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真菌

合集下载

第三章、接合菌亚门真菌、第四章、子囊菌亚门真菌

第三章、接合菌亚门真菌、第四章、子囊菌亚门真菌

外围的包被组成一个球形无孔口的闭囊壳,子囊不规
则地散布在闭囊壳内,壁薄,易消失。
以腐生为主,不少类群是发酵工业的主要菌种,
少数可致人畜病害。 只含一个散囊菌目(Eurotiales)约49属、135种。
1、裸囊菌科:子囊果的包被通常是由一团 稀疏的菌丝交织而成,子囊裸生。偶尔缺 包被。无性产生节孢子和粉孢子。引起人、 畜皮癣病真菌。 裸囊菌属(Gymnoascus)和小伊氏裸囊 菌属(Eidamella)。黄癣裸囊菌(G. gypseus) 引起黄癣;皮癣小伊氏菌 (E. deflexa) 引起皮癣。
红曲属 (Monascus) 子囊果白色到红色、红褐色或灰褐色,小, 直径<100 μm,无性繁殖产生节孢子,菌丝体 可产生红色素。 紫红曲(M. purpureus):被广泛用于烹 调、酿洒、制豆腐乳和治病等方面。
五、核菌纲(Pyrenomycetes)
菌丝体发达。子囊生在子囊壳内,如生在闭囊壳 内则子囊不子囊壳烧瓶形、球形或近球形,有或无孔 口。子囊束生或沿子囊壳内壁围生,侧丝有或无,胶 化或不胶化。子囊通常圆柱形,单层壁,基部有柄, 内含8个子囊孢子。 核菌纲是子囊菌亚门中最大的一纲,分布广腐生 或寄生于植物,引起植物许多重要病害。
(3)子囊盘(apothecium):典型的呈盘状或杯状, 上部敞开,子囊排列成子实层。
(4)子囊座(ascostroma)(假囊壳):子囊周围无 真正的子囊果壁,而是单独或成束地生长在单 腔或多腔的子座内。子囊座呈子囊壳状或子囊 盘状,有些含单腔的子囊座顶端有溶化的假孔 口,外形很像子囊壳。
(5)子囊与子囊孢子 的形成过程 典型的过程是先在菌 丝上形成雄器和体积 较大的产囊体。交配 后,产囊体顶部产生 产囊丝。产囊丝顶端 细胞经一系列变化发 育而成子囊。

微生物 第三章第五节_病原性真菌

微生物 第三章第五节_病原性真菌

药物敏感试验:对碘化钾、伊曲康唑、 药物敏感试验:对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 萘芬等药物敏感。 萘芬等药物敏感。
二、深部感染真菌
深部感染真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指能侵袭深部组织和内脏及全身 的真菌, 主要有假丝酵母菌 隐球菌、 曲霉、 假丝酵母菌、 的真菌 , 主要有 假丝酵母菌 、 隐球菌 、 曲霉 、 毛 组织胞浆菌和 卡氏肺孢菌等 霉 、 组织胞浆菌 和 卡氏肺孢菌 等 , 其中以隐球菌 感染较常见。 感染较常见。 组织胞浆菌为二相性真菌, 假丝酵母菌、 曲霉、 组织胞浆菌为二相性真菌 , 假丝酵母菌 、 曲霉 、 毛霉和 卡氏肺孢菌等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等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毛霉 和 卡氏肺孢菌 等为条件致病性真菌 , 只有在 一定的条件下才引起机体致病。 一定的条件下才引起机体致病。
(二)皮肤癣真菌
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称为皮肤癣菌, 寄生于皮肤角蛋白组织的浅部真菌称为皮肤癣菌, 又称皮肤丝状菌。约有45种 一部分仅感染动物, 又称皮肤丝状菌。约有 种,一部分仅感染动物, 对人致病的约有20余种 余种。 对人致病的约有20余种。 无性阶段属于半知菌门, 无性阶段属于半知菌门,而有性型则属于子囊菌 门。 分为毛癣菌属、 分为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和小孢子癣菌属等三 个菌属。 个菌属。
(一)假丝酵母菌
俗称念珠菌, 81个种,其中有11种对人 俗称念珠菌,有81个种,其中有11种对人 个种 11 有致病性: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 有致病性:白假丝酵母菌为最常见的致病 菌。此外,热带假丝酵母菌、克柔假丝酵 此外,热带假丝酵母菌、 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也较多引起疾病。 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也较多引起疾病。 也较多引起疾病
微生物特性
白假丝酵母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3-6 µm。革兰 白假丝酵母菌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 。 阳性,着色不均匀。出芽方式繁殖, 阳性,着色不均匀。出芽方式繁殖,在组织内可见 芽生孢子、假菌丝, 芽生孢子、假菌丝,在玉米粉培养基中可产生假菌 丝和厚膜孢子。 丝和厚膜孢子。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微生物第三节 真菌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设计全册第三章  微生物第三节 真菌

