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既有线技术--讲稿
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要点分析摘要:随着城市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建筑与人口密集度持续增长,地面交通体系难以承受日渐加重的交通载荷,无法为居民提供便利的出行服务。
在这一背景下,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交通体系成为现阶段的建设重点。
其中,地铁轨道交通采用地下隧道全封闭线路进行运输,不会受地面建筑与行人的阻碍和影响,具有较强的准时性与安全性,是现代城市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关键词:地铁隧道;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技术1、下穿既有地铁施工方法的应用1.1WSS加固法采用WSS法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两点:①对掌子面进行封堵,并对钢架进行使用悬挂钢筋网片连接,新建地铁隧道施工可在喷射混凝土被封堵的2~3h后进行。
②搭建钻机平台应选择在合理的位置,并且其搭建角度应满足钻机灵活移动的空间需求,有关人员也需控制钻机的各项数据,放射孔的角度尽量控制在8~100°的范围内。
WSS加固法主要有以下要点:①钻孔。
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对钻杆的角度进行控制,保证钻杆钻进预计深度的准确。
完成这一步骤后,有关人员则要合理对浆液进行调配。
值得注意的是,调配后的浆液在对其凝固时间可靠性检查、达到标准后方可使用,且一般浆液使用量的范围是5~20L/min。
②配浆。
安装混合器在喷入馆的终端,其能够充分混合浆材。
首先通过注浆泵在外管与内管中注入浆材,接着采用混合器混合浆材,当钻杆达到一定深度与高度时关闭混合器。
最后通过滤网过滤后,将混合完毕的浆材向地层喷射。
③喷浆孔与横喷射。
在混合室处理完毕后,通过钻机将喷入管放置在地下,且地下喷入管的间距要保持一定范围。
之后再进行喷射,喷射的用量多为15~20L/min。
④喷浆与二次喷射。
施工人员在喷浆时应对喷浆的压力有效把握,最佳压力为0.3~0.5MPa。
二次喷射的过程中,应使用交替喷射的方式,且最好第一次为限制喷射,第二次为渗透喷射。
由于渗透喷射的凝胶时间长且材料黏性较低,喷射到土质上的浆液较为均匀,能够避免浆材喷出到规定范围以外的区域,保证了新建地铁隧道的正常施工,使周围环境受到的施工影响较小。
下穿既有线段隧道施工控制技术

H
有 线 行 车安 全和 施 工 安 全 ; 下 穿 既 有 线 松 散 、 弱 围岩 段 隧 道 采 用 超 前 管 棚 辅 以小 导 管 注 浆 加 对 软
固 围岩 , 棚 起 棚 架作 用 , 导 管 注浆 加 固地 层 。 施 工 监 测 和 跟 踪 观 测 结 果 表 明 该 下 穿既 有 线 段 管 小
公伽
路&
A
隧 道施 工是 成 功 的 。
关 键 词 :隧道 ;施 工控 制 技 术 ; 穿既 有 线路 ; 基加 固 下 路
中 图 分 类号 : 5 U4 7 文 献 标 志码 : B 文章 编 号 : 6 1 6 8 2 1 ) 6 1 8 2 1 7 —2 6 ( 0 o 0 一o 4 ~0
桩支 撑 , 桩 置 于 隧 道 开 挖 轮 廓 线 以外 ( 图 2 。 孔 见 )
汽
+ 16处 与 既 有铁 路 线斜 交 下穿 , 交 角度 为 4 。 4 斜 2。
A 既有线左 侧 山坡 泉 眼密 布
C
, 下水 顺 山坡 渗入 既有 地
运 以
线 路 基 , 冻 夏 融 , 用 砂 卵 石 填 筑 。 隧 道 下 穿 地 质 冬 采 为 Ⅵ级 围 岩 , 身 通 过 区基 本 为 人 工 填 土 , 有 线 下 洞 既
可( 图 4 。 见 )
60 0 『 8 0 1 0 I l 60 0
-
图 3 路 基 梁 加 固既 有 线 路 基 示意 图 ( 位 : 单 mm)
