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6)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下)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教案高中三年级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高中三年级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案高中三年级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教案: 高中三年级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一、引言生物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对于理解生命现象和生物体的机制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高中三年级生物课程中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并提供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二、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细胞的基本结构。

细胞膜是细胞的边界和保护层,起着选择性通透的作用;细胞质是由细胞器、细胞基质等组成的胞内介质;细胞核包含遗传信息,控制细胞的生物活动。

三、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1. 组成:脂质双层、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复合物。

2. 功能:a. 细胞边界:控制物质的进出,维持细胞内外环境的稳定。

b. 信号传递:接收和传递细胞间的信号。

c. 细胞识别:通过细胞膜上特定的蛋白质和糖类,进行细胞识别。

d. 粘附和运动: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可以与其他细胞或基质发生粘附,并参与细胞的运动。

四、细胞质的结构与功能1. 细胞器:a. 内质网:合成、折叠和运输蛋白质。

b. 基因:维护细胞形状和细胞质流动,参与细胞分裂。

c. 线粒体:产生细胞呼吸所需的能量。

d. 高尔基体:合成蛋白质和脂类,并参与物质的运输和分泌。

e. 溶酶体:降解废物和各种分解产物。

2. 细胞基质:包含溶质和有机分子的液体基质,在许多代谢反应中起到媒介和支持作用。

五、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1.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2. 核膜:细胞核的边界,有核孔允许物质的进出。

3. 染色质:包含遗传信息的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复合物。

4. 核仁:合成核糖体的场所,参与蛋白质合成。

六、细胞的功能1. 营养摄取:细胞通过细胞膜上的运输蛋白质摄取营养物质。

2. 呼吸作用:细胞通过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产生能量。

3. 合成代谢:细胞通过内质网、高尔基体等合成蛋白质、脂质等重要物质。

4. 分泌:细胞通过高尔基体和细胞膜进行物质的分泌。

5. 运动:细胞通过细胞骨架和细胞膜的变形实现运动。

6. 分裂和增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等过程进行分裂和增殖。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二)——细胞质教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二)——细胞质教案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二)——细胞质考点一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基础梳理归纳总结1.细胞结构相关知识点归纳总结(1)产生水的细胞器:线粒体(有氧呼吸)、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光合作用)、高(2)产生ATP 的结构:叶绿体(光合作用:光能→ATP →稳定化学能)、线粒体(有氧呼吸:稳定化学能→ATP (3)生理活动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结构:细胞核(DNA 复制、转录)、线粒体(自身DNA 复制、转录、翻译)、叶绿体(自身DNA (4)参与细胞分裂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进行蛋白质合成),高尔基体(末期与植物细胞细胞壁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中心体(形成纺锤体)。

(5)含色素的细胞器:叶绿体(含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液泡(含花青素等)2.有关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归纳总结䦋㌌㏒㧀좈໱琰茞ᓀ㵂ÜATP 的3.动物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概念图误区警示 1.2.在不同细胞中,细胞器的含量是不一样的,如需能量较多的细胞含线粒体较多,合成蛋白质比较旺盛的3.在同一个细胞内,CO2从产生到利用经过至少4层膜,8层磷脂分子;在相邻细胞间,CO2从产生到利用经过至少6 层膜,124.真核5.原核生物:无叶绿体但含光合色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如蓝藻);无线粒体但可进行有氧呼吸(如硝化细菌6.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但并不是所有植物细胞都有,如不见光的部位(根、茎内部等)。

对应训练1.下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1)比较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高等植物细胞内不含有](细胞器)。

(2)吞噬细胞能够摄取外来的异物,如细菌等的外排过程体现了⑤的性。

(3)控制动植物性状的物质主要位于[]中。

(4)如果要进行植物体细胞杂交,应首先除去细胞壁,应选用进行操作。

(5)在一个植物细胞内由⑥产生的某气体物质扩散到⑩中被利用,最少要穿过层生物膜。

(6)能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运输的细胞器是[]和[]。

答案(1)①中心体(2)流动(3)④细胞核(4)纤维素酶和果胶酶(5)4(6)⑦高尔基体②内质网解析本题将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结合在一起考查,要求学生准确记忆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细胞中各结构的功能。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设计

高中生物复习教案设计
教学内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目标:
1. 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掌握细胞的特点及分类
3. 理解细胞的生物作用
教学重点:
1.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细胞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难点:
1. 细胞的亚细胞结构
2. 细胞的生物功能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显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生物染色剂等
3. 细胞结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复习细胞的基本概念,并引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话题。

