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尔泰植保实用技术手册资料

合集下载

超全植保配方大全

超全植保配方大全

超全植保配方大全一、广谱杀菌剂1、常用的保护性杀菌剂(接触性杀菌剂):代森锰锌、百菌清、硫和铜制剂(如波尔多液、氢氧化铜、碱式硫酸铜、碱式氯化铜、氧化亚铜等)。

2、常用的内吸性杀菌剂:多菌灵、甲基菌硫灵、甲霜灵、三唑酮、烯唑醇、苯醚甲环唑、丙环唑、嘧菌脂、醚菌酯、霜霉威、烯酰吗琳、霜尿氰、嘧霉胺等。

3、广谱性杀菌剂:百菌清、代森锰锌、甲基菌硫灵(在植物体内转变为多菌灵,对斑点、粉锈、毛霉有效,对霜疫类病害无效)、丙森锌等。

4、广谱杀菌常搭配配方:5百菌清+2甲基托布津、3福美双+5克菌丹、50福美双+20恶霉灵+3苯菌灵、2代森锰锌+1多菌灵、1多菌灵+1乙磷铝、3十三吗啉+1多菌灵、4代森锰锌+1甲基托布津、3福美双+5百菌清、5百菌清+1多菌灵、1多菌灵+1乙磷铝、二、杀菌用药1、霜霉病、晚疫病、白锈病、疫霉根腐类病害等生物预防:寡雄腐霉/木霉菌/地衣芽孢杆菌/小檗碱+褐藻酸钠化学预防:代森锰锌/百菌清+甲霜灵+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1甲霜灵+2灭菌单初期配方:甲霜锰锌/双炔酰菌胺/烯酰锰锌/霜脲锰锌/霜霉威盐酸盐/+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嘉美金点中期配方:氟菌霜霉威(银发利)/吡唑嘧菌酯/噁酮霜脲腈(抑快净)/ 丙酰胺霜霉威(普力克)+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若是疫病发生,等级加一级,防治速度要快。

番茄筋腐病预防:拿敌稳(肟菌戊唑醇)+腐植酸/嘉美金点番茄筋腐病治疗:银法利(氟菌霜霉威)+抑快净(噁酮霜脲腈)+腐植酸 /嘉美金点2、毛霉类病害主要病症:灰霉病、叶霉病、菌核病等生物预防:木霉菌/小檗碱/儿茶素+褐藻酸钠化学预防(广谱+治疗):代森锰锌/百菌清+腐霉利/异菌脲+多抗霉素/武夷菌素初期配方:异菌脲/嘧霉胺/腐霉利+苯咪甲环唑+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嘉美金点中期配方:烟酰胺/嘧菌环胺+苯咪甲环唑+乙蒜素/氯溴异氰尿酸+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嘉美金点叶霉病配方:苯咪甲环唑+多抗霉素+乙蒜素+腐植酸/嘉美金点煤霉病配方:异菌脲+苯咪甲环唑+乙蒜素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3、褐斑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早疫病等预防配方: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褐藻酸钠治疗配方:唑类药+乙蒜素+多抗霉素/武夷菌素+腐植酸/嘉美金点疤斑病预防配方:代森锰锌/多菌灵/甲托/百菌清+褐藻酸钠疤斑病治疗配方:三唑类(苯咪甲环唑、丙环唑、氟硅唑、戊唑醇)/咪唑类(咪鲜胺、氟菌唑)/甲氧基丙烯酸酯类(醚菌酯、吡唑醚菌酯)/二甲酰亚胺类(异菌脲)+春雷霉素+乙蒜素+腐植酸适合作物:叶菜类、茄果类、瓜类、豆类、葱蒜类注:唑类药在瓜类、豆类苗期用量减半,草莓、茄果类开花坐果期慎用。