定路基 梁 位置 , 并根 据 既有 线 轨 道 标 高 和路 基 梁 的 结构 尺寸确 定枕 木垛 位 置和标 高 。主梁 按计 划 的位 置就位 。抽 换枕 木安 装横 梁 , 防止轨 道 电路短 路 , 为 在一根 钢轨 下 垫大块 绝缘 橡胶 板 。由于横梁 间距 与 轨枕 间距基 本一 致 , 工 时仅 对 轨 枕 间距 作 适 当调 施 整 , 需要 抽换 枕木 , 不 横梁 对准 主梁肋板 沿轨 枕 问空 隙塞入 , 铁座 置于 主梁 与横 梁 间并将 四孔 位对 正 , 将
地下工程近距离穿越地铁既有线施工技术综述

新 建地 下 工程 穿越 地 铁 既有线 结 构 , 据新 建地 依
苏州、 武汉 和青 岛 等城 市正 处 于初期 建 设 阶段 。城 市
地 铁 网 中必 然会 有 很 多线 路相 互交 叉 , 括 区间 与 区 包 间 的交 叉 , 车站 与 区间 的交 叉 , 车站 与 车站 的交 叉 等 。 地铁 线 路 、 市政 管线 和其 他 地下 工程 不 可 能完 全 同期 施工 , 可避 免 地会 出现 新 建地 铁或 市 政 管线 等 穿越 不 运 营地铁 线路 的问题 。 先 期 建设 的地 铁 线路 未 预 留 若 穿越 施工 条件 或 接 口条件 , 新 建工 程 施工 时 不仅 要 则
摘 要 : 越 既 有地 铁线 施 工 是 一 项难 度 大 、 险 高 、 会 影 响 面 广 的 工 程 。 过 研 究 当 前新 建 地 下 工 程 近 距 离 穿 越 既 有 穿 风 社 通 地铁线的主要施 工技术 , 探讨 分 析 穿 越 地 铁 既 有 线 各 施 工 技 术 的 特 点 、 用 条 件 和 应 用 情 况 , 今 后 类 似 工 程 的设 计 施 适 为
有 线 结构 和托 换 既有线 等 。 2 穿越 既有 线 施工技 术
随着 大城 市人 口不断 增 长 , 铁 成 网运 营可 大 大 地
缓 解 地 面交 通 的 压 力 , 决 交 通 堵 塞 、 境 污 染 等 问 解 环 题 , 城 市交通 发 展 的一种 趋 势 。 是 目前 , 国城 市地 铁 我 建 设 正 处 于蓬 勃 发 展 时期 , 北京 、 海 、 上 南京 、 圳 和 深 广 州 等城 市 已进 入建 设 高 潮 阶 段 , 都 、 阳 、 州 、 成 沈 杭
确保 在施 工程 本 身 的安全 , 要 确保 运 营线 路 在施 工 还 期 间 的正 常运 营 以及 周边 环境 的 安全 . 计 和施 工 难 设
羊子岭隧道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

中 圈分 类 号 : 2 U I 5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 章编 号 : 64 0 8 (0 )9c 0 9 0 17 - 9 X 2 1 0 () 4— 2 0 一0
Ab ta t Xi n Yu e o d l n Ya gZ Li t nn l n r n e s r c : a g s c n - i e n i ng u e e t a c Th o g f o b l w Xi n Yu a l y, we r a e i t o u e u d r h r u h r m eo a g r i wa a p p r n r d c s n e t e
摘 要: 衷渝 二线羊子岭隧道 进 口下 穿既有囊渝铁路 , 文中介绍 了浅埋 隧道下 穿既有铁路 时的施工 方法, 点介 绍D 4 重 2 便渠在 加固既有 线 方 面的施工技 术 , 确保 在玩 有线行 车安 全 的前提下 质利施 工 。 关 键 词 ; 穿 既 有 线 D 4 莱 下 2便
e i t n r iwa xs i g al y
D2 c nv n e b a 4 o e i nt e m
1工程概况
羊子 岭隧 道 起讫 里 程YDl 4 +2 0~ K4 0 5 YD K 44l 5, 长 l 5 , 口 在 l +68 全 3 m 进 4 Y K4 0 2 0 3 0 Dl 4 + 9 ~+ 3 段下穿 既有襄渝 铁路 。 隧道 下 穿 段拱 顶 与既 有 线 路 肩高 差 1 . m , 03 洞 口处 于 既有 铁 路 路 基 坡 脚 , 口边 仰 坡 洞 即为既有铁路路基边坡 。 该 段 地 层 主 要 为 第 四 系 坡 、 积 粉 质 残 粘 土 和 洪 积 层 膨 胀 土 , 伏 三 叠 中统 雷 口 下 坡组 岩 溶 角砾 岩 、 白云 石 , 计 为V级 围岩 。 设 围岩 软 弱 浅 埋 、 理发 育且 整 体 性 较 差 , 节 地
