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北大荒的秋天》原文及教案(优秀5篇)《北大荒的秋天》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1、指名读课文。

2、简介北大荒。

北大荒是指黑龙江省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和三江平原的广大地区。

过去那里是一片荒芜,解放后,经过建设者的开垦,荒地已变成良田。

3、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二、自读课文,了解大意1、轻声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3、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找出能概括课文的绛紫透明波纹燃烧山岭荡起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几缕自由读。

说说哪些生字在读的时候要特别注意。

(紫是平舌音,烧、澈是翘舌音,岭、缕是边音,纹是前鼻音,岭是后鼻音,荒、绛是三拼音)指名读,齐读。

2、读句子。

这些流云/在落日的/映照下,转眼间/变成/一道银灰,一道橘黄,一道血红,一道绛紫,就像是/美丽的仙女/在空中/抖动着/五彩斑斓的锦缎。

这是一个长句子,在读时要注意合理的停顿。

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指名读,齐读。

3、读课文。

指名分自然段读。

师生共同评议。

4、回答问题。

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文中用哪一句话来概括?四、理清课文脉络: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两方面写北大荒的景色优美的?五、教学生字字形,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

指名读。

2、识记生字字形。

3、指导书写。

六、作业1、用钢笔描红。

2、组词:先()火()此()冷()文()洗()灰()紫()岭()纹()3、朗读课文教学反思5、北大荒的秋天(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备注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四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总领全课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北大荒的秋天》。

师:九月,从第一片树叶落地开始,北大荒的秋天也就来了,北大荒的秋天怎么样啊?师:出示“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指导:北大荒的美不是一般的美,你从什么字看出来?“真”字,对呀,只要我们注意了这个字,就能读好这句话。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案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案

5、北大荒的秋天(第1课时)
学习目标
5、北大荒的秋天(第1课时)。

学习重难点
重点:我会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学会本课的生字词语。

难点: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教法指导
目标教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

学法指导
阅读自悟法、合作交流法。

课前预习
熟读课文,把文中的生字词语画出来,标出自然段,自学生字词语。

目标导入
你对北大荒已经有了哪些了解呢?北大荒的秋天有哪些特有的景色呢?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己去读读课文。

自主学习
自读要自求:
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画出文中自然段和有由组成的词语,遇到难读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生字三关我来闯
huāng huī dǒu wén dòu
荒灰抖纹豆
Rán shāo líng lǐng máng
燃烧铃岭茫
我会读词语
huī jú xuè jiàng
银灰橘黄血红绛紫
Rán shāo lǐng líng lǚ
燃烧山岭摇铃几缕
dǒu dòu wén máng
抖动大豆波纹茫茫
huā hē diān
哗啦啦乐呵呵沉甸甸
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目标检测
1、跟生字描红。

•2、选词填空。

•领铃岭林邻•()导()居()铛•树()山()。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优秀4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优秀4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8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荒、灰”等十个生字,借助偏旁区分形近字“岭”和“铃”并能组词。

体会文中表示颜色的词“银灰、血红”等,了解构词特点,并能积累类似的词语。

2、疏通课文,在读熟字词的基础上,读通课文,并初步感知课文从风景之美和物产丰富两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美丽。

3、学习课文1-2小节,从北大荒的天空色彩的丰富与多变来感受其美丽,并给予下节课自学指导。

4、指导书写“铃、岭”。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熟读课文,掌握生字词的读音。

2、疏通课文,理清课文脉络教学重点:1、品读文字,能从关键词中,读出北大荒天空的一碧如洗和五彩斑斓。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北大荒的秋天”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看“荒”这个字型,你能猜猜这个字的意思吗?(荒芜,荒凉,什么都没有)那北大荒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荒凉的地方,美丽的地方)正确,这不是矛盾了吗?过去的北大荒确实是一个荒凉贫穷的地方,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辛勤劳作,默默付出,如今的北大荒变成什么样呢?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感受,北大荒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师范读)(美)2、你自己去读一读课文,注意把生字词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不要急,多读几遍。

