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上亢型脑梗死5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

[14] 赵昊龙,沈芸,魏铁力.颜德馨辨治高脂血症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02,29(1):6~7.[15] 蒋玉萍,赵玉敏.高脂血症辨证用药探讨[J].甘肃中医,2002,17(3):21~22.[16] 陈康新.高脂血症的分型论治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12):750~751.[17] 铁萱.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高脂蛋白血症31例[J].陕西中医,1997,18(3):114.[18] 洪波,应静芝.血府逐瘀汤治疗高脂血症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12):748~749.[19] 刑小阳.防风通圣散治疗高脂血症40例[J].新中医,2002,34(5):58.[20] 吴水盛,张丽霞.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高脂血症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25(1):31~32.[21] 刘解生,刘大基,刘燕,等.扶正通络胶囊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3,14(1):35.[22] 王劲红,刘克俭.自拟五味降脂散治疗高脂血症66例分析[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4,18(1),34~35.[23] 才向军.化浊降脂汤治疗高脂血症80例[J].陕西中医,2004,25(2):135~136.[24] 孙天福,马仁生.袁海波教授治疗高脂血症学术思想及经验[J].中医研究,2004,17(2):41~44.[25] 张红心,乔晓林.降脂饮治疗高脂血症196例[J].河南中医,2006,26(12):38.(收稿2007207210;修回2007208201)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50例 多年来活血化瘀,疏通经络成为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方法。
2005年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塞,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50例病人均为我科住院病例,男37例,女23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64岁,均符合以下条件: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所有病人均经脑CT或M R I扫描证实为脑梗塞;首次发病或既往有脑梗塞病史,但无遗留肢体活动等后遗症;起病在12h内。
西医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西医结合补阳还五汤加减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
方法采用临床对照法随机抽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云南省弥勒市中医医院脑病科住院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西医组(对照组)与中西医综合组(病例组),每组50例患者,治疗14天对患侧NIHSS评分进行对照。
结果病例组NIHSS评分有效率为54%(27例)、无效率为46%(23例)。
对照组NIHSS评分有效率为28%(14例)、无效率为72%(36例),病例组较对照组有效率提高40%,无效率下降26%。
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较单纯西医治疗能有效地提高临床有效率,降低急性脑梗死导致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标签:西医;补阳还五汤;综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文献标识码】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8.6..02【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Methods 100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hospitalized in the Department of encephalopathy,Maitreya c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Yunnan Province,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August 2016 to August 2017 by clinical control,it was randomly divided into western medicine group (control group)an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group (case group),50 patients in each group,14 days after treatment,the