农药的使用方法

农药的使用方法
《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
第二节 农药的使用方法
农药的使用方法说课步骤:
说板书 设计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2
说教材
首 页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实用性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介绍农药的
使用知识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具体应用。 它是种植类专业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 技能。这些知识不仅是春季高考备考的重 要知识点,而且在农业生产和生活中与我 们也密不可分。 实践性 操作性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3
学情分析
学情分析
首 页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授课对象: 利津职教中心11级种植班
理解、记忆能 不强 分析能力较弱
好奇心强
对新鲜事物 比较感兴趣
活泼好动应 鼓励学生多 观察、激发 学习兴趣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4
教材处理
首 页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简化理论知 学会原理性 识点的讲解 知识的应用
结合本节教材的重点难点和我们学生的特点,考虑到 中职学校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在充分准备 实物、图片和各种有关资料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 来组织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 作用。
首页
上页
下页
退出
8
说学法
首 页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课 堂 活 动
首页
上页
学法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重 点 问 题 解 决
通过预习,学生已经大体了解 农药使用方法的种类及特性,但 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把所学知识 “记得住,用得上”是课堂成功 的关键,方法一教师要让学生对 使用方法种类名称及特性进行反 复诵读,其二,再用“讨论总 结”“练一练”“诊断检测”等 手段进行强化训练。已达到掌握 重点之目的。

植物保护综合实训手册大全【范本模板】

植物保护综合实训手册大全【范本模板】

植保专业综合实训实训一昆虫形态构造及生物学一、目的要求:1、认识昆虫体躯的分段、分节及附属器官的着生情况和功能.2、了解昆虫的口式,着重认识不同类型口器的基本构造、变化和特点。

3、认识昆虫触角、足及翅的基本构造及各种类型。

4、认识昆虫腹部的主要附属器官一一外生殖器的基本构造.5、认识昆虫卵、幼虫、蛹的类型和特征,了解昆虫变态类型,成虫的性二型和性多型.二、用具:体视显微镜、镊子、培养皿、小剪刀、铅笔、实验报告纸。

三、材料:蝗虫、蝉、蝇、步行虫、菜粉蝶、家蚕幼虫(浸渍标本)、天蛾、蜜蜂、白蚁、米露尾虫、绿豆象(雌雄)、金龟子、棉铃虫、雄蚊、蝼蛄、豆象标本;蓟马、家蝇幼虫(口钩)及蛾玻片标本等。

各种卵:蝗虫、蝽象(或负子蝽)、三化螟、二化螟、(或玉米螟)、叶蝉、螳螂、草蛉等的卵.各种类型幼虫:蛾蝶类幼虫、叶蜂类幼虫、步甲类幼虫、金龟子类幼虫、叩甲类幼虫、天牛类幼虫、蝇类幼虫各种蛹的类型:天牛(或金龟甲)蛹、稻苞虫(或二化螟)、蝇。

- 1 -各种盒装生活史标本:蝗虫、叶蝉、棉蛉虫、玉米螟。

盒装性二型或多型标本:独角仙、三化螟、黑尾叶蝉、稻纵卷叶螟、褐稻虱、蚜虫、白蚁(示范标本).四、内容和方法:(一)观察蝗虫的体躯:取一只蝗虫观察体躯分头、胸腹三部分及各部的附属器官,注意体躯由环节组成,环节间联以节间膜,并观察昆虫的体壁(外骨骼)(图1-1)。

(二)观察昆虫的口式:观察蝗虫、步行虫、蚜虫的口器在头部着生位置,昆虫的口式和它的食性有关,一般分为三种类型(图1-2)。

1、下口式:植食性昆虫的口器,口器大多位于头部的下方,其开口方向与体躯的纵轴垂直。

如蝗虫、螽蟖的口器。

2、前口式:肉食性昆虫的口器,口器着生于头部的前方,其开口方向与体躯纵轴几乎成一直线。

如步行虫的口器.3、后口式:口器从头的腹面伸向身体的后方,其开口方向与身体的纵轴成锐角,如蚜虫、蝉、的口器。

- 2 -图1—1 蝗虫的体躯侧面观图1-2 昆虫的口式(1、下口式;2、前口式;3、后口式)(三)观察昆虫的口器1、解剖观察咀嚼式口器(图1—3):先剪取蝗虫头部,观察其口器各部分所在位置,再将各部分仔细用剪刀或解剖刀取下,观察其构造和活动方向。

50种常用农药使用技术手册

50种常用农药使用技术手册

50种常用农药使用技术手册请注意,我是一个人工智能语言模型,可以为您生成文章,但我无法实际编写包含农药使用技术的手册。

以下是一个关于农药使用技术的一般说明:农药是现代农业中常用的一种工具,用来控制害虫、杂草和病原体对农作物的侵害。

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但错误的使用方法可能导致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因此,农药使用技术非常重要。

1. 选购农药在选择农药时,应根据目标病害或害虫、作物类型、病虫害程度以及环境因素等因素进行评估。

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非常重要,不同的农药适用于不同的作物和病虫害,所以务必仔细阅读产品说明和标签。