真菌课时目标1.认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真菌。

2.描述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特点。

3.掌握真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4.举例说出酵母菌、霉菌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重点:认识常见的真菌,描述真菌的主要特征、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学习难点:描述青霉和曲霉的形态构造,说出蘑菇和霉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课时活动设计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长毛”的豆腐和发霉的橘子的图片。

“长毛”的豆腐可以被制作成风味独特的腐乳;橘子若保存不当,也会发霉。

豆腐和橘子上的“毛毛”是什么呢?设计意图:以图片资料和生活实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巧妙地引入本节的知识内容。

出示各种各样的真菌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对真菌有直观的认识。

实验探究:观察酵母菌和霉菌。

结合课本第114页的“实验·探究”,引导学生完成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实验,注意小组合作。

观察酵母菌时提出以下问题:①染色前,酵母菌细胞是什么颜色?②酵母菌细胞呈什么形状?③酵母菌细胞里能否观察到液泡?④对酵母菌进行染色后,看到的细胞中深色的结构是什么?⑤你是否能看到有的酵母菌的一端长出大小不一的突起?观察青霉时提出以下问题:①青霉的菌丝呈什么形状?②孢子有没有颜色?③孢子是如何着生在气生菌丝顶端的?④气生菌丝的顶端有没有扫帚状的结构?观察实验完毕后,小组讨论以下问题:①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什么特点?(酵母菌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

)②青霉孢子的颜色和着生状态有什么特点?(青霉的孢子呈青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掌握真菌的结构特点。

出示酵母菌、细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图,引导学生说出三者结构上的异同点。

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与植物细胞相比,酵母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酵母菌、细菌和植物细胞的结构,加深学生对真菌形态结构的理解。

出示青霉、蘑菇的结构图片,提出问题: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能采到蘑菇?这说明什么?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掌握真菌的生活环境。

(完整版)第三章真菌的细胞结构(普通真菌学)

(完整版)第三章真菌的细胞结构(普通真菌学)
1)内在蛋白以疏水的部分直接与磷脂的疏水部分共价结合, 两端带有极性,贯穿膜的内外,所受约束作用较大;
2)外在蛋白以非共价键结合在固有蛋白的外端上,或结合在 磷脂分子的亲水头上。所受的约束较小,在盐和螯合剂作用 下容易被除去;如载体、特异受体、酶、表面抗原。占 20%~30%的表面蛋白质(外周蛋白质)以带电的氨基酸或 基团——极性基团与膜两侧的脂质结合;占70%~80%的结 合蛋白质(内在蛋白质)通过一个或几个疏水的α-螺旋即膜 内疏水羟基与脂质分子结合。
• 几丁质酶(Chitinase ,Ec. 3. 2. 14)是一类能催化 降解几丁质β- 1 ,4 糖苷键的水解酶 ,许多微生物、 植物和动物都可产生几丁质酶,由于几丁质酶是 几丁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关键酶 ,因此 ,研究和利 用几丁质酶降解几丁质不仅对几丁质资源的利用 有重大意义 ,而且在植物真菌病害防治方面也具有 广泛的应用前景。
8.4
9.4
18
2.1
脱乙酰几丁质 27.9
32.7
20.6
9.5
甘露糖
8.9
1.6
0.9
1.8
墨角藻糖
3.2
3.8
2.1
0
半乳糖
1.1
1.6
0.8
0
葡糖醛酸
12.2
11.8
25
1.9
葡萄糖
0
0
0.1
42.6
蛋白质
10.3
6.3
9.2
16.1
脂类
5.7
7.8
4.8
9.8