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1. 展示细胞结构模型,介绍细胞膜、细胞质、核膜、细胞核等结构。

2. 分组讨论,探讨细胞的各个结构在细胞功能中的作用。

三、细胞的分类和特点
1. 介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并分析其特点。

2. 利用显微镜观察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特点。

四、细胞的生物功能
1. 讲解细胞的生物作用,如新陈代谢、分裂等。

2. 展示细胞生物功能的实验,加深学生对细胞功能的理解。

五、总结与评价
1.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化学习重点和难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掌握程度。

六、作业布置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细胞的知识。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系统地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掌握细胞的特点及分类,理解细胞的生物作用。

同时,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生物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生物功能

高中生物教案:细胞结构与生物功能一、引言在生物学中,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单位。

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组成和运作机制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高中生物中与细胞结构和生物功能相关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组成;2.掌握不同种类细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能够说明各种细胞器官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所起到的作用;4.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关键性。

三、教学内容1. 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双层磷脂分子形成的可渗透薄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包括液体(细胞内液)和所有位于核与质膜之间的有机成分。

•细胞核:包含遗传信息并控制细胞活动的“指挥中心”。

2. 细胞器官2.1 基质型细胞器官•线粒体:进行细胞的呼吸作用,产生细胞所需的能量。

•水泡:储存细胞所需的物质。

•囊泡:参与分解、消化和排除废物等功能。

2.2 膜构型细胞器官•内质网(内膜系统):合成和运输蛋白质及其他有机物质。

•高尔基体:修饰、包装和分泌蛋白质等物质。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

3. 细胞功能3.1 能量转换过程•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形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

•呼吸作用:通过氧化有机物,释放出能量供细胞使用。

3.2 物质代谢过程•合成代谢:利用原料合成有机物,满足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分解代谢:将复杂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

4. 细胞间相互作用细胞之间通过信号传导、结合、共享等方式进行相互作用。

四、教学方法与学习活动1.讲授法:通过投影仪展示幻灯片,介绍细胞结构和生物功能的基本知识。

2.实验观察:组织实验,观察不同种类的细胞并对比其结构和功能特点。

3.小组讨论:以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探讨细胞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五、评估与反馈1.布置并批改作业,检查学生对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理解程度。

2.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3.采用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对于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馈意见。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6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下 新人教版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教案6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下 新人教版

细胞的构造和功能【教学内容】细胞的构造和功能?〔下〕【教学目标】1.使同学了解细胞质基质的化学成分并把握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2.使同学进一步稳固各细胞器的构造和功能。

【教材分析】此局部教材先介绍了细胞质的组成,而后较为具体地阐述了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的构造和功能。

这些学问是后续学习的根底,因此要提示同学准时把握。

Α.〖教学重点〗线粒体与叶绿体的构造和功能Β.〖教学难点〗构造与功能的关系【教材处理】对于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简明扼要阐述;对于叶绿体、线粒体具体讲解。

Α.〖构造〗细胞质的精细分化→主要细胞器→线粒体→〔觉察→特点→作用→构造〕→质体→〔觉察→作用→构造→作用〕→列表总结其他细胞器→小结Β.〖教法〗例析法+启发式谈话法为主【教具预备】①细胞亚显微构造模式图②细胞后含物举例图③线粒体剖面图④叶绿体剖面图【教学过程】细胞膜的构造特点、作用怎样?为什么说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同学答复后小结:归根到内幕胞膜在于保证细胞内的简洁的生物化学过程——合成和分解过程能顺当地进展。

而这些生化反响是大量地、有序地、互不干扰又相互联系地进展着。

那么细胞内部的构造是怎样来适应的呢?〕A.细胞质1.真核细胞细胞质的精细分化: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1〕化学组成:活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因此,细胞质基质的化学组成比较简洁。

在细胞质基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水、无机盐离子和溶解的气体,脂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氨基酸和核苷酸等代谢产物,还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多糖和RNA分子。

此外,还有大量的、种类很多的酶。

这些化学组成物质,在细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展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在这里随时进展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a.为进展新陈代谢供应了ATP、核苷酸、氨基酸等物质和条件。

b.还是活细胞内新陈代谢活动的调整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走进细胞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走进细胞教案-人教版高三全册生物教案

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的含义2、举例说明运动和分裂、生殖和发育、反射和调节、疾病和免疫等生命活动都与细胞有关。