地铁隧道施工区间穿越既有线结构施工分析

地铁隧道施工区间穿越既有线结构施工分析摘要: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多,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扩大交通网络覆盖的范围,所以在地铁建设的过程中,会存在新建的线路穿过既有线的情况,本文主要分析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穿越既有线的施工技术,并提出相关的措施来对既有线的地铁结构和隧道进行保护,保障施工的正常开展。
关键词:地铁隧道;既有线;施工引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使得地铁之间线路相互交叉的问题越来越多,在施工的过程中,避免对既有线路的影响是施工的一个重要问题,施工的过程中,要考虑地铁建设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新建的线路穿越既有线路的形式有三种,侧穿、上穿和下穿,每种方式的特点和方法都不一样,下穿的方式难度最大,而且容易存在安全隐患,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完善,新建线路穿过既有线的情况会越来越多,所以研究地铁隧道穿越既有线的施工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施工监测环节1.1地下管线以及地上交通和周围建筑物施工监测要掌握施工对地下管线以及地上交通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判断地铁隧道施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保障施工能够正常开展,建成之后,地铁也能够顺利运行,施工检测的环节一定要考察周围的环境,尤其是周围的建筑物,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建筑物的坍塌,产生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2.2地铁隧道周围围护结构和土体结构要分析地铁隧道周围围护结构和土体结构产生的变化,以变形现象为主,在这个过程中,要合理地安排施工环节的顺序,提升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对施工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整,明确施工的支护参数,保障地铁隧道的施工能够正常开展;2. 3地下水位对不同地下水位和相同条件下结构变形规律的掌握,这是影响后期施工的关键,如果没有对其进行检测,根据收集的数据采取相应的措施,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问题,所以必须要加强施工的检测,根据数据的分析,得出准确的结果,进而为地铁隧道的施工提供相应的依据,不断的优化施工的方案[1]。
综合管廊穿越既有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分析

综合管廊穿越既有地下管线施工技术分析【摘要】综合管廊一般位于城市道路中央或是道路侧的绿化的隔离带下方区域,常规深度都在10米以内,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和原有的道路或管线存在相交情况,所以给管廊的施工设计带来一定的难度。
本次研究将基于管线保护的具体要求,对综合管廊穿越既有地下管线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展开分析和讨论,提出对应的保护措施。
【关键词】综合管廊;地下管线;施工技术0.引言城市区域的综合管廊是用于容纳多种管线的构筑物附属设施,常规的管线包括电力管线、通信管线和燃气管线等多种类型。