22.1
23.3
0.8
2.6
3)整合蛋白又叫跨膜蛋白或转运蛋白:穿过磷脂双层,在 膜的两侧有极性区。

植物病理学第三章植物病原真菌学-概述

植物病理学第三章植物病原真菌学-概述

原生质割裂:成熟的孢子囊内的原生质被分割成许多小块,每小块的原生质连同其中的细胞核共同形成一个孢子。
无性孢子的类型:
01
游动孢子(zoospore):游动孢子囊(zoosporangium)萌发时,原生质割裂成许多小块,形成带着鞭毛能游动的孢子。鞭毛菌的无性孢子。
02
孢子囊孢子(sporangiospore):孢子囊(sporangium)内产生的单胞的内生孢子。部分鞭毛菌和接合菌的无性孢子。
2 有性生殖(sexual reproduction)
以两性细胞的结合,细胞核的结合为特征。产生的孢子称有性孢子。一般在生活史中只进行一次。多在生长后期 。
胞学过程
核配(karyogamy):细胞核的配合。
质配(plasmogamy):即带着细胞核的原生质进行配合,形成双核体(dikayon)。
许多真菌含有毒性物质,引起人和动物的中毒——致病、致死,如毒蘑菇80余种。腹鸣、呕吐、幻觉、狂笑、精神错乱等。
产生毒素:100余种,如黄曲霉毒素,致癌。
繁殖体:指真菌繁殖阶段所形成的结构。
营养体:指真菌营养生长的所形成的结构。
B
A
三、真菌的一般形态与特性
菌丝体(mycelium):真菌的典型营养体是丝状体叫菌丝(hypha),组成真菌菌体的一团菌丝叫菌丝体。
多型现象(polymorphism):许多真菌的生活史中可以产生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孢子。如全生活史的锈菌可以产生性孢子、锈孢子、夏孢子、冬孢子和担孢子共5种类型的孢子。
01
单主寄生(autoecism):在一种寄主上就能完成生活史。又叫同主寄生。
02
转主寄生(heteroecism):必需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寄主植物上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又叫异主寄生。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真菌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三章 第三节 真菌

12/13/2021
第十九页,共二十一页。
畅所欲言(chàng suǒ yù yán)
我学到了… 我终于 明白
(zhōngyú)
了… 我想我将…
12/13/2021
第二十页,共二十一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第三节 真菌。第三节 真菌。___细胞或___细胞,____成形的细胞核。青霉和曲霉的菌落在形态和颜色上有什 么不同。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的菌丝看上去呈扫帚状。曲霉一般呈黄、黑、褐或绿色,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 射状。在营养方式上它们共同特点是利用现成的有机物,从中获得生命活动(huó dòng)所需要的物质和能量。在什么
种类,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2.细胞(xìbāo)内没有叶绿体。
3.能产生(chǎnshēng)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个体。
12/13/2021
第十四页,共二十一页。
列表比较细菌(xìjūn)和真菌的异同
区别 细菌 真菌
共同点
12/13/2021
大小 细胞核 繁殖方式
微小