2. 了解使用说明在使用农药之前,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和标签上的使用说明。

了解农药使用的剂量、施用方法、施用时机和安全注意事项对于农药的有效使用非常重要。

3. 储存与携带农药农药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避光和远离食品、饮料以及儿童和宠物无法触及的地方。

携带农药时要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并注意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口罩和护目镜等。

4. 施药前准备在施药前,需要对作物和施药区域进行准备。

这包括移除杂草、修剪植株、清理施药区域以确保农药能够有效接触到目标病虫害。

5. 农药施用技术在施用农药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病虫害选择适当的施药技术。

常见的施药技术包括喷雾、喷洒、熏蒸、灌溉和粉尘等。

选择合适的施药技术可以提高农药的效果并减少浪费。

6. 安全使用农药使用农药时,必须遵循安全操作程序。

这包括佩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农药,避免吸入农药气雾,避免农药进入食品和饮水等。

同时,施药时要注意风向和气候条件,以避免农药飘散到非目标区域。

7. 清洗与处置在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洗农药瓶和施药设备,并将清洗液安全处置。

农药瓶和包装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不要将农药残留物倾倒到水源或其他环境中。

总结:农药使用技术是有效管理农作物病虫害的关键。

正确选择适合的农药品种,遵循使用说明,储存农药和施用时采取安全措施,可以确保农药的有效应用,同时保护农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安全。

农业植保技术手册

农业植保技术手册

农业植保技术手册第1章植保基础知识 (3)1.1 植物保护的概念与任务 (3)1.2 植物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原理 (4)第2章农业防治措施 (4)2.1 农业防治技术 (5)2.1.1 合理轮作 (5)2.1.2 优化栽培管理 (5)2.1.3 生物防治 (5)2.2 生态平衡与农业防治 (5)2.2.1 生物多样性保护 (5)2.2.2 生态位优化 (5)2.2.3 生态循环利用 (5)2.3 农业防治案例分析 (6)2.3.1 案例一:水稻病虫害防治 (6)2.3.2 案例二:蔬菜病虫害防治 (6)2.3.3 案例三:果树病虫害防治 (6)第3章生物防治技术 (6)3.1 天敌昆虫的利用 (6)3.1.1 捕食性天敌 (6)3.1.2 寄生性天敌 (7)3.2 病原微生物防治技术 (7)3.2.1 细菌制剂 (7)3.2.2 真菌制剂 (7)3.3 植物源农药及其应用 (8)3.3.1 植物源农药种类 (8)3.3.2 应用方法 (8)第4章化学防治技术 (8)4.1 农药种类与作用机理 (8)4.1.1 杀虫剂 (8)4.1.2 杀菌剂 (8)4.1.3 除草剂 (9)4.2 农药的安全使用 (9)4.2.1 合理选择农药 (9)4.2.2 严格遵循农药使用说明 (9)4.2.3 做好个人防护 (9)4.2.4 避免药害发生 (9)4.3 农药抗性及其治理 (9)4.3.1 农药抗性监测 (9)4.3.2 农药合理轮换使用 (10)4.3.3 限制农药使用次数和剂量 (10)4.3.4 研发新型农药 (10)第5章物理防治技术 (10)5.1 物理防治方法概述 (10)5.1.1 机械防治:通过机械设备进行田园管理、修剪、疏枝、摘心等操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10)5.1.2 热防治:利用高温或低温处理种子、种苗、土壤等,达到杀灭病虫害的目的。

105.1.3 光防治: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源对病虫害进行诱杀或抑制其生长发育。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五章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第五章

教案(课时备课)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教学进程:第12次课第6章第一、二节学时:2使用教材:《植物保护技术(第二版)》肖启明欧阳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按节):第6章水稻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第一节水稻害虫一、稻螟虫俗称钻心虫。

