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片机实验连接图

合集下载

液晶屏与单片机连接图

液晶屏与单片机连接图
void WriteData(uchar dat)。//写数据
void LcdDelay(uint time)。//延时
void SetOnOff(uchar onoff)。//开关显示
void ClearScreen(uchar screen)。//清屏
void SetLine(uchar line)。//置页地址
/*--文字: --*/
/*--宋体12。此字体下对应的点阵为:宽x高=8x16 --*/
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0x00,
/*--文字: m --*/
/*--宋体12。此字体下对应的点阵为:宽x高=8x16 --*/
void SetColum(uchar colum)。//置列地址
void SetStartLine(uchar startline)。//置显示起始行
void SelectScreen(uchar screen)。//选择屏幕
void Show1616(uchar lin,uchar colum,uchar *address)。//显示一个汉字
0x00,0x04,0x04,0x02,0x01,0x00,0x00,0x3F,0x00,0x00,0x00,0x01,0x03,0x06,0x00,0x00,
/*--文字:是--*/
/*--楷体_GB231212。此字体下对应的点阵为:宽x高=16x16 --*/
0x00,0x00,0x80,0x80,0x82,0x9E,0xAA,0xAA,0xA1,0x5D,0x43,0x40,0x00,0x00,0x00,0x00,

单片机四个实验报告流程图

单片机四个实验报告流程图

实验一流水灯
实验目的:用AT89C51控制,使8个LED轮流点亮,周期1S,且LED使用驱动电路。

单片机电路
流程图
开始
将累加器的值赋为0FEH
将累加器的值输出给P1
循环左移一位
延时1秒
实验二定时器/计数器的使

实验目的:用T0对1kHz方波进行计数,每满200个使输出翻转;用T1产生20ms定时,满200ms时使翻转,满1s时使翻转。

电路图
流程图
开始
给TMOD赋初值,设
设定定时器初值
开启中断
等待中断
T0中断子程序,翻转T1中断子程序,
翻转
T1中断子程序,
翻转
脉冲个数满200 T1计时满200ms T1计时满1s
实验三 矩阵键盘的使用
单片机电路
流程图
开始 扫描键盘码 延时10ms
再次扫描键盘码
比较两次键盘码
将上次的按键字符左移,将
寻找较键盘码对应的字符
Y
N
实验四双机通信
实验目的:单片机甲同期发送一个自累加数值,周期500ms,用定时器且用中断;单片机乙中断方式接收数据,并通过P1口外接LED显示。

实验电路图:
实验流程图:
单片机乙。

单片机实验3 数码管控制实验-动态显示

单片机实验3  数码管控制实验-动态显示
/**********实验二数码管控制实验-动态显示**************/
;实验名称:数码管动态显示
;功能:4位数码管循环显示“0123”“4567”“89AB”“CDEF”,间隔0.5S。
;编写人:陈建泽
;编写时间:2010年11月2日
/**********************程序代码************************/
D1MS: MOV R2,#250 ;250*(1+1+2)=1000us=1ms
L1:NOP
NOP
DJNZ R2,L1
RET
/*****************中断服务子程序*****************/
T0_INT:MOV TH0,#(65536-50000)/256
MOV TL0,#(65536-50000)MOD 256
MOV A,R4
CJNE A,#16,L3
AJMP MAIN
L3:MOV R5,A
AJMP L1
DIS:MOV P2,R6;用A作为中间寄存器,因后面要循环显示
MOV A,R5
ACALL SQR ;查表
MOV P0,A
ACALL D1MS ;1ms
INC R5
MOV A,R6
RL A;指向下一位
MOV R6,A
RET;子程序返回
TAB: DB 0C0H,0F9H,0A4H,0B0H ;共阳极字型码表0、1、2、3
DB 99H, 92H, 82H, 0F8H;共阳极字型码表4、5、6、7
DB 80H, 90H, 88H, 83H;共阳极字型码表8、9、A、B
DB 0C6H,0A1H,86H, 8EH;共阳极字型码表C、D、E、F

C51单片机原理图

C51单片机原理图

GND SW1/51 3 SW2/AVR
HEADER 5X2
四位共阴数码管
R1 1K GND
P2.7 P2.6 P2.5 P0.7 P0.6 P0.5 P0.4 P0.3 P0.2 P0.1 P0.0 P2.4 P2.3 P2.2
P2.7 12 12 9 8 6 9 8 6
D
GND VCC KT1/10K
IC8 位控制 A B C D E F G H P2.6 1 2 3 4 5 6 7 15
VCC
PR2 470-5.1K都可以
GND 1 2 3 4 1 3 5 7
8位LED发光管
P1.0 P1.1 P1.2 P1.3 P1.4 P1.5 P1.6 P1.7 NTC1 温度电阻 22P C8 X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IO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20 19 18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LED1 红色 P2.7 P3.7 1 P3.6 2 P3.5 3 P3.4 4 P3.3 5 P3.2 6 TXD P3.1 7 RXD P3.0 8 STR P1.7 1 P1.6 2 P1.5 3 P1.4 4 P1.3 5 P1.2 6 P1.1 7 P1.0 8 VCC LED2 红色 LED3 黄色 P2.5 LED4 黄色 LED5 红色 P2.3 LED6 红色 LED7 绿色 P2.1 LED8 绿 1 2 3 R4 1K STR
A P5 2 1 SPEK RL1
标准AT ISP下载接口
P1.5 RESET P1.7 P1.6 VCC 1 2 1 3 5 7 9 2 4 6 8 10 VCC R5 10K