地下管廊工程的作用在于解决城市地面道路反复开挖所导致的各类缺陷,有助于市政部门对管线进行长期的保养和监测。
无论是城市区域的新片区管线统筹规划,还是老城区的老旧管线改造,都可能涉及到穿越已有的管线区域,尤其是在新管线和老管线相交时,可能会导致施工难度明显加大,加强技术整合,重视管理工作就显得至关重要。
1.综合管廊穿越既有地下管线的施工技术1.1 管线处理原则从管线的整体处理原则来看,无论是电力管线、通信管线还是天然气管线,都需要尽可能避让综合管廊主体结构,并且由管廊所引出的排管应避让污水管和雨水管。
如果综合管廊的标准段与污水管、雨水管发生交叉与标高冲突时,那么管廊应该尽可能避免雨水管和污水管[1]。
雨水管在避让管廊时可以采取倒虹的方式,并且原则上小直径污水管不需要进行倒虹处理。
当然具体的交叉处理情况仍然要根据相应的分析结果作为判定依据,由建设单位、设计方和施工监理方共同协调确定最终的处理方案。
1.2 既有管线处理方案在既有管线处理方面,由于某些地区存在非重力流管线,所以标高和管廊之间要避免产生非常严重的冲突。
综合管廊常规的覆盖范围大约为两米至三米左右,对于一些埋浅较深的小直径管道来说,并不会大幅影响到管廊的施工环节。
对于电力管道、热力管道和雨污水管道来说,基坑开挖后的悬空道路管道长度比较有限,如果在管节整体性相对良好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金属管或是简易桁架进行原位保护,再加上金属本身具有延展性,所以简易桁架的尺寸和结构要求并非完全严格,这种原位保护方式在实际工程当中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箱涵下穿既有线PPT课件

顶进工艺
顶进流程---正式顶进
3)换顶 正常顶进时千斤顶伸出1m后,即回油更换顶铁或者顶管。满足下一稿继续顶进。
顶进工艺
顶进流程---正式顶进
4)顶进测量 顶进之前,分别在箱涵内前后口处放样箱涵轴线,并明显标记,以及在后背梁
线路加固
线路加固简介
下行
上行
条基1
条基2
条基3
首先对宣杭线进行行车限速,限速45km/h
条基4
线路加固
线路加固简介
在D16型便梁的保护下进行线下拉槽、两侧边坡坡比为1: 1,人工修正边坡,并进行挂网喷浆防护。
下行
3440
上行
2500
3000
3440
条基1
条基3
线路加固
线路加固简介
D16型便梁纵移到位后进行2#、4#条基下方挖孔桩及条基施工,施工方 法同1#、3#条基施工方法
顶进工艺
顶进流程---正式顶进
1)顶进拉槽 顶进之前先进行线下拉槽,拉槽为反向拉槽,采用大、小挖机配合交替进行施
工,拉槽最大坡度不超过1:0.5,同时拉槽进尺跟顶进进尺相匹配,严禁超拉、超 挖。(正常拉槽深度为4m左右,满足挖机操作高度) 2)顶进挖土
采用小型挖机在线路下方挖土顶进,反向出土,挖土传递分别采用小中大三种 型号挖机进行,每顶一镐(100cm),挖一个顶程工作面,确保框架切土,禁止 超挖。箱涵底板部位土方严禁挖深,每次挖土深度控制在底板底部以上20cm左右, 防止扎头。
下行 下行 上上行行
条基1
条基2
条基3
条基4
线路加固
新建地铁穿越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变形控制技术

新建地铁穿越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变形控制技术摘要:在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建设中,新建地铁由于是近几年才兴起的一种交通枢纽形式,因此其路线不可避免地遇到了既有路线、建筑及城市管线等。
从当前来看,穿越既有设施是地铁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其必须对沉降变形进行严格的控制。
本文根据一个案例(设想的案例)展开了分析和讨论,介绍了某市某车站向下穿越城铁线时采用的洞内做桩、开挖过程中辅以千斤顶托换技术的施工方法。
关键词:城市地铁既有路线穿越施工方法一、案例介绍某市某车站位于某二环路的东侧,属于东西走向。
该车站的西侧有地铁与公交交汇的站台,北侧为城铁交通枢纽。
从实际施工来看,该车站主要利用的是一种明、暗挖相互结合的施工方法,其两端为明挖的基坑,而中间部分正好穿过了当时正在运营使用的地铁线。