NIHSS score of the affected side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NIHSS score in the case group was 54% (27 cases)and the inefficiency was 46% (23 case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NIHSS score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28%(14 cases)and the inefficiency was 72% (36 case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case group increased by 40%,and the inefficiency decreased by 26%.The difference between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iciency,reduce the morbidity caused by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Key words】Western medicine;Buyang Huanwu Decoction;Comprehensive treatment;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急性腦梗死(cerebral embolism)是指颅内血管腔闭塞引起相应的脑组织缺血坏死及脑功能障碍,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动脉粥样硬化为其主要病因[1-3]。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肝阳上亢型偏头痛50例

1 次, 每周服用 5 d , 服用药物 时间为 晚上睡 前服用 , 并 且维持
药 物 服用 治 疗 J 。3 0 d 为 1 疗程 。
1 . 2 . 2 治疗 组
则采用针刺配合 中药治疗 的方 法 , 中药所用
的药材为天麻钩藤饮 J 。首先采用针刺 治疗 , 主要是对 内关 、 风池 、 太 冲等穴 位进行 针 刺 , 每 次针刺 的 时间 为 3 0 mi n左 右 , 每天 1次 , 3 0天 为 1 疗程 。天麻钩藤饮天麻 、 栀子 、 黄芩 、 桑 寄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2 0 1 4年第3 5卷第4期
针 刺 配合 中药 治 疗 肝 阳上 亢 型 偏 头 痛 5 O例
张 玉红 ,朱 志。 ,蔺汝 云 ( 1 .云 南省 第二 人 民 医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0 5 1 ;2 .云 南省 中医 中药研 究院 ,云 南 昆明 6 5 0 2 2治疗 效果 等统
计 数据采 用 S P S S 1 3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 所 有 的 数 据 均 以 ( ±s ) 表示 , 2组数 据 的计量资 料采用 t 进 行检 验 , 计数 资料
采用 x 检 验 。 2 . 2 治疗结果 见表 1 。
一
3 讨论
中医认为 : 偏头痛 的病 机多 为肝失 疏 泄 , 郁而 化火 , 上扰
清窍 , 或肾阴不足 , 阴不敛 阳 , 致 肝 阳上亢 , 上 扰 头 目, 而 发 生 头痛 。针灸取穴 : 太冲 ( 双侧 ) 、 太溪( 双侧 ) 、 风池( 双侧 ) , 太
般 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 明显差 异( P> 0 . 0 5 ) 。
摘 要 :目的 在针刺治疗肝 阳上 亢型的偏 头痛的基础上配合 中药治疗的 方法 , 探 究其 治疗效果 。方法 根 据 治疗需要在 医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49例

[] 2 中华 医 学 会 传 染 病 与 寄 生 虫 病 学 分 会 、 病 学 分 会 . 肝 病 毒 性 肝 炎 的 诊 断 标 准 [ ] 中 西 医 结 合 肝 病 杂 志 ,0 1 J. 20 ,
1 ( ):6—6 . 11 5 O
文 章 编 号 :0 1 6 1 ( 0 0 0 0 4 0 10 — 9 0 2 1 ) 2— 0 8— 2
中 医研 究
21 0 0年 2月 第 2 3卷 第 2期
T M R s F b u r 2 1 o 2 o 2 C e . e r a 0 0 V 1 3N . y .
上所述 , 该方 能改善 肝 肾阴虚 型肝 硬 化 的证 候及 实 验室 指标 , 而延缓 或逆转疾 病 的发 展 , 从 与对 照组疗
[] 天飞 , 强 . 末 期肝病 的预 后评估及其 对肝 移植 的 3陆 夏 终
意 义 [ ] 肝 胆 外 科 杂 志 ,0 8 1 ( )7 7 . J. 20 ,8 1 :8— 9 [ ] 正 宇 , 文 征 , 伟 , . 苏 萌 治 疗 肝 硬 化 低 蛋 白血 4韩 郭 张 等 安 症3 0例 临 床 观 察 [ ] 际 医 药 卫 生 导 报 ,0 4 1 J .国 20 ,0
清窍 、 语不利 者 , 半夏 、 言 加 石菖蒲 、 远志 、 胆南 星 ; 上 肢痿软 者 , 桂枝 ; 肢偏 瘫 者 , 杜 仲 、 膝 、 寄 加 下 加 牛 桑 生: 虚、 脾 舌苔 白腻者 , 茯苓 、 加 白术 ; 心烦夜 卧 不 宁
者 , 炒 酸 枣 仁 、 志 、 子 ; 实 便 秘 者 , 大 黄 加 远 栀 腑 加
剂 , 2次 口服 。 分 两组均 以 2 0d为 1个 疗 程 , 一般 治疗 2~5个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50例