单片机实验程序及流程图

单片机实验程序及流程图

《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三.程序清单及程序流程框图ORG 0000H Array LJMP MAINMAIN: MOV R0,#30HMOV R2,#10HCLR AA1: MOV @R0,AINC R0INC ADJNZ R2,A1MOV R0,#30HMOV R1,#40HMOV R2,#10HA2: MOV A, @R0MOV @R1,AINC R0INC R1DJNZ R2, A2MOV R1,#40HMOV DPTR ,#4800HMOV R2, #10HA3: MOV A,@R1MOVX @DPTR ,AINC R1INC DPTRDJNZ R2,A3MOV SP,#60HMOV R2,#10HMOV DPTR ,#4800HPUSH DPLPUSH DPHMOV DPTR,#5800HMOV R3,DPLMOV R4,DPHA4: POP DPHPOP DPLMOVX A,@DPTRINC DPTRPUSH DPLPUSH DPHMOV DPL,R3MOV DPH,R4 MOVX @DPTR,A INC DPTRMOV R3,DPLMOV R4,DPHDJNZ R2,A4MOV R0,#50HMOV DPTR,#5800H MOV R2,#10HA5: MOVX A,@DPTR MOV @R0,AINC R0 INC DPTR DJNZ R2,A5POP DPH POP DPL HERE: LJMP HEREEND《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单片机技术》实验多媒体讲义三.实验电路四.程序清单及流程图程序一ORG 0000HLJMP MAIN ORG 000BH LJMP IPTO MAIN: MOV SP, #30H MOV TMOD, #01HCLR 00H SETB EA SETB ET0 MOV TH0, #3CH MOV TL0, #0B0H MOV R1, #14H SETB TR0 MOV A, #0feH MOV P1, A NT: JNB 00H, NT RL A MOV P1, ACLR 00H LJMP NT IPTO: MOV TH0,#3CH MOV TL0,#0B0HDJNZ R1, TIOMOV R1, #14HSETB 00HTIO: RETIEND程序二只需将程序一中“RL A”改为“RR A”即可实现其功能。

单片机实验——精选推荐

单片机实验——精选推荐

实验一认识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仿真器的硬件结构与接线。

2.了解MCS-51单片机复位功能及复位后的内部状态。

3.通过示例程序的键入与执行,学习仿真器的使用与操作方法。

二.实验内容1.对照实验指导书,查对实验机具体接线。

2.按照开发系统的使用方法,分别查看复位后PC、SP、DPTR等特殊功能寄存器及片内、片外RAM的内容。

3.熟悉开发器的使用,将下面程序键入实验机。

ORG 2000H2000 74AA MOV A,#0AAH2002 75F0BB MOV B,#0BBH2005 E5F0 MOV A,B2007 78CC MOV R0,#0CCH2009 E8 MOV A,R0200A 80FE SJMP $4.程序键入后,检查各存储单元所储机器码是否正确如有误,重新键入,达到修正的目的。

5.单步执行示例程序,逐步检查执行结果,核查与分析结果是否相符,直到执行完最后一条指令。

6.练习连续执行示例程序,检查执行结果,核查与分析结果是否相符。

7.自己在示例程序中插入一条指令,执行并查看结果,然后删除,熟悉插入/删除操作。

8.将示例程序移到另外一个存储区,执行并查看结果,熟悉程序块移动操作。

三.实验预习要求1.认真阅读指导书的相关内容,熟悉开发系统的各种操作。

2.实验前应写出规定操作任务的具体操作方法步骤。

四.思考题1.MCS-51单片机怎样实现内部复位,画出一种复位电路。

2.PC、SP、P0、P1、P2、P3复位状态是什么?各有何意义?3.示例程序中最后一条指令SJMP $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取掉这一条指令,程序的执行将发生什么变化?4.实验机监控系统怎样实现程序“单步执行”功能?五.实验报告要求1.按实验顺序,写出实验操作的方法步骤。

2.写出实验中所遇到的问题与解决过程。

写出思考题的答案。

实验二建立数据区、数据块传送一.实验目的1.进一步熟悉实验机操作,练习程序调试方法。

2.理解并掌握建立数据区与数据块传送程序。

单片机实验

单片机实验

实验一 I/O口实验1.P1口输出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51单片机的32 根I/O口的基本输出功能,以P1口为例,P0,P2,P3口均同理。