3、举例说出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的理解2、关于生命系统层次性的理解三教学过程1、情景引入:从初中的生物课学习知道,我们周围生活着许许多多生物,既有肉眼可见的动植物,又有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微生物,它们都是有细胞构成的。

有的是多细胞生物,有的是单细胞生物。

它们都能够完成生命活动,那么它们所进行的生命活动与构成它们的细胞有什么关系呢?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单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例1:草履虫的运动和分裂。

对于单细胞生物来说,一个细胞就是一个生物体。

因此,细胞的生命活动就是这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靠纤毛运动,口沟进食,表膜呼吸,胞肛排泄,各个组成成分各伺其职,完成个体的生命活动。

〔2〕多细胞生物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例2:人的生殖和发育。

人是有很多细胞构成的,但人的生命开始于一个细胞——受精卵。

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形成多个细胞组成的胚胎,在子宫内发育成胎儿。

胎儿出生后继续发育,最后形成一个具有与父母相似性状的成年个体。

很显然,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细胞。

人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受精卵是由来自父方的精子和来自母方的卵细胞结合而成的,受精卵中的遗传物质分别来自精子和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就充当了亲代和子代之间遗传物质传递的“桥梁〞。

例3:缩手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神经末梢〔3〕病毒的生命活动与细胞的关系a)病毒的结构〔HIV和禽流感病毒〕——蛋白质外壳和核酸。

与细胞的基本结构相比较,得出结论:病毒没有细胞结构b)病毒的生命历程:病毒侵染细胞的动态过程。

说明它的一切生命活动都是发生在活细胞内的,因此,病毒的生命活动也离不开细胞。

高三生物复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案二 人教版

高三生物复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案二 人教版

高三生物复习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教学案二省句中 高三生物备课组一、回归教材1、物质基础:构成生物体的 和 生命活动 结构基础:其基本单位是 的基础 (生理)基础:新陈代谢 调节基础:复杂的自控功能 2、细胞膜的制备方法(1)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的常用材料:动物细胞、红细胞、神经髓质等 (2)动物细胞膜的制备方法加柠檬酸钠后,离心或沉淀 加蒸馏水后,离心猪的新鲜血液 红细胞 红细胞的细胞膜 (3)植物细胞膜的制备方法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加蒸馏水后,离心植物细胞 原生质体 植物细胞的细胞膜 3、磷脂分子特性的验证方法:将磷脂分子分布于水的表面,会发现,磷脂分子的头部埋在水中,而它的尾部则竖立于空中 4、细胞膜中含有2层磷脂分子的验证方法:将一定面积的细胞膜中的磷脂取出,分布于水面上,会发现:水面上磷脂分子所占的面积是原来细胞膜的 倍。

5、细胞膜的功能(1)保护: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 (2)物质交换:与细胞膜的选透性有关①自由扩散被动运输物质交换的方式 ②协助扩散 ③主动运输 吞噬细胞吞噬抗原、变形虫吞食食物颗粒⑤外排作用:向外分泌物质,此时,细胞膜要增加一些。

如消化酶、激素、抗体等 (1)细胞识别:与糖蛋白有关 (2)分泌:通过外排作用实现(3)排泄:通过自由扩散或主动运输完成,如人体细胞向组织液排出CO 2、水、尿素、无机盐等 (4)免疫:效应B 细胞通过外排作用分泌抗体,用来消灭抗原;效应T 细胞通过其表面的糖被来识别某些抗原,并吞入其内形成靶细胞;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分布于某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当相同的过敏原再次刺激机体时,过敏原与这些抗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使这些细胞释放出组织胺,从而引用过敏反应(体液调节)8、细胞器之间的关系(1)线粒体为其他细胞器提供ATP,但不为暗反应提供ATP,暗反应所需的ATP全部来自光反应(2)线粒体为叶绿体提供CO2、水;叶绿体为线粒体提供葡萄糖、O2(3)游离型核糖体合成胞内蛋白;附着型核糖体、粗面型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直接与分泌蛋白(消化酶、蛋白类激素、抗体、淋巴因子)的形成有关由上可知,(1)真、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是(2)原核细胞的原始性:小、细胞器简单、无核膜核仁、DNA少,且不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10、真、原核生物的判断(1)病毒(含噬菌体):不是真核生物,也不是原核生物(2)原核生物有:细菌、蓝藻、支原体、放线菌无需判断:如硝化细菌、反硝化细菌细菌的判断 有形判断:有表示细胞形状的字的,如球菌、杆菌、弧菌无形判断:无表示细胞形状的字的,如乳酸菌、根瘤菌、红螺菌不能判断(为细菌的):放线菌、酵母菌、食用菌 判断:发酵产生的菌体类产品都是细菌( )(3)真核生物有:衣藻、水绵等绿藻;海带、紫菜等褐藻;草履虫、变形虫等原生动物;酵母菌、霉菌、食用菌等真菌;大多数生物判断:流感的病原体具有囊膜,是原核生物( )12原核细胞、真核细胞被动运输 主动运输三、教材结论性语言归纳1、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阐明细胞是一切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的理论观点是。