穿越地铁线的路线正好处在变形缝之间,既有线路道岔跨缝设置。
此外,该车站的下穿结构的顶板位于粉质黏土层,而底板位于中粗砂层与卵石层之间,侧墙从上往下进过了粉土、粉质黏土、粉细砂、粉质黏土、中粗砂及卵石层。
二、地铁穿越既有轨道交通线路的施工方案(一)施工的步骤根据案例分析,该车站的结构设计中其断面宽为17.4m,高为9.23m,长为31.25m,其下穿施工时需要穿越既有城铁线车站的原有明挖基坑的围护桩,然而当时并不具备使用长大管棚支护的条件。
因此,在具体的施工中采用的是“洞桩法与千斤顶托换”相互协作的平顶直墙密贴的方式进行穿越。
在进行下穿施工之前,应在地面先做好支顶桩的施工,城铁线折返线外的桩应该直接打入地面,灌注至相关的设计标高之后立刻回填,折返线内则采用人工挖孔桩。
当顶桩施工完毕后,方能开始下穿施工。
具体而言,对于折返线的下方穿越施工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在折返线的下端密贴其结构的底部,开挖一个小导洞,以作初期的支护,同时还需要打设侧向的注浆锚管,并用外侧土体进行注浆的加固。
2、在开挖的小导洞中施工托梁与孔桩,并将两者连接为一个整体,继而进行托梁顶折返线结构的浇注;在托梁顶中预埋注浆管,并且在其内阁仓中安置千斤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过程 中对既有线 进行了沉降、 扭转等广泛 的监测,其 中 Bakerloo 线沉降控制 在10mm以内, Northern 线 沉降控制在 15mm以内, 见图。
(三)韩国地铁车站穿越既有地铁线
该工程位于一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下方,且管网密 布,通讯电缆、自来水管和污水管道等纵横穿插。所以 只能采用暗挖法。 该车站宽23m,高8.6m,拱顶距既有地铁线4m,结 构断面见图。图中柱体纵向上为墙状连续结构,以隔离 行车时的噪音和空气污染。
崇文门5
二衬结构
7950
4650
31.962 管幕托梁
100
1
二衬结构 管幕托梁
φ600钢管,内灌混凝土 型钢钢架初期支护
1 双层段 30.6m 单层段 双层段
东单站上穿既有线结构
崇文门联络通道 侧穿既有线结构
在很多情况下,由于交通规划的多变性以及 城市的快速发展,前期建设中没有预留新线的接 线,或者预留工程的标准和条件不够,则必然造 成新建线路在既有地铁构筑物附近施工的实际问 题。事实上,新建地铁施工与既有地铁结构之间 是相互影响的,既有结构的存在影响到新建工程 的施工和安全;而新线施工则又必然对既有结构 产生影响。这样在新线工程建设中不仅要保证工 程自身的安全,同时还要保证不致对既有结构造 成破坏性的影响进而影响到运营安全,这是穿越 既有线施工的主要技术难题。
在开挖上层导洞时曾进 行注浆止水和施作横向小导 洞时进行壁后注浆,为避免 对其上地铁线造成危害,对 既有线进行了水平仪和光学 观测两种观测手段的监测, 右图是两种监测方法取得的 位移曲线对比图。图中显示, 在前后两个月的施工中,既 有结构因注浆而上抬了0.8 英寸,约20.31mm。
(二)伦敦Jubilee Line 延长线 伦敦Jubilee 英国的Jubilee Line 延长线工程是伦敦市地下交通 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94年开工。隧道在Waterloo 地段从既有的Bakerloo 线和Northern 线下穿过。见图。 其埋深在20~30m,洞径为4.38m。采用开敞式机 械开挖,复合式衬砌。穿越段Bakerloo 线为地铁车站, 其洞径为6.81m~6.86m,与Jubilee Line 延长线相距 8.08m。穿越段Northern 线包括车站和区间,洞径分别 为6.68m和3.57m,与Jubilee Line 延长线相距分别为 6.40m和5.66m,见图。
B. 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
既有线结构的存在恶化了施工条件,同时还要考虑到结 构荷载及其运营振动的影响,因此必须保证新建工程本身的 安全,避免灾难性事故的发生。
C. 监控量测和信息反馈是工程安全的重要保证