(wēixiǎo)
个体微小 或较大
12/13/2021
第十八页,共二十一页。
学以致用(xué yǐ zhìyòng)
3.在雨后或潮湿的草地(cǎodì)上、树桩上,常会有蘑 菇长出。如果让你养殖食用蘑菇,你将怎样做才能 满足蘑菇的生长条件?
蘑菇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潮湿的环境和 丰富的有机物,所以在养殖食用蘑菇时,一 方面要保持养殖场所的清洁(qīngjié)、温度和湿度, 另一方面要提供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有机物。
12/13/2021
第十一页,共Hale Waihona Puke 十一页。12/13/2021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真菌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章第三节真菌

项目
细菌
形态 球形、杆形、螺旋形
真菌
单细胞、多细胞
病毒
球形、杆形、 蝌蚪形
常见 种类
杆菌(gǎnjūn)、螺旋菌、 球菌
酵母菌、青霉、曲霉、植物病毒、 大型真菌(如蘑菇等)动物病毒、
细菌病毒
结构 特点
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无成形细胞核; 特殊(tèshū)结构:鞭毛、
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细胞核 、液泡
主要进行孢子生殖,有的还可出芽生殖、
断裂生殖、分裂生殖
第二十一页,共二十五页。
练习(liànxí):
1、显微镜下看到某霉菌的直立菌丝的顶端呈扫帚状结构,且没一 分枝(fēn zhī)有成串的孢子,这种霉菌是( A)
A、青霉
B、 酵母菌
C 、曲霉(qūméi)
D、 毛霉
2、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真菌是(
A、黄曲霉
细胞 细胞 细胞 细胞 遗传 叶绿 液泡 线粒
壁 膜 质 核 物质 体

植物 细胞



√√



动物 细胞





╳╳

病毒 ╳ ╳ ╳ ╳ √ ╳ ╳ ╳
细菌
细胞 √







真菌
细胞 √



2021/12/11
√╳
√√
第十三页,共二十五页。
二、真菌(zhēnjūn)的 生活
1、营养(yíngyǎng)方式
No 境中。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shíhou)容易采到蘑菇。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第三章 真菌系统课件