学习延时子程序的编写和应用。

二、实验条件TMD-2 模块化单片机实验仪主机一台,串口线一条,PC机一台。

三、实验原理如图3.1所示,MAX708为看门狗电路。

CYAL2为6MHz晶振。

SW8为下载开关。

将DZ2 组的8个短路帽全部短接上,使P1口接74LS244的输入端,74LS244的输出端接发光二极管LD0-LD7。

图3.1 P1口输出实验原理图四、实验内容与要求1.使8个LED发光二极管循环闪亮,时间间隔为1秒。

2.使8个LED 发光二极管同时亮、灭,时间间隔为1秒。

五、实验步骤1.将短路帽组DZ2的8个短路帽短接,其余短路帽不短接。

2.给TMD-2加电,运行程序。

注意:TMD-2的所有实验都必须短接DZ4,用来连接PC机与单片机的RXD,下载程序用。

另外,涉及到短路帽短接的实验,除实验步骤中要求短接的短路帽,没提到的均不接。

六、参考程序1. 8个发光二极管循环闪亮,间隔时间为1秒。

ORG 0000HLJMP MAINORG 0100HMAIN: MOV SP,#60HMOV A,#01H ;先让第一个发光二极管亮LOOP: MOV P1,A ;从P1 口输出到发光二极管LCALL DELAY ;延时1秒RL A ;左移一位,下一个发光二极管亮SJMP LOOP ;循环DELAY: M OV R0,#10 ;延时1秒子程序,使用参数R0、R7、R6 DELY0: MOV R7,#100 ;延时0.1 秒DELY1: MOV R6,#250 ;延时1mSDJNZ R6,$DJNZ R7,DEL Y1DJNZ R0,DEL Y0RETEND2. 8个发光二极管同时亮、灭,间隔时间为1秒。

ORG 0000HLJMP MAINORG 0100HMAIN: MOV SP,#60HMOV A,#0FFH ;先让发光二极管全亮LOOP: MOV P1,A ;从P1 口输出到发光二极管LCALL DELAY ;延时1秒CPL A ;取反SJMP LOOP ;循环DELAY: M OV R0,#10 ;延时1秒子程序,使用参数R0、R7、R6 DELY0: MOV R7,#100 ;延时0.1 秒DELY1: MOV R6,#250 ;延时1mSDJNZ R6,$DJNZ R7,DEL Y1DJNZ R0,DEL Y0RETEND2.P2口输入实验一、实验目的学习51单片机的32根I/O口的基本输入功能,以P2口为例,P0,P1,P3口均同理。

51单片机原理图

51单片机原理图

2.3 51单片机增强型学习系统各组成部份原理图及功能简介2.3.1 共阴极数码管动态扫描控制图2.2 51单片机增强型学习系统的四位共阴极数码管动态扫描硬件连接原理图AT89S51单片机P0口是一组8位漏极开路型双向I/O 口,也即地址/数据总线复用口。

作为输出口用时,每位能驱动8个TTL 逻辑门电路,对端口写“1”可作为高阻抗输入端用。

在访问外部数据存储器或程序存储器时,这组口线分时转换地址(低8位)和数据总线复用,在访问期间激活内部上拉电阻。

在Flash 编程时,P0口接收指令字节,而在程序校验时,输出指令字节,校验时,要求外接上接电阻。

AT89S51单片机P2口是一个带有内部上拉电阻的8位双向I/O 口,P2的输出缓冲级可驱动(吸收或输出电流)4个TTL 逻辑门电路。

对端口写“1”,通过内部的上拉电阻把端口拉到高电平,此时可作输入口,作输入口使用时,因为内部存在上拉电阻,某个引脚被外部信号拉低时会输出一个电流。

在访问外部程序存储器或16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例如执行MOVX @DPTR 指令)时,P2口送出高8位地址数据。

在访问8位地址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如执行MOVX @Ri 指令)时,P2口线上的内容(也即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区中P2寄存器的内容),在整个访问期间不改变。

Flash 编程或校验时,P2亦接收高位地址和其它控制信号。

在上面的硬件连接原理图里,我们用到的是P0和P2口控制四位数码管显示的。

四位数码管显示的方式是动态扫描显示,动态扫描显示是单片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显示方式之一。

其接口电路如上图是把所有显示器的8个笔划段a-h同名端连在一起由单51单片机增强型学习系统片机的P0.0~P0.7控制,而每一个数码管的公共极(阴极)是各自独立地受单片机P2.7~P2.4控制。

CPU向字段输出口P0口送出字形码时,所有数码管接收到相同的字形码,但究竟是那个数码管亮则取决于P2.7~P2.4的输入结果,所以我们就可以自行决定何时显示哪一位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