(完整版)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完整版)人教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精品教案

第一单元细胞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专题一细胞的物质基础第1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知识梳理: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如:生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运动、应激性等生命活动都离不开细胞。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一个池塘的全部鱼?)8(不是所有的鱼,包含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9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知识梳理: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1 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2 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 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 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 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4=5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 20×(1/2)2=5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原核生物:蓝藻:(蓝球藻念珠藻颤藻发菜)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细胞质基质的化学成分并掌握细胞质基质的主要功能;
2.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教材分析】
此部分教材先介绍了细胞质的组成,而后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和中心体等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这些知识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因此要提醒学生及时掌握。

Α.〖教学重点〗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Β.〖教学难点〗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教材处理】
对于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简明扼要阐述;
对于叶绿体、线粒体详细讲解。

Α.〖结构〗
细胞质的精细分化→主要细胞器→线粒体→(发现→特点→作用→结构)→质体→(发现→作用→结构→作用)→列表总结其他细胞器→小结
Β.〖教法〗
例析法+启发式谈话法为主
【教具准备】
①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②细胞后含物举例图
③线粒体剖面图④叶绿体剖面图
【教学过程】
细胞膜的结构特点、作用怎样?
为什么说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
(学生回答后小结:归根到底细胞膜在于保证细胞内的复杂的生物化学过程——合成和分解过程能顺利地进行。

而这些生化反应是大量地、有序地、互不干
扰又互相联系地进行着。

那么细胞内部的结构是怎样来适应的呢?)
A.细胞质
1.真核细胞细胞质的精细分化:细胞质主要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2.细胞质基质:(1)化学组成:活细胞的新陈代谢活动,主要在细胞质中进
行,因此,细胞质基质的化学组成比较复杂。

在细胞质
基质中含有小分子的水、无机盐离子和溶解的气体,脂
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等)、氨基酸和核苷酸等代
谢产物,还有大分子的蛋白质、多糖和RNA分子。

此外,
还有大量的、种类很多的酶。

这些化学组成物质,在细
胞的新陈代谢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主要功能: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
所,在这里随时进行着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a.为进行新陈代谢提供了ATP、核苷酸、氨基酸等物质和
条件。

b.还是活细胞内新陈代谢活动的调节者。

3.细胞器: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悬浮着多种细胞器,主要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和液泡等。

每种细
胞器有一定的化学组成、特定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1)线粒体:1898年德国细胞学家本达(C.Benda)发现,本世纪30
年代获得纯线粒体的悬浮液,40年代后,有了电镜,才
使长不过几微米的线粒体的结构为人所知。

除成熟的红
血球外,它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

其分布有如下
特点:①在幼嫩的正在生长发育的细胞中多;②在生理
功能活跃的细胞中多(如肝细胞中可多达2000个,一般
细胞为几十、几百个);③分布常靠近细胞耗能的部位。

提问:这种分布意味着它的功能是什么呢?
设疑:线粒体又是以何种结构来与之相适应的呢?
(学生回答后小结得下页总表中相关内容)(2)叶绿体:1819年,两位法国化学家——佩尔蒂埃(P.Peletier)和卡
文图(J.B.Gaventou)从植物细胞中分离出叶绿素;1910年
德国化学家维尔斯塔特(R.Willstatter)和菲舍尔
(H.Fischer)
研究清楚了线粒体的结构。

其主要功能为光合作用。

启发式谈话和提问:根据这一功能来设想,其结构是否
应与线粒体大体一致?如有膜、有巨大的内表面积,含
有关的酶、有基质?叶绿素分子分布于何处为好?
(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小结出下页表中相关内容)(3)其他细胞器:(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
简单叙述,直接得出下页表中相关的内容。

粒状、棒状
②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细胞膜内褶的部分相连
大囊泡
按上述表格内容小结。

在作业本上画出叶绿体、线粒体的结构模式图。

【课后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