第三章 真菌系统课件
• 4.Copeland(1938,1956)提出四界学说 • 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及真菌界
• 5.Whittaker(1969)提出五界学说 • 原核生物界 • 原生生物界 • 动物界 • 植物界 • 真菌界Myceteae
• 二、界(Kingdom)
• 6.Cavalier-Smith(1981,1988)提出八界学说 • 细菌总界Bacteria
• 酵母菌没有多少形态特征,应用DNA辅助研
究于酵母菌是真菌中首先采用这种方法的例 子 (Kurtzman, 1984) 。当各谱系间发生杂交 ( 网状进化, reticulate evolution) 时应用这种要 领是较困难的(Mishler & Donoghue, 1982)。
• 因为有很多方式来定义种,因些一个真菌学 家所叫的种可能不被另一个真菌所学家所承 认。但是,尽管他们在定义种时存在差异, 但当真菌学家们在谈论真菌时,他常能互相 理解。
• 期刊Taxon出版关于命名题目的文章和意见,并对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提出修改。
真细菌界Eubacteria 古细菌界Archaebacteria 真核总界Eucaryota 原始动物界Archezoa 原生动物界Protozoa 植物界Plantae 动物界Aniamalia
真菌界Fungi 假菌界Chromista
• 根据单元进化理论,过去划入真菌的生物 (Alexopoulos & Mims, 1979; Hawksworth等, 1983), 现在认为应属于3个不同类群:
• 界定模式(typification)
• 界定模式包括指定一份标本(采集标本、干燥培养 物或玻片),或者,自1993年以来,在代谢不活动 下保存的培养物,作为每一个新种或种下 (intraspecific) 分类单位的全模 (holotype) 。 指定标本 是种的基础,种应是属的基础(称作属的模式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条件致病真菌感染: 一些内源性真菌如念珠菌和曲
霉菌等,致病性不强,只在机体免疫力降低或长期
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放射治疗后,发生机会感染; 3 真菌变态反应性疾病:一部分真菌能引起变态反应 阳性,但不致病.但曲霉和青霉等污染空气时,引起 接触性皮炎等疾病;
4 致肿瘤: 如黄曲霉毒素毒性很强,小剂量就有致癌
常见的毒蘑菇
美丽粘草菌
赭红拟口蘑
死亡帽
毁灭天使
真菌的主要特征
(1)细胞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2)能够产生孢子,孢子能够发育成新的 个体 (3)体内没有叶绿体,营养方式是异养
(4)适于生活在温暖、潮湿、有机生无性孢子 出芽生殖 裂殖 菌丝片段产生新个体
无性繁殖
有性繁殖
在夏季或秋季 的清晨或雨后,在 潮湿的树干或草地 上容易采到蘑菇。 这说明真菌适 于生活在温暖、潮 湿、有机物丰富的 环境中。
3、霉菌和蘑菇都是真菌,它们的 营养方式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营养方式都是异养,利用现成的 有机物,从中获取生命活动所需 要的物质和能量
常见的毒蘑菇
臭黄菇
大青褶伞
毒鹅膏菌
毒蝇鹅膏菌
平板上霉菌的菌落
第三节 真菌的生长和培养特性
一、真菌的生长要求
真菌对营养的要求不高。糖、淀粉甚至纤维素均 可坐其生长所需要的碳素来源。任何氨基酸和蛋 白胨都可成为氮素来源,甚至还可以利用氨盐、 硝酸盐、亚硝酸盐和尿素进行生长。大多数真菌 喜在酸性环境中生活,适宜 PH3-6 。绝大多数真 菌的生长适宜温度为22-28℃。真菌在生长过程中 需要有充足的氧气和较高的湿度。在干燥的环境 中,真菌的孢子可转入休眠状态。
于一般蔬菜(菠菜、大豆除外)。
许多蘑菇具药用价值:抗肿瘤、降血脂、抗 衰老等。
• (2)酿造及食品发酵
• 酒种:啤酒、黄酒、白酒和果酒(葡萄酒等)等