中 以人 参甘 平 补肺 , 大补 元气 , 助麦 门冬 、 味子 以收 更 五 益 肺养 阴 、 补气 生津 之 功 。近 代 药 理研 究 表 明 , 脉 散 生 有 减少 心肌 耗 氧量 , 强 心肌 收缩 力 , 增 旺盛 血 行 的作用 。 临床辨 证脾 肾 阳虚 者 , 匮 肾气 丸 为基 础方 并 随水 肿 、 金 喘促 、 胀 、 腹 心悸 等兼 证 加 减 。金 匮 肾 气 丸 以六 味 地 黄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 后 血 液 流 变 性 改 变 情 况 比 较 见
表 1 。
表 1 治 疗 组 与 对 照 组 治 疗 前 后 血 液 流 变 学 指 标 比较 ( = s xl ) =
般 资料
所选 9 6例 急 性 脑 梗 死 患 者 均 为 住 院 患 者 , 经 头 均
攻 窜 , 以通 经达 络 , 用 疏逐 搜剔 , 可深入 脏 腑 四肢 气 血 又 痰瘀 胶结 之处 , 闭散 结 。且虫 类 药能显 著 改善 异常 血 通 液流 变性 , 消除 脉络 之瘀 滞痰 浊 的功效 【 。现代 药 理 有 3 ] 研 究 证实 , 三种 药 物 分别 还 具 有 以下 特 性 : 蚣 具 有 这 蜈 保 护 血管 内皮 细胞 、 防治 内皮 细 胞 增 生 、 动 脉 粥样 硬 抗 化 的作 用 ; 蝎含 蝎毒 素 , 全 能够 改变 血小 板 内钙浓 度 , 影 响 血小板 功 能 , 挥 其 抗 栓作 用 L ; 龙 提 取 物具 有 发 5 地
汤 补 阴 , 佐 少 量 附 子 、 桂 温 补 肾 中 之 阳 , 微 生 长 少 更 肉 微 火 以生 肾气 , “ 中求 阳” 法 。 乃 阴 之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暴亢型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暴亢型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暴亢型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11-2012.11期间收治的108 例急性肝阳暴亢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连续治疗2周后,对照组总有效率87.0%,观察组总有效率96.3%,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势明显。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暴亢型脑梗死疗效确切,有效率高,用药不良反应少,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中西医结合;对照【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034-01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不断深入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逐年升高[1],严重威胁中老年群体的生命健康。
近年来,我院神经内科科在西医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辩证论治,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肝阳暴亢型脑梗死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为探讨此方案的临床效果,现选取我院2011.11-2012.11期间收治的108例肝阳暴亢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11.11-2012.11期间收治的108例肝阳暴亢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中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2],且辨证为肝阳暴亢型[3]。
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将10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n=54)和对照组(n=54),观察组中男32 例,女22 例,年龄49-81 岁,平均(66.5±5.8)岁;对照组中男34 例,女20 例,年龄50-78 岁,平均(66.7±5.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阳暴亢型急性脑梗死临床分析

观 察 组 患 者 在 治 疗 总 有 效 率 、 进 神 经 功 能 恢 复情 况 明 促 显 优 于 对 照 组 , O 0 , 异 具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详 细 情 况 见 P< . 5 差
2 结 果
损 害 , 功 能 才 会 得 到 有 效 恢 复 。 高 压 氧 治 疗 脑 梗 死 可 以 起 脑
到提高血氧含量和 分压 的作用 , 快速恢 复病灶 区供 氧 , 可 恢
复 有 氧 代 谢 , 到 恢 复 脑 组 织 供 氧 的 目 的 , 时 可 以 控 制 脑 达 同 水 肿 的发 生 , 颅 内 压 降 低 , 于 清 除 自 由基 , 效 减 轻 了 脑 使 便 有 梗 死 引 起 的脑 缺 血 再 灌 注 损 伤 的 炎 症 反 应 ] 。。高 压 氧 还 可 令 血 液 的黏 滞 度 降 低 , 制 血 小 板 的 聚 集 , 善 微 循 环 , 利 抑 改 有 于 血 栓 的溶 解 和吸 收 , 进 恢 复 脑 缺 氧 区 血 液 循 环 [ 。本 研 促 究 中神 经 功 能 缺 损 评 分 2组 进 行 比较 结 果 显 示 , 压 氧 联 合 高