(学生自读课文)3、1)、课文中的这些生字词你会读吗?出示生字词抖动大豆燃烧顿时摇铃山岭明镜波纹锦缎演唱白茫茫转眼间学生自读,指名读,集体纠正,开火车读2)同学们,有两个词语都有变化快,时间短的意思,你知道是哪两个词语吗?(顿时、转眼间)3)“锦缎”你理解吗?(出示图片)锦缎是一种布料,它是用蚕丝做的,绣上美丽图案,摸起来光滑舒适,书上哪里提到锦缎呢?它指的是什么?(流云)这就叫作打比方,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找找文中还有哪些打比方的句子,看谁找的快!4)这里还有一些表示颜色的词,自己读读你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银灰血红橘黄金黄(像金子一样黄)雪白、碧绿、乌黑、桃红、火红、天蓝4、同学们生字词读熟了课文一定读得更好,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北大荒的美呢?(学生自读并思考)板书:自然风光(天空小河原野)物产丰富三、精读课文1-2小节1、出示第一小节,齐读,北大荒的秋天来了。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案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案

2.找到的小朋友要勇敢地举起了你的手,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成果。
总结交流,相机板书 天空 小河 原野
评:找准了地方,也就抓住了关键词。
3.北大荒不仅景色优美,还有一个特点。指名读第5段,猜一猜哪些宝物都有些什么?(大豆、玉米……)这些宝物我们叫它物产,有这么多,物产真丰富啊。
4.现在我们知道了北大荒秋天的特点了,那这个填空肯定难不倒你们了。
4.出示词语三
(1)老师这里还有一组词语,火车继续开,火车火车从哪开。
(2)齐读
三.抓中心句
1.生字词我们都学会了,听着老师读课文,自己看着书本,找找最能写出北大荒特点的一句话,用横线画出来。
2.交流,评:这位小朋友一下子就抓住了北大荒秋天的特点。
3.出示,你们都划得这个句子吗?
பைடு நூலகம்
(3)除了这两个字,老师还要强调一个字,就是“茫”,特别注意茫是上下结构,草下亡字在水边。
(4)都记住了吗?那我们一起读好这些词语。
3.出示词语二
(1)第二组词语你们会读吗?火车开起来,从你开始。
(2)读着读着你们发现这些都是描写什么的词语。
(3)再用你们的小眼睛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词有什么特点。
A.一碧如洗
(1)读着一碧如洗,你想到怎样的画面?生交流。
(2)二年级《云房子》中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天空像洗过一样干净,只剩下一个笑眯眯的太阳和一片水汪汪的蓝天,这就是一碧如洗。我们边读边想画面,读好这个词。
(3)出示,看着这么美的画面,再次读好这个词。
(4)读好了词,还要在放进句子中读好。
(2)这样读一点也难不住大家,老师要提高难度,把拼音去掉,我们开火车读,火车火车从哪开。

(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案

(三年级语文教案)《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案

《北大荒的秋天》第一课时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难点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背“秋”,谈“秋”,揭题质疑1、上课前,老师想同学背诵《古诗两首》。

(齐备)这两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秋季)2、你们喜欢秋天吗?秋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凉爽、舒适、丰收的季节)3、今天老师想带大家去中国东北的一个地方“北大荒”,一起去看看那里的秋天。

(板书:北大荒的秋天,提醒“荒”是生字,请同学们拿出手来和老师一起写,不能多一点)4.师:北大荒在哪?有同学知道吗?PPT呈现地图,介绍北大荒:在地图上,北大荒在我国东北的黑龙江嫩江流域、黑龙江谷地以及三江平原内的广大地区。

从前的北大荒一片荒芜,现在的北大荒已经成为了中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人们称为“北大仓”。