面包焙制:酵母发酵过程中释放的CO2气泡使面包 变得松软; 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酿酒、
面包焙制;
根霉、毛霉、红曲、曲霉和青霉:黄酒、白酒、豆 腐乳等
细胞免疫,血清中抗真菌抗体滴度虽然很高,可用 于血清学诊断,但不能抑制真菌的生长.
第五节 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一 真菌病的诊断
1 显微镜检查 (1)抹片检查:组织和体液等作成抹片,染色,检 查真菌细胞、菌丝和孢子等结构. (2) 湿标本片检查: a 氢氧化钾片:用于脓汁、痰液等需处理使其 透明的材料,滴加10-20%NaOH,微热观察 b 乳酸石炭酸棉蓝液压片:
卵孢子的形成过程
藏卵器 雄器
接 合 孢 子
各种类型的子囊孢子
各种类型的子囊
三类产有性孢子的复杂子实体的结构
闭囊壳
子囊壳
子囊盘
四、真菌的菌落特征 霉菌
酵母菌
酵母菌的培养特征
菌落大而厚,一般呈油脂或腊脂状,表面光滑、湿润, 呈乳白色或红色。培养时间长,菌落表面则转为干燥、 并呈褶皱状,有“酒香味”。 与细菌菌落相似,但较细菌菌落大而厚。
霉菌的菌落特征
菌落较大,是细菌菌落的几倍到几十倍
菌落呈圆形、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 菌落较疏松,易用接种环挑取 产生水溶性和非水溶性色素,水溶性色素溶于培养基 使菌落背面呈现颜色
灰黄青霉菌
产黄青霉菌
黑曲霉菌落
霉菌的菌落特征
(1)霉菌的气生菌丝间无毛 管水,其菌落与细菌和酵母 菌不同,与放线菌接近。 (2)霉菌菌落形态较大,质 地比放线菌疏松,外观干燥, 不透明,呈现或紧或松的蛛 网状、绒毛状或棉絮状。
酵母菌与人类
• 有利:酿酒,发酵制馒头,发酵饲料,单
细胞蛋白,维生素,有机酸,酶制剂。
• 有害:饲料和食品变质;禽类霉菌性肺炎;家
畜的皮癣等。
酵母菌与人类
二、霉菌
凡是生长在营养 基质上,能形成 绒毛状、蛛网状 或絮状菌丝体的 真菌都成为霉菌, 是俗名,意为发 霉的真菌
常见的霉菌有 根霉、毛霉、 青霉、曲霉和 白地霉
第四节 真菌的致病性
真菌通过不同的形式引起动物的不同疾 病,有些呈寄生性致病作用,有些呈条件性致 病作用,有些则产生毒素使动物中毒.
1 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一些外源性真菌感染,可造 成皮肤,皮下和全身性感染,目前对其致病机制还不
完全了解.皮肤癣菌具嗜角质性,在皮肤局部大量繁
殖,引起局部的炎症和病变.
蒂痕(birth scar) 芽痕(bud scar)
掷孢子(ballistospore)的形成和射出过程
不同 酵母菌形成的子囊类型
酵母菌菌落特征
• 具有湿润,较光滑 • 有一定透明度 • 容易挑起,菌落质地均匀 • 正反面和边缘,中央部位颜色都很均一等 特点 • 多数为白色、少数是黄色或红色
• (5)生物防治 致死性寄生菌:白僵菌、绿僵菌、虫霉类、 捕食线虫真菌等。 盘长孢状刺盘孢:真菌除草剂 ,除稻田种杂 草 • (6)林业 • 真菌是森林中分解纤维素和木质素的主要 力量。
2、真菌的害处 (1)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马铃薯晚疫病:19世纪中叶,曾摧毁欧洲的绝大部分马铃薯,引起饥荒。
(3)有用代谢物
青霉素:生产菌——产黄青霉抗G+菌。
头孢霉素: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 顶头孢菌 灰黄霉素——抗真菌感染,
灰黄青霉
圆孢霉素:免疫抑制剂,用于器官移植。
紫杉醇:抗癌药物;紫杉树的内生真菌。
( 4 )酶制剂: 淀粉酶 纤维素酶 半纤维素酶 木素酶 脂肪酶 果胶酶 蛋白酶等。
应用:食品、制药、纺织和制革。
霉菌的生殖方式为孢子生殖 孢子
3、菌落(colony)
菌丝顶端延长,旁侧分支,相互交错成团,形成菌 丝体,称为霉菌的菌落。菌落较大,常呈绒毛状、棉绒状、
珠网状,有些呈扩散型生长,故菌落大小不一,最初是白色, 当长出孢子后颜色为黄、绿、青、棕、橙等