4 参 考 文 献
[ ] 彭 忠 玲 ,高压 氧治 疗 脑 梗 死 患 者 临 床 疗 效 分 析 [] I J .联
论 坛 , 0 8 1 ( 3 : 1 2 . 20 ,2 1 )4 94 0
表 1 2组 患 者 治 疗 有 效 率 的 比较 [ ( ) ” ]
学
表 2 2组 患者 神 经 功 能缺 损 评分 变化 的 比 较 ( , ± ) 分
杂 志 ,96 2 (6 :7 8 . l 9 ,9 2 )3 93 2
中西药联用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42例临床研究

高血压病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从而并发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
近些年来,高血压病研究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仍然是当前心血管病研究的热点、难点。
研究表明,肝阳上亢证是高血压病最常见的中医证型[1]。
我科是常州市中医重点专科,高血压病是我科纳入临床路径管理的优势病种。
近年来,笔者在常规西药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宁脉降压颗粒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患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源于本院心血管病科2015年6月至2017年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共8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
治疗组42例:男24例,女18例;年龄24~80岁,平均年龄(52.45±10.59)岁;病程1个月~15年,平均病程(5.28±4.81)年;1级高血压22例,2级高血压20例。
对照组42例:男22例,女20例;年龄25~78岁,平均年龄(53.57±9.82)岁;病程1个月~16年,平均病程(5.56±3.73)年;1级高血压21例,2级高血压21例。
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高血压病诊断标准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2]制定。
其中1级高血压为收缩压(SBP)140~159mmHg,或舒张压(DBP)90~99mmHg ;2级高血压为收缩压160~179mmHg,或舒张压100~109mmHg。
中医肝阳上亢证参照《中医内科学》[3]中诊断标准:症见眩晕耳鸣、头目胀痛、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口苦、舌红、苔薄黄、脉弦或数等。
1.3 排除标准 (1)继发性高血压患者;(2)3级高血压患者;(3)严重的心、肝、肾功能损害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严重精神疾病患者;(6)不愿接受本实验或中途退出者。
2 治疗方法2.1 对照组 在病例入组后即停用原降压药物,给予缬沙坦80mg(常州四药制药有限公司)口服,每日1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 0年 2月 第 2 3卷
第 2期
T M R sF bur 00V 12 o2 C e. eray2 1 o.3N .
疗效对 比, 无 统计 学 意 义 。采 用 养 阴清 热 解毒 汤 也 治疗 S , S 疗效 肯 定 , 能 避 免西 药 长 期 治疗 的毒 副 且
术、 党参 ; 纳差脘 闷者 , 山楂 、 芽 、 加 麦 川厚朴 ; 偏瘫 经 久不愈 者 , 水 蛭 、 蝎 、 龙 、 蚣 。水 煎 , 加 全 地 蜈 1d1 剂 , 2次 口服 。 分 两 组均 以 2 0 d为 1个 疗 程 , 般 治疗 1—5个 一
疗程 。
治疗肝 阳上亢 型脑 梗 死 5 0例 , 效 满 意 , 疗 总结 报 道
咳嗽痰 黄 者 , 鱼腥 草 、 南 星 ; 胃虚 弱者 , 白 加 胆 脾 加
。
随着 我 国人 口快 速 的老龄化趋 势 , 高血压 、 尿 糖
病 等疾病 发病 率 的急 剧增 加 , 危 害人 类 生命 的作 其
用 日益 突出 。2 0 - 2 0 0 0 0 8年 , 者 采用 中西 医结 合 笔
( ) 例
7
8
1 3
5
[ ] 怡 . 燥 综 合 征 国际 分类 ( 断 ) 准 [] 中华 风湿 病 1董 干 诊 标 J.
( 辑 编
李 亚峰 )
文章 编 号 :0 1— 9 0 2 1 )2— 0 2 0 10 6 1 ( 00 0 0 4 — 2
・
临 床 研 究
・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肝 阳上 亢 型脑 梗 死 5 0例
作用 。
参考文献 :
杂 志 ,0 2 6 4 :5 . 2 0 ,( ) 27
[ ] 筱萸 . 药新 药 I床 研 究 指 导 原 则 [ . 京 : 国 医 2郑 中 l 缶 M] 北 中
药科 技 出版 社 ,0 2 15 2 0 :1. 收 稿 日期 :0 9— 9—0 ; 回 E期 :0 9 2— 3 20 0 2修 l 20 —1 0
1 。两组 均经 头颅 C 5d T或 MR 检查 确 诊 。诊 断 标 I
3 疗效 判定标 准
参 照《 中国脑血 管病 防治 指南 》 制 定 。痊愈 : 临床症 状与体 征消失 , 生活 完全 自理 , 言清晰 。有 语 效: 临床 症状 与体征好 转 , 肌力达 到 3~ 4级 , 语言 含 混但 能 听懂 。好 转 : 床症 状 与体 征 减 轻 , 力 达 临 肌 1~ 2级 , 言 含 混 。无 效 : 语 临床 症 状 、 征 及 肌力 、 体
比性 。
4 1 两 组 疗 效 对 比 .
