调节阀全开,以确保锅炉在正常或事故停炉时,贮水箱能有一个清晰的水位。
二级减温水旁路管路只在锅炉干态(30%BMCR 直流负荷以上)时能够运行。
2040608010图3阀门开度曲线3.2给水流量控制直流锅炉的给水是在给水泵压头作用下,顺序地通过加热段、蒸发段、过热段,一次性地将给水全部变为过热蒸汽,其循环倍率等于1。
在直流锅炉中,给水变为过热蒸汽是一次完成的。
这样,锅炉的蒸发量不仅取决于燃烧率,同样也决定于给水流量。
因此,为了满足负荷变化的需要,给水控制和燃烧率控制是密切相关而不能独立的。
而且当给水流量和燃烧率的比例变化时,锅炉的各个受热面的分界就发生移动。
超临界机组中的给水流量控制回路是控制锅炉出口主蒸汽温度的一个最基本的手段。
由于超临界机组采用直流锅炉,而在直流锅炉中,给水流量的波动将对机组负荷、主蒸汽压力和主蒸汽温度等机组运行重要过程参数均产生较大影响。
由于机组负荷和主蒸汽压力已设计有其它控制手段,而一旦给水控制回路如果工作欠佳的话,将导致煤水比动态失调。
而这时锅炉出口主蒸汽温度仅靠喷水减温控制是无法满足机组运行对主蒸汽温度的要求。
因此,给水流量调节回路起到了控制锅炉总能力平衡(保持适当的煤水比)并维持汽水分离器出口蒸汽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作用。
某超临界机组锅炉给水控制系统中,采用两台分别带50%负荷的汽动给水泵作为正常负荷下的供水(考虑经济性,未设计电动给水泵,启动时利用老厂抽汽)。
省煤器入口的给水流量指令由基本信号和调节器PID 输出的校正信号两部分叠加而成。
基本信号主要实现锅炉的煤水配比,为锅炉主控指令信号经动态延时块F(t)后给出省煤器入口给水流量指令的基本值。
该值先经过一个滤波环节,目的是为了补偿燃料量和给水流量对水冷壁出口连箱给水温度的动态特性差异(给水流量对水冷壁出口连箱给水温度的影响比燃料量要快得多)。
给水流量设计值的另一部分是主调节器PID 输出,它根据水冷壁出口给水温度和水冷壁出口联箱给水温度设定值之间的偏差进行PID 运算后得到。
具体如图4所示。
同汽包炉相似,超临界直流炉在启、停和低负荷时用给水旁路阀来控制给水流量,为给水流量和锅炉负荷指令之间偏差的PID 调节加上锅炉负荷指令的前馈信号;当给水流量增加到某一定值后,主给水阀开启,给水旁路阀关闭,系统切换到汽泵转速控制的正常运行方式。
4实际运行效果根据上述方案对山东某电厂的超临界机组中进行逻辑制定、应用优化,控制效果显著。
启动过程中,分离器水位控制在要求阀位之内。
省煤器入口过热器减锅炉主指令汽水分离器汽水分离器机组给定图4给水控制逻辑示意图负荷波动时,给水控制效果良好,过热器温度和主汽温度波动较小。
图5机组启动时贮水箱水位趋势图在机组启动时,过热汽温稳定上升,贮水箱水位变化控制在600mm 以内,由于贮水箱本身物理构造细长,压力、温度对其影响较大,所以相对汽包炉水位而言,冲转及启动时波动会相对略大,但完全能够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启动要求。
图6负荷波动时过热度趋势图在机组负荷发生变化时,该机组的过热度变化幅度较小,控制在6~25之间,既确保蒸汽不带水,又确保了屏式过热器和末级过热器不超温,充分说明水煤比控制较好。
5小结汽压调节的任务是调节锅炉出力使之与负荷相适应。
对于汽包锅炉,锅炉出力的变更是依靠对燃料的燃烧调节(改变燃料量)来达到的,由于汽包有一定的储水容积,而与给水量无直接关系,而给水量按水位进行调节。
但对于直流锅炉,其产汽量直接由给水量来定,因而燃料量变化,不能直接引起锅炉出力的变化,只有变动给水量才会引起锅炉蒸发量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