青霉和曲霉的菌落在形 态和颜色上有什么不同?又 观察与思考 有什么相同?
真 菌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真菌
双孢菇
草菇
草菇
香菇
银耳
羊肚菌
猴头菇
木耳
平菇
金 针 菇
冬 虫 夏 草
灵 芝
云 芝
古 尼 虫 草
鳞 皮 扇 菇
黄 裙 竹 荪
灰 包 菇
竹黄
裂褶菌
尖顶地星
头状秃马勃
白鳞马勃
粪生黑蛋巢菌
酵母菌
霉菌
蘑菇
真核微生物的主要类群
植物界:微藻类 动物界:原生动物 真核微生物 粘菌
青霉呈青绿色,长有孢的菌丝看上去 呈扫帚状;曲霉一般呈黄、黑、褐或绿色, 长有孢子的菌丝看上去呈放射状。它们的 共同点都是多细胞真菌,菌体由菌丝构成, 它们都能产生孢子。
三、蘑菇
菌盖 子 实 体
菌褶 菌柄
菌丝体
蘑菇的生殖: 孢子(担孢子)生殖
营养方式:异养
2、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容易采 到蘑菇?这说明什么?
菌物界 假菌(卵菌等) (真菌界) 单细胞:酵母菌
真菌 丝状:霉菌 大型子实体:蕈菌(蘑菇等)
• 真菌是一大类不含叶绿素,无根、茎、
叶,营腐生或寄生生活,仅少数为单
细胞,大部分为多细胞,多数呈分支
或不分支的菌丝体,能进行有性或无 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真菌的益处 (1)食用真菌:蘑菇、木耳等 蘑菇等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髙:营养指数高
1、酵母菌
是一类单细胞真菌的通称,分属于子囊菌纲、 担子菌纲及半知菌类,多数出芽繁殖少数裂殖或
产子囊孢子,能发酵糖类产能,细胞壁含葡聚糖
和甘露聚糖,喜含糖量高、酸性的水生环境生长, 他们酿酒、发酵饲料和制药的重要菌种,常见的 有假丝酵母、酿酒酵母和圆酵母。
细胞形态和大小:
①球形、椭圆形、柠檬形、腊肠形等,单细胞, 有的产生假菌丝甚至真菌丝 ②比细菌 (球菌)大:通常为5~6×7~20μm、小者3 ×3~4 μm,用高倍显微镜可以看到
2、形态:单细胞个体,圆形、 椭圆形、腊肠形,少数为瓶形
结构: 细胞壁 细胞核 细胞膜 细胞质 液泡
细胞壁
磷酸甘露聚糖 甘露聚糖
蛋白质 葡聚糖
细胞质膜
酵母菌细胞膜
磷 脂
膜蛋白
酵母菌细胞核
核 膜
真核 核孔
染色质 核 仁
核基质
酵母菌其他细胞构造
线粒体(mitochondria)
内质网(endoplasmic reticulum) 核糖体(ribosime)
葡萄霜霉病、玉米黑粉病、小麦茎秆黑锈病、水稻恶苗病。
(2)人类和动物病害 真菌病类型:表皮感染如癣菌症, 皮肤、肌肉、骨头和内部器官的深部感染。
(3)真菌毒素
黄曲霉素:黄曲霉、寄生曲霉;
在谷物(尤其是花生、玉米、大胡桃和粟黍等)
上。
镰刀菌毒素:镰孢霉
(4)腐败 食品腐败(霉变) 木材、棉布、革质制品和石油产品腐败
稻梨孢子菌
真菌的分类
•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 出芽生殖
• 霉菌:丝状真菌 孢子生殖 代表:青霉、曲霉
• 蕈菌:大型子实体真菌 担孢子生殖 代表:食用菌
第一节 真菌的形态和结构
一、酵母菌(Yeast)
1、什么是酵母菌 2、酵母菌的形态和大小 3、酵母菌的构造 4、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和生活史 5、酵母菌的菌落 6、酵母菌与人类
放线菌-链霉菌的菌落
霉菌的菌落
细菌的菌落
酵母菌的菌落
(3)菌落正反面的颜色及边缘与中
心的颜色常不一致。是由于气生菌
丝及其分化出来的孢子的颜色比营 养菌丝的颜色深。 (4)菌落中心气生菌丝的生理年龄 大于菌落边缘的气生菌丝,其发育 分化和成熟度较高,颜色较深,形 成菌落中心与边缘气生菌丝在颜色 与形态结构上的明显差异。
麦芽汁葡萄糖琼脂、萨布罗琼脂和马铃薯 葡萄糖琼脂。 真菌的繁殖能力很强,但生长速度比较缓 慢,它在人工培养基中通常需要数天才能 长出菌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