国内发生为害的主要有三化螟、二化螟和大螟。

三种螟虫均以幼虫钻蛀水稻茎秆为害,造成枯心和白穗。

(一)三化螟的生活习性1.越冬以老熟幼虫在稻桩内越冬。

2.各虫态习性三化螟成虫白天静伏,夜间活动。

趋光性强,雌蛾喜在生长茂密、嫩绿的稻株上产卵。

初孵出的蚁螟,通过爬行或吐丝下垂随风飘落到附近稻株,寻找适宜部位蛀入茎内为害,水稻苗期受害,造成枯心;破口抽穗期的稻株受害,造成白穗;灌浆后期受害,造成虫伤株。

幼虫有转株为害习性。

以老熟幼虫在稻株茎内化蛹。

3.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影响其数量变化的因素有气候、食物和天敌。

越冬幼虫化蛹的最低温度为16℃,春季气温回升快慢影响三化螟发生的早迟,湿度主要影响发生量,春季雨水少的年份,发生数量多,为害重。

水稻不同生育期,蚁螟侵入率不同,其中分蘖期、孕穗至抽穗期最易为蚁螟侵入为害,故称危险生育期。

三化螟的天敌很多,有寄生性(赤眼蜂,病原细菌、真菌、病毒)和捕食性天敌(蜘蛛)两大类。

(二)二化螟的生活习性1.越冬以幼虫在稻桩、稻草及杂草中越冬。

2.各虫态习性与三化螟基本相似,但其食性较杂。

(三)综合防治采取以农业防治为主,使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相协调的综合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1)消灭越冬虫源收获后及时翻耕灌水。

(2)栽培治螟使水稻分蘖期、孕穗至抽穗期与蚁螟盛发期错开;压缩混栽面积。

(3)推广优良抗虫品种2.人工物理防治可采取点灯诱蛾灭杀成虫,摘除卵块,拔除枯心苗等措施。

3.生物防治在卵孵高峰后2~5天或一、二龄幼虫期,每667m2用100亿活芽孢Bt悬浮剂100~150ml,加25%杀虫双水剂75ml,兑水50kg喷雾1~2次。

4.药剂防治防枯心:每667m2可用18%杀虫双水剂200ml,拌细土15~20kg,撒毒土;或50%杀螟松乳油75~100ml,加水50kg喷雾。

小麦植保技术实用手册

小麦植保技术实用手册
5、为什么施用磺酰脲类麦田除草剂必须先配母液?
因磺酰脲类产品用药量一般都比较少,如果将药剂直接倒入喷雾器中,药剂便会沉积在喷雾器底部,致使药剂比较难以溶解及混合均匀,因此使用前必须先配制母液,配制母液可以大大提高防效。
6、在什么情况下,杜邦亿力应与其它除草剂混用?
为了扩大杀草谱和更好地铲除恶性杂草,杜邦亿力可以和常规除草剂混用,如:
三、注意施药时的温度
温度直接影响除草剂的药效。除草剂应在晴天、气温较高时施药,才能充分发挥药效。早春气温不稳,寒流多,大风天气多。因此,施药期间要密切注意天气预报,在寒流来临前或寒流期间不宜施用。选择气温较高,晴朗无风的中午施药,防效最佳。药的喷雾器要清洗干净后再在其他作物上使用。施用2.4-D的喷雾器一定要专用,以免伤害其他作物。
每一种除草剂都有一定的杀草谱,例如燕麦畏只能防除野燕麦;2.4-D丁酯对荠菜、鹅不食、猪秧秧等“白花草”防效较差;噻磺隆对播娘蒿、猪秧秧等杂草的防效比较差。所以各地应根据当地杂草种类和耕作制度选择对路有效的除草剂。
杜邦亿力防除阔叶杂草效果很好,对小麦也很安全,而甲磺隆、绿磺隆含量高的苯磺隆只能在稻麦轮作制麦田早期使用,若后茬种植玉米、棉花、大豆、花生和绿豆等作物就会产生严重药害。
1.春天麦田里杂草生长很快,喷施除草剂的最佳适期不易掌握,往往因为除草剂使用过晚,杂草过大,除草效果很不理想。
2.春天寒流多,风沙大,气温不稳定,除草剂使用效果常常不理想,甚至可能会出现药害.
3.因连续多年单一除草剂的使用,麦田杂草草相发生变化,个别地块麦家公、麦瓶草、猪秧秧等杂草很多,这些杂草在春天防治效果一般都不理想。
黑星病叶斑病3:剂型独特,高科技,无粉尘,果皮不产生药迹,提高果品商品价值,对作物安全,多种微量元素刺激作物生长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绪论(含5篇)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绪论(含5篇)

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绪论(含5篇)第一篇:植物保护技术教案绪论课程名称:植物保护技术技术课程类型:专业课教学进程:绪论学时:2 班级:1、19 教学目的1.掌握昆虫身体分那三部分。