监控量测并实施信息反馈可使既有线结构和工程施工处 于受控状态,使每一步的施工都有明确控制目标和要求。这 在穿越既有线施工中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
针对以上所述隧道穿越既有地铁线路的 几个技术难题,对国内外有关类似工程及其 处理的措施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其中包括美 国波士顿中央交通主动脉隧道、伦敦地下铁 道延长线、韩国汉城车站、意大利铁路车站 站场、日本筑波、三之轮隧道,以及我国上 海地铁上体场站、南京地铁穿越南京火车站 等。 以下分别作简单的介绍。
北京地铁在建线路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线工程汇总表
序 号 1 2 3 4 5 6 7 8 9
机场线 新建线
既有线 2
穿越情况 崇文门暗挖车站下穿地铁2号线区间 东单暗挖车站上穿地铁1号线区间 雍~和暗挖区间穿环线雍和宫站
宣武门暗挖车站下穿2 宣武门暗挖车站下穿2号线宣武门车站
穿越类型 下穿 上穿 下穿 下穿 上穿
如上所述,在各大城市地铁网的建设中必然 会遇到众多的节点车站,也必然存在车站及区间 隧道相互穿越的工程问题,如目前刚刚施工结束 的地铁五号线在崇文门和东单车站分别下穿和上 穿地铁环线(2号线)和复八线(1号线),以及 正在建设的地铁四号线宣武门车站、西单站、十 号线芍药居站、国贸站等。此外还有深圳地铁会 展中心站、沈阳地铁青年大街站等。在既有线正 常运营的情况下顺利地完成施工,并确保运营和 施工的安全是该类工程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意大利的Ravone铁路车站 含高速铁路线和专 铁路车站(含高速铁路线和专 (四) 意大利的 铁路车站 用线)站场 用线 站场 下面的两个平行的地下通道,断面呈拱形,每个 通道的内径为13m,长约400m,两通道中心距离仅有 17m。地层主要为软弱的淤泥砂卵石,偶有黏土夹层。 在限定速度80km/小时的站内行车条件下,每对铁轨在 40m长度内均匀下沉量不得超过3cm,两根铁轨的不均 匀下沉在3m,7m,10m长度内分别不得超过5‰,4‰ 和3‰。隧道采用矿山法全断面开挖,钢拱架和加钢筋 网喷射混凝土支护。开挖前施行地层加固,措施是用 40个长15m、搭接长度5m的超前玻璃纤维构件,并通 过30孔喷射注浆在隧道轮廓的周边形成一或两层长度 分别为10m和7m的注浆加固壳。
车站所赋存地层上部为风化软岩,下部为硬岩。 为控制既有线的沉降和工作面的稳定,采用钢管复 合注浆支护技术。在隧道拱顶轮廓外3m范围内高压 注浆,所用钢管长度26m,中洞上方布置五层,侧 洞上方布四层,见下图。
车站开挖方法见下图,采用先挖侧洞,后挖中洞的 方法,初支为厚度25cm的加钢筋喷射混凝土配以锚杆。 经量测,侧洞开挖时拱顶沉降3~4mm,初支中应力 达4.6Mpa,且主要沉降发生在上导坑开挖过程中。中 洞施工时,拱顶沉降3mm,初支应力达0.5Mpa,柱体 中应力为0.35Mpa。
隧道近距离穿越既有地铁 构筑物关键施工技术
张顶立
北京交通大学 隧道及地下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2007年6月 年 月
1 工程背景及技术难点 进入21世纪,我国的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得到 快速发展,近年内北京将修建300km以上的地下 铁道,2050年规划在市区建设693km的地下铁道, 包括郊区支线达1000km以上,逐步形成快速轨道 交通网, ,全国近期将有15个城市修建约1500km 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数6000亿元。
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形成若干几个技术 要点,针对不同的隧道穿越方式和主要技术难 点进行研究和实践,形成相应穿越方式下的若 干核心技术点和关键技术。 最后通过技术整合,形成浅埋暗挖法穿越 地铁既有线结构的系统关键技术。