见表 1 。两组 对 比 , Rdt 经 i 分析 , = . 4 P< i / 23 , / , 0 0 。 别有统 计学 意义 。 .5差
表 1 两组疗效对比
治疗 组 5 O
对 照 缉 3 0
2 治 疗 方 法
对 照 组 给予 常规 治疗 , 监护 生命 体 征 和神 经系 பைடு நூலகம்体 征 , 保持 呼 吸道 通 畅 , 制 血压 ; 控 口服 肠溶 阿 司 匹林 1 0mg 每天 1 ; 0 , 次 晚饭前 服 ; 静脉 滴注 2 %甘 0 露醇 1 5m 6~8h 1次 , 2 L, 根据 病 情 用 尿激 酶 进 行 溶栓治疗 , 维持水 、 并 电解质 平衡 , 防感 染发生 。 预 治疗 组在 对照组 治疗 基 础上 于 人 院或 手术 3 d 后病 情 相 对 稳 定 时 , 天 给予 清 开 灵 4 L加 入 每 0m 5 %葡萄 糖 5 0mL 静脉滴 注 ; 0 , 同时加 用 中药平 肝 起 痿 汤 。药物组 成 : 天麻 1 , 藤 3 ( 下 ) 怀 牛 5g 钩 0g 后 , 膝 1 , 5g 代赭 石 3 ( 0g 先下 ) 龙 骨 2 , , 0g 牡蛎 2 , 0g丹
中 图分 类 号 : 2 5 2 R 5 .
文 献 标 志码 : B
脑梗 死具 有发病 率高 、 亡率 高 、 死 致残 率高和 复 发率 高的特点 , 导致 人 类死 亡 的 三 大疾 病原 因之 是
一
竺黄 ; 高血 压 、 头晕 者 , 重用 夏 枯 草 、 连 ; 黄 阴虚 便秘
者, 加生 地黄 、 明子 ; 实 坚硬者 , 决 腹 加大黄 、 龙胆草 ;
如下 。 1 临床 资料
选 择本 院肝 阳上亢 型脑梗死 住 院患 者 8 0例 , 随 机分 为治疗组 和对 照组 。治疗组 5 0例 , 3 男 3例 , 女 1 7例 ; 年龄 4 0~7 6岁 ; 程0 5~1 。对 照组 3 病 . 5d 0 例, 1 男 9例 , 1 女 1例 ; 龄 4 年 1—7 5岁 ; 程 0 5— 病 .
语言功 能均无 好转 。
4 结 果
准参 照《 中华 神经 外科 学 会 ・ 各类 脑 血管 疾病 诊 断 要点 》 定 … 。 中 医辨 证 标 准 : 痛 头 晕 , 赤 目 制 头 面 胀, 鸣, 耳 昏不 知人 , 半身 不遂或 患肢僵 硬拘挛 , 舌强 语涩 , 口眼歪 斜 , 苔薄 黄 , 弦有 力 。两组 患者 一 舌 脉 般资料 对 比 , 差别无 统计 学意 义 ( 0 0 ) 具有 可 P> . 5 ,
张 登 峰
( 南省 中医院 , 南 郑 州 4 0 0 ) 河 河 502
关 键 词 : 梗 死 /中 西 医 结 合 疗 法 脑 肝 阳 上 亢
参 2 , 0g 川芎 1 , 0 g 白芍 1 , 参 1 , 5g玄 2 g 天冬 1 , 2g 川 楝子 1 , 仲 1 , 草 6 g 2g 杜 5g甘 。加减 : 强不 语 舌 者, 加石 菖蒲 、 金 、 志 ; 多 者 , 郁 远 痰 加半 夏 、 金 、 郁 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