2.掌握昆虫纲属于哪个动物们。

3.重点掌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

4、了解昆虫学的内容和任务、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教学重点1.掌握昆虫身体分那三部分。

2.掌握昆虫纲属于哪个动物们。

3.重点掌握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昆虫纲的主要特征教学用具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课件(包括文字、表格、图片等)。

教学方法教师讲述、演示多媒体幻灯片等直观教学与对学生提问相结合。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昆虫纲的特征:所有的昆虫组成节肢动物门下的一个纲——昆虫纲(Isecta)。

所以,昆虫既具有节肢动物所共有的特征,而又具有不同于节肢动物门下其它纲的特征。

节肢动物门的特征:体躯分节,即由一系列的体节所组成;整个体躯被有含几丁质的外骨骼;有些体节上具有成对的分节附肢,“节肢动物”的名称即由此而来;体腔就是血腔;心脏在消化道的背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一个位于头内消化道背面的脑,以及一条位于消化道腹面的、由一系列成对神经节组成的腹神经索。

昆虫纲的特征:1.体躯的环节分别集合组成头、胸、腹三个体段:2.头部为感觉器官和取食的中心,具有3对口器附肢和一对触角,通常还有复眼和单眼(复眼一对,单眼三个);3.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3对足,2对翅;4.腹部是生殖中心,其中包含着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

无行动用的附肢(指成虫),但多数有转化成外生殖器的附肢;5.从卵中孵出来的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通常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部及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才能转变为性成熟的成虫。

这种体态上的改变称为变态。

节肢动物门中其它六个较重要的纲:有爪纲、蛛形纲(蜘蛛、螨)、甲壳纲(虾、蟹)、唇足纲、重足纲、综合纲。

二、昆虫与人类的关系:昆虫纲不但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一纲,也是动物界中最大的一纲。