创造了浅埋暗挖法穿越既有地铁结构的模式 ——《地铁施工对既有地铁构筑物影响评价及危险性〉 《地铁施工对既有地铁构筑物影响评价及危险性〉 鉴定标准》 鉴定标准》 ——《隧道穿越既有地铁构筑物施工指南》 《
有鉴于此,穿越既有线工程拟重点解决: 有鉴于此,穿越既有线工程拟重点解决:
(1) 既有地铁构筑物结构安全性评价体系及方法; (2)既有地铁构筑物状态变化监控管理指标及控制标准; (3) 既有地铁构筑物受施工影响的反应模式和评价方法; (4)新建浅埋暗挖隧道与既有地铁构筑物合理间距的确定; (5)浅埋暗挖隧道穿越既有地铁构筑物的合理施工方法; (6) 既有地铁构筑物与轨道系统变化的监测及控制管理; (7) 既有地铁构筑物分步开挖施工影响的变位分配原理、方 法与控制研究; (8) 既有地铁线运营振动对浅埋暗挖隧道施工影响的评价方 法和控制技术。
(一) 美国波士顿中央交通主动脉隧道 美国波士顿中央交通主动脉隧道C11A1标 标 —I-93洲际公路北向隧道段 洲际公路北向隧道段
美国马赛诸塞州波士顿市的中央交通主动脉隧道 工程是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工艺最为复杂、耗资最高的 一项基础设施工程。耗资高达108亿美元,被称为‘波士 顿大开挖’。该工程计划在波士顿港和劳恩国际机场之间 构筑第二条隧道,还将建起世界上最大的一架悬索桥,以 一条八车道的地下高速公路取代目前的一条六车道的高架 路。其设计交通流量为每天通过245,000辆汽车,可望减 少2小时的高峰期。工程预计2004年完工。 C11A1标是该工程的一部分,包括一条长度为600m的 四车道公路隧道和一些附属设施。在Atlantic Avenue与 Summer street的交叉处,隧道与Redline地铁(车站)、 MBTA电车隧道(车站)和两站的地下站厅层立交,见图。
事实上,在施工过程中所有技术措施的制定也 都是围绕这两个方面进行的,因此隧道穿越既有线 工程的工作重点为: ⑴ 既有结构的安全性评价,给出控制指标和标准; ⑵ 制定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尽量减小附加变形 对既有结构的影响; ⑶ 在既定的施工方案下制定详细的阶段控制目标 和措施,并保证实施到位,落到实处; ⑷ 监控量测、信息反馈及过程控制; ⑸ 工后评估和恢复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隧道穿越既有线施工必然造成对既有结构的影 响,严重时可能造成结构的破坏和部分使用功能的 丧失,甚至影响到运营安全。因此新建隧道施工与 既有结构的安全性保护构成一对矛盾体,结构损坏 (广义上安全或部分功能的丧失)发生的充要条件 是:新建工程施工的附加影响已经超过既有结构的 强度(如承受变形的极限能力等),因此保护既有 结构不发生破坏的主要措施有: ⑴ 减小施工造成的附加影响,使其不超过结构所 能承受的强度极限; ⑵ 加固既有结构,提高其抗变形能力和强度。
节点车站的建设方式: 节点车站的建设方式:
A. 同期建设—4、10号线黄庄车站 B. 前期建设预留 如2、4号线西直门站 C. 穿越既有线施工,如崇文门、东单、宣武门站等
隧道穿越既有线的主要形式: 隧道穿越既有线的主要形式:
依据新建隧道与既有线结构的位置关系 可分为下穿既有线、上穿既有线和 可分为下穿既有线、上穿既有线和侧穿既 下穿既有线 有线等 种穿越形式 其中以下穿既有线工 种穿越形式, 有线等3种穿越形式,其中以下穿既有线工 程的技术难度最大。 程的技术难度最大。
穿越既有线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穿越既有线结构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针对隧道穿越既有地铁线结构工程的特点, 应重点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问题:
A . 保证既有线的安全运营
新线施工不可避免地要对既有线的运营产生影响,但只 要通过有效的工程措施,将这种影响降低到列车安全运营允 许的范围内,施工即可正常进行。这里,问题的关键在于设 定合理的、保证既有线安全运营所需要的各项指标及其管理 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