5、昨天在预习的时候,“荒”组的什么词?(荒凉、荒芜、荒岛)这些词语给你什么感觉?那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的?6、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带着这些问题大声自由的朗读课文。

读课文前,老师有2个要求:PPT呈现①借助课后生字表读准字音②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二、自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带拼音读)北大荒一碧如洗清澈见底热闹非凡银灰橘黄血红绛紫五彩斑斓大豆豆荚挺拔脸庞燃烧抖动波纹摇铃山岭茫茫转眼间锦缎明镜顿时演唱师:这课的词语比较多且难读,请同学们自己先大声读一读。

2、谁来读?指名分别读每行词语。

请你读第一行……3、你觉得哪个词语最容易读错?请你带着大家读一遍。

(提醒:铃岭茫都是后鼻音,要读准。

还有一个多音字“转”,强调两种读音,分别组词,旋转、转动)4、去掉拼音你能读准吗?(开火车读)5、通过昨天的预习,你知道了哪个词语的意思?6、指导长句朗读请同学们找出描写颜色的词语?(指明答)(银灰、橘黄、血红、绛紫、五彩斑斓)你知道他们分别表示什么颜色吗?每读一个词你联想到了什么?(“银灰”联想到银子,“血红”表示红色,联想到鲜血;“橘黄”表示黄色,联想到橘子;“金黄”表示黄色,联想到金子。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优秀7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优秀7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优秀7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篇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随机理解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2、充分地引导学生有层次地去读课文,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教学准备:北大荒的前景图、投影片。

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呀?在你看来,秋天[板书]是个怎样的季节?是啊,大家说得都不错。

可是建国前,黑龙江部分地区的秋天确是这样的:[出图]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充分地说自己的所见和感受)对呀!一眼望过去,没有成熟的庄稼,没有多彩的颜色,有的只是光秃秃的山岭和杂草丛生的原野,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一片——荒凉、荒芜。

所以,人们就把这荒芜的地区叫做“北大荒”[板书](二)指导看图,练习表达。

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看一看现在北大荒的秋天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出图]让我们静静地欣赏。

(给时间学生看)喜欢这儿的景色吗?你喜欢这儿的什么?(为什么喜欢?)[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师过渡:听了你们说的,我也好喜欢这儿。

同学们,下面,你们最想做什么?(三)初读课文。

[根据学生意愿,老师说:想读书,那就读吧!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可以大声读、可以默读;可以同桌读、也可以找上你的好朋友一起读,尽量把字音读准、句子读流利。

]1、学生自由读,老师巡视倾听。

2、再读。

读得高兴吗?那就让你们再高兴地读一读,你最喜欢北大荒的什么,你就去读一读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它的?待会儿请你正确、流利地把你喜欢的介绍给大家听听,好吗?抓紧读吧!3、交流读。

谁第一个来读?4、三读课文。

接下来,我想请同学们再小声地读一遍课文,这次读完后,我要提一个问题,你现在一边读一边想我可能提什么问题。

(1)生读,师下位了解学情。

(2)谁来猜?(3)我想问:读了三次课文后,你心里想说什么(4)是啊!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看![出图]蓝蓝的天空——小河——原野——(四)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情感第四次来欣赏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吧![齐读全文]板书设计;天空流云北大荒的秋天小河小鱼真美呀!原野大豆、高粱、榛树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充分地读课文,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欢迎阅读与收藏。

《北大荒的秋天》教学设计第一课时1一、教学准备:老师:北大荒的相关图片、《秋日私语》配乐、多媒体。

学生:朗读课文、查字典理解难解的词语、上网和课外书上搜集北大荒的相关资料。

二、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地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地思想感情。

三、学习重难点:重点: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难点:学习总分的构段方式,尝试围绕中心句写话。

四、板书设计:天空景色优美小河北大荒的秋天原野物产丰富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在诗人眼中,秋天是一首诗;在画家眼中,秋天更是一幅画;而在农民眼中,秋天是四季中最美丽的季节,它不仅有迷人的景色,更有丰收的喜悦。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我国东北的一个名叫“北大荒”地方。