全世界已知动物已超过150多万种,其中昆虫就有100万种以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稻白叶枯病
症状: 主要发生于叶片及叶鞘
上。初期在叶缘产生半透明黄 色小斑,以后沿叶脉一侧或两 侧或沿中脉发展成波纹状的黄 绿或灰绿色病斑;病部与健部 分界线明显;数日后病斑转为 灰白色,并向内卷曲。空气潮 湿时,新鲜病斑的叶缘上分泌 出湿浊状的水珠或蜜黄色菌胶, 干涸后结成硬粒,容易脱落。
水稻白叶枯病
目录
? 第一章: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二章:棉花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三章:茄果类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四章: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五章:豆科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六章:葫芦科蔬菜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七章:柑橘病虫害防治技术 ? 第八章:苹果病虫害防治技术
第一章 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 长期灌深水或过分干旱,偏施、迟施氮肥 等,均易诱发稻瘟病。
稻瘟病化学防治
? 种子消毒 :用20%三环唑1000倍液,早稻浸种48小时,晚稻 浸种24小时。
? 药剂防治: ? 30%苗大夫乳油(苯甲﹒丙环唑) 15克/亩 ? 20%三环唑粉剂100克/亩 ? 或40%稻瘟灵乳油60-70毫升/亩 ? 或40%,50%异稻瘟净乳油 ? 时间:发病初期。穗瘟要着重在抽穗期进行保护,特别是在
推荐方案:在分蘖盛末期至孕穗期间,在水稻纹枯病开始时,每亩用 苗大夫( 30%苯甲 ﹒丙环唑) 乳油 15-20毫升兑水 30-45公斤喷雾, 喷药时要对准稻株中、下部 。抽穗前
5-7天,每亩用 苗大夫 乳油25-30毫升兑水 45-60公斤喷雾。
其他方案:
2.5% 井冈霉素 100ml。用法:兑水 50公斤喷雾或兑水 400公斤泼浇。
?稻叶蝉
?叶鞘腐败病
?稻象甲
?胡麻斑病
水稻纹枯病
? 水稻纹枯病 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病害之一, ? 矮秆品种和杂交稻较严重,特别是高产稻区受害
较重。 ? 发病后叶片枯死,结实率下降,千粒重减少,秕
谷增多。 ? 减产10%~20%,严重的减产 30%以上。
水稻纹枯病
叶鞘症状
叶部症状
穗茎症状
水稻纹枯病
水稻纹枯病
?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施足基肥,早施追肥, 不可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 。采用配方施肥技 术,使水稻前期不披叶,中期不徒长,后期不贪青。灌水做到浅水分蘖、够苗露田。晒
田促根、肥田重晒、瘦田轻晒、湿润长穗,不提前断水、防止早衰,要掌握“ 前浅、中 晒、后湿润 ”的原则。
2、药剂防治:
稻瘟病
? (4)穗颈瘟 在穗颈上初生褐色小点,扩展
后可使穗颈成段变褐色或黑褐色。可造成枯白 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
稻瘟病
(5)谷粒瘟 颖壳变成灰白色或产生褐色椭圆形
或不规则形病斑,可使稻谷变黑。造成种子带 病。
稻瘟病发病规律
? 阴雨连绵,光照不足,田间湿度大,有利 病原菌分生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因 此有利于发病 。
? 发生规律:
– 早稻菌核是晚稻纹枯病的主要侵染源 。菌核数 量是发病流行的主要原因。每亩有 6万粒以上 菌核,就可引发纹枯病流行。
– 高温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因素,气温 18-34℃都 可发生,以 22-28℃最适。发病相对湿度 70- 96%,90%以上最适。
– 长期深灌,偏施、迟施氮肥 ,水稻郁闭,徒长促进 纹枯病发生和蔓延 。
邦尔泰植保实用技术手册
邦尔泰生物 技术部
前言
? 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广大农户及经销 商朋友们对栽培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知识的渴求,他们迫切
地生需产求中一的种问言题简,意本赅册,《有邦针尔对泰性植,保拿实来用可技用的术技手术册来》解正决
是在这个意义上,参考了有关资料并结合生产实践汇编而 成。 ? 绿色无公害无疑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科学施肥和科 学用药是实现无公害生产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本书中所 涉及到的杀菌剂、杀虫剂都是高效、低残留,非常适合于 无公害果品生产的优质农药,使用安全、方便。 ? 因经验有限,时间仓促,疏漏与错误难免,希望大家在 翻阅的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并在共同探讨和实践中不断 完善。
? 稻瘟病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于世 界各稻区。流行年份一般减产 10%-20% ,严重的 达40%-50% 。
稻瘟病
? 根据为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 苗瘟、叶瘟、 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
? (1)苗瘟 秧苗在三叶期前 发病,主要由种子带菌所引起, 病苗基部灰黑色,上部变褐, 卷缩枯死。病部产生大量 灰色霉层。
孕穗期(破肚期)和齐穗期是防治适期。重病需喷 2次,间隔期 为7—10天。
水稻白叶枯病
? 又称白叶瘟、地火烧、茅草瘟。细菌性病害, 整个生育期均可受害,苗期、分蘖期受害最 重,各个器官均可染病,叶片最易染病。严 重时造成枯心苗。
? 常引起叶片干枯,不实率增加,米质松脆, 千粒重降低,一般减产10%-30%,严重的 减产50%以上。
? 发病规律:
? 目前栽培的水稻品种中无免疫品种,只是不同的品种,抗病性 不同。
? 一般是25~30℃,湿度85%以上,多雨,日照不足,风速大可 促进白叶枯病流行。 水稻在幼穗分化期和孕穗期是两个比较容易感染白叶枯病的时 期,在此期间化肥过多,稻株生长过于茂盛,则易严重发病。
稻瘟病
? (2)叶瘟 在秧苗三叶 期后至穗期均可发生。 分蘖期至拔节期盛发。
? 病斑常因天气条件的 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 差异,分为四种类型: (1)白点型(2)急 性型(3)慢性型(4) 褐点型
稻瘟病
? (3)节瘟 多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
褐色小点,后围绕节部扩展,使整个节部变黑 腐烂,干燥时病部易横裂折断。发生早的形成 枯白穗。
第一章: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
? 一、水稻主要病虫害
? 概述 水稻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4.5亿亩),产量最多的粮食 作物。病、虫、杂草的危害,是影响水稻高产优质的重大 障碍。其中常见的病虫害如下:
?纹枯病
?褐飞虱、灰飞虱、白背飞虱
?稻瘟病
?二化螟、三化螟 、大螟
?白叶枯病
?稻纵卷叶螟
?稻曲病
?稻蓟马
?稻粒黑粉病
或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 50克/亩
或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 20g / 亩
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50克/亩
重病田需打药 2次,间隔期为 7-10天。
Hale Waihona Puke 稻瘟病? 稻瘟病又名 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头瘟、掐颈 瘟等。是全国各稻区常见的重要病害。
? 高度专一性:在自然条件下,稻瘟菌只侵染水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