2、请学生介绍北大荒的历史背景和现状。

师问:北大荒过去是什么样子呢?如今又有什么变化呢?(学生课前搜集了很多资料,家长还帮孩子用纸打印出来,上课时因为时间关系,我没能给孩子好好呈现,我想明天的课给孩子一定的时间走上讲台,要不就会挫伤孩子搜集资料的兴趣)3、板书:4、北大荒。

(点拨荒字的书写:看老师写荒,长满了野草,没有人耕种,所以这有个草字头,“亡”表示什么也没有,能给荒组个词吗?(这个地方师傅交待过要板书,结果时间仓促,紧张得忘掉了,非常后悔,导致最后的第一课时,居然没有留够给孩子的写字时间,本来的范写也没及时示范)二、初步感知。

1、师过渡:如今,北大荒的秋天是什么样儿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北大荒的秋天吧!生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读正确,读通顺。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设计(精选14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设计(精选14篇)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设计(精选14篇)《北大荒的秋天》教案设计篇1北大荒的秋天》以写景为主,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今天的北大荒是个富饶而美丽的地方,抒发了作者对北大荒由衷的热爱之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北大荒的秋天》教案设计,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北大荒的秋天》教案设计一、教材分析:《北大荒的秋天》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文章描写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表达了作者对北大荒的热爱之情。

文章共有六小节。

先写了秋天来了,再从天空、小河、原野三方面写出北大荒秋天的景色美丽,第五节写了北大荒的物产丰富,最后作者包含深情地赞美了北大荒的秋天。

总分结构是本文构段的特点。

二、学情分析:同学们对北大荒的情况了解甚少,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也就更谈不上对北大荒过去的开垦,如今的繁华的了解。

教学前可让学生通过网络、书籍查找有关北大荒的资料,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三、设计理念:《北大荒的秋天》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文章,描绘了北大荒秋天的自然风光和丰收景象,说明今天的北大荒是个富饶而美丽的地方,抒发了作者对北大荒由衷的热爱之情。

根据课文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宜以诵读为主,指导学生诵读课文,通过语言文字感受客观景物所带来的物境之美,通过理解、想象感悟主观情感形成的情境,情景相融,引导学生披文入境,完成意境再创造的过程。

四、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第4自然段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3.通过对课文的诵读感悟,知道北大荒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五、教学重点:品味本课词句,展开想象意境,训练感情朗读。

六、教学难点:学习先概括后具体的构段方式。

七、教学过程:(一).学情调查1.听写词语,巩固生字词。

(小组内交换改,汇报错误典型)2.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你认为北大荒是个怎样的地方呢?3.指名读课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北大荒的秋天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出示课题,齐读。

荒是生字,你怎么记住它?可以组哪些词?这个字,给了你怎样的感觉?
2.你知道“北大荒”是个什么地方吗?出示图对比了解。

二、初读课文
出示课件。

三、指导读文,随文识字。

(一)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

(二)第二自然段:
1.出示句1指名读。

2.出示句2,指名读。

这句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真多,你能说几个这样的词吗?这么多的颜色可以用个词语来形容。

“纹”是生字,怎么记呢?
除了“波纹”还有什么“纹”?(眼纹、抬头纹)有时也作动词用(纹身、纹眉)
3.齐读这一节。

(三)第三自然段
1.出示每一句,指名读。

2.“燃烧”这个词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3.齐读这一自然段.
(四)第四自然段.
1.指名读,评议.
2.认识生字”岭\铃”,你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它们,它们还有几个兄弟姐妹,你
还记得吗?
3.“茫茫”什么意思?(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茫茫的”?(大海、天空、原野)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四、理清脉络。

1.课文向我们介绍了哪几处美景?
2.(2-4)小节,作者带我们领略了北大荒的美丽景色,第五小节写什么呢?
(物产丰富)
作业:课后词语2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